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极品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萨琳娜
安妮郑重的说道。
对上安妮幽深又平静的双眸,柳老爷的眸光闪烁了一下,“好,你就按你的意思去办吧。玉娘那儿,我会跟她说的。”
安妮点点头,又去探望了岳母,跟柳氏说了几句话,便告辞离去了。
“爹,您也跟他说过了,他还是坚持不去书院。听说,这两天他居然还下地了,”分明就是破罐子破摔啊。
柳氏有些焦躁,咬牙道,“爹,我、我还是想——”和离。
她不要做农妇,更不要被兄弟妹妹们看笑话。
柳老爷摇头,“我看耀祖跟过去不太一样了,今天他给我的感觉很不一般。我有种预感,他一定会有出息的!”
再者,就算周耀祖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们柳家也不能立刻就翻脸。
都投资了十几年,柳氏也生了三个孩子,这绝不是说和离就能和离的。
除非周耀祖染上了恶习,真的无药可救,柳家才会彻底放弃他。
现在嘛,他还需要再观察观察。
“不和离也行,但我不想回周家。”
攻略极品 第069章 农家子科举路(十)
安妮从柳家出来,直接去了一间书肆。
这个时空,已经有了雕版印刷,但印刷成本太高,印刷出来的书价格也就高。
所以,普通学生们用得最多的还是手抄书。
因为手抄本流行,书肆里的抄书业务便很多。
安妮知道,这间书肆的老板是个贫寒农家出身的读书人,科举止步于秀才,他不愿教书,便在岳家的支持下,开了这家书肆。
毕竟同样是做生意,开书店、卖笔墨纸砚什么的,听着也比旁的商贾清贵。
因为老板自己出身寒门,所以对贫寒学子十分照顾。
在他的书肆抄书,不但给的酬劳比别家多,还会多提供一些笔墨纸砚。
往往抄完一本书,还能剩下一些,如此学子们也能平白多得一些纸墨用于练字。
当然了,人家老板也说了,多给几张纸,只是为了预防抄错了。
只要抄书的人足够仔细,自然也用不到那多给的纸张和墨条。
老板此举,既给了那些读书人实惠,也保全了大家的脸面——人家可不是施舍,而是抄书的人凭自己的真本事赚来的!
“周秀才,你、也要抄书?”
书肆老板姓薛,听了安妮的话后,不禁有些意外。
周耀祖可是齐县的名人,十三岁考中秀才,俨然是个神童啊。
可惜,当年的惊才绝艳只是昙花一现,随后的十几年里,神童跌落神坛,早已“泯然众人矣”。
但周耀祖的名气依然不小,原因就是他明明出身农家,却跟着几个富家子弟鬼混。
动辄去酒楼、青楼等高档消费场所参加“诗会”,引得不少原本对他抱有厚望的人连连摇头。
薛老板原本也挺看好这个齐县最年轻的秀才,但没想到,周耀祖却开始不学好,平日里做些打油诗,平白耗费年华与天赋。
这样的周耀祖,早已享受惯了,从未想过去书肆抄书赚钱。
所以,听到安妮的请求,薛老板下意识的扭头去看外面的日头。咦,太阳没从西边升起来啊。
安妮见薛老板这幅模样,故作苦笑状,“某让薛老板见笑了。过去轻狂不知愁,现在方知自己大错特错。”
薛老板看完了日头才觉得自己的举动有些失礼,赶忙笑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周秀才读书十几年,一手馆阁体写得极好,您若想抄书,小老儿自是欢迎。”
平常抄一册书,三~五千字左右,酬金十文。
抄书所用的纸和墨,都有书肆提供。
新人来抄书,须得向书肆缴纳一定的押金。
实在没钱,也可以写收据。
毕竟这年头书不便宜,人家书肆也担心有人拿了书却直接不还了。
薛老板或许是为了弥补刚才的失礼,又许是想跟周耀祖示好,便大方的说,“周秀才也不是外人,押金什么的就不用了。您直接写个条子就好。”
安妮赶忙道:“多谢老板关照,一切就按书肆的规定即可。”
安妮估算了一下时间,三、五千字,她用心抄的话,估计半天就能抄完。
当然了,她还要去田里转转,不能一天到晚的抄。
这样,一天下来,能抄完一册。
周家坳距离县城二十多里路呢,这年头的交通基本靠走。
来县城一趟,就要走一个多时辰。
进城不易,那就只能减少进城的次数。
安妮计划着,每隔十天进城一趟。
所以,安妮从书肆拿了十本书,以及相应的纸和墨条。
另外,安妮又买了一些便宜的纸和墨,用来给自己和孩子们练字用。
东西不少,薛老板让伙计给她打了个包袱。
抱着一大包东西出来,安妮看了看天色,发现时候已经不早了。
她要赶紧回去了,再晚一些,就要走夜路了。
安妮这两次进城,还算幸运,走出村子就碰到了邻村的牛车,安妮为了赶时间,就花了几文钱坐牛车。
以后就不能这么乱花钱了,安妮还有给周家的那些第三代们做表率呢。
总不好前脚刚跟孩子们说“赚钱不易”,后脚她就悠闲的坐牛车吧。
而且坐牛车,也只是坐单程车,回程就没有牛车可坐了。
安妮提着包袱,大步流星的走着。
一边走,她一边盘算。唔,提到牛车,其实她可以给家里添辆牛车。
拉车的牛,平时可以犁地、拉东西,农闲时,也可以做点载货、载人的生意。
周敬先的身体不好,偏他自以为是一家之主,不想躺在家里吃闲饭,平日里没少干农活。
可他身体状况摆在那儿,每次干得多了就会生病。
有时生了病,看病、吃药花的钱都比他干活挣的钱还要多!
安妮既然穿成了周耀祖,那就要替他履行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孝顺老人,友爱手足,教养儿女,照拂侄子,都是她应该做的事。
安妮点点头,就买个牛车吧,让周老爹去赶车,不累,还能挣些钱。
正好她从赌坊还赢了一百两银子,足够买牛和买车架子的。
安妮脚程不慢,回到家,也已经是傍晚时分。
周显德和周显诚重新去上学了,周显仁、周显信和周显义三个也被送去了学堂。
五个孩子放了学,都没有闲着,而是按照安妮的要求,挑水的挑水、砍柴的砍柴,忙得不亦乐乎。
周敬先坐在堂屋里看着,发现几个孙子上了学,更加懂事了。
周显仁三个,没上学的时候,也不会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干活,而是跑出去疯玩儿,不到饭点绝不会回来。
哪像现在啊,个个唯恐自己没活干被父亲(或大伯)看到,再被拎去下地,纷纷抢着干活。
连周玉芳的不少活计,都被几个堂兄弟抢了去。
看着院子里热热闹闹的模样,周敬先竟有种错觉:他们老周家这是要兴旺了啊。
子孙懂事,还知道上进,老周家定能在他手上发达起来!
安妮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一进门便对上了周敬先感慨又希冀的目光。
“爹,我去书肆拿了些书回来抄。这样既能赚钱,也能复习书中的文章。”
安妮跟周敬先回禀道。
“抄书也好。”
周敬先对长子是越来越满意了。短短三天,长子就似脱胎换骨一般。
过去长子只是嘴上说得好听,却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
如今,许是第三次落榜给长子的刺激太大,竟让他有如此变化。
周敬先很高兴长子的这种变化,他有种预感,这样的长子,没准儿三年后真能考中举人呢。
周敬先越对长子满意,就越心疼他。
唉,老大什么时候干过农活,这才干了两天,就晒黑了,人也瘦了一圈。
不去书院读书,那就在家里读啊,实在没必要去地里干活。
周敬先想着,再等两天,让他知道知道种地的艰辛就好。
到时候,就算儿子自己不放弃,周敬先也会把他拽回家里来。
毕竟,周敬先还没有对周耀祖绝望,还希望他能考举人,当官老爷呢。
“还有件事,爹,这几天我去县城,发现邻村那个赶牛车的生意很不错啊。”
安妮又开始说起牛车的事,“爹,我有个想头,你看咱们这里离县城远,想去城里买东西,或是卖鸡蛋、卖菜啥的都不方便,只邻村一辆牛车根本就不够用的,不如咱们也买辆牛车吧。”
“买牛车?”周敬先有些心动。
他们家原来是有耕牛的,可是前几年为了给周耀祖凑赶考的钱卖了。
当时周敬先心疼得哭了半宿呢。
“好的耕牛,要一二十两银子呢,咱家哪有这么多钱?”
周敬先很快摇头,“再加上车架子什么的,一辆牛车少说也要三十两银子。”买不起啊!
“谁说咱家没钱?”
安妮笑了笑,转身回东厢房,不多时就拿着一个包袱回来。
“这是?”
周敬先有些傻眼,就算是周家最鼎盛的时候,他也没一下子见过这么多银子啊。
安妮把又去赌坊的事说了一下。
见周敬先有些担心,赶忙说:“爹,您放心吧,这次是我最后一次进赌坊,我绝不会沾染那玩意儿的。”
周敬先这才松了口气,又看了眼那堆白花花的银子,“你还要买书,买笔墨纸砚啥的,这些钱,你自己收着就好。”
周敬先到底偏心长子,如果换做其他儿子挣了钱,他第一个反应就是都收到公中来。
吃了十几年白饭的周耀祖好不容意拿钱回来,周敬先却想着让他自己留着。
“爹,我留这些钱干什么?我现在抄书也能挣钱,一个月应该也能赚个三两银子呢。”
安妮看了眼四周,见家里人都在院子里看几个小子干活,堂屋里只有他们父子两个,这才压低声音说:“再说,咱们家还没分家呢。”
“大郎,我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周敬先和谭老太一样,都觉得自己偏心老大是有原因的。
过去老大是说话贴心,现在他更是干的事也让他高兴。
“那也是爹和娘疼我,”
安妮习惯性的说了句好听的话,然后道:“爹,银子有了,您就去买辆牛车吧。到时候,您也别去地里干活了,就赶车去县城,一天怎么也能赚个二三十文哩。”
周敬先一听这话,更感动了:我就说大郎好好的买什么牛车,原来是心疼他干活累,特意给他找个轻省的营生呢。
随后,周敬先才知道,安妮不但给他找个营生,还把家里的第三代们都做好了安排……
攻略极品 第070章 农家子科举路(十一)
安妮回到东厢房,三个孩子都围了上来。
他们规矩的叫了声爹,然后就往安妮的身后看。
没有看到他们期待已久的人,三人都有些失望。
周玉芬到底年纪小,心里对母亲的思念也最深,忍不住的问了句:“爹,娘呢?”
安妮道:“你们外祖母身体不太好,你们娘要留在柳家伺候老人家。”
“啊?那、那娘什么时候能回来?”
周玉芬急的快要哭出来了。活了十一岁,她从未干过的活儿,这两天都干了。
这还是谭老太心疼她,并没有让她干太多、太累、太脏的活计,但对于周玉芬来说,已经是无法忍受的事情了。
她迫切希望娘早点回来,她想着,只要娘回来,一切就能回到过去。
她又能穿好看的衣服,吃好吃的东西,却不必干活。
有娘在,爹也不会骂她,更不会帮着外人欺负她!
“她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回来。”
安妮也不确定,不过,通过今天跟柳老爷的交谈,安妮觉得,柳老爷不是个短视的人,应该不会允许柳氏和离。
而柳氏又不想做个农妇,更不愿在周家坳过苦日子,那么最好的状态,就是保留夫妻的名份,柳氏却长期留在柳家。
安妮对此不觉得什么,正好她也不想跟柳氏朝夕相处,更不想过什么夫妻生活。
所以,这种分居的状态最合适。
“……呜呜,娘,你怎么不回来呢?”
周玉芬终于撑不住了,捂着脸哭着跑回里间。
“你们娘也不是故意不回来,老人病了,她为人子女,理当在床前侍奉。”
安妮目送周玉芬哭着跑开,扭头去看周显德和周显诚,“你们不要多想,读书要紧。”
“是,爹,我们明白!”
周显德和周显诚对视一眼,虽然他们觉得母亲的离开绝非父亲说的那么简单,但既然父亲这么说了,他们就该相信父亲。
晚上,一家人围聚在堂屋吃饭。
许是周耀祖不再去书院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又许是谭老太已经知道长子又拿回来一百两银子,顿时觉得有了底气,做饭的时候,没有像过去那样节俭,而是拿了一些今年新打的面粉,掺了豆面和玉米面蒸了些杂粮馒头。
谭老太甚至还拿出一小块腊肉,让二儿媳妇炖了白菜。
往常晚上这顿饭都是喝稀粥、吃咸菜,男人们能吃点儿干粮,女人和孩子们则只能吃个水饱。
今天的饭菜格外丰盛,只把几个孩子高兴坏了,围着桌子嗷嗷乱叫着。
就是周耀宗、周耀庭也忍不住咽口水。
马氏和常氏更是互相交换着眼色:看吧,只要老大不再继续上什么书院,他们周家的生活就不会太差。
这还只是开始呢,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晚饭,饭后,安妮冲着谭老太使了个眼色。
谭老太会意,将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叫住了,就是几个女孩子也被留了下来。
“有件事要跟你们商量,”
谭老太看了眼两个儿媳妇,“大郎今天去县城的时候救了一个孩子,那孩子的奶奶是个绣娘,绣的一手好绣活。人家感激你们大哥的救命之恩,本来想送二十两银子,但你们大哥惦记着家里的女孩子,便推辞了银子,转而请人家教授家里的女孩子学刺绣——”
此话一落,就连没有女儿的马氏都兴奋起来,“娘,这是真的?”
周小梅也是满脸激动。
周玉芳、周玉兰姐妹更是两眼发光,她们年纪虽然小,可也知道刺绣能赚钱。
学会了这样的手艺,一辈子都饿不着呢。
“当然是真的,”
谭老太冷哼一声,没好气的说:“平时你们总抱怨我偏心,可你们也不想想,我偏心大郎,也是大郎处处做的都好。你们看看,他先是让家里的男娃们去读书,接着又想着给女娃儿们找学艺的门路。这么好的大哥,你们还好意思嫉妒他,你们亏不亏心?”
周耀宗和周耀庭满脸的感动,忙说道:“娘,大哥对我们好,我们知道。以后我们也会对大哥更好的。”
他们全然忘了,自己当牛做马的供养了周耀祖十几年。
马氏和常氏跟周耀祖没什么“兄弟情深”,但也知道,这次孩子他大伯还真是帮了大忙。
家里的女孩子若是学会了刺绣,不用去干粗活,还能赚钱。
以后说亲的时候,也是个资本,嫁过去,婆家也能高看一眼哩。
至于报答大哥、对大哥更好的话,马氏和常氏就更不会说了。
谭老太又冲着周玉芳姐妹说道,“你们大伯对你们好吧?你们以后要好好孝顺大伯,知道吗?”
“知道,奶!”
“我们会好好孝顺大伯!”
安妮嘴角抽搐,哎,这家人被周耀祖磨得都成啥样了?丁点好处就让他们感动无比。
“我已经跟卢大娘说好了,每旬去学习一天,正好那天我要去县城,可以顺路将你们送过去。”
安妮揉了揉鼻子,沉声说道。
”是,大哥!”
“大伯,谢谢您!”
周小梅,周玉芳和周玉兰齐齐开口。
周玉芬撅着嘴,她才不愿意学什么刺绣呢,每次做针线活,她的手都被扎的到处都是针眼儿。
但娘不在,爹又变了,她再不愿也只能忍着。
安排完了家里的事,安妮开始读书。
安妮觉得她好歹也是在后世考过文科状元的人,四书五经什么的,也都熟读,就算不能顺利考科举吧,写个八股文啥的,应该也没啥难度。
然而,残酷的事实却给了她重重的一击。
安妮找出原主写的文章,一看,头就有些晕。
繁体字、竖排书写,这些都还能勉强克服。
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那些字她连猜带蒙的也能知道是啥字,可凑到一起,她怎么就看不明白了?
安妮深深吸了口气,终于知道科举为何那么难了。
她又不死心的读了几篇文章,大意她倒是猜出来了,可这是已经写好的文章,如果给她一个命题,她未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啊。
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不只是差一个“之乎者也”!
安妮无奈,只得融合了原主的记忆。
唔,这次倒是阅读无障碍了,看到题目,也能顺利的破题。
但安妮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揉了揉眉心,安妮拿出了那颗开窍丸。
药丸桂圆大小,黑漆漆的像个巧克力豆,安妮迟疑的将药丸放到嘴里。
药丸几乎没有什么味道,入口即化。
安妮只觉得一股清凉的气流从咽喉流过,最后经过肠胃蔓延到四肢百骸。
这是从未有过的清明,头脑中有关科举、八股文的内容仿佛被重新梳理了一遍,格外的清晰与明白。
安妮略略回想了一下,将周耀祖刚参加的那次乡试的题目都默写了出来。
安妮扫了眼第一道题,嗯,这是摘抄自论语的一句话。
安妮脑海里瞬间涌现出各种与之相关的知识,并且文思喷涌,捉起毛笔,刷刷的写了出来。
周耀祖本尊的字是规矩的馆阁体,他练了十几年,字体颇为能看。
安妮也没费劲自己写,直接遵循本尊的肌肉记忆,一排排整齐的字体出现在了白纸上。
一个时辰后,安妮终于写完。
放下笔,细细的读着文章,嗯,不错,这篇文章远比本尊应试的时候写得好。
安妮决定这几天除了抄书,就多写几篇八股文,等到去县城的时候,拿给先生帮忙看看。
另外,后世的应试经验提醒她,还有件事可以做一做,如此既能练手,还能刷一刷名声,顺便赚点钱……
攻略极品 第071章 农家子科举路(十二)
都说华夏人是最善于考试的人,他们或者不懂题目的原理,但绝对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
这是两千多年的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
尤其是后世,各种考试层出不穷,老师和学生们早就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应试模式。
总结、划重点、刷题,安妮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
想到后世的五三,安妮觉得她完全可以在这个时空做点儿试卷的生意!
次日清晨,安妮早早起来,洗漱完毕,就开始抄书。
三千字的内容,如果用电脑,手速快的,估计十几分钟就能收录完。
但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就有些费事了。
更何况还是用毛笔,还要保证字体清晰、整齐、大小一致。
这绝对不是什么轻省的活计。
安妮沉下心,聚精会神的抄着。
她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背,算是又复习了一遍。
可能是第一次抄书,安妮没有经验,又怕抄错,格外的仔细,所以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
抄完书,安妮将纸摊放在书桌、地上。
待墨迹晾干,她才将纸按照顺序摆放好。
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安妮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看到周玉芬一脸嫌弃的跟着谭老太去菜地摘菜,心情很不错。
活动了下筋骨,她又回到书房。
这次安妮没有抄书,而是在记忆里翻找今年童子试的题目。
她一一将这些题目做了一遍,然后把这些文章跟昨天写的放到了一块儿。
中午吃了饭,下午她跟着两个弟弟去了田里。
这时的农活已经忙得差不多,天也愈发的冷了。
按照往年的惯例,周耀宗和周耀庭也该去外面找短工。
兄弟两个讨论着进城的事,安妮没插嘴,静静的听着。
没过两天,周耀宗兄弟两个就去了县城,说是给一个员外家修院子,一天能有十文工钱,还包食宿。
安妮则继续在家里抄书、背书,写文章。
如此过了十天,安妮将抄好的书和那些文章都收拾好,领着几个女孩子,乘坐邻村的牛车去了县城。
是的,周家还没有买牛车。
因为周敬先有顾虑,用赌场赚来的钱,他总觉得不踏实。
且这种事说出去也怕人笑话:周秀才生平第一次赚钱,居然不是靠着读书,而是靠赌博。
你说让别人听了怎么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