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首富杨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杨飞的哥哥、爸爸、爷爷,都是人民警察!”
“难怪他一身正气,原来出身警察世家。”
“你说,他认识我们,真的只是巧合?”
“不然呢?”
“我说不清楚。”
“姜子强,别人吹捧你,只是人家有教养,你还真把自己当人物了呢?他们又不求你什么,你还怀疑人家别有用心?”
“我就是这么一想。不然,哪有这么巧合?”
“呵呵!当时在售楼处,是我求着人家,到我家看房子的。后来买新房,也是他先买的房,我选择在他家对面。至于今晚这饭局,那就更绝了,我本来就邀请他一起吃饭,结果人家不给面子,说有家宴了,把我给拒绝了!要不是巧遇,我们这饭还吃不上呢!你还怀疑人家?”
“好了,是我多心了。我干过刑警的人,遇事难免多想一道。”
“你不是多心了,你是喝多了!你又说你‘干’过刑警?”
“……”
姜晓佳咯咯笑道:“我觉得杨飞哥哥挺好的啊。”
万爱民道:“你一个小孩子,哪里知道人家好不好了?”
“他长得帅啊!”姜晓佳吐了吐舌头,一脸小迷妹的表情,“真的好帅喔!”
万爱民无奈的摇头:“现在的孩子!”
此刻,杨飞的车上,杨军大着舌头道:“小飞,你安排这个饭局,会不会太刻意了?姜处是当过刑警的人,心思比一般人缜密得多。你又是在他家对面买房,又装成偶遇,把我介绍给他,我要是他,也会起疑心了。”
“放心吧哥,你们能想到的,我早就顾虑到了。房子,是我先买的,他们后来。总不能说我为了巴结他,才买在他家对面吧?至于这个饭局,我早就订好了包厢,谁能怀疑,我是为了等他们一起吃饭?”
“我怎么觉得,你这么可怕呢?”
“拜托,我可是你亲弟弟,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结识了姜处长,你以后找机会走动一下,他随便一句话,你就高升了。”
“小飞说得对。”肖玉娟附和道,“现在的官场,一是靠背景,二是靠关系。这两样都得靠走动。”
杨军拍拍弟弟的肩膀:“谢谢你替我费心了。哥不是不通世务的人。”
“哥,你这么说,就见外了。”
“你小子,现在又是买车,又是买房的,也不请爸妈吃个饭?还有,爷爷虽然住在县上的老家里,他可一直惦记着你。他喜欢待在老家,不愿意进城,你有车,也方便了,有空就去陪陪他老人家。”
杨飞答应一声,先送肖玉娟回去,再送哥哥到家里楼下,笑道:“哥,我就不回家了,我还有事。”
“都到家门口了,你不上楼?”杨军瞪他一眼。
“哥,我真有事。今天是新品牌洗衣粉上市的日子,我得亲自去收款,听听下面销售的情况,才好做出针对的调整。”
“去吧!到时,我看你怎么跟爸妈解释!”杨军挥了挥手,转过身,三步并作两步,上楼去了。





首富杨飞 第四十六章 必争朝夕
在乡镇区划调整改制之前,南方省有四万多个建制村,改制之后,也有二万四千多个建制村。
而这一调整,还要等二十年。
杨飞现在拥有七百多人的销售队伍,分成三百多个组。
每个组,每天跑一个村,一个月,也只能跑一万个左右的村子。
跑完一个省,要花一个季度的时间。
不等跑完全省,之前销售过的村子,又将出现销售黄金期。
苏桐曾向杨飞建议,扩大销售班子。
杨飞也想扩大销售,可是,外省的情况很复杂,最严重的情况是,南方日化厂产能有限
当产能跟不上销量时,你班子再扩大也是个悲剧。
南方日化厂,每年仅有两万多吨洗涤剂的生产能力。
现在的南方日化厂,已经满负荷生产,所有的生产线,全部用来生产杨飞的“洁白”品牌洗衣粉,自有的红星牌,因为长期滞销,已经被暂停生产。
这样的产量,完全不能满足杨飞团队的销售。
要知道,占据洗涤市场一半江山的“活力28”,洗衣粉的销售量达到九万多吨!
杨飞本来只想利用日化厂的库存,赚一笔快钱,然后去股市冲浪。
没想到,洗涤行业这么赚钱!
这大大超出了他的意外,也让他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对这个黄金时代,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感知,他敏锐的意识到,现在的洗涤产品市场,大有可为。
所以,他才决定成立泡沫公司,并注册了洁白商标。
时不与我啊!
现在的日化市场,已是群雄逐鹿。
北有强大的活力28,东有刚刚成立的纳爱斯,南方的宝洁虽然还没有动,却有一个叫陈凯旋的农村人,正在干着和杨飞一样的事情!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陈凯旋,起步很早,改开之后,二十多岁的他,无事所所,在镇上看到有人排队一里路在买洗衣粉,觉得很奇怪。
上前一打听,才知道洗衣粉比肥皂便宜百分之二十!
乡民们都在抢购洗衣粉。
普粉颗粒饱满,一斤装的洗衣粉,显得很大包,去污能力又强,起码看上去,比肥皂划算得多!
用惯了粗糙肥皂和棒槌锤衣服的农民兄弟,很快就接受了洗衣粉。
陈凯旋动起了心思,打听到进货渠道,进了一批洗衣粉回农村卖,发了笔小财。
不过,这位陈老总,干了好几年的洗衣粉生意,只知道窝在自家小镇里折腾,不会发动群众,更不会送货到村,只知道小打小闹,小富即安。
趁着这位日化界的大神,还没有觉醒,杨飞要赶紧树起自己的品牌,尽量多的占领市场!
现在,厂里的库存,还没被清完,杨飞的暴利期,也远未过去。
他靠的是借鸡生蛋,利用廉价的农村劳动力,省去所有中间经销商,抓住农村购买物质不方便这一点,大做文章,赚得了巨大的利润。
每天看着几十万的巨款,存进自己的银行存折,杨飞恍如做梦!
此情此景,他已经不想吟诗,只想骂一句:妈了个巴子的,这钱也太好赚了!
人赚钱是会上瘾的。
这个瘾,比一切瘾还要深刻入骨。
人能戒肉,能戒烟,能戒毒,甚至能戒男女之情、鱼水之欢。
可是,人不能戒赚钱的瘾。
而且,一个人的收入越高,他赚钱的劲头就越大,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般高亢。
杨飞之前还想,赚他一笔钱,做个俗人,买几十套房,当个包租公,乐享人生。
可是,当大把赚钱成为日常时,他已经看不上当包租公的颓废生活了。
今天是洁白牌洗衣粉上市的第一天。
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牌,没有任何群众基础,也没有在任何媒体,做任何的推广和宣传!
还能取得销售的奇迹吗?
一个品牌的推广费用,都会有一个预算。
这个预算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是十分重要的数字,也是企业生存之道。
当广告费用超出利润时,公司要么飞龙在天,要么跃进深渊。
但是,这个预算和占比,并没有一定之规,每个公司的预算都不同,同一公司,不同时期的预算也会有调整。
为了保持品牌的曝光率和知名度,有的公司推广费用,高达年利润的百分之八十,正常的也会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而杨飞呢,他空手套白狼,之前没有投入任何推广费。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和各个村部打交道,得到他们广播站的使用权,还是要付出一点代价的,但这些钱,跟品牌的推广费比起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杨飞开车来到销售组住宿的县城。
铁连平和苏长青,已经完成了收款任务,正在聊天。
“杨飞兄弟来了。”铁连平在杨飞面前,完全没了村支书的优越感,就跟一个普通手下一般,表现得很是恭敬。
“铁大哥,苏大哥,”杨飞只能顺着他们的称呼来称呼他们,“今天的销量怎么样?”
“嘿,有我们在,你就放心吧,全部卖完了!”
“呵呵!很好!”杨飞给每人递了一包烟,笑道,“有什么反应?这可是个新品牌。”
“不就是洗衣粉吗?哪个牌子还不是一样的?农村人没这么多的讲究,他们只认两个字:便宜!”苏长青端着面碗,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跟杨飞说道,“没有人在乎我们卖的是什么品牌。”
杨飞心想,果不其然,自己赌对了!
要知道,到二十多年后,有人到村里推销净水器,几千大洋的大件,村里老人还都抢着买,根本就不管你是什么品牌,有没有国家规定的相关认证。
那些忽悠者们,在村子里一场推销下来,能销售几万块钱!
杨飞售卖的洗衣粉,毕竟是正规厂家生产,质量过硬,绝不是三无产品。
苏桐和向巧查账收款。
回城的路上,杨飞和苏桐讨论起销售渠道。
“师姐,我们要转换销售方式了。不能老是打游击战,要铺设自己的销售渠道。你有什么想法?”杨飞的这个想法,之前跟她沟通过。
苏桐大概明白杨飞的想法,说道,“我们要建设销售网络,最多建到县一级就好了。最好还能完善自己的物流体系。”
杨飞是有意考她,闻言笑道:“你还是挺有想法的。这个事情,你好好用心想一下,拿个方案给我。”
苏桐虽然不太懂物流和渠道的建设,眼皮一跳,说道:“好吧,我努力。”




首富杨飞 第四十七章 那一年的沪市
新产品能被市场接受,杨飞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样的销售模式,虽然不能跟大企业比,但胜在投入小,产出大。
只不过,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摆在了杨飞面前。
团队优秀,销量稳定,南方日化厂的产量,明显跟不上来。
出路只有两条,要么寻找更大的生产企业合作,要么自己开厂。
以杨飞的眼界和见识,当然倾向自己开厂。
只不过,他还想等一个时机。
他手里虽然有钱,却不想过快的套牢在一家工厂中。
开厂是个无底洞,不开厂则已,一旦投资,绝不止一星半点的资金,他手里的钱,全部投进去都还少了!
时间已经进入九月中旬,他在等待宝延风波偷袭沪股。
他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出现,如蝴蝶的翅膀,扇动了太多人的命运,使得这场宝延风波移后,甚至不再发生!
杨飞订了十几份报纸,涉及时政、财经等多个方面。
每天到达办公室,杨飞第一要事,就是读报。
经营企业,和任何社会活动一样,离不开对时代大潮的掌握。
哪怕不能站上时代的风口浪尖,最起码也要跟随大潮流。
逆流而行,迟早会被一个浪头拍死在沙滩上。
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的滚滚而来。
很多机会,稍纵即逝,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等大家反应过来时,早就猝不及防,机会也悄悄从手底溜走了。
杨飞从报纸上看到,去年成立的证监会宣布,对国内法人开放a股交易。
“该来的,还是来了。”杨飞端起杯子,惬意的笑了笑。
“师姐,我要去趟尚海,公司就交给你来管理了。”杨飞不想错过最佳入市时机,宁可提前到尚海去等着。
苏桐一直依靠在杨飞身边做事,冷不丁要挑起大梁,有些心慌:“每天这么大的收支,我怕出差错。”
“其实,这些天,一直都是你在安排货物和收款。我相信你可以的。”
“可是,每天的收款?我和向巧两个女孩去收吗?”
九三年的天,不是很太平。
“我安排好了,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销售队伍,都会在省城下面的村庄进行推销,离公司最近。我和施副总商量过了,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她会安排可靠的人,来给你当司机兼保镖,你不要有太多顾虑。”
“好吧。我尽力而为。”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杨飞要离开,虽然只是暂离,她心里还是生出不舍之情。
杨飞当天就购买机票,飞赴尚海市。
对他来说,这是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熟悉是因为,他曾在这里生活过十几年,他的爱情、欢乐、悲伤、痛苦,都曾经发生在十里洋场的每个角落。
陌生是这座城市,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他找不到该有的街道和风景,心也无法感知它的温度和冷漠。
站在连接华联商厦、市百一店的天桥上,看着这座城市最繁华的街景。
天桥下驶过的两节车厢联接在一起的“巨龙车”,还有彼此争先的红色出租车,无数二八大杠的自行车,川流不息。
这些曾经成为历史的景象,再次清晰的出现在杨飞面前。
时间起了皱纹,前一秒是他,后一秒也是他,相隔了二十几年的时光。
逝去的青春回到了八、九点钟,却再也响不起醒来的闹钟。
证券交易所当然不会陌生,曾经有过多少期待与希冀,就有多少失望和悔恨。
这里以前是浦江饭店,经过四个月装修,成为证券交易大厅。
巨大的电子屏幕,红红绿绿的数字变化,主宰了多少亿万富翁的命运,又让多少草根崛起微末之间。
这是名利场,更是金融界的战场。
九月十三日,星期一,尚海天气还很温暖,一个少年人,独自走进证券交易所。
他穿了件白色t恤,一条洗得有些灰白的牛仔裤,白色的运动鞋虽然旧,却擦得一尘不染。英挺的腰身,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但老于世故的人,却能从他帅气的脸上,看出沉着内敛的气质。
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明亮,黑白分明,看似纯洁无暇,可是,当你与他对视时,却会发现,那不是一潭清池,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深邃无垠,不可估测。
长久的熊市,并没有阻挡股市人的热情,此刻的证券交易大厅,人满为患。
对股民来说,来证券市场,比上班和买菜更重要,不用人催,天天准时。
很多人甚至因为炒股,废掉了工作,疏远了家庭亲情。
大家都抬着头,伸长脖子,瞪大双眼,看着墙面上的led显示屏,脸上的悲喜、眼神中的荣辱,都随着数据而变化。
外围的很多人,踮起脚,双手握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数据变化。
偶尔有人,手里拿着bb机,从小小的显示屏上观看股市晴雨。这类人比较少,能用得起几千块钱的bb机,说明此人有钱,也说明此人炒股赚了钱,会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
还有个别人,穿着名牌服装,握着大哥大,虽然只是个模拟机,但也趾高气扬,足够笑傲股市群雄了。
杨飞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挤进大厅,看着屏幕上不停刷新的股票数据。
那一排排绿色的数字后面,都有几家欢乐几家愁。
当他看到延中实业这支老八股之一的股价,还停留在每股八块八毛三的价格时,便放下心来。
他排队开了个户。
证券交易员是个年轻女孩子,这种人俗称红马甲,因为他们身上都穿着红色的马甲。
“600601,买进600601股。”杨飞的话,简短而有力。
在这个股票还是纸质的年代,买进卖出,都要填条子手工操作。
交易员吃惊的看了他一眼。
毕竟,这是散户大厅,在这里进行交易的,数额都不会太大。
甚至有些工人,只买几股玩玩。
她飞快的在纸上写下杨飞报的数据,认真看了两遍,一时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个年轻人,一开口就要买六十多万股?
“同志,你说买多少股?”
“600601延中实业,买进600601股。”杨飞平静的复述一遍。
“延中实业的股票,走势并不看好,豫园商城和小飞乐你要不要了解一下?还有,今年新上市的川盐化,也是很不错的。”
“我就看中延中实业了。”杨飞意志坚定。
“六十多万股?交易额五百多万!”交易员有些不可置信!
可是,眼前这个白衣书生的表情,却不容别人置疑。




首富杨飞 第四十八章 大户室的清流
尚海股市,藏龙卧虎,多的是过江龙、下山虎。
交易员也见识过不少大款,但像杨飞这么年轻,出手这么阔绰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你算得很对,交易额是五百多万。”杨飞沉着的道。
交易员殷勤的笑道:“同志,这是一笔大交易,你要不要进大户室?你买这么多股,有资格进大户室,大户室妙股更方便,门口有保安,里面有电脑,有电话,还配有几个交易员。挂牌交易也可以优先操作。”
杨飞看看满大厅的人,点了点头:“大户室多少钱?”
“一个月八百。”交易员高兴的笑道。
“可以。”杨飞可不想跟上千人挤在这里看股市行情。
来到大户室,杨飞并不急着下单。
九十年代初,因为炒股人多,证券公司的大户室,很少有一人一室,一般都是一间房里,用屏风桌和沙发,分隔成十几个小间,每个小间有单独的电脑和沙发。
这样的环境,比起一楼大堂的散户大厅来说,已是天壤之别。
能来这里的人,都是大老板,别说散户了,便是中户,也进不了大户室,只能到相应的中户室。
所谓的大户,就是大额投资人,例如财团、信托公司以及其它拥有庞大资金的集团或个人。
九三年的大户室,不需要五百万,只需要二十万就可以进。
但是,这是九三年的二十万。
在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普遍在三百左右,两公婆加起来,也才六、七百的收入,不吃不喝,两个人也要存三十年的钱,才有资格进大户室。
这么算起来,那个年代的二十万,并不比后世的五百万弱多少。
坐在这大户室里的人,个个身价不菲,他们对股票的见解,往往成为散户们的金玉良言,每天大户们走出来,都会成为散户围绕和咨询的对象。
看到新进来的人,大户室的大户们都有些讶异。
“一个小年轻?也能进大户室?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富二代嘛!”
“就算是富二代,家里也不会拿钱给他来这里挥霍啊!”
“哟,这小虎子,长得挺帅气的嘛!阿拉喜欢!”
在大户室坐久了的人,都混得很熟。
杨飞刚坐下,就有人来跟他攀话。
“你哪里人?家里做什么的?”
“我,卖洗衣粉的。”杨飞微微一笑。
“哈哈,卖洗衣粉的!一包洗衣粉,才卖两块五呢!”
“小伙子,给我来两包洗衣粉!”有人打趣。
杨飞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你懂股票?”有人问。
“不懂。”杨飞老老实实回答。
笑话,谁敢说自己懂股市?
就连经济学家也说了,股市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没有哪个专家炒股,是稳赢不输的吧?
“嚯,挺爽快的嘛!那你打算买哪只股?”
“听天由命。”杨飞回答。
“……”
这话聊不下去了。
大家对他下了定论,这小伙子,是来找死的!
别以为股市只是买卖股票。
这里还买命、卖命!
多少富翁,在这里倾家荡产,最后跳楼自杀!
就在大家惊奇不定时,让他们大跌眼镜的一幕出现了。
杨飞施施然,拿出袋中的龟壳,倒出壳里面的三枚铜钱,握在手里一会儿,然后丢进空壳,摇了摇,虔诚的倒在桌面上。
在这么高科技的地方,他忽然玩这么一出,吸引了大户室所有人的注意。
“哇靠,这是什么玩意?看上去很高端的样子?”
“啥子高端?这是古老的卜卦!傻包子,没见过吧?”
“大金牙,人家说的反话,你听不出来啊?”
“股市里什么人都有,就是没见过,在股市里玩卜卦算命的!”
“哈哈哈!”
“如果股市也能用算的,那街上那些算命的瞎子,早就发大财了!”
“哈哈哈!”
嘲笑一阵接一阵。
杨飞不理睬众人的目光,继续抛掷卦象。
郑重其事的完成仪式,杨飞这才填单买进股票。
“喂,小伙子,你打算买哪支股啊?”几个人同时发问。
杨飞看了他们一眼,露出一个迷死人不赔命的微笑:“我用卦算的,你们敢跟吗?”
“嘿嘿,先问问嘛,看看再说。”
“就是哟,咱们大户室的,有什么消息,大家都要先交流,有钱大家赚。反正赚的是全国人民的钱,赚不完的嘛!”
杨飞微一沉吟,心想这买进卖出,都在一间房里,想瞒他们也瞒不过,便大大方方的道:“延中!”
1...1314151617...8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