孓然踽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宁溪南
直接准备二十万我带你们过去签合同就行了,其他的就是你们直接和甲方接触,我不掺合。”
“事情准撒?”
“准,这事儿也做不了假,谁又不傻。”
“要得,我联系一哈嘛。”
“嗯,到时候水电你自己搞,也够吃了,我认识的都是装修公司,懒得和他们扯,直接找个施工队省事儿。”
装修公司是没有施工人员的,也要到外面现找,那种就比较麻烦,施工队要赚钱,装修公司也要赚钱,顶于无形中把利润拆薄了不说,也容易出问题。
但是张洋认识的施工人员不多,这是他的短项,没做过大型工程,家装不需要太多人。
小包工头子你和他说,他也敢接,一个一个胆子大的很,但是没做过大型工程的根本不了解里面有多复杂,这种工程是需要多个工序混接施工的。
到时候出了问题就是大事儿,再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张洋虽然自己没搞过,但是接触过,也在现场观摩学习过,了解一些,所以就很小心,宁可这活扔了不接也不能等着出事儿,那就把自己砸进去了。
接工程这事儿也是需要口碑的,和你合作顺气,不出事儿,省心,人家就愿意再找你。
把活儿交给你了,今天停工明天返工后天安装不合格的,你还想有以后?做梦。
……
下午,张洋把富侨那边工程的总成本算了出来,九十几万的样子,还可以,拿出来二十万还有个二十几万不到三十万的样子,三个月工期,够用。
又把鲁能星城这边几家的方案想了想,这种亲戚朋友一起搞的活儿其实不好干。
好处是一下接了几套,在几个月内稳了,够吃,但是,就比你接几家相互不认识的要不好做。
因为几家人相互之间熟悉,肯定要相互过来看,你得做的好看,又不能重复,档次工艺还得差不多,不像那种一个小区接几套相互之间不认识的,那就好做了,一套图纸做十家也没关系。
很多公司其实都是这么搞的,反正他们相互也看不到。
张洋见过最夸张的,一栋楼,从三楼往上到三十楼,有十八家一模一样,当时张洋都震惊了,特意跑去认识了一下那个设计师。
不是想结交,是认识一下这张脸,以后绝对不能和他合作。这到底得有多懒,多能对付啊?
但也是没办法,重庆市场上装修公司这些所谓设计师,真的没有几个是懂设计的,都是照书抄,实际上就是个绘图员罢了,你让他们独立设计也是在难为他们。
把这些东西资料都整理好,也就到了晚上五点过了,张洋的肚子发火了,太拿它不当事了,大半天半天不理不睬,不给填东西也就算了,连口水都没给灌。
肚子就不要面子啊?
张洋出来到外面小吃部吃了口饭,买了几瓶杨洋爱喝的饮料,想了想又买了几个热包子,包好,开着车去区府广场。
这边舞台已经搭好了,正在测试灯光和音响,没有后台,各个学校参加演出的人员都是提前化好妆穿好演出服过来的,披着衣服一堆一伙的站在舞台侧边。
来看热闹的人很多,整个广场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外围场地面上摆了一些小摊子。就是这些小生意人反应快,有什么热闹马上就能到。
张洋把车停好,拎着包子饮料,拿着相机去找杨洋。
转了半圈才找到旅游学校的队伍。人太多了。
杨洋看到张洋过来显得有点高兴,笑着跑过来,张洋把包子饮料拿给她。果然没吃晚饭。
杨洋吃了三个包子,喝了点饮料舒服了,挽着张洋去和其他老师打招呼,大家热热闹闹的围在一起说话,让张洋给拍照,一边等着演出开始。
这还是张洋第一见到舞台妆。
舞台上的灯光和平时不一样,所以化妆需要很浓,很夸张,没上台的时候看着有点别扭,但上了台灯光一打就漂亮了。
就像现在很多直播平台,那些妩媚迷人的小妖精,如果把灯光关了特效去了不吓你个半死都算你胆子特别大。
八点,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广场上灯光闪耀,演出开始了。
杨洋她们到舞台侧边去集合,那里不让看热闹的人靠近,张洋就找了个视野好的地方等着看。
杨洋的演出比较靠后,一直到九点半左右才轮到上场,歌伴舞《红梅赞》,是杨洋自己编排的。
张洋听着歌拿着相机在台上抓拍。
到底是专业出来的,舞台经验也丰富,杨洋一上台,一开口,就和其他大部分演出者拉开了距离,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
这会儿没有人能想到,这个节目一下子就火了,被市里点了名。
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人开始模仿,张洋和杨洋在恒大金碧天下的演艺中心就亲眼看到过一次。
“请欣赏歌曲,红梅赞,演唱者,杨洋。”张洋当时差点被一口水呛死。
那演员穿着和杨洋一样的演出服,也围着个白围脖,戴着同款假发缓缓走上台来,相当辣眼睛。
……
演出结束,有点起风,感觉有点冷了。
张洋去那边找到杨洋,把自己衣服脱下来把她包上,两个人上了车回家,没参加接下来的活动。
回到家,杨洋就开始犯懒,窝在床上不想动,被张洋逼着去洗脸卸妆。
她的脸就是因为懒才被化妆品伤害的不像样子的。
孓然踽行 第75章 东方情人节
所有的化妆品,不管它卖的有多贵,包装多漂亮,广告做的多好,代言多么有名气,也掩饰不了它本身不值钱的事实,而且还是特别不值钱。
更掩饰不了它只能持续给皮肤带来伤害的事实。
所有的。
张洋就特别喜欢把杨洋用过的化妆品瓶子洗刷干净收集起来,有一些还是很漂亮的。
杨洋问他这有什么用。
张洋笑着摇摇头:“没用,花那么钱买回来的,扔了有点可惜。”
“我买的是里面的化妆品又不是瓶子。哈哟?”
“那东西可没有这瓶子值钱,差多了。”
……
杨电工给找人工程队很快就有了消息,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这边九街区的房子刚开工,七街区两套还没动,他就带着人来找张洋。
这事儿他挺上心的,一千多平的工装水电对他来说也是个大活,几年也难得轮上一个,几万块的收入呢。
“就是这边,门口那个商场,二楼,右边这一半除了那个火锅店都是,现场整个是空的,你要感觉行马上就可以签合同。”
“和哪个签嘛?”杨电工找来的包工头姓朱,黑胖黑胖的,个子不矮。
“和甲方直接签,我不过手。”张洋给递了根烟:“我熟人,找我干,我干不了,这边家装活够,我就一个人,也不想操那心。”
“他活路有些多哟,”杨电工给打证明:“水电都是我在搞,这小区里就是三家,刚开工。”
朱胖子点了点头,这行家装和工装区别还是挺大的,有些人不掺着干也是正常,反正都在赚钱。
大型工装需要操的心用的设备人员太多了,和家装不是一个概念。
“总款有好多嘛?”
“一百三十五,提二十出来,我算了一下,总成本不会超过九十二。三个月工期。”张洋从包里拿出他算的成本表递给朱胖子。
“提的有点高哦。”朱胖子有点接提的多了。
“没办法,那边要的,我就加了两万,我不能一分不要吧?那边是卡死了的,不谈。干就去签合同,不干就拜拜,那边活不少,不愁人干。”
朱胖子点点头,富侨这边搞工装的都知道,这两年店开的有点多,活路确实不少,而且都是一两百万两三百万的工程量。
“这回不通过我你肯定签不到,这事他交给我了的,他也不可能拉完屎坐回去。但是这回完了你也就认识了,以后处好了拿活还不简单,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儿。”
张洋点了一句。
朱胖子看了张洋一眼,点了点头,低头看成本表。
搞这个的全是装修方面的全才,什么心里都有数,扫几眼也就了解个七七八八了。
“人工算低了些。”
“你怎么不说我材料按的是市场价呢?我算这成本不是吹,上下两万的误差我赔全款,你敢赌不?”
“呵呵,要得,算的确实可以。你自己个人搞啊?”
“嗯,不想打工了,看不上他们里外折腾的样儿。员工客户一起骗,没劲。我想挣点明白钱,老百姓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挣点就行呗。”
“你这个想法要不得。”朱胖子摇了摇头,把成本表卷起来拿在手里:“骗肯定是骗不得,说话要算,但是该赚的钱也要赚。
我比你大几岁,看的比你多些,你收好多嘛?你收好多在他来看都是赚了好多,懂撒?你好心说少算点,感觉他会感激你埋?
跟你说,不会,点点儿都不可能,他感觉你是赚够老,黑心钱拿多了才有愧。懂撒?生意是生意,好心人做不得。”
张洋咬了咬嘴唇点点头:“意思我明白,我就是想试试,起码咱自己心里能过得去,问心无愧呗。”
“嘿嘿,你试嘛,有你后悔的时候,跟你说,你这么做生意早晚要遭。”
“那我狠点,你这个我再多加点呗?行不?”
“嘿嘿,这个不得行老,一共才好多嘛,去了成本去了你们的,我三个月二十万,好费力的嘛。”
张洋摇了摇头:“算了,不说这些,能干不?感觉能行就拿钱,我带你去签合同,以后的事儿就是你直接自己找甲方了,我不掺合。”
“要得,做嘛,好赖也是有得赚,我工人要养的嘛。要得,签嘛。”
“水电活是老杨的啊,咱们先说好,这事不能变。”
“啷个变撒?肯定给他撒。放心,我们办事耿直的很,说到就要做到。”
“那行,去取钱吧,去把合同签了,我也算了了个事儿。”
“要得嘛,那边有银行撒?”
“农行,行不?”
“要得,得行,走嘛。”
张洋开车走头里,杨电工坐着朱胖子的车,一前一后从鲁能星城杀到天星桥。
在车上张洋给小助理打了电话,确认了一下,没有变故。
一般这种事情说好了就不会发生什么变故,除非是遇到了工程串子,他们没有准儿。
到富桥楼下,朱胖子去银行取了钱,二十万现金没多少,就两坨。
张洋当着朱胖子的面打开一坨抽出四万收进自己包里,把剩余的十六万用银行的手提袋提好,三个人上了楼。
一切顺利,没有人提这十六万的事儿,合同直接签了,朱胖子按了手印才放下心来,拍了拍张洋的肩膀:“晚上火锅走起,咱们吹吹牛。”
“不了,我晚上有事儿,这边签了你就赶紧安排开工吧,他这个要的挺急的。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聚,有老杨呢,我的活儿都是他的,以后机会多。”
客套了几句,张洋和小助理打了声招呼下楼开车回了大渡口。这事就算是了了。
接下来,鲁能星城这边几家依次开工,张洋就开着车陪着杨洋到处跑。
大渡口区的演出没几天,杨洋又参加了市里在歌乐山烈士墓召开的大型歌咏晚会,一曲红梅赞再次受到表扬,被市里的大老板点了赞,还特意过来慰问了一下,握了握手鼓励了几句。
随后,江津那边又开始了第二届东方情人节,又被杨洋的姑姑承办了,会场就在江津体育场。
张洋陪着杨洋跑了半个月的江津。
一开始因为有事儿张洋没过来,会务的全体人员住在鼎山大道这边的酒店,隔了几天,杨洋打了好几次电话,把张洋叫了过来。
过来没两天,会务人员全体搬到江舟酒店去了,杨洋想了想没跟着搬,和张洋继续住在了这边,不过费用就得自理了,那边不给报。
准备了几天以后,晚会开始。
当天晚上体育场附近开始戒严,除了会务用车以外全部禁止通行,场内场外全是人,密密麻麻的挤不透那种。
张洋的车也贴上了会务标记,可以随意进出,还给发了个工作牌。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候场棚里陪着潘长江蒋大为,直到他们演出结束。
杨洋没有单人演出,安排她和潘长江合唱。
那天很热,所有人都冒着汗场前场后的跑,体育场里坐无虚席,演出过程中因为天气过热还差点出事故,背景棚被焰火引着了,幸亏一个小伙反应快,拿了瓶矿泉水爬上去给浇灭了。
这些观众席上都看不到,巨大的灯光下他们根本看不到舞台后面。
杨宗纬,九月奇迹,张靓颖,潘长江,潘阳,蒋大为,那英,节目一个一个上演,后台忙的一踏糊涂,几乎所有人的嗓子都喊哑了。
中间,张靓颖的几个朋友来了,进不来,叫张洋拿着工作证去场外接人,人山人海的费了半天劲才算找到人带进来,烦的不要不要的。
一直到深夜,可算是演完了,所有人都出了口长气,一场晚会搞下来,明星挣了钱,地方露了脸,会务上的这些人全都扒了一层皮下去。太累了。
结果,回到江舟酒店,又要开庆功宴,因为某些明星第二天就要走了。
张洋没参加,坐在车里等杨洋。
一直到了半夜,可算是结束了,杨洋又是一身酒气的回到车上。她姑姑总是叫她去陪什么领导喝酒,这点张洋特生气,感觉这不是姑姑应该干的事儿。
这也算是地域差异吧,重庆这边的人想的和北方就是不一样,用她姑姑的话来说,这是开拓人脉的机会。
两个人回到他俩住的酒店这边,杨洋说累了想去按按脚,那还说啥,捏呗。
到了江津自然是去富侨。
两个人一边按脚一边算是休息,在这吃了些免费小吃,按完脚出来已经后半夜两点多了,回酒店睡觉,第二天直接返回了大渡口。
杨洋在这次晚会上有点出丑,在台上忘词了,还是潘长江老师在一边给提的词儿,下面观众听不到,后台这边听的清清楚楚。
张洋拿这事儿损了杨洋好几天。
她当时有点过于激动了。
在家休息了几天,张洋那边的工地上也不用他天天跑,杨洋学校也放了假,两个人就窝在家里睡懒觉打游戏,或者出去找好吃的。
一直闲到八月底,两个人又开车去了石壕,那边的糯玉米节开始了。
孓然踽行 第76章 石壕行
从大渡口出发,用了将近三个多小时到达,总共接近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到是有一大半的时间是花在了最后从安稳到石壕这几十公里山路上。
石壕镇子不大,镇政府大院差不多就是镇子上最大的建筑了,围绕着镇政府差不多一百八十亩左右的面积就是全部镇中心。
政府大院东南方三百多米的中心小学是镇子上的第二大建筑体,这里就是当初红军司令部的所在地,设有长征纪念馆。
纪念馆不大,就是几间旧教舍,是当时的真址,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从政府大院出来顺着镇子的中心大马路往西走一百七十多米就到了镇子的边上,从赶水到温水的公路就在这里擦着镇子的边缘经过。
顺着这条被叫为交通路的马路往北走上坡,前行近百米,就是石壕红军烈士墓了,墓园建在半山上,修缮的很好,是张洋所见过的最正式最完整的烈士墓园。
墓园有着正式的大门,竖立在路边,进去以后拾级而上,两边种满了郁郁苍苍的柏树,就像两排挺立的卫兵,顺着石阶两边一直绵延近百米,到达墓园深处。
里面是一片柏树林,围拱着一座纪念碑,庄严肃穆。
整个墓园都能看到修整打理的痕迹,能看出来不是临时做做样子,就冲这一点,张洋就感觉,这个镇子上的领导是合格的。
虽然处于偏僻的群山深处,镇子中心还是相当现代化的,有几栋四五层的楼房,边上就是老式的房舍和弯弯曲曲的老巷子,满眼都是历史的沧桑感。
张洋在北侧的巷子里甚至还找到了一家小网吧。
政府大院门口有一个边长近六十米的三角型小广场,是镇子上的贸易市场,镇子上的人会在这里赶场大集,整个一圈都摆着焊制的有棚子的摊位。
晚会地点就在政府大院里。大院里的地面没有硬化,就是夯实的黄土地,轻风一过尘土飞扬。
镇里在院子门口的招待所给两个人安排了住处。
虽然镇子偏远,但镇中心挺热闹的,从招待所的窗口看下去,满眼都是各种店铺,服装鞋帽电子电器通讯手机,还有大大小小的饭店。
招待所的条件很普通,屋子很大,至少二十多个平方,一米八的大床摆在里面显得有点空旷。
房间收拾的很干净整洁。
两个人到了才发现来早了,杨洋姑姑她们单位上的人还没有到。
两个人就在镇子里逛了一圈儿,到处看了看,在小广场边的饭店里吃了晚餐。小地方的餐饮是最能带来惊喜的,真材实料又实惠,纯粹的家常味道相当巴实。
这次活动在杨洋姑姑的安排下还是老样子搞成了复合型。
像江津的东方情人节,就被她的姑姑设计成了江津东方情人节暨四面山旅游节,这次也一样,安排的是石壕糯玉米推广节暨红色旅行----重走长征路----石壕站。
不只是有晚会,还要在烈士墓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请了一些还能走动的老红军战士过来宣讲。
真的有专门组队过来参加活动的人,国旅的旅行资源相当多的,它本身就是重庆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嘛,江津情人节那天,专门组团参加活动到四面山玩儿的就有一百多对。
政府是相当欢迎的,即宣传了当地的特产促进销售给农民带来实惠,又宣传了旅游资源带来长期的回报。
杨洋的姑姑是个头脑相当活络又能做事的女人,雷厉风行,也难怪她能执掌国旅。
第二天,国旅的人开始陆陆续续到达,先到的是那个刘副总。
本来张洋已经把那件事情淡忘了,但这会儿见到了本人,压在心底的记忆就涌了出来。
这就是那个张洋刚和杨洋认识不久,杨洋被她姑姑骂哭以后,‘安慰’了杨洋一个下午的男人。
个子不高,有点黑,微胖,接物待人有些手段,一副谦谦君子的外在。
他到了第一件事就是请杨洋和张洋吃饭,张洋不想去,杨洋硬拉着他去了,说不去不太好。
接下来几天就是不断的开会,这也是中国政府的优良传统,不管什么事情,开会,各种碰头会动员会讲解会落实会,从早起开到日落,全体参会人员心不在焉,与会领导精神抖擞。
张洋没参与,白天就到处逛,看,拍照,晚上就在房间里等杨洋,给杨洋出出意意想想办法,当起了参谋,陪着她练歌。
她这次要唱的是***的大地飞歌。
专业演唱和业余演唱最大的区别就是和音乐的融合度,不用麦克风也能喝出混响的效果,张洋很难想像杨洋瘦小的身体能唱出这么高亢的声音来,不过很好听。
临近开幕,会议更多了,时间也更长,经常开到晚上九点过十点钟。
这次活动负责人就是这个刘副总,杨洋的姑姑和秦静会在开幕的前一天到达,还有那些报名参加活动的旅行者们。
杨洋白天还要去中心小学给临时组织起来的老师合唱团排节目,指挥他们练习,这是个相当累的工作,面对着一群非专业者闹闹哄哄的表现真的是一种考验。
越临近活动开始事情就越多起来,一天到晚电话不断,各种细节安排全部要疏理一遍,由其是这里地理偏远,很多东西要从外面运过来,很不方便。
这边也没有太像样的商场,买点东西要跑十几公里山路去北面的打通镇,那边的经济比石壕这边要好些。
……
“吁……,”张洋吐出一口烟气,看着外面黑茫茫的夜空,这边的夜晚很宁静,也没有灯火辉煌,隐隐约约传过来的蛙鸣让他想起了小时候。
夜风清凉,一点也不像重庆的秋天,穿上外套还有一点冷意。
他站在招待所楼梯这边的窗口,看着黑沉沉安静的政府大院里,等着杨洋开会回来。这边没有路灯,他有点院心杨洋害怕,她的胆子不大。
政府那边开会的楼上亮着灯光,人影绰绰。
十点过,终于看到有人走了出来,结束了。特么的。
两个人住在招待所的三楼,招待所是那种老式楼,楼的一头是楼梯,上来以后每一层要走过长长的走廊。
想看到政府院子里要到楼梯间的三楼半,楼梯间只有半层的位置才有窗。
远远的借着政府楼上的灯光隐隐约约的看着杨洋拿个什么东西走了过来,走到一辆汽车边上她低头看了看,然后扭过头等了一会儿。
那个刘副总走过来,两个人并肩向招待所走过来,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张洋又点了根烟,站着没动。
一直到两个人上了三楼拐进走廊,张洋才从三楼半慢慢走了下来。
刘副总就住在两个人的隔壁,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
楼梯进走廊有一道铁栅门,张洋刚走到铁栅门边上,就看到杨洋从刘副总手里接过钥匙,蹑手蹑脚的轻轻走到刘副总房间门前,打开了房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