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科林斯作为伯罗奔尼撒半岛通向中希腊的地峡城邦,是这一场战争中斯巴达同盟与反斯巴达同盟军队激战的主要战场。
半个月前,长达半年多的激烈交战让科林斯人伤亡惨重,损失巨大,也让其城内的民众对战争的前景开始感到迷惘,一些亲斯巴达的公民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准备发动暴乱,推翻当权的寡头派,让科林斯向斯巴达投降。但他们的计划被人揭发,当权派立即采取行动,残忍的捕杀了亲斯巴达党人。
屠杀削弱了科林斯的力量,也让民众产生了动摇,于是死难者的家眷悄悄打开了城门,让普拉克西塔斯率领重装步兵一千人进入了科林斯外城。
科林斯人急忙调集重兵围堵,其盟友阿哥斯、底比斯也派援军作战,双方经过多次激战,未能彻底击退斯巴达人,但也没让斯巴达人取得更多的战绩,斯巴达人占据着科林斯外城的部分区域,与盟军相持不下。
但是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对普拉克西塔斯长期未能在科林斯取得进展的糟糕战绩感到厌烦了,于是决定撤换他。
消息传到普拉克西达斯耳中,他非常恼怒,又头痛于城内敌人无休止的进攻,干脆率军从科林斯外城撤退,未再采取任何进攻行动,给予了科林斯人喘息之际,而雅典人也带领很多木匠和泥瓦匠紧急赶到,趁机修复了被修复或被毁坏的城墙,科林斯士兵的士气得到了恢复。
如今地峡南端西侧是科林斯本城,东侧是附属城邦阿尔戈利斯,主要由阿哥斯人守卫,两城之间有长墙连接,彻底阻断了通过地峡的陆上通道,在两城的北面随时有底比斯和雅典的援军通过东西两侧的地峡通路赶来相助。
阿格西劳斯赶到科林斯城外接管军队时,所面临的就是士气正在上涨的敌人和加固的城防,他在详细了解了战场情况之后,没有继续采用前任统帅普拉克西劳斯正面强攻的策略。
他佯装要强攻科林斯城,却让他的弟弟泰流提亚斯悄悄率领舰队密切配合,带领精兵乘坐战船,绕开科林斯,突然登陆了位于科林斯北面、靠近科林斯运河的莱凯翁港。
莱凯翁守军没有防备,很快让斯巴达人占据了全港。
就在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得到这一喜讯之时,阿格西劳斯已经多次打退了科林斯派出来想夺回这个港口的军队,紧接着他又指挥军队攻占了距离科林斯不远、同样属于反斯巴达同盟的西吉昂城的港口。
几日之后,阿格西劳斯再接再厉,率军队、乘战船攻占了科林斯更靠北的一个港口皮莱昂港,这一港口是科林斯连接皮奥夏地区的必经之路。斯巴达人占领它之后,使得科林斯除了东侧还能与阿尔戈利斯相通之外,其他方向均被斯巴达人团团围住。更重要的是,阿格西劳斯以此港为据点,派遣军队沿地峡西侧北上,很快进入皮奥夏地区,相继攻占了西顿、克隆米昂等城邦,引起皮奥夏各城邦的震动,其余城邦先后派出使者前往阿格西劳斯营地求和,就连底比斯也在民众的呼吁下,最终派出了使者。
在这样的趋势下,连科林斯人也开始动摇了。
在这段时间,阿格西劳斯被胜利的光环笼罩,似乎成为了全希腊的仲裁者,一洗他前几十年“残废”的耻辱。
而就在这时,雅典将军伊菲克拉特斯率领他亲自训练的3000名雇佣军,通过地峡东侧的道路,先进入阿尔戈利斯城,最后进驻科林斯城。
………………………………………
乌迪埃,原梅萨皮王国的首都,位于阿普利亚南部地区的中央,被平坦的原野和密林所环绕,农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现在仍就是梅萨皮人的中心城镇。
此刻,在乌迪埃的贵族议会里,汇聚了来自伊格拉提亚、乌真图姆、曼杜里亚、梅萨涅、奥德鲁姆……等梅萨皮诸城邦的执政官,坐在最前方、全场正中心的是乌迪埃执政官帕希麦鲁斯,这位梅萨皮贵族长得高大威严,是梅萨皮前国王阿塔斯的远亲,政治手腕却远胜于他那位亲戚,经过多年的耕耘,他已经基本掌控了乌迪埃贵族议会,以至于年年都能轻松当选执政官,城内常有关于他的流言传出:我们送走了一个旧国王,迎来了一个新国王。
“帕希麦鲁斯,咱们别等了,看来我们的盟友是不会来了。”乌真图姆执政官卡尔米卢斯忍不住说道。
“耐心些,我想普切蒂人会来的,只不过他们距离这里最远,当然会来的晚些。”伊格拉提亚执政官提摩格拉斯劝说道。
“提摩格拉斯,听说你们伊格拉提亚这几年与普切蒂人来往密切,难怪你会为他们说话,伊格拉提亚都快成了普切蒂的领土了吧!”布林迪西的指挥官泰厄斯特嘲讽道。布林迪西被夺回之后,鉴于原先该城的梅萨皮居民已经被塔兰图姆人消灭或转卖为奴隶,各城邦经过投票推选,由原乌迪埃的大贵族泰厄斯特的部族进驻布林迪西。根据之前双方的协议,他的部族与普切蒂人各自占据了布林迪西城区的一半,双方难免会产生利益冲突,尤其是在对港口的管理上,这让泰厄斯特对普切蒂人怨气较大。
“谁说我们普切蒂人不会来!”会场外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普切蒂国王的亲信普尔洛推开房间,大步走进了会场:“如果不是你们将进攻塔兰图姆的时间一拖再拖,让我们还以为你们要取消这次的进攻计划,我们早就来了!”
帕希麦鲁斯微微一笑:“等待是为了更好的时机,现在机会已经来了!塔兰图姆遭受戴奥尼亚的重创,大半公民兵尽失,而戴奥尼亚在克罗托内又击败了塔兰图姆的盟友锡拉库扎,现在双方正在西里庭对峙,这正是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塔兰图姆的最好时机!”
………………………………
波滕提亚城内的大首领府邸后院内,普阿摩特正在与瓦勒商议。
这位部落首领有些急躁的说道:“大首领,戴奥尼亚已经占领了科普萨,我的部落领地已经没有了危险,完全可以带领族人回到领地……但是你也知道,万恶的萨莫奈人烧毁了我的领地,我部落的战士也死伤了大半,现在我没有足够的劳力去重建我的村庄,所以你必须得给我一些萨莫奈俘虏,还有足够的食物!”
普阿摩特露出为难之色:“虽然戴弗斯在离开的时候,分给了我们不少粮食,但是这段时间各个部落返回领地带走了不少,所以城内的粮食供应还有些紧张,我只能给你部分数额的食物,你要想让部落顺利熬过这个冬天,还得自己再想想办法。”
“为什么只让我想办法、不让其他部落想办法?!”瓦勒感到不公平。
“因为你的部落靠近科普萨。”普阿摩特轻声说道。
瓦勒作为首领也不是傻子,他很快明白了大首领的用意:“万一科普萨也没有足够的食物怎么办?”
“如果科普萨也缺粮的话,波勒特早就向我求援了。”普阿摩特不慌不忙的说道:“瓦勒,萨莫奈俘虏可不是一般的奴隶,你的部落战士太少,能驯服他们吗?”
“大首领,你放心吧。你忘了,要说波滕提亚哪个部落对付萨莫奈俘虏最有经验,除了我们部落还会有别人吗!”瓦勒自豪的说道。
普阿摩特不说话了。确实,以往瓦勒部落的聚居地与萨莫奈人相邻,双方一有冲突发生,抓获的俘虏往往都交给他的部落处理,他的族人也大多会说萨莫奈语。
“如果不是你让我们将以前的那些希腊奴隶释放,我也不会这么着急的向你要俘虏。”瓦勒又抱怨了一句,见普阿摩特要说话,他忙又说道:“我知道!我知道!埃利亚现在是我们的盟友,我们要和它搞好关系!……”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两百零五章 进抵坎帕尼亚
瓦勒学着波勒特之前劝说他们的口吻,无奈的说道:“以前埃利亚这只时常被我们欺凌的脆弱野兔,如今依靠戴奥尼亚人,居然和我们成了盟友……”
普阿摩特见他似乎还有些不安,想劝说他两句,却见自己的心腹奴仆急匆匆的走进大厅。 更新最快
瓦勒见他跟普阿摩特耳语了几句之后,普阿摩特的脸色就已经变了,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普阿摩特转头看向他,沉声说道:“戴奥尼亚击败了锡拉库扎的大军。”
“戴奥尼亚人真的赢了?!”瓦勒吃惊的瞪大了双眼,情不自禁的喃喃说道:“戴弗斯大人果然是厉害!这么说大希腊是戴奥尼亚的了?!……”
“岂止是大希腊……”普阿摩特淡淡的说了一句,得知这一消息,他心中仅存的担心和还剩着的几分侥幸都化为了乌有,他轻吐了口气,说道:“你回领地,顺便带去20头羊,替我去向阿莱克西斯大人献上贺礼……”
……………………………………
戴弗斯出于前世史料对萨莫奈人的印象,让阿莱克西斯率军谨慎进攻科普撒。
事实上,戴弗斯在波塞冬尼亚诱歼了彭特尼部族和卡乌蒂尼部族的主力,紧接着萨莫奈人在波滕提亚的大营又遇到营啸,让希尔皮尼部族战士遭受重创,在冬季的凄风冷雨中,萨莫奈战士们忍饥挨饿,四散逃入山岭,迷失方向,遭遇野兽,患上感冒,撞上卢卡尼亚人的搜捕队……萨摩奈溃兵犹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即使如列司古克等部落首领聚拢了部分萨莫奈战士,逃回了科普萨,但是面临随后气势汹汹杀来的第三军团和波滕提亚的联合军队,没有一个首领认为凭借这座小城和这些士气极其低落、身心极其疲惫的战士能够挡住士气高涨的敌人,于是萨莫奈人仓皇北逃。
卡乌蒂尼的首领们着急率领溃兵返回卡乌蒂尼,因为萨莫奈人的惨败必将震惊意大利中部,他们担心靠近卡乌蒂尼领地的坎帕尼亚人会有异动。
列司古克着急返回贝内文图姆,虽然萨莫奈四大部族以往相处还算和谐,但是希尔皮尼部族遭受如此惨败,一旦有其他部落产生不好想法,靠近彭特尼、卡乌蒂尼的贝内文图姆就有些危险了,他必须尽早赶回去坐镇。
希尔皮尼部族的另一个重要城镇阿贝尼鲁姆由于大首领威朗尼的战死、儿子盖尔尼的被俘,其他死里逃生的首领急于赶回去,重选新的领导者。
阿贝尼图姆的混乱比不上彭特尼,它的整个部族从大首领托列克到下面的首领几乎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整个部族及领地要重新稳定下来,恐怕需要一长段时间。
戴奥尼亚波滕提亚联军轻松占领科普萨后,就“是否继续向北进攻”一事进行了商议。
波勒特强烈要求继续进攻,他认为:萨莫奈人遭受重创,士气低落,放弃科普萨,就是典型的明证,应该趁此机会,彻底根除萨莫奈人在北面的威胁。
普林托尔斯则表示反对:首先,科普萨往北的山区地势越来越高,地形也更复杂,而军中的卢卡尼亚士兵、波滕提亚战士对这片区域完全陌生,贸然深入,容易中埋伏,而且给养运输也相当困难。再说戴奥尼亚此时的军事重点在锡拉库扎,不宜再扩大战争,以免联盟无力维持两面作战。
阿莱克西斯支持普林托尔斯的看法,但他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那就是尝试进攻埃诺纳(irna)。
埃诺纳是西部的萨莫奈人唯一的一个海港城镇,事实上它并非萨莫奈人所建,而是坎帕尼亚希腊人建立的一个城邦,但遭遇了波塞冬尼亚一样的命运,百年前就被萨莫奈人占领。之前,锡拉库扎支援萨莫奈筹建大军的粮食就是从这座城镇的港口运入的。
埃诺纳在波塞冬尼亚的北面,相距40多里,两城之间地势平坦,没有高山,只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整个海岸也没有悬崖、礁石,全是柔软的沙滩。如果这是希腊人的土地,他们早就砍伐树木以制造船只,平整土地来作为耕地,填实滩涂以建起城镇、港口,但是萨莫奈人竟然没有在这一片其部族所获得的、难得的平坦土地上建立城镇。据山林侦察队的探查,距离海岸最近的、较大的萨莫奈部落聚居地也有20多里,处于山区的边缘。
埃诺纳几乎没有舰队,因此戴波联军所需的辎重可以通过海路运输,对于准备北上的军队是最大的利好,阿莱克西斯又怎会放弃这一个大好的机会,于是在征得波勒特的同意后,很快作出决定:进攻埃诺纳。
原本,阿莱克西斯决定留波滕提亚的部队驻守科普萨,但波勒特执意要参与进攻萨莫奈人。
阿莱克西斯只好留克西马率领一个大队和部分波滕提亚战士镇守科普萨,自己率领戴波联军约5000人,沿着海岸,向北行军。而满载辎重的船队从波塞冬尼亚出发,与之伴行。
军队途经的地域原本是希尔皮尼的领地,但此时的希尔皮尼部族的萨莫奈人群龙无首,加之之前为了侵略波滕提亚,大首领维朗尼几乎抽空了各部落的青壮年,如今幸运逃脱死亡和被俘的萨莫奈战士要么正在逃亡途中,要么刚惊魂未定的逃回家园,听闻戴奥尼亚军队袭来,谁人敢去阻拦!纷纷携家带口往山区里逃亡。因此联军未受任何袭扰,顺利的抵达了埃诺纳城下。
埃诺纳原本是个中等城邦,但被萨莫奈人占领后,大多数萨莫奈部落不愿居住在海边,迁往此处的部落并不多,反而变成了一座小城。偏偏之前城内的战士被征召去南下作战,只逃回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族民,听闻戴奥尼亚大军来袭,全城惊恐。
在萨莫奈人占据埃诺纳的早期,多次有坎帕尼亚同盟的军队来袭,企图夺回埃诺纳,该城的萨莫奈人就一边稳守城池,一边向山区的希尔皮尼大首领求援,集合大军将坎帕尼亚人击退,坎帕尼亚人因此多次铩羽而归。随着时间推移,萨莫奈人的势力日益增强,已经威胁到坎帕尼亚同盟的核心区域,以拿波里为首的坎帕尼亚同盟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去夺回早已失去的埃诺纳,于是埃诺纳领地几十年未逢战火,他们还时常向北越过山岭,袭扰坎帕尼亚人。
如今,戴奥尼亚的大军袭来,埃诺纳人不安的发现埃诺纳城多年未做修缮,城防几乎废弛,而萨莫奈大军遭受惨败,山区里一片混乱,派人去山区求援,又能去找谁?!
埃诺纳人惊慌失措,而百年居住的故土就这样抛弃又如何舍得,就在他们犹豫不决之时,阿莱克西斯率领军队已经赶到。
他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不慌不忙的让部队修筑营地,并且卸下在附近海滩停泊的船队运来的辎重。
两天后,他将缴获的所有萨莫奈部落的旗帜一根根插在埃诺纳城下,然后集中了十架弩炮,一起发射石弹,击倒了城墙后的一座木质哨塔,引起城内一阵惊呼之后,才派人在城下叫喊,勒令对方投降。
惊恐万状的萨莫奈人经过紧急商议,有一个长老的话引人深思,他说:“族民们,这里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遭到重创的阿贝尼鲁姆、贝内文图姆很长一段时间将无法保护在山区之外的埃诺纳,而远离了山区的埃诺纳又极易遭到敌人的攻击,即使戴奥尼亚人不来攻击,北面的坎帕尼亚人、南面的波滕提亚人都会趁着部族衰落的时候前来报仇,埃诺纳将永无宁日!还不如趁着这场战争,导致山里的部落大量减少,我们此时迁移,还能有一些好的聚居地供我们选择……”
经过激烈的争论,他的建议最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于是埃诺纳人很快派使者出城,面见阿莱克西斯,表示:埃诺纳人愿意献出此城,只要戴奥尼亚人能够放全城人安全离开。
尽管波勒特有异议,但阿莱克西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提议,能够兵不血刃的获得这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城镇,允许几千名萨莫奈人携带物品离开,根本不算什么。
埃诺纳人忐忑不安的从戒备森严的联军军营经过,第三军团严格的遵守了之前的协议,未对他们作任何侵犯,让戴奥尼亚“信守承诺”的名声再次得到证实和传扬。
第三军团顺利进驻埃诺纳后,阿莱克西斯至此停止了军事行动,只是让山岭侦察队监视山区里萨莫奈人的动向,同时命令士兵抓紧时间加固城防。
戴弗斯所率军队在会战中击败锡拉库扎大军的战报传到阿莱克西斯手中的时间甚至比普阿摩特得到这一消息还要早些,毕竟有海路的便捷。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两百零六章 锡拉库扎港口
这一大好消息让阿莱克西斯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更新最快
而恰在这时,北面的坎帕尼亚同盟派来了使者。
萨莫奈与波滕提亚、戴奥尼亚发生这么大的战争,作为萨莫奈敌人的坎帕尼亚城邦却一直在默默观望,直到胜负已分,戴奥尼亚的兵锋已经逼近了坎帕尼亚,他们才终于派出了使者。
这位使者来自的城邦与埃诺纳只隔了一个小小的索伦托半岛,相距只有40多里,紧挨着维苏威火山,它就是庞贝。
这个使者是来探查戴奥尼亚人是否有威胁坎帕尼亚的意图。
阿莱克西斯毫不迟疑的告诉他:戴奥尼亚人只是在反击萨莫奈人的侵略,而对坎帕尼亚的希腊城邦抱有友好相处的愿望,绝无任何想要侵犯的恶意。
庞贝使者高兴而归,同时带走的还有阿莱克西斯的小小要求:希望能够用萨莫奈的战利品交换谷物。
………………………………
米卡列苏斯是锡拉库扎公民,作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此的原生居民,他拥有十亩份地,还有两艘渔船,在城内市场拥有一间自己的商铺,用来出售渔货,如果不是这几年狄奥尼修斯年年征收高额的战争税,他家的生活应该说相当富裕。
当锡拉库扎的大军在大希腊胜利的消息一次又一次传来、并在阿波罗广场上宣布时,民众们发出感情复杂的欢呼,他总会感到有些后悔,因为当初在广场动员公民出征时,幸运女神未能眷顾他,他没有被挑中,失去了到大希腊掠夺战利品、以改善他近年来生活困境的近况的好机会。在他看来,任何敌对力量在锡拉库扎如此庞大的兵力进攻下都不堪一击。
但是这几天情况发生了变化。“锡拉库扎海军两次惨败、战船几乎损失一空”的噩耗传来后,给兴奋的锡拉库扎民众浇了一罐凉水。
从未听说过的戴奥尼亚舰队居然打败了横行伊奥尼亚海的戴奥尼亚海军?!锡拉库扎民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痛骂海军统帅莱普提涅斯,愤怒的认为:正是他愚蠢的指挥才导致了惨败!当初在与迦太基人的海战失败后,就应该将这位败军之将撤换掉的!
也由此,一些民众将失败的责任转移到狄奥尼修斯身上,他们认为:正是狄奥尼修斯的任人唯亲才让他的这位才能平庸的亲弟弟一直未被撤换!
相比较城内民众的愤慨,港口则是另一番景象。要知道400多艘战船需要**万人的庞大水手数量,这些水手有一半多来自西西里的盟邦,还有小一半来自锡拉库扎的贫民和自由民,锡拉库扎海军尽是无论战船是被撞沉、还是被俘,那些水手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噩耗传来,几乎波及了港口和海湾的每一户人家,出于对亲人安危的担忧,这些贫贱的民众在悲泣之余,对于压迫他们的狄奥尼修斯则更加愤恨。这几个月里,一直就有一些对狄奥尼修斯不满的言语在港口和城区开始流传,比如:“我们之所以如此贫困,就是因为那些外来者(指的是狄奥尼修斯的雇佣兵们)夺走了本应属于我们的土地,占据了本应属于我们的城邦公职!”
“我们就算挣再多的德拉克马,也赶不上狄奥尼修斯征税的速度!”
“狄奥尼修斯喜欢雇佣军更胜过喜欢锡拉库扎的公民,他不应该当锡拉库扎的全权将军,更适合去做雇佣军首领!”
……
但是这几天里,一个新的流言迅速在港口流传:“戴奥尼亚人只痛恨暴虐的狄奥尼修斯,只要推翻他的独裁统治,锡拉库扎和戴奥尼亚就能达成和平协议,在戴奥尼亚被关押的14000名锡拉库扎水手就能平安回家!……”
这个流言说得有鼻子有眼,让很多港口民众深信不疑,于是很快在整个海湾传开,据说都传播到邻近的城邦了。
当米卡列苏斯听到这个流言时,吓了一跳:这可是公开的要求推翻狄奥尼修斯啊!恐怕是戴奥尼亚人在其中捣鬼吧!
连他都看出来了,希帕瑞努斯负责的情报部门更不会无动于衷,不但在港口增多了巡逻队,而且派遣了很多密探游走在整个海湾地区,对民众进行讯问……这样的做法更加剧了港口民众对城邦上层的反感和愤怒,他们看向巡逻士兵的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怒火,让这些士兵胆战心惊,总是以20人以上的规模集体巡逻,不敢单独闲逛,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港口民众对城邦的悄然对立逐渐开始显现,最明显的就是港口劳工的工作效率在降低,商船卸货的速度减慢,货物堆积在码头,要很长时间才能搬放到仓库里,结果导致货物越积越多,几乎导致码头堵塞,而商人们还不敢发火,因为很可能会激怒这些带着怨气工作的贫民,导致一场冲突,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
当然米卡列苏斯不用担心这些,他长年奔赴于港口和市场之间,为人谦和,与港口的渔民们关系处得不错。
他的渔船交由他雇佣的渔民负责,一大早就出海捕鱼了,等他上午驾车赶到码头时,渔船已经返回了捕鱼码头。
捕鱼码头建在港口最外围最偏僻的位置,这是为了港口的清洁卫生,因为该码头腥臭味太重,经常有苍蝇、蚊子、昆虫聚集在那些死鱼死虾身上。
当然米卡列苏斯并没有这种恶心的感觉,相反走在码头上,看着道路两旁卸下的一筐筐新鲜的鱼货,他就有一种满足感。
“泰西提斯,今天的收获怎么样?!”他远远的就朝他那停泊的渔船招手。
泰西提斯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老渔民,不但操舟、捕鱼技术一流,而且擅长判断鱼群的出没,米卡列苏斯是花了近一倍的工钱才雇佣到他。
1...20720820921021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