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经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对此安东林一点也不叫苦,自从知道这里可以成为人类躲避太阳毁灭引发地球危机之后,他只愿自己的铲车无尽头地向前开进。
但他自己与小组所有的人积极性再高每日直线距离只能前进三十公里左右,为何如此乃是有无人机在也无法避免有一些障碍会阻碍他们前进。
加上其他人也会需要铲车帮忙,所以不可能一直在开路过程中。加上山与湖泊可以绕过溪流河流无法绕道,当然凭铲车子全地形车一般溪流小河直接开过去就可的。
因而只要负责后勤运输越野车能过,一般铲车与全地型车带领小组趟水过河就可以了。但稍宽稍深的河流就不行了,只能用油锯伐木铲车打桩的办法造桥才能通过。
可碰上水流湍急又比较深的河流仅靠探险小组根本无力搭桥,因而完成山洞加固、道路开拓、基地建设的工兵连就投入了这个工作。
可不久遇上的是开阔的江,连又调来的工兵团也无能为力,因而动用了舟桥部队的自行舟桥段摆渡才算又能继续向前。这样的情形下探险小组速度会快到什么程度,只会投入力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慢。
因一条大江各探查小组先后各被拖累行程十天以上,这还是有无人机预先发现,军队舟桥部队舟桥模块有自行能力,部队调动一声令下迅速坚决等情形下的速度。
可是大家对投入越来越多,一条大江差点儿让探查耽误很多时间反而很满意,因为测量一下水量这条江的流域至少在二十万平方公里,而一条江只可能从陆地中央发源,就这条江就可以推测这块陆地不可能小于六十万平方公里了,如此移民一亿也行怎可能不高兴。
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那几个研究出虫洞的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已经测定出这个异星球实际上比地球还大一点,就是这块陆地不大应该还有其它陆地,因而中央已经决定投入再多也不会停下来,反而更多人与资金将投入过来,争取几个月内就进入边探查边开发阶段。
为此已经以国家名义订购了大批铲车、抓斗车、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及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组织一些青年人以生产建设兵团形式投入试开发。
其中工程机械是修路、挖沟、建住宅,农业机械种小麦、玉米、大豆。先建设农业是因为移民过来第一需要是粮食,粮食无法自足其它一切免谈。
不管这里陆地多大中央也决定移民过来,那怕这里没什么矿产无法发展工业也一样要干,因为为人类为中国人另建一个家园就可以在太阳毁灭地球时保存人类文明的延续,就是暂时没危险移民几百上千万也好过将一个意外相通的星球白白放过。
连登个月球代价不菲,在月亮上兴建一个上万人并能够长期生存,还能够保持繁衍传代的基地的话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倾国之力也是可以试试的,但送一个人过去起码几千万到几亿。
也就是说在月亮上安置上万人花费几千亿到几万亿,这代价巨大不说,关键在于地球毁灭月亮也不保。现看来在这个星球上安置一个人不过几十万就足够了,每年拿出几千亿就可以移民几百万。
不仅如此从已经传回的无人机遥测数据与矿石样品分析这个星球矿藏丰富,还有地球上没有发现的元素。最起码已经确定的一些煤铁矿大有经济价值,基本上已确定可以露天开采外,煤矿已确定热值、灰份、含硫等指标都是最优质的。
当然优质煤矿中国还不缺,就算是南方缺也不是最要紧的,那个铁矿才让中央心动不已,大至上可以露天开采外主要是样品含铁量超过了60%,如果储量大能运输出来移民不仅不会亏本,反而再次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解决人口过多问题。
因这样的领导小组成员已经几乎每天勾通,定期一个星期开一次会讨论,并把新发现的星球暂定名为桃源,领导小组也定名为桃源小组外,对整个探查计划不断增加资金与人员。
如对那个铁矿煤矿就紫急组织了专业勘探队迅速查明储藏量,因为下面还有就地建造钢铁企业及将铁矿石运输出来的计划要研究、制订,并尽快实施。
还有现在场面越来越大,动静也一样如此,不利于保密,为此桃源小组决定将怀溪乡实行军事管制,并且让王元成迅速制作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关于军管区如果扩大的后续计划中如区域范围、人口安置、道路拓展、基地规模等等问题。
而且这时整个怀溪已经如蜂窝一样热闹,还好原来郑小民准备拓宽从怀溪到燕窝的道路并不是最便捷的,王元成准备从仙溪那里直接到燕窝村,不然他已经动工的研究所也可能要迁走。
不过他在燕窝村的厂只能搬迁到怀溪了,生产特殊药材的车间索性搬进了小民角,这个名字是桃源星地图上的第一个地名,王元成亲自定下当然是肯定郑小民的功绩。
对郑小民来说不仅有了一个地名属于他,而且现在在小民角种植药材与加工药材全都是他的舅舅、表哥外,整个村子也几乎都搬进了小民角,连他自己的小院也由工兵连负责拆迁到小民角重建的。
在开拓桃源计划越来越大后燕窝村首当其冲,但整个怀溪乡也逐渐被全部搅动,所有的人被动员进入被命名为桃源的地方工作与定居,而要干的活首先就是道路建设,及建造砖瓦窑、水泥厂、石灰窑、炸山取石等工作。
这样的工作仅靠这点儿人肯定不够,于是最先开始从周围山村动员他们可以整户移民,条件是要工作、要读书、要地都有,还房子帮他们造、田地帮他们开垦,提供农业机械与工作机会。
跨界经营 0041 启动移民
从郑小民向吴弘仁告知他发现另一个星球或小世界开始,不过三个月中国已经被撬动了,虽说直接牵连的人还极少,但已经牵动到中央最高领导人了。
这一来就如热带风暴的气旋开始形成,虽然只是体量极微的一个中心可每一次旋转都是螺旋式地向外扩展,不仅在面积上连力量上都是逐步增强。
比如才二三个月就每日都有不少车辆从外面开到仙溪,然后由专车将货物与人口运进山洞,为了保密外面的车辆是进不了刚完成的仙溪基地的。
而每日过来支援探查工作的人员,为探查人员的发现做进一步工作如进行铁矿、煤矿、水利、道路、桥梁、农牧业探查研究的、基本建设的工程队,被动员迁移过来的人口每日都在增加之中,随即每日运输来的物资也是如此逐日增加。
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从白纸开始描绘,第一批探查队从小民角出发才三天发现再向前已经超过他们的侦察极限了,因为他们的无人机只有七十公里半径,考虑到为湖泊之类绕行,两个小组距离在五十公里才不会留下摄影、遥感、遥测等遗留。
可是他们面临的如是一把扇子,小民角那边的火山口外基地出发越走越宽,到第五天已经无法再拉开距离了,为此要么拆出更多小组,要么增加探查小组,王元成决定选第二种因而人员增加了不少。
探查小组一下增加了六组仍然不能覆盖只能再增加人手,不过人手增加桃源这里的地图包括遥测图可以不留空白一次基本搞定的好处,仍然让王元成在探查小组增加一次后难以为继了,因为新增加小组从召集至到达时间很长的,前面不知多宽,不如让第一二期队员完成后返身探查回来为好。
就是这样现有的探查小组每日平均都在探查出几万平方公里,而为这几万平方公里还要派出不少人员。如中央决定移民,那么要组织农业专家队考察一些看起来宜耕种的地方,分析那里的气象、光热、水利等条件,并进行怎样规划与开发等工作。
但农业上考察的专家不必多,因为一看当地植被就知道宜耕宜牧,倒是水利与基本建设布局需要细致考察与安排,不然耕地缺水或村子被淹就麻烦了。
不过这片地方大搞农业还不是属于最佳,从一个月时间探查看有点类似三角形,一边是海水,一边是沿海山脉,另一边过了江不远又是个大山脉。
中间地方虽说有二三十万平方公里,却是类似江西浙南,高大连绵的山区没有,不间断有些丘陵地带分布,因此平原都是较小一块并不大连贯。
不过几千平方公里的一小块做个规划也容易,将现有自然形成的湖泊河流稍加整理,如该挖深宽一点挖了打通束缚瓶颈,该筑堤处筑起土坝也能用不少年。
加上水电暂时不必考虑,用工程机械挖一些干渠支渠排灌就可以耕种了。还有一些是丘陵地带只能作为牧场更加省力,只要人为制造一些堰塞湖就可以了。
而且是最大的担心之一现在排除了,这个担心就是大量毒虫猛兽还是不好消灭的类型,如果有这样的问题要移民发展农业就麻烦了,因为工业人员很集中,就是矿业也只是开始阶段处于荒野,但农业即便是采用机械化工作者也是常在外面活动。
特别是刚开垦荒时愈加麻烦,这里荒草杂树除非一把火给全烧了才好办一些。现在看来这里的昆虫并不厉害也没有发现很麻烦的毒虫。再在利用前小规模受控制烧一下昆虫方面就更加不成问题。
植物、昆虫方面与地球区别不小,如昆虫个体普遍比较大,但基本结构上与地球差不多。至于猛兽这里因基本上都是爬行类,速度不快个体大,只要有枪不管吃草还是捕食类对农业劳动者也不会产生危险。
就是这里没有发现十分抢眼,可以马上作为农作物驯熟的植物与动物,这一点也因地球一切俱备不需要担心没什么可种的。
从地俅移民桃源搞农业还真是没什么可以忧愁的,中国的农耕文明肯定是地球上最强的,基本上从热带到寒带都有成熟的种植经验与相关的种子,现在第一步是适配,也就是将气候水文条件差不多地区的种子、经验搬过来试验,慢慢调整就可以了。
农业方面因考虑到这里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此处封闭再让大量农民工春节返乡有点不大现实,不让他们回家又不近情理,为此乃是全家动员,一开始动员附近地区与江西、安徽农民,接下来主要是动员西北农民来这里安居乐业。
西北地区与深山区的农民才是中国现今阶段最贫困的一族,除了顽固派外只要动员他们到耕地肥沃的地方,由国家负责迁移、重建等费用让他们摆脱贫穷轻而易举。
可是土地肥沃的地方人满为患,不可能安置他们,现在有了桃源,由国家负责迁移、安置等费用,还给予机械化农机,连住房也由国家出材料,国家出工钱盖他们的房与开垦他们的田地、住房、村子,还有什么可以拒绝的理由。
因而即便是地球不被太阳毁灭而拖者毁灭,其实也有大量贫困地区的人口可以动员他们迁移,而他们离开水土资源都极度贫乏的地区后退耕还林,中国的环境会大幅度改善,经济也同样减少拖累。
而桃源这里虽以不上江南也比得上江淮,再运用机械化,移居这里的农民日子一下可以达到小康,完全是双赢的局面,因而农业方面的人来桃源一看移民过来这里的问题简单,只看国家的决心与力度了。
农业方面的人来桃源后觉得这里安置移民难度不大,主要是不知地球上的种子适应当地环境的程度,及第一批移民适应新的自然环境下的改良耕作制度速度。
而且本地的移民在这个时期已经进入桃源,这些本地山民虽不大善于种植蔬菜与养殖,却被动员进来干这个事,原因是附近地区会安排各种用处,进入桃源的人员从外面运送也麻烦又占运力。
农业方面门槛低主要是有建筑材料造房子,有土地耕种,提供农机与种子,提供日用品、粮食等,加上学校就可以了。另外他们还可以提供大量劳动力用于道路工程,建筑材料生产等。
而这时工业方面还要等地质调查结果才好开始,可是探查小组用无人机遥测的资料还要仔细分析,有几处矿藏露头样品也需要另组织地质人员去细查。
钟志文就是后续过来查明几处露头铁矿的具体储量,这次任务并不需要太细致,也就是说先探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了。
之所以会这样要求乃是准备在这里要建冶炼厂,只要弄清楚大至上储量就可以计划多大的厂。比如储量一亿建个百万吨冶炼厂就行,除非附近地区也有大型铁矿。
决定了冶炼厂规模才能进行下一步安排,如轧钢厂、钢筋产量、机床厂、车辆厂等等。虽然中国钢铁产能产量过剩,但桃源有没有自给自足的冶炼业,那怕运十亿吨钢铁也用不了多久,而且运输力也是个问题。
所以在桃源各种矿藏同样多多益善,只不过钢铁、煤炭优先,据钟志文所知他们是第一批专业勘测队,下面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藏勘测队也即将到来。
跨界经营 0042 超级富矿
因为无人机遥测图十分模糊,仅有个大概意思而已才需要钟志文他们实地勘探。算来也是,如果无人小飞机飞一次地下矿藏都清楚了不仅地质人员绝大部分失业了,还会引起诸多问题。
比如有些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只顾眼前利益就会贱卖算数,只顾眼前政绩或自己个人与小集体的口袋了。如中国的稀土就是这样被各地小厂大肆开采,最后卖到白菜价的。
当然遥测图太模糊也麻烦,没有露头的矿石样品比如钟志文与同事这次探测的矿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从分析中发现。
而有了这些露头矿石,再看遥测图,加上探沟、物理探测逐一证实或剔除这些矿点后,这里的铁矿石大概储量也就出来了外,同时还发现了另外一些其它矿藏,如钛、钒之类。
这让钟志文他们极为兴奋,而且是越干越有劲。让他们兴奋的是太多了,首先含量高,几处矿点最低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样的含量矿石在中国不绝迹也是只有极少产出,百分之九十九是百分之四十以下的。
而这里最低五十以上,最高接近百分之七十,简直可以直接当生铁锻打了。当然仅含量高还算不上最好的铁矿石,这里的矿石含硫、磷等于钢铁质量是大敌的元素水平,属于之前极少数优质矿石之上,因而这里的矿石已经可以算是很好的矿石。
除了硫、磷等于钢铁质量有害元素极低外,这里的矿石中有益元素如锰、钒、钛、铬、钴、镍等含量几乎达到合金钢水平,或只要稍添加一些合金调整一下就是合金钢,比其它合金钢成本会下降不少。
就是经化验还存在一种微量元素是之前未知的,其作用好坏未知,因而他们一到马上从探沟挖取了几吨矿石送回去实际冶炼成材,试验这种元素对钢材质量的影响,以及对冶炼的影响,如有害如何去除的工艺技术。
这个试验结果钟志文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所以他们知道自己找到了很好的矿石,如果没有未知元素也是最好的铁矿石,有了这微量元素就不知道了。
不过如果有未知微量元素影响又难去除,使得钢铁质量一般,这里的矿石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矿石,含量高还是易还原的赤铁矿冶炼成本低,一般用途正好。
当然如只是含量高,质量好还不可能让钟志文他们兴奋不已的,更关键是储藏量大呀。他们稍稍用磁性物探一下就可以确定这里上百平方公里几处露头实际上是一体的,厚度虽不一样又不真是全连在一块,可如此大面积只要平均一米就是四五亿吨矿石呀,初步确定不低于五十亿吨,远景肯定在百亿级的。
这是什么概念?现在含量差不多的矿石接近一百美元,五十亿吨也要接近五千亿美元。更关键在于国际上购买铁矿石还受气,如袋鼠国看我们需要就不断涨价,赚了我们的大钱还嚷嚷*****。
可惜中国地大物博却是人口众多,人一多许多物资如石油、铁、铜等矿产就不大够用了,受气的滋味他们这些专业找矿人最不好受。
现在有这么一个超级大富矿,不排除附近地区还有,如果能开采了运回去不仅是钱还能出气,如此多因素能让他们不兴奋?
钟志文他们越干越有劲,二十几个人还包括一个班士兵,才十几天就完成上百平方公里的初步测定,将报告一交就马上再赴新的工作地点。
他们兴奋地离开时,几吨一开始就被开采的矿石早已被送到最近的宝钢作试验了。几吨数量还包含几处矿点在含量与其它元素有些微小差异的几份,因此试验只能是几十公斤一次的级别。
特别是这矿石含有类钛的一种未知元素,如果先按照现在主要是除硫、磷的方法冶炼出来的样品不大好的话他们必须要研究出一种能除去这种元素的方法,多少代价也要干。
因为低硫、磷冶炼成本低,环境污染小,而且除此之外这些矿石只要少量其它贵金属就是成熟合金钢,却是可以省下三分之二贵金属成本,这一来经济效率肯定是大大的。
当然他们也想不通那里来这种矿石,地球上至今还有未知元素?还是嫦娥计划获得巨大突破,能够低成本运回矿石外还发现了这种矿石。
可这个猜想不大可能,因为月球上贵重元素很多,除非运回来成本只要几百美元一吨,不然运输这种旷石在经济上没什么好处,如果仅为研究运回来几十公斤也足够了。
这样的疑惑冶炼研究室的人都有,因为这样一种旷石别说见到过前所未闻才是。而且任务是上面直接派下来的,还催逼很紧,于是他们先按常规冶炼了几十公斤试试再说,然后才是试验去掉未知元素。
不料他们费尽心思怎样去掉未知元素,但第一炉的钢样在韧性、硬度、屈服强度等等试验时几乎等于钛钢水平,这一来不是要试验去掉未知元素,而是进行轧制、切削、锻打、冲压、拉伸、电焊、渗碳、热处理等加工试验了。
除此以外还要试验一下未知元素与其它元素配比及增加未知元素比例的试验,因为不可能铁矿石自带最强模式。不过就是如此这矿石已经是最最最好的铁矿石,如果试验加工性好的话,其它优质铁矿石连它的三分之一也没有。
接下来这个冶炼研究室进行了很多更小批量的试验,这些试验包括调整未知元素比例在内配比,及提纯未知元素等等方面。
经过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十几天试验他们做出了几个样品,这些样品有性能提高一倍的防弹装甲钢;有屈服强度超过3000帕的特种钢等等,而这些仅是初步成果还大有提升空间。
这个消息汇报到桃源小组组里每个成员也一样惊喜与惊异不已,因为这样好的钢在工业上的作用是巨大的,军事上当然也一样。
比如一辆五十吨坦克同样防护力一下可以减重七至九吨,速度和行程都会有提高外,现有的发动机功率足够用了。而空降兵的车辆可以更轻松载运与伞降。
最最关键还不是这只是初步成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是价廉。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这种铁矿石储藏量极大,开采容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运出来,这个问题已经让王元成在考虑,运得出来这种矿石连一百人民币一吨也不到,所以有这样好的钢材为军队更新换代代价不大的。
而且这未知元素虽还没有研究出来,但可以加在铜、铝合金中试试,还有飞机发动机叶片等等,也许在材料方面有重大突破。
因而这次小组会议上责成王元成千方百计将铁旷石运出来外,排在铁矿石前面的有铜矿石,最优先位置却是各种未知元素。
这是地球上的一切已经了解八八九九,而异星球上资源与地球大部分元素是一样的,却也存在着不少未知,未知就存在无数可能,如铁矿石中未知元素的作用可见一斑。
用这样的钢材造坦克、造航母、造潜水艇、造高端设备、造特种船舶、造、、、,年产有一千万吨那作用是一亿吨普通钢铁无法替代的。
这完全是一个绝对意外惊喜后的意外惊喜,虽说无法与意外获得连通桃塬之路的价值对人类而言无法估量,但能从桃源运出一些资源会让大规模移民更加轻松。
跨界经营 0043 因矿而动
发现一座超级富铁矿让桃源小组讨论了很久,这是因为目前为止在桃源的一切活动都是纯支出,而且只是一个开始下面的投入无法计算。
动员、运送人口要钱;为他们建住宅要钱;办学校要钱;开垦农田提供农机要钱;道路建设要钱;建造各种工厂还是要钱。
当然事关人类能否继续存在必要时花再多钱也再所不惜,比如说现在有一项技术可以造出可供一万人在太空中遨游几千年,并能登陆某个可供人类生存的航天器,成本一万亿美元干不干?毫无疑问会干的,十万亿也会干只要事急了更大代价也会干。
到真确定地球即将毁灭前保存极少数人能躲过灾难,延续人类繁衍的努力肯定是不计代价的。正因为如此当中央领导获知有一个机会可能让人类分流一部分,只要证实,即便是太阳仍然如原来预计还要五十亿年才进入后期,中央虽不可能会不计一切也要移民,但还是亏本也要尽量向桃源迁移一部分人口的。
为人类找个新家即便是没有太阳即将进入后期的事也一定会做,何况现在有这样的危险。中央本已决定根据探查桃源的结果会制订一个长期计划,从各方面挤出资金来为移民所用。
已经有这样的决心,不料发现有这样一个铁矿就可以弥补移民的不少开支,让中央领导更加开心。毕竟所有人口全搬到桃源的可能性不大,也要为留下来的人考虑一二。
另外还要考虑如果太阳马上会进入衰弱期乃是误判,虚惊一场,那么迁移走大量人口的中国今后还要在地球生存发展,为了移民削弱的国力有来自桃源的物资补偿也是好的。
更何况来自桃源的东西如现还未知的元素,真是错过了再也不可能获得的东西,中央领导决定将之抢运过来一部分,如果不抓紧时间万一与桃源的虫洞断了会遭人指责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