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但是,接下来戴弗斯的另一个提议则引起了争议:成为自由民的奴隶可以自由离开,也可以申请成为阿门多拉腊公民。
斯特隆波里首先站起来,表示强烈反对:“阿门多拉腊从未有此先例,让奴隶成为城邦公民!如果这样做,阿门多拉腊会成为大希腊的笑柄!”他的话得到几位老公民元老的认同。
这时,安东尼奥斯起来反驳说:“诸位请注意,在之前的议案通过之后,他们已经不是奴隶,而是自由民了。每一个城邦都有过接纳自由民为公民的先例,而阿门多拉腊更是如此,宽容的接纳了我们这些外来者,让我们成为阿门多拉拉的公民,其中还包括一个波斯人!为什么就不能对这些自由民宽容呢!而且我们已经在开始商讨关于戴弗斯大人提出的《移民法案》,现在把这些以前是奴隶、现在是自由民、并为阿门多拉腊做出过贡献和牺牲的人作为这个法案的第一批受益者,不是正好吗!”
新公民们纷纷表示同意,老公民们则一时语塞。
阿明塔斯站起来,诉说自己在波斯战斗的时候,被一名奴隶舍身救了一命的故事,最后他大声说道:“他们不是奴隶,而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回报!”
赫尔普斯则简略讲述了医护营的奴隶是如何夜以继日地协助医生,抢救伤员的事。
接着,梅尔西斯也言语夸张的诉说:他手下的奴隶如何快速的计算钱财、分配物资,而且毫无差错,从而为雇佣军打胜仗提供了最好的保障。并自豪的宣称他们是最好的管理人员!
虽然会场上只有二十一人,但气氛却逐渐热烈起来,根本无需戴夫斯说话,这个提议就获得通过,众人经商讨后,形成的决议是:这些自由民申请阿门多拉拉公民得到确认后,有两年的考察期,在两年内居住在阿门多拉腊领地内,必须学会说希腊语,熟知阿门多拉腊城邦法律,没有犯法违纪的记录,二年考察期满,向城邦缴纳两百个德拉克马,即可获得预备公民身份。在阿门多拉腊有大行动时,如能自愿参加,比如战争,那么还可以根据其做出的功绩缩短其考察期限。
这时的元老们没有意识到,这个议案的通过连同上次的《戴弗斯移民法案》对后来的地中海希腊历史影响深远,而马里吉和这三百奴隶成为希腊公民的实例则成为以后戴弗斯统治下城邦接纳自由民和奴隶的一个重要判例(即有例可循的法律原则)。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二章 塔兰图姆的援助
在会场上,有人还在抱怨说:两百个德拉克马是不是太多了。
也有人反驳说:就是要多一些,这才能让他们感到成了阿门多拉腊公民是不容易的,才懂得珍惜。
结果第二天,就从户籍官拉斐亚斯那里传出消息:执政官夫人克莉斯托娅替十位自由民预交了钱款,而同时梅尔西斯也为六位自由民预支钱款。
大家这才意识到这群自由民的宝贵。且不说梅尔西斯眼光毒辣,在波斯一路上搜刮了不少能写会算的人才,还有技艺出色的工匠,就是那些普通的奴隶大多也是身体强壮,因为他们是辎重营的劳力,又多次经历战斗,稍作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士兵,更可贵的是他们主要是波斯农夫。在地中海地区,有三个地方的农民对种植农作物非常有经验:一是波斯人,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培养出了优秀的农民;二是埃及人,每年七月都会暴涨的尼罗河流域让埃及人一生只爱干两件事——种田和敬神;三是迦太基,迦太基强大的两件法宝——海贸和农业,为此他们还专门编著了一本农书。至于希腊人,因为希腊本土土地贫瘠,他们更多的是去航海贸易、放牧牛羊、种植橄榄和酿造葡萄酒、以及手工作品……而这些新公民一直在各地奔波作战,对务农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于是,大家一拥而上,三百名自由民很快瓜分完毕,没有雇佣到自由民的公民只好到塔兰图姆的市场上,去购买奴隶(当时塔兰图姆有大希腊最大的奴隶市场),有的公民甚至打起了邻居图里伊那些人数众多的自由民的主意,当然这都是后话。
元老院在处理完关于奴隶的提案后,并未立刻解散,因为马里吉从塔兰图姆回来了。
从阿门多拉腊走海路,距离塔兰图姆不远,从图里伊港口上船,顺风的情况下,不到两个小时即可到达。戴弗斯让马里吉出使塔兰图姆是有失误的,当然他那时手中没有更好的人才可用,作为一个波斯人,马里吉一开始在塔兰图姆不得其门而入,好在阿契塔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写了封信让马里吉带给自己的父亲希斯提亚维斯,加上马里吉的讨好以及带去的丰厚而新奇的礼物,资深元老希斯提亚维斯才积极的为他斡旋,使得塔兰图姆的元老院和执政官对阿门多拉腊主动要求与塔兰图姆结盟一事表现出了热情。
当然,并非因为希斯提亚维斯,塔兰图姆才对雇佣军的提议产生热情,实际原因是:虽然塔兰图姆与图里伊已经停战几十年,现在都加入了防御同盟,但这毕竟是个松散的同盟,没有什么约束力。由于这个同盟是塔兰图姆倡导建立的,它还积极的出些力,象有些城邦之间仇恨积累相对深,不互相拆台就不错了,比如克罗托内和洛克里。包括塔兰图姆对图里伊也多少有点芥蒂,毕竟当年塔兰图姆作为大希腊数一数二的大邦,面对一个新建不久的城邦,居然连败两次,最后虽然签订停战协议,和平共建赫拉克利亚,但塔兰图姆可是在大希腊大大的丢了一回脸。曾经是图里伊盟邦的阿门多拉腊现在要与塔兰图姆结盟,塔兰图姆元老院顿觉大大的长脸,而且阿门多拉腊的加入还能很好地保护他们的附属城邦——赫拉克利亚,岂会有不同意的道理!
但是马里吉提出的另一个要求就让他们为难了:马里吉以阿门多拉腊刚经历战乱、急缺物资维持生计为由,请求塔兰图姆给予援助。本来作为刚缔结的盟友,塔兰图姆又是富裕的城邦,援助些物质是举手之劳的事。但是马里吉所要求的物资数量比较大,元老们不得不对援助一事进行商讨。
直到第二天,阿契塔率领部队,回到塔兰图姆,向元老院汇报其出征的经过时,着力说明了雇佣军的战斗力和首领戴弗斯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还强调:现在的阿门多拉腊是由雇佣军这批新公民掌权。
其实之前马里吉已经就歼灭卢卡尼亚联军一事夸奖过雇佣军的表现,只是反而引起一些元老的不满,认为是想谋夺塔兰图姆的功劳。现在他们信任的阿契塔也说出这番话,而且对戴弗斯赞不绝口,就让他们意识到这个新生的阿门多拉腊除了可以为赫拉克利亚挡风遮雨之外,还可以再做点别的事情。所以不但没有删减马里吉要求的物资数目,而且还额外的增加了一些东西。
当马里吉在会场宣读与塔兰图姆的盟约时,老公民们听在耳里,没有多大感觉,同样都是结盟,不过对象是有图里伊换成了塔兰图姆而已,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倒是眼前的这位波斯人、现在的阿门多拉腊公民马里吉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不光是他流利的希腊语,而且想起因为他引出的两条法案,使老公民们一时间心情复杂。
接着,马里吉宣读塔兰图姆的援助物资名单:一百吨谷物、一千斤咸鱼、两百套圆盾和刺枪、一百匹亚麻布料……
他们每听完一个物资的数量,脸上就多一份惊喜,最后不等马里吉念完,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塔兰图姆真是太慷慨了!不说其他,但是一百吨谷物就足以让阿门多拉腊全体民众维持六个月的生活,到那时,阿门多拉腊的麦田也该收割了。阿门多拉腊最大的困难就这样轻松解决了,元老们犹如在梦中。
“以上所有物质由于数目太大,塔兰图姆将分成数次,经海路运送到赫拉克利亚,再运到这里。明天将送来第一批!”马里吉话音刚落,所有人都鼓起掌来。
这时,戴弗斯趁势大声说道:“诸位,鉴于马里吉为阿门多拉腊所作出的巨大功绩,我提议,阿门多拉腊公民、城邦商务官马里吉成为元老院元老!”
提议得到新公民们的热烈支持,老公民们也勉强举起了手。
接下来元老院还决定:由行政长官科尔内鲁斯、监察官安东尼奥斯带领使者团,于第二日出访塔兰图姆,表达对盟友的感谢,并就盟约的细节进行深一步的商讨。
元老院会议结束,马里吉紧跟着戴弗斯出了会场。
“谢谢大人对我的帮助!但让我成为阿门多拉腊的公民,当上商务官,还成为了高贵的元老!”马里吉感激的说道。
“看来我没有骗你。”戴弗斯呵呵笑道。
“大人你一向说话算话,怎么可能骗人!”马里吉仿佛忘了他当初来大希腊时说的话。
“马里吉,你可要记住,这不是我的决定,这是因为元老们感谢你对阿门多拉腊的贡献做出的奖赏!”戴弗斯即使谦虚,又是提醒的说道。
马里吉看了看四周,然后低声说道:“什么元老院!我只知道如果没有大人您,恐怕我连阿门多拉腊公民都不是,马里吉对戴弗斯大人您永远忠诚!”
马里吉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戴弗斯又是一笑,说道:“看来你还得慢慢适应作为希腊城邦公民的生活。”
马里吉还想再说,戴弗斯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问道:“塔兰图姆怎么样?”
马里吉是个聪明人,没有再说下去,而是认真的说道:“时间太短,匆匆的走了一圈,感觉塔兰图姆城市很大、人很多、而且富有的人不少……他们的港口商船很多,市场繁华,一天的交易量估计不低……”马里吉一脸羡慕。
戴弗斯点点头,又问:“听说梅萨皮人正在入侵塔兰图姆,现在情况怎么样?”
如果在没有加入雇佣军之前,马里吉才不会关心这些,更说不出个一二三,跟着雇佣军耳闻目睹,对军事也有了一些了解:“梅萨皮人已经撤退了,他们入侵的部队主要是骑兵和轻步兵构成,根本不与塔兰图姆的重步兵硬碰,他们只能侵扰塔兰图姆城外的土地,不过塔兰图姆也拿他们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根本追不上梅萨皮人。”
“骑兵?梅萨皮人的骑兵多吗?”戴弗斯敏锐的问道。
“我不知道。不过听说塔兰图姆往南的地势没有太多连绵的高大山脉,也少有河流,多数是平坦的草地,所以梅萨皮人在那里放牧大量的牛羊马匹。”
戴弗斯心中一动,他原以为在亚平宁半岛上除了北部的高卢人因为波河流域广阔的平原和沼泽而大肆养马,因此骑兵强悍;其他地方的势力都是以步兵为主,少量的骑兵只是充充门面而已。没想到在南部、在“意大利皮靴”的“后跟”上居然有以骑兵为主的部族(其实,这是马里吉情报有误,梅萨皮的军队并非以骑兵为主),回头一定要让安东尼奥斯出访塔兰图姆势,好好的调查一下这个梅萨皮势力。
注:梅萨皮 messapi ,据说是很早以前从伊利里亚(今天的伊庇鲁斯和阿尔巴尼亚的位置)移民到意大利南部“脚跟”的种族,因为早于希腊的大殖民时代,因此也被视为当地土著。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三章 赫拉结婚庆典
戴弗斯按捺下激动的心情,他对马里吉说道:“现在城邦正在为国库没钱而苦恼,你回来的正好。作为阿门多拉腊的商务官,改变阿门多拉腊几乎没有贸易的状况,为国库增加税收,这是你的职责!希望你好好对城邦考察并努力思考,拿出一个好的计划来!”
“我会尽全力做好!”马里吉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还有——”戴弗斯话刚出口又止住:关于提亲的事还是过几天再说吧,毕竟马里吉才刚回来。
马里吉见戴弗斯没再说话,也没敢问,于是说道:“对了,大人。塔兰图姆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两个人随船一起来了阿门多拉腊,说是受了你的邀请。”
戴弗斯忙问:“他们现在在哪儿?”
“应该是去找你了吧。”马里吉不确定的说。
……………………………
很快,戴弗斯在自己的宅院里见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一个叫马提科里斯,一个叫门托提克埃尔斯,两个人的年纪看起来都不大,应该没超过三十岁。
因此,刚回家的戴弗斯笑着说道:“你们看起来很年轻啊!”
这话却惹恼了马提科里斯,他大声说道:“数学可不是用年龄的大小来判断水平的高低,我的速算在塔兰图姆没人能比!你以为我是自己愿意到这个偏僻的小城来的吗?”
戴弗斯呵呵一笑:“你看我还不是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执政官。如果我是看不起你的年纪轻,岂不是也看不起我自己?!”
马提科里斯一愣。
“事实恰恰相反,我是很高兴毕达哥拉斯学派来的都是年轻人。因为年轻,所以精力旺盛;因为年轻,所以志向远大;因为年轻,所以敢于打破常规,想前人所不敢想的!这在学术领域尤其重要,不是吗?!”戴弗斯充满激情的说道。
之前静默的门托提克埃尔斯睁大了眼睛。
马提科里斯不好意思的嘀咕:“你说的很有道理啊……”
“你们放心!我会大力支持你们学派在阿门多拉腊的发展,我会为你们免费提供一个大的住宅,供你们居住和讲学,只要你们不违反阿门多拉腊的法律,你们可以在阿门多拉腊不受任何限制,发展你们的学生。我相信以你们的能力,你们会在阿门多拉腊创造出你们在塔兰图姆的同学所创造不出的辉煌事业!弥补你们的祖师毕达哥拉斯的遗憾!”
戴弗斯的承诺和鼓励点燃了两位年轻人的激情,他们向戴弗斯恭敬的行礼后,就请求戴弗斯派人带他们去住宅,他们要稍作休息,就立即开展工作。
戴弗斯当然求之不得。等两人走远,他还能听到马提科里斯的声音:“那个执政官不错!真的很不错!比塔兰图姆……”
“马提科里斯,你给我小声点,还在别人家里啦!”
……
戴弗斯听着,不禁哑然失笑。
“你真打算全力支持毕达哥拉斯学派在阿门多拉腊发展?!”克莉斯托娅从偏房走出来,手搭在戴弗斯肩上,有些担忧的说道:“我听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名声不好,他们行事诡秘,而且不敬诸神,反而认为万事万物是“数”构成的……以前在大希腊各城邦多次与公民大会、议事会发生冲突,所以大家都不欢迎它!”
戴弗斯不在意的笑了笑:“这有什么关系,我们希腊人不是已经习惯了人与神的和谐相处吗!不会出现象埃及人那样完全被神灵所统治,不敬神就会被处死的情况。何况,成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门徒并不容易,除了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贵族外,一般人无法通过他们的测试,这也是他们的学派无法壮大的原因。而且他们可是反对民主的!”
“哦……”克莉斯托娅眼波流动:“你认为他们会支持你?”
“他们支不支持对我有什么影响!”戴弗斯耸耸肩,说道:“不过至少说明他们不会是大的麻烦。而且,你别以为他们只研究数学,他们对哲学、音乐、艺术……都有深入的研究。还有一个你感兴趣的地方,在学术上他们提倡男女平等。”
“真的吗?”克莉斯托娅惊讶地问。
“当然是真的。据说毕达哥拉斯的妻子就是他的学生,我这是听阿契塔说的。”戴弗斯笑道:“有了他们的入住,将来你的银行就不缺会记账算数的雇员了。”
“你不是说他们发展不起来吗?”克莉斯托娅记得他之前说的话,白了他一眼。
“按照毕达哥拉斯学派现在的方式授徒当然不行。不过,这俩个年轻人撞墙之后,我不信他们不会做出改变。”戴弗斯自信的说道。
…………………………
清晨,阿门多拉拉山上野花遍开,姹紫嫣红,一片浪漫的花海,其中以紫色的百里香居多,在山风中摇曳,将浓郁的香气遍撒全城。
一对对男女盛装打扮,从各自宅院出来,汇集到广场……
一千五百多对新婚夫妻将不大的广场变成欢乐的人潮。晨曦照在他们幸福的笑脸上,而他们的目光则炯炯有神地聚焦在中央平台上:那里矗立着一座从梅塔蓬图姆的赫拉神庙抬来的赫拉神像,女神右手持权杖,左手轻捻衣角,面带和蔼的微笑,面对台下的新婚夫妇。
神像四周是几位身着洁白长袍的女祭司,跳着祭祀的神圣舞蹈,口中唱着颂歌……
等仪式结束后,赫拉大祭司用她清亮而有穿透力的声音对着台下无数的新人说道:“今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赫拉大神将在此见证你们幸福的结合!希腊人最珍视家庭,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是家族兴旺的标志,是城邦稳固的基石!……”
大祭司向前一步,倾身问道:“赫拉托付我在这里向在场所有的男子询问‘你是否愿意为你妻子挡风遮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爱护她,直到生命终结?”
以戴弗斯为首的男人们毫不犹豫的说道:“愿意!!!”
“赫拉托付我问在场所有的女子,‘你是否愿意为你丈夫管理家庭,养儿育女,无论遇上多大困难,都敬重他,直到生命终结?”
以克莉斯托娅为首的女人们由衷的说道:“我愿意!!!”
大祭司满面笑容:“现在新人们可以亲吻对方!”
戴弗斯与克莉斯托娅,吉奥格里斯与丹妮娅,奥利弗斯与米特拉(由于昨天下午,梅塔蓬图姆的赫拉祭司队伍的提前到来,使得戴弗斯急忙去向马里吉提亲,没想到马里吉很爽快的答应了。事实上,在波斯受王政制度熏陶的马里吉并不太在乎奥利弗斯的名声如何、财产多少,他在意的是奥利弗斯是戴弗斯亲密的朋友,而且又是戴弗斯亲自提亲)……无数对新婚夫妇深情凝视,甜蜜亲吻……
在旁观看的斯特隆波里见状,目不忍视,却小声抗议说:“这是违反希腊传统的,太伤风俗啦!监察官啦……监察官应该去制止他们!”
“监察官已经出访塔兰图姆了。”斯康姆布拉斯笑道:“我倒觉得这个赫拉仪式挺有趣。”
“‘幸福的婚姻是家族兴旺的标志,是城邦稳固的基石。’这句话很有道理啊!”拉斐亚斯也感叹的说道。
“赫拉的这种祭祀仪式我以前从未见过。”科尔内鲁斯有些疑惑。
“听说是执政官夜晚赶去大祭司住处,一起商量决定的,那肯定是执政官出的主意。”普罗特西劳斯猜测的说道。
“听你们说话,似乎你们的执政官倒是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赫拉克利亚的使者安洛克里斯望着广场,笑眯眯的说道。
“赫拉大神祝福你们!”大祭司双手拳心向天,虔诚的说道。
几位女祭司开始向台下抛洒圣水,新人们也虔诚的唱起赫拉颂歌。
婚姻仪式刚刚结束,场边的消防队员们端着盛满水的瓦罐就开始奋力向场内泼洒清水,虽然预先得到通知,但是女人们还是尖叫着躲进自家男人的怀中,而男人们一边护住自己的妻子,一边还要去抢夺消防队员的瓦罐,整个会场尖叫声持续不断,场面欢快热闹……
“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普洛特西劳斯一脸兴奋,突然转身往回跑。
“你干什么去?”特里托德摩斯问道。
“回去拿盛水的瓦罐!”普罗特西努斯头也不回的跑着。
“拿瓦罐?”特里托德摩斯一愣,马上明白过来,看着场上的热闹,也心动了,大声喊道:“多拿几个瓦罐!”
“对,多拿几个!”斯康姆布拉斯也童心大发,同时他还哀叹:“可惜我早结婚啦!”
“阿门多拉腊已经有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拉斐亚斯感叹道。
斯特隆波里被这句话触动了心绪,望着场中水雾升腾,在阳光下凝结成七色彩虹,一时间也停止了抱怨,喃喃说道:“不是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这样的庆典吗?!”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十四章 锡拉库扎的邀请
集体婚礼结束后,戴弗斯并没有马上回家,他和元老们在元老院会见了梅塔蓬图姆和赫拉克利亚的使者。
一个是塔兰图姆的同盟,一个是塔兰图姆的附属城邦,而阿门多拉腊也已经成为了塔兰图姆的盟邦,因此会谈是友好而顺利的。戴弗斯提出了阿门多拉腊愿与梅塔蓬图姆、赫拉克利亚两城友好相处、互帮互助的建议,两城使者欣然接受。三方并就加强来往、增强贸易等方面进行了商谈……
忙到下午,戴弗斯才终于回到家中,没想到已经有一位客人在等候。
这位目光锐利的中年使者呈上了丰厚的礼物,然后礼貌的做自我介绍:“你好,尊敬的戴弗斯执政官!我来自锡拉库扎,是全能将军狄奥尼修斯的使者赫罗利斯。”
“锡拉库扎”、“狄奥尼修斯”听到这两个词,戴弗斯心中一震。
在前世,提起历史上锡拉库扎的僭主狄奥尼修斯,他能想到的就只有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戴弗斯在希腊城邦中想当僭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除此之外他对狄奥尼修斯甚至锡拉库扎,就如同其他普通人一样,没有任何深刻印象。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雅典、斯巴达以及罗马身上,知道稍微多一点的就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的远征大军在锡拉库扎全灭,还有哲学家柏拉图在锡拉库扎待过,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死在锡拉库扎……如此而已。
但是,戴弗斯来到这个时代,尤其是来到大希腊之后,经常在工作之余找布尔科斯、科尔内鲁斯等人细聊大希腊的风土人情,因此他知道了锡拉库扎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大邦。如果说希腊本土的城邦以雅典、斯巴达为盟主,成功抵御了波斯大军的侵略,那么大希腊城邦和西西里可说是在锡拉库扎的领导下,向南击败迦太基大军(巧的是胜利那一天,与东部的萨拉米斯海战时间相近),同时向北帮助亚平宁半岛的希腊城邦打退了土著人的进攻,因此在几十年前锡拉库扎就是西部地中海希腊城邦中的霸主,当时它的政体就是僭主制。而这一次锡拉库扎再度实行僭主制度,当权者就是所谓的全能将军狄奥尼修斯。
1...373839404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