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虽然没有戴弗斯、阿契塔他们的参加,图里伊的胜利庆典依然举行,全城人暂时压下悲伤,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尤其是将军们举办的宴会持续到深夜,喝了不知道多少壶葡萄酒的安西塔诺斯一直睡到日上三竿,出城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来到空空如也的戴弗斯营地,顿时傻眼了。幸好,他们在雇佣军营地看到的还继续驻扎的塔兰图姆援军,才知道雇佣军全部去了阿门多拉腊。
雇佣兵拿下了阿门多拉腊城!这一惊人的消息让安西塔诺斯和布尔科斯再次震惊。
他们一行人立刻加速向北行进,急切的想要见到戴弗斯,走到半路,安西塔诺斯突然叫停了队伍:“我们立刻回去。”
“这是为什么,将军?”布尔科斯不解地问。
冷静下来的安西塔诺斯叹了口气:“雇佣军那么着急的在昨晚就攻下了阿门多拉腊,今天连他们的奴隶、辎重都搬进了阿门多拉腊城,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布尔科斯“啊”了一声,吃惊的喊道:“难道……难道他们想占据阿门多拉腊?!”
安西塔诺斯点点头,有些忧郁的说道:“更重要的是——阿契塔也去了阿门多拉腊,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布尔科斯得到安西塔诺斯的提醒,立刻醒悟过来,再次吃惊的喊道:“难道塔兰图姆支持雇佣军占据阿门多拉腊?!”
“也许只是阿契塔个人的意愿……”安西塔诺斯既是在安慰布尔科斯,也是在宽慰自己,他苦笑道:“如果塔兰图姆真的支持雇佣军,我们图里伊能拒绝吗?塔兰图姆和雇佣军都是拯救了图里伊的英雄啊……”安西塔诺斯又叹了口气,面带忧虑:“唉……可从此,塔兰图姆的势力可就跨过赫拉克利亚,逼近绪巴里平原啦!”
“那……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布尔克斯焦急的问道。
“当然是回去商量好对策,再来……”安西塔诺斯嘴上说着,从他无奈的神情上看,显然不认为图里伊对雇佣军强占阿门多拉腊一事有什么好办法。
在回城途中,他一直在落寞的喃喃自语:“唉……仅仅过了半年,图里伊就沦落成这样……还是老师说的对,‘战争是改变一个城邦兴衰的最快速的方式’,而图里伊现在欠缺的就是象戴弗斯、阿契塔那样的军事人才啊!……”
听到这话,布尔克斯想起之前自己还没有来得及邀请戴弗斯加入图里伊一事,现在看来,即使自己说出口,戴弗斯也不会同意的。他又想起,之前自己的心腹奴隶梅都斯带领戴弗斯冒险探查阿门多拉腊的情景,恐怕在那时,戴弗斯就打起了这座山城的主意!局势还未明朗之前,他居然就开始谋划阿门多拉腊,并最终得以实现,这是运气吗?不!这两场战斗的胜利都是他带领雇佣军获得的,是靠着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最终得以实现的!
雇佣军的强占阿门多拉腊的行为虽然侵害了图里伊的利益,但在布尔科斯的心里说不清是愤恨多些,还是敬畏多些……
……………………
戴弗斯正陪同阿契塔参观阿门多拉腊。
阿契塔一边倾听戴弗斯讲述昨晚攻取山城的经过,一边实地查看了雇佣军的攻击路线,并兴致勃勃地尝试如何使用绳钩。
从进入城门后,阿契塔看到最多的除了这一路的血迹,就是这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雇佣军士兵,他们脸上洋溢着和戴弗斯一样的兴奋和骄傲,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向戴弗斯提出建议:“戴弗斯……我认为你们雇佣军要想顺利入主阿门多拉腊,最好能得到阿门多拉腊公民的同意。”
“好!好!”戴弗斯应了一声。
阿契塔看出他的敷衍,他想了想,还是准备劝说一番:“一个城邦要想拥有良好的秩序,不但要有严明的法律,并且要一直遵守它,时间长了,法律就会形成城邦的良好传统,变成城邦秩序的天然基石,给民众带来安定,给城邦带来发展。如果一开始就破坏它……”阿契塔停住脚步,指着山坡上斜着生长、形状怪异的松树,意味深长的说道:“就好像这棵树,一开始就长歪了,到后来,它就算拼命生长,也无法变成一株参天大树。”
戴弗斯当然听明白了阿契塔话里的隐喻,让他陷入沉思:中国历史传统中强调结果,不管使用什么手段最后成功了,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原谅和最终的认可,所以才会有“成者为王败者寇”,“事急从权”等深入人心的说法。但前世毕业于政法大学的戴弗斯知道,在被誉为“法律之子”的罗马共和国,几百年的传承使得它的法律和传统约束着后来当权者的过激行为,即使连番动乱也不至于使得国家有大的动荡,比如:跨过卢比孔河的凯撒并没有让军队进入罗马城,因为这是传统;宠爱埃及艳后的安东尼没有同意她的要求,把犹太王国并入埃及,因为不损害罗马利益是每一个罗马公民应尽的职责,这是传统;掌握大权的屋大维没有一下子将罗马共和国一下子变为帝国,是因为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为罗马的权利中心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他只能几十年如一日一点一点的缓慢改变罗马的权力机构……可当近卫军长官本是出于公心,刺杀了他从小一直守护的、行为偏激的罗马皇帝卡里古拉,结果却从此树立了近卫军频繁刺杀罗马皇帝的坏传统……
如果戴弗斯只是一个只顾眼前利益、图一时痛快的首领也就罢了,可是他的雄心并不仅限于一个小小的阿门多拉腊,阿契塔的劝告如同当头一棒惊醒了他:雇佣军的所作所为不光是要考虑阿门多拉腊民众的感受,要有利于将来的统治;还要考虑到雇佣军作为一个外来者扎根于大希腊,周围城邦对其的感受,强取豪夺的行为显然是不受欢迎的,而且极易遭到孤立。
戴弗斯决定要改变他之前制定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同时这一次的深思也使他后来的行为做事也有所改变,开始站在一个真正的希腊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阿基塔,谢谢你提醒!”出于感谢阿契塔,戴弗斯决定将自己的一个想法立刻付诸行动:“我听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大希腊的处境并不好。”
阿契塔闻言,脸色微黯,神情复杂的说道:“是的。大希腊很多城邦的民众不认同我们学派的理念,用各种手段打压学派成员,使得大部分门徒不得不离开大希腊,前往希腊本土的弗利奥斯定居,现在只有塔兰图姆对学派保持着宽容。”
“我倒认同你们学派‘万物皆数’的理念,我认为如果用‘数’来管理城邦,那一定会更加精细,效率也会更高。而且你们学派鼓励民众自制、节欲、纯洁、服从,我也非常赞同。同时,你们还敢于打破世俗,将女子也参与学习,那更是一个创举!”戴弗斯由衷的说道:“如果雇佣军成为阿门多拉腊的主人,我一定会邀请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来这里培养学生、建立学院,并由城邦提供资助。”
阿契塔之所以如此坦白毕达哥拉斯学派现今的处境,是因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事在大希腊众人皆知,而且之前戴弗斯也表示了对学派的好感,却没想到戴弗斯对于学派的好感竟然达到如此程度,一时间竟不敢相信:“你说得是真的?”
“要我对诸神起誓吗?”
“我代表学派,对你的支持表示感谢!我会尽快将你的提议告诉学派成员!”阿契塔激动的说道。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四十三章 科尔内鲁斯
科尔内鲁斯被士兵领进元老院时,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自从阿门多拉腊被卢卡尼亚人占领,近半年来科尔内鲁斯的生活简直如同在地狱一般:白天,在卢卡利亚人看押下放牧牛羊、砍伐树木、搬运物资,稍微懈怠,轻则被辱骂,重则挨棍棒,甚至不给饭吃;到了晚上,同其他人一起关押在宙斯神庙里,神庙虽大,上千人拥挤在一起,吃喝拉撒,全在里面,空气之污浊,空间之狭小,而且经常是孩子闹、大人哭,一晚上也不得安睡,其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同时,卢卡尼亚人天天只给他们半饱,使得他们身体虚弱,不断有人病倒死去。
在漫长的关押期间,科尔内鲁斯和其他人一样,无论是肉体和精神的抵抗都被消耗殆尽,他认命了,觉得自己会这样麻木的活着,直到悄无声息的归于冥狱……
但是昨天,他们被紧急集中起来,准备驮车,装载物品,一直忙到晚上,甚至那些凶恶的卢卡利亚人也亲自动手,从他们慌张的表情上,科尔内鲁斯感觉到了什么。
果然,会卢卡尼亚语的民众悄悄的告诉他们:他偷听到卢卡尼亚人在交谈的内容,说什么“……格鲁门图姆的大军被什么希腊雇佣军消灭了”,“那些希腊人都是杀人猛兽,很可怕……”诸如此类的话。
这个消息让阿门多拉腊的民众振奋起来,他们看到了脱困的希望,以至于到了深夜,很多人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然后就听到了隐隐约约传来的厮杀声……
发生了什么事?!!敏感的阿门多拉腊民众纷纷起身,来到神庙门口,通过门缝向外张望:卢卡尼亚的护卫张惶失措,并相互惊慌的喊叫,让殿内的民众听得一清二楚:“希腊人攻进城了!”
民众们兴奋万分,一向行事果断的执政官格拉特巴弗洛看到护卫们纷纷离开,似乎是去增援山下战斗的敌军,当即组织公民进行反击。对卢卡利亚人深恶痛绝的阿门多拉腊民众齐心协力撞开大门,一拥而上,用石块、拳头将剩余不多的、且毫无斗志的卢卡尼亚护卫打倒。
民众们刚从出神庙,谁知却碰上了回援的卢卡利亚人(实际上是卢卡尼亚战士完全无法抵挡雇佣军的进攻,韦斯巴情急之下想到了关押在神庙里的那一千多名希腊民众,或许可以作为人质,换取自己部族的生存),手无寸铁且身体虚弱的阿门多拉腊民众当然不是卢卡利亚战士的对手,但当时他们刚冲破牢笼,又有援军即将到来,满怀愤怒和希望的阿门多拉腊人不愿再投降。结果,执政官格拉特巴弗洛最先战死,身强力壮、冲锋在前的公民也几乎丧失殆尽,就在卢卡利亚人也控制不住嗜血的冲动,准备对剩余的簌簌发抖的阿门多拉腊民众痛下杀手时,希腊雇佣军赶到了。
就在阿门多拉拉民众面前,这些强壮魁梧的士兵大展神威,转瞬间就将刚才还穷凶极恶的敌人杀的落花流水,跪地投降。
当这些满身杀气的士兵走向阿门多拉腊民众时,阿门多拉腊人都不禁颤抖起来。没想到,这些士兵满怀关切的搀扶起虚弱的他们,并准备好干净的床铺,送上热气腾腾的麦粥,还有医生仔细地为他们检查身体,治疗创伤,简直从地狱进入了爱丽舍乐园!
科尔内鲁斯不只一次留下感激的泪水,于是他和其他人一样,开始打听这只战斗勇猛、对同胞却满怀爱心的队伍的来历。而那些士兵、医生、还有为他们包扎伤口、被士兵称之为“护士”的妇女,以及奴隶都毫不避讳的告诉阿门多拉腊民众有关他们自己的一切,因此科尔内鲁斯知道了:这支希腊部队来自小亚细亚,曾在波斯王子小居鲁士的带领下,深入波斯腹地,对抗波斯王的大军,随后又转战千里,安全返回拜占庭,接受图里伊的雇佣,来到大希腊,在图里伊人领导的会战失败后,雇佣军联合塔兰图姆援军独挑大梁,全歼卢卡尼亚部落联军,然后没有修整,当晚就攻进阿门多拉腊,拯救了他们……
雇佣军的故事简直就像是史诗《奥德赛》一样充满传奇,令人着迷。而更让科尔内鲁斯感到神奇的是雇佣军的首领戴弗斯,按照士兵们的说法,这位年轻的首领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并无特异之处,可在与波斯王大军交战时,他摔晕后醒来,不但性格大变,而且聪明智慧,解决了不少难题,士兵们都认为他受到了冥王哈帝斯的青睐,得到了神启,因此变得与众不同,于是推选他为首领,而戴弗斯也不负众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带领士兵们冲出重围,返回希腊;又独排众议,接受图里伊的邀请;在会战失败,大家都悲观失落时,他毅然决然的对强大的卢卡尼亚联军发动进攻,以悬殊的兵力歼灭敌人,创造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奇迹;接着在别人都认为雇佣军大战之后急需休整,他却在一天之内再次发动了对阿门多拉腊的攻击……
所以,当雇佣兵告诉科尔内鲁斯,戴弗斯首领要见他时,他是如此的迫不及待,急切的想见到这位率领着这样一支独特的军队、又被士兵们敬重和仰慕、称之为“神眷者”、“奇迹之子”、“我们的戴弗斯”的年轻首领。
刚进大厅,迎面疾步迎来一个满面笑容的年轻人,亲切的喊道:“科尔内鲁斯大人!”
科尔内鲁斯一愣:“你是?”
领路的卫兵自豪的说道:“这是我们的戴弗斯首领!”
虽然从雇佣兵口中得知戴弗斯个年轻人,但当本人站在面前时,科尔内鲁斯还是惊讶于他的过于年轻,又如此的随和,完全不像他想象中身经百战的雇佣军首领,一时间有些失态。
而戴弗斯同样在打量这位阿门多拉腊元老院的元老:据悉其家族是两百多年前阿门多拉腊的建城者之一,一直延续至今,出过无数名执政官、元老,可谓是阿门多拉腊的名门,而科尔内鲁斯本人虽然只是一名元老,但为人和蔼,乐于助人,在民众中声望很高,这也是戴弗斯首先选择他的原因。看着这位因为长期关押而形销骨立的中年人,戴弗斯关切的问道:“听说您在昨晚受了伤,不知道好些了吗?”
科尔佩鲁斯抚摸着腹部的绷带,感激的说道:“好多了!好多了!你们的医生医术很高啊!戴弗斯首领,昨晚多亏了你们及时赶到,要不然我们就全完了!”
戴弗斯心中一跳,仔细看科尔内鲁斯,诚挚的神情不似作伪。昨晚,当他得知卢卡尼亚人在神庙与突围的阿门多拉腊民众发生激战时,故意放缓进攻脚步,致使阿门多拉腊年轻公民大部分战死,心里不免有些愧疚,赶紧说道:“嗯……科尔内鲁斯大人,今天请你过来,是有个消息要告诉你,我们很快就要离开。”
科尔内鲁斯大吃一惊:“为什么?”
“虽然卢卡利亚人这次遭受重创,但他们毕竟地广人多,听说波腾提亚准备援助格鲁门图姆,所以图里伊急找我们回去,帮助防御他们的城池。”戴弗斯认真的表情好像这事是真的似的。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四十四章 公民大会
“又是图里伊!自私的图里伊!该死的图里伊!愿厄运女神诅咒他们!”科尔内鲁斯咬牙切齿的说道。
能让一个一向与人为善的好人恨成这样,戴弗斯能猜到原因(阿契塔告诉他的),他却故作好奇的问道:“科尔内鲁斯大人,我记得图里伊和阿门多拉腊是盟友,可你好像非常痛恨图里伊。”
“图里伊人威逼我们暂时离开阿门多拉腊城,帮助他们防守图里伊城,否则一旦卢卡尼亚人围攻阿门多拉腊,他们不会提供任何帮助。当时,考虑到卢卡尼亚人都是从南面入侵,北面是安全的,我们无奈的携带大量的物资打开城门,准备迁往图里伊,结果……结果毫无防备的被……被从辛尼河冒险漂下来的卢卡尼亚人乘虚攻入……这半年多,我们遭受了很多苦难……神庙遭玷污,妇女遭侮辱,孩子被饿死,公民被屠杀……”说到这里,科尔内鲁斯已经泪流满面:“这一切都源于图里伊的那个自私的决定,而他们自己的城池却至今完好无缺!我们每一个阿门多拉腊人恨图里伊胜过恨卢卡尼亚人!”
“唉!……”戴弗斯长叹一声,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听你的士兵说,夺回阿门多拉腊是你们自己的决定,并非图里伊的命令?”科尔内鲁斯擦拭着眼泪,问道。
“没错。”
“那很好,我们不用再亏欠图里伊什么了!他们用多少钱雇佣你们的,我们加倍付给你,只要你们留下来!”科尔内鲁斯毅然说道。
戴弗斯无奈的说道:“这又何必呢,我们雇佣军有三千人,每个月所耗钱粮不是个小数目,阿门多拉腊也不是个富裕的城邦,而且我们接受了你们的雇佣,到了期限,我们还是会离开。我们是没有家的人,要不断的出去接受雇佣任务,挣钱维持生计……”戴弗斯神情有些感伤,他的话反而提醒了科尔内鲁斯:“没有家……”他脱口而出:“那就留下来。”
话一出口,他像是得了鼓励似的,又大声的说道:“对,全留下来!成为阿门多拉腊的公民!”
………………………
之前,阿门多拉腊的广场被卢卡利亚人作为军营的所在地,也是昨晚雇佣军在城里遇到唯一像样点抵抗的地方。今天下午,广场已经被清理干净,只有大理石地面上残存的一条条血痕揭示这里曾发生过战斗。
阿门多拉拉幸存的民众,除了幼小的儿童,其余人包括妇女、未成年的少年都聚集到了广场上。
此刻,站在广场中央木台上的是以科尔内鲁斯为首的五位阿门多拉腊城中残余的有名望的公民。科尔内鲁斯望着台下阿门多拉腊几乎全部的民众,老的老,少的少,其余大部分还是女性,现在大都体力未复,甚至需要雇佣军士兵和医生的搀扶,不禁再次悲由心起:想想一年前,阿门多拉腊光公民就有四千人(希腊城邦公民只能是成年男性),全部人口有一万多人,如今却只剩老幼妇孺为主的可怜的一千人,别说是保家卫国,就是种植小麦,放牧牛羊,这些日常的劳动也无法顺利完成,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阿门多拉腊的公民们、女人们、还有孩子们,我,科尔内鲁斯,元老院的一员,今天招集大家到广场,是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我们共同决定!两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离开绪巴里斯,来此建城。两百年来,有西斯诺河与布拉诺河的滋育,有阿门多拉腊山的护佑,我们生活安定,物资充裕。即使母邦绪巴里斯覆灭,我们的土地也从未被战火波及。但是……自从去年,我们的公民跟随图里伊攻入卢卡尼亚人的领地之后,我们……”科尔内鲁斯有些哽咽,而台下不少人更是失声痛哭起来。
“我的妻子不愿被卢卡利亚人侮辱,撞柱自杀……我的一个孩子也染病死去……台下的你们也都有和我一样的悲惨遭遇……两百年来,阿门多拉腊仅遭遇这一次战火,而这一次就几乎让阿门多拉腊跟我们的母邦绪巴里斯一样成为了过去。当我们日夜在神庙祈祷宙斯的救赎,宙斯响应了我们的呼唤,派来了我们的救星,他们就是来自希腊爱欧尼亚地区的雇佣军,我们的同胞!”科尔内鲁斯指向民众的后方,戴弗斯带着队官和部分士兵,以及见证人阿契塔身穿便装,正站在那里,静静的等待。
“他们打败了凶恶的卢卡利亚人,把我们从苦难中拯救出来,还热情的照顾我们!老实说我之前也见过不少雇佣军,但是他们完全不同,就像亲人一样!……”科尔内鲁斯的话赢得台下许多人的认同,尤其是那些充满感性的妇女。
“但是他们即将离开我们,离开大希腊!”他话音刚落,不少人开始惊慌起来。
“他们走了,那我们该怎么办?谁再来保证阿门多拉腊的安全?图里伊吗?”科尔内鲁斯略一停顿,台下骂声一片。
“不!宁愿被卢卡利亚人灭亡,也不愿再被图里伊人欺骗!”
“自私的图里伊人不准再进阿门多拉腊城!”
……
在民众的愤怒声中,科尔内鲁斯趁势大声说道:“这一次的惨痛教训告诉了我们自己,自己的家园只能依靠自己来守卫!但是阿门多拉腊现在非常弱小,那我们该怎么办?”科尔内鲁斯注视着台下的民众,再次说出这句问话,引起他们深思。
“阿门多拉腊的执政官都已身亡,我科尔内鲁斯作为元老院成员,现在提出一个重要的议案,申请召开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是否通过。由于现在公民人数太少,而这件事又关系到我们每一个阿门多拉腊人的利益,所以我特意要求所有阿门多拉腊人都参与投票。”科尔内鲁斯话音刚落,还未等台下出现骚动,台上另外四人纷纷发言表示支持。
台下占大多数的妇女们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投票而兴奋,自然反对的人掀不起浪花,
“我听别人说过阿门多拉腊的科尔内鲁斯虽然为人不错,但在政事上似乎并无太多主见,没想到今天竟然会有如此惊人的举动!”阿契塔半是惊讶半是怀疑地对待戴弗斯说道。毕竟让女人投票决定城邦大事是现在希腊城邦中从未有过的,或许只在远古出现过,传说中雅典娜能成为雅典的守护神,女人们的投票起了关键作用。
戴弗斯笑了笑,没有说话。让女人参与投票当然是他的主意,相对于更看重利益的男人,女人则更加感性,也更渴望强者的保护,面对拯救了她们,并亲切地对待她们的雇佣军士兵,他们的选择可想而知。
“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个做法,那么接下来,我的提议是——”科尔内鲁斯的目光扫向远处的戴弗斯他们:“接纳我们的恩人——拯救阿门多拉腊的全体雇佣军士兵成为阿门多拉腊公民,那么我们就不用再担心城邦的安全问题!”
台下的民众一片哗然。毕竟,一个自由民想成为一个希腊城邦的公民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一次性的接纳三千多人成为城邦公民,这非常少见(希腊毕竟不是罗马)。
但是在一阵骚动之后,当一个妇女首先高举右臂,大喊:“同意!”之后,随即“同意”之声响遍会场各处。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四十五章 图里伊的失落
望着前方无数支举起的右臂,阿契塔既高兴又有一丝遗憾的说道:“戴弗斯,你的愿望实现啦,恭喜你!”
戴弗斯松了口气,真诚的说道:“谢谢!我也衷心希望接下来塔兰图姆元老院能同意我的提议,那么我们就能成为盟友啦!”
“参与这个议案投票的共有一千三百八十二人,一千零七十六人同意,三百零六人反对,该议案获得通过!我宣布——”科尔内鲁斯得知结果后,心情刚开始还有点复杂,但很快释然,他用尽全身力气,高喊:“从现在起,全体雇佣军士兵成为阿门多拉腊公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