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因为他在穿越前,曾经参观过慈善女王的生前收藏展,还看过慈善女王年轻时候的照片。恩,大美女一个,明星脸蛋、超模身材,好奇之下专门打听了慈善女王的生平经历。
表达了一番对周赫煊的敬意,文森特·阿斯特问道:“周先生,你当初怎么想到写《泰坦尼克号》这部小说?”
周赫煊早就习惯了编故事:“我在法国流浪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老婆婆,听她讲述了许多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故事。”
“是吗?”文森特对此很感兴趣,“20多年前,我的父亲也在船上,可惜他遇难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见见那位老夫人,听她讲当年的故事。”
当年被阿斯特四世送上救生艇的,是文森特的继母,母子俩关系很不好,还一度打过财产继承官司。他没法从继母那里听故事,也不想知道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消息,但最近被电影一刺激,突然就生出怀念情绪。
周赫煊遗憾地说:“抱歉,那位老婆婆已经过世了,她也没有留下子女。”
“那真是可惜。”文森特略表遗憾。
威廉·阿斯特也开始加入聊天,讲了许多跟泰坦尼克号有关的话题,最后三人渐渐聊到了慈善。
文森特说出了他才慈善理念:“慈善并不是给穷人发放食物和钞票,那太低级了,容易养出一堆寄生虫。慈善应该是公益性质的,比如捐建平民医院、图书馆、学校,也可以是帮助穷人自食其力。”
“说得太好了,”周赫煊好不容易遇到个有钱的慈善家,立即开始下套子,“两位去过中国吗?”
“没有,我对中国并不了解。”文森特和威廉叔侄俩同时摇头。
周赫煊开始讲述中国人民的悲惨,还聊到自己创办的希望小学,足足说了十多分钟:“现在最需要帮助的不是美国人,而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
“确实很糟糕,有机会的话,我想去中国看看,顺便帮帮那里的苦难者。”文森特说。
威廉·阿斯特则摇头苦笑:“恐怕我没那个能力,在伦敦最慈善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威廉·阿斯特不仅喜欢做慈善,他更喜欢享受,这家伙过的是纸迷金醉的贵族生活。当世界经济危机来临后,他为了自己的奢侈享受,已经变卖了许多产业。
说白了,威廉·阿斯特就是个顶级啃老族,靠挥霍祖产过日子,还花钱买了个英国世袭子爵的封号。他做慈善也不完全是听从祖训,慈善避税是主要目的,方便他的两个议员儿子继承财产。
文森特则要单纯得多,他是真的在做慈善,听到周赫煊对中国的描述,他已经有了去中国实地考察的打算。
周赫煊邀请道:“阿斯特先生,不如跟我一起去中国吧。我们可以合作设立慈善基金,也不止是帮助中国人,还可以帮助全世界的穷人。”
“我会认真考虑的。”文森特点头说。
威廉·阿斯特突然问:“周先生,你什么时候去瑞典领奖?”
“下周。”周赫煊道。
“等你从瑞典回来,我可以为你举办一场庆祝舞会。”威廉笑道。
“当然可以。”周赫煊立即就接受了,他还想忽悠阿斯特家族给中国捐款呢。
威廉·阿斯特也很高兴,他喜欢举办舞会,喜欢邀请贵族名流,给周赫煊举办庆祝舞会是个涨面子的好机会。还有,他的大儿子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如今正在谋求更高的世袭爵位,而周赫煊貌似跟艾伯特王子关系很好,到时候可以借机把王子也请来。
这就是老家伙的打算,相比起来,他的侄子文森特就要可爱得多。





民国之文豪崛起 695【文学界的独裁者】
12月6日,周赫煊坐船前往欧陆,随行的有张乐怡、于珮琛、贴身护士和《观察家报》记者。
经过深入交流才知道,原来阿斯特家族不仅玩房地产,还有涉足金融和传媒。
文森特·阿斯特是《新闻周刊》的大股东,这份杂志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时代周刊》。
威廉·阿斯特则是《观察家报》的第二大股东,这份报纸在英国跟《泰晤士报》齐名。
二战前,有一种说法是“英国的决策者不在唐宁街,而在克莱夫登庄园”。克莱夫登庄园,就是《观察家报》大股东的庄园,战前英国的重大决策都在那里敲定,包括出卖捷克和波兰,驱使德国进攻苏联等等。
如今,《观察家报》正在积极帮助张伯伦造势,只要张伯伦成为英国首相,这家报纸就能一飞冲天,甚至影响整个世界的局势。
英国对德国的一系列绥靖政策,都是在《观察家报》的老板家里搞出来的。
威廉·阿斯特这老家伙虽然不会做生意,但玩政治投机却有一套。他老婆是英国众议院的首个女议员,他儿子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他自己还是《观察家报》的二股东,并且即将扶持起来一个英国首相。甚至在几十年后,他的曾孙女还能嫁给英国首相,或者说,就是阿斯特家族把卡梅伦推上首相宝座的。
现在英国的老国王已经病入膏肓了,贵族们都在围着大王子爱德华打转,从龙拥立之功嘛。
但威廉·阿斯特偏偏想要借周赫煊的路子,搭上二王子艾伯特那条线。估计这老家伙已经料准了爱德华王子不靠谱,早晚要失去王位,他的政治投机眼光实在太恐怖了。
等艾伯特成为国王,张伯伦成为首相,作为他们的支持者,威廉·阿斯特简直要上天!
周赫煊突然发现,自己无意中又结交了一门权贵。
所以,这次威廉·阿斯特说要派记者跟随周赫煊,周赫煊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就算抛开威廉的其他身份,只《观察家报》的二股东就值得他结交,关键时候帮着搞宣传非常厉害。
……
因为伤势还没有痊愈,来到斯德哥尔摩后,周赫煊没有陪张乐怡她们观赏异国风情,而是老老实实住在瑞典文学院安排的房间里。
当天下午,周赫煊见到了他拿奖的伯乐霍尔斯陶穆。
一个表情严肃的老头子,只看面相就知道是那种老古板,他见面就说:“周,我非常讨厌你的《神女》,简直不知所云!”
“呃,”周赫煊愣了愣,笑道,“那真是太遗憾了。”
“你的那部《狗官》还不错,至少把故事写清楚了,”霍尔斯陶穆毫不掩饰地说,“如果你的竞争者不是尤金·奥尼尔,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拿诺贝尔文学奖。我宁愿把奖颁给你,也不给那个文笔粗俗的美国佬。”
“谢谢,看来我很幸运。”周赫煊面带微笑,其实想把这老家伙打一顿。
瑞典文学院是有正副院长的,但院长只是摆设,半年就要选一次。真正能做主的是常务秘书,而且最最可怕的是,此时的常务秘书是终身制,相当于诺贝尔文学奖的皇帝。
恰好,现任常务秘书霍尔斯陶穆是个老顽固,讨厌推陈创新,讨厌故弄玄虚,他的文学思维还停留在大仲马、雨果时代。
别说周赫煊和奥尼尔了,就连后来艾略特获奖都历经波折。
艾略特是谁?
但丁的继承者,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徐志摩那首《西窗》,就是模仿艾略特的风格创作的,他的诗歌粉丝遍布全世界。
就是这么一个牛逼的人物,差点被霍尔斯陶穆取消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不喜欢那种像谜语、像巫咒一般的现代诗。当时霍尔斯陶穆已经老得快死了,经过即将继任的厄斯特林苦苦劝说,他才终于同意让艾略特拿奖。
霍尔斯陶穆就像一只拦路恶虎,只有等他老死了,诺贝尔文学奖才开始颁给那些文学创新者。
如果大文豪马尔克斯生活在霍尔斯陶穆的时代,几乎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谁让他的现实魔幻主义太故弄玄虚呢。
如果周赫煊只写了《神女》,而没有写平民易懂的《狗官》,那他也不能拿奖,霍尔斯陶穆绝对会将今年的诺奖作废!
这是个文学领域的大独裁者!
“年轻人,文学是神圣的,”霍尔斯陶穆开始了他的说教,“你很有文学天赋,但千万不要误入歧途。什么现实魔幻主义,那只是故弄玄虚的小孩子把戏。还有你那几首诗歌,简直狗屁不通。现代派是诗歌界的毒瘤!你如果继续写现代派诗,那你就完全把自己毁了。”
周赫煊还在笑:“或许吧。”
霍尔斯陶穆愤怒地说:“这是个最糟糕的时代,年轻人都盲目推崇什么现代派、意识流、先锋主义、魔幻主义,简直舍本逐末!真正的文学史什么?是雪莱,是雨果,是巴尔扎克!为什么我讨厌尤金·奥尼尔,因为他的文笔不但拙劣,而且展现的内容也浮华庸俗。你写的《神女》虽然也很烂,但至少要比他好一些。我知道,明年那些院士还会选尤金·奥尼尔,但我不可能让他获奖!”
看来明年的诺贝尔文学院要作废了……
奥尼尔先生,你还是转行打篮球吧,当剧作家没前途啊。
霍尔斯陶穆没等周赫煊说话,就把一本厚厚的《悲惨世界》拍出来:“年轻人,认真读读这本书吧,放弃你的现实魔幻主义。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真正的小说!”
周赫煊捧着《悲惨世界》哭笑不得,他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站在面前的明明是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诺贝尔文学奖的掌门人,但给周赫煊的感觉,却跟面对周璇的养母一样,都是生活在过去的思想陈旧者。
霍尔斯陶穆走了,只留下雨果的《悲惨世界》,他是专门来教训周赫煊的,估计是周赫煊获奖让他很不爽。
这老头儿可真顽固,周赫煊为全世界的文学家们悲哀。




民国之文豪崛起 696【领奖】
诺贝尔奖的正式颁奖日期为12月10日,因为这一天是诺贝尔的忌日。
但从12月5日开始,“诺贝尔周”就悄然降临,各种讲座、演说、记者会、见面会、音乐会……五花八门。
到了12月10日,颁奖礼分别在瑞典和挪威举行。
挪威那边颁发的是和平奖,但获奖者奥西茨基无法亲自到场领奖。这位德国反战记者,早在两年前就被秘密警察逮捕,如今还关在纳粹集中营里面。
德国与挪威对此非常不满,希特勒公开抵制,命令所有德国人都不能接受诺贝尔奖。挪威国王也拒绝参加颁奖礼,挪威《晚邮报》批评奥西茨基是“攻击自己国家的罪犯”。
这一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似乎成了闹剧,获奖者无法到场,颁奖者(挪威国王)拒绝到场,只剩下一堆记者大眼瞪小眼。
瑞典这边就要热闹得多,观礼者足有数千人,可惜中国人很少。
中国此时的驻瑞典公使是空缺的,由使馆二等秘书王念祖代任。整个瑞典公使馆的外交官只有三人,而且经常拿不到工资,简直寒酸得可怜。
国党经营的中央通讯社,如今还没有创办海外分社,一切国际新闻都需要向外国通讯社购买。经常跑国际新闻的大记者戈公振,两个月前病死了,否则他这次肯定要亲自来瑞典采访。
寒风萧瑟,雪花飘零。
二等外交秘书王念祖,带着两个使馆人员站在皇家音乐厅外等候。他们穿着崭新的西服,已经冷得直发抖,嘴唇苍白无血色。
没办法,他们太穷了,已经一年多没有领到工资,根本无钱置办着装。皮裘大衣什么的当然有,但破得不成样子,甚至还缝了补丁,不适合在正式场合穿出来。
就三人身上的西服,还是在出国前定制的,平时都小心藏在衣柜里,只有遇到大场合才穿。
“快……快到了吧?”吕兆新打着冷颤问。
王念祖跺脚呵着白雾,搓手道:“应该快到了,妈的,该多穿一双袜子。”
孙方突然朝前一指:“王秘书,有辆车过来了!”
三个可怜的外交官顿时踮脚张望,只见那辆轿车缓缓停下,车里出来了两个外国佬。
“是居里夫妇,不是周先生。”王念祖失望地说。
约里奥—居里夫妇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他们一露面,守候多时的记者立即扑上去,咔嚓咔嚓地照个不停。
吕兆新羡慕的看着居里夫妇,说道:“来瑞典工作三年多,总算是有盼头了。周先生是第一个,以后还会有更多中国人拿诺奖。”
“但愿吧。”王念祖无奈道。
使馆二等秘书就能代任驻瑞典公使职务,可见他们有多不受重视,早他妈被国内遗忘了,能一年拿一次工资都是奢望。
这尼玛算年薪了吧?说起来挺高大上的。
三人足足又等了十多分钟,已经快成冰雕了,终于看到下一辆轿车驶来。
于珮琛和女护士首先下车,紧接着是张乐怡扶着周赫煊现身。护士连忙递来一根拐杖,然后扶着周赫煊慢慢往前走,于珮琛用英语喊道:“各位记者朋友,请不要拥挤,周先生的伤口还没痊愈。”
王念祖连忙带着两个手下去迎接,被寒风一吹,浑身哆嗦着握手说:“周先生你好,我是中华民国驻瑞典公使馆二等秘书王念祖,代行公使之职。我代表驻瑞典公使全体外交人员,热烈祝贺周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咱们中国人争光!”
周赫煊感觉自己握着一团冰块,王念祖的手都冻得发青了。他解下自己身上的裘袍给王念祖披上,感慨道:“辛苦诸位了。”又转身对张乐怡说,“乐怡,快给三位兄弟找几件皮大衣来!”
“不辛苦,不辛苦。”王念祖感受着裘袍的暖意,说话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吕兆新激动地说:“周先生,我们来扶你进去吧。”
“好。”周赫煊笑道。
吕兆新和孙方立即跨前一步,左右扶着周赫煊,在王念祖的带领下走向瑞典皇家音乐厅的大门。
走到音乐厅内,三位可怜的外交官终于暖和了些,不至于被当场冻死。
另外四位获奖者已经就坐了,分别是英国的查德威克(物理学奖),法国的居里夫妇(化学奖),德国的施佩曼(医学奖)。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此时还没有设立。
“你好,周先生!”查德威克起身问候。
“你好,查德威克先生。”周赫煊握手道。
紧接着,居里夫妇和施佩曼也分别用法语和德语打招呼,大家坐在最前排很快就聊起来。至于三位外交官,非常自觉地跑到后面的席位,他们只能算来观礼的。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带着他的王后维多利亚现身。
维多利亚王后是德皇威廉一世的外孙女,属于坚定的亲德派。连带着,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也立场坚定的支持德国——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当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他甚至背着瑞典政府,悄悄给希特勒发私人贺信。
古斯塔夫五世又高又瘦,戴着一副小眼镜。他以前还掌握着瑞典军队,并且在一战的时候想跟着德国玩耍,但军权很快就被政治党派给撸了,如今已不问政事,专心当他的职业网球手。
恩,这位国王陛下,死后被选入国际网球名人堂。
最先颁发的是物理学奖,接着是化学奖和医学奖。至于文学奖,可能因为不重要,或者是最重要,被安排在最后一个颁奖。
霍尔斯陶穆一脸严肃地走上去,说道:“尊敬的国王和王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周赫煊是一位诗人,他的小说犹如诗歌,摒弃了传统的笔法,勾勒出中国的社会画卷。他用犀利幽默的笔触,讽刺人性荒谬,抨击政治伪善。他通过构建荒诞的世界,揭露了人类生存状态中最黑暗的一面,以神话和传说的方式赋予强烈象征以及形象。在他的《神女》当中,一切都是颠倒的……周赫煊作品的文学表达,已经超越了当下的众声喧哗。周赫煊先生,瑞典文学院祝贺你,请从尊敬的国王手中,接过193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众人的掌声中,周赫煊被护士搀扶着上台领奖。已经披上皮大衣的三位外交官,激动呐喊着,不由站起来疯狂鼓掌。




民国之文豪崛起 697【领奖致辞】
皇家音乐厅的工作人员,端来了一把椅子,并将麦克风的高度降下来。
周赫煊被搀扶着坐下,扫了一眼观众席的1000多人,用英语说道:“尊敬的瑞典文学院各位院士,尊敬的国王和王后陛下,女士们,先生们:我来自中国,一个被称为‘瓷器’的国度。我今天想说的,也跟这个有关。接下来,我的致辞分为两段。前面一段使用中文,是对我的同胞们说的,在座诸位不需要理解,也不用找谁来翻译。谢谢!”
王念祖、吕兆新和孙方三个外交官,仰着脖子竖着耳朵,此刻听到这段话,突然心中生出些快意来。
他们拥有着高学历、高智商,这样的人往往自视甚高,梦想着干一番大事业。但他们却没有任何靠山和背景,被政府打发到瑞典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被嘲笑、被忽视、被遗忘,曾经的万丈雄心已经在北欧的风雪中冻得一片冰凉。
今天,终于有个中国人,站在台上说他要讲中国话。
周赫煊的语气很平淡,没啥嚣张和霸气,但听在三位外交官的耳朵里,却震若洪钟大吕。
周赫煊的中国话来了,他面容严肃道:
“我仔细数了一下,此刻坐在皇家音乐厅里的朋友大概有1500人,而亚洲黄种人面孔的不足100。包括我在内,中国人顶多有20个。我希望下面所说的这段话,能够传到国内,让更多的同胞听到。”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九一八和一二八,中国一再受到列强欺凌,国事衰颓,国土沦丧,似乎已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赔款,割地,割地,赔款,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诠释着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日本人又来了,夺取中国五分之一的土地,我们感到恐慌,甚至有主和派高唱投降论调。这似乎是一个懦弱不堪的中国。”
“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振奋不息的中国,因为我们从未停下追赶的脚步!”
“西方经历了思想启蒙运动,才从中世纪的黑暗里走出,从此科学文化日新月异,西方文明因此而崛起。思想很重要,高于并引导了政体、文化和科学。为什么我说中国一直在发展进步,因为中国人的思想正在快速转换。”
“鸦片战争后,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魏源先生编撰了《海国图志》,从此国人走出融入世界的第一步。《海国图志》这本书对日本明治维新起到巨大影响,日本人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而中国人也开始‘师夷长技以自强’之路。”
“接下来是严复先生,他的《天演论》带来进化论思想,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他翻译《国富论》,让我们知道一国之强弱,不仅要看国土和军队,还要看劳动力、技术和财富。”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吃一堑,长一智,这是老祖宗们留下的智慧。甲午战败,举国震惊,保皇党追求者君主立宪,革命党追求民主建国。不管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是孙中山、黄兴,且不论他们的道德与能力,对中国而言,他们都是先贤,引导国人追求更加先进的政体与社会。”
“巴黎和会是又一个转折点,它更加深远的影响,是催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我看来,五四运动就是属于中国的启蒙运动,他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国人思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思想启蒙。”
“近代中国,就像一个意识混乱、身体虚弱的病人。现在,我们的精神已经好转了,意识已经清楚了,只剩下身体还未恢复。我们仍在努力,努力借助西方的科学和文化来进补,把中国的身体养好,养得更强壮。”
“我始终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会成为思想健康、体格强壮的巨人。”
“而今天,东边有个叫日本的矮个子,他准备趁着中国虚弱来趁火打劫。不要慌,不要妥协,不要投降,我们的身体虽然衰弱,但我们必须咬牙坚持。抄起棍子,拿起锄头,只要把这个强盗从家里赶出去,我们就能迎来新生。若是连反抗都不敢,那中国永远不能得到营养补充,永远要虚弱下去,沦为别人的奴隶!”
“此刻我很自豪,不是因为拿到了诺贝尔奖。而是我的小说,我的诗歌,能够唤起一些国人的精神,让他们的思想更清楚一些。文学似乎毫无意义,但对于中国来说,它弥足珍贵。我们这一代作者,肩负着思想启蒙的使命。我们的身体还很虚弱,但精神不能屈服,意志必须坚定。”
“最后,我想对同胞们说,中日必有一战,而中国必胜。战争到来之日,我将倾其所有!”
周赫煊举起拳头,声音不大,却很坚定的喊道:“中华民族万岁!”
“中华民族万岁!”
三个外交官蹭的站起来,跟着周赫煊高呼,他们冰冷的心似乎又火热起来。
于珮琛这个共产主义者听得热泪盈眶,拳头横在胸口,反复默念着这句口号。
音乐厅里的洋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中国人在喊些什么,中国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陌生了。
用中文说完,周赫煊又开始说英文:“文学的价值在于思想交流和传播,萧伯纳先生有句话我很赞同。他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思想。思想的交流,可以消除误解,让我们彼此相处愉快。”
“西方人对中国是有很大误解的,我跟很多西方人聊过,他们对中国有着三个刻板印象,即:中国停滞不变,中国文化保守排外,中国人缺乏宗教感情。这是非常错误的。”
1...221222223224225...3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