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司子期一旁看着闻渊明执笔挥毫,面上的神清欲言又止。
“阿父,公子少彧一旦执掌上大夫名器,千里上蔡就会成他的自留地,而以公子少彧的心机城府,怕是上蔡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必然要向四周扩张。”
“周边刚刚经历了蛮人之乱,正是人心惶惶之时,公子有着国君子嗣的身份,振臂一呼就能应者云集,将这方圆万里尽数收入囊中。”
“以此看来,您的约法三章只是一纸空文,以公子少彧的性子,岂会安分的遵行?”
闻渊明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子期啊,在公子少彧的面前,可是摆着大量的诱惑,所谓的约法三章,只是个脸面上的功夫,起不到多少实际上的作用。”
“只是看着荀少彧势力膨胀的如此之快,老夫才不得不给他们划出一道红线,免得他们伤人又伤己。”
“哎……老夫急于打退蛮子,给君侯上疏举荐荀少彧,暂且担任上蔡大夫。如今蛮子大败亏输,回头再看看荀少彧,何尝不是全盘接受了蛮子占据的疆域?”
“势力膨胀的太快了,可不是什么好事。荀氏历代都是能者上弱者下,这一代的荀氏诸子,个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彼此间摩擦不断。在如今的情形下,荀少彧异军突起,势必会是众矢之的。”
“在这一敏感时刻,老夫那一道疏文纵然全是公心,也要被刻意弯曲一些。”
闻渊明摇头苦笑,手上符笔轻轻在绢帛上勾列一个个符文。
司子期难以置信的道:“阿父,莫非您这是在向满朝大臣,澄清自己?”
“称不上是澄清,只是眼看地方势力的坐大,又是一位公子出身,难免会是未来dong luàn的隐患,因此才会压上一下,免得势大难制时彻底失了缰绳约束。”
“朝中的事情,一团乱麻烦人的很,却也让人不得不去做。”闻渊明第三只天目似闭似合,隐约中有一道金线流转着,
“通传下去,整理军资,三日之后回朝!”





元始诸天 第二八三章变生肘腋
烨庭,凤梧阁!
众多重臣、大臣,恭谨的矗立在殿中左右,荀尚观漠然看着玉案上的奏疏,逐字逐句的看着疏上的内容。
这一份奏疏,是经过神通符箓传递的重要信笺,非是重要性超乎寻常的军情讯息,也不会用上糜费甚大的符箓来通禀战情。
凤梧阁中一员员重臣大将,纷纷注视着荀尚观平静的面孔,等待着君侯的宣告。
郑、宋二国的蠢蠢欲动,其压力直逼烨庭,让肃穆沉重的烨庭,气氛愈发低肃了三分。
“渊水会战,闻太师率军直捣群蛮,镇杀三蛮首领,驱散四十万蛮兵,大展吾吕国国威。此为吾荀氏开国以来,史无前例的大胜,呜呼!壮哉闻太师!”
蓦然间,荀尚观抚案而起,眉宇间的一缕喜意久久不散,高声说道。
轰!
这个突兀的消息,砸的殿中诸臣面面相觑。但是击溃数十万蛮兵,着实是吕国少有的一场大胜,历数吕国战事,其影响力都能排在前三。
哗!
殿中数百卿大夫,遽然伏身叩首,齐声贺道:“恭喜君侯,贺喜君侯,吾吕国国运昌隆,南陲万里又可享二百载安宁,边陲无战事,国事则永昌。”
数百卿大夫齐声之下,震得凤梧阁都微微一颤,回荡与凤梧殿内外。
几十万蛮兵的溃逃,等若打断了边陲蛮人的脊梁,没有二百载的休养生息,想要再度集结几十万蛮兵作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一般。而且二百载的修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要有真正的顶尖强人坐镇,否则再多的蛮兵,也只是一盘不足道哉的散沙。失去了南陲蛮人的掣肘,对于吕国未来的发展,其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哈哈哈……”
荀尚观畅然开怀,一览诸侯冠冕,道:“闻太师与社稷有大功,与万民有大德,与天下有大行,如此大德大功大行,寡人当以亚父尊之。”
闻渊明这一战的影响力,虽然现在还未有体现,但谁也不会小觑,一支击溃几十万蛮兵的【黑水锐士】。倘若有着这样一支强兵坐镇几国边境,一直小动作不断的郑、宋二国,只得暂息旗鼓了。
当然,烨庭中还有一支【飞凰神兵】坐镇,一旦真有危及吕国社稷存亡之事,这一支【飞凰神兵】就足以保证吕国的社稷存续了。
一名荀氏大臣叹息:“君侯宏恩,天下莫不以太师为楷模耶!”
“君侯宏恩,太师必为天下之楷模!”殿中众臣无不钦羡,向着高座君位的荀尚观,叩头言道。
亚者,次也,尊敬如次父!
荀尚观以‘亚父’尊谓闻太师,殿中诸臣谁不动容。纵然老太师四朝元老,但这名分也太重了,几乎就是明确了其朝中第一人的名位。
荀尚观道:“敕封闻太师的诏书,尔等用心编撰,势必让天下人都知,老太师大功大德大行。”
“诺!”
殿中诸臣纷纷应诺,整肃的声音,回响于殿中。
对于人道九州,尊王攘夷乃是政治正确,国与国间的利益争端,都是为了一己的私心私利而已。只有攘服四夷之功,方是真正的功业。
上大夫范宜治进言,道:“君侯,既然南陲无战事,吾吕国对于北方郑、宋二国屡屡挑衅,也该做个回应了断了。”
“哦?”
荀尚观眉心一跳,道:“郑、宋二国固有挑衅之举,但吾吕国渊水会战大胜,【黑水锐士】死伤无可计数,以吾吕国久战疲乏之师,迎战郑、宋二国养精蓄锐之兵,却是不为兵法之道。”
他缓缓抚摸着象征吕侯的铜钮金印,面上无喜无怒,道:“宋国与吕国为姻亲之国,寡人修书一封呈予宋侯,想必宋侯会理解吕国善意的。”
不理解的话,了不得一场兵戎相见!
范宜治垂头问道:“不知,对于郑国的咄咄之势,又该如何应对?”
荀尚观摇头道:“无需去应对,以郑公的老谋,以及郑国众大臣的见识,岂会轻易与吾哀兵相争?”
【黑水锐士】之强悍,经历了数十万蛮兵血战的洗礼,已经是天下公认的强兵强军,若是再有几分机缘,未尝不能成为吕国的第二支镇国道兵。所谓郑国【玄鸟】、宋国【凶虎】、吕国【飞凰】,三大道兵镇压豫州诸国,若是一朝极尽升华,未必不能抵达道兵级数,一举打破豫州三强分立的大局。
“况且,还有一个上蔡,需要寡人权衡利弊。”
“吴回氏的……一尊上古火正,没想到还有如此的惊喜啊!”
荀尚观手掌压在君位上,眸中幽幽深邃,轻轻看着奏疏末尾上,那一笔带过的上蔡舆情。
…………
凤鸾阁!
亭台水榭,石桥拱起,流水潺潺,花枝摇曳。
姒宣云端坐在水榭中,手上持着一柄碧玉宝扇,扇柄垂着一根红丝宝带,拴着一两枚美玉宝珠,紫檀、青璃二位近侍伺候左右。
而在水榭之外,一名名精干的内侍,目光炯炯有神,观察巡视着四周。
这些内侍都是宋国陪嫁过来侍从,一个个最少是【伐毛洗髓】境界的武道强手,是姒宣云在烨庭中最为信任的班底。
“那个小崽子,真是成了势头了!”看着呈上的信笺,轻轻晃动翠绿宝扇,姒宣云淡然一笑,尖细的柳眉上,泛着一丝冷意森森。
眸光视线之下,这一张纸笺倏然化为飞灰,浮灰飘飘摇摇,自姒宣云如羊脂白玉般的指尖飘落。
“夫人,那小崽子确实今非昔比了,婢子特意让亲信之人,对上蔡那里做了一番查察。”
青璃俏丽的面庞上,一脸的凝重,一字一顿道:“真真是触目惊心,上蔡如今的局势,已经全在那个庶子的掌握,上蔡几十万黔首百姓更是只知那个庶子,而不知烨庭教化。”
“麾下更有数十先天大将,三位近乎大宗师的中府三車,以及经历蛮人血战,士气正锐的数万劲卒,甚至自身更是一尊肉身成圣级数的大高手,这等实力势力,已经非是等闲可以视之了。”
由于荀少彧并不在意隐藏自身的实力,因此有心人几乎都能得到这一份情报,所以青璃根本没有耗费多少时间,就得到了手上这一份真切到不能再真切的勘查情况。
“肉身成圣?”姒宣云目光一凝,玉手青筋露出,捏着宝扇玉柄嘎嘣一响。
姒宣云家学渊博,宋国更是大有来历,如何能不知【易筋煅骨】八十一炼肉身成圣的难得,以及内中的大机缘。
万载之前的天子之争,那一尊盖世霸王棋差一招,致使黯然落败,却至今都没有完全死透。不得不说与他臻达金刚不坏之境,肉身不损不磨,难以真正斩杀有着极大的关系。
“怎么可能,不过就是一个庶子而已,竟然……竟然……”姒宣云低声自语,美眸中的恶意愈发深重,让人不敢直视,连水榭中的气氛都不由冷却了几分,
“怪不得,人常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说!”
“也就是说,就连本宫也要避开那个小崽子的势头了?”姒宣云彻底警醒,荀少彧在上蔡表现的恶意,让她不得不重视。
哪怕是她身份清贵,但是应对一尊肉身成圣者的恶意,也是不敢有分毫大意的。就以宋国姒氏一国之底蕴,对于一尊肉身成圣级数的大高手,也必然要有所忌惮。
“夫人,现在的荀少彧已经不是那个带着几百骑兵,出走烨庭的那个荀少彧了。”
青璃冷静的说道:“现在的他,手上握着精兵悍将,在上蔡一地呼风唤雨,权势声威大的惊人,借着这次蛮乱的机会,虽名为一任武功大夫,实际上已有了割据自立之实。除非是违反君侯敕令,公然起兵作乱,否则咱们暂时是奈何不得他的。”
“难道,咱们就这么算了?”姒宣云不甘的说着,芊细的手指捏的吱吱作响。
“如此一来,贺儿的封邑,难道就不要了?”
“那个小崽子,有胆子篡夺贺儿的封邑,本宫这个做母亲的,就要看着贺儿挨欺辱不成?”
姒宣云的玉容上浮现一抹怨愤,捏的宝扇扇柄不住的作响,若非这一柄宝扇也是一口宝兵,只怕她都能直接捏成一把玉碎粉末。
紫檀面色微变,道:“夫人,您的意思是?”
显然,一生顺风顺水的姒宣云,是不会忍下这一口气的。
姒宣云冷笑道:“反正本宫是忍不下这一口怨气的,既然寻常的手段,已经奈何不得这个小子,本宫就让君侯亲自动手,给那小子一个教训。”
“毕竟,这事儿本宫占着法理,上蔡有一部分的封邑,就是属于本宫贺儿的。都是那个小子假借名头,在贺儿身上泼脏水,用阴谋诡计篡夺来的封邑,根本不得吕国荀氏的认可。”
“本宫就是要君侯,给个明确的说法道理,本宫就不信诺大个烨庭,还找不得一个说理的地方?”
“实在不行,吾宋国姒氏的【恶虎】,也不只是个摆设。”
…………
滔滔渊水,势汹且急,湍急的水势,宽广的河道,形成了这一道天险。
荀少彧一身素衣,与老太师把臂同游,观望着这一道汹涌难测的渊水主干河道。这是自渊水会战以来,两人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的把臂同游。
两方在利益划分上,纵然有着一些不合,但是几日以来的言辞交锋,倒也有了几分情份。
“老夫已将上蔡的形势,汇总了一番后,一并报给了君侯,对于上蔡的实际归属上,还是要等着君侯的决断。”
闻渊明轻轻说道:“不过,以君侯的胸怀,老夫奏请之事,十之八九是会应准的,但是一个大宗傅、一个大宗伯,荀氏三老已经让你得罪其二,公子还是好自为之吧!”
要知道,所谓的千里上蔡之地,原先的主人可是大宗傅荀太庸。若非大宗傅将这一块封邑拿出来,作为赐予族人的封邑,以荀少彧一介庶子的身份,有着一方十里采邑封地,就已经是较好的待遇了。
而荀少彧有着如今之势,自身的城府、天资是一回事,但若没有荀太庸的赐予,也就没有机会挣脱烨庭的枷锁,在这一方边陲在地大展拳脚。
现在却又篡夺荀太庸嫡孙的封邑,这在道义、情理上都站不住脚。
荀少彧直言说道:“这事的原由,确实是吾理亏在先,只是在当初形势之下,让吾偏安一隅,只顾着自身安危而舍弃数十万黔首百姓,吾不为也!”
荀少彧对于上蔡大夫之位,可谓是垂涎已久,而他冒险出兵的重要原因,就是有机会名正言顺的染指上蔡大夫之位。若非如此,他关起门户自成一统,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自保方式。
闻渊明幽幽一叹,道:“可是公子,你当初在整合上蔡的时候,用的手段可都不甚光明正大啊!”
“借机曲解烨庭的诏令,用蛮人之势强行逼迫整合四蔡,手段高明的很,让老夫都自愧不如。”
荀少彧低声一笑,道:“没办法啊,谁让吾就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庶子,一个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往上爬的可怜人。”
“吾若是个既不愁身家性命,又可以坐吃等死的嫡出公子,自然不会耍弄什么手段。只可惜啊……吾没这个命数,真可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闻渊明凝重的看着荀少彧,目光中的身材着实有些怪异。
“你的命数,可以一点也不薄!”
老太师嘿然冷笑,迈步向着黑水大营的方向走去,依稀间尚有余声浮动。
“老夫承诺上蔡大夫之位,究竟能不能成,还要看君侯的意思。荀太庸、荀太微可能不会在意一个小儿辈的封邑,只是君侯却不会不在意他们二位的想法。”
“还有吕国夫人那一方,君侯也不能不考虑进去,四蔡之中就属你的根底最浅最薄,就算老夫一力推荐,你又有大功可以堵住众臣之口,那个位置你也未必能坐稳。”
“好自为之吧!
老太师的身影已经远去,但雄浑苍劲的声音,兀自回荡在荀少彧的耳畔。




元始诸天 第二八四章鬼神惊泣
渊水两岸,营盘连绵起伏,两方大营泾渭分明,旗帜猎猎当空。
荀少彧一身素衣玉冠,配着金黄玉带,数十员先天大将矗立左右,各自执着刀兵。
“主君,老太师如此急于班师归朝,看来郑、宋二国对边境的压力,已经让老太师没有心力,继续插手吾上蔡之事了。”
上阳朝轻轻一笑,道:“失去了老太师的掣肘,吾上蔡壮大之势,再也不可抑制了。”
这一位老太师的存在,对于荀少彧自身而言,简直就是如芒在背,一刻都不得放下警惕。
以【黑水锐士】军容之盛,哪怕经历连年大战,兵甲战卒损伤惨重,也非是一支百战精锐可以比拟的。
在血腥大战中,囫囵着存活下来的锐士,每一个人身上都灼烧着令人窒息的煞气,锐士的煞气不断汇集。
荀少彧遥遥望着【黑水锐士】鼎盛军容,兵甲阵列进退如一,整个兵势浑然天成,不由欣羡道:“好一支顶尖精锐,也不知吾到何时,才能炼就一支具备如斯兵势的战兵啊!”
一支成建制的顶尖战兵,可谓是诸侯立世之基,除了道兵级数的神话兵甲,一般国与国间的角力,也只是用百战精锐罢了。而顶尖的精锐之师,都是由【易筋煅骨】级数的武人为兵,就是武圣人落入顶尖精锐之师的包围中,一朝不慎也要饮恨当场。
尤其在广袤的主世界,个人的武力固然重要,但是一支强悍的神话兵甲,更能让天人大能为之忌惮。吕国只是凭着一支道兵级数的【飞凰神兵】,就让郑、宋二国止步不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常云光叹息道:“主君,这一顶尖精锐可是由老太师亲自编练,足足耗费了十载心血,才有着如此的迫人之势。吾上蔡底蕴尚浅,练一支如此的顶尖精锐,所要耗费的心力,就更是难以想象了。”
如今的上蔡,供养一支百战精锐是绰绰有余,但若是一支顶尖精锐就未免捉襟见肘了。这不但是底蕴积累上的不足,也是以上蔡的体量,难以供养得起一支顶尖精锐。
要知道,凡是踏入武道之人,简直个个都是大肚汉,一个【易筋煅骨】级数的武人,就能日啖牛肉五十斤,米稻十二石,何况【伐毛洗髓】的大高手,每日的饭量更是恐怖。没有一座座面山、米山,休想供应出一支顶尖精锐之师。
荀少彧轻声道:“难道,吾的【吴回劲卒】沾染了上古大神通者烙印,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顶尖精锐这一级数?”
以大神通者不可思议之能,只是沾染一丝一毫福泽,就能让人一生受用。
常云光摇头道:“主君,【吴回劲卒】固然潜力巨大,但若要将其潜力全部开拓出来,绝非一时之功!”
“若是不惜潜力,【吴回劲卒】一定能达到顶尖级数,只是在潜力折损之下,道兵级数就是休想了。”
荀少彧颔首,道:“这确实不用急于一时,对于如今的上蔡,【吴回劲卒】已经够用了。”
“蛮人近来新溃,在上蔡周边地区,再无一个强有力的威胁,一支精锐之师确实足够应付眼前的局势了。”
诸逾行劝谏道:“而且,这一场渊水会战,咱们已经够引人注目了,不宜再出凤头了。上蔡的力量自保有余,尚需要缓缓积累。”
荀少彧抚手而立,看着渊水徐徐流动,对岸大军营盘变动,出神的呢喃道:“这茫茫天地,吾何时才能屹立巅峰?”
“吾登高望远,观长河滔滔一日……不远矣!”
倘若让上蔡以治蛮三策,彻底的消化了几十万蛮人,对于上蔡的战争潜力,将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何况,眼下散布渊水北岸几千里的数十万蛮人,全部都是宝贵的青壮,还有百万之众的普通蛮人,等着他徐徐的教化。
在这一庞大的基数下,上蔡的发展必将会迎来一次巨大的飞跃。
蛮人天性憨愚,只要用心经营,【巨神兵】这一支战兵未尝不能成为精锐之师,乃至于顶尖精锐。
…………
仙道世界,烂柯山福地!
一尊面容清秀的少年道人,盘膝高坐法台之上,背上一口青峰剑嗡嗡作响。
这一方法台,经历了整整五十载的洗练,已然具备了一缕至纯至精的剑气,本身已经化为一方难得的剑道宝器。
用时五十载的清修打磨,这一尊少年道人并未沾染多少风霜,神态兀自悠然自得,落座于山涧溪流之间,与山景山色浑然一体。
其间叮叮咚咚的山泉流动声,回响在太极化身的耳畔,让他的嘴角微微勾勒一抹弧度。
就在五十载之前,太极化身一步踏入此世人仙绝顶,在潜龙榜上留下姓名,烂柯山福地煊赫一时,借着大气运大气数,让太极化身一举证得地仙之道。
然后,这一尊道人闭关苦修,经过了五十载光阴的沉淀,一点一滴的辛苦打磨,让道人的修为愈发高深莫测,地仙之道臻达极致绝顶之境,距着道门神仙业位都只差一丝毫厘,本身俨然有了返璞归真之境。
“大道将成矣!”
蓦然,太极化身轻声吐息,丝丝缕缕的道音,流连于天地自然之间。顶门三道清气涌现,胸口五道精气盘踞,道袍呼呼作响。
这是神仙中人,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道,将显未显时的异象。
只待着三道清气化为三花,五道精气滚滚而来,就是太极化身真正证道之时。
荀少彧压下胸中意气,龟缩在山上五十个年华,同辈中人早已名扬一方,而他自身反倒有些声名不显,除了一个潜龙榜榜首的名头,再无其他可以称道的事迹。
“然而五十载的清修,不死神仙大道在望,吾若踏入神仙之道,性命兼顾之下,几可与罗天之数相比。”他明心见性在先,又有五十载的辛苦搓磨,一身道骨已然天成。浑身二百零六枚骨骼经络贯通,本身性命兼顾之下,法力神通更是一日千里,肉身神通之道的推演,臻入了神仙级数的极致,差了一丝就能迈入天仙大道。
在性命兼顾之下,一旦他证得神仙大道,就是古仙人中都难有与他交锋者。
“所谓肉、筋、皮膜、骨、脏腑、髓、血,为肉身七大境界,一旦七大境界圆满,可谓是人仙道业有成。故而人身有神藏,所谓人仙道业之上,则是力极神藏、精血神藏、元气神藏三重的修行,贯通人身三百六十五道大窍,以周天大窍温养人身三大神藏,强横体魄筋骨,做到断头不死,血肉衍生。”
这三重神藏之道,是他以着石镜伟力,深度刨析此方世界人身的奥秘,耗费了大量的源力,测绘己身一寸一厘,所开拓出来的武道之路。
若非主世界与虚空诸天的宙光时差不一,主世界的一日可能就是诸天世界的数日数月。让这一尊太极化身有着时间积累,凭着石境推演肉身神通之道,可以两相印证大道,否则这一尊太极化身难有今时的恢宏气象。
以此时此刻,这一尊太极化身的法力神通,在荀少彧的先天五太化身中,可是仅次于身为东岳帝君的太易化身,位居五大化身中的第二位。
一旦太极化身证道神仙位业,怕是顷刻就能追上神道太易,与太易这一尊神道帝君相若。不枉他辛辛苦苦打下了如此深厚根基,此时也该是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肉身神藏之道,三大步骤已然清晰明了,至此此世性命之道全矣!”
荀少彧目光似乎看向天地冥冥之间,几尊渺然不可测度的身影,那是天仙祖师们驻留世间的天心烙印,寄托世界本源之上,俯瞰天地芸芸众生。
就在荀少彧推演最后一着,补全肉身大道的最后一刻,触动了世界本源,茫茫天地之间骤然风云卷动,风云滚滚而动之下,数十万里地动山摇,一道道雷霆自天外劈下,炸裂起山石无数。
1...152153154155156...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