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色声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狗尾巴狼
很显然,和夏商一起被打出来的几个人没有想到事情严重到需要进入大理寺,一看到大理寺的金字招牌,吓得腿都软了,身体跟泥一样瘫在地上,哭嚎着:“天呐,冤枉呀!我……我什么都没有做!”
还有人更是吓得尿了裤子,哭得跟个娘们儿似的:“求求你们,不要带我进去,我发誓,以后再也不见东岳先生……不是……是东岳老贼,他的事跟我们没关系。”
最惨的一个,在看到大理寺的瞬间,直接昏死了过去,但就算是死了也要拖到里面去。
到了大理寺门口,整个队伍的哭嚎求饶声瞬间连成一片。
这些可都是在期初最大义凛然,号称甘愿为名节抛头颅洒热血的京城名士,可到了大理寺门前,所有的本性就都暴露出来了。
这清醒,落在大理寺门口官差的眼中,皆是露出了鄙夷和讥笑的神色。
整个队伍十几个人,唯有夏商和昨夜在监牢中慷慨陈词的中年男子面不改色。
对方看着周围哭丧的士子们,脸上亦是讥讽和冷笑。
但他看着夏商,看着夏商淡定自若的姿态,不由得微微一惊,主动点了点头:“兄台气度非凡,远非这些贪生怕死的小人可比,不知兄台姓甚名谁,又师从何人?”
“进去了还不知出不出得来,现在又何须在乎姓名?”
对方一笑:“兄台明智。”
“不要说话!”身边的官差呵斥了一声,推着二人先一步进了大理寺。
大理寺亦如其他朝廷官邸,并没有太多不同,只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不知是这里的冤魂太多,还是此时此刻的心境所制。夏商要说不紧张,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并非事事都能运筹帷幄,尤其是京城之中,太多势力,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想要事事都算清楚,无异于痴人说梦。现在的冷静,乃是以往多次在险境中历练而成,
此时的夏商不仅仅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享受过安逸生活的男人,他不仅拥有常人所不拥有的知识和智慧,也用了常人所不拥有的铁一般的心性。
这种心性让想夏商变得越来越从容,不管在任何危险的情况下,都能够进行冷静的判断。
比如今日,夏商相信此事的主角不是自己,也相信身边之人昨日所言。李辛采取如此雷霆手段,并不是针对夏商,而是针对天下士族。他要用东岳先生的血来震慑天下的士族力量。但他不可能将全天下的士族都得罪了,他绝不可能用这么多士族子弟的血来彰显自己的统治力
。所以,夏商相信今日是有惊无险。根据夏商所知的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发展,文臣武将之间的争斗永远都存在的。而从历朝历代的历史变迁来看,开国内百年重武,但随着时间流逝,朝廷将逐渐被文臣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现在
的大华正巧就在文武变革之中最艰难的时期,也是武将地位衰落,士族开始掌控时局的初期。
李辛从小生长在军中,自然是不希望看到文官当朝,他知道,就算他当上了皇帝,也无法完全掌控这群拿着笔墨扬名天下的人。李辛站在武将一方,与士族之间的冲突必然发生。
其实李辛并没有什么特别,亦如夏商所知道历史长河一样,不过是其中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
到最后,士族一定会成为赢家,只是这个过程可能还要持续百年,甚至更久,这期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为了这场争斗而送命。
当然,夏商不愿意参与到这场长久的斗争中,只可惜他没有穿越到一个真正的盛世年代。他所希望的只是能保平安,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能帮这个天下缩短文武争斗的时间。
但是,就今日之事而言,夏商要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
李辛之目的,便是要取东岳先生性命。
他这一刀下去,不是震慑天下士族,而是永远将天下士族树立在对立面。而后数十年之间,天下士族必然强力反弹,李辛一辈子都不会安生。文武争斗的进程会大大加快。大华的百姓也会少受几年艰苦。
可以说,东岳先生的死会成为推动历史的牺牲品。可难道就因此看着东岳先生死去,而丝毫不顾?





权色声香 第656章 庭审
此次案件,前所未有,却极尽低调隐秘而进行,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而大理寺的证堂之上已经坐满了人。
主审官,刑部尚书,郭明。
听审,礼部尚书,乾城。
监察,刑部官员数位。
旁听,分两批,一批为丞相为首官员是十余人,另一批为二皇子李向阳官员数位。
堂下甲士不计其数,里里外外严阵以待,但凡风吹草动都要仔细看看。
更令人意外的,则是坐在堂上侧方位的皇上。
这一次,竟然是皇上亲自旁听!
夏商随队被带到了堂下,和无数人一起被押解跪于堂前,各自分列两边,谁都不敢说话,但都知道今日的主角不是他们。堂下当中,东岳先生带着铁索脚镣,蓬头垢面十分狼狈,数日折腾看似并没有影响他的精神,笔挺地站着,冷眼扫过众人:“未曾想老夫竟有如此颜面,竟让当今圣上亲自监听,更有朝廷文武百官相伴,天
下士子相随,想来老夫也是知足了。”
“大胆!公堂之上岂容你私自出言?”
东岳先生冷哼一声,瞥过头去,不看堂上主审。
“来人,将嫌犯跪下!”
“咳咳……”侧方,皇上轻言出声,“东岳先生乃当代大儒,罪名未定,可不跪。赐座。”
能让皇上亲自出言,东岳先生的面子也是足矣。
夏商偷看了皇帝几眼,发现对方气色不佳,时常轻微咳嗽,不知是旧病复发,还是又染顽疾?
主审得令,给东岳先生赐座。
但东岳先生却不领情,依旧站着,看得出,东岳先生已经抱着必死之心,准备要在这堂上拼个清白一生。
夏商没有感受过古人的气节,方才东岳先生的话却让夏商心中微微触动,或许这就是藏在故人心中的一种执念,一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追求吧。
东岳先生的不配合,让身为主审的刑部尚书十分为难。如果可以选,他绝不会给自己揽这样的麻烦事,他刑部杀过无数人,审过无数人,但没有一个像东岳先生如此扎手。
东岳先生在大华是圣人,杀圣人的罪名落在自己头上,不管今生后世都落不得好。
本来这事儿该由大理寺的直系官员审理,可偏偏这大理寺不是大皇子一系的人,再加上皇上要亲自听审,关注的高官权贵太多了,已经超出了大理寺官员的审查范围,所以他才被皇上直接任命为主审。
眼下,郭明也不好发作,只能不去看东岳先生的蛮横表情,敲了敲惊堂木。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这一句可是出自你东岳先生之口?”
“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今日何须如此麻烦?叫人来,取走老夫人头便可。”“这……”郭明颇为无奈,压低了声音道,“东岳先生,汝乃当今圣人,何以如此偏激?今皇上亲临,百官皆至,便是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如果东岳先生实属冤枉,本官自当还东岳先生一个清白。但若先
生你如此放肆,就算无罪,本官也要治你个藐视公堂!”
东岳先生表情不变,只是话也不说了。
郭明见之,直皱眉头。
此时,一边听审者丞相付余出言道:“听东岳先生此言,心中颇有怨念,想必乃子虚乌有之事。不过本官倒是听闻,此案之中尚有证人可以作证,为何不请其出来,当堂对质。”
“如此……传证人。”
片刻间,一小厮进来,对着诸多官员是连连磕头。
郭明一拍:“堂下何人?”
“小人李四,乃京中东岳府上东岳先生随身侍奉。”
“东岳先生,这李四你可认得?”
东岳先生点头:“认得。”
“他所言非虚?”
“非虚?”
“好!李四,既然你可为此案作证。那本官且问你,这一赋‘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是否出自东岳先生之手?”
“大人,词赋非东岳先生亲笔所书。”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惊堂木再一响,啪的一声脆响。
“大胆李四,速速说出实言,否则罪当诛之!”
李四吓得连连磕头,说道:“大人明察,小人句句所言属实,若有半点虚假,愿天打五雷轰。”
“你说此对非东岳先生所书,岂非说是东岳先生无罪?”
李四答道:“此对非东岳先生所书,但却出自东岳先生之口。”
“哦?你且速速说来。”“东岳先生于半月前回到京城,小人因终日侍奉,自然听得东岳先生一些话语。小人见东岳先生整日郁闷,常常夜不能寐,似忧心许多事情。便有一日,小人有些担心,便在床边看先生是否有伤心事。就是
那一次,小人碰巧听到先生郁闷吟道‘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既如此,此对从东岳府上搜出,又当何讲?”“小人听过先生吟诵之语后,琢磨许久,不知其中何意。碰巧在第二日遇到了东岳先生的门生岳方青公子,方青公子又正巧听到了小人口中喃喃之语,追问小人是出自何人之口。小人便告知他乃东岳先生郁
闷之时随口而出,方青公子听了之后欢喜雀跃,说小人乃俗人,不懂其中深意。然后跑到先生房中奋笔写下此句。”
“岳方青何在?传岳方青来!”
又有官差外出带人来。
这期间,丞相付余道:“这岳方青乃是东岳先生的得意门生,在京中也颇有名望的。东岳先生,这一点您不否认吧?”
东岳先生闭口不言,但表情已经阴沉到了极点。
少时,又一人被带了进来,此人一身伤痕,衣衫褴褛,身负脚镣,待遇与先前的李四截然不同。
一入堂中竟是狂笑不止:“哈哈哈……汝等祸国妖孽,乱世贼子,终将毁了天下江山。那时候,本公子就要看看这天下究竟有多少亡魂来找汝等算账!哈哈哈……”
“大胆狂徒,给我掌嘴!”一阵狠打之后,那厮总算是平息了些,但就算满嘴血肉模糊,嘴里还喃喃自语:“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老而不死是为贼!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有为之道,竟是妖孽贼子之所为矣,妙哉妙哉……千古奇对!不愧出自老师之口!天下再无第二人矣!”




权色声香 第657章 案情逆转
想这岳方青也是京中有名的风流雅士,何曾想此刻进来却是个半疯半癫的傻子,让人看了也不禁唏嘘。
只是这岳方青太过张狂,于此狂言不好,主审急忙叫人的将他带了下去。
待堂上安静,丞相方才说道:“看来先前小厮所言非虚呀。”
这时,二皇子李向阳却开口:“此人说话疯疯癫癫,岂可相信?”
“皇子殿下,你我皆是旁听之人,是否相信还得的由主审来断。”
郭明皱眉,看了看皇上,再看向东岳先生,喝问道:“如此人证物证皆在,东岳先生,你可还有辩解之处?”
“尔等既已认定了人证物证,又何须如此麻烦,该如何定罪明说便是,老夫一概认了。”
“啊?!”众人惊诧,尤其是跪在后方的文人。
“东岳先生,您可不能认罪啊!”
“是啊,可千万不能认罪啊!”
若东岳先生一认罪,便证明与东岳先生有来往的文人亦有嫌疑,所有人都会受到牵连,故此跪在东岳先生身后的众多文人一个个都吓得哭爹喊娘。
但是,他们的叫喊声很快被更多的官差上来拳打脚踢,很快也没了声音。
既然东岳先生也不愿辩解,主审郭明也不想再多问,但他还得先看看皇帝的脸色,然后准备通报审查结果。
却就在这时,场中又一人大喝:“等等!”
众人一看,发现说话的竟然是夏商!
“你是何人?”
“夏商,扬州人士。”
场间少有人认得夏商,就是皇上也没有想起来。只有李向阳看到夏商的那张脸不由得一声低呼:“是他!他……他竟然没有死……”
郭明道:“公堂之上,岂容你高声喧哗?”
“大人,东岳先生此案并非如此,而是另有蹊跷。小人愿为东岳先生作证。”
“大胆小儿,此案铁证如山,还有什么可辩解之处?”“先前小人听闻那小厮是说,他偷听东岳先生自语,方才有了那看似大逆不道的对子。而后自己琢磨自语的时候被岳方青听了去,然后写下来的。试问,那不同文墨的小厮如何确定自己所听到的话是对的呢
?而岳方青如何肯定自己所写下的对子就是东岳先生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呢?”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此等大逆不道之语还有什么好辩解的?”
“此句确实大逆不道,但那只是岳方青大逆不道,并非东岳先生大逆不道。因为东岳先生所说的并不是这句话,是那小厮听错,而岳方青曲解话中之意。”
郭明眉头皱起:“李四,你且说说,你是否听错了?”
一边李四吓得脸色煞白,连连摇头:“回大人,小人句句属实,绝不可能听错的。东岳先生的确是这样说的。”
夏商道:“难道这位小厮敢保证一个字一个音都没有听错?你既然承认你是偷听,如何能如此肯定的?”
李四有些心虚,想了想:“就算错,也是错一个音而已,字绝对不会有错,大概意思就是那样。”
“好,既然你不敢承认完全正确。那我就要问你了,东岳先生最后两个字就是是‘失为’还是‘是为’?”
“失为?是为?这不一样吗?”“大不相同!这小厮必然是传达错了东岳先生之话语。这句话是没错,但错的是断句。东岳先生所说并‘非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东岳先生真正想说的是‘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失为’。注意,李四听错了一个字,是‘失为’,非‘是为’。东岳先生是说,国家之将士,死亡是必然有的。如果一个将士一直征战沙场到老了还没有死,不是他功夫有多强,而是他有失作为。此乃东岳先生对当朝一些老将
倚老卖老所不满,请问,说这样的话也能算是大逆不道?”
夏商把话说完,全场皆是一愣。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失为……这……”
表面上看,整句话只改动了一个字,而且读音且极为相近,但这断句停顿不同,所表现之意却截然相反。要说这是那小厮听错了,倒也极为可能。
可凡正常人又有谁会这么去想呢?
“小子,你又是如何得知如何肯定呢?”“小人正巧与东岳先生有旧,早在苏州之时,便有谈论。各自分说大华之形势,便提到了当朝一些将领,全然失去了战心,仗着以往的功绩在驻军各地横征暴敛。东岳先生提及此事,十分愤慨,便说‘国之将
,亡必有,老而不死,失为’。故小人可以肯定,东岳先生的意思不是诅咒国之将亡,乃是对国家未来充满担忧,这不是大逆不道,这可是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呐!”
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哪里想到这最后会来个如此巨大的反转?
夏商继续说:“各位想想,以东岳先生的名声地位,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吗?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对!我等皆不信东岳先生有忤逆之心。”
身后的文人也在这时喊了起来。
郭明后背都在冒汗,他接到的消息是要让东岳先生把罪名坐实,靠的就是这点儿证据,但现在证据被推翻了,又当如何?
“东岳先生,他所言是否是真的?”郭明问道。
东岳先生表情也很严肃,显得有些犹豫。
夏商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东岳先生跟前,此时正好压低了声音:“先生,来日方长。你的计谋可不是什么妙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岂能用自己的性命做赌注?”
东岳先生听了一愣,良久发出一声感叹:“哎!一切如这位夏兄弟所言。”
“朕亦不相信东岳先生怀有谋逆之心。”
皇上开口了!
堂上一边,皇上已经起身,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然后便退到了后堂。
既然皇上已经开口,郭明再无疑虑,当堂释放东岳先生,并且下令释放所有被抓的文人。
因东岳先生无罪,其他文人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共谋之罪。一瞬间,阴森森的大理寺成了欢呼的海洋。




权色声香 第658章 东岳先生的打算
“先生沉冤昭雪,可喜可贺,今日当好好庆贺一下。”
“就是就是,此番真是有惊无险,不仅东岳先生平冤,就连我等学子也算是得了个清白。”
“只可惜便宜了那些仗势欺人的狗官,好多学子在监牢里被他们狠打,受伤之人多是数不清了。”
“哎,此番小节,何须聊哉?如此也好,正好让那些人都看看我们大华文人的气节。”
“对,我等不畏强权,岂能被人屈打成招?”
“东岳先生,您倒是说一句话吧!今日如此大喜,我等当如何庆贺呢?”
大理寺外,同东岳先生一起被释放的众文人一个个都兴奋难当,全然往了自己先前被吓得屁滚尿流的惨样,身上的伤也不管了,叫嚷着要好好庆祝一番。
可惜,东岳先生精神不佳,被诸多人追问,又看着众人的兴奋劲儿,想了想,点头:“既然大家如此热情,便此刻去春兴楼吃喝几杯。”
一听此话,众人欢呼,一群人簇拥着就去了春兴楼。
此时消息没有传开,收押在监牢里的诸多文人还当逐步释放,但通往大理寺的文人们却已经在高奏凯歌了。
春兴楼是京城有名的酒楼之一,受到连日来京城的变故影响,楼里并没有客人。
这倒是方便了一群庆贺的人。
少时便摆上了几桌酒水菜肴,各自坐下吃喝畅谈,无所不欢。“我就说嘛,凭东岳先生的气节,怎可能写下‘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此等大逆不道的词来?原来是‘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失为’,真是而可笑至极,真是个天大的乌龙。哎,我等皆是无妄之灾
,平白无故受了许多牢狱之苦,现在好了,沉冤昭雪,皆大欢喜。”
酒桌前,又一人大声感叹着。
又有人附和:“极是!方才真是捏了一把汗,多亏了这位夏公子冒死直言,才为东岳先生洗脱了冤屈。”
“对了,还不知这位夏公子是何出生?又有何功名在身?”
众人欢笑着,目光才转移到夏商身上。
夏商被众人一同带到了这里,也是无法拒绝,回应:“乃扬州一商人尔,无任何功名。”
“商人?没有功名?”
身边几人听闻夏商乃商贾,脸上的热络表情瞬间消失,一个个都淡淡地笑了笑,不再搭理夏商了。
夏商也乐得清静,自顾自地吃菜。
“夏兄。”
耳边传来了声音,偏头一看,是那个中年文人。
夏商点头示意。
对方淡淡道:“您旁边可以坐吗?”
“自然。”
中年文人笑着坐下,显得很儒雅:“原来是夏商公子,在下葛杨,游士。”
“葛兄。”“不用拘礼,没想到公子兄弟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急辩之能,且又胆识过人。之前在大理寺前,见众人吓得肝胆俱裂,唯有兄弟面色不改,当时便知道兄弟非寻常人物。经过东岳先生一案,更加确定了葛某的
猜想。”
“这没什么,不过是说出了事实而已。”
“事实?”葛杨神秘一笑,“不尽然吧?难道东岳先生说的真的是‘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失为’吗?”
夏商一听,皱起了眉头。葛杨:“还是说这句话本就是兄弟用来给东岳先生的辩驳的文字技巧?兄弟为了替东岳先生辩驳,强行将‘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改为‘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失为’,不变字音字义,只在中间加
入两点停顿,竟然整句话的意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计谋,乃葛某生平仅见。”
夏商一顿,表情凝重起来:“葛兄如此说,是否别有深意?”
“但夏兄为何要这么做?”
“难道眼看东岳先生蒙受不白之冤?”
“不白之冤?难道兄弟就没想过这一切都是东岳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这怎么可能?!”
葛杨停下了,看着夏商惊愕的表情,嘴角笑容变得诡异起来:“看来你还不足以成为我的对手。”
留下这么一句话,葛杨起身去了别处。
夏商没明白,看着葛杨的背影……
这时候,又一人过来:“夏公子,东岳先生请你上楼。”
东岳先生十分疲惫,并未在众人之间,而是单独去了楼上一间包房中,只单独与人对话。
之前东岳先生所对话的乃是他的门生。
忽然又叫夏商上楼,让夏商有些没明白。
但夏商也没多想,老实上楼去,进了东岳先生所在的包房中。
包房内,东岳先生坐在窗口,呆呆地看着窗外,眼神中疲惫尽显,经历了此事,仿佛又老了几岁。
1...193194195196197...5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