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司礼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最后,李炎昭表态,他道:“末将这一生只读公公的书,听公公的话,照公公的指示办事,做公公的好部下!”
“不要光说不练,要拿出自己的真本事,要以行动证明自己!”
公公十分满意,要李炎昭一定要在此次征日作战发扬皇军敢战敢拼敢死之精神,为帝国伟大的事业献力。
“日本,古之扶桑也,与我皇明前有倭患之仇,后有寇藩之恨,今我帝国海陆将士必将以公公伟大之军事思想为指引,使日本小国知跳梁小丑,绝无好下场!”
李炎昭立正举臂,愿率步兵第六联队第一个踏上江户之土地。
部下如此决心令得魏公诗兴大发,当即吟诗一首,诗云: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魏良臣,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
大炮开兮轰他娘!
琉球君臣没有任何复国之喜悦,反而垂头丧气。
在得知大明皇军提督太监竟然奏请大明皇帝要将琉球撤藩,改设为府(县)后,以尚宁、尚丰父子为首的琉球君臣集体来到了执政府所在表达他们对此事的坚绝反对。
“在皇军巨额军费还清之前,琉球国应当停止存在,并且军民人等应当以大明臣民自居,这是不容讨论的!”
“前有丰臣旧例,尚氏父子有何脸面反对?”
“我皇军奉天子之令讨日,今为恢复琉球我官兵死伤无数,耗资更巨,尚家父子又岂有一文不出,一力不尽便占便宜道理!”
“可如实转告尚家父子,我皇明对琉球并无领土之野心,但我皇明为尚家父子复国出力甚巨,尚家若知廉耻,便当准租借其国于我皇明,待我皇明收还军费之后,可还其国。”
近卫师团长曹文耀转述了魏公公讲话原文。
尚宁和尚丰父子无言以对,因为早在萨摩藩侵占琉球之前,丰臣秀吉便曾让琉球承担一部分征朝军费,对此,尚氏父子一口答应。
再者,不管是丰臣时代还是德川时代,琉球都是个十足的两面派,国内亲日份子大大多于亲明份子。
因而,既然尚氏父子能够向日本出卖主权,充当帮凶,那么皇明便有权力制裁他们。不过考虑琉球毕竟名义上也是大明之藩属,所以魏公公便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琉球国必须承担皇军此次远征军费。军费由琉球国今后税收充抵。
“曹将军,皇军远道而来解救我父子,于情于理我父子都当报还皇军之恩情,不过却不知天使大人所提出的租借我国期限是多少?”在日本做过两年人质的尚丰还是个识时务的,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的道理。
“九十九年。”
曹文耀说的是这个时间是魏公公定的。





司礼监 第一百五十章 好好干,下一个县长就是你
九十九年?!
尚宁和尚丰父子以及一众琉球官吏目瞪口呆,这个期限实在是出乎他们的想象。
倘若答应下来,岂不是直接将国家送给明朝,从此世上再无琉球了么。
“王上,不能答应啊,与萨摩所签《掟十五条》尚使我琉球存国,明国这租借法案却是要我琉球亡国啊!”
三司官毛凤仪泣不成声的拉住尚宁王,生怕这位胆小怕死的王上会哆嗦着同意明国的要求。
“王上,明国这不是帮助我国,而是要让我国从此成为明之一部分啊,王上万万不能同意啊!”
三司副官,在菊隐执政时期掌握为数不多的琉球卫军兵权的毛凤仪弟弟毛凤朝也坚绝不同意明朝提出的荒谬要求。
“宁儿,你以为如何?”
自打丰臣时代就天天提心吊胆的尚宁王早就没了主意,与日本相比,庞大的明朝是他完全不敢得罪的,更何况明朝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整个琉球。
所以,他想征询养子尚丰的意见,甚至他想将王位直接交给尚丰,这样答应还是不答应明朝的过份要求便和他无关了,纵使琉球真的亡国,他也不必背负骂名。
奈何,尚丰的胆子虽不比他养父大多少,可也精明的很,直接又将皮球踢给了尚宁。
他道:“明朝如此无理要求,儿臣不敢擅决,一切都听父王,便是要儿与国共存亡,儿也无怨。”
尚宁心里大骂养子晦气,他要是不怕死的话,当年又岂会跟个孙子似的讨好日本。
答应还是不答应,明国人给出的选择没有别的。
怎么选择,尚宁真是犯了愁。按他本心只要能活命,租借99年就99年吧,反正他也七十岁的人了,活不了几年。
可毛氏兄弟却聚集了一帮人向他死谏,要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明朝。
甚至毛氏兄弟提出他们可以泛海去日本求救,哪怕在日本组建琉球流亡政府都可以。
这个情况很快就被议政大夫蔡锦透露给了皇军。
蔡锦虽是琉球的议政大夫,但他却是福建人。当初日军村山秋安舰队欲图占领台湾的消息就是蔡锦偷偷传递给福建官府的。在菊隐政府期间,蔡锦表面上顺从,私底下却和一些亲明官吏打算拥尚贤为王,请求明朝发兵。
明朝联合舰队围歼了村山舰队后,蔡锦便和一些官吏保着尚贤逃出了日军控制区,随后积极配合皇军对日军的攻势,帮助皇军建立了日战区以外的秩序,成了琉球亲明派的代表,功不可没。
魏公公召见过蔡锦,明确告诉蔡锦只要他能说服琉球亲明派赞成租借,便上奏大明天子保其为良臣县第一任知县。
明朝的知县诱惑力可比琉球国所谓的议政大夫强烈的多,加之蔡锦又本是汉人,所以他当即响应了魏公公的号召,在琉球亲明官吏中四处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声势。
但是因为日军经营琉球多年的缘故,琉球政府内的亲日份子多于亲明份子,因而蔡锦等人只能影响到他们手中的尚贤,对于被亲日份子包围的尚宁、尚丰父子毫无办法。
考虑到如果尚氏父子真的听从毛氏兄弟的意见逃至日本,会对琉球的未来产生很坏的影响,所以蔡锦立即向皇军通报了这一情况。
当天,尚氏父子暂居处就冲进了大队皇军官兵,他们将尚氏父子身边所有的官吏全部抓走,随后以日奸罪名将其中大半发配至台湾服苦役。
毛凤仪、毛凤朝兄弟二人则被就地枪决,首级割下装在竹筐里抬到了尚氏父子面前,吓得父子二人半天说不出话来。
琉球百姓对此却是拍手称快,因为九年前正是在毛氏兄弟的主持下,将琉球国内亲明派(主战派)全部罢免,三司官郑迥被他们交给日军斩首,副官向里瑞则被送往日本扣作人质,之后死在日本。
针对琉球亲日份子的肃清行动吓的尚氏父子再也不敢动了,不过他们也很感动。
因为明朝的天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签约,那天使就将上奏皇帝,册封尚宁为良臣县的名誉知县。
此名誉知县不仅可以世袭,每年还享受良臣县给予的专款供奉。这笔供奉可以保证尚氏一族衣食无忧,另外还有种种其它优待。
对此,皇军内部有不少将领提出反对,认为如果朝廷真要想让良臣县长治久安,便应将从前的统治者尚氏一族彻底斩草除根。
魏公公在大本营召开的高级作战将领会议中给出了解释,他道琉球不同于日本、西洋诸国,乃本朝开国始便上贡的藩属,所以皇军即便要永久占领琉球,也当以“租借”这一形式予以实现。
毕竟朝廷中守古不化者仍占据高位,为了避免来自朝堂上的不必要麻烦,对尚氏一族给予优待,使得他们自愿租借其国于皇军,就有着政治上的必要性。
在现实的压迫下,尚宁最终签署了《琉球租借法案》,该法案以明文形式认可了皇明对于琉球的99年统治,也明确保障了尚氏一族作为出租者的种种优待。
法案同时规定,皇明提督海事衙门在法案生效之后,即将原先琉球国所遣官员一律罢免,接手琉球军、政、民各级治理体系,在保证琉球国民生活保障的同时重新测量分配土地,划清界限重新制定赋税。
新良臣县所需的民政、税政官员除皇明提督海事衙门直接委派外,也将从原琉球官吏及百姓材士中选任。
皇明保证将良臣县民等同本土百姓看待…
法案签订后,魏公公即带领皇军将领、琉球官民共同见证了大明台湾良臣县(暂)衙门的挂牌仪式。
首任知县蔡锦郑重向魏公公移交了琉球居民册籍,及各处库房、税房档案文册。
名誉知县尚宁向魏公公呈交了原琉球王印及皇明过往册封琉球国王的诏书等物。
这些将由皇明提督海事衙门暂时保管,99年后予以归还。
仪式进行过程中,魏公公将尚贤叫到一边,和声道:“你好好干,不要有什么想不通,今天的良臣县是琉球人民新生的日子,也是你尚家新生的日子...下一任县长你的干活,明白?”




司礼监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公思想最闪亮
勉之,世子多疾。
想通,县长轮流。
魏公公对尚贤观感不错,一来是蔡锦为这个一手教出来的学生说了不少好话;
二来尚贤跟他的父祖还是有区别的,这个曾在万历四十一年随使团去北京朝贡的王世孙对大明特别的崇拜和向往,加之受蔡锦影响对日本十分敌视,用魏公公的话讲这个娃子很不错,值得栽培一下。
基于以上两点,魏公公便希望尚贤能够成为尚氏一族的代表,一改尚氏一族这几十年来的“亲日”思维,为尚家注入重生和新生的血液,从而不但能够帮助尚氏一族走出过去,也能帮助琉球县的人民走向新时代。
“年轻人不要总想着过去,也不要固步自封,琉球的过去没有什么值得你骄傲,也没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也许,你会认为你可能失去了当琉球国王的机会,但你要知道,等待你的是另一个机会,如果你有能力,成为咱大明的总督、巡抚都不是梦!”
魏公公不是出家人,但他也不说诳语。
事实就是如此,只要尚贤能够紧密跟随他的脚步,将来给他弄一个法兰西总督也不是不能想的。
那不比小小的琉球王有排面,衬头?
不但但是尚贤,尚氏一族中只要表现出对大明高度认可,对皇军充满尊重,一心一意建设新良臣,不会愚蠢到想要“复辟”的年轻人,魏公公都不会将他们视为异类存在,断绝他们在仕途以及任何方面的进步。
如租借法案中虽将琉球原有军、政、税体系的琉球官吏全部罢免,但只要他们经过考试,能够熟练掌握汉语,使用汉字,并充分了解魏公公思想,公公同样愿意让他们在新成立的良臣县有一席之地,从而能够施展才华。
这一条不仅仅是为了安抚琉球旧统治阶级,更是为了推动汉文化圈对琉球的完全覆盖,以使琉球能够成为真正的大明领土。
从来,军事的征服只是基础,文化的征服才是高层。
如果良臣县的治理能够如公公所愿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公公是真的会让良臣县的官吏们如同大明科举的材士一般步步高升,到台湾、到特区、乃至到京师为官。
小小的良臣,大大的皇明。
世界很大,只要是帝国的臣民,皇军的朋友,魏公公就愿意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翅高飞。
谁是巨人?
舍公公,其谁?
租借方案于其说是对琉球王国的不平等条约,不如说是魏公公思想在琉球的一次实践。
“对外治理新思维”便是魏公公思想中闪放最耀眼光芒的那一颗璀璨之星。
台湾那边新设立的台北、台中、台南三卫便正在落实推行魏公公的对外治理新思维。
当地正在积极推进建村设乡工作就是这个新思维的体现,村长、乡长人选不但从迁移过去的汉人中选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熟番中任免,部分地区还有“生番”基层骨干。
选出的基层干部由台湾亲军都指挥使司衙门统一管理,并按期发放薪水和补贴,这使得皇军在台湾的统治日渐巩固,除了台南少数地区固执躲在大山中顽抗皇军的生番,大多数台湾百姓对皇军的到来和皇明的统治是持赞成和拥护态度的。
魏公公深知单靠征服者的暴力和残忍,很难让被征服地的原地民心甘情愿交纳赋税,也很难长久的征服他们。
所以,必须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来统治原住民,在官员任用上要使派遣官吏和本地官吏达到对半,用“发薪水”的办法让这些本地人为帝国服务。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治理手段也要多变。
魏公公强调文化和军事要两征服,融合和镇压要两结合,治理一个地区既要有铁血的手腕,也要有灵活的手段。
二者缺一不可,“两征服”“两结合”也要紧密联系,绝不能单提一点。
发薪水就是一个灵活的手段,这个手段不但能让建立的统治秩序稳固下来,也能让被征服地区的官吏们体会到皇明官员的荣誉和责任。
台湾警备师团长郭七癞子就很不理解魏公公关于给基层人员发薪水的这一思路。
七舅姥爷认为只要岛上的乡村按期把东西交纳上来,然后根据上交份额退一些“回扣”给那些村长、乡长便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如果外甥孙执意还要多给一些好处给那些基层人员,可以通过卫衙门下文书指定一些具有油水的差事让这些基层人员去办,那样他们就可以从中捞取好处,不必再由皇军这边给发什么薪水。
这样一能省事,二能省钱,不好么?
这个思路倒不是郭七癞子自个想的,而是手下人员告诉他的,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惯的治理套路。
魏公公当然不会听郭七癞子的话,他对他这位七舅姥爷那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若没有七舅姥爷当年的大包大揽和大吹牛皮,他魏家军也不会一下就招进上千家乡子弟来,从而奠定了今日皇军的基础。
恨的是郭七癞子的思想跟不上时代,脑子里依旧是从前老派的一套,军事指挥能力也是差的一塌糊涂。
要不是还指着这老小子替自己稳住当年那一票拉人头产生的千户、百户、总旗们,将台湾警备师团给自己扩充壮大,走上正规化,魏公公早就让这老小子提前退休了。
不冲别的,就冲“二呆子”,公公也得恨啊?
苟富贵,勿相忘,这理没错。
但陈大王可是把他老兄弟给宰了的。
这么一比,公公心多好?
当年潘寡妇那么坑他,他老人家也不过是请弟兄们嫖了她一百次而矣,没要人命。
对郭七癞子,公公那真是仁至义尽,任谁也挑不出理来。
当然,有鉴于台湾警备师团的中高层将领大多是肃宁出来的,政工军事能力都欠佳,所以魏公公要求蒋西凤必须将参谋优秀人员派至警备师团,使得警备师团能有一支优秀的参谋队伍。
据蒋西凤说,现警备师团的参谋人员已经发挥巨大作用,如正在台南部署的“滚桶三层封锁战术”,就是由一名叫石大原的年轻参谋提出的。
公公指示——“对年轻人要用,对年轻人中的优秀者要大用,要放开手脚让他们做事,不要弄什么条条框框。”
在这一精神指示下,台湾警备师团的年轻参谋们已然成为师团一股清流,极具有力量的清流。
“对外治理新思维”在台湾的有效落实,使得台湾政权得到巩固,也使得大量台湾百姓服役参加皇军,不但补充了皇军的兵力,还分化了当地人,使得他们没有能力聚集起来反抗。
新思维政策实际是建立在魏公公于万历四十五年六月在《皇明日报》发表的《如何有效落实陛下开海大政》文章之上。
在这篇长达五千余字的文章中,魏公公首次提出帝国应将实际控制版图之外的土地交给愿意对外开拓的臣民手中,让他们为帝国守边的同时积极对外再开拓。
这个臣民无论勋贵、官僚、平民,哪怕流民、罪犯,只要有志于皇明海事开拓事业,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皇军的大力支持和保护。
魏公公认为,在足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获得新领地,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财源,帝国的臣民们一定会以极高昂的信心和积极性投身海事大业。
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国内土地兼并、天灾导致粮食减产的大问题,还能促进商品流通,提高国库收入。
魏公公写道允许对外开拓臣民组建私军,允许他们建立城池堡垒,允许他们开拓农田矿场,在税收上给予最他们最大的优惠,将极大提高帝国边境的安全。
这一政策一旦能够全面性推广,也将极大提高皇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探明外部敌人的虚实和地理环境,从而能够料敌先机,制敌于国门之外。
除此之外,文章中魏公公还鼓励通婚。
“对非帝国臣民的异族,我们要尽可能的融合他们,可以采用通婚这一办法渗透他们的族群,瓦解他们的族群。
当然,这种融合必须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以汉为主,否则,便不是我们融合人家,而是被人家融合我们了。
胡化汉,是为汉;
汉化胡,是为胡。
现实条件下,能够大规模和当地原住民融合的只有皇军官兵了。
皇军官兵来源复杂,除少部分主动投身军旅的有志青年外,大多是因各种原因,甚至是俘虏、被流放的罪犯。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年轻的男性。
公公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说道,他这辈子除了要带领皇军为皇明奋斗终生,更要给皇军官兵们一个温暖而有保障的家。
可以大多数官兵的条件,他们在家乡很难娶到合适的媳妇,毕竟皇明百姓骨子里还是认为文贵武贱。士兵们除非建功立业当上军官,生活条件和外界观感才能好些。
但在新征服区,这些普通的士兵就是以征服者的面貌出现,十分的高贵,他们有条件娶到媳妇。
魏公公已经发出指示,要让皇军官们都娶媳妇,为大汉民族在新区域开枝散叶。
他强调:“人口,只有人口才是一个国家稳定的象征;只有人口才是一个国家繁荣和昌盛的象征;只有人口,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象征;也只有人口才是一个民族哪怕亡国也能得到再次重生的保障!”
“菊字二号”密令,魏公公已经签署,这份密令全文只有一句话——“各级军官必须努力为部下谋取幸福。”
良臣县挂牌仪式后,曹文耀代表魏公公向首任知县蔡锦提出,皇军即将全面征日,因此要做战争准备,除了需要兵员,还需要武器弹药和后勤保障。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仅仅依靠皇军从本土得到的支撑相对有限,也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
曹文耀要求良臣县马上动员一万人的民夫参加皇军远征。




司礼监 第一百五十二章 日本的带路党
“猫腻挑逗张小花”同志是公公远东事业杰出的支持者,他的百两纹银赞助极大的提高了公公出入各种场所的信心。
.........
义务和权利是对等的。
魏公公强调为国出力,是每一个良臣县民应尽且不容推卸的义务。
只有履行了义务,良臣县人民才能享受对等的皇明子民权利。
全面征日,不仅仅是大明皇帝亲军的神圣使命,也是刚刚得到新生的良臣县人民的使命。
“虽然良臣县暂时只是租借,但99年租期内,良臣县便是皇明之领土,帝国不允许有任何不尽义务之非国民存在!”
一万名夫役是魏公公给皇军提供的人力支持,也是对新生的良臣县人民的一次考验。
丰臣时代的侵朝战争,琉球便曾向日本提供过夫役的支持,以琉球人民的血汗供养日本,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琉球的特色。
此后三百年,大量的琉球青壮年被日本或强迫、或诱骗到日本、海外各国充当苦力,大量琉球女性被日本有组织的卖到海外,他(她)们被统称为琉球奴,以身体和血汗为日本的发展注入血液,最后更是以自己的性命为日本陪葬。
那么相对应的,参与这场复仇战争,便是理所当然的事。虽然,新成立的良臣县人民并不知道他们那些悲惨的历史,但魏公公知道,所以这不是协商,而是命令。
积极支持者,便是合格的帝国子民。
反对抗议者,便是不合格的非国民。
根据魏公公的要求,蔡锦以良臣县衙的名义张贴公告,并在近卫师团的协助下开始人力动员。
因为皇军对琉球的占领时日很短,因此近卫师团已经做动准备随时出动镇压非国民。
但是,让皇军上下包括魏公公都惊讶和欣慰的是,良臣县的帝国子民对于支持皇军征日,表现得十分积极。
仅三天内便有四千多青壮报名参加了夫役队。随着良臣县衙工作的深入,预计一万人的夫役队最迟半个月就能组建完毕。
魏公公做事喜欢调查,以得出真实的结论。
大本营组织了一支良臣居民成份调查队,调查队发现和琉球原官僚集团充斥“日奸”不同,琉球的普通居民大多是亲明的,甚至很多人说的不是什么琉球语,而是说的福建闽南语。
蔡锦也有一份详细的工作说明,他说琉球过往的文化习俗是一直受到福建影响的。
千年来,有大量的福建移民后代在琉球居住,成为今天的良臣县一份子。
而千年来,因为受这些汉人后代的影响,琉球历届政府都是以中国藩属自居,并接受华夏文化。
1...479480481482483...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