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什么都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俊秀才
那股子清水出芙蓉的气质,就足以碾压许多把脸蛋儿整容成天仙的女人了。
如果说沈欢刚才还有点“我只出主意,行不行就随缘”的想法,现在就完全变了。
倒不是贪图张雅雅,想要来个双校.花老婆心愿达成,而是纯粹为了好爷的奖励。
别看好爷平日里不着调,然后又比较抠门,但它给出来的东西,可真的很好。
比如这一次闪耀科技的阴谋。
如果没有好爷的“真话符咒”,你说沈欢该怎么应付?
好不容易挣出来的好名声,就这么被污蔑毁于一旦,谁会乐意啊?谁不会因此心情郁郁啊?
现在多好。
打得闪耀科技屁都不敢放,认真道歉不说,还乖乖的赔了1亿!
这就是好爷的本事!
更别说,所有的这些能力、秘方和符咒之中,沈欢最喜欢的便是隔山打牛了。
凡是男孩子,谁没有一个武侠梦?
仙侠太遥远了,动辄毁天灭地,武侠还比较靠谱一些。
像是隔山打牛这样的功夫,哪怕是在武侠世界里面,都属于一等一的神技。
特别是前几天打败了闪耀科技,隔山打牛的中级到手之后,沈欢一直在自己的家里练习,发现了它的许多妙处。
现在沈欢已经能在10米的范围之内,控制至少三条由气息凝结成的线,从而通过地面的传递,打击到敌人。
隔山打牛之中的“山”,指的是障碍物,也就是传播介质。
想要达到用大地作为传播介质,之前的初级是很难很难的,需要很努力才能勉强做到。
现在的中级,不能说随心所欲,但至少也是比较的轻松。
而有了这个技能,除非是见到沈欢就直接拔.枪.射击,不然任何一个拿冷兵器的人,都不是沈欢的对手。
真不敢相信,隔山打牛(高级)会是什么模样儿。
到时候的沈欢,肯定是可以被称为近战之王吧!
思绪只是一瞬间。
收回了心中的念头,沈欢对张雅雅说道,“在这个时候,第一步就是关闭所有的外地门店,只留你们在临安的5家店面,你觉得你父亲有这个魄力吗?”
张雅雅眉头微微一皱,“这是壮士断腕吗?”
永兴超市一共37家门面,一口气关掉32家,只留下5家,那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口气把打下来的网络和江山丢掉大半,只留下自己临安老巢的5家来苟延残喘。
这样的巨大落差,就毁掉了两代人20年的努力。
对于这么大的挫败感,父亲能答应吗?
他一定不愿意的!
“也算吧!”沈欢道,“以你们家现在的实力,如果想要重新再出发,一定是要减轻负担的。现在如果全部大改造,37家门店,你们能忙得过来吗?资金、人力、物力,都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儿。还不如集中好精力,做好就在自己眼下的五家店面。”
“那些店面的几千员工怎么办?还没到期的租期怎么办?那么多的合作关系,说断就断?”张雅雅表示了担心。
“你都说是壮士断腕了,自然是要舍弃很多东西的。”沈欢道,“租期可以跟业主协调,如果不行,尽可能的低价转租出去,总比耗着强。
那些员工也没有办法,当自己都没办法经营的时候,自然是不能再照顾他们了,按照国家的政.策,给予他们补偿吧!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觉得在此基础上,多给一个月的薪水,就能表达你们的歉意了。
至于说合作关系,那更不用担心,他们不是经常要压缩回款期,然后又逼着你们结算吗?这样你们关闭门店,也不用多愧疚了!
不仅仅是要结束和他们在外地的合作关系,留在临安的5家门店,也需要做出很大改变的,也不一定和他们这些经销商继续签约。”
张雅雅微微点头,没说赞成,也没说反对。
毕竟她只听了一个开头,现在就表态,显得太不成熟。
沈欢又说道:“关闭了32家门店,剩下的5家门店,也需要重新定一种新的模式,不然就算你们有不用交房租的最大优势,超市也不会做得好,最多就是苟延残喘。”
他说得并不客气,可张雅雅对于这一点就很赞成。
事实上,哪怕是之前这么多年,临安市的几家门店,利润居然不是所有超市之中最高的。
正是因为压力不大,各种管理上的毛病、发展上面的毛病,都全部冒了出来,有点稀里糊涂的感觉。
哪怕不是沈欢建议,她这段时间都在给老爹说起,要好好的整顿临安的五家门店。
本来完全可以给别的门店输血的,可被那群管理人员弄成现在这样,简直就是渎职。
“在网络时代,以前超市的便利和便宜的两大核心优点,已经全部不复存在了,所以想要继续发展超市,一定要找出差异化的东西来。”沈欢侃侃而谈道,“只有找到了网络商贸没有的缺点,而我们能发挥的优点,才能把顾客再一次的吸引到超市里面来。”
旁边写作业的水千雨,此时也不写作业了,抬头听沈欢怎么讲。
听到这个,她也是觉得很对。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30年之前,没有网络,各种商品商店杂乱分开销售的局面,就促成了超市这个外来模式,在华国大地上火速的发展起来。
你在超市里面,就能买到吃穿住用的绝大部分商品,根本不用跑很多个商店去买。
这些东西虽然百货商店也有,但百货商店里面服务态度很差,选东西又不自己上手,价格还不便宜。
所以人们还是更习惯超市的模式。
推着一辆购物车,孩子坐在上面,老婆跟在身边……这样的场景,相信就是当时经常出现的。
而且逛超市这种事情,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一种消遣模式。
即便是不买东西,去超市里面到处转一转,也觉得挺有意思。
好多年轻人的约会,都会跑超市去,没事儿逛个两三个小时都不足为奇。
因此这么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超市发展非常迅速和红火,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可现在不行了。
网络商贸比超市更加的便利。
这些网络商贸网站什么都有,超市里没有的东西他们都有。
你只要拿起手机下了单,一般来说全国大部分区域3天就到货,直接送到你家楼下。
华国排名第六的长江集团,他们的京通网更加夸张,自营商品的话,一般大城市和周边早上下单,晚上就能抵达。
稍微远一点的,也是第二天就能到。
至于说价格,那就更是普遍要便宜%左右。
因为他们没有商铺租金成本,没有营业员人工成本嘛,这些成本直接占据了总成本的10%以上——这可是把商品进货价格算在一起的总成本!
这是一种最大的不公平,可这也是对于民众们来说,非常好的一种新兴购物方式。
民众们可不管公平不公平,只要他们能有实惠便可以,越便宜越好。
这也是为什么网络商贸出现短短十年时间左右,便已经席卷全国,打得各家超市狼狈不堪,节节败退的重要原因。
当一种商业模式,连自己最核心的优势都失去了的话,是很难再继续成功的。
就跟网络商贸一样。
只要有一天,一个比它们还要方便快捷,还要便宜的商贸模式出现,那么网络商贸扑街的速度比起实体超市更加快。
瞬间狗带的节奏。
张雅雅听得忽然有些激动,因为沈欢讲到的这一点,就是她家最欠缺的东西。
也是所有超市最希望找到的出路。
“那沈老师您知道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而网络商贸做不到的呢?”张雅雅很是恳切的问道。
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此时她的态度要尊敬了许多。
“商品质量和服务。”沈欢想也不想的道:“只要你们做好了这两样,那么网络商贸再怎么的气势汹汹,都拿你们没有办法。”
张雅雅一愣,“这两样东西,不是我们超市行业一直强调的东西吗?大家一直都在做呀,虽然我们有可能做得不好,但沃尔玛、家乐福和伊藤洋华堂这三家,应该是能做得好吧?可他们也是在节节败退呀!”
她此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找错人了。
原本以为沈欢会有什么惊天妙计,结果怎么沈欢是老生常谈呢?
如果用这两个就能把顾客们给追回来,那么成千上万的聪明人,怎么可能不去做?
真的以为只有你一个聪明人呀?
“一直在强调,问题是你们有真正的用心去沉淀,去做好了吗?”沈欢笑了笑,“你刚才说的沃尔玛、家乐福和伊藤洋华堂,你知道他们在国外是怎么做的吧?”
张雅雅也是肚子里有货的,“他们在国外的服务态度的确很好,比在华国好。包括售前和售后都是,这一点我去国外玩的时候亲自感受过。但我觉得这个并不重要!
他们在国外之所以没有垮掉,原因在于国外除了仅有的几个大城市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地广人稀,根本不利于网络商贸的物流运输。况且国外的人工成本太高,也是制约网络商贸发展的一大枷锁!一旦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沃尔玛这些霸者,一样会被打趴下。”
沈欢微微一笑,“你说的很对,但有些事情看得还不够透彻,还没有发现本质上的东西。”
这丫头还真是有点水准。
就这个眼光和看法,没有琢磨和研究过,根本说不出来。
但是,她吃亏在于她不是沈欢那个世界的人。
不然的话,她肯定知道超市除了上述的那些,还有一些更特别更有前途的模式。
比如说,米国的costco好市多。
比如说,华国的胖东来。
恰好……
这两家极具特色的超市,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存在!!
……
求订阅!!





我什么都懂 第391章 借鉴巨头
张雅雅说得有些不对。
虽然有着物流和人工成本的劣势,但米国的亚马逊却还是打得沃尔玛节节败退,再也没有以前舍我其谁的霸道。
可就在这种网络商贸大肆流行的环境中,米国排名第二的costco好市多仓储超市,却是一路异军突起,每年的营业额和市场占有率都不断的攀升,成就了一个网络时代的奇迹。
它的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沈欢说的那两样。
商品质量和服务。
商品质量包括了两方面,第一肯定是本身的质量,一定要是好东西,民众们经常买的东西,不能是劣质的,不然别人第二次不会再来。
第二其实也包括了价格,也就是俗称的性价比。
沃尔玛26%的商品毛利率,世界第一,也造就了它赚了非常多的钱。
可costco好市多只有13%左右,基本上就是沃尔玛的一半。
这个毛利率,除去了各种流通环节费用和税金等等,其实并不怎么赚钱,一不小心就要亏钱。
达到了这种极致的性价比,你说costco的生意会不会好?
基本上亚马逊的东西都没有好市多的便宜。
如果是大批量的采购的话,当然是开着车子来到好市多一站采购回家的好。
毕竟米国可没有什么满多少包邮、江浙沪包邮的说法。
这么平摊算下来油费可比快递费要便宜不少。
costco好市多的服务更是不用说,对于顾客的一切要求,那都是满足。
你能想象买了西瓜回去不好吃,直接拿着剩下的一半来退的吗?
你能想象买了一条裤子回去,穿着觉得不舒服,也拿来退的吗?
你能想象一条12年前买回去的鱼,结果一直压冰箱里面忘记吃了,还是拿来退的吗?
结果上述的东西,全都给退了,没有任何的推脱。
这就让人感觉到服务号,买东西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当一个人觉得这家超市非常可靠之后,自然而然的都会想着来这里买东西。
这也是一种购物的满足感。
俗称的“顾客是上帝”,也就是这种感受了。
另外一个和costco差不多的超市,是在华国国内中原的一家区域性的超市。
它根本就没有出过中原,却是全国新型超市零售业的神话。
另一个世界的雷布斯,在零售行业上面,这辈子只佩服过两个企业,都曾经去朝圣过。
一家是costco,另一家就是这个胖东来了。
而且“朝圣”这个词,可是雷布斯自己说出来的,微薄上挂着的,做不得假。
连雷布斯这样的人物,都能用“朝圣”来形容他们两家,可见这两家超市有多么的厉害。
别的不提,能让拥有超越时代眼光的雷布斯如此赞叹,他们的商业模式持续个50年兴盛而不衰,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胖东来的商品价格并没有costco便宜,但是他们的服务态度却远远的超过了costco。
用句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来形容。
胖东来的服务就是海底捞的升级版。
然后在他们开超市的城市,无论是哪一家的超市,遇到他们就是一个死字。
甚至于他们还特意在每周休息一天不营业,以便给别的小型超市一条活路走,不然连小超市都得垮掉。
知道他们有多么厉害了吧?
可为什么这么厉害的胖东来,没有像是海底捞一样,打遍全国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任何好的服务,绝对不是靠自觉贡献而来的,靠的是金钱和荣誉堆积出来的。
胖东来只在中原境内的地级市发展,大约二三十间门面,他们付出的代价就是员工们的薪水,普遍高于本城市的平均薪水1倍以上。
连一个扫地拖地的都能达到和白领一样的薪水,你说那些工人们有什么理由不干好?
不想干好就走开,有的是人来做。
这个模式在三线地级城市是能做的,但如果来到一线城市,比如北上广深,胖东来就没办法维持了。
总不能扫地拖地的直接给2万一个月吧?
那具体的服务人员怎么办?中层怎么办?高层怎么办?
再好的生意都没办法挣那么多啊!
所以,他们的模式注定了只能在三线地级市,而且还不能脱离中原。
因为如果相聚得太远了,各种物流运输和管理成本都会增加许多,这样做划不来。
相比起胖东来的不完美,costco的模式其实也是有一些缺陷。
他们的利润靠的是会员费,几千万用户每年的会员费,是他们最主要的利润收入来源。
但他们costco同时规定了会员可以随时的退,就像是购买的东西一样。
这在发达的国家里面,只会遇到极少数的人会贪这样的便宜。
可如果来到了华国这样的发展华国家呢?
这里的顾客们的素质,可就要差得多了,许多顾客真的可以做到乐此不疲的占小便宜的。
如果你非要按照米国的那一套来,肯定是会失败的。
这也是为什么另一个世界的costco,直到2019年才在华国开业第一家店铺的原因。
……
回到眼前来。
这个世界当然没有costco和胖东来,所以沈欢才觉得,自己可以用这两个超市的模式,甚至是加上另外一些有意思的超市的模式,来帮忙他们改善环境。
当然了,就像是上面想的那些一样,肯定不可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根据这边的实际情况,甚至是具体到临安的实际情况,来好好的做一番设计。
比如说costco的会员卡年费,这一点哪怕是沃尔玛都曾经搞过,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更别说你costco的年费还那么贵了。
哪怕临安的经济很发达,中产阶级很多,但考虑到各自身上背负的住房、教育和养老等等方面的压力,在消费林雨裳,是绝对不可能和米国人比的。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是最发达的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低价的商品人就会爆款爆棚的重要因素。
凡是不顾区域情况,死搬硬套过来的商业模式,一定会走向失败。
沈欢需要好好的整合两个超市的成功之处,并且避免他们的一些不合时宜的策略,这样才会使得张家的超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问题在于,沈欢知道自己有已经成功了的经验,但张雅雅不知道啊!
面前的张雅雅已经觉得沈欢不大靠谱了,很有可能是纸上谈兵。
因为沈欢根本就没有任何超市运营的经验。
甚至于他也只是在参加奥数竞赛才出国了一次而已,怎么可能对国外的超市行业多么了解?
一时间,张雅雅对于沈欢有点失望,对于沈欢所谓的“本质”,也没有多感兴趣。
但她还是保持了克制,没有转身离开。
沈欢看着她失落的样子,不觉有些好笑,“你如果相信我的话,过两天我让小水水给你带一份资料过来,你可以先看一看。如果你们觉得有兴趣的话,我再详细的跟你们说。”
“好。”
张雅雅此时想通了。
只要不把沈欢当成救世主,把他的意见当作一个参考,那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人家可没有收张家一分钱,纯粹是义务帮忙,这得记人情,不能不知好歹。




我什么都懂 第392章 怂
张多财这段时间的确是很忙碌,很忧心。
比起开疆辟土的父亲来,张多财肯定没有那么的有闯劲儿和决断力,对待商业的敏感度也逊于父亲。
但是他当年是跟着父亲一起跑上跑下,一起把永兴超市给做起来的,所以对于超市这一块儿,全国都没有几个人比他懂。
在超市行业欣欣向荣的时代,张多财一个人就能压得所有的供货商和超市业主们喘不过气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可是到了现在连沃尔玛、家乐福和伊藤洋华堂都节节败退的时候,华国本土的超市就更不用说。
那些中等规模的超市,基本上已经倒闭了一半还有多。
小型超市依靠着社区,做一点周边居民的小买卖,倒是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深处江浙沪腹地的永兴超市受到的冲击,比别的超市还要大一些。
为什么?
江浙沪包邮呗!
江浙沪当天到呗!
这样来说,人们在网上购物的话,效率会非常的快。
如果不是生活必需品,比如生鲜之类的,许多人干脆便会在网上购买。
超市有生鲜,但其余的商品更多。
如果只做生鲜这一块儿,超市是绝对不能盈利的。
人们逛超市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本来我只想买一点菜的,结果路过零食区就买两包薯片和牛肉干,路过日用品区就多拿两提纸巾,或者买几双袜子……这么左逛逛右逛逛,很容易到了结账的时候才发现,我怎么买了这么多?
要是不逛超市,只是在网上针对性的下单购物,那其实利润也不会大。
所以,超市最大的一块儿来自于进入超市的人群流量,只要没有人来逛,超市再怎么都不能生意好。
无论是costco,还是胖东来,都是由大量的可以说得上是拥挤的客户群体,来支撑起来的。
永兴超市现在便处在这种客流量大幅度的减少,仅仅只有周末或者晚上的时候,才有那么几个小时客流量增加的状况。
这样的情况,远远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工作人员、这么高额的房租和这么庞大的采购资金压力。
关键在于这种情况还在不断的恶化,37家门店,已经有超过25家陷入了亏损——如果把临安的这五家自有房产的房租给算上,那就还得再增加5家亏损店面。
于是张多财弄得是焦头烂额,想了很多法子都没办法扭转局面。
此时的他,和春节时候的匈有成竹,简直是两个人。
他也没有想到,仅仅是9个月左右的时间,市场状况会忽然恶化到这种程度。
晚上应酬完回到了家里,张多财都是在门口抽了几支烟,才把心情藏在心里,露出笑脸进了门。
此时已经是晚上的10点钟。
老婆早就习惯性的让佣人给他熬了一碗燕窝银耳汤解酒,但一碗汤没有喝完,本该已经睡觉的女儿,却推门走到了客厅里。
“爸!”
张雅雅脆生生的叫道,顺带着坐在他旁边。
“乖女儿,怎么还没睡?今天作业很多吗?”张多财笑着道。
他看到女儿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还以为是作业。
“不是。”张雅雅摇了摇头,“我这里有一份超市的企划书,你看看!”
“哦?”
张多财哑然失笑,接了过来,“想不到我们家雅雅居然会做商业策划了?好!长大了以后呀,你就当我们张家的掌舵人!让我们的家族公司做得越来越大!”
“你先看看嘛~~”张雅雅没有骄傲,只是摇晃着他的胳膊。
“好好好!”
张多财是最疼女儿的了,哪怕这里面只是中学生的臆想,他也会看。
1...145146147148149...4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