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在文物收藏室入口处隔壁,还有一个面积颇大的房间,里面则是文物收藏室的库房,用来存放其他没有展示出来的古董文物。
向南四处看了一圈,这才转过头来朝闫君豪笑了一下,说道:
“这样就挺好的,不管是放在库房里的,还是展示出来的古董文玩,有这么一层防护措施,肯定要比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要好得多,文物能够保存得时间就会更长一些,只要温度湿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就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嗯,我之所以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搞这个文物收藏室,就是因为我经常出差在外,没有太多时间来维护保养。”
闫君豪点了点头,说道,“老爷子当年好不容易将这些文物古董收藏起来,我肯定不能让它们毁在了我手里。”
两个人聊了几句,就听到楼上似乎有说话的声音,闫君豪回头看了一下,转过头来对向南笑道:
“那些古董文玩应该是运回来了,趁着这个时间,就将它们在收藏室里摆起来好了,也省得以后专门抽时间来搞这个了。”
向南说道:“还是先让那些人将所有古董按照分类搬运到库房里好了,到时候咱们俩慢慢来摆放就可以了,人多了也容易把东西搞乱了。”
“好,我让他们搬进来。”
闫君豪应了一声,就转身出了门,指挥那些人将古董连带着古董盒一起,搬运到地下室的库房里。
等那些人将所有的古董全都搬到了库房里以后,闫君豪先打开了大功率排风机,将文物收藏室里的空气换了一遍,然后把恒温恒湿空调打开,设定好温度和湿度,这才和向南一起来到库房里,开始挑选适合放在展柜里的文物。
“这幅宋徽宗赵佶的《云烟叠嶂图》、赵孟頫的《友石图》、仇英的《春山宫苑图》以及郎世宁的《神骏图》都很不错,可以穿插着挂在壁柜里面。”
向南挑了几幅古画,递给了闫君豪,笑着说道,“这四位画家,正好涵盖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要是还不够,到时候再挑一些富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也可以。”
顿了顿,他又一脸感慨地说道,“老爷子当初收藏的这些古书画,覆盖面还挺广的啊。”
“那是当然。”
闫君豪一脸得意地说道,“我记得我小时候那会儿,家里的那些藏品比现在还要多,要不是老爷子捐了一大部分给博物馆,到现在可就不得了了。”
两个人一边聊着,一边忙活着,向南挑了一些古画之后,又挑了一部分古陶瓷器,这些瓷器有仰韶文化的彩陶,也有元代的青花瓷,还有宋代五大名窑定窑的瓷器,向南看了一圈,倒是没看到有北宋钧窑和官窑的瓷器,也没有发现汝窑瓷器,也不知道是老爷子生前没收到,还是收到了又给捐出去了。
向南一边看着,一边感慨着,这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啊。
从一边拿起一个古董盒,向南打开后看一眼,一下子愣住了,这里面装的是一件宋代金毫建盏。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件宋代金毫建盏就是自己当初在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里修复的那件黑釉建盏。
向南也正是因为修复了这件黑釉建盏,才第一次见到了闫思远。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你朋友眼神真好 (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向南和闫君豪两个人才将这将近一百平米的文物收藏室给全部整理完毕,此刻,两面墙壁上的玻璃壁柜里,各类大大小小、种类不一的古董文玩摆得满满当当的,就连中间的单个玻璃展柜里面,也都放着一件件价值不菲的古董。
在柔和的灯光下,这些古董文玩身上流淌着岁月遗留下来的沧桑,古朴而又柔美的艺术气息,让整个收藏室里都陷入了一种奇特的氛围。
至于还有一部分没有展示出来的古董文玩,则是依旧收藏在古董盒里,堆放在库房中的博物架上,如果有需要的话,闫君豪随时可以更换一批展品。
当然了,现在的闫君豪肯定没有心思了,他一脸欣喜地在文物收藏室里走了几圈,这才回头看了看向南,笑着说道:
“忙活了小半年,总算是把收藏室给重新改装好了,这下子,就算我几个月不回来,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向南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只要让龙伯时不时地注意一下收藏室里的湿度和温度,基本上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这龙伯,就是闫家的那位老管家,闫君豪不在时,整个别墅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地下室里的文物收藏室,自然也得靠他来守着。
“嗯,等再过一段时间,我就得回哥谭去了。”
闫君豪长舒了一口气,说道,“争取年后就将米国那边的事情处理完,到时候就可以将公司的重心转移到国内来了,等到时候,我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两边飞了。”
说着,他抬手拍了拍向南的肩膀,笑了起来,“以后我长留国内,就可以有很多时间跟着你好好学习一下文物鉴定了,你可得好好教教我,不能藏私。”
向南咧嘴笑了笑,文物鉴定可不是那么好学的,朱熙都跟自己学了好几年了,到现在依然还是半桶水直晃荡。
当然了,这也跟朱熙没怎么用心有关,他性子太跳脱了,很难沉下心来专注做一件事。
两个人聊了几句,向南和闫君豪便离开了文物收藏室,回到了客厅里,老管家龙伯已经做好了饭,很普通的四菜一汤,摆在了餐桌上。
向南和闫君豪洗了手,就坐下来开始吃饭。
吃过饭后,向南也没有在闫君豪这边多留,稍稍歇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这里。
打车回到小区里以后,向南刚走进电梯间,就看到一男一女带着个小孩,也正在等电梯。看到向南进来了,那男的转头过来一看,顿时笑了起来,说道:“向专家,这么晚才回来?”
这男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找向南修复残损古陶瓷的马维远,他就住在向南的楼下。
“嗯,刚从朋友家那里回来。”
向南朝他笑了笑,又看了看他身边的两人,开口问道,“你这是一家人出去散步了?”
“是啊,今天公司里事情不忙,回来得早,吃了饭就到楼下散散步了。”
马维远点了点头,笑着问道,“对了,向专家,上次在京城举办的那场秋季拍卖会,你没去吧?”
向南摇了摇头,说道:“没去,时间上来不及。”
马维远一脸恍然地说道:“是吧?当时跟我一起去的朋友,还说看到你和一个女孩子在一起看拍卖会预展呢,我就说不可能。”
向南:“……”
你朋友眼神真好!
我是没去参加正式拍卖会,但我也去看过拍卖会预展了。
可是,这我怎么跟你解释?
马维远倒是没注意到向南的表情,他笑着说道:
“这场秋季拍卖会的规模还算不错,也有不少精品古董出现在拍卖场上,可惜的是,我看中的一件清雍正珐琅彩芙蓉桂花碗,被其他人给拍走了。真是没想到啊,现在的艺术品市场行情会这么火热!”
向南笑了笑,说道:“盛世古董,乱世金嘛!”
“这话说得真对,越是盛世,古董文玩就越值钱。”
马维远点了点头,一脸赞同地说道,“别说是那些保存得当,品相完美的古陶瓷器了,现在这年头,就连古陶瓷残器都很值钱呢。”
还没等向南反应过来,他就接着说道,
“这次在京城拍卖会结束之后,我又跟着朋友去参加了一次京城收藏家沙龙活动,就看到一个女孩子花了160万元从另一个收藏家手里买了一件北宋钧窑青釉紫斑钵残器,啧啧啧,这行情,我都快看不懂了。”
向南:“……”
女孩子?北宋钧窑青釉紫斑钵残器?
这说的是宋晴吗?
这丫头之前不是说,她这件北宋钧窑青釉紫斑钵残器,是从潘家园旧货市场里淘来的吗?听这意思,她是从其他收藏家手里花了160万元买来的?
她难道有收藏古陶瓷残器的癖好?
马维远的话音刚落,向南的脑袋里就好像开了锅的水一样,冒出了一个一个的问号。
向南正想着呢,电梯就已经到了马维远的楼层了,马维远一脸热情地对向南说道:
“向专家,咱们难得在楼下碰面,进屋里来喝杯茶,歇一歇吧?”
向南朝他笑了笑,有些歉意地说道:“我回去以后还有点事要忙,下次吧。”
“既然这样,那我就不耽误向专家做事了,不过下次你可不能再推辞了。”
马维远打了个“哈哈”,朝向南挥了挥手,一直等到电梯门关上了,他这才转身回屋子里去了。
没一会儿,向南也到家里了,他换好拖鞋,将身上的背包往客厅里的沙发上一放,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口气喝了一大半,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马维远之前无意间透露的宋晴的事情,向南一时半会儿也想不透,所以他也懒得再去想了,归根究底,宋晴是不是撒了谎,又为什么要撒谎,这些都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无论如何,那件北宋钧窑青釉紫斑钵残器是真的,自己将它修复了也是真的。
哪怕宋晴真是花了160万元从其他人手里买来的,修复之后,市场价值也比残器要高。
宋晴不亏,他也不亏。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这种感觉太美妙 (更新完毕)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坐在沙发上歇了一会儿,向南便将脑海里乱七八糟的思绪抛诸脑后,起身来到了修复室里。
前一段时间里,他利用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将之前宋晴交给自己的208片北宋官窑古陶瓷残片逐一拼对了一遍,从中挑选出了二三十块残片,大致拼合出了两件完整瓷器,一件是北宋官窑深腹碗,另一件则是造型更简单的北宋官窑椭圆洗。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极少,十分珍稀名贵,即便是在魔都博物馆里,也只有四片瓷片,宝岛另外一家美术馆里则只有一片瓷片。
华夏文物考古部门曾在北宋官窑的窑址发掘出土了几件残器和瓷片外,全世界至今为止仍未发现一件完整器。
由于北宋官窑是从汝官窑进化而来,因此更显得珍贵,其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各方面,都要远远超过汝窑。
因此,如果向南能够从不同造型的北宋官窑瓷器的残片中,拼合出完整瓷器来,其价值也同样是难以估量的。
看着摆放在面前的这一堆北宋官窑瓷器残片,向南深吸了一口气,一手拿起一块残片,另一只手紧紧拽住一柄小钢锉,小心翼翼地开始对残片的断口进行“加工”起来。
窗外黑漆漆的一片,远处的灯火一闪一闪,就好像在寒风中挣扎的油灯一般,忽明忽暗;窗内的中央空调出风口,暖风缓缓地吹拂,让整个修复室里都变得温暖舒适。
向南腰身挺直,神情专注地坐在工作台前,心无旁骛地忙碌了起来。
时间在紧张的忙碌中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夜里十一点多了,而此时,向南也不过是“加工”好了七八块古陶瓷残片而已。
他看了几眼还剩下的那些古陶瓷残片,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也只能等明天再继续做了,今天晚上除非熬夜,否则的话,是不可能将这些残片处理完了。
更何况,将古陶瓷残片处理过后,整个拼合工作才算是刚刚开始呢,所以也不用急在一时。
想明白了这一点,向南也没有再纠结,他将工作台稍稍收拾了一下,就离开了修复室,转身来到卫生间里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的睡衣,就回房间里休息去了。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向南照例像往常一样,到楼下运动了一番后,顺便到小区对面的早餐店里打包了一份早餐带回到了家里,等洗漱完毕之后又吃过了早餐,就重新钻进了修复室里忙碌了起来。
既然周末不用去公司上班,那留在家里继续拼合北宋官窑的那些残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当初向南为什么要在家里面配备一间文物修复室的原因,如今想来,当初可真是太明智了。
……
米国,哥谭市。
这里夜色如黛,整个哥谭灯火辉煌,霓虹闪烁,街道上车流如织,一道道耀眼的车灯将长长的马路映射成了一条条蜿蜒扭曲的光带,将整个城市隔成了一片片。
在安道夫大酒店十八楼的宴会厅里,这里灯光闪烁,音乐轻盈,一位位身穿西服、脚踩皮鞋的米国人,正端着酒杯,三五成群,聚在一处,礼貌地聊着天,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容。
在这些人当中,也有一些打扮得雍容华贵的女子也聚在一起,开心地聊着天。
宋晴将一头长发束在脑后盘成了发髻,露出了白皙修长的脖子,身上穿着一件银色无袖真丝晚礼服,腰间系了一根金色的腰带,将盈盈一握的小细腰显露无疑,长长的裙摆则是一直垂到了脚面上,裙子右侧开了一条缝,一直到大腿处,稍稍走动便会时不时地显露出修长匀称的大长腿。
此刻,她手里端着半杯鸡尾酒,正站在宴会厅的一侧,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和几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米国人聊着天。
“宋小姐,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竟然已经是个资深收藏家了,真是让人惊讶。”
一位身材有些臃肿,挺着啤酒肚的中年米国人上下打量了一下宋晴,一脸敬佩地说道,“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另外一个华夏的年轻人,他也和宋小姐一样,都是那么优秀,那么与众不同。”
这时候,另外一个稍显年轻的米国人一脸好奇地问道:
“怀特先生,你说的那个华夏年轻人,是谁?”
宋晴端起鸡尾酒小小地抿了一口,也是一脸感兴趣的样子看着怀特。
身为华夏国内著名的女投资家,她当然有骄傲的资本,也同样有骄傲的资格,她也很想知道一下,这位怀特先生口中说的跟自己一样优秀,一样与众不同的华夏年轻人究竟是谁。
怀特先生还没有开口,另外一位有些瘦削的米国中年人忽然说道:“除了向南向先生,我可想不出最近这段时间还有哪个华夏年轻人能让整个哥谭收藏圈都震动不休了,我说得没错吧,怀特先生?”
“当然,也只有向南向先生,才值得我们这些收藏家念念不忘了。”
怀特先生点了点头,他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自己的肚皮,转头看了看宋晴,笑着问道,“宋小姐既然也是古陶瓷器收藏家,应该也认识向先生吧?”
宋晴:“……”
向南向先生?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即可领取!
我跟他何止是认识,而且还很熟呢!
那一瞬间,这一句话差一点就从宋晴的嘴里脱口而出了,所幸她忍住了。
真是没想到啊!
他,他竟然在哥谭收藏圈里也有这么响亮的名声!
向南好像也只是在几个月前来过一次哥谭市吧,可是看眼下的这个场景,好像这些收藏家们都还在念念不忘呢!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哥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依然有哥的传说”?
这简直是太疯狂了!
这一刻,宋晴的心里面就好像吃了蜜一样,感觉甜丝丝的,就好像当初自己在哥谭大学读大三时,第一次投资股票,几个月后就涨了50多倍似的,那时候的自己也像现在一样开心得心里砰砰直跳。
真是没想到啊,离他已经这么遥远的距离了,依旧还能听到属于他的故事。
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时间不言不语 (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宋晴在米国哥谭市收藏圈举办的沙龙活动上的遭遇,向南当然是不会知道的,即便知道了,他也不会太在意。
名声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相反,他反而觉得名气太大会阻碍自己的技术进步。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名气越大,找上门来请他修复文物的人就越多,要修复的残损文物一多,就只顾着赶进度,而丧失了足够的时间用来总结和思考。
这就和之前江易鸿老师对向南说过的话一样,到了向南如今这种技术水准,哪怕修复再多的残损文物,文物修复技术水平也不可能再有大的突破了,他如今需要做的,反而是对曾经的修复过程进行总结,然后再深入研究和思考,没准技术水平还能再进一步。
名气有什么用?技术水准才是根本。
周末的两天时间,向南除了晨起锻炼,和下楼吃饭之外,几乎没再出门一步,这两天时间,他都留在了家里的修复室中,忙碌着北宋官窑古陶瓷残片的拼合工作。
当然,成果也是很喜人的,他不仅成功拼合出了一件北宋官窑椭圆洗和一件北宋官窑深腹碗,甚至还从剩余的北宋汝窑瓷器残片中,又拼合出了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水仙盘。
这一件汝窑天青釉水仙盘,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向南在拼合的过程中发现,水仙盘的底座处缺失了一块,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残片,最后还是用配补处理的方式,将它给补全了。
这也是这么多件拼合瓷器当中,唯一的一件经过配补处理的瓷器了。
尽管经过了配补处理,但这件汝窑天青釉水仙盘的价值,依然是不可小觑的。
几年之前,在濠镜举行的一场迎春拍卖会上,曾出现了一件类似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水仙盘,这件水仙盘虽然最后流拍了,但拍卖会给出的估价依然高达1.68~3.2亿元。
向南这件拼合起来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水仙盘要是愿意拿出去参与拍卖,不说能够比之前那件水仙盘的估价高,那至少也能拍出数千万的成交价来的。
要知道,顶着“大国工匠”称号的向南,在文博界里如今早已经是一面旗帜似的人物了,经过他修复的残损文物尚且还能增值,更别提这么一件完全是由不同造型汝窑瓷器残片拼合出来的水仙盘,这几乎等于是“创造”出来的“文物”,在这全世界里也是独一无二的,绝对的“孤品”。
星期一上午,向南来到公司里转了一圈之后,就拎着背包离开了公司,往魔都博物馆文保小院里去了。
来到文保小院二楼的古陶瓷修复中心里,一进玻璃门,迎面就看到小乔拿着一个保温杯从茶水间里走了出来。
看到向南以后,小乔先是一愣,紧接着脸上的笑容就荡漾开了:“向南,你可是很久没回来过了,现在当大老板了,是不是就把姐姐给忘了?”
当初向南在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时,这间大修复室里就只有老戴和小乔两个人,那时候的小乔还是个大大咧咧,十分恨嫁的大姑娘呢,老戴也是个善于偷懒的小老头。
几年过去了,小乔不仅嫁了人,而且早就当妈了,原本结实紧致的身材,也开始变了形,之前熟悉的瓜子脸,现在都快变成包子脸了。
而老戴,也早就退了休,反而进入了向南的公司里修复文物去了。
看了看站在面前的小乔,向南也不禁有些感慨,他笑着说道:“小乔姐,我忘了谁也不敢忘了你啊,怎么样,现在这边工作忙吗?”
“比以前可要忙多了。”
小乔转头往修复室里看了一眼,撇了撇嘴,说道,“咱们这儿六月份的时候招了一批实习生,打算将他们培养成修复中心的后备人才,修复室里的老人都要负责带两三个学生。”
说到这里,她颇有些嫌弃地说道,“这些学生虽然都是大学毕业,而且还都是文物修复专业的,可跟当初的你比起来,那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太弱了。”
向南笑了笑,说道:“学习文物修复可不能贪图进度,这玩意儿就需要耐性和细致,慢慢来呗,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你当初可不是这样的。”
小乔斜了向南一眼,脸色复杂地说道,“我和老戴都要修复一个礼拜的残损古陶瓷文物,到你手上两天就修复完成了,我到现在都还在怀疑当初是不是看错了。”
被小乔这么一说,向南也笑了起来,他也想起了几年前在这间修复室里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时发生的那些事,那种感觉,就好像这事才刚刚发生似的,一幕一幕都历历在目。
还真是怀念啊。
小乔和向南站在修复室的门口聊了几句,一位年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从里面走了出来,看了看向南,又一副小心的样子对小乔说道:
“乔老师,前两个星期您让我修复的那件清康熙款素三彩碗,我作色处理好像处理得不怎么理想,您能不能帮忙看看?”
“知道了,我一会儿过去看看。”
小乔挥了挥手,将那年轻人打发走了以后,又转过头来,一脸无奈地对向南说道,“你看到了吧,我真是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你是要去找主任吧?那你赶紧去吧,我也得开始做事了。”
“行,那我先过去了。”
向南笑了一下,想了想,又说道,“小乔姐要是哪天有空,记得到我们公司玩,你都好久没去过了。”
“好,有时间我肯定会去的。”
小乔回头朝向南摆了摆手,一扭头,又回修复室里忙活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