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如果图里伊人在这里守住了,也没我们什么事儿了。”戴弗斯淡淡的说了一句:从这片山地几乎都没开,就可以看出图里伊人对这里根本就没上心,能守住才奇怪。这是希腊——这个喜爱航海经商民族的通病了,他们对山地根本就没兴趣。
在向导接连的催促下,一行人踏上了回程的旅途。
看到戴弗斯一行人神情轻松,这位被布尔科斯视为心腹的家生奴听其主人说过,身边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因此忍不住问道:“戴弗斯领你觉得我们能战胜这些卢卡尼亚人吗?”
“那要打过才知道。”戴弗斯淡淡的说道。
这一次,他们沿着绪巴里平原右侧边缘东下,这边同样是连绵不断的山林,欢快的溪流伴随着他们一路向东,最终汇聚成一条河流,当一路沿河南岸驰行的戴弗斯看到在对岸砍伐树木的士兵时,他想起这就是斐利修斯提到的那条河流——向导称它为绪巴里河。
看天色已至黄昏,戴弗斯打消了继续往北探察的计划,他下马涉河过去,与士兵们一起刨平树干,抬着木头回营。
吃过晚饭,听完斐利修斯以及各队官的汇报,确认雇佣军一切运转良好,送走了他们,戴弗斯静下心来,用树枝在地上勾画白天侦查的地形,经过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他注视良久,将这图案结合景象牢牢地记在脑中。当然这只是一个草图,接下来还需要派侦骑去进一步完善,比如绪巴里平原的大致面积,克拉蒂河的宽度、深度,大河滩的面积等等。
战争中情报工作是要,而地形侦查又是情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半年多的征战教会了戴弗斯很多,再结合前世的知识,他一直深信名将同样是需要“九十九分汗水再加一分天赋”才能练成的,从来没有高坐朝堂、就能遥控部队打胜场的将军,所以他一直不辞辛苦的身体力行着……
…………………………
第二天,在向导的带领下,戴弗斯一行人,继续向北探查。跨过绪巴里河,从山林到海湾之间约有十里地,这之间的土地更加平坦,它仍属于绪巴里平原的一部份,图里伊人却没在此种植小麦,而是种植橄榄树和开辟葡萄园。
听向导说:这里盛产的葡萄酒在整个大希腊都有名。这使戴弗斯不禁想起前世中关于古代绪巴里人奢华的用葡萄酒洗澡的故事,估计就是出自这里的葡萄酒。
只是此时,一个个的葡萄园内却荒草丛生、无人打理。
“那是因为时不时有阿门多拉腊城出来的卢卡利亚人在附近游荡,民众害怕,不敢过来……”向导解释说。
“图里伊应该派兵为他们的公民提供保护!”亚西斯特斯不屑的说道。
“图里伊经过上次的失败之后,恐怕兵力不足。保住图里伊城才是他们的要问题。”戴弗斯说道。
“戴弗斯领说的对!”向导趁势脱离尴尬。
“不是说阿门多拉腊城里的卢卡尼亚人不多吗?我们可以为图里伊人在这里提供保护,当然要付一点保护费。”亚西斯特斯开玩笑的说道。
“亚西,将来你也是要独立领兵作战的。有一点你要记住,不要轻易分散你的兵力!”戴弗斯正色的说道:“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图里伊击败卢卡尼亚的大军,其他都暂时不要管。只要胜利了,阿门多拉腊就根本不是问题!”
亚西斯特斯、莱德斯认真的听着,不住的点头。
一行人继续前行,直到一条河流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是萨拉切诺河,是图里伊与阿门多拉腊的界河。”向导说道。
“这么说再过去就是阿门多拉腊的领地啰。”戴弗斯手指前方。
“是的,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卢卡尼亚人,我们还是就此回去吧。”向导面现畏难之色。
而戴弗斯明显来了兴趣:“这河能步涉吗?”
向导还没回答,早已按捺不住的亚西斯特斯已经驱马跃入河中,十几米宽的河面一瞬间就到了对岸。
“这水深也就到大腿。”亚西斯特斯站在马前比划着。
“莱德斯,斐利修斯在伐木处留了一百名士兵作防备,你去把他们调来,我们一起过河去看看。”戴弗斯立刻下达命令。
“是!”莱德斯兴奋的往回跑去。
向导此时只能无奈的等待。
十几分钟后,莱德斯带着百多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急匆匆跑来。
这些士兵尽管气喘吁吁,同样是一脸兴奋。见到他们,戴弗斯胆气更足:“我们过河!”
向导不明白这帮人为何会如此兴奋,难道不知道河对岸有可怕的卢卡尼亚人吗?可作为奴隶,他无法阻拦,只有心惊胆战的跟在后面。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六章 勘察(下)
过了萨拉切诺河后,戴弗斯明显感到地势在抬高,山岭与海岸平行向北,之间的距离却缩短了不少,狭小的空间让戴弗斯此行的安全性得到了增加,但他没有掉以轻心,让亚西斯特斯与莱德斯担任队伍左翼的侦骑,密切关注山岭里的情况,防止敌人从山岭迂回,抄了他们的后路。
接下来的路途中,戴弗斯没有看到拥有柔软海滩的海岸,反而是陡峭的岩壁和嶙峋的礁石,海水有节奏的拍打着海岸,声势还颇有些惊人。
看来阿门多拉腊不可能有港口。戴弗斯心里想着,一股失落从心底升起。
这时,向导喊道:“快看,那就是阿门多拉腊。”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处一座城池,忽隐忽现。
戴弗斯精神一振,用力一夹马腹,向前急冲了一段,随后的士兵们快步的追上。
这下他看清了:阿门多拉腊居然是一座山城,这可跟希腊人的传统不符!它建在一座山上,看起来高度还不低,面向东方,俯瞰塔兰托海湾。山林间的晨雾,弥漫在它周围,看起来隐隐绰绰。
为了看得更清楚,戴弗斯继续往前。
向导战战兢兢地紧跟着,因为距离阿门多拉腊城已经不到一里了,虽然之前一直没有看到卢卡尼亚人,可不意味着到了人家家门口,卢卡尼亚人还不会出来‘欢迎’!
这时,又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面宽度不到十米,清澈的河水能看清河底,步涉完全没有问题。
“这是西斯诺河,北面不远还有一条河叫布拉诺河,阿门多拉腊就在两河之间。就到这里吧,我们不能再过河了。”向导哀求道。
戴弗斯不由感叹:亚平宁半岛的水资源真是太丰富了!难怪大希腊的公民比希腊本土人过的滋润,亚平宁山脉的积雪融化,最终形成河流,河流又将山上的土石冲刷到低地,年复一年,土地能不肥沃吗!同希腊的砂石地相比,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就是平原面积太狭小了。
战争期间,山城一般都易守难攻,但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粮食和水。既然阿门多拉腊被河流环绕,想来水不成问题……戴弗斯一边思索一边观察着不远处的阿门多拉腊城:这座城看上去似乎不大,距地面至少一百多米,但坡度平缓,有一道石墙环绕在城市外围……
向导见戴弗斯既不过河,却也不走,就站在河边,向阿门多拉腊反复张望,心中不免有些着急,正想再次催促。
戴弗斯问道:“阿门多拉腊跟图里伊是什么关系?图里伊的移民建的城?”
这位向导倒不是普通的奴隶,他作为家生奴,从小就陪伴布尔科斯一块学习、一块儿玩耍,长大后更是跟着布尔科斯走南闯北,四处经商,作为布尔科斯重要的助手,也算见多识广,布尔科斯能把他派来做向导,其实是因为违反承诺的愧疚之举,所以他对戴弗斯这个很有些深度的历史问题,略作思考,就作出了回答:“据说阿门多拉腊城很早以前是这里的土著建造的,后来绪巴里斯人把它占据,克罗托内摧毁了绪巴里斯后,却没有攻占它……图里伊建立后,它主动来与图里伊结盟,还曾经与图里伊一起抵御北方的塔兰图姆的进攻……”
同盟?看着小小的阿门多拉腊城,再想想图里伊城的规模,显然两者不是一个体量,要想得到平等对话,恐怕很难,也就是名义上的同盟,实际上的附庸吧。不过,只要不是图里伊的殖民城就行。戴弗斯暗自松了口气。
他来到这个时代半年多了,特意去了解了很多关于希腊城邦的实际情况,彻底扭转了他前世所认为的城邦只是一座城的概念。希腊人建立城市后,会尽量的向外扩张,建立村落、乡镇,将周围的土地纳入控制之下,当土地因为距离而出该城的直接控制时,他们就会建立起殖民城或者攻占别人的城池,一来继续保持扩张的势头,二来可以为主城的周围提供保护。
一开始这种殖民城都是听从母邦的号令,毕竟殖民城的公民都是从母邦移居出来的,甚至连执政官都可能是由母邦指派。随着时间的推移,希腊人酷爱独立自由的天性就起作用了,再加上希腊人的城邦政治是一种封闭的政治管理模式,它天然地就拒绝了大一统,于是它们就纷纷独立了。不过,由于地缘的靠近和血缘的亲近,只要母邦还保持着实力的优势,又不会过分强势去欺压这些邻居的话,它们就会与母邦形成一个以母邦为主的天然同盟。但是,如果殖民城与母邦隔着海洋或者过于遥远,几十年过去,因为关系的疏远,就极可能与母邦成了两个不同的城邦,甚至互为仇敌都有可能,比如科林斯与科基拉。
显然,阿门多拉腊当年是绪巴里斯的殖民城,而对于图里伊而言只是一个附属的盟邦,因此这里的土地不属于图里伊……戴弗斯心里想着,嘴上又问道:“卢卡尼亚人是怎么攻下这座城的?”
“这个我不太清楚,好像阿门多拉腊公民逃出来的没几个……当时,图里伊正陷入全军惨败、无数公民被杀死的悲哀之中,又忙于防御卢卡尼亚人的进攻,没有理会阿门多拉腊公民的求救,后来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向导满不在意的说着,戴弗斯却认真的记在心里。
这时,亚西斯特斯喊道:“领,有人从城里出来了!”
………………………………
韦斯巴,阿门多拉腊城卢卡尼亚人的领,这段时间他一直有些烦躁,因为格鲁门图姆城派来使者,要求他带领部族,参加卢卡尼亚部族联盟即将开始的第二次对图里伊的进攻。
韦斯巴所属的部落原先生活在格鲁门图姆城东南方的阿格里河上游河畔,在那里有不少部落聚居地,韦斯巴的部落算是其中较大的,一直靠放牧和简单的农业种植为生,几十年来,与周围部落和平无事。可前年,自从格鲁门图姆城与皮科西斯城联姻结盟后,原来就很强大的格鲁姆图姆变得更加强势,他们不再顾及西北方同样强大的波腾提亚城的制衡,开始大肆扩张,攻打和收编周边小部族的聚居地和山寨,在格鲁门图姆大军压境之下,韦斯巴部落不愿被其吞并,只好再往东南方逃窜,躲进了阿门多拉腊与赫拉克利亚西部山区交界处的森林中,由于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不断有族人死去,其中包括韦斯巴的两个儿子。就在韦斯巴几乎坚持不住,为了生存,想要投降格鲁门图姆时,他听到了一个消息。
格鲁门图姆自从扩张以来,人口大增,军力猛涨,但同时带来一个问题——粮食。原本卢卡尼亚山区产粮不丰,更多靠放牧,而放牧也要靠天吃饭。前年冬天比往年要寒冷的多,大批的牲畜冻死,导致食物成为格鲁门图姆能否维持其在卢卡利亚南部霸权的一大难题。于是,到了去年冬天,格鲁门图姆就就联合皮科西斯,率领大军与承认其盟主地位的尼乌图姆。
拉俄斯……等部落城市的部队会合,准备进攻图里伊。
韦斯巴就动起了脑筋,他想趁双方大战之际浑水摸鱼,使部族能够摆脱覆灭的险境。于是,他动员整个部落全力打造木筏、储备食物,准备东下劫掠。
恰在这时,他听说了有一个好消息:图里伊尽起一万大军进攻拉俄斯,结果全军覆没。
韦斯巴大喜过望,认为良机已到,当即命令全族乘木筏,顺流而下,强渡险滩,最终进入阿门多拉腊的领地。
注:格鲁门图姆grumentum
皮科西斯pyxous
尼乌图姆neru1um
拉俄斯laos
波腾提亚potentia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七章 勘察(续)
原本他只打算在阿门多拉腊与图里伊之间,瞅准机会,大肆抢掠一番。可探子回报说:阿门多拉腊城的居民携带着大量的辎重,正准备离开城市。
韦斯巴和族人怎会放过这种好机会,立即追上去,一番杀戮,还趁机占领了阿门多拉腊城。对于韦斯巴而言,这真是阿西努山神庇佑!部落轻易的获得胜利,不但缴获了大量物资,还占据了一座城池,而且还是卢卡尼亚人喜欢居住的山城,同时还拥有了人数众多的“奴隶”。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以他仅有千余战士的部族想占据一座城是相当困难的:首先他得分出几百名战士来看管那几千名俘虏,然后他还得防备图里伊人夺回阿门多拉腊城,最麻烦的是格鲁门图姆。毕竟当初韦斯巴部落不愿接受格鲁门图姆的吞并,如今又趁着卢卡尼亚部落联盟在前方与图里伊浴血奋战、获得胜利之际,不费什么力气获得了本该属于格鲁门图姆的战果,试问格鲁门图姆那位睚眦必报的大首领阿克庇鲁如何能饶得了他们!可让韦斯巴放弃阿门多拉腊,重新逃回山岭,尝够了颠簸流离之苦的他和族人又怎么舍得好不容易获得的这份安逸。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几天过去,一个好消息传来:准备围攻图里伊城的卢卡尼亚联军,爆发瘟疫,被迫撤军。
韦斯巴大喜过望,连声称颂阿西努山神。
而随后的几个月,图里伊因为实力大减,没有派兵来夺回阿门多拉腊城。韦斯巴难得的带着族人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
到了今年春天,格鲁门图姆的使者,翻越山岭,来到了阿门多拉拉城,带来了阿克庇鲁的命令:强势的要他参加卢卡尼亚联军,准备第二次进攻图里伊。
韦斯巴满口答应,心里却冷笑,因为使者压根儿就没提阿门多拉腊城在战后的归属问题。
他现在算是想明白了,要想保有阿门多拉腊城,只能期盼卢卡尼亚联军与图里伊两败俱伤,他的部落才能在夹缝中获得一丝生存之机,才能有时间慢慢利用和整合阿门多拉腊的力量,恢复部落的元气。因此,当他知道图里伊领地不断有雇佣兵到来时,他没有感到担心,反而是高兴。
他约束族人,尽量少出城,不要去刺激图里伊,而让希腊人安心备战。
今天探子回报说:有一支约有百余人的希腊军队,侵入阿门多拉腊领地。
他颇有些吃惊:这是自去年大战之后,第一次有希腊军队出现在阿门多拉腊,是来攻城的吗?为什么只有一百多人?难道是先锋?图里伊不顾卢卡尼亚联军大军压境的威胁,想要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距他这几个月来的细心观察,这又不太像是图里伊人的做法啊?!
带着众多的疑问,韦斯巴踏上了城墙,向山下观望:一百多名希腊士兵孤零零的站在西斯诺河边,很久也没见移动,其后方也没见什么动静。
是来侦查情况的!韦斯巴有些肯定。
于是,他决定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以打消希腊人的幻想。他让儿子巴古勒率领一千名战士出城,只留百多名战士看守城里的俘虏。
巴古勒带领卢卡尼亚战士气势汹汹的冲出城门。
亚西斯特斯忍不住叫喊:“首领,你看他们的武器!”
盔甲、圆盾、刺枪,个个都是希腊重步兵的装扮,难怪亚西斯特斯惊诧,还以为阿门多拉腊被哪只希腊军队给夺回来了!
戴弗斯仔细看了看,笑道:“应该是卢卡尼亚人抢了阿门多拉腊公民的武器,装备了自己。可惜,只是像而已,距离真正的重步兵还差得远。”
确实,希腊重步兵列阵是紧密的,未接战之前,缓步前进,基本能保持一条直线。再看对面的这些卢卡利亚战士,阵形不但松散,而且参差不齐。
向导看见卢卡尼亚战士出了城,心中极度紧张,见戴弗斯还有心情说笑,差点儿就骂出声了。
这时,戴弗斯才说道:“撤退,回去!”
向导如蒙大赦,拨马就跑。
士兵们齐刷刷的向后转,然后开始慢跑。
戴弗斯勒马不动,直到士兵们将他甩在身后,他才和亚西斯特斯、莱德斯拨马徐行,这让向导有些尴尬。
希腊人缓退,卢卡尼亚人缓追,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直到戴弗斯他们过了萨拉切诺河,卢卡尼亚人才在北岸停住了脚步。
“一千……一千人……”戴弗斯若有所思的问:“亚西,你觉得阿门多拉腊城里的卢卡尼亚人是想和我们打还是不想?”
“当然是不想,看他们的追击姿态就知道。”亚西斯特斯不假思索的说道。
“我听布尔科斯说,阿门多拉腊里的卢卡尼亚人不太多,具体有多少?”戴弗斯问向导。
“图里伊城里是有这种说法,可好像没有谁清楚到底有多少卢卡尼亚人在阿门多拉腊。”向导有些疑惑。
戴弗斯神秘的一笑,转了话题:“阿门多拉腊北面是什么?”
回到图里伊的土地上,向导也变得从容了许多:“往北二十多里是辛尼河,再往北是阿格里河,对岸是赫拉克利亚城,那里是塞里斯平原,也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几十年前,图里伊和塔兰图姆为争夺那块土地,还发生过战争。”
“谁赢了?”亚西斯特斯好奇地问。
“我们图里伊赢了两次,可塔兰图姆是大希腊的强大城邦。他们不断派兵过来,战争持续很久,最后双方签订了一个协议,共同建立了赫拉克利亚城。”向导略显自豪的说道。
“噢,真没有想到图里伊以前还挺厉害。”亚西斯特斯顺口说道。
“那是因为当时图里伊有克里安德里达斯将军,他是斯巴达人!”向导崇敬的说道,接着他又想到什么,不甘心的撇撇嘴:“就算上次图里伊败给了卢卡尼亚人,也是因为他们用诡计伏击了图里伊,如果正面战斗,根本就不是图里伊的对手。
亚西斯特斯还想争辩,被戴弗斯止住:“”趁时间还早,我们赶紧去图里伊南边看看。”
向导不明白这位年轻的雇佣军首领一天到晚、不辞辛苦的四处奔走是为了什么。西面,北面,有卢卡尼亚人还可以理解,南面可没有敌人。不过,这也让他感到放心,这些雇佣军胆子太大了,让他胆战心惊,就怕出意外。
戴弗斯一行人从图里伊城西面不远的浮桥渡过,到达两河之间的三角洲。在这里,他们看到一辆接一辆的驮车来来回回的行走在通向西面的一条道路上……
向导告诉他们:这是往图里伊城运送铜矿石和石料,最近因为战争,城里急需石头和铜器。
“西边有图里伊的铜矿和石矿?”望着这条穿过丘陵地带的不太平整的土路,戴弗斯眨了眨眼睛。
“是啊。有科塞尼河挡着,卢卡尼亚人可过不来。”本来挺善谈的向导此刻却不想多说,匆匆结束谈话,带他们很快来到克拉蒂河浮桥上。
克拉蒂河至少有五十米,而且因为是春天,水流较急,浮桥来回摆动。戴弗斯他们担心惊马而导致落水,不得不牵马步行。
过了克拉蒂河,踏上的土地还属于绪巴里平原的一部份。这是一条山岭与海岸之间的绿色平坦的走廊,而这条走廊,明显比阿门多拉腊的海边走廊宽多了。在这里,可以见到更多的图里伊人在农田里劳作,显然对于图里伊来说,现在这是唯一安全的地区。
往南再行约十里,走廊陡然变窄了,这是因为靠海这边出现了大片的滩涂地。
向导在此勒住马,说道:“前面是卡斯特隆的领地,你们还要去看吗?”
注:卡斯特隆castiglione
赫拉克利亚heraclea,此城的原址在赫拉克利亚之前曾被希腊殖民者建立塞里斯城(siris,跟罗马帝国称呼汉朝的名称相似),可能在公元前550年左右是被绪巴里斯联合梅塔蓬图姆给毁灭。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八章 目标
“卡……卡斯特隆是一座大城?”亚西斯特斯好奇的问道。
向导摇头说道:“一座小城,由以前的绪巴里斯人建的,现在它是独立的。”
听到这里,戴弗斯向南方驻马眺望,心生感叹:想当初,绪巴里斯的势力范围北到阿门多拉腊,南过卡斯特隆……如此强大的城邦居然被比它弱小的克罗托内灭城!还真应了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良久,戴弗斯说道:“回去吧。”
等向导走后,戴弗斯对亚西斯特斯和莱德斯说道:“你们见过猎犬遇到熊是什么样吗?”
两个人摇头。要知道希腊本土是没有熊的,到了杜克亚山区,他们才知道世上竟有这么强壮的陆地动物。
“它全身的皮毛都会竖起来,露出尖利的牙齿,拼命的大声朝雄叫喊,还做出扑击的姿势,其实它知道它是打不过熊的,它只是想展示它的力量,让熊知道它不好惹……”戴弗斯在前世的网络视频里看过,这时说出来是别有意味的。
亚西斯特斯毕竟年轻,结合今天看到的情形,很快做出反应:“首领,难道你说的是……阿门多拉腊的卢卡尼亚人?”
“阿门多拉腊的卢卡尼亚人想吓退我们,反而暴露了他们的想法和实力,我估计城内的战士也就一千余人!”戴弗斯肯定的说道。
莱德斯这时也明白过来,神情激动的说道:“首领……首领你准备带领我们攻下阿门多拉腊吗?!!”
1...2223242526...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