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聊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真月羽心
出生在云岭村的张旭东从小就好强,但这点没有用在学习上。云岭村是一个贫穷的山村,要想脱贫只有两条路,读书考出去,还有就是出去打工。张旭东读书不行,他的聪明和心思都放在怎样赚钱上面了,平时采点蘑菇挖点野菜,逮个野鸡野兔拿去卖钱,小打小闹,中学毕业,张旭东就准备大干一场,跟着村里的人先去了莲里在一家玩具厂干了一年,他嫌时间长,工资也不高就出来了,又听说工地上工资高,又往工地跑,风吹日晒雨淋,自己又吃不了那个苦,后来遇到一个包工头,看他有点文化,人又聪明,关键是嘴巴会说,哄得包工头很高兴,就让他守材料,在工地上带久了慢慢地他也摸索出一些门道,渐渐成为了一个小包工头,接别人不做的小工程,后来接大一点的工程,自己手底下养了一个工程队,再大的自己做不了的又转包给别人。那时候的莲里,工程还是很多的,就这样包来转去的,钱就赚到手了。有了钱,先在市里买了套房子,然后又结婚娶了老婆,按理说,人生也算可以了,至少比同村的同龄人先富起来,就好比那个读书得行的同学李江,虽然说考起了警校,出来才一个月200块钱的工资,还不够自己一天的伙食费。可这算什么?这才刚刚起步,他的目标是赚更多的钱,以前帮过他的那个包工头现在可是房地产大老板了,身家恐怕上千万了,自己跟他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十万才起步,自己要努力成为百万富翁。
九十年代能够有个几十万还是很不错了,可是张旭东是不会满足于此的。
时间进入二零年代,他离开莲里转战江城,江城那几年的房地产生意也很好,凭着以前的一些关系,张旭东包工程还是很方便的,没用几年时间就跨进了百万富翁的行列,渐渐地财大气粗起来。
张旭东平时也没什么爱好,除了拉关系应酬喝酒,就是喜欢赌。以前在工地上守材料的时候,就喜欢赌,赌输了没钱给还偷偷卖过材料,只不过老板不知道而已,好在那时候赌得小,没出什么事情。
除了跟关系户其他包工头赌,有时候张旭东还让手底下的人陪他赌。他是大小不论。
赚钱哪有输钱快,很快张旭东的钱就输得没底了,账上连自己工程队的日常开支都付不起了。
张旭东去找平时来往密切的几个包工头借钱周转,平时大家相互之间调点钱也是常事。张旭东也没当回事,他认为自己接几个工程包出去,钱很快就回来了。
可是连去了几个地方,人家都说没钱,要不就是钱没收回来。
网络新聊斋 第76章
张旭东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一分钱都没借到。平时称兄道弟,喝酒吃肉赢他钱的几个包工头老板见了他都是大吐苦水:这两年不景气,大家日子都不好过,都欠起一屁股账。
其中一个王老板对张旭东说:“兄弟,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我现在也拿不出钱来,不过我可以给你指条路,去找rong zi公司借。”
张旭东:“是不是放gāo li dài的?那不行,那个利息高得吓人,不行,不行。”
王老板:“银行利息不高,你能借到多少?还要抵押,你那房子能抵押吗?”
王老板说的是实话,自己家房产证在老婆手里攥着呢!为赌钱的事情老婆正在跟他闹离婚。拿房子去抵押贷款想都别想。
王老板又说道:“哎!兄弟rong zi公司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可怕,干我们这一行的哪个没有几笔债,你有了钱,工程可以马上开工,很快就有钱还了。那些房地产大老板表面上看起风光,资产上亿,他真有那么多钱吗?哄鬼!哪个没有在rong zi公司借过钱,你以为光靠银行贷款能有多少,自己又有多少钱拿出来投资大项目?还不是专门向民间集资,那钱来得够快的,现在啊!有闲钱的人多的是。”
张旭东也隐隐约约听说有好多老板还不是撤东墙补西墙。自己跟他们比起来,借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
张旭东被说得有点心动了。
“我没得抵押物,rong zi公司也肯借?”
“嘿嘿!兄弟,你不是还有公司吗?再说凭兄弟你的本事,几万,几十万几个工程就回来了。”
张旭东点点头,他觉得王老板说的对,有了钱自己的工程公司马上可以运转,再接几个工程转包出去,那钱还不是立马就回来了。
王老板不失时机递给他一张名片,“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一家公司。你去就说是我介绍来的,借个三五十万不得要你抵押物。”
最终,张旭东还是选择了去rong zi公司借钱,在这里他遇到了王秀莲。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张旭东和王秀莲的命运将发生改变,只是这个时候他们都不知道而已。
张旭东在rong zi公司的大厅里东看西看,他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人,有来借钱的,有来投钱的,少的多的都有。
而刚刚走进大厅的王秀莲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个子高高的张旭东。
王秀莲也是东山镇的人,比张旭东高两个年级,人长得漂亮,在当时的东山中学还是挺有名的,后来嫁了个城里人。
张旭东跟王秀莲的弟弟是同学,去过他们家,还送过野兔子,所以王秀莲对他还有映象。那时候她觉得这个山村少年很聪明也很能干,经常抓些野鸡野兔,采些野菜蘑菇到镇上卖钱挣学费。
一晃大家都有二十年没见面了,虽然都在江城,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这里碰上了。
王秀莲主动招呼张旭东。她已经看见他好一会儿了,问他来投资还是借钱。
张旭东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同学的姐姐,很意外也很高兴。两人在大厅的角落说了说各自的情况。
张旭东没说自己赌输了,只说自己包工程,现在资金周转不过来,想来借点钱周转。又问王秀莲在做什么?
王秀莲告诉他,她一直做服装生意,在批发市场有一间铺面。前几年老公生病去世了,现在就她和儿子,儿子在上学,自己经营服装,请了两个人帮忙。平时也有点积蓄,听熟人说把钱放在rong zi公司里,利息比银行高很多,从一分到两分不等,根据投入资金的多少来决定。她把自己的一部分积蓄投到了这家rong zi公司,每个月按时打到银行卡上的利息都很可观。今天天她又把自己剩余的积蓄拿来投放。好巧不巧,在这里遇到了张旭东。
听说张旭东是来借钱的,王秀莲大方的说:“正好我手里有笔钱还没投进去,要不你先拿去应急。”
张旭东:“那怎么行,你是投进去有高收益的,借给我不就吃亏了。”
王秀莲:“说这些,都是乡里乡亲的,你还是我弟的同学……你如果问rong zi公司借,至少收你二分五的利息,现在创业艰难,能省则省,等你赚了钱,请姐姐我吃饭就行了。”
说实话,当时张旭东听了非常感动,跑了好几天没借到钱,因为自己赌,连老婆都不理他,吵着要跟他离婚,怕他再赌下去,连房子都卖了。今天真是出门遇到贵人了,及时雨雪中送炭就是说的这个吧!
张旭东见王秀莲说得在理,也不再推辞,但坚持要付一分的利息。
王秀莲也同意了。
为显示诚意,张旭东特地把王秀莲带到自己的公司去打了借条,也是想告诉王秀莲自己是做正当生意的,有偿还能力的,不会赖账的。
有了王秀莲的这笔资金投入,张旭东的公司很快就正常运转起来,再加上张旭东没去赌钱了,把时间都花在包工程上,逐渐摆托了困境,没几个月就可以连本带息把王秀莲的钱还了。
张旭东为感谢王秀莲,特地请她去市里最好的餐厅吃饭,还送了她一份精美的礼物。
这段时间王秀莲也经常往张旭东的公司跑,俩人也很熟了,说话也很随便。
王秀莲:“干嘛这么破费,又吃饭还买礼物?”
张旭东:“如果不是王姐及时援手,我可能就一蹶不振,卷起了,对王姐,再多的感谢都不足为过,来,我敬你一杯。”
两人举杯,一口干了。
几杯酒下肚,王秀莲脸上泛起了红晕,她年轻时候就漂亮,现在虽然上了四十,可依旧风韵犹存,看上去才三十多,比自己家里那个黄脸婆还年轻,张旭东不由看呆了。
王秀莲瞄了他一眼,没吭声。
这几个月她经常往张旭东公司跑,先的确是有点不放心,自己那天头脑发热主动提出借钱给张旭东,不晓得他有没有能力还?后来张旭东主动带她去自己公司打借条,用意很明显,让她对他好感倍增,加深了信任。后来几个月的接触发现他聪明能干,也没得不良嗜好,是个干实事的人。
张旭东看王秀莲看着自己不说话,赶忙把准备好的钱拿出来递到她手里,“王姐,这是借你的钱和利息,你点一点。”
王秀莲好笑道:“你可真是,还拿现金,转账不就完了吗?”
“我就喜欢数现金的这种感觉,呵呵!这才叫钱!那银行卡上只是数字。”
“呵呵!”王秀莲也笑起来。
数钱的感觉谁不喜欢。
记得当初自己做生意,赚到第一笔钱的时候,虽然不多,也是数了又数,数了又数,数了好几遍,生怕在做梦,不是真的。
后来赚的钱就多了,她还是喜欢晚上关了门过后慢慢地数钱,就是喜欢那种感觉。
没想到张旭东和自己一样。
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她觉得张旭东跟自己一样,都是懂得把握机会的人,现在有一个赚钱的机会,就看他把握得住不?
王秀莲把装钱的包又递给张旭东:“这钱你先收着,我有个想法,你看行不行?行,咱俩就一起干,这钱就作为我入股的那一份,不行,就当我没说。”
张旭东:“你说。王姐的想法,那肯定是好主意,别人肯定想都想不到。”他有几分醉了,此刻的王秀莲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漂亮,还很可爱,说出这样的话也不觉得脸红。
网络新聊斋 第77章
王秀莲盯着张旭东一字一句道:“我们两个联手开一家rong zi公司。”
“啥?”张旭东的酒一下子醒了一半,“就这点钱?玩得转吗?”
“不是还有你的公司吗?我再去把我投在别处的钱收回来,咱们前期就可以运作起来。这几个月我一直在观察琢磨rong zi公司是怎么操作的,已经摸到一点门道了。他们还不是玩的空手套白狼,把从民间筹集到的钱转手又放出去,赚取差价……”
张旭东:“借鸡生蛋?”
王秀莲:“对,你看,我一说你就明白,是不是?自己用不着投入多少,公司开起了,自然有人拿钱来,现在有闲钱的人多的是,存银行利息又低,而另一边有些人又急等钱用,好比你上次去借钱,私人哪个借给你,还不得找rong zi公司?说白了,我们就是一个平台,当的是中间人。
“王姐,这么好的事情,你自己也能干,为啥还要叫我?”
“嗨!我一个女人家,哪里撑得起场面,一个人玩不转的,还是得靠你们男人。”说着是有若无地朝张旭东抛了个媚眼。
“再说,就用你现成的公司和人马,立马就可以组织开干,不需要在成立公司了。我相信我们两个联手,一定可以赚大钱,发大财。”
见他不吭声,王秀莲又说道:“你晓不晓得你那天去借钱的rong zi公司是哪个开的?”
“哪个?”
王秀莲说:“其中最大的股东就是江城房地产界数一数二的大老板???,还有几个小股东,你肯定也认识。“
王秀莲说了几个名字,其中就有王老板。
张旭东:“怪不得那天他介绍我去借钱,还说,只要说他的名字,借几十万都不用抵押。”
王:“你看,是不是,别个早就走到前面了,悄声眯气就把钱赚了。与其把钱给他赚,还不如我们自己赚。”
听这么一说,张旭东觉得王秀莲太有头脑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他心头一默,这一进一出中间的差额,利润客观。张旭东仿佛看见大把大把的钞票在他面前飞舞,那是多么美好的前景。
两个人又对具体的操作办法进行了协商,制定了一些条条框框,完善了一些细节,至此两个自认为聪明又能干的人达成共识,开启了新的赚钱之道。
两个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张旭东主内,先从公司内部员工开始,美其名曰内部集资入股,按月分红,红利每月由财务打到卡上。分了好几个档次,1至5万一分利,5至10万一分五,10至20万二分……政策一宣布,这公司里就引起了轰动,在高额利益的诱惑下,不少人都入了股
短短几天他们就筹集到了一百多万。
张旭东感慨:“没想到我公司里的人还是有钱啊!我那时怎么没想到问他们借呢?”
王秀莲:“现在也不晚。”
两人旗开得胜,紧跟着他们又宣布第二项政策:允许公司员工的亲戚朋友投资入股,红利一样。哦!这下不得了,那些先入股尝到甜头的,赶紧又喊爹叫娘,找哥拉妹。
同时,王秀莲主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关系广泛宣传拉人。
于是乎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也好,亲戚朋友也好,同学同事也好,大家谈论得最多的就是:今天你投了吗?投了,利息都收到了,你还没去?
答者一副:我又走在你前面,比你赚得多的得意模样。
问者赶紧:那我也去。生怕去晚了,钱就跑脱了的样子。
通过一传十十传百这种滚雪球效应,更多的人蜂拥而至,大家都被高额的利润刺红了眼睛。
张旭东也算开了眼界了,为了高利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把自己的积蓄拿来的,有借钱来入股的,还有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把贷款拿来入股的。有的人甚至打起了组合,因为自己钱不多,就几个人凑钱入股。个个都是聪明人,都算得清利率的高低。
张旭东的公司每天都是热火朝天,员工们也干劲十足,一切仿佛都朝着大家期盼的方向前进。
王秀莲从外面又找了个大股东回来,是他们服装批发市场的一个女老板,姓米,一次就投了两百万。
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而来。
他们暗中推出的老客户带新客户的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就是发动身边的人一个介绍一个,一个拉一个来入股,渐渐的一个金字塔就形成了。张旭东和王秀莲两个就是金字塔顶上的,底下人都是垫脚石,铺路的。
短短的几个月,经过两人的努力,不,是经过大家的努力,他们就筹集到了一千多万。
张旭东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现在这钱在他脑海里只能是数字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这个钱也来得太容易了。在他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它就来了,一夜暴富就是说的这个吧!
张旭东和王秀莲又一次在全市最好的餐厅大肆庆祝,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酒后的两人自然而然去宾馆滚了床单。
此前张旭东已经和老婆离婚了,房子和儿子都归老婆,他负担生活费。
张旭东想,如果老婆知道他今天的成就,会不会后悔离婚?
呵呵!他可真会想,也真敢想,这些钱是他的吗?
而张旭东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庆幸和老婆离了,黄脸婆就是黄脸婆,那比得上亲爱的秀莲善解人意。已经不叫王姐了,叫秀莲了。
秀莲才是他的知己贵人,他以后要好好对待王秀莲。
两人还特地出去旅游了一圈,美其名曰度蜜月。
回来后,两人发现一个问题。
虽然还是有人来投资,但数目都不是很大。而公司每天都要支付利息出去,一个月算下来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之前想的是放出去收的高利息用来支付股民的低利息,是绰绰有余,自己还有得赚,可现实是放出去的钱只有几笔,数额不大,远远不够。
这样不行啊!收入不够支出,等于坐吃山空。
两人商量之后决定,由王秀莲在公司盯着继续集资,张旭东去寻找项目。
手里有钱不用愁,很快就有人来找他谈合作了。
一个有过几面之缘的蔡老板来找他去一个县里投资修路修水电站,说县里为了脱贫,出了很多优惠政策,稳赚。
张旭东跟着去县里考察了一下,路已经修了一部分了,水电站也要马上动工,挖掘机之类的大型机械正在待命。蔡老板说他前期已经投了几百万,现在在找合伙人,有钱大家赚嘛!县里的领导亲自接待了他们,感谢他们来这里投资建设,并说县里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挤了几百万出来先投入到修路的工程中,支票直接交个了蔡老板。
蔡老板问张旭东:“怎么样?考虑好没有?如果不是我把钱投在另外一个楼盘了,这个项目我一个人就吃得下,也不会找人来分一杯羹了。”
张旭东:“谢谢蔡哥美意。还要投多少钱?
蔡:“再投个四五百万就差不多了,最多一年,你就等着收钱吧!赚个一两百万没问题。”
“我,我还是考虑考虑。”
张旭东还是比较谨慎,打电话回去和王秀莲商量。
王秀莲:“你看准了就投吧!捏在手里又不能生钱,每个月还要支付一大笔利息出去。”
张旭东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自己不参与,但是可以借钱给蔡老板。
蔡老板摇摇头深感惋惜,“眼看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你就错过了,不过我也理解。好吧!你不投资我也不勉强,我在你这里借钱总可以吧?”
“这个可以有。”张旭东满口答应。
自己投资有可能亏,借钱是永远不会亏的,何况还有高额利息。
网络新聊斋 第78章
很快张旭东和蔡老板就商议好了,借给他500万,时间一年。两人签了协议,办好手续,扣除利息后,张旭东将400万打到蔡老板账上。
成功做成一笔大生意,王秀莲很高兴,张旭东更是踌躇满志,积极寻找更大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找上门来了。
王老板来找张旭东。
见面先把张旭东夸了一通:“兄弟,哥哥没说错嘛,你是聪明人能干人,看看,没要多久就翻盘了吧!”
张旭东:“呵呵!全靠大家提携。”
王老板:“兄弟,现在有个好机会,看你愿不愿意参一股?”
“什么机会?”
“政府要大力开发河东新区,知道吧?”
张旭东当然知道,不过那都是些大项目没得上亿的资产,是不敢涉足的,张旭东只盼着在大佬们手底下多多接点工程就不错了。
王老板:“???大老板知道吧?他在河东新区拿下了好几块地,我因着和他关系还可以,就求他拉一把,让我们也跟着发点财,大老板同意了说只要出资这么多就可以算我一份。”
王老板伸出两个指头比了一下。
张旭东:“两百万?”
王老板没好气,“你想啥子好事情?是两千万!”
“哦!”
王:“我也不瞒你,你也晓得我的家底,到处把钱收拢也才一千万,还有一千万的缺口,我的意思是,看你愿不愿意加入也出一千万,咱们两个合占一股如何?”
张旭东:“能够赚钱的事情谁不想。”
经过两年的低迷期房地产又开始走高了,房价又开始涨了,听说要出限购令了,有钱的就赶紧买房子。
能够跟着大老板,赚的肯定是大钱。
张旭东心里已经同意了,不过他还得回去跟王秀莲商量一下,现在的他非常尊重秀莲,秀莲不仅是知己贤内助还是财政部长,rong zi这块的财务都是她在管,进出的钱都要过她的手。
张旭东回去找王秀莲商量。
王秀莲说:“房地产这块你最有发言权,你说。”
张旭东分析给她听:“???一直都是江城房地产界的大佬,是江城房地产界的领头羊,风向标,这几年虽然说有几家外来房地产公司在江城落户生根,但却对他没有多大的影响,撼动不了他的地位。现在房价节节高升,投资房地产很有赚头。”
王秀莲:“那就投,跟着老大有肉吃,大老板手指缝缝漏点下来就够我们吃一辈子了。”
于是,一千万就通过王秀莲的手转到了???的公司账上。
成功投资了两笔大生意,张旭东感觉好极了,他觉得现在才是真正的生活,以前都白过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诗。这就是说的他吧!
从此两个人花天酒地游山玩水,过上了富豪的日子。
一年后,到了蔡老板该还钱的日子了,张旭东提前给他打电话始终是关机。张旭东心里感到一丝不安他匆匆忙忙的赶往县城,看到已经修建完成的公路。然而,曾经被规划为水电站的工地上哪有?热火朝天场面完全是荒草长满坡。湘旭东的心一下子就成了下去。难道水电站还没有动工?可陆总是修好了吧,陆总是蔡老板修的吧。他到处打听人家说路是另外一个老板修的,根本没听说蔡老板这个人这样旭东又跑到县政府去问。县政府的人告诉他它这个线根本不具备建水电站的条件,所以没有修建水电站这一说。至于修公路,是本地的一位企业家出资一部分。然后县政府出资一部分。再由各乡各村共同集资修建的,有本县的一个工程公司承建。没有对外招聘。
张旭东拿出当初签的协议合约。人家说你莫不信,遇到骗子了吧。赶快报警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