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初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后青牛
陈丰从未想过要后退,他想过自己可能会接受不了战场上的伤亡,也在死亡近在咫尺之时给自己做足够的心理建设,但是如今还未曾到达战场,听得东西突厥双方各有胜负,死伤已经过万,万人!这个数字还是压在他的心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看着身边马上的人,一直愁眉不展,颉利可汗调侃着笑道,“掌柜一句话便能劝得朕将两万骑兵的性命置于不顾,莫不是此时反倒接受不了了?”
听闻此言,陈丰也是愣住了,是啊,这一切本就是早已经预算好的了,不仅是东西突厥会有损失,就连大唐也会有一定的伤亡,这一切,不是早已深记在心,何故此时却要做出接受无能的样子来?
“说实话。”陈丰叹了口气,“大汗所言有些道理,在下不是武将,未曾上过战场,对战事并不了解。”陈丰幽幽说道。
“遂,掌柜是被此时的伤亡吓到了吗?”颉利可汗笑着问道。
“不瞒您说,确实有些接受不了。”陈丰尴尬的笑了一下。
对此,其实颉利可汗心中早已经有所猜测,陈丰如今的表现才是最能够让他安心的,若是此人身为一个商人,却能够接受得了战场上的腥风血雨而面不改色,他方才觉得这一切都不正常呢。
要知道当初他第一次杀人的时候,可是吓得两三天都不敢闭眼睛,第一次上战场,面临血雨腥风,刀兵相见之时,他英勇奋战,但是班师回朝之后,他有月余都不敢独自一人入眠,甚至连茶饭亦不敢入口。
闭上眼睛便会见到战场上的杀戮,满目猩红,就连饭菜之中,若是见到肉食,他便会本能的想到,战场上纷飞的断臂残肢,清澈的茶水或者想弄的羊奶亦会变成一片血红,就好像是从人身体里缓缓流出或是喷涌而出的血液一般。
“掌柜从前见过杀羊宰牛吗?”颉利可汗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杀羊宰牛?这算是安慰吗?是让自己将战场上的那些伤亡当做牛羊吗?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但是,“不曾见过。”
“那杀鸡呢?”
鸡?说来就更加离谱了,“亦未曾见过。”陈丰摇了摇头。
“不若掌柜先行回朝?”颉利可汗犹豫了一会儿看着陈丰略微有些苍白的脸色,他知晓这并非是病态,而是惊吓,简单来说就是吓到了。
“多谢大汗挂心,在下无碍。”陈丰明白颉利可汗的意思,但此时他着实不能就这么回朝,一来计划还需要他时刻跟着,二来,若是此时回朝,只怕会引起颉利可汗的怀疑。
“掌柜当真无事?”颉利可汗怀疑的看了一眼,还没到战场就已经这般模样,很难想象到了战场,真zhèng jiàn到了生死之后,他会是何等惨烈。
“大汗,如今方才是第一步,日后征战沙场的日子还多着呢,若是连第一步在下都不能克服,日后如何与大汗一同踏遍天下?”陈丰的声音之中有一点无奈,但是更多的还是坚定。
颉利可汗也算是放下心来,虽然看起来他很不情愿,但是此时此刻这个人逼着自己去接受这一切的时候,还是会让人忍不住想要赞上一句,而陈丰表现出来的衷心也更加让他心中无法怀疑。
“况且,我家xiao jie是不会回去的。”最后,陈丰又挺直了脊背加了一句。
颉利可汗本来赞上的眼神瞬间变得不善,原本还以为这人是心向着自己的,结果他这般拼命也要跟着,不过是为了保护他家xiao jie,他衷心的人并非是自己,而是李贞儿。
若非这段时间,两人并未有太多的交流,而陈丰与李贞儿之间的眼神交流也太过于寻常,并不能看到半点其他的味道,只怕颉利可汗都要以为陈丰是对李贞儿情根深种,方才义无反顾的从丰城来到了突厥。
但事实证明,陈丰此人,对李贞儿并没有半点不该有的暧昧心思,之所以一直多有关照,只怕当真是因为陈丰的心中牢牢记着他们家少城主的嘱托。
“冒昧问一句。”颉利可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看向陈丰的眼神瞬间变得奇怪。
“大汗请讲。”陈丰此时的脑袋已经浑浊不堪,哪里还有心情去考虑这颉利可汗是不是打着什么歪主意,当即便顺着人家给的坑就跳了下去。
“掌柜,回头等天下大定,咱们班师回朝之时,朕赏赐你几个měi nu如何?”颉利可汗似乎没想到陈丰竟然这般好说话,不过看着他的脸色,就算是心中有些疑惑,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就问出来了,遂选择了一个委婉一点的方式。
“啊!”陈丰似是一惊,“这便不必了,不必了!”陈丰右手抓着缰绳,左手不断的摆动示意。
“哦……”见此,颉利可汗拉长了声音,看这陈丰的眼神之中终于有了一种陈丰不愿意接受的暧昧,“是心有所属了?”嗯,还有八卦。
这一次陈丰却是停顿了一会儿,脑海之中浮现出一个女孩儿巧笑倩兮的模样,时而红袖添香的温柔,时而娇俏任性的可爱,唇角亦是不由自主的勾起了一个弧度。
见到这个弧度,颉利可汗可算是明白了这人为何对他家xiao jie这般的照顾,为何提到他们家少城主的时候一脸的虔诚,原来这少年确实心有所属了。
“你那个少城主对你好吗?”颉利可汗紧接着又问。
陈丰有些跟不上颉利可汗的思维,不过还是笑着回应了一句,“少城主对我确实很好,当初我做生意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若是没有他,我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说话时,之前那个问题带起来的娇羞还没有消退。
重生在初唐 第158章 月余
见他这般神情,颉利可汗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心里对陈丰的忌惮也少了不少,自认为找到了他的软肋便能够无所顾忌,不过终究并未表现的太过明显。
而一向自认为活得还算通透的陈丰,今日显然也是遇到了瓶颈,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回应颉利可汗的问题,甚至他都没有弄清楚颉利可汗问这样的问题的意图。
罢了,寻个机会让李贞儿向颉利可汗打听一番吧,今日他显然是问不出来结果的,毕竟颉利可汗已经做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玄奥模样,分明就是半点也不想与你解释的意思,陈丰也就不必上去自讨没趣了。
又是一封战报传来,鸿德格所部骑兵已经损失过半,甚至连鸿德格本人也出现了对战事极度不满的情绪,而对此,颉利可汗依旧选择了听从陈丰的意见,对此事不闻不问,对于战事情况也并未给与回应。
最初的命令便是让鸿德格所部为先锋,支撑到大军到来的那一日,而这一路上,大军行进走走停停,按照正常的速度,如今应该已经到了,可在路上硬生生又被颉利可汗拖长了三天多的时间。
旁人不知晓个中缘由,但是陈丰心中一清二楚,同时也不知多少次在心中赞叹,颉利可汗此人绝对算得上是当世枭雄,就单单凭借他言谈之间将两万条人命置于不顾,甚至在行为上半点犹豫也无的表现,陈丰便不得不自认不如。
这一段时间,每每有一道军情急报传过来之时,他的心里就会多少有些动摇,但看颉利可汗,他似是完全没有将此事放在心里一般,似乎在打定主意要将这两万人马放弃之后,他便再也未曾因为这两万人马的生死出现过情绪波动。
偶尔有所波动也并非是因为己方两万人马死伤了多少,而是两万人马的死伤换来敌军多大的代价,若是死伤太过于悬殊,颉利可汗便会表现出一定的不满,但这样的不满仅仅只会持续短暂的片刻,之后便恢复平常,应是觉得此人已是必死之人,不值当在他的身上继续浪费时间。
而之所以产生不满,大概是因为自己毕竟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和银两,人力和物力来培养这些骑兵,平日里说什么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部队,但是到了战场上,却被他发现,这些人原来是这般的名不符实。
那么,请问当初他所投入的大把的时间和钱财都花到了哪里?所以日复一日,随着军情消耗的增多,颉利可汗心中对鸿德格的杀机便越重,甚至已经达到不能挽回的程度了。
临近战场,大军又一次停下来修整,前方还有约十里路的路程便能够抵达战场,在此时停军修整,一来是暂缓己方行军士兵的疲乏,二来也是为了让前方的军队有所反应,给他们反应的时间,让他们去布置安排。
不出半个时辰的时间,前方策马狂奔十人十骑,迎面冲过来,在距离大军百米之外的位置翻身下马,然后牵着马匹朝着颉利可汗的方向走了过来,待进到三米开外的位置,轰然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握拳,手臂在胸前交叉,低垂着头,“骁骑营恭迎可汗。”
“起来吧。”颉利可汗站起身子,眼神之中没有了丝毫的感情,似乎面前这十个人于他而言根本不是人,而是十个机器一般,自己对他们没有感情,自然当他们对自己也没有感情,没有感情,自然就是机器一般的存在。
“谢可汗。”一言一行确实有训练有素的味道。
“前方战事如何?”这语气之中连点点关心的情绪都没有,在陈丰看来,就好似是完全不敬此时放在心里一般,但好像颉利可汗这样的情绪和他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了,至少面前这十位都觉得稀松平常。
陈丰自己思索了一番,觉得大概是一直以来自己在面对这位帝王的时候都是以一种很放松的心态,便忽略了寻常人与执掌着众生生杀大权的帝王相处时的正常表现,或许在众人看来,此时这十位骑兵的表现才是正常的,而自己平日里和颉利可汗谈笑自如的状态应该是疯了吧。
莫说旁人,就算是陈丰自己,在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之后,也觉得自己平日里表现的实在是太过于随意了,怕不是疯了吧!
而此时觉得自己疯了的,绝对不仅仅只是陈丰一人,还有远在dong tu厥的杜立。
“子言。”突利可汗靠在床榻之上,看着坐在桌边的杜立,“还需要多长时间?”他说的并不清楚,但是杜立却明白他的意思。
“心已经送出将近半月,应该已经抵达长安城,至于可汗的国书,应该稍微慢一些,不过也无伤大雅。”杜立沉吟片刻,“此时朝堂之上应该正在商讨,到我们能够得到支援,快也要二十天的时间,如今的季节,正是多秋雨的季节,只怕算上天气原因,一个月的时间也未必能够。”
“二十天!一个月!”闻言突利可汗长出了一口气,“一个月的时间,于战局而言,怕是来不及了。”
“观如今的战局,两军各有胜负,并无败北的趋向啊?”杜立疑惑的看向突利,他对行军打仗确实并不理解,所说也确实有一部分是他的疑惑,当然还有一部分起着引导的作用。
“那是如今,金禄山下的敌军只有鸿德格所率两万骑兵作为先锋,后续大军已经在路上了,此时只怕已经临近两军交战阵地了。”突利的声音之中带着点忧伤。
“可汗心中担忧的是颉利可汗?”杜立试探的问了一句。
“平心而论,在战场上,朕并非是颉利可汗的对手,朕这位叔叔自小便英勇善战,马背上打出来的江山,亦是马背上活下来的英雄。”突利可汗感慨了一句,提到颉利可汗的时候,眼神之中还带着细微的崇敬,就好像是提起自己的偶像一般。
重生在初唐 第159章 料事如神
透过突利可汗的眼神便能够看出来,身为侄子的突利可汗并不远与自己的叔叔为敌,若非是颉利可汗大军压境,只怕突利可汗亦不会想要生出争端来,至少在颉利可汗在世的时间里不会发起兵乱。当然并非是叔侄情深,而是面对这样的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的心中满是压力。
在对手是颉利可汗的时候,突利根本就没有办法产生反抗的念头,这一次之所以奋起反抗,其实也并非是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而是少年的火气在作祟,被自己的叔叔逼到绝境,再加上江山本就应该是他的,冲动一次,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而陈丰似乎早便已经料定了突利可汗会选择今天的这条路。当初在谈及计划之时,陈丰便猜测了突利可汗会选择的三条路。
第一便是向大唐求援,第二是和颉利死磕到底,第三是降于大唐。
陈丰算透了突利的心理反应,他断定,这三条路,并非是只有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是逐条发生。
当时听得陈丰这般论断,杜立心中还多少有些怀疑,如今看来,怕是当真让他猜着了。不过他心里清楚,这些并非是陈丰的猜测,而是根据自己的算计将对手一步步的逼到这个境地,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只能赞叹一句料事如神!
所以摆在突利可汗面前的根本就不是三条选择,而是三个步骤,第一步,陈丰会逼得他不得不向大
唐求援,而在国书发过去之后,大唐会拖延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他只能走上陈丰安排的第二条路,也就是让他和颉利可汗死磕到底。
在东西突厥交战期间,大唐援军迟迟不至,这段时间足够颉利可汗将dong tu厥打得溃不成军,此时大唐的军队如同天神一般从天而降,助突利可汗评定叛乱。
但须知请神容易送神难,大唐的军队既然已经开到东西突厥边境,已经横跨了dong tu厥,打入西突厥的境内,又怎么可能会无功而返,大军出征,自然要捞到点甜头,不然只怕对自己治下的臣民亦无法交代。
所以此时,杜立看着床榻上斜靠着的突利可汗,眼神之中不自觉的便带了一丝同情,被陈丰耍的团团转的叔侄两人,如今彼此还不自知,他们的江山已经走在了拱手让人的路上。
而整个计划,并非是一箭双雕的计划,而是一箭三雕。
一来相助突利可汗平定叛乱,达成东西合并的目的。
二来顺手将东西突厥治下的领土接收,这便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此突厥这一称号便在大堂百姓的心目中消失了,或许对外他们还会自称是突厥人,但是天下皆知,突厥的前面要冠上大唐的名号。
三来大唐的兵将也能顺便处理一下自己的叛乱问题,比如说某城主与外敌私相授受一事,而此时,便需要此时仍然留在丰城的高冉做内应,遂高冉虽然并未跟来突厥,但是他的任务同样重大,便是伺机阻止丰城城主李信的不轨之举,当然是借着和李琛的关系行职务之便了。
如此得见可怜的人并非只有一人,而是千千万万被卷入其中的人。
“可汗心甘情愿将自己的江山拱手送人?”杜立笑得意味分明的看向了突利。
“如果有一件天下至宝,本是你的东西,后来这件东西被旁人不经你的同意就分走了一半,你心里作何感受?”突利满面愁容的看着杜立,脸上似乎还带着一丝丝的苦笑。
“自然不好受。”杜立未经思索的便回答出来,“本是我的东西,即便我不要了,也应该由我来决定这件东西要交给谁!”杜立的声音之中带着些许的霸气,看得突利的眼神之中好似都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那你会选择交给那个本来已经夺了一半,现在又来夺另外一半的强盗吗?”不知为何,突利忽然想听听面前这人的想法。
“交给他?若是在没有其他的选择,我宁愿将这东西毁掉!”杜立的眼神凌厉,并没有看向突利可汗,而是无目的的看向了前方,却也让突利可汗心中一惊。
“你当真只是个商人?”他对杜立的理解就是杜立只是个商人,而杜立也从来都以商人自居,仿佛称自己是别的身份会脏了自己的商人身份一般,但他记得大唐讲求士农工商,按理来说,商人应该是最低贱的一类人,却不知为何,在杜立的心里竟然能够受到这般的推崇。
“如假包换。”杜立笑着回应,眼神中的凌厉也收了回来。
“但是一个正常的商人不应该是你这样的。”突利可汗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开口说道,“虽然我也弄不太清楚一个正常的商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但你的表现告诉我,你不像是一个正常的商人。”
“这一点您还真的猜对了,我确实不是一个正常的商人。”杜立也笑着说道,似乎完全没有对突利的话有什么反驳的情绪,甚至还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那你到底是什么人?”突利可汗这话的声音并不大,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事实上他早就已经查探过杜立的身份了,情报证明,此人虽然是杜如晦的侄子,但是却真的并未踏足官场,反而混迹商场,也还混的风生水起。
而在关于杜立的情报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篇幅之中所描述的人是陈丰,陈丰此人突利可汗还是很有印象的,当初他和颉利一同进军大唐之时,便是此人以三寸不烂之舌劝说了自己约李世民结盟,开通了突厥和大唐之间的通商,两地自此互通有无,可以说此人功不可没。
但是传回来的消息之中说此人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竟拒绝入朝为官,而是进军商场,不足两年的时间,陈丰积累下来的财富就已经让人望而却步。后来在大堂面临蝗灾之时挺身而出,不动声色的便将蝗灾解决了,且后来还向国库捐款白银五十万两,买了一个正三品的官职。
重生在初唐 第160章 是陈丰多好
没错,传出来的消息,正是说陈丰的正三品的大司农的官职是花钱买来的。但是突利可并不如此认为,这天下有这般魄力的人也不多,且陈丰当年在李世民的身边有多受重视,他可是清楚。
只怕李世民早就有让陈丰入朝为官的想法,只是陈丰一直不愿,方才拖了那么长时间,后来借着国库空虚的引子,恰巧陈丰也有一些事情需要入朝为官之后方才能够更加方便,所以便借坡下驴了。
而李世民本身也并未将陈丰当做自己的下属官员,而是一个谋士,和当年争夺天下时一样的身份,不然也断然不会允了陈丰不必早朝的先例。据说此事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大唐的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dà bo。
直到现在还依旧有人在拿此事说事,总有人念叨陈丰此人目无礼法,但是此事是李世民亲口所说,令出法至,即便有人心存不满,也断然不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开口,只能心里碎碎念道,私底下发泄自己的不满。
不过陈丰也是真的沉得住气,现下京都之中都已经传遍了,就是百姓之中也有不少人说朝堂之上的正三品大员大司农陈丰陈大人,目无礼法,不将陛下放在眼里,自打入朝之后,便未有一次上过早朝,而陛下闲来无事之时也不会召见,这人就相当于领了一个闲职,但是大司农按理来说并不是闲职啊!
京中不少人对陈丰的不满皆是来自于传言,传言陈丰目无王法,传言陈丰眼里没有礼法,而对于这一切,陈丰竟好像从人间消失了一般。
只是许缘轩之中不时推出新款的香水和胭脂,让人知晓,这位快搞研究的三品大员此时还在京城之中,之所以不愿意上早朝,就是因为他在努力的赚钱,想尽一切办法的圈钱。
要说如今长安城之中最讨厌陈丰的人是谁,只怕就要当属那些高门大院里的老爷们了,若不是这人总是研究出一系列的昂贵的东西来,他们也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银两,关键是他们的俸禄实在是不高,只靠皇粮吃饭的话,他们所能赚到的钱根本不足以让他们支付那么大的花销。
长此以往下去,只怕有不少人会怀疑,他们口袋里源源不断的钱财到底是如何得来的。
如今李世民是觉得陈丰的生意能够给国库带来很大一部分的税收,同时也能削弱那些权臣手中的财富,而财富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他们的权势,因此,李世民方才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待到有一日,国库被这些人养肥了,只怕杀鸡儆猴的日子就要到了,到那时那些人悔之晚矣。
突利亦是做君主的,虽然在战事上的成就不敌颉利可汗,但是他的政治清明,同样是颉利可汗所无法比拟的,若是单论朝政,其实百姓们更需要的是突利这般的君主,若是乱世,则是需要颉利来主持大局。
两个君主之间,彼此心里的小九九很难互相隐瞒,因为他们本就是走同一条路的人,路上的想法自然也会有很大的想通的成分。
李世民现在大力发展商业,便是开始打压权臣手中的权势了,不过当时朝堂之上,陈丰的那张嘴实在是太厉害呢,舌战群儒最终让众人无话可说,直接攻占了制高点,让众人无从反驳。
而当时那些官员或许还未曾反应过来,但是不出两年,只要民间的商业发展起来,权臣的手脚定然又会受到更大的桎梏,到那时,他们就算是再想要以权势压人,只怕亦是不能了。
“陈丰这人,当真厉害。”想到这里,突利可汗由衷的开口称赞。
“确实。”对于这一点,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杜立就已经知晓了,不然后来也不会半强迫性质的将陈丰拉拢到李世民的麾下了。不过随着两人的交集越来越多,他方才发现,陈丰此人绝对是个宝藏,需要不断地去挖掘,而他脑子里的一些奇思妙想,若是当真拿出来实践,真的能改变这个世界,至此,对于这一点,杜立完全不会怀疑。
“幸好此人无心政治,只一门心思钻到了钱眼里,不然大唐定然会成为我等的大患。”说这话的时候,突利半点犹豫也没有,声音之中也还带着赞叹,看得出来突利可汗对陈丰当真是欣赏。
而杜立听闻此言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接,他能告诉突利可汗陈丰此时并不在长安城,而是在西突厥吗?只怕凭借这位的睿智一句话便能够猜测出一个大概来。
“当初陛下让他入朝为官,他便说什么要闲云野鹤,淡度此生。”杜立瞥了瞥嘴,“年纪轻轻的人整日里弄得自己好像七老八十行将就木一般。”
“那是聪慧敏锐,知晓避祸。”突利此时已经完全化身陈丰的哥哥粉,对于任何说自家弟弟不好的言辞全然不能够接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