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平江府
好想有副墨镜!
吉灵眯着眼睛,手搭凉棚四周瞧了瞧——她这天然图画的位置真好啊!就在后湖的东边正中,不偏不倚,是观赏湖景的最佳位置。
小芬子上前来,指着后湖对面,低声跟她补充道:‘’主子您瞧,那一片就是皇后娘娘的居住——坦坦荡荡了!”
吉灵顺着小芬子指的方向,望向湖的西南面,果然有一小片建筑群和她隔着湖遥遥相望。
其实如果坐船走水路的话,一条直线就过去了。
则走陆路的话,会绕一些。
但是也还好——只要顺着长桥,向南走到牡丹台的位置,再贴着后湖边沿,向西边一直走去,过了粽亭桥,就到了坦坦荡荡面前了。
“走吧!”她转头对小芬子、七喜她们道。
正好一边走,一边把周围的情况熟悉熟悉——毕竟昨儿是坐在轿子上进来的,下午只顾着歇息妆扮,晚上胤禛又来了。
到现在为止,她还没好好在这圆明园里仔细走走看看呢!
主仆三人走上长桥,吉灵一边走,一边侧头欣赏着这湖光水色,忽然就有种在西湖边上苏堤行走的错觉。
这湖真好!
要是夜晚的时候,在上面划一条小船,抱一卷闲书,仰面躺在船里,慢悠悠看着满天星光,任着湖水把小船儿摇啊摇,就像个摇篮一样……
待得到了牡丹台,一转弯,贴着后湖湖边走,吉灵隐隐地就看见前面远远地,似乎有一众奴才簇拥着一位妃嫔在走。
碧雪眼睛尖,眯着眼睛瞧了瞧,低声道:‘’奴才瞧着,好像是熹嫔娘娘!”
熹嫔?看着这方向,那就也是去坦坦荡荡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吉灵微微回头望了望——按照熹嫔这走的路线来看,难不成她是从成太妃的牡丹台出来的?
一路走去,过了棕亭桥,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真是“坦坦荡荡”啊!
眼前这座宫苑地势开阔,颇有气势,前面有片很大的苑前广场,此时不少宫人正在苑前洒扫,见到吉灵行来,纷纷停下手中活计,恭恭敬敬地给她行礼请安。
有知道她的,一迭声喊“吉贵人”;也有自圆明园扩建,便一直在园中待着的奴才,自然不知紫禁城中事,此时见她贵人服色,便只是含糊跟着喊贵人。
行得近了,便有引路的宫人上前来,含笑侧身带她进了那坦坦荡荡。
吉灵走进正厅,迎面而来的先是一座老大的山水屏风。
还没绕过屏风,只听后面已经是一片软语欢声。
吉灵扶着七喜的手,走过去,果然看见不少人已经来了,衣香鬓影地坐了一屋子,一阵芬芳馥郁的脂粉气息向她袭来。
前厅里陈设是极豪奢的,只是就是因着太豪奢了,反而显得厅里有些黑压压,不过廊檐内外,都挂着红绸宫灯,此时虽是白日,也明莹莹地燃着。
吉灵还没来得及细看,旁边的太监已经唱道:‘’吉贵人到——!”
在那人引路下,吉灵向前走去。
然后她到了自己的座位前面,瞧了瞧四周人,才发现——她的位置似乎不是贵人的,而是和嫔位的在一起了。
熹嫔就坐在她左手边。
今日熹嫔穿了一身湖蓝缎绣球团旗装,头上珠翠环绕。
她见吉灵过来,便对她微笑点头示意。
吉灵也客气地对她笑着行了礼,这才坐下来。
懋嫔是坐在熹嫔另一边的,这时候忽然越过来,笑着对吉灵道:“恭喜妹妹!本宫便说妹妹是个有福气的,瞧瞧,如今才不到一年,今儿又要有好消息了!”
她语音清越,声音虽是不大,这么有意无意地一说,周围女子复杂的眼光,都纷纷向吉灵投了过来。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团浑水
吉灵刚要说话,谦嫔已经冷不丁笑着从旁边打岔道:“懋嫔娘娘倒不必着急,有什么好事儿,皇后娘娘一会儿自会对咱们大家说。”
吉灵抬眼向她看去,只见谦嫔一脸笑容对着自己,目光中隐隐有讨好之意。
只听内侍太监站在门外,扬声唱道:“裕妃娘娘到——!”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裕妃今日穿了件深紫色兰花图案镶边旗装,雍容典雅,因着她肩膀宽厚,那镶边也做的极宽,微带掩饰修饰之意。
她鬓边插着一根紫色琉璃簪子,人还未近前,一股淡淡的兰花熏香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众妃嫔都忙不迭站起身来,向裕妃行礼。
宫中本有四位妃子——齐妃留在紫禁城,年妃已亡,宁妃又因虐打宫中侧位,惹怒胤禛,被降为宁嫔。
妃位便只有裕妃耿氏了。
兼着她又有五阿哥弘昼,眼瞅着五阿哥日渐长成,众人对裕妃也是越发客气恭维。
裕妃被贴身婢女扶着,在皇后下首的位置,不慌不忙地坐了下来,这才吩咐大家不必拘礼。
她目光徐徐从众人面上扫过,扫到弘昼生母——熹嫔的时候,裕妃立刻就想到了中秋节。
中秋节那一晚,在紫禁城坤宁宫中,弘历、弘昼面对皇帝问话时,弘历侃侃而谈,将弘昼映衬得黯然失色。
想到这儿,裕妃眼中一冷。
熹嫔随着周围众妃嫔起身,这才淡淡地也瞥了裕妃一眼。
只这一眼,她就若有若无地移开了目光,面上又恢复了之前恭谨柔顺的模样。
正厅后侧一阵动静,掌事太监一声唱礼,帘幕微动,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众奴才的簇拥下终于踱步出来。
众妃嫔立时止住了口中碎语笑言,都放下手中茶碗,站起身来。
乌拉那拉氏今日穿了一身淡huáng sè的夏薄旗装,胸前绣着团云牡丹纹路。
因着穿了便服,她耳上只带了单钳,两颗硕大的淡金色珍珠耳坠流溢生光。
有眼尖的妃嫔便看出皇后今日眼皮微微肿胀,虽是盖了脂粉,仍然掩不住一脸的萎靡之色。
她入了凤座,一抬手,还是平素里沉稳端庄的气度,向众人不疾不徐道:“都坐吧!”
众人齐声道:‘’谢皇后娘娘!“,这才转身,在各自贴身婢女的搀扶下,重新入座,一时间,环佩叮当做声,衣裙窸窸窣窣。
皇后打量众人,瞧着裕妃脸色有异,便略略向前俯身,一脸关切地问道:“裕妃,本宫看你脸色不大好,可是一路舟车劳顿,昨儿才安置下来,还不大习惯?”
裕妃见皇后问话,只能收拾了心情,强笑道:“回皇后娘娘的话,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大抵昨夜还没习惯,睡得有些迟了,是有些精神倦怠,是臣妾失礼了,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乌拉那拉氏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初来乍到,自是不惯,这不怨你。”
她转过眼光,目光从众人身上掠过,扫过低头垂目谨坐的熹嫔,便又笑着回头道:“裕妃,你怕是还不知道呢——皇上已经将正大光明西北边的莲花馆赐给四阿哥和五阿哥,用作读书之地了。
她顿了顿:“那可是个好地儿啊!屋宇深邃,冬暖夏凉,前边是鸣玉溪桥,到西边是御膳房、御茶房,奴才们侍候读书方便。此外,这莲花馆紧挨着正大光明殿,正东边对着的就是勤政亲贤了,对聆听政事,历练历练,大有裨益。
弘历、弘昼这两个孩子年纪又相仿,都正是求学上进的时候,本宫想着,皇上的安排,也是这番期望哪!”
她一席话说得裕妃慢慢抬起了头,眸子里都有了光芒。
熹嫔只是低着头,不做声。
皇后一眼扫过去,笑吟吟地又道:“熹嫔,你辛苦了!这么久以来,你都在圆明园,只顾着侍奉着太妃娘娘礼佛念经,怕是也许久没见弘历这孩子了罢?”
熹嫔听皇后问话,便站起身,端步走到乌拉那拉氏面前。
她一屈膝,一脸柔顺道:“回皇后娘娘的话,能侍奉在太妃娘娘之侧,是嫔妾的福份,弘历有皇后娘娘这样ming hui的母后教诲,亦是弘历这孩子的福气!”
皇后眼眸流转,抬手抚了抚鬓边珍珠耳坠,向周围人展颜一笑,抬手指着熹嫔,道:“你们听听,听听熹嫔这张甜嘴——人漂亮,性情温柔,说起话来也是糯糯软软的,不怪太妃娘娘打心眼里喜欢她,昨晚硬拉着她在牡丹台,不给人走呢!”
吉灵恍然大悟——怪不得早上能远远看着熹嫔的背影。
她当时就在纳闷:瞧着熹嫔当时走的方向,应当是从东边过来的。
又是在自己前面。
那半路上应该会遇到啊——怎么自己出门半天了,就没瞧见她呢?
原来人家是直接从成太妃的牡丹台出来了。
她轻轻一抬眼,看着周围妃嫔的神色,果然不少人听到“怪太妃娘娘喜欢她”那句话时,便各自微妙地交换着眼神。
又听皇后说熹嫔“昨晚在牡丹台”。
牡丹台,那是什么地儿?
那是紧邻着皇帝九洲清晏的地儿!
说句不好听的,便是皇后娘娘的坦坦荡荡,离着九洲清晏,都没有牡丹台离着九洲清晏近呢!
从牡丹台出来,只要过一座小桥,就能直接到了九洲清晏。
离皇帝近得不能再近了。
倘若皇上夜里从寝宫出来,站在后湖边赏个月,吹个风什么的,熹嫔从牡丹台里出来,说不定都能在皇上面前晃悠。
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如是。
不少人眼神中隐隐便有了嫉恨。
谁知道熹嫔她是真的如皇后所说——被成太妃拉住了不许走,还是她自己想方设法地打着侍奉太妃的名头,留了下来呢?
宫女们送上糕点来,鱼龙一般在殿中穿梭,一时间盘盏轻碰,叮当作响。
谦嫔坐在后面,趁着这声音的掩盖,便用扇子掩住嘴,微微转头,对着李贵人压着嗓子道:“从前她在皇上潜邸时,便就只是个格格,皇上要是喜欢,早就喜欢了!如今四阿哥都这么大了,她倒好,还一心想着折腾出个名堂来,真是不害臊!”
吉灵坐在她对面,就看她和李贵人两个交头接耳,李贵人点头如小鸡啄米,谦嫔嘴角又时不时地扯出了一丝鄙夷的笑意。
待到给众妃嫔的一圈糕点都侍奉上了,宫女们这才轻手轻脚地倒退着下去了。
乌拉那拉氏笑着,接着熹嫔方才的话,又道:“再说,本宫哪里ming hui了?若论ming hui,弘历那孩子才叫ming hui呢!”
她抬眼看着熹嫔,语气遗憾:“唉!熹嫔,可惜你一直闷头在圆明园,都没瞧见宫里中秋佳节时,皇上考问了弘历功课,这孩子真是争气,答得极好,让皇上好一顿夸!”
熹嫔闻言,头只是低得更低了,笑着道:“全赖皇后娘娘教诲有方!”
吉灵下意识地就往裕妃那儿瞟了一眼。
裕妃脸沉得像要滴下水一般。
乌拉那拉氏说完了这句,忽然微微一抬手,用帕子掩了掩嘴,似掩饰一般,而轻轻咳嗽了一声,像是才反应过来一般,转头看着裕妃,脸上带了几分尴尬,强笑着道:“……自然,弘昼也是聪敏的,别看这孩子年纪小小,却十分谦虚友爱,凡事儿都知道‘让着’弘昼呢!”
她似有意,如无意地,在“让着”那两个字上加重了咬音。
裕妃猛地抬起头。
随即,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收敛了眉目下去,只硬生生在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
吉灵坐在她对面,就看裕妃那笑容——简直比哭还难看……
熹嫔还是垂着脑袋,仿佛成了一具塑像。
皇后笑着环视了众人,忽然将目光锁定在吉灵身上,猝不及防地开口道:“裕妃再怎么辛苦,也不如吉贵人劳碌——听闻皇上昨晚去了吉贵人的天然图画……瞧瞧,吉贵人怕是到现在都没得好好休息罢?这眼下都乌青了一大片了!”
吉灵:……!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向吉灵投来。
乌拉那拉氏笑着继续道:“还有一件关于吉贵人的喜事,大抵你们中,有的已经知道了——其实中秋过后,本宫还在紫禁城的时候,就已经着手筹备吉贵人封嫔的事宜了。
“封嫔”两个字一出,殿中便似炸了一团惊雷,众人立即瞧向吉灵。
虽然不少人心中都隐隐约约地想过:以吉贵人受宠的程度,被封为嫔,是迟早的事情。
但真没想到会这么快。
实在是太快了!
自打冬天,海贵人一事牵涉到她后,没过多久,皇帝便封她为贵人,如今一年还没到,眼看着又成了嫔。
而且她到现在,还未曾生养过呢!
凭什么?
宫中现在的嫔位——除了宁妃降为宁嫔不谈,此外的懋嫔、谦嫔,都曾经诞下过子嗣,只不过夭折了。
再从母家来说。
谦嫔的父亲是朝中三品大员。
而吉贵人的父亲,虽是被皇上提了从三品,那也不过是沾了女儿的光,兼着资历、能力摆在那儿,简直与谦嫔的父亲不能比。
懋嫔的出身就普通一些,倒是和吉贵人母家差不多,但是人家入潜邸早啊!凭着这么多年的光阴与资历,熬出一个嫔位来,也能让众人服气。
乌拉那拉氏正襟危坐,和颜悦色地道:“吉贵人,皇上对你青眼有加,帝宠如此深厚,是你的福气,也是你的荣光——如今宫里子嗣不多,你既蒙受帝恩,更得好好保重身子,努力为皇上开枝散叶才是!”
她说到这儿,语音微微一顿,似是慨叹道:“皇上与本宫等着你的好消息……都等了许久了!”
众人听见这“帝宠如此深厚”、“等了许久了”云云,各人眼中神色更加微妙——瞧见没?连皇后都在警醒敲打着吉贵人呢!
乌拉那拉氏又絮絮说了一番,无非是随意地问了问各人居于圆明园中的情况,不少人还在想着吉贵人即将封嫔之事——他人风光得意更衬出自己境况不堪。对于皇后所问,回答起来也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乌拉那拉氏见火候差不多了,便笑道:“好了,这圆明园中风景甚美,林木青翠,碧水如玉,清幽雅致,最是适合寻芳探幽。本宫瞧着,怕是大家伙儿也坐不住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一时间,众人齐齐站起身来,屈膝行礼告退。
待众人完全退出后,皇后眼睛微微一眯,落在角落里的海答应身上,淡淡道:‘’你不走么?”
海答应上前来。
她虽穿得寒酸简朴,发髻也只梳了个答应的一把头,但仍然掩不住一段天然风流体态,袅袅地上前来,便连皇后也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海答应跪下来,声音也不如何大,只是低声道:‘’皇后娘娘,婢妾从前初初入宫,便得了皇上青眼,年少浮躁,心气高傲,自是不懂事,辜负了皇后娘娘的抬举。”
乌拉那拉氏刚才对妃嫔们说了半天,口干舌燥,正低头喝着一碗银耳松茸羹,听见这话,险些笑喷了出来。
她抬手接过华容送上来的帕子,凤眸一撇,似是讥讽、似是鄙夷地瞧了一眼海答应,道:“你倒是会往自个儿脸上贴金!皇上几时对你青眼有加过?不过是本宫抬举你,皇上又瞧着新鲜,便多传召了你几次。”
乌拉那拉氏微微向后仰了下巴,道:“你总对本宫说,你如今长进了!可本宫瞧着,你还是同从前一样——一点儿事情都看不通透!”
她站起身,缓步踱上前去,慢悠悠地伸出手,抬起了海答应的下巴。
她手上的护甲镶金嵌玉,在坦坦荡荡殿中的暗色里泛出宝石的冷光。
乌拉那拉氏捏住谦嫔的下巴,两边转了转,才意兴阑珊地丢了了手,回身踱了几步,叹道:“空有美貌,却无一颗巧心,可惜了老天给你的这张好皮囊!”
海答应跪着不说话。
皇后重新在凤座上坐了下来,眉心一动,半笑不笑地道:“起来吧。”
海答应遵命而起。
皇后声音放温和了一些,才道:“好了,本宫若是真的弃了你,又哪里会屡次三番,出手相助于你?你且回去好好收拾着。记住,皇上也是人,丽色当前,他总是不会讨厌的!日子长着呢,咱们慢慢来。”
她一边说,一边视线上下打量着海答应,落在她手上时,乌拉那拉氏一皱眉,道:“你这手,怎的成了这样?”
只见海答应双手虎口处微微发红起皮,摩了一层茧子,旁边还有几处开裂。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二百一十五章 各为其主
海答应脸上微露酸楚,低着头,声音艰涩地道“婢妾曾遭皇上厌弃,这番能来圆明园,也是皇后娘娘垂怜,得以事成,别的自不敢多求。婢妾以答应卑贱之身,身边人手少缺,许多活计便是自己也要动手去做。”
按照清宫所定,答应身边使唤的宫女不但少,而且也是地位极低的宫女,其身份与妃嫔身边的宫女截然不同。
乌拉那拉氏面上露出怜悯之色,转头瞧着华容,微抬下巴,道“去里面,把本宫妆台东边,右手第二格里的七宝如意膏拿一盒过来。“
华容转身便去了。
海答应自然不知那“七宝如意膏”是什么,微微一怔。
不多时,华容已经捧回来一只赤红色小瓷罐——那小罐子也不见得如何精致,倒是上面用极好的蚕丝盖布细细覆着罐口,又有两根细细薄薄的流星追月金绣带,一左一右地仔细缚着瓶口。
乌拉那拉氏伸手从华容手中接过,向前走了几步,悠然道“这是本宫平日里,用来养护双手的润肤膏,对着手部肌肤干裂,最为有效,内里用了松脂、芍药、黑枸杞、雪蛤、蛹虫草、蚕蛹、蜂蜜七样,故名七宝如意膏。”
她停了停,拎着那只小瓷罐在海答应眼前晃了晃。
海答应不由得伸出双手,乌拉那拉氏一松手,瓷罐便落在海答应手心之中。
乌拉那拉氏意味深长地瞧了一眼海答应,温声道“本宫今日赏给你,愿你心中所盼之事,皆能如意。”
海答应跪下谢恩,伸手接过时,乌拉那拉氏的眼而光从她粗糙的手部皮屑掠过,眼中便略带了嫌弃之色。
海答应自有察觉,下意识地便将手向身后藏了藏。
待得海答应出去后,华容才低声问乌拉那拉氏道“皇后娘娘,您真的还要抬举海答应么?”
乌拉那拉氏拿着帕子,擦了擦手,叹了口气道“青黄不接。也只能矮矮子里面拔将军,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
吉灵自坦坦荡荡出来,张贵人亦在旁边,这时见众人渐渐散去,吉灵便问她道‘’生煎,你居处在哪儿?”
张贵人小声道‘’我住在‘汇芳书院’。”
吉灵一脸茫然。
张贵人指着方位给她看‘’从碧澜桥穿过去,到了杏花村,再穿过万方安和,一直向西北走,再……”
她说了一长串,吉灵才听明白——原来张贵人的住处被安排在整个圆明园的西北角了,基本上是边缘地带。
别说九洲清晏了,就算是距离坦坦荡荡,都要走上好远。
张贵人细声说给她听“汇芳书院像个很大的院子,占了一座小岛,内里有好几处小的院落,我住的那间最大,叫眉月轩,旁边还有抒藻轩、涵远斋、随安室等等,李贵人住在涵远斋、马常在住的是随安室,抒藻轩到现在还没人住。”
吉灵听到李贵人和马常在,顿时想到初进圆明园时,在正大光明殿西配殿换衣裳时,听到的谦嫔、李贵人、马常在贴着墙角说闲话。
原来李贵人和马常在现在也住在一处了。
张贵人低声道“远虽然是远了一些,不过皇上如今眼里只有吉姐姐,从来也不向别人那儿去,再说皇上从前也并不怎么中意我,如今住的远了,天高皇帝远,我反而倒落得个轻松自在呢!”
她说着这番话,旁边的宫女丽橙便不易察觉地叹了口气。
张贵人转身望着波光粼粼的后湖湖面,缓缓道“唯一让人不快的,便是成日要见到李贵人和马常在,不过若不是给皇后娘娘请安,我也不大出门,落得个‘眼不见为净’。”
两人一边说,一边沿着湖边缓缓行走,张贵人又絮絮地捡了汇芳书院中,那两人讨厌之事来对吉灵诉苦,不知不觉,已经拉着吉灵,沿着后湖边走了好远下去。
直到杏花村前,张贵人这才意识到,猛地停住了脚,笑道“吉姐姐,瞧我,糊涂的!倒把你往西北边带了。你的天然图画在东边,应是往那儿走!”
她说着,伸手遥指天然图画,眼中不由得露出一丝向往之色,道“那儿风景正好!又清幽,又安静,定然是合了吉姐姐你的心意。”
待得吉灵走后,丽橙托着张贵人的肘,主仆两人沿河慢慢走回去,一路经过杏花村、万方安和、上下天光、武陵春色等处,直到人迹渐少,无人之处时,宫女丽橙忽然低声道“主子,奴才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她素来乖巧机灵,这般肃色老成倒是少见,张贵人停下脚步,微觉奇怪,瞧着她道“怪里怪气的,有什么话就说呀。”
丽橙屈了屈膝,这才低声道“主子如今抬举奴才,能让奴才贴身侍候您,是奴才三辈子积德修福才换来的!主子待奴才也是极好的,正因如此,奴才才不得不说!
主子,您还记得那一次,宁嫔——从前的宁妃娘娘,硬要说主子您在院中栽花,让她咳喘不止,结果当场打了您许多耳光的事吗?”
张贵人听她提到这事,眼中微有不快,走到湖边,伸手抚摸在一株花枝上,沉默不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