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真不想当网红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余白眉
对于牛耿这种天生少了一根弦老实人来说,别人的一个回应,就足够让他打开心扉了。
飞机上,喝了一整瓶奶的牛耿开始吐奶,场面恶心又搞笑,将整个影院再度送入了欢笑的世界。
尤其是他的那句经典名言,更是让人笑破了肚皮:“你把窗户打开透透气呗。”
神特么打开窗户透透气,你丫不能好好地坐你的绿皮火车吗?
一群人笑的肚子疼,然后牛耿的乌鸦嘴开始发功了。
躲过了飞机,俩人又在火车上相遇,一场假票风波,让俩人起了冲突。可随后,李成功发现自己买的才是假票,对牛耿心生歉意,两人之间的关系,到了这里有一些缓和。
可李成功这个大老板,从心眼儿里对牛耿依旧处于排斥与抵触的情绪。
李成功这个花心的大老板在车上撩妹,被牛耿戳穿,又成功制造了一个笑料。
随后,王小白登场,将整个电影的画风都改了一些,与农民工的牛耿和土大款的李成功相比,他给电影带来了一丝的清新与帅气,让影院内的一群小姑娘惊呼不已,低声叫着。
“哇,我怎么没发现,原来小白也是很帅的。”
“这个忧郁型的帅哥,真的好帅。”
王小白暗爽不已,得意地看向慕容冰,说:“这一届的观众审美还是不错的。”
慕容冰回:“有对比,才有突出。”
王小白一下不爽了,这啥意思?
我只能在汪宝宝和余山面前当帅哥?
随后,火车前面塌方,一群人被迫下车,于是只能下车,坐长途客车。
依旧冤家路窄。
牛耿的淳朴,深得流浪歌手的大伟的好感。
路上无聊,牛耿唱起了土嗨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将车厢内,笼罩了一层春节的气氛。
可惜,王小白主演的《夏洛特烦恼》选择在春节档上映,否则《人在囧途》在春节档上映,才是最合适的。
一路上,磨难重重,就像是西游取经一样。
塌方再次出现,公路封路,着急回家的李成功怂恿司机走村子的小路,结果又撞上了老人,李成功的态度引起了村民的公愤,一车人被村民包围。
还好,牛耿将险些被枣核噎死的老奶奶救活,刷新了村民的好感,获得了村民的帮助。
而牛耿的地位,一下凸显了出来。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教师(女骗子)的出现,将电影带上了一个歧路,王小白自己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都不懂原作编剧为何非要弄个女教师的剧情,后来想了想,可能只是纯粹的想强行煽情,在欢笑中引人思考。
但很明显,这是一大败笔。
女教师的角色塑造失败,哪怕后面帮女教师洗白,依旧无法弥补这个缺陷,让一部喜剧片变得有点不伦不类。
在被女教师骗了钱财之后,只有仅剩的一点钱,在服务员的质疑下,俩人开了一间房。
到了这里,整部电影笑点最为集中的时刻来临了。
一群人被这一段笑的前仰后倾,整个电影院就像是欢乐的海洋。
事后,有媒体统计,整个电影85分钟,观众们大笑80多出笑点,且笑点分布均匀,从电影开始到结束,观众们就没有停下笑。
就连在场的一些媒体和影评人,都对这部电影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这部电影的毒点和不合逻辑的点很多,但总体来说,如果不带上脑子去观影的话,这将是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就算是带上脑子和批判的目光来看,也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电影。
至于某瓣上那些装逼货的影评,不看也罢。
我等凡人,注定将与之格格不入。





我真不想当网红啊 第一百三十三章 杂事
2020年1月1日,在这个全国都放假的日子,《人在囧途》上映,而当天早上,各大影评媒体关于王小白第二部电影的影评也出来了。
说法很多,褒贬不一。
业界最具权威性的影评类报刊《胡侃电影》发表了一篇名为《不凡的囧途》的影评,说:“一段饱含幽默的回家之旅,余山与汪宝宝在《人在囧途》里用大老板与小民工身份的反差逗人捧腹,而笑料迭出的旅程中电影也沉淀着足以令人回味的温情所在,于此同时在这段看似荒诞不经,甚至有些过于戏剧话呈现中。
这是王小白跳出青春题材的你侬我侬的爱情之外的尝试,电影中王小白表现了一个成熟编剧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思考,例如小三,春运,拖欠工资等做出了折射讽刺,这使电影在欢笑之余也能去诱发着观众的思考共鸣,使一个回家过年的故事,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温情和欢笑,更还有着展现社会弊端的深度。”
江城日报副刊电影娱乐版块也发表了看法:“《人在囧途》是一部新鲜有趣的公路片,给业界同行上了一课——原来公路片也可以这么拍。王小白将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思考加入其中,体现了一个年轻导演和编剧的能量,但美中不足的是,强行煽情引人尴尬……”
江城日报的影评还算客观,有些媒体就比较刻薄了,甚至可以说是想杀人诛心了。
在全国拥有众多订阅者的《电影报》则直接撰文称“这是一部一群华国人演了一场看似发生在华国的科幻电影”,在两千字的影评中,《电影报》言语极其辛辣,“这个故事里,小三是不闹的,老婆是不介意丈夫不忠的,老师是肯为学生上街乞讨的,售票员是可以为了找钱包的失主跑遍所有旅馆的,农民被撞了之后是不要钱的……”
《电影报》甚至用着刻薄的语言说:“我建议本片的名字可以改成《感动华国2019精华合集》。”
如果《电影报》已经是诛心了,那么还有一家叫《烂片世界》的媒体,直接公然骂王小白“将与社会相悖的极端男权思想,在电影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是一部三观极其不正的电影,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审查力度……”
这就是明晃晃的刀子,直接朝着王小白的心脏扎来,想一刀弄死他。
对于这种情况,慕容冰问他要不要发声,解释一下,但王小白也很无奈,这部电影中涉及的问题太多了,他也无能为力啊。
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在各大媒体或捧,或骂的情况下,观众们还是如约走进了电影院。
在《人在囧途》上映期间,很多家媒体发来了邀请函,想给王小白和一群主创做一次访问,王小白推脱没空,可以访问《人在囧途》的两位主演和导演。
对于这种结果,很多家媒体都很失望。
迄今为止,王小白从来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访谈,谁都想拿到王小白的一血。
也因为王小白拒绝接受访谈,导致很多大媒体放弃了访问余山和汪宝宝。
1月1日下午,出去半个月的江文彬回来了。
江文彬这半个月,去了好几个地方,大多都是山区,想找个依山傍水的拍摄地点的确不太容易。
至今也不是没有半点收获,选了两个地方备用,但他还是有点不甘心,准备元旦过后,继续寻找。
“老叔,你也别太辛苦,这事儿我也没打算立马成,能在年前确定好拍摄地点,2020年的上半年能拍出第一集我就很满意了。”
王小白看着江文彬因为操劳过度而烂掉的嘴角,劝慰着。
江文彬喝了一口茶,说:“不急不行啊,我对这个节目充满了期待,就想看看拍完第一集能造成什么反应呢,我都等不及了。”
王小白说:“对了,其他两位主咖你想好了没?”
江文彬摇摇头,说:“找了几个,不是没档期,就是不太感兴趣。感兴趣的吧,我又觉得不合适。”
王小白也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原时空的《向往的生活》三位主咖中有一个主持人,但那不一样,原时空的《向往的生活》是人家电视台拍的,那位主持人作为电视台的一哥,自然得服从台里的安排。
自己现在虽然背后有央视爸爸的支持,但说白了他就是个抱大腿的,那些名嘴才不会搭理他。
除非他给的钱足够多。
可问题的关键不是没钱嘛。
正纠结着,忽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王小白一看来电显示,一下乐了。
这还真是瞌睡了就有人来送枕头了啊。
“喂,向老师啊。”
“小白,干什么呢?”
对面的向灵一点儿不含糊,很自然的问了一句,就跟老朋友聊天一样。
“这不正在发愁的嘛。”
“是因为那些影评吗?我说你还是太年轻,那些影评人说的话就不用放在心上,他们拿的就是骂人的钱,不骂人谁看他们的影评?”
向灵深知这个行业的套路,一点儿不当回事儿的劝导着。
“谢谢向老师。”他说了一声,又道:“你说这事儿巧不巧,你不打电话找我,我也有事找你呢。”
“哦?你有事找我帮忙?”
向灵来了几分兴趣,如果别人找他帮忙,他可能会直接拒绝,但他巴不得王小白能欠他人情呢。
“也不算吧,其实是一件合作的事情。”
他说的有点模棱两可。
“什么合作?不会是你想上《快乐伐木累》,澄清一下电影的事情吧?”向灵笑着问,当然也知道以王小白的性格,主动提出参加快乐伐木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电话里不好说太多,我只能简单的说一下,我前段时间,在央视那拿了一个独立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合同,准备制作一款全新的电视节目,想邀请向老师当常驻嘉宾。”
他没有明说是想请向灵当真人秀的常驻嘉宾,原因也很简单。向灵是番茄台的当家一哥,两者说白了是有竞争关系的,自己的这个计划已经被央视定位s级的项目,还处于保密阶段。没有书面的承诺,王小白是不可能将计划告知向灵的,这不等于通敌嘛。
向灵也是个懂事的,听见这个消息,虽然感到很震惊,但对王小白的计划更是好奇。
他沉默一下说:“这事儿还真不能在电话里谈。明天我没有事情,我亲自去你公司,咱们当面谈。”
“行,那我就等向老师的大驾光临。”
“行。”
挂了电话,王小白有点得意地看向江文彬,说:“第二主咖,搞定了。”
……
晚上十二点,王小白守在公司加班,一起留下来的,还有汪宝宝、余山、慕容颜良、卢佳怡和慕容冰几人。
他们都在等一个结果——《人在囧途》的首日票房。
“出来了!首日票房出来了!”
这时,薛宁拿着一个报告,激动地朝着这边跑来。




我真不想当网红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优秀只是我们的日常
她一路小跑过来,气息都乱了。
慕容颜良几乎冲上去就要去抢,把薛宁吓得往后退了一步,他急切地问:“多少?”
那样子,就跟瘾君子一样。
众人无奈,但也理解。
这部电影倾注了慕容颜良太多的经历,他把所有的希望都砸在了这部电影上。
余山和汪宝宝也很激动,不过见王小白在上面坐着,稳如泰山,所以不敢造次。俩人的地位不像慕容颜良一样,是公司的三把手。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星辰大海奇怪的生物链圈了,一把手叫慕容冰,王小白只是二把手。
虽然没人说,但大家都很自觉地将慕容冰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老慕,淡定。”王小白说了一声,慕容颜良才努力克制下来,可目光依旧火热,随时能把人整个吞进肚子里。
王小白问:“票房多少?”
“983万!”薛宁虽然早他们几个知道消息,但此刻依旧不能淡定。
“多少?”
慕容颜良几乎要跳起来了,不等王小白反应,不敢相信地问了一遍。
“983万!”薛宁又重复一遍,为了安住慕容颜良的心,他又说:“你没听错,我也没说错,就是983万!”
在听见这话之后,慕容颜良的表情很丰富,欣喜若狂、难以置信。
电影首日票房基本上就意味着一部电影的最终成绩的好坏,虽然也有很多电影首日票房逆天,随后几天跳水的情况发生。但《人在囧途》绝对不属于这个行列,因为那些票房跳票的电影,大多集中了几大要素——大制作、大导演、大演员、大宣传加大烂剧本。
而《人在囧途》却完美地避开了以上所有要素。
按照这个势头,破亿已经不在话下,至少1.5亿,甚至有可能到两亿。
一想到这里,他脸上的表情更加丰富,马上就要进入亿元导演俱乐部了,这是一个导演的梦想,他如何不激动?
他想大喊,想砸东西,想发泄,可瞬间,他的表情又全部归于平静。
因为他看见了王小白,那一脸淡然的样子,仿佛983万只是983块,甚至偶尔还略微皱眉,似乎对这一切并不是很满意。
小白还是那个小白,即便他用一个剧本捧活了自己,可他依旧不骄不躁,气定神闲,一切尽在掌控。
这个公司可以没有我慕容颜良,但绝对不能没有他。
他,才是这神话唯一的缔造者。
我们这些人,说起来不过是他的附庸罢了。
一想到这,他就彻底平静下来了,淡淡的说了一句:“嗯,看来这部电影我拍的还可以,不过小薛,我们应该习惯这一切,毕竟我们有一个神一样的领导者,优秀只是我们的日常,并不该如此惊讶。”
余山看向慕容颜良,深以为然的点头,刚刚飘飘然的心思,瞬间落地。看着慕容颜良的眼神也透着几分尊重,这才是公司的创始元老,对老板的心思领悟到了极致,我还需要努力才行啊。
汪宝宝半懂半不懂,虽然觉得慕容颜良这话有点马屁的意思,但好像并没有哪里不对的。
薛宁有点讶然的看着慕容颜良,颇感危机,这马屁拍的这么响这么不要脸,我身为总助,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的。
对于个人的心思,王小白没看到,就算知道了也没心情管,他此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妈蛋,老子又要发财了!
接连开启了几个项目,让他账上的钱飞速缩水,很快就会跌落到五千万的大关。这让他一度想申请破产保护。
《人在囧途》的首日票房,让他意识到他很快又要有钱了。
按照保底一个亿的票房收入,他能到手三千多万,扣扣税,勉强能有个2800-3000万,要是有1.5亿的票房,那就是4000-4500万,两个亿那就是……好多钱!
春节《夏洛特烦恼》就要上映了,到时候又得大赚一笔。
这么多钱,我该怎么花呢?
要不,先买十个八个房子,再养十个八个姨太太?
想到这,他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慕容冰,慕容冰正好也看向他,四目接触,一阵穿胯风吹过,有点凉。
王小白,你怎么能一有钱就变坏呢?
你不知道人一旦开始奢侈腐败,就会造成鸡飞蛋打的恶劣结局吗?
他顿时清醒,感谢阿冰将我这颗朝着肮脏污秽的水坑走去地心灵,彻底拯救回来。
“行了,既然首日票房出来了,就散会吧。”
他看向众人,说了一句。
随后,大家充满兴奋地离开了,只剩下慕容冰。
慕容冰问:“你刚才在想什么?好像情绪有点低落?”
她心思敏感,没有因为《人在囧途》的首日票房成绩而忽略了王小白,一下看出了他刚刚开小差了。
王小白看了她一眼,充满惋惜地叹口气,说:“我就是觉得有点痛苦。”
“?”
慕容冰疑惑地看向他。
王小白继续解释道:“怎么跟你说呢,有点复杂……就是没钱的时候吧,我天天想着有钱以后怎么怎么样,可当有钱了,而且还会越来越有钱,我反倒觉得没那么开心。”
这话让慕容冰陷入了沉思,他又感慨的说:“可能我真的对钱没什么兴趣吧。”
“……”
慕容冰说:“早点睡,别想太多。”
说完,转身就走了。
一点儿不带留恋。
咦?
这……
什么态度啊!
能不能让人把话说完了再走?
没有礼貌!
王小白气哼哼地跟了上去。
……
在烂片云集的元旦档,《人在囧图》凭借着王小白编剧和制片的名头,俨然成了元旦档上的一匹黑马。
虽然各家媒体褒贬不一,但票房却一路狂飙突进。
1月1日,首日票房983万;
1月2日,票房突破千万,单日票房1197万,单日票房第三;
1月3日,票房一路上涨,单日票房1276万,首次登顶单日票房第一;
1月4日,1456万,蝉联单日票房第一;
1月5日,周末第二天,票房增长缓慢,但也破了1500万的大关,最终以1513万的成绩,连续三次蝉联单日票房第一。
从周三上映,到周日,《人在囧途》在一堆烂片中杀出一条血路,首周票房6425万,成为本周票房第二,距离第一的7168万,只有不足八百万的距离。
要是一整个周,本周票房第一绝对是《人在囧途》的。
业界人预测,《人在囧途》虽然赶不上《那些年》4亿的总票房,但按照这个势头,破两亿是必然的。
这又让一群人震惊掉了下巴。
这部戏的总投资多少来着?
150万?
草啊!
200万博了4亿,150万博了2亿,每次都是百倍以上的回报率。
对了,《夏洛特烦恼》的投资是多少来着?
1500万?
那岂不是说,他起码得获得15亿的票房?
业界红了眼,星艺哭伤了嗓子,一大群投资商拿着钱求着王小白去拍电影,《人在囧途》两位主演火到不行。甚至有人找个编剧攒了一个《人又囧途》的本子,一共给两人一千万的片酬,求他们来演。
这些,王小白全然不管。
话往回说。
1月2日,王小白在公司里,见到了正在度假的向灵。




我真不想当网红啊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向往的生活》选角结束
“真是不好意思啊,在您度假的时候还请您过来,给您添麻烦了。”见到向灵,王小白开口就是道歉。
他属于窝里横的那种,对待外人和气的不行。
谈钱就不行了。
向灵一向客套,说:“自从《最强歌王》后一直也没见到你,我也想见见你呢。对了,还没恭喜你呢,《人在囧途》的首日票房不错啊,肯定是元旦档上的一批黑马。”
王小白说:“没有没有,就是胡乱之作,全靠同行衬托。”
“……”
向灵一下说不出来话了,这是在低调地装逼吗?
真谦虚。
不过他当了二十年的主持人,一向不会给人难堪,笑了笑,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你要涉及电视综艺节目了?你这跨的领域有点大啊。”他问了一个很关心的问题。
王小白点点头,说:“是啊,阴差阳错跟央视那边的人聊了聊,迸发出了一些灵感。刚好对方又知道我开了一家公司,就跟我签了一个独立电视节目制片人的合同。说起来我自己都跟做梦一样。”
向灵没发表意见,但他也知道,能与央视这种超级巨头合作,是什么概念,绝对不会是像王小白说的那么简单。
央视的独立电视节目制片人合作已经展开了半年多了,期间无数大公司或者省级卫视前去谈合同,成功者寥寥无几。
王小白能拿到这份合同,足以见得他要制作的节目多么被央视看好。
咚咚。
这时,薛宁敲门,端来了一杯茶,十分客气地跟向灵说:“向老师,您喝茶。”
“谢谢。”向灵对待薛宁也很客气。
王小白说:“向老师,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我公司,听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过有些话我还是得说在前面,希望您大人大量,别跟我一般计较。”
向灵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听他说。
王小白说:“是这样的,根据我们跟央视签订的合同,这份合同属于我们独立创作,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参与投资、制作、宣传等相关事宜,而您的身份又……比较特殊,所以,在开启谈话之前,您需要……”
“没事没事,我懂得,是要签一份保密协议是吧?没问题。协议在哪?我签一下。”向灵很通达的说,但实际上这种通达也分场合和人。
如果是别人,哪怕是行业三大巨头,他听见这话理都不理,扭头就走。
但对于王小白,他抱有极大的好感,更别说王小白身后还有个巨无霸撑腰。
“麻烦您了。”
王小白看了一眼薛宁,薛宁将一份合同拿出来,向灵轻车熟路地签署了合同。
这下,王小白可以肆无忌惮的说了。
“向老师,我这次和央视合作的项目,是一款名为《向往的生活》的真人秀节目。这是节目的部分企划,您请看看。”
王小白将一份厚达几十页的企划书,递到向灵面前。
1...4344454647...1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