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你跑不过我吧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想枕头的瞌睡
慕远道:“当然,这样说也没毛病。不过我们现在需要先进一步缩小范围。从最有可能存在的可能逐渐向外拓展,这样才最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破案。”
其实有些事情慕远没法说,他刚才在高良镇那边的时候,通过那物质追踪器,至少发现了三十多处埋尸点。
这些埋尸点无一例外,全都在河东这边地方。
那些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区域,沿着河道,其中心点豁然便是连接河道两侧的一座小桥。
只要稍稍动动脑子,都能猜到嫌疑人是从桥上过来,把那些尸块、骸骨埋藏在这一片区域的。
只可惜这些东西不能说出来。
自己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巧之又巧地发现了一根尺骨,这已经是一种迷之幸运了。
如果自己再以这样的方式把所有埋藏的枯骨全给找出来,那就太夸张了。
毕竟一次两次能说是巧合,三五十次还能是巧合吗?傻子都能看出问题来。
所以,慕远现在虽然笃定,但只能自个儿知道。
好在他的那番解释也符合办案的基本原则——反正都没线索,就找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理由去求证。
最后大不了证明这条路行不通,换条路就行了。
“河东那片地方,还是属于高良镇吧?”慕远问道。
胡大队当即点了点头,道:“对!不过根据之前我们通过各村干部调查的资料,近些年那边很多人都外出了,村上留下来的人很少。对了,几年前那边建了一座养猪场,规模还挺大。这种大型养猪场嘛,存在一些污染是难免的,当时村里的人和养猪场还发生过冲突,最后养猪场老板给了一大笔赔偿,这事儿才算平息下去。”
“养猪场?建了多长时间了?”
“差不多十年了吧!那时候我才刚入警两三年,那边发生冲突,局里曾调派警力过去处置,我也去了。”胡大队说道。
慕远皱眉问道:“当时冲突的双方后来有没有异常?或者说有没有人员失踪什么的?”
“这……应该没有吧?”胡大队也明白慕远的意思,皱着眉头说道,“不过那养猪场的工人流动性比较大,得详细了解一下才能确定。”
“仔细问问,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线索。”
“不过这也得明天了。就算派出所的同志愿意加班,养猪场的人也肯定不会加班,养猪……又不用上夜班。”
“明天也行。说不定,明天dna就做出来了呢。”慕远抱着那么一丝期盼。
“希望吧!”文副局长说了一句。
……
慕远躺在床上,脑子里还在想着这件案子。
如果说之前只发现一根大腿骨,这案子是凶杀的可能性有七成,那么现在慕远就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一件凶杀案了。
“如果明天那尺骨也无法把dna做出来,就麻烦了。”
“难道真要把所有埋藏的尸骨都给找出来?”
“不对!好像不用这样。一具尸骨,最有可能提取到dna检测样本的,应该是牙齿。如果能找到嫌疑人所埋藏的上下颌骨,应该能把dna做出来。毕竟,有的骸骨埋藏在地里几十年,都还能做dna呢。之前那大腿骨没能做出dna,已经算是一个意外了。没道理牙齿也做不出dna来。”
想着想着,慕远……睡着了。
这也很正常,都凌晨两点多了,又没有服用精力药剂,早就疲倦了。
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慕远是被阳光给射醒的……谁让他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忘了拉窗帘呢?才早上六点多,热辣辣的阳光就从窗户上射了进来。
“这鬼天气!昨晚还在下暴雨呢,结果今天的太阳就这么毒!”
吐槽一句后,慕远对此也无可奈何——除非他能抽出个后羿来,否则只能忍着。
简单地洗漱之后,慕远先去酒店吃了个早餐。
吃饭的时候,慕远也没忘了工作。
控制着小毛飞了出去,直奔高良镇。
以目前宠物共享感知距离,别说是一小小的高良镇呢,便是封台周边的几个县都在覆盖范围之内。
小毛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挖尸骨。
这个活儿要是由人来做,肯定是不合适的,便是慕远亲自出手都不行。
毕竟,慕远现在没打算将这些尸骨全给挖出来,其他尸骨最后得见天日,只能通过嫌疑人的供述,如果到时候嫌疑人指认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挖掘的时候,发现所有埋尸点都被翻动过,那不是很吓人吗?
可小毛出手就没这种担心了。
它是老鼠呢!
从侧面挖个洞过去看看不是很正常吗?发现不是要找的颌骨,在退回来就行了。
如果找到了颌骨——那自己再找机会,巧合地发现这颌骨。
这波操作,稳了!
差不多吃了近半个小时,成指导才从楼上下来。
他去煮了一碗面,就在慕远对面的位置坐下——虽然慕远面前摆了一大堆的空餐盘有些碍眼,但他已经习惯了。
“慕队,今天怎么安排?”成斌问道。
慕远道:“等结果吧!一方面等派出所把河西那片地方的详细情况摸上来,特别是那养猪场的人员情况。另一方面,等dna鉴定结果。”
“你觉得养猪场那边有问题?”
慕远道:“这个可能也不能排除不是?毕竟里面还爆发了冲突呢。像这类凶杀案,肯定是带有恩怨的。”
成斌皱着眉头:“可那种冲突……也不至于要人性命吧?”
“谁知道呢?遇到脑子轴的人,什么事儿干不出来?”
“这倒也是!在我们看来,所有杀人的人,都不应该杀人。”成斌说道。
慕远没再说话,认真地对付着面前剩下的饭菜。
很快,餐桌上一扫而空,成斌也终于清理干净了自己端来的那四个包子。
二人来到县局,又一头扎进了那些资料中。
虽然昨晚慕远做出嫌疑人来自河西的推断,但大家基本上都觉得不太靠谱,所以还是在费心思分析剩下的资料。
列出失踪人员、查询轨迹信息、关联人员分析……
一套动作下来,就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失踪人员还那么多。
慕远却没有再操心这个事情,出来这么几天了,积累的案子也不少,虽然他现在呆在封台县,但却不影响他搞远程导侦,最多……太远的地方先不办。
远程导侦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既是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打击力度的有力手段,也是慕远获取侠义值的重要途径。
别看这两天慕远一直在封台县忙,偶尔有空的时候,还是会对各区县指导一二的,只不过效率必然降低许多,所以现在剩下的案子同样不少。
对于慕远这种上班“玩手机”的行为,胡大队等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不能只让慕队帮自己局里破案,就不管其他局的案子吧?这说不过去。
时光飞逝,仿佛一眨眼间,就到了下午。
对办公室其他侦查员来讲,如此繁忙的大半天过去,可回过头来想想,仿佛也没做什么事情。
可慕远不一样,他的成绩是实打实的,一件案子一案案子可以摆开了谈。
不过慕远也没有显摆的想法,只要案子破了,侠义值到了账,其他就不重要了。
忽然,中午出门去就没再回来的胡大队冲到了办公室。
“慕队!好消息呀!”
“什么好消息?”慕远愣了愣。
胡大队道:“刚刚dna鉴定所那边打来了电话,说dna已经做出来了。”
“这么快?”慕远着实有点惊讶。
“他们说是采用了什么新技术。”胡大队说道,“管他呢,反正做出来了就行。”
慕远嘴角抽了抽,默默地控制着小毛,将刚刚发现的下颌骨又埋了回去。
这一天小毛可是累得够呛,既要配合慕远搞远程导侦,又要抽空回来挖尸骨。
太难了!
远程导侦倒是有成绩,可挖尸骨这事儿,看来是白忙活了。
呃……好吧,其实也不能算白忙活,至少对这些埋在地下的骸骨,慕远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比如整体的尸解情况。
凶手肯定是一个熟悉人体结构的人!而且刀法精湛。
当然,这个刀法精湛可不是武侠小说里所说的刀法精湛,而是说经常用刀子,很熟练。
玩刀玩得溜的人不少,比如厨师。
而熟悉人体结构的人,首先肯定是医生,不管是常规的医生也好,还是法医也罢,肯定熟悉人体结构。
这些信息虽然暂时无法指向明确的目标,但也是有着很高的价值的。
再加上现在已经把dna给做出来了,如果顺利,锁定死者的身份应该是没问题的。
然后根据死者的身份,以及刚刚根据骸骨得出的那些结论,应该能迅速锁定嫌疑人的身份。
真到了这一步,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总能发现线索的。
“那现在立刻派人去提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进行比对!尽快查明死者的身份。”
“我已经安排派出所的人去做这件事情了。”胡大队甚是高兴,仿佛这案子就快要破了一般。
慕远却没有太多激动。
案子破了,那不是正常操作吗?有什么值得兴奋的?
现在去提取dna样本,那么动作再怎么快,至少也得要一两天才能出结果。
在此之前,侦查工作也不能停下来不是?
不过现在再费尽心思去确定尸源已经没多大意义了,dna做出来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在慕远的建议下,封台县刑大的侦查员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家养猪场上。
派出所也适时将相关资料发了过来。
有文档、也有图片……
成立了十年的养猪场,积累的资料……也不是很多。
毕竟这只是一养猪场,虽然每年生猪出栏数已经突破了5万头,规模那是极大的,但工人却是不多。
同时在岗的,也就几十号人。
这几十号人中,有大半是相对固定的,剩下一小部分虽有流动,但基本上都是用的本地人。
这也很正常,养猪嘛,技术含量低,除了兽医这活儿之外,其他什么人都能干,找本地人也能更好的化解矛盾。
当然,也不是说这养猪场就没有外地人。
比如养猪场的老板就是外地人,据说他为了建这个养猪场,投了上千万呢。
当然,这些年下来,他早已将投入的钱给赚回来了,资产早已翻了两翻。
没办法,运气好!从来没遇到猪瘟什么的……
还有一些外地人,都是老板请的兽医什么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兽医是养猪场唯一的技术工种,其技术优劣,完全决定了这养猪场能不能赚钱。
为此,老板自然要找技术实力过硬的,因此这里面存在外地人也就很正常了。





你跑不过我吧 第691章 此路不通
众人忙活了一天,详细梳理了与养猪场相关的所有人。
这次的梳理,可不仅仅是梳理失踪人员,是一个不漏地全部梳理一遍。
之前梳理失踪人员,是为了确定死者的身份,现在通过那尺骨把dna给做出来了,确定死者身份已经不再是难题。
现在当务之急,则是找出可能是凶手的人。
慕远心头有所猜测,嫌疑人将尸骨分散埋在河东一带,肯定是为了掩人耳目的。
按照正常人的心里,就算发现了这样一根埋藏的尸骨,最先怀疑的肯定是附近的人,而不是怀疑到河对面去。
更何况,嫌疑人选择埋藏的地点非常分散,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同时发现多处骸骨的可能。
再加之在普通人眼中,除非是头骨,正常人就算发现了一段骨头,也不一定会立刻联想到人骨之上,只要没人报警,那暴露在外的骸骨,最终会在日晒夜露之下风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案子几乎是不会“翻出来的”。
现在从这个布局上反推,凶手大概率就是河对面的人。
而按照村里的说法,河西一带的村民,因为各方面因素,大部分都没有留在村子里了,那养猪场的工作人员数量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再计算上之前围绕着养猪场曾发生过大冲突,那么这案子大概率是与养猪场有关的。
不管是被害人是养猪场的,还是凶手是养猪场的,都值得好好地调查一番。
别的人在忙,慕远当然也没闲着,他偶尔帮大伙儿审定一下信息,其他时间都在搞远程导侦。
做着做着,慕远忽然想到了一个情况。
然后……心头不由得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一般来说,除了现场存在目击者之外,命案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发现尸体,这是最常规的。”
“另一个则是有人员失踪,然后围绕失踪之人展开侦查,最终发现失踪之人死亡,继而破案。”
“嫌疑人如此煞费苦心,将尸体剖成几十块甚至更多,然后分散埋葬,这说明对方认为只要警方发现不了尸体,那就不可能来侦查这个案子。他为何如此笃定被害人的亲属在发现被害人失踪之后,不会报警呢?”
“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种,被害人孑然一身,没有亲人。这个可能性虽然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一种可能,则是嫌疑人故部迷阵,就如同前不久破的几起案件一样,嫌疑人故意伪装成被害人留下错误的行动轨迹,混淆侦查员的视线。”
“如果是前者,虽然没了做dna比对的对象,但侦察却也相对简单,毕竟现在没有亲人的人还是非常少的。而如果是后者,侦察起来就很麻烦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被害人,很可能是外地人。”
这样一番推测结束,慕远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希望……明天的dna比对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不过他心里却没报多大希望。
嗯,这也算是反向奶吧!坏的不灵好的灵……
……
对人员的梳理可不是看着资料就能梳理出来的,哪怕这些人员资料中包含有身份证信息之类。
这里面很多人都是本地人,再加之需要对河东一带的本地居民进行一些摸排,大部分的侦查员直接被派到了河东一带进行现场走访排查。
虽然问的是几年前的事情,但多少还是能了解到一些信息的。
比如当时哪些人在养猪场里上班,相互之间又有什么恩怨……
人嘛,八卦是一种天性,你要问是否知道别人做了什么好事,那估计没人能记住,但要问是否存在什么恩怨,那一个比一个记得清楚。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几份比较完整地资料摆放在了慕远面前。
这里面除了详细地记录了当时养猪场和村民的冲突细节之外,还包括那几年发生在养猪场及附近村民间的一些恩怨情仇。
这,已经是典型的全面撒网了。
没办法,谁让那尸骨距离现在太过于久远呢?
正常案件,分析作案时间、痕迹线索什么的,在这里完全用不上。
痕迹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几年时间足以磨灭掉一切痕迹。
至于作案时间,谁又能知道被害人到底是什么时候被杀的?
唯一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的,便是作案动机了。
而作案动机,肯定就埋藏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恩怨情仇中……呃,就算不是完全准确,但至少也有九成五的把握。
慕远还没将这些资料看完,又有另一份资料送到了他面前。
这是dna鉴定中心传过来的资料,不仅有dna比对的信息,还有关于那两根骨头更详细的实验分析数据。
让慕远感到失望的是,dna比对数据果然如自己所猜测的那样,从那尺骨中提取出的dna,没能与高良镇那几十号失踪人员家属比中。
而根据警方目前所掌握的线索,整个高良镇,目前不存在孑身一人的情况。
在慕远看来,当这个可能被排除,那么就只能解释为:被害人不是高良镇本地人。
这样的结果,更让慕远将注意力放在了养猪场之上。
在农村,村民的圈子一般都是相对固定的,大部分家庭场所都不太可能存在外地人——除了政府部门或者这类规模较大的企业。
很显然,如果政府部门里的人失踪了,肯定早报警了,不至于一直悄无音讯。
剩下的便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了。
在几年前,高良镇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这养猪场了。
而根据之前收集到的资料,这养猪场里确实有一些外地人。
不仅有本县的,还有本省的,甚至外省的。
这里面涉及的人员就很宽泛了,好在养猪场里的外地人着实不多。
嗯,外镇的人倒是不少,养猪场工人这个群体还是蛮大的。
可除了临近几个镇的之外,剩下的外地人就很少了。
除了有几位管理人员是外地人,就只有两个兽医是外地人了。
当然,这是指养猪场建成到五年前那段时间,至于其后才进入养猪场的外地人,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慕远在看这份资料的时候,刑大胡大队也是一脸严肃地坐在他的对面。
很显然,这份资料他刚才也看到了。
对于dna没能比对出受害者,胡大队也挺崩溃的。
有一种忙了这么久、费了这么大的精力,全白忙活了的感觉。
虽说以往的屡次办案中,这样的感觉时常都有,但却没有这次来得强烈。
毕竟,以往的案子,一般都能列出几个侦查方向,一条路走不通,再找另一条路走就好了。
可这个案子,就那么一条路可以走,他们也完全将希望寄托在了这条路上。
结果这条路还没走出几步呢,结果前面出现了一道悬崖,悬崖边上还仿佛炫耀一般地立着一个牌子:此路不通。
这就特么的蛋疼了。
所以他第一时间来找慕远了。
终于等到慕远看完了这份资料,胡大队幽幽问道:“慕队!下一步怎么走?”
慕远想都没想,便直接道:“调查养猪场里的外地人!所有的,全部过一遍。如果是现在还能联系上的,暂时先放一边,那些失去联系的,一个都不能放过。”
“你怀疑……被害人是外地人?”
“除了这个,还有其他可能吗?”慕远反问了一句。
胡大队愣了愣,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先不管这个被害人是否与养猪场有关,既然他与本地所有失踪人员的dna对不上号,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是本地人了。
嗯,这没毛病。
而养猪场作为外地人最集中,也是距离埋尸点最近的地方,自然是首先应该排查的地方。
“我这就去调查!”
胡大队立刻来了精神。
要从茫茫外地人中找出被害人,那肯定是大海捞针。
但要从养猪场中的外地人中找出一个失踪人员,那就简单多了。
首先,临近几个镇的人。
一共有二十多个。
先在网上查询一番,其中大半近两三年都还有活动轨迹,自然不可能是被害人。
剩下的八个人没有活动轨迹。
当然,这也不能证明这八个人就失踪了。
直接打电话到对应的乡镇派出所,让他们立刻对这八个人进行逐一核查。
核查的方式很简单,首先看看是不是本地的失踪人员——一般来说,如果家里有人走失了,肯定会到派出所报案的,这肯定有记录。
如果这还无法确定,那就打电话到相应的村社,由村干部进行核实。
很快,消息反馈回来。
这八个人,有两个人于几年前病逝之外,其他人都还活蹦乱跳的。
有的人在家里从未外出过,而有的人则是到了外地打工,再也没回来,因此没有产生什么信息数据,也是很正常的。
排除了临镇的可能,就只剩下那七个人了。
其中五个是管理人员,两个是兽医。
不过这些人并不是同一时间段里呆在养猪场的,甚至有的人都已经离职了,有的才入职。
同样按照之前的操作走下来,结果第一步下来就只剩下两个人了。
一个管理人员,另一个是兽医。
那管理人员是西华市锦川区的,而那兽医却是外省的。
然后便又开始打电话让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进行核查。
这时候封台县局的话就不一定管用了,锦川区局那边接到协查肯定会去查,但会不会立刻动就难说了,毕竟谁手头上没事呢?总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等你发协查吧?
可以说,发了协查马上就想要结果的,那就是耍流氓。
但慕远在这里就不一样了,他直接给锦川区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打了个电话,然后……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虽然慕远级别不高,但西华市刑侦条线的谁敢不卖他点面子呢?
更何况这协查也是正事呢!其他事情先放一放,把这事儿给办了。
于是,就在这种高效率之下,关于那位疑似“失踪”的管理人员信息很快被查了出来。
1...289290291292293...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