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不敢,后学末晋之人,岂敢担上大神如此夸赞,晚辈担当不起。”
荀少彧咬了咬唇角,手上幽精刀痛苦的嗡鸣着,一丝丝裂缝逐渐扩散,似乎下一刻就要碎成千百片。
这是大神通者的目光,哪怕其中并无多少力量,但其中迸发的压力,仍然荀少彧甚为吃力,骨骼不时发出丝丝悲鸣之音,一根根肌肉纤维仿佛绷紧的弓弦,在不住的颤抖着,似乎下一刻就要断裂。
只要吴回氏给予的压力,再多上一丝一厘,就能彻底压垮荀少彧的脊梁。
“你能当得起,吾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吴回氏淡漠的说着,不容一点一毫的质疑。
“你得了吾的机缘,参悟大道烙印,而踏入【金刚不坏】的路数,就是你我二人的缘分到了。”
千丈神人真形伟岸之极,道:“既然你我有缘,吾也不会轻慢了你。吾给你留下了些许‘物什’,对吾可能没什么大用,但对你来说就不一定了。就看你能否借力,再续上这一段缘分。”
“吾想,到时候一定会很有意思的!”
吴回氏自顾自的说着,全然不顾荀少彧几乎压垮了的身躯,几点赤色光华落入荀少彧的身上,眸中点点神炎灼灼,时间与空间颠倒逆反,千丈神人真形缓缓淹没于时空大潮中。
…………
吴回关隘,
天色沉寂,清风微微拂过面庞,荀少彧愣然的矗立着。
若非吴回关前的破损,宣告着刚刚经历的真实,那一位天人道果的悍然出,以及神人吴回氏的显化世间,几如南柯一梦般,显得极为的不真实。
数万甲兵懵懵懂懂,几十位先天宗师也面上带着困惑,仿佛对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已经模糊淡化了一般。虽然脑海中的记忆已经悄然淡化,但所有人望着眼前的战场,仍会有一抹怅然若失遗留在心间。
“蛮兵大溃,天佑主君!”
一名大将心思一动,捏指握拳举起,高声的呼喝着。
“蛮兵大溃,天佑主君!”
数十员大将纷纷惊醒,同时呼喝着:“蛮兵大溃,天佑主君!”
数万甲士高举战矛,铮铮战音宣泄开来:“蛮兵大溃,天佑主君!”
“吼……”
“吼……”
“吼……”
万众一心之下,丝丝缕缕的血光沸腾,一尊千丈神人之形,以着红发赤面,手持一口赤炼剑钩,虎目圆睁注视着苍茫大地。
这一支甲士,已然成为百战精锐之师,更因为沾染大神通者烙印的一缕气息,战力直逼顶尖精锐之师,有着窥伺法有元灵,臻达道兵级数的机会。
荀少彧恍然想着:“神威如海,神威如狱,不到超凡入圣之境,竟然连大神通者的真容都看不得,见之则失,思之则遗,闻之则怠。”
看着关隘上下,已经不足三万甲兵的百战精锐,荀少彧若有所思道:“既然尔等因吴回关一战蜕变,不如就以【吴回劲卒】为号,以纪吴回关一战。”
“主君,吾等自此就为【吴回劲卒】中一员,谨以此身此生来报,必不负主君大恩厚重。”
常云光伏身叩首,这一员大将可谓众将之首,一身修为经过吴回氏大道烙印锤炼,在【脱胎换骨】之境上涉入极远,几乎可与一尊武道大宗师相若。
同样大有收获的诸逾行、上阳朝二人,都是目露金光璀璨,一点点流光氤氲生成,功候上大有裨益。
“必不负主君大恩厚重!”
置身于数十员大将呼喝,与数万甲兵兵戈峥嵘中,荀少彧的目光中唯有一片清明。
只因为荀少彧知道,所谓肉身成圣的道路,只是一个刚刚开始,却绝非是道路的终点。
上古吴回氏的傲然世间,祂的居高临下,无不是因为祂那一身堪称傲视宇内的大神通dà fǎ力。
这些外在的权势地位,与他而言只是甘甜的毒药,浅尝而指尚可。一旦沉浸在其中,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摧毁自身心性、道心,对于以后的修行无有半分益处。
【超凡入圣】只是一个起始,就连其上的【天人之道】、【天人道果】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一个。
荀少彧虽有【金刚不坏】道体,但想要达到惊骇神圣仙佛的境地,着实差着一些火候。至少要有着天人级数的【肉身不死】,乃至于更上一重道果级数的【滴血重生】之境,才有资格在广袤无际的主世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渊水之畔,
营盘连绵,战旗摇拽,两方大军阵势拉开,隔着宽广湍急的渊水,丝丝缕缕的兵煞沸然灼灼。
帅帐营盘中,闻渊明面色沉重,正坐在主位上,第三只天目开阖闪动间,露出一簇火苗在瞳孔中央蜉蝣。
“上古大神通者吴回氏!”
老太师手掌青筋露出,握拳重重敲在桌案上,面上阴晴不定。
哪怕相隔千里万里,老太师这一道神目,仍能烛照吴回关内外。
对于吴回关蓦然生出的种种变故,闻渊明这一尊大地游仙是第一个察觉的,也是众多旁观者之一。
只是上古吴回氏烙印演化吴回关,是谁也不知道的上古大密之一,当世修行人少有人知其玄妙。故而在大神通者烙印出世之时,才会惊动众多苦境天人,甚至连一尊道果级数都铩羽而归。
“没想到,荀十四竟然能与一尊大神通者沾上瓜葛!”
“这位的喜怒无常,在众多大神通者都是出了名的,也不知这会给吕国政局,带来怎样的影响。”闻渊明心绪不宁,起身负手徘徊在帅帐内。
吴回关的一战,让闻渊明看到了蛮人的致命之处,在后方被截断的情况下,只要他维持稳扎稳打,无有急功冒进之举,几十万失去补给的蛮兵,在他眼里顷刻即能将其土崩瓦解。
但是荀少彧在这一战中的异军突起,让老太师这一位四朝元老,都不由得为之心惊。
毕竟大宗师级数的高手,与武道圣人一级看似相差仿佛,实际影响却是天差地别。
一尊肉身成圣的大高手,固然无法打破吕国朝内的局势。但是在文侯诸子中,何人能挡得这一尊少年天骄的锋芒。
如今又有一尊大神通者的身影,在其身后若隐若现,就更是棘手数倍了。
元始诸天 p
p元始诸天 56321dexhtlp





元始诸天 第二七八章人心如炉
“吕国至此多事矣!”
老太师神目开阖,一滴晶莹剔透的血泪,自那一只金色瞳孔中缓缓落下。
这就是窥视一尊大神通者的代价,若非老太师出身极为不凡,让吴回氏这一尊古神都有所顾忌,就不只是损伤第三神目,流下一滴血泪如此简单了。
闻渊明的忧虑不无道理,一尊上古大神通者的好恶喜怒,已能决定一方诸侯国的兴衰成败,由不得老太师不思虑再三。
对于一尊踏入肉身成圣之途的武道强人,还有那三万百战精锐之师、数十先天大将。闻渊明固然会重视一二,却也不会因噎废食,自降身份去做过多的关注。
老太师自矜大地游仙绝顶,触摸天人之道的法力神通,就是荀少彧真正踏入第二次证道的境地,道心精神一举入圣超凡,彻证无碍之境,也能兀自压下荀少彧的勃勃野心。
但是荀少彧因缘际会,与这一尊大神通者的照面,却是让老太师心神不宁,颇有局势脱离掌握之感。
“大神通者道境高远,超乎一切,超拔诸天,莫可名状,莫可名之!”老太师低声呢喃着,眉宇间不知何时,已然浮现一抹漠然。
对于一尊大神通者的突然搅局,让老太师也无可奈何,也不可能奈何。
除非是道祖、佛祖、魔祖这三位脱离苦海,身临彼岸的无上大神通者亲临,否则一尊大神通者想要做什么,便是同为大神通者之人,也难以去揣测,更难以去干预。对于这一点,老太师因为出身渊源,自是再清楚不过了。
“看来,只能等着那位落子,或许能看看祂的心思了!”
闻渊明冰冷的哞子中,似乎含着少许复杂意味:“在此之前,先破蛮敌,再言其他。”
营盘连绵起伏,军旗猎猎呼啸,大军军容焕然正盛,闻渊明要一举打断蛮人的脊梁,让蛮人五百载之内,再无南进神州大地的可能。
…………
吴回关再度恢复平津,关隘上的荀少彧依旧是身着玄甲,神情淡然冷肃。
但此刻的荀少彧,已然踏入肉身成圣之途,武力与前日之时,赫然不可同日而语。
一名名大将拱卫身畔,数万甲兵精气蓬勃,其兵锋锐气之强,将天穹上蜉蝣着的云霞,给生生震成无数细碎的云气。让云气散落天地之间,归于无形无质之气。
“主君,上阳将军来了。”一员大将上前数步,向上拱手说着。
这一位大将的步子,每一步都似用着竹尺,严苛之极的丈量了一番,且步伐之间轻重拿捏,简直是恰到好处,可谓妙到毫巅了。
在豫州大地已能博得一时声名,让人不得小觑分毫。
荀少彧淡淡的说着:“嗯……上阳礼终于来了,急行军两日两夜,着实是难为他了。”
在击溃了蛮兵的攻势之后,荀少彧顺理成章的应该出兵渊水前线,撰取最大的胜利果实。
但吴回关经此一役,已经落入世人的眼中。一座沾染大道烙印气机的吴回关,与寻常的上古关隘的价值可大不相同,足以让许多人铤而走险了。若无大军驻守关隘,只怕登时就有大能之士上门,不要皮面的将这一座关隘,连着整个地皮、地基一整个的掠走。
不要以为不可能,大能力者的面皮并非想象的那么单薄!
对于那些坐困瓶颈的老天人们,一枚承载大神通者玄妙的烙印,就是他们此生唯一的契机,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只能就此抱憾余生。
所以,哪怕有一线机会,他们都会狠狠的攥住,不可能轻易的放过。
为此,他们可以性命相搏,血染天地玄黄,也要争个子丑寅卯,来个上下高低。
虽然荀少彧知道那一道大道烙印,已经让不知身处何方的吴回氏收回了。但其他人可不知其中的始末,或许是有人知道,却尤自抱着几分不可言说的心思,对于吴回关极为的觊觎。
因此,荀少彧才敕令盘踞詔邑的上阳礼,率着驻守詔邑的一万新卒,急行军赶到吴回关,以交托关隘的内外防务。
让荀少彧心无旁骛的率军南上,抵达渊水战线,无有后顾之忧。
而上阳礼不过两日两夜行程,就能率着一万新卒赶到吴回关,也是出乎了荀少彧的预计。
由此可见,荀少彧肉身成圣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包含着内部。
虽说天下强兵可以日行三千里,但那是顶尖精锐之师,甚至道兵级数才能做到的。一支新卒将兵若无大将镇压,就是日行一二百里,都能称之为军容整肃,率军将领非同一般了。
一旁的上阳朝立身秉正,道:“主君横击蛮乱,居功甚伟却无自矜,上阳礼只是遵从主君将令,这是为人臣的本分,当不得主君赞誉。”
荀少彧看着上阳朝的神色恭谨,道:“上阳公毋需谦逊,上阳礼有着将才干略,吾是看在眼里的,过多的谦逊不是不好,但再多就非是谦慎了。”
“诺!”
上阳朝垂头应着,默然向后退了几步,举止间的恭顺,让荀少彧暗自叹服不已。
“这上阳朝的修道天赋不行,但论起心计城府,韬略兵法上的造诣,怕是几方世界中的谋士毒士,也不及上阳朝一人。”
对于上阳朝的态度变化,荀少彧不置可否,只是心头愈发微妙了。
自从荀少彧武道大成,己身屹立绝巅的那一刻起,上阳朝的态度就愈发的谨慎了。
荀少彧虽非是自微末中崛起,但他的出身地位并未给他带来多少的支持,反而烨庭上下的步步杀机,将他心性磨练的极为敏感。所谓孤僻、雄断、寡欲、薄恩,让他犹如野兽一般一步步吞并弱小,壮大着己身的根基。
但是上阳朝极为清醒的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关键时刻,正在逐步逐步的接近。
如今的荀少彧大势已成,不再是那个初入蔡地的庶子了。暂代上蔡大夫之位,麾下先天大将数十,战将数百、上千之多,三万百战精锐之师在握,已是角逐吕国君位的有力竞争者。作为荀少彧盘踞南蔡之地的功臣,上阳朝全程看着荀少彧的心性蜕变,乃至于愈发老辣的手腕。
而对于荀少彧的心性,上阳朝越是看的通透,就愈发的不敢妄自而为。
先前或许还有一二自矜自持,在荀少彧肉身证圣的那一刹那,已然将上阳朝那几分矜持,给生生的击成粉碎。
荀少彧眸光闪动,沉声道:“让上阳礼上来吧,”
“诺!”
这一员大将伏身而应,甲衣骤然响动,微微扶正佩刀,转身向着关下走去。
不多时,战马喧嚣大起,上阳礼一身黑色甲衣,缓缓登上关隘,面上尚有风尘之色,肃然伏地叩首。
“臣上阳礼,参见主君。”上阳礼的声音铿锵有力,一丝疲惫之意也无,显得神采豁然。
荀少彧面上露出笑意:“上阳礼,你是个能将啊……六百里日夜兼程的急行军,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你很不错啊!”
只有执掌过军伍的人,才能知道其中的难度,以及这一员掌兵大将的难得可贵。荀少彧固然不愿上阳氏再度开拓影响力,却也更期望自家麾下将才干才,能再多上一些。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着众多的人杰拥护,才有着荀少彧成事的底蕴。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
“主君率军征讨蛮兵,正该要在敌无所防的情况下,悍然痛击敌军。吴回关大战炽烈时,臣不能与主君共苦,已是为人臣的不该。如何能再让主君,因吾而错失战机。”
上阳礼古板的面庞,无有一丝骤然的喜色,一板一眼的话语,令人无形中感到此人的严苛,乃至于不易相处的性情。
“哈哈哈……好!好!好!”
荀少彧仔细的打量着上阳礼,蓦然扶掌长笑。
这一番话并无多少新意,但为人臣子的本分,以及身为大将的战略目光,都让荀少彧一览无余,让荀少彧不禁对其刮目相看。
…………
烨庭二十四阁,凤鸾阁!
一名名内侍战战兢兢跪在冰冷的白玉石地面上,上额触着冷硬的地面,浑身不由得瑟瑟发抖。
只有两名容貌秀丽的宫婢,一左一右的侍奉着姒宣云,俏丽的玉容冷冷看着跪在地面,噤若寒蝉的众人。
碰—
姒宣云玉手蓦然按在华美的梳妆台上,千年梧桐宝木雕琢的妆台,留下了五道芊细修长的指印。
千载梧桐宝木是炼制宝兵的上好宝材,非【伐毛洗髓】的大高手不得损其分毫。
只是这一位吕国夫人,一身法力颇为高深,已然臻达【炼炁化神】之境地,其一身根基之浑厚,更是连破数重关隘,臻达元神七转之境,有了一丝【元神纯阳】的气象。
所以才能不带一丝烟火气息,就在千载梧桐木雕琢的妆台上,留下一道清晰可见的掌印。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一点小事都办不得,本宫要你们何用?”
姒宣云凤眸一厉,冷冰冰的话语,回荡在凤鸾阁中,内中包含的冷酷,让所有婢子、内侍身子不由一抖。
“拖出去,杖毙!”
顷刻间,有着几名内侍涌入,轻易的制住了阁中惊恐莫名的婢子、内侍,生生拖出凤阁。
在这一过程中,阁内的婢子、内侍一脸灰败之色,身子不时抽搐几下,却全无反抗的念头。
凤鸾格规矩之严苛,让所有内侍、婢子都不敢逾越半分。凡是敢于逾越规矩的,骨头都烂成酥泥了。
“哼……”
姒宣云凤眸冷唳稍减,道:“丁点小事办不好,留之何用,都是废物!”
“废物!!她玉口轻启,柳眉微微锁着,一身凤威压得阁中众人俯首。
“紫檀,”
姒宣云撇了一眼,矗立一旁的紫檀。
紫檀微微作稽,低声道:“夫人,”
姒宣云冷眉一挑,道:“听贺儿说,那庶子很能折腾啊,还有闻渊明那老……儿,竟然上奏疏,要让那庶子接掌上蔡,爵进上一等,位在上大夫。”
姒宣云本想直呼‘老儿’的,但以闻渊明地位之尊崇,可谓吕国最为重要的柱石,就连姒宣云这般跋扈,都要心生忌惮,不敢肆意落下一丝口实。
她幽幽的说着,眸光透着一丝不可琢磨,道:“这事儿……你已经听过了?”
闻渊明一封奏疏上达国君,可是让烨廷上下一片哗然。
这一上大夫之位,在吕国已是实实在在的高位,放眼吕国广阔疆域,也只有不过二十之数。而荀少彧只是一个不身出彩的庶子,在国朝诸卿眼中,又有何资格高坐上大夫位。
要知道,国君诸子中尚未有上大夫爵位者,一旦让荀少彧得到上大夫的名位,又让世子处于何位。
而文侯诸子中的势力变化,又会有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洗牌。
作为国君诸子中的中首个上大夫,其中的意义特殊之极,老太师久经朝事,岂会不知当中的微妙关系。以老太师的老于世故,如何不知个中深浅。只是如今的荀少彧左右连横,已然成了势头,一般人都难以制衡这位潜龙。
闻渊明既然想要用荀少彧的势,就不得不给出相应的筹码。
但是烨廷相距渊水甚远,不知前线形势之变,也不知荀少彧今非昔比。
不说这一封奏疏却引得烨廷震动不已,让本就已经暗流涌动的烨廷,形势愈发的难测了。只是个中的影响,就让许多人寝食难安。
紫檀静静的听着,徐徐道:“奴婢已经知道了,就是不知夫人的意思?”
姒宣云冷笑不止:“哼……贱婢生的小崽子,也想翻出本宫的掌心?”
荀少彧的锋芒,纵然隔着千山万水,仍让姒宣云如芒在背,一刻也不得安生。
姒宣云漠然的说着:“属于贺儿的,哪怕是贺儿不要的,本宫也不允许他人窥视。”
“何况一个卑贱的小儿,想要染指吾儿的封邑,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少斤两。”
“……不知死活!”




元始诸天 第二七九章兵锋所指
“你说,是吗?”
姒宣云玉唇轻动,精致面庞上只有清冽,心中杀机淤积在胸。
闻渊明一封奏疏震动烨庭,也让她真正重视起荀少彧这一位庶子的分量。
这是切切实实的威胁,是让姒宣云都不得不动心剪除的‘祸患’。
所谓上蔡大夫的名位是一回事,而荀少彧在上蔡时chi luo裸表现出来的敌意,又是另一回事了。
自幼受到的教训,让姒宣云知道一个道理。既然是威胁就不能放任,藓疾也能成长为大患,一定要在露出苗头的刹那,就将其连根彻底铲掉。
紫檀朱唇轻轻开合,道:“夫人,此子断不能留,为以后而计,应当早下决断啊!”
姒宣云低低一笑,美眸略过冰冷深沉,道:“你说,依着小十四的变化,是否背后站着哪个……老不死的?”
昔日的荀少彧,能从烨庭中囫囵着脱身,除了几位荀氏耆老着实看不过姒宣云专横,几度明言警告下,让姒宣云不得不有所收敛。也有着姒宣云本身不愿为一介庶出子,与整个荀氏闹得太僵,以后不好收场的因素。
紫檀缓然开口:“夫人,那个庶子的威胁,已经再也不得忽视。纵然还不到危及世子地位的时候,但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再想下手剪除威胁,咱可就悔之晚矣了。”
“夫人,您不能再坐视这个祸害不管了,必须立刻剪除掉。”
“是啊……可不能到了悔之晚矣的时候啊!”
姒宣云低声呢喃自语,玉容多了些许冷硬之色。
身为宋国国君贵女,她的出身已经决定了心性,必然有着果决的一面。
毕竟是见过了太多起落,繁华凋谢。她固然有着自身的矜持骄傲,但一旦下定了心思决意,就绝不会坐视养虎为患,为以后遗下余祸。
“或许,该用那口刀的时候了!”
…………
渊水战场,
战旗摇拽纷纷,兵锋呼号不绝,两方大军如蚁,数十万大军号角鼓吹。
一排排甲士战列,兵戈林立中汇聚一股惨烈之极的战争气息,自两畔殷红的血泊上凝聚。这是自两军拉开阵势以来,打得最为惨烈的时刻。
湍急的渊水之上,一尊尊显化数十丈巨人蛮身的强横蛮将,横跨激流震荡,多以战斧、门盾、厚背刀为兵器的蛮将们,只是随意的一击之力,就能撼动上百丈大浪卷起。
一艘艘战舰乘风破浪,其上一位位吕国大将衣甲峥嵘,玄衣猎猎铮铮,施展先天武道大势,一拳一脚震撼山岳。不时巨浪滔天覆盖,大将怒吼咆哮如雷,轰然震碎了压来的大浪,千万朵浪花绽放。
十万【黑水锐士】一并拉开兵阵,矗立于黑铁玄舰之上,顶尖精锐之师浮现兵戈血煞,一头黑蛟傲然飞腾于上,窜梭于水浪激荡间。
这黑蛟每一翻腾挪转,都着实震杀了不少蛮人,一道道沛然巨浪拍打落下,将这些蛮人生生锤成血肉模糊的肉酱,破破烂烂的血肉沉入渊水,浮起一层暗红色的血痂。
闻渊明两手持金鞭,铮铮龙吟浮动,雌雄金鞭抽下,沿途风浪席卷。老太师魁梧的身躯迈步风浪尖儿,元神法力聚散无常,每一招每一式皆有翻江倒海之势。这一尊顶尖大地游仙不惜亲自出手,让十万蛮兵不能近前一步。
1...149150151152153...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