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在狄奥尼修斯后半生,他一直在与恢复实力的迦太基作战,并且败多胜少,这限制了锡拉库扎的进一步扩张,为此狄奥尼修斯甚至将憎恨转移到迦太基盟友罗马身上。
公元前390年,意大利北部的高卢人大举南下,进攻伊特鲁里亚人,在狄奥尼修斯的唆使下,他们击败罗马援军,继续加速南下,越过台伯河,攻占了罗马城,这成了罗马历史上最惨痛的回忆之一。可见狄奥尼修斯非常善于同异族人打交道,因此在本文中他煽动萨莫奈人与戴奥尼亚作对就不足为奇了。
狄奥尼修斯具有开创性的政治智慧。他将下辖的统治区根据各自地区情况的不同来实施不同的统治方式,后来罗马的制度就与其十分相似;他细分兵种,并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后来的马其顿对此受益良多。
他本人在生活习惯上非常节制,并且严格限制其子女胡作非为,但对锡拉库扎民众的统治确实又很严苛,或许是因为他的恩师兼岳父赫摩克拉泰斯被锡拉库扎民主派欺骗并杀害,妻子也被暴民凌辱而死,他自己身负重伤,躲在死人堆里才侥幸逃过一命……早年的这些悲惨遭遇,促使他心性大变了吧。
狄奥尼修斯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希望作着的描写能够肖似这位枭雄的十分之一,就心满意足了。
二、狄昂。
被古罗马著名史学家普鲁塔克写进《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按照本书中的时间他的年纪应该还不到十岁,小狄奥尼修斯也还没有出生,作着还是让他俩强行在最后时刻露了一个面,因为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作为被狄奥尼修斯重点培养的锡拉库扎下一代僭主的“宰相”,狄奥还曾经被送去雅典学习,柏拉图是他的老师,两人有深厚的友谊。可能是受雅典民主风气的影响,他在尽心辅佐小狄奥尼修斯的同时,也希望这位年轻的僭主能够更加民主、更加贤明,于是他请来了柏拉图。
柏拉图用“美德”来教育小狄奥尼修斯,希望能培养出一个“哲学王”。但没过多久,小狄奥尼修斯厌倦了他俩,又因为旁人的蛊惑,于是请回了被贬到哈德利亚多年的菲利斯托斯。
老谋深算的菲利斯托斯一回来就明确指出:柏拉图、狄昂的那一套不适用于锡拉库扎。经过他的一番操作,还让小狄奥尼修斯怀疑这两人别有用心。
柏拉图悻悻的返回雅典,狄昂也被逐出锡拉库扎。结果几年后,他率军返回锡拉库扎,推翻僭主统治。当新成立的议事会要民主推选将军,他则认为:权力要集中才有效率,任何的城邦决议最好要有他的批准!
于是,他的刚愎自用让锡拉库扎的混乱得不到平息,最终自己也死于暴乱之中,锡拉库扎实力大损,走向衰落。
感觉他有点像叶利钦,不明白普鲁塔克为什么选择他而不选其他更有名、对古希腊历史造成更大影响的人物,比如伊帕密浓达,难道就因为狄昂推崇民主、搞了政变?!
三、赫罗利斯。
在我搜集的资料中,这位历史人物的信息很少,只知道在早期他是狄奥尼修斯的支持者,后来又反对狄奥尼修斯的独裁,从他那一句后来成为西方名言的“君主之权不过是花哨的裹尸布”就可以看出来。
在狄奥尼修斯大举入侵大希腊之前,他逃离了西西里,并且在大希腊联合各城邦组建起一支联军,保卫大希腊。作为锡拉库扎人,他居然成为了联军统帅。不明白为什么一名外来者会成为大希腊的统帅?是因为他名气大、还是因为选其他城邦的将领会造成矛盾,选他大家都接受?
赫罗利斯率领联军向入侵大希腊的锡拉库扎军队进军,而且自己身处先锋队中,位于队伍前列。他不派侦骑、不派探子做事先的战场巡查,在不知道敌人具体所在的情况下,贸然进军,结果就在西里庭附近,遭到严阵以待的锡拉库扎军队的迎头痛击。
赫罗利斯毫不畏惧,在顽强抵抗的同时,还派传令兵通知后面的部队尽快赶到。
于是,联军以“添油战术”不断的投入战斗,被狄奥尼修斯击溃了一波又一波。赫罗利斯战死,大希腊最强大的一支武装也被迫投降,大希腊再也无法阻挡狄奥尼修斯征服的野心了。
有时,作者真怀疑赫罗利斯是一个反间,这军事指挥能力也太次了!因此,大家也就能理解之前本文中塔兰图姆执政官戴奥米拉斯轻易中了梅普联军伏击的事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因为这个时代很多希腊城邦将领的指挥能力确实很差,而且战术也落后。为了增加战争的精彩程度,作者还有意拔高了他们的水平,否则戴弗斯以前世先进的军事理论组建起来的戴奥尼亚军队,那可是……
四、菲墩
提起这个名字,估计很多读者都没有想起是谁。菲墩是利吉姆的将军,为什么要专门提起他?因为他是作者收集到的大希腊这一时期的资料中唯二的、有历史记载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另一位就是阿契塔)。有人会问库诺戈拉塔、科尔内鲁斯呢?这些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也可见这个时间段大希腊的历史记载太少了。
关于菲墩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在大希腊联军被击溃后,他仍然率领利吉姆军队与狄奥尼修斯作战,并且屡败屡战,作风顽强,给狄奥尼修斯造成很大麻烦。所以在利吉姆城破之后,狄奥尼修斯杀了他全家,包括亲戚朋友,也算是“夷三族了”。
好了,废话就发这么多,有骗字数的嫌疑,不过我收集这么多的西西里和大希腊资料,最后自己总结和归纳的这点感概应该还值点钱,哈哈!
狄奥尼修斯在历史上所创造的锡拉库扎的辉煌在这个世界被戴弗斯领导的戴奥尼亚城邦联盟给打断,那么戴奥尼亚能否创造远胜锡拉库扎的辉煌呢?请大家继续观看下一卷《王国十年》!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一章 税官加拉德摩斯
公元前393年,在大希腊战争彻底平息后的6月1日,无数的戴奥尼亚民众涌向其联盟的中心——图里伊,见证了戴弗斯在哈迪斯神庙前正式登基称王。
那一刻,全城陷入狂欢。
至此,戴奥尼亚城邦联盟改称戴奥尼亚王国,并且国王戴弗斯宣称:改变希腊紊乱的纪年方式,以登基称王这一年为戴奥尼亚王国元年,从此往后,进行顺序纪年。
时间荏苒,一晃就到了戴奥尼亚十年(即公元前383年)。
8月的气候十分酷热,但纳克索斯城普罗斯德莫的税官加拉德摩斯仍然奔走在田间地头,为了再次确认各户人家所拥有的土地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来大致估算在秋收之后辖区之内每户人家应缴纳多少的土地税额。
戴奥尼亚公民缴纳的税可以是实物,比如小麦、橄榄油、葡萄……,也可以是金银币,这就要求税官不但要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还要比较熟悉市场商品的价格。而且在收税的时候安排的人手要比较充足,才能避免出错,所以往往在那几天,不但各德莫长官会抽掉公职人员协助税官收税,还会增召辖区内登记在册的会计师、书写员,交由税官指挥。
加拉德摩斯能够出任税官,那可是在最有名的图里伊学校顺利完成初、中、高三个级别的学习,并且以优异的数学成绩毕业,从戴奥尼亚学园数学院出来担任学校老师的学者希望他能进入学园,继续深造,但他执意想早点以成人身份独立生活,因此轻松通过被称为戴奥尼亚王国最难考的两大公职考试之一——税官选拔考试(另一个考试是法官选拔考试,以要求背诵巨量的法律条文和慎密的逻辑思考而著称)。
在经历了两年的见习税官和助手的繁忙工作之后,他再次以优异表现正式就任戴奥尼亚初级税官,并被王国财务部委派到西西里的纳克索斯。这已经是他在此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而他此时才不过24岁,可以说是大有前途。
普罗斯德莫地区下辖五个村,虽然地处在阿尔坎塔拉河中游,靠近埃特纳火山山脚,地势并不太平坦,但是土地却更为肥沃(因为火山灰),因此人口并不少,共计有口人、2680亩耕作土地。
加拉德摩斯就任普罗斯德莫的税官后,走乡串户,花了半年时间才彻底弄清辖区内的田地情况。当然,普罗斯德莫的农务官也有这方面的详细记录,税官只需要参照他的记录,就可以顺利完成收缴土地税的工作。但加拉德摩斯是个较真的人,总是要亲眼确认了才算数,因此他和该德莫农务官的关系相处并不太好。
“大人,喝口浆水吧,这天气也太热了。”跟随他的一名税吏拿起一个装水的皮囊,一边擦汗一边说道。
这些年,戴奥尼亚学校在王国内的大多数城市内均有建立,很多想要从事公职的公民经过在学校的学习,识字、书写、算术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后,再参加各个部门的公职考试。无法通过正式考试的公民也可以参加次级考核,担任小吏,根据其为王国的服务年限和表现,仍有机会升为正式公职。
跟随加拉德摩斯的这两位税吏都是本地公民,农闲时节担任税吏领取一定的薪酬,农忙时节还要回家耕作农田,实际上担任的是兼职工作,戴奥尼亚王国就靠着这些兼职小吏们支撑起了整个王国最基层的各项管理工作。因此,每一位正式就任王国公职的官员在见习期间都被长官们告诫:要尊重手下的小吏们,否则工作得不到支持,很难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谢谢你,加布里努斯!”加拉德摩斯道了声谢,接过皮囊,喝了一大口水,顿时感觉干涸的喉咙得到了滋润。
“这有什么好谢的,要说谢我还得谢谢你,这段时间帮我解答一些数学的难题!”加布里努斯一心想要参加明年的税官考试,这段时间正努力的学习。
加拉德摩斯笑了笑,将皮囊递还给他。
“终于还剩最后一户,查完我们就可以返回梅亚罗了。”另一个税吏卡巴纳克斯委婉的催促道,他的年纪比加拉里努斯大十岁,年轻时经历过纳克索斯被摧毁的动荡时期,再加上年纪大,因此没有同僚那样的上进,他只希望能永远像现在这样种田、收税,日子过得充实平和,年终的考核能得到“优”就更好了,那意味着荣誉和更多的奖励。这样的情况,他只在去年得到过一次,他明白那都是加拉德摩斯的功劳。而看今年的情况,他们所负责的普罗斯德莫税所很有可能再次得到嘉奖,因此尽管跟着这位年轻的税官会比较累,他还是乐于听从。
最后一户!加拉德摩斯看着前方,心情有点复杂。
因为最后一户的主人身份大不简单,是王国元老院元老拉奥狄西安。
拉奥狄西安原本就是纳克索斯有名望的家族,在狄奥尼修斯担任锡拉库扎僭主期间,他流亡到了利吉姆,后来又跟随戴奥尼亚第一军团登陆西西里,担任纳克索斯流亡者的首领之一,为戴奥尼亚最终击败锡拉库扎、获得卡塔尼亚平原立下了功勋。后来纳克索斯并入了戴奥尼亚,拉奥狄西安因此的功绩和在纳克索斯的影响力而成为戴奥尼亚元老,而且他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的第一军团军团长、戴奥尼亚元老院的实力派、戴弗斯国王的心腹——安东尼奥斯,可谓是背景深厚。
拉奥狄西安当上元老,搬去了图里伊,远在纳克索斯的家却没有卖掉,因为这里有联盟分给他的五亩“份地”,还有他通过安东尼奥斯的关系向军团士兵购买的、他们因为军功而被奖励的在纳克索斯的土地。
份地是不允许买卖的,可是后来奖励的土地可以买卖,这是因为存在距离的远近,拥有者无法照料而不得不将其卖掉,比如住在图里伊或者阿门多拉腊的军团士兵分到了西西里的土地,光坐船就要将近三天时间,更别提要想照料好那里的土地,还得专门派一个心腹家生奴常年在此劳作,既费力又费事,所以只能拿来卖给同样是戴奥尼亚的公民。
当然,十年前的大战让戴奥尼亚在大希腊获得了足够多的空余土地,军团士兵们获得的奖励土地多是在大希腊,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军团士兵才额外奖励了西西里的一两亩土地。这些土地拿来买卖,其价格并不便宜,但拉奥狄西安有钱,如果不是负责土地买卖、监督土地转让的农务部官员发觉了他将土地价格拉得过高,并且购买的土地数量太多而委婉相劝,拉奥狄西安在纳克索斯所拥有的土地数量绝不止现在的78亩。
去年,加拉德摩斯到那克索斯就任之后就跟拉奥狄西安的家族发生了一些冲突,因为做事认真的他发现以往普罗斯德摩的税官对拉奥狄西安家的土地税征收少了。原本他家的田地大半在半山腰上,取水浇灌田地比较相对困难,所以在最初的制定纳税数额时将他家的田地大多定为中下等的农田,因此土地税较低。
但是,加拉德摩斯经过调查发现:在八年前,纳克索斯就在阿尔坎塔拉河边建造了大型水车,从此河水可以轻易灌溉拉奥狄西安家的所有田地,解决了水的问题,山腰农田的收成甚至还好于平地的农田,可对他家的土地税还年年按照以前的标准征收,关键是这水车并非拉奥狄西安家自己出钱筹建的,而是纳克索斯议会向城市行政长官提出的建议,用公费修建的。
因此,加拉德摩斯认为:不但要给拉奥狄西安家的田地重新制定纳税数额,而且还要补交以往几年所亏欠的税额。
当加拉德摩斯将这一决定通知拉奥狄西安家时,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对方不但拒绝多缴纳税款,而且留守的管家还多方活动,让议会向行政长官施压,批评税务所胡乱收费。就连村子里的民众也被煽动起来,抗议新来的税官太过严苛,欺压他们西西里人(其实就是加拉德摩斯收税时过于认真的称量上缴的小麦等农作物,不允许缺斤少两),这使得加拉德摩斯的收税工作竟然无法进行下去。
而且加拉德摩斯的直接上司——纳克索斯城的中级税务官因为加拉德摩斯突然揭开这个“盖子”,担心发现了这个多年的错误会显得自己的无能而影响前途,同时这几年在纳克索斯城内结识的好友也为拉奥狄西安家说好话,这使得这位税务官不但多次严厉批评加拉德摩斯,也否决了他要“修改拉奥狄西安家的税额、并让其补齐欠款”的提议。
纳克索斯的在任行政长官是斯特隆波里,这位作风强硬却又传统保守的阿门多拉腊元老岂会屈从于当地议员的压力,更何况加拉德摩斯还是阿门多拉腊人。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二章 疑惑
当年戴弗斯率领雇佣军夺回阿门多拉腊城时,加拉德摩斯因为父母双亡,以15岁的年龄独撑家庭,并没有选择被别人收养,失去了拥有靠山的机会。但是在卢卡尼亚人的侵袭中幸存下来的阿门多拉腊男性本就不多,成年后担任公职、表现优异的下一代阿门多拉腊原公民就更少了,出于对害怕将来阿门多拉腊失去在王国中影响力的担忧,象斯特隆波里、斯康姆布拉斯、科尔内鲁斯这些阿门多拉腊元老一直有意的关心、爱护下一代,象阿尔西尼斯(可惜英年早逝)、梅利山达、加拉德摩斯等都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只是如今的王国城市长官,虽然较之前联盟最初成立时权力大了许多,但是每一个城市中有两个半系统的官员是他们所管辖不到的:税官,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都是直接隶属王国财政部,有财务大臣管辖,直接对国王负责;另一个是法官,由王国最高法院委派到各个城市,无论是审案、还是判决都不受其他人和部门的干涉;还有半个是军训官,他由各军团训练驻地委派,最终归于军务部管辖,地方行政长官不得插手军务,但是每一次城市或地区组织大规模军事训练,牵涉到无数的公民要放下农田的劳作,抛下繁杂的公务,势必会造起地方政务的一些紊乱,双方必须协调解决,因此训练官和地方行政长官是合作关系,只能算半个。
斯特隆波里虽然无法插手税务,但他派遣巡察队拘捕了闹事最厉害的民众,并且严厉的警告普罗斯德莫各村长:必须立刻平息该村民众的闹事,否则他会以“办事不力”的罪名,强行撤除不作为的村长职位。
同时,他还直接向图里伊的王宫写信,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详细汇报给国王戴弗斯。
戴弗斯看完之后,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情绪反应,只是叫来财务大臣梅尔西斯,将这封信转给他看。
已经替戴弗斯看守国库十多年的梅尔西斯又岂是那么好惹的,他立刻派出心腹前往纳克索斯去彻查真相,搜集证据,并准备在元老院会议上对拉奥狄西安提起指控。
梅尔西斯的手下刚在港口上船,拉奥狄西安就得到了消息,他立刻赶去王宫,求见戴弗斯,诚恳的表示:自己久在图里伊,并不了解纳克索斯家里的情况,也对税收的细则不太清楚,既然税官指出了这其中的问题,他愿意遵守《税法》,做出加倍的赔偿。
由于拉奥狄西安的及时服软,这一场风波很快得到平息:梅尔西斯向戴弗斯请示,以“渎职”的罪名撤掉了纳克索斯中级税务官的职务,并且大力表扬了加拉德模式的“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并给予了其丰厚的奖励。
这件事在纳克索斯传扬开来,让很多人认为加拉德摩斯得到了戴弗斯国王的青睐,从此再没人对他的工作进行刁难。
此刻,加拉德摩斯带着这两名税吏踏上了平缓的坡地,进入拉奥狄西安家的田间。
现在已经是8月末,小麦基本已经成熟,将半面山坡染成一片金黄,炙热的阳光、沉甸甸的麦穗并没有将麦秆压弯腰,田间淙淙的流水给予了它们挺立的力量。
看到此情此景,加拉德摩斯也不禁感到欢喜:“今年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自从纳克索斯重建以来,这十年间大多都是丰收年,德墨忒尔和珀尔塞福涅是真的在庇佑我们啊!”卡巴纳克斯感叹的说道。
“这都是伟大的戴弗斯陛下的功劳!他可是哈迪斯的子孙,才会让这两位神祗一直庇佑我们王国!”加布里努斯强调了一句,作为纳克索斯的年轻人,他对戴奥尼亚王国的认同感更强。
自从西西里东中部海岸并入戴奥尼亚王国之后,哈迪斯信仰也随之传播过来。由于西西里希腊人推崇德墨忒尔和珀尔塞福涅,于是哈迪斯的祭司们入乡随俗,将这两位女神纳入哈迪斯的神系之中(珀尔塞福涅本就是冥后,得墨忒尔既是哈迪斯的姐姐、又是他的岳母)。所以在戴奥尼亚西西里领地中所建的哈迪斯神庙旁,一定建有德墨忒尔神庙,而珀尔塞福涅本就在哈迪斯神庙中。
在9月的哈迪斯庆典之后,紧接着就是丰收节庆典,民众向这两位女神祭献,感谢她们的庇佑,后来这一节日又反过来传到了大希腊。
就在两人大发感叹之时,加拉德摩斯却在仔细查看田边的界碑,以及用肉眼估算田地的面积。
“拉奥狄西安,78亩好田,丰收……”加拉德摩斯最终作出确认。
加布里努斯忙在用莎草纸钉成的册子上画了一笔。
加拉德摩斯再次打量着拉奥狄西安家的田地,微感诧异:田里的劳力大多是西凯尔人!
小麦快丰收了,也是需要有人看守的:一是要赶走偷吃的鸟群;二是要防止野兽和人为的破坏;三是遇到持续的寒风或者其他天灾,就得紧急抢收。
拉奥狄西安家这么大的农田面积所需要看守的劳力还不少,而西凯尔人与希腊人装束上的差别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大人,不少土地多的纳克索斯公民家庭在收获季节都雇用西凯尔人来充当劳力,就连城里手工作坊主也喜欢雇佣他们,还有港口的劳工……谁叫他们的薪酬比较便宜,而且不受王国法律的约束。”卡巴纳克斯看出加拉德摩斯的疑惑,忙解释道,他家住在另一个德莫,位于纳克索斯领地西北部,与西凯尔人接壤,因此对这种情况比较了解:“而且西凯尔人不像我们,他们的土地都集中在贵族和首领手中,普通族民成为他们的雇农,一年挣得的口粮要想养活一家人是比较困难的,还不如来纳克索斯当雇工。我听说有一些西凯尔人还想到市政厅户籍处登记,想成为我们王国的公民,可惜西凯尔各城镇与王国签订的友好协议中规定了,‘不得将西凯尔人接纳为戴奥尼亚公民’……”
“并不是所有的西凯尔城镇都是这样,我可听说远在西西里中部的凯法罗伊提昂城也像我们戴奥尼亚一样,给族民都分配土地,就连其他城邦的西凯尔人也有不少赶去投靠凯法罗伊提昂。”加布里努斯说道。
卡巴纳克斯反驳道:“我听说凯法罗伊提昂是个小山城,能有多少土地?!它能解决自己族民的份地就不错了。更多的西凯尔人还是在我们纳克索斯、西库利、卡塔奈、列奥提尼担任劳力和雇工。要知道城里的几位保民官多次跟斯特隆波里大人提抗议,认为这些西凯尔人抢走了纳克索斯登记在册的自由民的生计,要求将他们驱逐出境……”
“那些保民官每年都对西凯尔人的问题提出抗议,甚至听说还在图里伊的保民官大会上向戴弗斯陛下提出建议,但也没见有多大的改变——””加布里努斯的话被加拉德摩斯打断:“我们做好自己职责内的事情,不要去讨论这些不相干的事!”
“是,大人。”两人警醒过来,倒不是因为讨论到了高高在上的戴弗斯国王,而是怕被纳克索斯的保民官们听到,这些保民官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竭力维护平民、预备公民、甚至自由民的权益,时不时与地方议会和市政厅发生争吵,他俩可不想惹上这群“疯狗”。
“走吧,回去。”加拉德摩斯转身欲下山坡。
这时,加布里努斯突然指着前方说道:“大人,山后面出来了两个奴隶。”
加拉德摩斯扭头看去,只见山顶上有两个几乎赤身裸体、皮肤黝黑的男子正急匆匆的往下走,但走到半山腰时,他们看到了站在田间、身穿波顿的加拉德摩斯三人(王国官员的波顿是有特殊花色和条纹,一眼就能分辨),顿时停住了脚步,脸上呈现出惊慌之色,最后竟然转身往山顶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