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当使者捂着血淋淋的伤口、向狄奥尼修斯哭诉时,他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愤怒,只是阴深深的冷笑道:“愚蠢的克罗托内人,你们以为躲在那个小山上,我就拿你们没办法了吗?!在那个小小的卫城里躲进了几万人,确实能够提高防御,但是能防御得了饥饿和口渴吗!”
确实,几万人的粮食消耗是个庞大的数目,仓皇上山的民众不可能携带大量的口粮,米隆就算事先有所准备,也保障不了几天。而更让克罗托内人担心的是小山上没有水源,平时神庙祭司的用水都来自神庙里的储水池,因为前几天的暴雨,储水池倒是满满的,但对于几万人的需求,它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因此,狄奥尼修斯下令:派出少量部队包围克罗托内卫城。
他相信克罗托内人在缺水、缺粮的情况下,坚持不了几天,就会下山投降。
他本来还想命令弩炮向卫城发射石弹,以增加克罗托内人的恐惧,迫使其早日投降。但是转念一想,卫城内可是有阿波罗神庙,如果有意破坏它,恐怕会影响士兵们的士气。而且上一次突然而来的暴雨,也让一向狂妄的他心有戚戚,在这关键时刻,他可不希望再整出什么意外。
狄奥尼修斯心中明白克罗托内人躲进卫城苟延残喘,是寄希望于戴奥尼亚人的救援。而戴奥尼亚正是锡拉库扎大军即将进攻的目标,只是刚刚经历了惨烈的攻城大战之后的士兵们需要休整,他只能继续派雇佣骑兵深入北面去侦察敌情。
贪得无厌的努米比亚人和凯尔特人居然因昨晚没能够参与进城劫掠而发泄不满。
狄奥尼修斯居然没有发火,还特地赠送了这些异族人不少战利品。因为菲比达斯曾说过:在野外对付戴奥尼亚人,这些异族骑兵是一把利器。
………………………………
一艘快船驶进了克罗托内港口。
“将军,戴奥尼亚的舰队来了!”船长急忙向正在视察军港、指挥停泊战船的莱普提涅斯汇报。
锡拉库扎海军是今早才刚迁入克罗托内军港的。相比较西里庭,克罗托内的军港就大得多,能容纳下更多的战舰,而且它的位置更靠近戴奥尼亚的领地,方便锡拉库扎海军更快的了解戴奥尼亚舰队的动向,更好的与陆上部队配合。
只是没想到舰队刚刚进驻,水手们还没有完全下船,锡拉库扎的舰队就来袭了。莱普提涅斯现在是心里打鼓,表面上还维持着镇定:“来了多少战船?”
海上判断船只数量比在陆地侦查人数要难得多,因为一支上百艘战船的舰队在海面航行时,往往占据方圆五六海里的范围,人的视线毕竟有限,而且一望无际的海面也没有可供藏身隐秘的地方,因此需要抵近观察,这需要冒很大风险。
“嗯……感觉跟上一次交战时的数量差不多。”船长只能说个大概。
接着他又强调了一句:“那些戴奥尼亚战船前桅杆上都挂着吊桥!”
莱普提涅斯一听,心里有些发慌,几天前的惨败又浮现在眼前。
迎战与否?他一时间竟不能决断,反而跑去城内请示狄奥尼修斯。
狄奥尼修斯得知戴奥尼亚舰队来袭,沉吟了片刻,毅然下达命令:迎击!
对此,他有几个考虑。
首先,既然侦察到的情况是戴奥尼亚舰队与上次数量相差不大,又都装有那个所谓的吊桥,那就说明之前的分析没错,由于水手数量和改装战船的难度使得戴奥尼亚人还使用的是原来的战船,在三层浆战船的数量上,锡拉库扎海军还略微占据上风。
其次,狄奥尼修斯作为一名统帅,他深知士气对士兵们战斗力的影响有多大,锡拉库扎海军不久前大败了一次,如果不及时用胜利去弥补、而选择退让的话,无疑是“灭自己威风,涨敌人士气”,那么以后再遭遇戴奥尼亚舰队,锡拉库扎海军就会在斗志上无疑会矮人一截。
再者,锡拉库扎的大军都集中在克罗托内,昨天又经过了一天苦战,正在休整中,如果放任戴奥尼亚舰队同过克罗托内海面,驶向兵力空虚的后方,比如说西里庭或者本就不是真心归顺的考伦尼亚等城邦附近的海岸登陆,将会导致锡拉库扎军队很大的被动,所以狄奥尼修斯绝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
虽然这是塞克利安第二次率舰队出征,但在他心中,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独立率队,没有戴弗斯国王在身边,也就没有了缩手缩脚的拘束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克罗托内海战 2
而且这一次也是戴奥尼亚舰队自成立以来第一次走出图里伊附近海面,真正走向地中海。因此,不光是塞克利安,全舰队的水手们都很兴奋,就连正常速度的浆频也较平时要快一些。
整支舰队一共150艘乌鸦战船和用普通货船改装而成的30艘50桨快船,以六路纵队的排列在近海面向南航行,由于出发时只有向西的微风,戴奥尼亚舰队均未带上船帆。
塞科利安今天的任务只有一个:彻底击溃锡拉库扎海军!
因此,在驶过克里米萨的海面时,塞克利安就命令:全队放慢速度,装上乌鸦吊桥。
并且他还下令:如有敌人的快船靠近,不要急于驱逐,可以允许他们稍微抵近观察。
当冬日的太阳已升至天空正中时,戴奥尼亚舰队已经航行接近克罗托内的海面,这时最前方的三层浆战船桅干上升起了黄旗,位于舰队中央的塞克利安,得知这一信息后,精神大振:遭受过惨败的锡拉库扎海军居然这么容易就被引诱出来,真是太好了!
不管敌人的船多还是船少,不管他们将采取“环航”是还“双纵队”战术,戴奥尼亚的乌鸦舰队只有一个战术满天星。
“升起黑旗和红旗,吹响进攻军号!“塞克利安毫不迟疑的下达命令。
水手们纷纷开始大口吞咽准备好的口粮,因为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们必须拼尽全力。不过,相对于第一次的忐忑和紧张,现在的他们心中更多的是兴奋,不光是因为上一次的大胜给了他们信心,同时也因为戴弗斯国王出征前颁布的新法案为多数是自由民的水手们增添了更多的动力,“赢得战争,我们将成为联盟预备公民!”这成了他们共同的心愿。
而战船上的重步兵们,听到军号声则镇定很多,他们拿起盖在头顶、遮挡阳光的长盾,不紧不慢的从甲板上站起,开始不紧不慢的活动手脚……
………………………………
在克罗托内港口的灯塔上,狄奥尼修斯带着几名手下和菲比达斯眺望着远处湛蓝的海面,无数战船正在迅速接近,一场海战即将拉开序幕,它的胜负将会影响狄奥尼修斯接下来的计划,因此狄奥尼修斯此刻也是有些紧张的双手互握着……
排在最前线的戴奥尼亚战船并没有将速度加到最快,因为在上一次海战之后,戴奥尼亚的海军将领们总结了经验,战船速度太快,反而不利于乌鸦吊桥的释放。
但是给戴奥尼亚舰长们的感觉,迎面冲来的敌船同样没有上一次的快速,这又是为什么?
他们已没有多余时间去考虑,在飞溅的浪花中,双方的战船已经近在咫尺。
“轰!……轰!……”一架架吊桥猛然砸下,牢牢的钉在锡拉库扎战船的甲板上。
“哈迪斯!!”戴奥尼亚第一军团的士兵们高喊着冥王的神名,冲过了吊桥。
而就在这时,对方船上同样响起“阿波罗!!”的呐喊,40多名锡拉库扎重步兵从战船的底舱中杀出,一下子将了原本寥寥几人的甲板充填。
戴奥尼亚的舰长们愣住了:难怪锡拉库扎战船速度减慢了,原来在他们的战船底舱同样藏匿着不少重步兵!
原来,莱普提涅斯为了能让舰队与对方抗衡,采纳了狄奥尼修斯的建议。
塞克利安很快得到快船传来的消息,尽管吃惊,他仍然相信以戴奥尼亚军团士兵的能力,会在这场“海上的陆战”中获胜!
而对于军团士兵而言,除了一开始让他们略感吃惊外,接踵而来的就是兴奋:上一次砍杀水手太容易,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成就感,而这一次是真正的战斗!
“分出一队去那边,其余的跟我来!”分队长梅利山达迅速做出指令,然后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由于三层桨战船甲板表面并非是完全被木板铺就,它的中间是连接底舱的空隙,因此双方士兵都分成了两队,在两侧甲板上厮杀。而战船最宽处也不过六七米,一侧甲板最多容纳两三人并行。
战船随着海浪上下起伏摇晃,让士兵们无法进行人贴人的推挤,因此战船上重步兵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单个的厮杀和两三人的配合。
梅利山达左手持长盾,迎着敌人刺来的刺枪,整个身体贴在盾上,猛力撞过去,锡拉库扎士兵刺枪折断,身体踉跄后退,被后面的战友扶住。
梅利山达如同附骨之蛆,迅速贴身而上,趁对方身形未稳,长盾又是一撞,对方站立不稳,防护自己的圆盾露出缝隙。
梅利山达右手的短剑闪电一般刺出,只听“啊”的一声惨叫,对方捂着右肋,颓然倒地。
“扔掉刺枪,用军刀!用军刀!!……”梅利山达听见敌人在互相焦急的叫喊着,心想:现在才明白过来,太晚了!
他趁前方的敌人还未上来之际,用长盾护住正面,却扭身向斜前方的敌人刺去,在如此狭小的甲板上,对方根本无法闪避,除非他跳到底舱里去,所以敌人下意识将身体向左侧避让,同时挥动军刀,砍向梅利山达的手腕。
谁知,梅利山达身旁的队友趁机将长盾猛力一撞,敌人立刻站立不稳,身往后仰。
梅利山达抓住时机,转动手腕,将短剑上挑,锋利的剑刃划过敌人持军刀的手臂,留下深刻见骨的伤痕,鲜血长流,无力紧握的军刀掉落在甲板上……
每两艘被乌鸦吊桥连接在一起的战船上,双方的重步兵正激烈的厮杀着。
总体来看,戴奥尼亚人占据着明显的上风。虽然锡拉库扎人派上的也是精锐士兵,但他们面对的是戴奥尼亚的第一军团。
号称“常胜不败”的第一军团不但拥有数量最多的老兵,而且在挑选新兵方面要求也最严格,训练也最苦,但仍有不少年轻人趋之若鹜。同时在海上厮杀的经验上来看,戴奥尼亚第一军团士兵也远较对方丰富,他们之前不但训练了一个多月,而且还在三天前进行了实战。
锡拉库扎重步兵被仓促派上阵,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战斗方式,他们竟然还携带着刺枪,要知道长兵器在颠簸的战船上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根本无法做到精准的刺击。
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的差异。科林斯头盔、铜盾、金属胫甲过于沉重,锡拉库扎士兵在摇晃的船上保持平衡已属不易,不能完全发挥它们在陆地上的威力,无法跟更灵活、更擅长近身搏杀的戴奥尼亚军团士兵相比。
但是战船上的战斗与陆地不同的还有另一点,那就是即使战败了也无法逃跑,要么被俘虏,要么跳海。这就逼得锡拉库萨士兵不得不竭尽全力抵挡戴奥尼亚军团士兵的进攻,到最后他们也打出了血性。
有些锡拉库扎士兵用圆盾硬扛着对方攻击的同时,冒着受伤的危险,瞅准机会,将对方一起拉下海。接连刺伤杀死好几个锡拉库扎士兵的梅利山达就是一不小心被敌人拉下了海。
但是落水后的梅利山达并不惊慌,因为他们有过这方面的训练。他迅速脱掉头盔,将弧形长盾的内侧翻过来,长盾竟然漂浮在海面上,因为除了中央的青铜撞角,长盾主要是木头制成,外面包了一层薄牛皮而已。
梅利山达双脚踩水,一手扒住长盾,借着浮力,故作轻松的朝船上关注他的军团士兵们招手:“我没事,你们继续战斗!继续战斗!”
与他一同落水的锡拉库扎士兵却被冰凉的海水灌进密闭严实的科林斯头盔里,立刻让他有口鼻窒息的感觉,他恐慌的想要脱掉头盔,但惊慌失措的他一时半会却无法解开系扣,而套在右手臂上的圆盾,因为包裹了铜皮而直往下沉,再加上沉重的头盔和胫甲使他使劲踩水也无法浮出海面,最终溺死在海水中。
戴奥尼亚战船的吊桥操控员向浮在海面上的梅利山达递出了木桨,梅利山达最终爬上了战船。
他刚喘一口气,就听到主桅杆上的嘹望手大喊:“敌船来袭!敌船来袭!”
众人大惊。
只见不远处一艘战船正气势汹汹的朝着他们冲来,可现在战船正同敌船连在一起,根本无法移动。
“快把吊桥拔起来!”舰长焦急的朝对面船上的军团士兵大喊。
梅利山达也跟着大喊。
吊桥被收回去,但敌船已经距离不到20米,其舰首的青铜撞角在海水和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亮晶晶的光泽。
“右前方!”随着舰长的急呼,舵手迅速转动尾舵。
“冲刺速度!”舰长话音刚落。
底舱的吹笛手已经使劲而快速的吹奏起来。
顶层浆手带着底下两层浆手急速的划动木桨,但是战船从静止迅速转化为前进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战船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披荆斩浪的敌船已经近在咫尺,在顶层的桨手透过浆窗,看到敌船的撞角在视野里急剧的放大,无不惊恐的逃离浆座,同时大喊:“快跑!快跑!要撞上了!……”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克罗托内海战 3
近200名惊慌失措的水手争先恐后的往甲板上跑,就听见“轰”的一声巨响,整艘战船在震颤、摇晃,水手们在惊叫声中纷纷摔倒。
就见戴奥尼亚战船右侧中部船舷底舱被撞破了一个大口子,敌舰的舰艏从破口中露出其狰狞面貌,随之而来的是汹涌而入的海水。
敌船的冲势未休,继续向前切入,将破口再次扩大,强大的前冲力量竟然使得戴奥尼亚战船平移了好几米。
戴奥尼亚桨手们知道沉船已不可避免,纷纷跳进海里。
可怜的梅利山达才刚刚爬上船,又不得不再次抱着长盾跳入海中。
他听见在海面上浮沉的水手们在埋怨:“为什么没有快船来为我们阻挡掩护?!!”
事实上,戴奥尼亚的那30艘快船已经在疲于奔命中折损过半。
莱普提列斯再让从未训练过的重步兵藏身于船长时,就已经估测到在船上的战斗中锡拉库扎人不会占据上风,但是这一次锡拉库扎海军的三层桨战船比对方多出了近50艘,所以他果断的采取“环航”的战术,利用船多的优势,让多出来的战船从外侧包绕。当敌我双方都捉对厮杀时,它们就可以趁机切入战场,对无法动弹的敌船进行撞击。
若是在上一次的海战中,戴奥尼亚战船上的军团士兵能很迅速的解决敌船,让己方战船很快收回吊桥,重新投入战斗。但是这一次锡拉库扎战船上增多的重步兵让军团士兵登船之后的战斗时间大大延长,从而给突入的锡拉库扎战船提供了机会。
在近十艘戴奥尼亚战船相继被撞沉、撞伤之后,其余战船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妙,还没等军团士兵解决掉敌船,就纷纷收回乌鸦吊桥,开始与敌人进行真正的海上较量,他们不敢再用吊桥去勾住对方,因为战船上已经没有了军团士兵(他们在敌船上战斗),因此纷纷抓紧时间将乌鸦吊桥卸下来。
锡拉库扎战船海战经验更丰富,水手配合更默契,但由于多载了士兵,因此在速度和灵活性上要差一些;戴奥尼亚战船对于舰与舰的战斗经验有所欠缺,但因为放空了士兵,在速度上占据优势,双方的情况与上一次的海战有些相反。
双方的战船在海面上寻找机会,追逐、盘旋、冲刺、撞击……
不时有战船的木浆被折断,战船被撞伤,甚至沉没……
随着时间的推移,锡拉库扎在舰与舰的正面较量中开始处于下风。毕竟一旦断开连接,戴奥尼亚舰队中能参与战斗的战船可比锡拉库扎的战船多,常常让锡拉库扎战船处于一对二的糟糕局面。
身处后方、并非参与战斗的莱普提涅斯在座舰上通过瞭望手了解到舰队的处境之后,非常着急,同时也有些心慌:难道这一次又要拜了?!
这时,瞭望手在上方喊道:“后方来了一支舰队!”
从南面来的舰队?是我们的吗?!莱普提涅斯明知狄奥尼修斯并没有向锡拉库扎城传去命令,要调回大港内的战船,但心中还是急切期盼。
但是没过一会儿,瞭望手的呼喊打碎了他的期盼:“是黑色的战船!黑色战船!”
……………………………
终于赶到了!米多拉德斯眺望着前方激烈的海战景象,心中松了口气。
在出发前,塞多利安和其他海军将领已经制定了这一次的海战计划:由于担心锡拉库扎人看到他们的舰队庞大、实力过强而避战,因此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将舰队一分为二,60多艘由上次俘虏的锡拉库扎三层浆战船组成的分舰队归米多拉德斯率领,从图里伊港口出发之后,就向东南方行驶,避开锡拉库扎快船的侦查,绕一个大半圆,与塞克利安率领的沿海岸南下的主力舰队在西里庭会合。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原本驻守于西里庭港口的锡拉库扎舰队在今天早晨已经迁往了克罗托内,没有得到及时情报的米多拉德斯分舰队到达西里庭之后,发现扑了空。
米多拉德斯当机立断,让舰队掉头回返,终于在克罗托内附近海面上发现了交战的双方。
米多拉德斯一声令下,分舰队很快投入战斗,前后夹击,为锡拉库扎舰队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
在港口灯塔上观看了海战全过程的狄奥尼修斯到最后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的转身下台。
走在最后的菲比达斯却意犹未尽的继续眺望着极远处已经进入尾声的这个海上战场,心里想的却是:戴奥尼亚的这种新奇的海战方式倒挺适合斯巴达,回去要不要向长老议事会提建议?
至于戴奥尼亚在海战上的连续胜利可能会对整个大希腊的战局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让戴奥尼亚和锡拉库扎的实力对比发生改变。对此他倒是乐于见到,因为西地中海还需要有一个能够制衡锡拉库扎的城邦联盟,而且他预感到在陆地上锡拉库扎对戴奥尼亚的进攻会更加的猛烈……
………………………………
海战已经结束,但和上一次海战结束时比较干净的海上战场不同,此时克罗托内附近的海面上到处漂浮着散落的木桨、破碎的船板、断裂欲沉的战船、浮浮沉沉的死尸、还有无数在水中挣扎呼救的水手和士兵。
戴奥尼亚人驾驶着破损的战船在海面上来回穿梭,开始救援落水的戴奥尼亚水手和士兵,并且将他们尽量安排在被军团士兵俘虏的战船上。
由于在出发前,戴弗斯曾提醒过塞克利安,‘海战胜利后,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营救落水的锡拉库扎人。’因此戴奥尼亚海军也对他们伸出了援手,不过上船之后,他们会被捆绑看押起来。
部分锡拉库扎人落水时离岸较近,所以不接受援助,而是拼命游向岸边。对此,戴奥尼亚人就会改变态度,驾驶战船直接将其碾压……
整个战场的清理和援救工作一直持续到黄昏,夕阳的光辉将海面上的战船都染成了橙色,塞克利安才下达了“返回”的命令。
在庞大的戴奥尼亚舰队中,被俘虏的锡拉库扎战船位于中央,戴奥尼亚战船在外围。水手们尽管疲惫,但是胜利的喜悦,让他们的号子声响彻海面,在悠扬的笛声中,他们有力的推拉着木桨,船队缓缓向北驶去……
塞克利安回望激战过的战场,先前他的座舰险些被敌船撞击的惊险画面浮现在脑海,反而让此刻的他感到亢奋。他的视线移至极远处,那里天空与大海相连,广袤无垠……
他心中升起一股豪情,兴奋地对舰长喊道:“从今往后,这一片海由我们说了算!”
这一场海战,锡拉库扎舰队除了莱普提涅斯率领的40多艘三层桨战船及时逃进克罗托内港口外,其余战船不是沉没,就是被俘获。
戴奥利亚舰队有23艘乌鸦战船被撞沉,十多艘被撞损,俘获68艘锡拉库扎三层桨战船,抓捕的锡拉库扎水手将近1万人。
最令狄奥尼修斯愤怒的是:他派出的9000名锡拉库扎重步兵仅有2000多人返回,大部分士兵要么战死,要么溺死在海中,被戴奥尼亚舰队俘虏的不足千人,可以说是不但输了海战,也输了陆战。当然,戴奥尼亚的第一军团也付出了2000多人的死伤。
………………………………
戴奥尼亚大军行至卡斯特隆城时并未做停留,首席将军阿密克利斯和城邦高层守候在小赫拉克利德为卡斯特隆所建的木桥前,为赶赴战场的戴奥尼亚大军送行,同时还派出了一千多名卡斯特隆士兵和一百名骑兵加入出征的队伍,以作为盟邦应尽的责任。
虽然戴奥尼亚军队抓紧时间赶路,但戴弗斯仍然赶到木桥前,向卡斯特隆的领导层表示了感谢,然后再寒暄上几句,潜在的一些不愉快在笑声中消散。
由于第一军团去了戴奥尼亚舰队,整个队伍的前列则是由第二军团来打头。阿明塔斯虽然作战时勇猛,但作为第二军团军团长,此刻他必须要为整个军团士兵们的安全负责,所以过了特里翁托河之后,他就将行军纵队增加到十列,并且中间一列为轻步兵。戴奥尼亚第二军团虽然还未于锡拉库扎雇佣骑兵交手,但是由于戴弗斯的提醒,阿明塔斯并没有掉以轻心。
拉科埃利河沼泽区这几年因为戴奥尼亚人的大肆开发,不但沼泽大量消失,而且开始往优质的平原转化,人口也急剧增多。但是今天在军团士兵们眼中看到的却是大道旁好几座村庄的废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