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你跑不过我吧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想枕头的瞌睡
“这玩意虽好,但容易伤身啊!”
要不是为了能尽快破案,慕远确实不想用这东西……
书客居阅读网址:





你跑不过我吧 第306章 这是来搞笑的吗?
思维风暴药剂,慕远之前用过一次,然后……就进了医院,让李局等人好一阵担心。
但思维风暴药剂的效果却是毋庸置疑的。
它不仅能让自己大脑像计算机一样对数据进行分析,还能极大提升大脑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对各类数据间的关联、衔接、矛盾等情况有着敏锐的判断力。
有句话说,精神病人思维广,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思维风暴药剂,就相当于让人的大脑刮起一场风暴,在这风暴中,所有资料、数据都能被分析、提炼。
可以说,这种药剂,在有着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的案子中,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慕远目前所掌握的任何一项技术。
但由于其明显的副作用,让慕远对使用这种药剂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
慕远事后曾思考过,如果自己在用这药剂的时候,能准备好足够多的食物,应该不至于晕倒,最多也就是想睡觉而已。
可就算如此,自从上次用过思维风暴药剂后,慕远也没再用第二瓶。
主要原因是他目前所遇到的案子,对思维风暴药剂并无迫切的需求,但也不无他不太敢轻易用这东西这一因素。
“死就死吧!”慕远砸吧砸吧嘴,用手轻轻一拧,便弄开了盖子。
然后以一种慷慨就义的姿态,一扬脖子,将药剂全倒进了嘴里。
“还是一样的味道。”慕远嘀咕了一句,也不再耽搁时间,拿起桌子上的资料就翻阅起来。
先是照片……
97张证件照,加上自己所画的画像,一共98张,都放到了同样大小。
看着这些证件照,慕远忽然有种要撞墙的冲动。
里面居然还有黑白照,这是来搞笑的吗?
虽然全国实行二代证已经很多年了,只要是换了二代证的人,都采集了彩色照片,但人多了,难免会有一些没换的,亦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在档案里存留的还是黑白照片的人。
慕远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将这97张照片全给过了一遍,当场砍掉了大半,就只剩下不到20张了。
他心中大致有个标准,那就是80%以上的相似度。
这不是对自己的画像技术不信任,而是他对受害人苗燕卉的记忆无法毫无保留地信任。
不过只剩下20张,已经将工作量大大降低了前提是嫌疑人确实是在专案组摸排出的这97人中,不然他们现在就算有通天的本事,最终也只能做无用功。
好在受害者对嫌疑人口音记忆还是很深刻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嫌疑人刻意模仿其他地方口音的可能性很低,而且模仿口音这种事情,一班人也做不到。
从这个范围的确定来说,问题应该不大。
当然,现在还不能排除嫌疑人从陇西一带来到西华市的过程中,未留下任何轨迹信息。
不过这毕竟是小概率**。
一个人,要跨省活动,只要不是刻意去避免留下轨迹,基本上都是有迹可循的。
要说是那种盗窃案嫌疑人,倒是可能跑到千里之外去作案,可要说强奸杀人的嫌疑人,会去寻找千里之外的作案目标,那就有些操蛋了。
像这类强奸杀人类案件,一般都是临时起意的,在嫌疑人从陇西赶来西华市这个过程中,嫌疑人自己估计都不知道自己会在这边干出这样一件大事,就更不用说刻意隐去轨迹了。
这也是慕远决定用思维风暴药剂的原因之一,毕竟要是都没多大把握确定嫌疑人在这97人中,他那罪岂不是白受了?
照片分辨完毕,接下来就是分析资料。
将已经被毙掉的七十多份资料移开,慕远专心查看着18人的信息。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陇西一带的人。
尽管专案组也将长时间居住于陇西一带的外地人纳入了排查的范畴,但慕远却不认为嫌疑人是这一类人,因为他所画的画像,就是根据陇西人的体貌特征画的,而从苗燕卉的反馈可以判断,这人就是陇西一带的人。
这十八份资料,有的很丰富,各种类型分门别类地全打印了出来,足够几厘米厚一叠。而有的资料就很匮乏了,寥寥几张纸。
慕远目光灼灼地扫过每一页……
那些没多大意义的,便只是一扫而过,而遇到比较有价值的信息,他则会稍稍思索那么一两秒。
随着时间的推移,慕远完全沉浸在信息流之中。
无数的数据、信息在脑子里交汇碰撞,确实相当于在大脑中上演了一场数据风暴……
不过随着脑子里闹腾得越来越厉害,慕远的肠胃也慢慢开始造反了。
上次使用思维风暴药剂,慕远只能硬撑着,这次却是不需要了,一大袋的面包放旁边呢。
一爪子将一袋面包撕开,伸手一揉,便塞进了嘴里。
手上动作无比熟稔,眼睛却是没有离开那些资料。
要是正常情况下,这么大一块干面包咽下去,肯定会梗得慌,可慕远一点感觉都没有。
面包进了胃里,就仿佛掉进了强酸溶液中,哧溜哧溜地就化掉了,还是饿得慌……
就这样,一边看、一边吃,慕远的身体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张廷军,陇西人,七年前来到西华市打工,两年后离开西华市,后五年他的轨迹多出现与沿海一带城市,应该也是在打工,但再也没有回过西华市……
杜军,陇西人,9.17案发前十天来到西华市,呆了一个月左右离开,其后曾有一条前往璋南省的轨迹,便再也没有任何数据了。
刘珏和,陇西人,十年前定居于西华市,居住地址正巧位于巴耘县,也就是现在的巴耘区,案发后半个月左右,刘珏和卖掉了巴耘县的房子,搬离西华市……
……
一条条的信息整理出来,慕远的眉头越皱越紧。
当带着一个案子去找嫌疑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都非常可疑。
甚至你会觉得对方的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好像是别有用心。
这或许也算是警察的职业病吧。
十八个人,在一轮梳理后,又被慕远排除了十二个。
排除的原因很简单,通过这些数据的相互佐证,要么可以印证他们没有作案时间,要么通过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分析,他们不具备犯罪的可能。
当然,这个排除只是暂时性排除,将这些人认定为作案的可能性极低。
剩下六个人,慕远目光又一次落在了他们的照片上。
这六张照片,倒是清一色的彩色照片,没有黑白照混进来捣乱。
忽然,慕远闭上了眼睛,他脑子里闪现出受害者苗燕卉所说的那句话:眼神!邪恶的眼神。
能让苗燕卉如此刻骨铭心的一个特征,肯定是在这人脸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不然,为何苗燕卉不说这人脸上的笑容邪恶?不说对方嘴上的表情邪恶?而单单记住了眼神?
那六张照片,一一在慕远脑子里晃过。
在思维风暴药剂的作用下,宗师级的模拟画像技术仿佛得到了升华,他脑子里逐一浮现出那六个人的证件照照片,仿佛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跟前。
这一刻,慕远脑子里疯狂闪现着苗燕卉之前所说过的每一个词汇,与这六个人进行着碰撞比对……
很快,一张人脸定格在慕远的脑海中,当他死死地盯着这个人时,最关注的便是他的眼睛!
有句话说的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而现在慕远现在所看到的这双眼睛,折射出的便是内心的邪恶。
慕远猛然睁开了眼睛,他飞快地从那凌乱的资料中翻出了一份。
资料的首页上写着一个名字:蒋林。
这个名字,属于最后留下来的六张照片中的一个。
翻开第一页的资料,上面是蒋林的人口信息。
陇西清灵市人,现年33岁,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华邮电大学,毕业后在巴耘县一家电信公司上班。
但蒋林在这家电信公司上了四年班后,便辞职不干了,转而去了沿海的夏岛市。
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蒋林虽然在这家电信公司干了四年,但却未能获得提拔,辞职也是情理之中的。
而蒋林辞职的时间,是在两起强奸杀人案发生了半年之后。
从其离开西华市的时间来看,蒋林似乎不太符合嫌疑人的特点,毕竟犯了这么大的案子,怎么可能不迅速畏罪潜逃呢?
但从这个嫌疑人之前的做法来看,这却又是符合的。
这家伙既然敢在第一次作案之后数天再次作案,而且是在警方已经展开侦查工作的情况下,这说明嫌疑人的胆子是非常大的能干出这种丧心病狂的案件的人,也不可能是胆小的人。
慕远将这人的所有资料浏览了一遍,从字面上的信息来看,这人不像是一个能犯下强奸杀人罪的人。
但这仅仅是不像,并不代表不可能,这与慕远之前初步排除的那些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然,慕远同样也不敢完全肯定这人就一定是嫌疑人,因为他没有更多的佐证资料……




你跑不过我吧 第307章 他睡着了
慕远将一个个的细节再次整理了一边,然后……那一大袋的面包居然没了。
不知道是因为思维风暴药剂的药效过了,还是因为食物被消耗一空,没了外部的能量供应,慕远感觉自己的眼皮快要开始打架了。
脑子逐渐变得昏昏沉沉,心脏仿佛在无规律地抽搐。
这种感觉慕远之前也体会过,比如那次整夜蹲守猥亵案嫌疑人,快到天明的时候,浓浓的疲惫感留给了慕远很深刻的印象。
当这种疲惫感强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感觉心脏仿佛随时可能会骤停一般……
“不行!必须得休息。”
慕远虽然自认为身体很棒,猝死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他同样也知道一个道理,人不能太浪,太浪的话终究会撞在滩头,粉身碎骨。
于是慕远迅速持笔在一张纸上写了一行字,然后便躺到了沙发上……
……
冯局长等人在会议室里忙碌着,近百人的资料分成了很多份,每个人轮流翻阅。
两个多小时过去,平均每个人翻阅的资料数也不过十多的,完成的工作量还不到整体的五分之一。
“好了,大家休息休息吧!”冯局起身说了一句,这种翻阅资料的工作,无疑是最枯燥的,坚持着看两个小时,许多人脑子都开始发昏了。
这可不是偷懒,而是人的体质所决定的。
不过虽然都将手中的资料放下了,但大家伙儿也没闲着,开始或低声、或高声地讨论,大抵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谁的嫌疑更大一些……
冯局扫了一圈众人,笑着对龚支队道:“龚支队,我们去瞧瞧小慕吧,也不知道这小子看得咋样了。”
“行!我对这小伙子也是非常期待啊!”龚支队微笑着道。
二人说完,便起身走出了会议室。
慕远所在的办公室距离会议室也不远,二人没走几步,就到了办公室门口。
龚支队轻轻敲了一下——当然他敲门不是为了让慕远来敲门,而是告诉慕远有人要进来了。
随后他便一压门把手,顺手把门给推开了。
二人朝里面一看,顿时呆若木鸡……
这一刻,他们第一反应是:“期待?期待个屁……”
只见那办公桌上,凌乱地摆放着一张张的资料,有点像垃圾堆。
你说这桌子上乱也就算了,地上一个个的袋子是什么鬼?
他们自然是认识这些袋子的,正是刚才王副支队长买回来的面包的包装袋。
现在,这些袋子不仅空了,还都被扔在了地上。
这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呼……呵……”
轻微的呼噜声从房间里传出,冯局长二人面面相觑,忍不住对望了一眼。
“我去看看吧。”龚支队说道。
冯局长点了点头,微皱着眉头,道:“动作轻点,如果……他真睡着了,别吵醒他。”
龚支队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倒是对冯局长更多了一些敬佩。
换做其他一些脾气不是很好的领导,见到这一幕不大发雷霆才怪,而冯局却还让他动作轻点,生怕惊扰了对方。
当下龚支队把门完全推开,放缓了步子走了进去。
往里走了两步,视线就能越过办公桌,看到对面的沙发。
只见一个人正直挺挺地躺在沙发上,胸口有规律地起伏着,与那呼噜声倒是很合拍。
这不是慕远还能是谁?
“这小子属猪的吧?”
想到一开始映入眼帘的那些空面包袋子,再看到慕远这副模样,龚支队脑子里忍不住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要是慕远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反驳的,可惜慕远现在睡得死沉死沉的,就连屋里进了人都不知道。
龚支队望了一眼,便准备退出来,毕竟领导都吩咐了不打扰对方,他也不好将慕远叫醒不是?
可步子还没迈开呢,他的目光落在了办公桌上。
那张端端正正放在一堆乱纸中间的白纸煞是显眼,特别这是唯一一张出现手写文字的纸张……
这张纸上只有六个名字:张廷军、刘珏……蒋林。
其中蒋林这个名字下方画了一条横线。
龚支队皱了皱眉头,又扫了一遍凌乱的办公桌,确定上面找不到一块整洁的区域后,这才拿着这张纸退出办公室。
顺手掩上房门,龚支队还没开口,冯局长已经开口问道:“这小子,真将那一大袋面包吃完了?”
龚支队愣了愣,领导关注问题的角度都这么刁钻吗?
不过……这小子确实太能吃了。
“反正我没看到里面还剩的有面包,而且那几个牛奶盒子也都在地上。”龚支队应了一声。
冯局长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又没说出来,毕竟他是领导嘛,得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过从冯局的神色中,龚支队也猜出了一些,大抵——与自己刚才的吐槽是差不多的。
“那就让这小子先睡会儿吧,可能……他昨晚又熬夜办案了。”冯局感慨了一句。
龚支队心头一动,将拿出来的那张纸递到了冯局面前,道:“冯局,你看看这个,应该是小慕写的。”
冯局稍稍愣了愣,接过那张纸瞅了一眼。
“这是……?”
龚支队耸了耸肩,道:“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慕远筛选出的嫌疑人,也可能是被他排除掉的人。要不……我先叫醒他问问?”
冯局想了想,反正就问问话而已,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大不了等会儿再睡好了。
“那你叫醒他吧。”
龚支队点点头,再次推开门走了进去。
“小慕!……慕远!……慕远?”
连续三声,回应他的还是只有慕远的呼噜声……
龚支队很苦逼,睡得跟头猪一样,这也是没谁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走过去推了推慕远。
“慕远!……慕远!”
慕远这下有了动静,不过眼睛没睁开,只是原本平躺地身子侧向了里面,顺便还吧唧了一下嘴,然后继续唱响呼噜声。
龚支队有点束手无策了,你说叫也叫了,推也推了,对方就是不醒,他能咋办?总不能直接弄盆水淋头上吧?
“冯局,这小子睡得也太沉了吧?”龚支队忍不住回头抱怨了一句。
冯局也只能报以一声苦笑,走进来道:“那就先别叫了,我们看看他翻的这些资料。”
说完,冯局走到办公桌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桌子上的那些资料。
几分钟后,冯局忽然眉头一动,道:“龚支队,我猜测,慕远写的这几个名字,很可能是他选出的嫌疑最大的人。”
龚支队狐疑地问道:“为什么?”
冯局道:“你发现没有,这几个人的长相与画像中的那人的相似度也更高一些。而且,你看这一叠资料,基本上都没怎么动过,还是以人员为单位整理在一起的。而剩下这十多人的资料,则是仔细地翻阅过的,而这六个人的资料,也都在被详细翻阅的范围之内。如果不是这几人嫌疑更重,我实在想不出小慕为何会这样做。”
龚支队目光再次落在这张纸上,忽然说道:“假设冯局您的推断成立——这张纸上的字迹虽不算工整,但也不像是打草稿的样子,而且从我刚才进来时看到的这张纸摆放的情况来看,这纸上的内容,应该就是小慕最后做的结论。”
“应该是这样的。”冯局点头说道,“这小子是把资料看完才睡觉的。”
说到这里,冯局忽然神色一动,道:“我差点忘记了,上次慕远这小子就曾晕倒过一次,还被送到了医院。当时我们都以为他晕倒的主要原因是熬夜太多呢。现在想想似乎有些不太对啊!我听华成区李局长上次说过,那次他便是在翻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晕倒的。你觉得……这会不会是这小子用脑过度呢?毕竟,要按正常人的阅读速度,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所有资料看完,还做出了归纳总结。”
龚支队有些迟疑,说道:“可……他这次也没晕倒啊。”
“搞不明白!看来得抽时间让这小子好好地去做个体检。”冯局道,“还有他那肠胃……肯定有问题。”
龚支队不是很赞同冯局长的观点,吃得多就是有问题?那是不是跑得快也有问题?跳得高也有问题?
但他并没有直接反对,不就是体检嘛,就当是给这小子的福利好了。
“冯局,体检的事儿还是以后再说吧,倒是眼下这事情,怎么办?刚才说了这么多,反倒是把心里勾得痒痒的,也不知道这家伙啥时候才能睡醒,难道就这样等他?”
冯局也挺苦恼的,犹豫了一下,道:“先去重点查一下这些人的资料,特别是这蒋林,我觉得,小慕这一横线,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留下的,或许小慕觉得这人的嫌疑最大呢。”
说完,冯局龚支队使了个眼色,二人走出房间,顺手又将门给关上了。
回到会议室时,王副支队长一看二人回来,忍不住凑过来问道:“支队长,小慕要的那些面包……”
不等他说完,龚支队便说道:“已经被他给吃完了。”
“啊?”王副支队长彻底震惊了,“那他现在呢?”
“他睡着了。”
书客居阅读网址:




你跑不过我吧 第308章 这瓜好吃吗?
此话一出,不仅王副支队长愣住了,听到这句话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热情是可以传染的,同样的,沉默也是可以传染的。
当四五个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另一个人的时候,另外一些看到这一幕的人也会忍不住一脸懵逼地看着对方。
“刚才发生了什么?”
“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精彩环节?”
“这瓜好吃吗?”
在这种事情上,众人的想法是非常一致的。
至于听到龚支队回答的人,他们发呆的原因只有一个。
吃完了——睡着了……
这是什么节奏?那么大一袋面包,喂猪都够了吧?关键是你吃饱了就睡觉,这画风怎么看都不对啊!
龚支队见众人这番表情,终于明白自己的回答引起误会了,环视一眼,道:“小慕都已经把资料给看完了,而且已经找出了最可疑的人,他睡觉有什么问题?”
然而,王副支队长等人对龚支队所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哪怕他们所了解的慕远破获的那几起案件确实挺漂亮的,但破案这种事情,谁又敢百分之百说一个案子的破获就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呢?里面说不定就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呢。
现在龚支队说慕远已经找出了最可疑的人,那也仅仅只是办案流程中出现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最终这个插曲能否成为主旋律,谁也说不准。
相对来说,他们更好奇慕远这小子为何如此肯吃贪睡……
可惜这时冯局开口了,道:“好了,大伙儿也休息了这么久,现在先放下手头上的事情,重点查一下这几个人的资料,分别是张廷军、刘珏和……,还有蒋林。对这蒋林,要重点关注。”
“为什么?”一个年轻民警忍不住问道,“我觉得那蒋林看起来挺正常的啊?刚才我已经翻过他的资料了,虽然人长得不咋地,但大学毕业,有正经工作,不至于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吧?”
冯局正色道:“一个人的行为虽然与受教育和生活环境有关,但我们所看到的这些资料,只能反映他受教育的一部分,也只能看到他生活的某个方面,所以,不能草率地下结论。”
年轻民警轻哦了一声,感觉领导不愧是领导,说的话果然有道理。
可没过两秒,他反应过来,情况不对啊?我问的是为什么要重点查这几人,也就是说我想知道将这几人列为重点嫌疑人的原因,而不是听这大道理的。
冯局那番话,将他批评了一顿不说,什么解释都没给……
可惜被领导这一阵怼,他也不敢再问了。
1...127128129130131...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