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向南想了想,说道,“斗彩鸡缸杯源自于明朝成化年间,历史相对悠久一些,而且知名度也更高一些,再加上斗彩工艺复杂,烧造困难,它流传于世并不多,升值潜力相对也要高得多。”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宋晴一听,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握了握小拳头,说道,“那我就决定了,等明天正式拍卖时,争取把那件清雍正斗彩鸡缸杯给拿下来。”
“拍倒是可以拍,不过……”
向南稍稍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提醒道,“要是拍卖价超过800万,就不要拍了。”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宋晴有些好奇地问道:“为什么?”
“不超过800万,还算物有所值,超过了,就有点不值了。”
向南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好含含糊糊地对付过去了。
以他对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了解,这件清雍正斗彩鸡缸杯尽管品相完美,但大概的市场价格也就在800万以内,要是超过了800万,泡沫的成分就有点多了。
宋晴听到向南这么说,也就不再问了,她连连点头,应道:“嗯,我记住了。”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服务员也开始上菜了,宋晴熟练地拿着筷子,将一片片腌制入味的牛肉、羊肉放在桌子中间的铁盘上炙烤了起来,没过一会儿,一阵阵诱人的肉香便扑鼻而来,引人垂涎。
宋晴将烤好了的肉全都夹到向南的碗里,笑着说道:“向大哥,你尝尝味道。”
向南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片,蘸了点酱汁,放进了嘴里嚼了几下就咽下去了,他连连点头,颇为享受地说道:“不错,肉质很嫩,也很入味,还带着点果香。”
“因为这烤盘下面放的是果木炭,所以才会有果香呢。”
宋晴抿了抿嘴,笑了起来,她说道,“喜欢的话,向大哥你就多吃点。”
向南又夹了一片肉放进嘴里,说道:“你别光顾着忙了,你也吃。”
两个人一边烤肉一边吃,没过多久就吃得差不多了,向南这才从餐桌上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角,然后拎起放在一旁的背包,掏出一只不大的古董盒来,递给了对面的宋晴,说道:
“这件金代耀州窑刻花吴牛啸月纹碗,我已经修复好了,现在交给你吧,你到时候还给花姐就行了。”
“就修复好了吗?”
宋晴赶紧将手里的筷子放下,伸出双手接过了古董盒,将盖子打开看了几眼,脸上顿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向大哥放心,等我下午回去的时候,就把它给带回去,香姐要是看到了,一定开心坏了。”
顿了顿,她又问道,“对了,向大哥,下午你打算做什么呢?”
“回半夏艺术博物馆。”
向南想了想,笑着说道,“在那边还有一件残损古陶瓷没有修复呢。”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工作重要 (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明天的拍卖会,向大哥会来参加吗?”
宋晴夹了一筷子烤好的牛肉片放进自己的碗里,颇有些期待地看着向南,说道,“这次拍卖会,有不少大收藏家都会参与竞拍呢。”
“不一定,大概率不会去。”
向南摇了摇头,说道,“今天下午将那件残损古陶瓷器修复完毕之后,我可能明天一早就要坐飞机回魔都去了,公司里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呢。”
“哦,那好吧,毕竟还是工作比较重要一些。”
宋晴也没失望,接触了这么长时间,她对向南已经比较了解了,自然知道向南是什么性情的人,她想了想,又笑着说道,
“对了,前两天我在琉璃厂那边淘到了一批北宋官窑的古陶瓷残片,有208片,向大哥要不要拿过去看一看,能不能拼合出一件新瓷器出来?”
“北宋官窑的瓷器残片?”
向南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笑道,“好啊,哪天你要是有空,就拿过来给我看一看。”
用古陶瓷残片拼合新瓷器,是向南除了手机游戏水果连连看之外,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了,宋晴既然愿意将手上的北宋官窑瓷片交给自己拼合瓷器,他当然不会拒绝。
事实上,他拼合出来的瓷器,真要是拿出去参加拍卖会,其价值肯定要比单纯的古陶瓷残片高得多,不管怎么说,宋晴肯定是不会亏本的。
看到向南一脸欣喜的模样,宋晴也很是开心,她笑吟吟地说道:“不用等哪天了,那些北宋官窑瓷片就在外面的车子上,等下我就可以把它们交给向大哥,就是要辛苦向大哥把它们带回魔都去了。”
两个人边吃边聊,没过多长时间,就填饱了肚子。
在餐厅里稍稍歇息了一会儿,向南和宋晴这才起身出了餐厅,重新坐上那辆加长林肯,朝半夏艺术博物馆那边驶去。
向南坐在空间宽敞舒适的车厢里,右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细腻的真皮座位扶手,扭头看着窗外街道上繁华热闹的景象。
坐在他对面的宋晴则是脸上带着笑意,从车厢一旁拎出一个黑色的手提箱放在面前的桌板上,然后轻轻打开箱子,转到向南的面前,笑着说道:“向大哥,这就是那些北宋官窑的古陶瓷残片了。”
向南将目光从窗外的景色里收了回来,看了看面前的这些古陶瓷器残片。
北宋官窑,相传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的窑场,专门烧造宫廷御用的瓷器。
北宋官窑瓷器的瓷胎有灰白、灰褐两种,胎骨比较厚重,紫口铁足是共性;官窑的釉色多种多样,主要有天青、粉青、虾青、月白、油灰、鳝鱼黄等,绝大部分的官窑瓷器与汝窑瓷器有极其相似之处,相比较而言,官窑瓷器的釉色更趋向于追求玉色。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向南面前的这批北宋官窑古陶瓷残片,以天青色为多,虾青色的瓷片也有一部分,倒是月白的瓷片极为稀少,只有十多片。
很明显,这一批北宋官窑古陶瓷残片,也和之前的汝窑瓷器残片一样,都是来自不同古陶瓷器身上。
事实上,北宋官窑瓷器自古以来存世量极为稀少,目前所能知道的北宋官窑瓷器仅有四件:一件在宝岛中山故宫博物院、一件在江户国立博物馆、一件在达因博物馆,最后一件则在某个收藏家手中。
因此,能够收集到208片的北宋官窑古陶瓷残片,确实已经很难得了。
向南一脸欣喜地看着面前的这些北宋官窑瓷器残片,颇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宋晴,笑着说道:“小晴,谢谢你了。”
“谢我做什么?”
宋晴眨了眨眼睛,笑容灿烂地说道,“向大哥到时候要是拼合出来了新的瓷器,第一件作品可要记得送给我啊。”
向南笑道:“好,没问题。”
两个人聊了没几句话,车子就缓缓地停靠在了半夏艺术博物馆的门前,向南和宋晴道别之后,便提着行李箱下了车,径直朝博物馆里面走去。
到了博物馆五楼,向南刚走进修复室,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他掏出手机来一看,电话是华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颜文聪打来的。
这颜文聪副处长跟向南也是老熟人了,双方接触过很多次,当初西江省豫章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修复工作刚开始进行的时候,就是颜文聪陪着向南一起在豫章市那边待了好长一段时间。
之前向南听说川蜀那边发现了一座大型古墓,颜文聪已经在那边指导工作一个多月了,怎么他现在有空给自己打电话?
想归想,向南手下的动作却是不慢,很快就接通了电话。
“颜大哥,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
“向南啊,听说你已经成为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了?恭喜恭喜啊!”
话筒里,很快就传来了颜文聪的声音,他笑呵呵地说道,“我现在挺好的,前段时间就已经回京城了,你还在京城吗?”
“我还在京城这边,还有一件残损的古陶瓷器没有修复。”
向南也没有隐瞒什么,笑着说道,“颜大哥既然已经回京城了,要是有空的话,这两天找个时间一起出来吃个饭?咱们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面了。”
“行啊,我看一下啊,正好明天中午我有空,要不就明天中午我请你吃饭吧。”
颜文聪呵呵笑着,又说道,“对了,我这次给你打电话,是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之前我不是到川蜀那边出差了吗?那边的一个科技园区在动工之前进行考古探测,结果发现了一个古墓群,时代跨度很大,一直从战国到明代的古墓葬都有,出土了大批的文物,有战国末期的‘郫’戈、西汉时期带外文字母的‘龙纹铅饼’、新莽时期错金‘一刀平五千’钱币等各类文物,这一批新出土的文物,都亟需修复和保护啊。”
向南一听,顿时明白了,颜文聪这意思,又是想让自己出马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你还打算瞒着我 (更新完毕)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古墓葬新出土文物修复工作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不仅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如果出现特殊情况,还需要下到古墓中去工作。
比如几年前向南第一次来到荆楚一个县里参与古墓葬出土文物修复工作时,由于在古墓的墓室和墓道当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就连他也下到古墓当中协助修复壁画去了。
向南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还是天气酷热的夏季,为了让壁画保持干燥,他和几个壁画修复师躲在密不透风的墓道里面且不说,还要用炭火将里面的湿气排干,那种滋味,简直就像是坐在火山口里一样,又闷又热,浑身上下汗水淋漓的,别提多难受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向南排斥参与古墓葬出土文物修复工作,事实上,从古墓葬新出土的文物中,还能发现不少以前从没出现过的古董,这对于向南来说,反倒是一种新体验。
将有些发散的思维收拢回来,向南开口问道:
“那颜大哥的意思是?”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 看书领现金红包!
“这次就不用麻烦你亲自过去了,川蜀博物馆那边会派一位文物修复老专家主持出土文物修复工作,我的意思是,你这边能不能派两位青铜器资深修复师过去支援一下?”
颜文聪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你也知道,现在已经到年底了,不少大型博物馆这边都安排了元旦大型展览活动,很多修复师都在忙着修复即将参与展览的展品,一时之间都走不开,能抽调的修复师就一下子少了许多,所以,我就只能这边凑几个,那边凑几个了。”
向南想了想,笑道:“可以,没问题!我们公司的文物修复师什么时候出发?到哪里汇合?颜大哥最好能够给一个接头人的联系方式,这样我们的修复师到了目的地后,就可以直接过去了。”
“这两天出发就可以了。”
颜文聪听了向南的话后,顿时笑了起来,说道,“接头人的联系方式一会儿我就发到你手机里好了。”
聊完了正事,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约好明天中午到王府井附近的一家餐厅里聚一聚,就挂断了电话。
挂了电话之后,向南又拿起手机给许弋澄打了个电话,将颜文聪这边的事情说了一下,让他安排两个人到川蜀那边去帮忙,许弋澄自然没意见,一口就应了下来。
说完这事后,许弋澄忽然问道:“老板,咱们现在是要开始筹建博物馆了吗?这博物馆的规划书是等你回来再做,还是我这边先安排人做,等做完了再交给你看?”
向南愣了一下,问道:“这事是谁告诉你的?”
“几位老爷子都回来了,你还打算瞒着我呢?”
许弋澄“嘿嘿”笑了两下,又说道,“这博物馆早晚都要建的,既然这样,赶晚不如赶早。而且,等博物馆建起来之后,咱们文物修复公司到时候就可以直接搬进去了,这样也算是有了个固定的工作场所,这可是好事啊。”
筹建一家博物馆,对于向南而言,是一直以来的梦想,他最渴望的一个场景就是,在自家博物馆的修复室里放着一陈列台的残损文物,然后自己一个人躲在里面,安安静静地修复着文物,偶尔碰到感兴趣的文物,就用“时光回溯之眼”回溯一下这件文物的历史,看一看它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长留于世的,在它的背后,又蕴藏着什么样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想到这里,向南一向古井不波的心里也忍不住泛起了涟漪,他想了一想,这才说道:
“行吧,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就和康正勇、姚嘉莹他们几个讨论一下。”
“好嘞,老板你就瞧好吧,我肯定给你拿出一份精彩纷呈的博物馆规划书。”
许弋澄没有想到向南的心弦陡然间被拨动了一下,立了一个flag之后,就颇为兴奋地挂断了电话。
打完电话以后,向南将手机放好,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喉咙,就继续开始修复昨天没修复完的一件明宣德款青花瓜瓞([dié])纹蟋蟀罐。
在华夏历朝历代的蟋蟀罐中,以明宣德时期景市御窑厂烧造的青花蟋蟀罐最负盛名。
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有名的蟋蟀天子,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因此在宣德年间,朝野上下玩虫之风日盛。为了满足宫廷养蟋蟀、斗蟋蟀的需求,宣德皇帝下令御窑厂烧造了大量蟋蟀罐。
景市制瓷业在宣德年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再加上御窑厂烧造的蟋蟀罐工艺精良,纹饰新颖多样,因而成为了一代名品。
向南正在修复的这件明宣德款青花瓜瓞纹蟋蟀罐,罐体呈圆柱形,口沿及底部略微收敛,罐内子口形成“坐盖式”,此外,胎釉结合处火石红线清晰可见,胎体厚重,釉层肥厚,白中发青,呈现出明显的宣德朝器物的特征。
瓜瓞纹是明代瓷器装饰中常用的一种吉祥纹饰,其中大的为瓜,小的为瓞,称之为瓜瓞绵绵,寓意子孙昌盛。
向南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这件明宣德款青花瓜瓞纹蟋蟀罐修复好之后,也算是完成了夏振宇老爷子交给他的“任务”。
在他将修复室收拾干净,准备离去时,得知消息后的夏振宇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喜笑颜开地将几件修复好的古陶瓷器一一看过之后,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他拍了拍向南的胳膊,笑着说道:
“向南,这次可真是辛苦你了,今晚咱爷俩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喝一杯!”
顿了顿,他又说道,“对了,这修复费用你还是得照常收,要不然,我可不让你走。”
向南本来就没打算收费的,毕竟夏振宇老爷子一直以来对他帮助甚大,无论是当初文物修复工作室刚刚成立之时,还是文物修复培训学院挂牌,老爷子前前后后都给自己捐了两三批残损古董了,这人情欠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如今,向南只不过是帮忙修复了两三件残损文物,又怎么好意思收取修复费用呢?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锅从天上来 (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你要是不收修复费用,那我下次可就不敢找你帮忙了。”
向南还没来得及开口,夏振宇老脸顿时一沉,一脸严肃地说道,“咱们熟归熟,但做事归做事,要不然的话,你认识的熟人那么多,难道还要天天免费帮人家修复文物?没有这样的道理!”
向南一听,就知道劝不了他了,只好笑着说道:“行行行,老爷子你说了算。”
“这才对嘛,下次你要是主动帮我修复文物,你就是想收修复费用,我也不会给!”
夏振宇这才笑了起来,一脸满意地问道,“听说你在国外帮人修复文物,都是只收华夏文物的,我这边就随便你了,你要挑一件文物也可以,要收钱也没问题,你自己选好了。”
向南挑了挑眉头,笑道:“那我看看,挑一件好的。”
“你随便挑,不过可不能超过修复费用的价值啊,咱们就算是亲爷俩,那也得明算账。”
夏振宇乐呵呵地看了向南一眼,就带着向南往隔壁的博物馆库房里走去。
半夏艺术博物馆里自然也是有文物库房的,每隔半年时间,都会重新更换一批展品,然后将换下来的展品细细地保养一遍,再收入库房之中保存起来。
走进库房之后,向南就看到里面摆着一排一排的博古架,博古架上面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古董盒,层层叠叠,琳琅满目。
“这边是古陶瓷器分类,按照年代顺序,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清朝末期,基本上都有,当然了,还是‘清三代’的瓷器居多。”
夏振宇伸出一只手,一边抚摸着博古架的边缘,一边满脸得意地向向南介绍道,“这一个博古架上就是古书画文物,最早的应该是宋代的;最后那两排博古架,就是杂项文物,玉石器、木雕泥塑之类的都有。”
顿了顿,他又转头看了向南一眼,笑着说道,“你想选哪一类的,就自己随便挑好了。”
向南站在一库房的博古架前面,目光从左到右看了一遍,然后抬脚朝最右边的那两排博古架走了过去,伸手取出一个古董盒来打开,只看了一眼,又放回去了。
这个古董盒里装的是一件清代的紫砂壶,他对这一类的文物几乎没什么感觉,自然不会选择它了。
看着向南居然往右边那两排博古架走过去了,夏振宇也忍不住微微有些茫然,难道我之前介绍得不够清楚?
最右边那两排博古架上面,放置的可是杂项文物啊,向南怎么会对那些文物感兴趣?
他不是应该往古陶瓷器或者古书画文物这一边去挑选吗?
想了半天,夏振宇还是没想明白向南到底在想些什么,干脆轻轻晃了晃脑袋,不去想了。
向南应该是清楚那边放置的是杂项文物的,就算之前不清楚,可等他打开了几个古董盒之后也应该反应过来了,可他如今依然往这两排博古架深处走去,说明他想要挑选的就是杂项文物。
到了此刻,夏振宇也是有点好奇,向南到底会选择一件什么样的文物呢?
向南没有让夏振宇的好奇心持续太久,过了一刻钟左右,他就捧着一只四四方方的小古董盒走了出来。
“选了什么文物?来,让我看一看你的眼光怎么样?”
夏振宇呵呵一笑,伸手就从向南的手里接过了那只古董盒,小心翼翼地将盖子打开,往里面看了一眼,顿时一脸诧异起来,“咦,你怎么选了个这个?”
古董盒子里,摆放着一只色泽纯白,晶莹剔透的白玉碗,这只碗撇口,深腹圈足,造型简洁规整,玉质上乘,做工一丝不苟,碗底虽然没有落款,但从玉质、琢工、形制、抛光等多方面来看,这件白玉碗应当是乾隆时期的玉制典范。
光从品相上来看,这只清乾隆款白玉碗是非常不错的,夏振宇依然记得,当初从拍卖会上拍得这件白玉碗的价格是在50万元左右,比起向南的修复费,还要少了一些。
不过,夏振宇倒是真没想到,向南会选择一件玉石制品,这就太出入意料了。
夏振宇一脸疑惑地看了看向南,问道:“你怎么选了个白玉碗?这里面有什么说道?”
“这有什么说道?”
向南也被搞迷糊了,他哑然失笑起来,“这白玉碗左右也是件文物啊,难道我不修复玉石制品,就不能有点别的爱好?”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你爱好玉石制品?我怎么不知道?”
夏振宇狐疑地盯着向南看了好几遍,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一脸恍然地说道,“哦,我懂了!你小子,野心不小啊!”
向南:“……”
我就从你这儿选了个白玉碗而已,你就懂什么了?
还有,你老人家从哪里看出来我野心不小了?
这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
向南还没说什么,夏振宇一脸贼兮兮的样子,伸手拍了拍向南的肩膀,笑着说道:“小子你放心,我不会大嘴巴到处说的。”
向南一脸无语,得,您自个儿演去吧,我不跟您这老戏精对戏。
夏振宇乐呵呵地将古董盒重新盖好,递还给向南,又说道:“你再去选一件,这一件白玉碗的价值还不够修复费的。”
“不用了,差不多也就行了。”
向南这回没听他的了,他摇了摇头说道,“这几年玉石器的市场价格也在不停往上涨,这白玉碗可不止当年你竞拍时的价格了,就算少也少不了多少。”
“那行吧,反正你小子也不缺这点钱。”
夏振宇笑了起来,带着向南离开了博物馆的库房,一边往休息室里走,一边说道,“对了,你明天就要回去了,晚上咱爷俩再吃个饭吧。”
“不麻烦老爷子了。”
向南摆了摆手,说道,“我还得往琉璃厂那边走一趟,来京城这么多天了,还有个朋友没见着面呢,这要是不去,下次见面他非得摆脸色给我看不成。”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眼看着天色渐暗,向南便告辞离开了博物馆,打了车就朝琉璃厂那边赶去。
1...438439440441442...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