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什么都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俊秀才
所以沈欢只能看着陈倩在经纪人的安排下,一口气接了5个广告代言,入账1000万人民币。
人生啊!
寂寞如雪啊!!
……
但是总的说来,放映结束,今天晚上就是颁奖大会,整个《情书》剧组也得到了解脱,可以轻轻松松的来收获果实了。
相比起来的时候的默默无闻,今天《情书》剧组是最受关注的。
他们的位置被安排在了最前面,周围都是一群太极国的明星大腕。
其中太极国国宝级的演员姜石宇,就专门的过来拜会了一下《情书》剧组。
在知道楚留香老师没有出现在这里后,他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并且委托剧组告诉楚留香老师,他的大门永远向着楚老师打开,只要楚老师的剧本需要他,哪怕是龙套配角他都愿意。
他却不晓得,楚留香老师全程都在看着他。
沈欢对这个帅气的大叔很欣赏,身为太极国国宝级演员,为人谦和有礼,而且在之前网上查他的资料时,知道这个演员是真的在用生命演戏,这样的人,最值得尊重。
很快的,釜山国际电影节的颁奖仪式开始了。
太极国的颁奖典礼和华国的差不多。
没有那么多米国的嬉皮笑脸,多了一份庄重和认真。
只是奖项还是从小到大的颁着走。
《情书》第一个奖项是在中间的“企业艺术支援会奖”的“特别编剧奖”。
毫无疑问,楚留香老师不得奖,全世界的太极国人都不答应。
就在大家翘首以盼,期望看到神秘的楚留香老师的身影时,却是一个魁梧大汉走上了台。
难道楚留香老师就是这样外表粗俗、内心细腻的人?
“谢谢大家对楚留香老师的奖励,他因为一些事情不能过来,托我向大家说声对不起。”魁梧大汉丁伦举着奖杯用英语道:“《情书》和《七号房的礼物》都是楚老师的精心作品,我在这里也代表我个人,期待他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耶……”
底下的一群人失望之余,对后面一句话却是很感兴趣。
的确。
楚老师最关键的还是创造出好的作品来啊!
在这个奖之后,仿佛是开启了《情书》的得奖模式。
“knn观众奖——《情书》!”
“市民评论家奖——《情书》!”
“釜山影迷奖——《情书》!”
“最佳女演员奖——陈倩!”
“亚洲之星最佳导演奖——朱梅!”
朱梅理所当然的获得了釜山国际电影节的最大奖项。
她站在台上,拿着奖杯,红着眼眶,只说了两段话。
“谢谢所有人的支持和喜爱,太极国人民对我们太友好了。我很喜欢这个城市,喜欢你们!”
“我觉得这一切的成功,都是源自于我们剧组的努力!我们用最好的态度,做出了这部最好的影片,所以才获得了最大的收获!我为我的剧组自豪!!”





我什么都懂 第95章 精彩的反应!
这个晚上,《情书》当然就是釜山国际电影节最大的赢家。
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就如同太极国网友们之前的评论一样,不给《情书》大奖,简直就是最大的黑幕。
此时他们大部分的人,已经晓得了楚留香先生其实是华国人,因为他的第一个作品是在华国发表的。
《一碗阳春面》这篇短文,早已经在网络上传开了。
同样的,《一碗阳春面》获得了极大的好评。
太极国国宝级演员,也是第一个公开夸奖楚留香先生的河康贤,再次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因为《一碗阳春面》发表了评论。
“一部小说,一篇短文。
楚留香先生的心中,一定是有着大爱的。
他能把一个故事写得让人悲愤欲绝,又能把一个故事写得如此温暖人心。
我长大的那个时代,吃饭都不容易吃饱,还记得妈妈最擅长的就是给我做一碗杂鱼汤。是渔船上弄下来的不值钱的小鱼,混合着野菜熬的汤。
那时候,我只觉得人生只要一个星期能喝到一碗杂鱼汤,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了。
直到我长大,我出名,我得到了无数人没法得到的东西,但却再也没有感受到那碗杂鱼汤的味道。
现在读了《一碗阳春面》我才发觉,我失去的,并不是品尝杂鱼汤的心情,而是我失去了那个岁月,那个我妈妈为了我能长大,不惜一切辛苦劳作的年代。
感谢楚先生,能让我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我的妈妈。
有机会请一定来一趟太极国,我一定到机场去迎接您。我自家有山泉酿制的好酒,我们可以边喝酒边谈及往事岁月,那一定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最后,我很期待正式在电影院看到您的编剧作品。根据我的朋友说,《情书》很纯很真,我喜欢这样的电影!”
河康贤在太极国演艺圈的威望,在民众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就不再一次次的说了。
反正这篇文章出来,就被太极国的明星们挨个儿的转了一遍,总阅读量超过了2000万人次。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人才相信了网上那些在电影节看了《情书》的影迷的话语。
由此,《情书》才有了那么大的声望,以至于釜山国际电影节根本不敢让大奖旁落。
这事儿如果发生在欧洲三大奖上面,就不一样了。
那群“艺术家”,你越是热门,就越不容易给你奖。
太极国则是绝对不能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这也是为什么沈欢那么花时间和精神,一定要把《七号房的礼物》写出来,第一个在太极国出版的原因。
就是为了造成这样的轰动,就是为了让《情书》大红大紫。
否则我岂不是对不起前世的那些经典?
幸好现在总算是如愿以偿,《情书》剧组总算可以满载而归了。
至于说太极国的上映,已经有五家太极国、三家日苯的电影公司来谈了。
没错。
日苯的电影公司也来人了。
他们特意在早上5点钟排队,一口气看了三天,觉得《情书》在日苯很有市场,所以也想要发行。
无论太极国还是日苯的发行商们,给出的条件都很好,院线据说也是全力支持。
没有立刻下决定的原因在于,《情书》的上映一定是要和华国的时间配合的。
无论哪里上映,华国一定是第一批上映的国家,太极国和日苯最多就是同时上映。
但也因为如此,朱梅是一点儿都不担心《情书》的票房了。
不说别的,单说太极国的票房,就肯定能突破1000万美金!
按照太极国发行商们给出的条件,这笔钱剧组能分到40%,在国际的票房结算之中,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日苯那边少一点,大约是30%,但考虑到日苯的人口是太极国的3倍左右,那么票房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最少的估计,日.韩票房分成加起来应该是1000万美金!
整部《情书》的投资才多少?
还不到700万人民币,也就是不到100万美金!
单靠海外两个国家的市场,就能得到10倍的票房利润,这在来太极国之前,有几个人敢想?
也就是沈欢才觉得有可能拿到这么多!
既然《情书》都没有任何的回本压力了,在釜山的时候,朱梅对于好几家赶来的国内电影公司,都没有给出自己的答复。
她准备回国后好好的挑选一番,一个月时间之内搞定就好,并不着急。
“《情书》成为釜山国际电影节最大赢家!这代表着我国的电影水准……”
这是飞机从釜山回到临安之后,大家看到的第一份报纸。
能用这种语气开头的,都是排名前几的公办报纸。
这一次是《华国青年报》的文章,它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来介绍《情书》,夸奖《情书》。
相当于就是国家层次的奖励和赞赏了。
但《华国青年报》根本不是说得最肉麻最激动的。
经过了十来天的网络发酵,整个儿的电影娱乐相关的网上,早已经是沸腾得要烧开了!
如此激荡的情绪,在昨晚等到太极国那边开奖成功,瞬间就达到了巅峰。
“那个伤残演员许东,赶快滚出来吧!瞧瞧,这就是你的选择!选了烂片,丢掉了珍宝,哈哈哈……”
“我实在是要同情一番《青春飞扬》,本来你们已经是烂片中的一员了,结果你们还选了今年最优秀的文艺电影《情书》作为竞争对手!恭喜你们!你们成功的把自己挂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面了!”
“我就说楚老师出手,肯定不会差嘛!《情书》一定好看,期待在国内马上上映!看到了国色无双的男女方树,我瞬间就觉得天下最般配的情侣,就应该是他们了!”
“你们说说,那些拒绝了《情书》的电影公司老板和审核经理们,现在是什么样的表情?一定很精彩的,对吧?”
“那还用说嘛~~他们肯定一边抱着枕头哭泣,一边暗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情书》你要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来打我们的脸?虽然我们是白痴是笨蛋是蠢货,但你别说出来呀!”
“呵呵,那也是他们活该!前段时间都把《情书》吹成是史上第一烂片了,还不给人家上映,现在好了吧?那么多亚洲著名的导演和演员们评选出来的大奖,真是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啊!”
“……”




我什么都懂 第96章 没想到
相对于寻常人的激动和看戏,电影圈里面,有着一股暗潮在涌动着。
《情书》这部电影,能在太极国引发那么大的关注,连续7天时间,每天平均排队影迷超过15000人,创下了釜山国际电影节的记录,绝对不可能是吹嘘出来的产物。
而且太极国的一个专门对电影评论评分的网站上,也有着超过20000人对《情书》进行点评和打分。
依照每天差不多3000人的观影规模,差不多这就是90%看过《情书》的影迷都来评论打分了。
哪怕里面有水分,有没看电影却跑来凑热闹的,应该也不到一半。
而《情书》的评分是9.2分,在太极国所有的电影之中,排名13,好评度更是如潮,超过1000字的评论多达2000多条。
可别小看了13名这个名次。
太极国这十几年来,各种好电影层出不穷,单是观影人数超过1000万的,就有8部之多。
剩下口碑和票房都好的电影,也是足足有好几十部之多。
即便是在华国,太极国的喜剧电影和动作电影,都很受欢迎,常常能卖出1亿人民币以上的票房。
所以《情书》能到13名,最少最少代表着它不是一部烂电影,反而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好电影。
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在太极国评分和评价都很高的电影,在国内也是有不错的市场的。
既然是好电影,既然能受到市场欢迎,而且还获得了那么多的大奖,《情书》的发行权自然就成了一个香馍馍。
想着原本可能1000万就能买断的,或者是一个很优厚的发行条件就能拿下的电影,居然白白的被放过了,各大影视公司和院线公司的高层们,就气不打一处来。
《情书》在太极国放映期间,不知道多少电影公司的看片经理、发行经理,被上面的人骂得狗血淋头。
甚至有好几个都直接被解雇了。
如今《情书》携着荣誉归来,自然那些电影公司和院线,就想弥补这个错误,把它紧紧的抓在手里。
能够发行这么一部电影,钱的方面肯定是要赚不少,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名誉上的收获。
想一想吧!
在公司的荣誉展览室里面,出现了一部像是《情书》一样,在国外狠狠的给咱们华国人争光的电影,那是一个多好的事儿?
连带着别人对你公司的实力,都会有一个极大的高看。
这也是许多文艺片,哪怕是不赚钱,也有许多电影公司愿意去投资的原因。
早在前几天,《情书》在太极国呼风唤雨、赢得极大关注和喜爱的时候,其实就有好几个电影公司都赶过去了。
包括当时就在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云星娱乐,还有不是那么正宗圈内公司的山海网。
可他们都没有拿到《情书》的发行权。
现在这个时候,你再说什么买断,那就是笑话了,人家在太极国和日苯的发行,起码就能挣到几千万人民币,根本不缺钱。
因此最实际的,还是直接拿下国内的发行权,来一个名利双收。
但朱梅根本不松口,说是等到电影节结束,回国了再谈。
大家都以为朱梅是在等意料之中的电影节大奖,然后以此来提高要价。
如今果不其然,《情书》成了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最耀眼的明星,朱梅也是满载而归。
既然一切条件都已经成熟,动起来的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也就不是之前的那几个了,包括国内的三大电影巨头,也都加入了其中。
大器娱乐当然在里面。
据说还是二老板谢洋积极要求的。
然而,娱乐圈的许多人都没有看好大器娱乐。
不仅仅因为之前谢洋参与过抹黑《情书》的行为,更因为玄武电影那不可撼动的优势。
玄武电影本来就和沪戏一脉关系密切,老板廖石本身就是沪戏毕业的,也就是朱梅的师兄。
朱梅毕业以来,8部电影里面,5部就是玄武电影参与制作的。
虽然在《情书》上面看走了眼,但两人的私教还是不错,再加上了玄武电影排名全国第四的实力,朱梅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连廖石自己都是这么想的。
他跑到了朱梅的家里时,也是信心满满。
“阿梅,上次是师哥我的不对!是我看走了眼!”坐在沙发上,他诚恳的道:“这一次也是给了我很大的教训啊!你就给我一次弥补的机会,让我们继续合作,师哥帮你把《情书》发行得最好,我给你安排全国最多的排片场次,让他们都看看,《情书》是怎么样一部优秀的电影!”
朱梅笑了笑,“师哥,这也不怪你。当初不是大家都没有看出来吗?”
见到她态度和之前没有变法,廖石心头又踏实了一些。
“既然这样,关于《情书》的发行,你看我刚才的提议怎么样?”廖石道,“玄武电影一定能给出最好的条件,而且我们是自己人嘛,师哥不会亏待你的。”
“师哥你不知道我们《情书》的投资来源和组成吧?”朱梅没有回答他,反而是问了一句。
“知道啊。”廖石点点头,“你和小水一人投了300万,其余的演员们按照片酬入股,占了小部分。”
“我是觉得继续和玄武电影合作,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不这么想。”朱梅道:“《情书》有了这么大的成绩,根本就不用担心有没有电影公司愿意发行。所以大家的意思是,拿出来让各大电影公司竞标,谁给的条件最好,就给谁。”
廖石皱起了眉头,“你在剧组里说了不算吗?”
“这一次的剧组比较特殊,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完成的这部电影,所以只能是大家说了算。”朱梅坦诚的道。
“没有别的办法了?”廖石问道:“你觉得别人有可能比我给得高吗?何必为了这个不一定发生的可能,破坏了我们大家之间的师兄妹感情呢?”
朱梅看了看他,忽然笑了,笑得让廖石心中莫名的有些焦躁。
“师哥,我记得在《情书》没有去太极国之前,你跟我说了一句话。”朱梅云淡风轻的道:“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如果混为一谈的话,不但生意谈不好,交情也会没了。现在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再正确不过。”
廖石脸色微微一变,盯着朱梅没有说话。
朱梅却是很坦然的面对着他。
片刻之后,廖石哈哈的笑了起来:“对!对!师哥我很欣慰啊,师妹你终于长大了!那好吧,我们就交给市场来决定!我希望到时候还是我们师兄妹联手!”
“我也期望继续能和师哥合作。”朱梅客气的道。
两人脸上都有着笑意。
可两人心中都明白,彼此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从今以后,他们就只是生意上的关系,再也没有什么沪戏毕业的师兄妹的关系。
********
跪求读者老爷们的各种支持!




我什么都懂 第97章 发行方的选择
朱梅对廖石说了谎。
其实剧组的人,包括水青山,包括沈欢在内,都没有说什么“价高者得”。
可是朱梅自己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明明只需要300万左右,就能拍《情书》的,朱梅还用自己的名誉和眼光做了担保,可最后廖石都没有答应。
从那一刻开始,在朱梅心中的那个豪爽大方的廖师兄,就再也不存在了。
哪怕是她之前安慰大家,说廖石给了她下一部的拍摄计划,她怎么都可以翻身,这话也是假的。
《情书》这部电影,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再和廖石合作。
哦,倒也不是那么的绝对,只是说以后她拍电影,谁给的条件好,那么就和谁合作,廖石这边就当于是一个普通的合作者而已。
如今《情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成功,朱梅已经从二线的导演,一跃成为了准一线的导演。
只等《情书》在国内和日.韩取得了应有的好票房,朱梅就会成为真真正正的一线导演,仅次于五大导演的那个等级。
到时候只有几大电影公司争着和她合作的,根本就不会有别人还拒绝这位大导演的。
因此朱梅有了足够的本钱,直接拒绝了廖石抛出来的橄榄枝。
早知我今日富贵,当时怎能如此对我?
此时朱梅非常庆幸,自己虽然有过动摇,但大部分的时间都坚持认为,《情书》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所以才支撑着去了太极国。
此次此刻她要做的,就是让《情书》在全国上映,在日.韩上映,去获取它本来应该获得的胜利果实!
廖石肯定不是第一个找上门的,在太极国的时候,山海网和云星娱乐,以及几家二流的电影公司,都联系过朱梅。
可当时她惦记着最后的大奖,想要再等等。
现在大奖已经到手,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几项大奖一起得到,朱梅肯定就要看条件,然后尽快定下来了。
《情书》再怎么的火爆,也有一个时间,过了这段时间,效果一定会差很多。
说起来好笑,廖石虽然说了半天,但根本没有说出一个实际的条件来,只是强调师兄不会亏待师妹,实际上没有什么用处。
目前来看,三大电影公司给出的条件都差不多。
都是以1000张银幕的总数上映,其中70%都在一二线城市,如果第一周票房超过了5000万人民币,那么第二周就会再增加500张二三线城市的银幕。
1500张的银幕数量,在所有的文艺片历史上,都能排到前十了。
而且他们给的分成比例也有诚意,是总票房的35%-38%。
平时制片方的总票房分成不过33%左右,如今发行方让出了2-5个百分点,就是一个很大的利益。
要是卖到了1亿的话,也就多出来好几百万的分成。
朱梅知道,这其实就是三大电影公司的套路,他们有一个具体的对应制度,什么等级的电影就对应什么样的分成合作模式。
现在给《情书》的,恐怕就是仅次于郝鹤导演的文艺片标准了。
而他们的运作实力和宣传能力,肯定不是二线电影公司能比的。
哪怕玄武电影就是二线第一,它也比不上三大电影公司。
但是,其实条件最好的,并不是三大电影公司,而是在太极国就和朱梅接触的山海网。
郑蓉蓉见识到了《情书》的火爆和受欢迎,她甚至是国内影视娱乐圈大佬之中,唯一一个亲自观看过《情书》的人,所以更能理解《情书》的魅力。
在《情书》获得了五项大奖的夜晚,她就发了一条微聊给朱梅,开出了山海网的条件。
山海网保证《情书》以一二三线城市总共2000张银幕的数量,在国内至少上映4个星期。
如果《情书》的票房达不到1亿人民币,那么山海网就直接给《情书》剧组4000万的票房净利润分成。
如果《情书》票房超过一亿,那么山海网就按照35%的比例来计算分成。
这个条件就是最优厚的了,它保证了《情书》的收益至少是4000万起。
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山海网的运作发行和宣传能力,到底行不行。
如果他们的宣发能力差劲儿,虽然有那么多银幕,虽然有那么长久的上映时间,但影响力和票房都不会好。
可是,朱梅又觉得,自己应该对郑蓉蓉有信心。
因为她父亲可是郑谦啊!
是华国首富郑谦啊!
她有着这么深厚的背景,本身自己又在这个行业里面倾注了精力,《情书》这么重要的电影,应该是她打破壁障,进军电影行业的第一步。
1...2930313233...4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