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孓然踽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宁溪南
“我和她说呀?你是她姑,这边又着急要结婚,你和她说吧,完了我再侧面说一下。”
“你说要好些,你就说安排不过来嘛,不要说她哥哥这边。”
“好吧。”
张洋第二天和刘露打电话说了一下,刘露问了一下要拖好久,张洋说一个月左右,刘露也没说别的话,同意了。
于是张洋就把刘露给过来的钱拿来用在了刘三姐这边,加快的施工速度,终于在刘三姐要求的期限内完工了。
最后一个星期张洋都有点受不了了,像催命一样的催。
好在还是做到了。装修施工这个东西真的不能急,很多工序的时间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材料来决定,它需要多长时间干,需要多长时间观察。
工程完了交活儿算账,问题又出来了。
刘三姐在磁砖,板材,洁具灯具还有电器上,也都是要了‘好’材料,也就是贵的,超支了。
虽然中间张洋一直在和她说会超支,但她一直也没放在心上,感觉就是张洋舍不得给她用。
最后一算账傻眼了,超了五万多。
原定的是二十一万,结果算下来要二十七万多。张洋把自己的利润直接拿掉了,一分钱没加,二十六万三。
这其实就是亏了,来回跑工地人吃马嚼的钱也不少呢。





孓然踽行 第133章 又见赖账
刘三姐到是没说不认,就是拿了个计算器开始算。
水电材料用了多少钱,人工多少钱,辅材多少钱,水泥河沙红砖多少钱,磁砖,事无巨细,一样一样的算。
其实张洋是可以拒绝的,我给你装房子不是帮你忙,我就这个价,我赚钱也是理直气壮。
但是冤就冤在张洋没挣钱,可是现在刘三姐一家认为张洋坑了他们好多钱。
那就算吧,一样一样查,给工人打电话,给材料商打电话查单子,跑去找棒棒问行情,去问运输费用。
最后算下来,和张洋说的二十六万三不一致,二十五万七。
刘三姐就开始说张洋不对了,我们家本本分分,不会少给一分钱,但是你这明明白白的多了六千块钱。
张洋就有点弊气:平时零零碎碎的钱不算哪?清现场运垃圾,很多东西的搬运,像木工材料电梯拉不下,全靠人力背上来,还有来来回回跑现场的费用。
可人家不管你这个,这都是死无对证的钱。不承认。
在刘三姐一家人眼里,张洋挣了他们二十多万,太特么过份了。于是一家人的态度全都变得耐人寻味起来,冷冰冰的不复往日的热情。
张洋从开始到最后从刘三姐和他儿子手里一共拿到了二十二万不到,二十一万七八千的样子。
成本还要差接近五万。
但是谁信这个?
刘三姐也没说不给,不过态度就开始敷衍起来,开始搪推。
然而过了几天又打电话要饮水机。一台饮水机在巫山三千多不到四千,可是前账没清,再买算怎么回事儿?
张洋给陈乡长打电话把事情说了一下,陈乡长就是笑,说你们之间的事情不要和我说,自己谈吧,我也就是给介绍一下,不管其他的。
张洋只好给刘三姐的儿子打电话。
她儿子到是没说别的,不过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张洋挣了他的钱。
张洋真的相当气愤。
别说没挣钱,挣钱也是天经地义理直气壮啊,你上班不要钱哪?我不生活不过日子?凭什么我就不能挣你们钱了?再说特么,没挣啊。
不过她儿子说的还挺好,张洋想了想,还是给买了台饮水机给装上了。市面上四千多一台的直饮机他买两千四,也不算多。
“这台饮水机算我送的,恭贺你儿子结婚,就不往上算了。前面的款什么时候给我?我这边要周转呢。”
“真的没了钱哪~~,有钱会不给你埋?等等嘛,又不会跑,不会少你一分儿钱。等我儿子结了婚一哈算。”
这一等就到了十一月底,巫山进入了冬季,这一家着急火燎的催着要的房子也一直空着没住。也一直没给钱。
刘露那边催了张洋几次让他复工,张洋就敷衍着拖。钱拿去给她姑姑那边用了啊,还哪来的钱?
二十二楼恒达老板的房子终于做好了木工,开始做漆,一群木匠像是得到了解放一样欢天喜地的收拾工具跑路,实在是她有点太能折腾了。
他们跑了,张洋跑不掉啊,老板娘开始天天给他打电话,一会儿喜欢墙布了,一会儿又商量一下硅藻呢,一会儿讨论一下主灯,一会儿又说哪里是不是改改。
反正她一想起来点事儿就把张洋叫过去在屋子里转几圈儿。
张洋被折腾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就跟着跑呗,陪着她看墙布研究硅藻呢看灯看家具,好在她自己是卖电器的,能少折腾一样。
老板娘家这会儿住在平湖西路,也是电梯楼的顶楼,重庆买电梯楼的顶楼都会送楼顶,叫空中花园。
老板就把她家的楼顶给改造了,建了一些房子,原来在重庆是没人管的,但这会儿突然抓的有点严,她家可能是被邻居告了,城管来把好砌的修的全拆了。
一下子损失了七八万块钱。
老板娘相当郁闷,心情特别不好,这也加剧了她对张洋和工人的折腾。当初张洋劝过她别弄,一是这会儿不允许,二是她家好多房子,也没必要啊。可是她不听。
这会儿就委屈巴巴的和张洋述苦。
张洋看到她就一个头两个大,可是这是金主,又不能躲着。
好在基础工程终于在十一月底彻底结束了,楼顶花园也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漆工,张洋感觉自己终于解脱了。
陈方敏爸爸的房子已经交了,他爸爸妈妈已经住了进去,相当满意。
就是陈方敏只给了张洋三万五千块钱,后面就一直没再提钱的事了,张洋也不好问。
十二月中,二号楼工装结束了,老罗提前就回了重庆,小罗也回了主城,这边只有袁恩银带着工人在做,张洋和他也不熟,接触很少。
张洋去找了陈方敏,说了一下一号楼和八号楼的事情,陈方敏让他直接去找梁总。
张洋拿着给梁总家设计的装修方案和效果图去了梁总办公室。
梁总靠在老板椅上看着张洋,也没说出个什么来,让他去找工程部陈总。
陈总刚进秋的时候也找张洋说过房子装修的事情,张洋当时说要十五万,然后就没有后续了。
这会儿去见了陈总,他就嘻嘻哈哈的说些闲话,不提正事儿。
等了几天,消息传过来,凯创和袁恩银把合同签了。
张洋弊着气去找了袁恩银。
前面二号楼的钱他还没给张洋呢。
结果袁恩银一推四五六,就是不提正事。
张洋冒火,拎着把手锤去了施工现场,把工人直接赶走了,电也拉了。不给个说法就停工吧,谁也别干了。
闹了大半天,梁总让陈方敏把张洋叫了过去,又慈眉善目的说了一些好听的话,袁恩银那这凑了七万五出来转给了张洋。
然后说是工程部陈总让他去签的合同。
张洋问小罗,袁恩银说他自己做,小罗不掺合了。
张洋给老罗打电话,老罗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说回去搞自己的事了,这边他不来了。
最后袁恩银说,这几栋楼小罗和张洋都会分成。
张洋找了陈方敏,把事情前前后后说了一下。
他前面拿的十万块钱已经全填到陈方敏爸爸的房子里了,还没够,后面又用了谭玉玲他们的钱给了袁恩银,这全是按照梁总和陈方敏的安排做的,结果活不给他了。
陈方敏也没说出个什么,一看他在梁总面前就没什么话语权那种,张洋心就凉了半截。
张洋说身上没钱了,管陈方敏借几万。陈方敏说他也没钱。
操。




孓然踽行 第134章 心态变化
最后这事儿也就只能这样了。
袁恩银签了凯创的合同,陈方敏态度暧昧,梁总避而不见,现在也就只能期街袁恩银说话算话了。
这些事情张洋都没和杨洋说。
他的性格有点报喜不报忧,好事分享,坏事从来都是一个人默默的吞了。
年底了,杨洋又要用钱,张洋拿不出来,杨洋和他吵了一架回重庆去了。
确实拿不出来,祝老板家亏了两万,陈方敏爸爸的房子花了十三万四千,陈方敏就给了四万,刘三姐的房子尾款拖着不给,好在用的是刘露那边的钱。
谭玉玲和曹启伟两家全是在超负荷运转,到目前为止买的材料全是严重超标,张洋对谭玉玲曹启伟说过不止一次了,如果不想后面总额超,那只有压缩后面的采买。
两个人都有点不以为意。
陈平的房子张洋只是给做了水电,然后帮着安排了一下工人,没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再加上还贷款和信用卡,如果不是在六七号楼还做了几套,还有恒达电器老板的房子,这个年都不知道怎么过了。富登那边一个月要还一万多。
还有一些材料和人工没付清呢,虽然只有几万块钱,也是压力。
杨洋一走,屋子里就变得冷冷清清,张洋是个极静的性格,加上这几年基本上没了任何的社交,一个人就是弊在房子里不想出去。
杨洋喜欢闹腾,待不住,她在家还能拉着张洋出去逛逛看看,去去网吧或者在露天茶楼晒晒太阳,她一走,张洋就彻底宅着了。
窝在沙发上听着外面的鞭炮声,看着殡仪馆那边时不时的烟花四溅,就这样把年过了。
初八,工地继续开工,初十,杨洋回来了。
这次回来两个人好像就没有了那种分别小聚的喜悦,有点平淡。
杨洋心里认为张洋没有把事情处理好,但事实上所有事情都是她在决定,张洋只能被动的去面对结果,尽力把事情做好。
可是又怎么做好?
过年的时候张洋想去祝老板家要钱杨洋都不让,说闹起来以后不好见面。
杨洋回学校上班去了,一个星期出来待一天,尽一次女人的义务,然后就是和朋友出去逛,玩,张洋也不再陪着,她去玩,张洋就在家里闷着逗贝贝,或者去工地上转转。
曹启伟家里完工了,比合同超了四万多,谭玉玲家在买灯具和洁具。
张洋买来安装好的洁具谭玉玲说不好看,要换,她自己跑到九牧去挑了一圈儿,全选的更贵的,电视墙,灯具,全都没按张洋的安排,最后超了七万多。
接近一百三十平的房子,两卫一厨还带个大阳台,十一万多的价格,能用什么?谈合同谈钱的时候拼命的往下压,恨不得五万块钱就行,买东西的时候拼命吵着闹着要贵的,好像她们的钱是美元一样。
在她们心里,给出来的钱全是张洋赚的,用什么材料都是心安理得的。
所以到了算账的时候就是一肚子怨气,怎么可能花了这么多?那些单子在她们眼里全是假的。
张洋一怒之下和她们吵了起来。
杨洋不让张洋去和她们讲了,她自己去。
这都是她从小长到大的同学朋友,她感觉因为这点事儿吵起来不好看,以后还怎么相处?
可是她从来就没想过她们为什么就不怕以后不好相处。
甚至她和谭玉玲一样,怀疑张洋并没有花那么多钱,只是想多赚些。
“有那么多吗?也没弄什么呀?”
“单子都在那,自己算。电视墙围边一米就是八百,镜片三百多一平,屋里的雕刻三千多,打了多少柜子?光是木板和木匠人工就四万多,东西都不要钱?
老马是你舅舅,你自己去问他。”木工老马是杨洋妈妈家这边的亲戚,不近却也不远,三福,老家的房子就在杨洋舅舅家前面。
“洁具我装的不要,换的那一个面盆加上龙头就接近五千,客厅主灯一个就是三千多,墙布多少钱你也去了,你告诉我一下,她家给的是美元哪?”
“那怎么弄?”
“我不知道,我不同意换你就吵,现在人家不认,我知道怎么办?”
“谭玉玲说给补两万,我感觉差不多了吧?”
“她家合同都不到十二万,现在从普通装修干到了中档偏上,什么不是她自己哭着喊着要的?我说买不来要超她干吗?钱花了弄好了又来这套,这就是你朋友?”
“两万行不行吗?”
“我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吧,事儿不都是你决定的吗?”
“那我去和她们说吧。曹启伟那边差不多吧?”
“曹启伟家里大部分东西都和陈方敏家一样,你看看陈方敏家是多少钱?成本,纯成本懂不?你是不打算要了呗?”
“哎呀,弄的时候你又不说清楚,现在弄完了让人家加钱,谁能愿意嘛?”
“我哪天没说?一直在说超了超了,他们不是说后面再算吗?你不也是让我听她们自己的吗?”
杨洋就生气,不说话了,第二天去找谭玉玲和曹启伟。
怎么说的张洋不知道,隔了几天曹启伟又找他让他帮着买吸尘器和背景画什么的,说随后就把钱转过来。张洋也不好说什么,帮着买了。
晚上,在水利小区门口,张洋杨洋见到了谭玉玲和她老公,她老公新买了辆摩托车,花了一万多,在边上一脸气愤的样子看着张洋。
张洋懒得和她们说话,站在一边抽烟,杨洋和谭玉玲在一边嘀嘀咕咕说了一会儿,回来说她们答应给加三万。
“再给三万,可以了吧?你也别非得六万七万的,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咱们没挣她们钱,那是实打实的花出去的,你明白不?”
“不说这些,都这样了,闹起来以后都不好见面。”
“她们怎么不怕不好见面呢?什么都得要贵的,然后不想出钱,我欠她们的?她们装个房子还得我搭钱?是不?我一分钱不挣帮她们装房子跑了几个月最后还成了仇人,是不?”
“哎呀,不说了。就这样吧,三万也可以了。”
事情就这样在杨洋的安排下不了了之了,张洋和谭玉玲曹启伟两家四口人变成了仇人一样。
两家,又亏了七万多。
张洋更不喜欢出屋了,天天窝在家里不动,活也懒得去找了。
恒达老板娘打电话过来叫了他几次他也没再去了。




孓然踽行 第135章 一七年
六号楼二十三楼来找张洋,想让他帮着装房子,张洋想了想还是去了,到房间里看了看,中央王府所有的户型他都弄过了,哪档装修多少钱心里都有数。
简单谈了一下,合同签了,金额定在了十一万。这个户型不大,五十几平的两居。
签了合同首期款给的挺痛快,张洋安排了水电工,去买了空调回来,然后马上就是二期款,这女人开始拖,张洋本来心情就不太好,干脆就不做了。
把剩余的钱留了一千给返回去了,不做了,帮着联系了空调安装工就没再管了。
中间那女的打了好几次电话过来这样那样,张洋就是说不做了,没理她。
六月,房租到期。
七号楼十八楼张洋正在施工的一家三期款一直拖着不给,张洋进大昌找了他几次连人都没见到。
这家业主也是老师,和杨洋一个学校,他在大昌买了房子装修,手里没钱了。
张洋和他谈了一下,反正自己也得租房子,就说,我住两年,后面的钱你也不用给了,到时候我给你装出来。
肖老师同意了,两个人签了份协议。
张洋就把六号楼的房子退了,搬到了七号楼肖老师家里。屋子还没装完,木工都没做完。
灯都是接的临时灯。
张洋喊木工来把吊顶做完,喊漆工把卧室客厅刮了一下,里外清扫了一下,买了个气垫床就住进去了。
杨洋到是没说什么,她这方面和一般女人相比确实算是优点,对物资上的要求不高,跟着搬了过来,也没嫌环境不好脏乱什么的。
两个人各自用了一张办公桌,张洋写东西,杨洋打游戏,自得其乐。
暑假,杨洋回了重庆,九月开学回来。
一直到年底,张洋什么也没干,就天天窝在家里写东西,不想出门。
这边的家装他不想做了。
巫山这边装修房子比主城舍得花钱,基本上都是二三十万打底,房子稍大点就是五六十万,但并不是都有钱。
到了年底,中央王府小区门口蹲的全是要账的,其他的小区门口也一样,这边的人装房子全是欠着。
那个二十三楼张洋中途没做了的那家,她就只有那一万多块钱,所有的东西人工都是欠着,过年可热闹了,一屋子人。
钱欠着欠着,要账的人的期望值就会随着时间慢慢下降,十万变九万,一万变八千,然后最后再抹点尾巴,这就是这些人的主意。反正能拖就拖着。
欠钱不犯法,但是要账犯,你去她们家里一吵警察就来了。
大过年的,要不回欠款的人家里一片愁云,欠着钱的人家里欢天喜地敲锣打鼓过大年,又是办年货又是出去旅游的,换辆新车什么的都是小事儿。
就这样时间到了一七年春天。
所有事情都过去了,心里那股劲儿也过去了,杨洋开始和张洋吵架,怪他挣不到钱,怪他没把事情处理好,怪他一天就待在家里无所事是。
张洋刚开始还和她吵几句,后来干脆就懒得出声了。
杨洋就是这样的性格,她做事犯错都不许别人说,一说就翻脸。
然后她又强势,什么事情都要说了算,可是出了纷乱又处理不了,就不管了,然后过一段时间好像这事儿和她就没有关系了,都是别人没处理好。
她的忘性大,很多事过去就忘了,可是事情的结果还在,她就开始吵,怪张洋不会做事把事情弄的乱七八糟。
张洋花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她不会记得,但是她做了什么花了什么钱就记得清清楚楚,还会略有上浮。
就像这些年平时她的生活衣食住行花销包括家里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补课费用等等等等都是张洋在承担或者承担了一部分,她都不记得,但是她能记住她给过张洋几百块钱。
在她的概念里,只有现金交到她手上才是给她钱,平时花的都不算钱。因为她没见到。
贫贱之家百事哀,人的生活一旦陷入困境所有的事情就都冒出来了,包括感情,也会变得那么脆弱。
四月,杨洋又和游戏里的某个好友在重庆见面了,陪了人家三天,张洋和她大吵了一架。
张洋本来已经好长时间没关注杨洋这方面的事情了,那天是无意之中看到了她和对方在聊qq,那个人在她们的游戏群里夸杨洋。
长的好看,身材好,富婆,温柔体贴什么的,杨洋给他私了一句:有些事说了不能做,有些事做了不要说。
然后对方就回了个呲牙笑的表情,不再说了。
张洋再傻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一吵起来,杨洋就发作了,开始说张洋什么都不是,赚不到钱,欠了这么多的债。
谭玉玲和曹启传开始要那各自投的二十万了。不,是三十万,两家六十万。
张洋也冒火:我没挣到钱吗?这些年养着你多少钱?房贷学费什么的我交了多少?你花了多少?一年光是在外面吃喝玩花了多少?
你这些朋友同学欠了咱们多少?为什么不能要?在巫山这两年赔了多少钱?为什么赔的?什么事不是你做决定?然后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你没事了,全是我的错?
杨洋大哭了一场,收拾东西回了重庆。
回重庆不久,杨洋在秀色上开了直播,说是要赚钱。
她是唱歌出来的,人长的也漂亮,说实话开直播还是蛮可以的,但是她并不会和人打交道。
她的女性好友很少,她不喜欢和女人接触,她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男人。
她和男人相处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摆得相当低,然后予以予求,随叫随到。
在直播里也差不多,她的长相很适合清纯活泼的装扮,长处是唱歌,但她非得把自己弄的暴露性感,和人家打情骂俏的弄些暖昧出来。
女人的长相是优势,很快,直播间里就出现了各路男人。
五月,万州那外移动小王的老公给张洋介绍了一个工程,在万州下面的一个乡里,新建办工楼装修。
那个地方相当偏僻,从万州出发向南进入大山,要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再往前走就到了湖北利川地界了,隔山相望。叫普子。
这边的路相当烂,因为边上正在修建高速公路,大型重载车太多。
张洋从巫山转过来,颠簸了近七个小时,才算是到了地头。




孓然踽行 第136章 普子
普子地理上偏僻,经济上也不太好,居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
镇子很小,一条u形公路连接着两边的高山,一条小河从镇子中间穿过,步行十几分钟就能把整个镇子逛完了。
乡政府就在河边,几栋五六层的旧楼围了一个不大的院子,大门两边全是门面,卖建材电器。
镇上全是私人建的小楼,虽然少,但感觉还不错,就是没什么人气。
这里的气候比城里冷,也没有像样的宾馆旅店,就是挨着政府大院的两家私人饭店顶楼有一些房间,只有一张小床,二十块钱一晚。
1...4344454647...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