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星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稻草天师
影婢回过神来,目光重新落在了徐锐的脸庞上。
“做我的姐姐吧。”
徐锐平静地说。
“什么?”
影婢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
徐锐却认真地说:“我说,你当我的姐姐吧。
两世为人,我从来没有一个完整的家,而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一直是你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真的好像姐姐一样。
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徐锐的亲姐姐,姓徐,就叫你喜欢的名字,等我回到长兴之后会修建徐家宗祠,把你也算在内,咱们真真正正地做一家人,成不成?”
“您……说真的?”
影婢豁然望向徐锐,眼眉之中泪光闪烁,可目光却有些复杂。
徐锐无法扭头,看不见影婢的表情,他最担心影婢恪守所谓的死士节气,一直以奴婢自居,不肯答应。
半天没听到影婢的回答,徐锐急到:“喂,你到底愿不愿,倒是说句话呀!”
影婢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您文采好,名字还得您来取,奴婢不想给您丢人……”
两行清泪顺着影婢的眼眶流了下来,挂到了微微翘起的唇角上,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笑中带泪吧。
“你答应了?”
徐锐兴奋道:“有你,有刘老将军,有刘婶婶,两个世界,我终于有个家了!”
“是啊……我也……有家了呢……”
影婢望着夕阳,出神地说了一句,眼里尽是迷茫之色。
半晌,她忽然擦干眼泪,又重新笑了出来:“少主,今后您是我的少主,也是我的弟弟,此生影婢最幸运的事便是遇上了您。”
“胡说什么,遇上你才是我的幸运,要不然我怕是早死了,另外你这种说法讲不通啊,什么叫既是少主又是弟弟?”
徐锐又想皱眉,可脑门上的皮肉还是不听使唤,最后只能无奈地放弃。
影婢笑道:“在人前,您是影婢的少主,在奴婢心里,您是奴婢的弟弟。”
徐锐无奈道:“这不是和没答应一个样?”
影婢摇了摇头:“不一样,奴婢知道在少主心里奴婢的分量不同了,奴婢很……高兴……”
徐锐翻了个白眼:“高兴还不好好去当徐家的小姐?”
影婢又摇了摇头:“不成的,少主有少主的坚持,奴婢有奴婢的坚持,把您当成少主,是老爷临终前的托付,也是奴婢一生的承诺,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
徐锐实在无法理解影婢对死士的执着,正想再开口劝她几句,却被影婢岔开了话题。
“少主,您说刘老将军现在在干嘛?”
影婢望着夕阳,似是出神地问。
提起刘异,徐锐微微一愣,笑道:“他老人家啊,多半在准备搏命吧。”
“搏命?”
影婢顿时长大了嘴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谋断星河 第三百二十一章:行险
搏命!这是在搏命,大帅此事实在太险,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啊!”
大魏东南边军大营,边军留守的最高将领,江南都尉戚云旗坐在帅帐之中朝刘异高声反对。
左龙骧卫指挥使赵兴成也点了点头:“戚将军说得没错,大帅,此事若是稍有差迟,不但您要身负重罪,我大魏的数百年基业怕是也要毁于一旦!”
“是啊,是啊,二位将军所言甚是!”
一时间,十几位将领纷纷点头,安静的帅帐里顿时混乱起来。
“啪”的一声,帅案上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众人连忙抬头望去,只见刘异坐在帅案后冷冷扫视众人,一个铜质茶壶被他重重地砸在桌上,茶水撒了满桌。
谁都知道刘异可不像前任主帅肖进武那般好脾气,众人见状便知这位老将军又要发火了,连忙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此计是险了一些,难道诸位有更好的办法?”
刘异身子微微前倾,两只手支在帅案上,架着下巴,淡淡地问。
众将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要如何回答,唯独第一个出言反对的戚云旗道:“大帅,圣上给咱们的旨意是盯紧北齐的数十万南朝精锐,西线战事吃紧本就与咱们无关,若是为了缓解西线战事的压力而先发制人,甚至突入南朝境内,最后导致东线战场崩溃,岂不是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
刘异冷笑一声:“我问你,若是西线战败,我们会如何?”
“这……”
戚云旗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一时间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刘异朗声道:“我告诉你,若是西线战败便是亡国,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魏要是完了,你以为咱们还能独活吗?!”
说到最后几个字,刘异的声音又拔高三分,吼得戚云旗身子微微一抖。
将领们低着头不敢说话,但神色之间显然都在反对。
赵兴成叹了口气道:“大帅为国忧思,这种心情大家都明白,但此事事关重大,诸将自然都会担心……”
“担心什么?”
不等赵兴成把话说完,刘异便冷冷地打断了他,沉声道:“胜负之事本就是天意,该担心的是本帅,不是你们!”
赵兴成拱手道:“既然如此,敢问大帅对此战有多大把握?”
“少主对此战有多大把握?”
山坡上,影婢笑着问徐锐。
“把握啊……”
徐锐失笑道:“哪有什么把握?劣势实在太大只能用赌的,要是运气好赢了,能为北国多争取几年时间,励精图治的话说不定还有翻盘的可能。”
“赌?”
影婢不敢相信道:“赌注这么大,万一要是输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
徐锐道:“战场上没有真正的常胜将军,尤其是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
此战之前就连我也低估了武陵王,没想到除了对大势的精准判断之外,在治军方面他也是超级高手,三只武陵亲军都是真正的虎狼之师,作为统帅,武陵王的确无愧兵圣之名。
与之相反,泾阳之战北国本就主力尽丧,很多军中的中流砥柱又被圣上借故清洗,朝局是稳固了,可也酿成了如今南北双方战斗力相差巨大的状况。”
“那少主打算如何扭转局面?”
影婢关心地问。
徐瑞道:“能不能扭转局面还不好说,我也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过若是能拖住敌人应该还有机会。”
影婢叹了口气:“没想到少主对局势这般悲观,恐怕军中的其他将领未必会同意您的说法呢,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算盘。”
徐锐冷笑道:“他们想什么我一清二楚,但那有怎样?南朝我控制不了,还控制不了他们?你放心吧,本帅早就为他们准备了后路。”
“你们在想什么本帅一清二楚!”
东南大营中,刘异拍案而起,从帅案后走了出来,第一个便来到了江南都尉戚云旗的身边,冷笑着说:“以为不犯错就没责任是吧?”
戚云旗低下头去,不敢答话。
刘异深深看了他一眼,又缓缓走到赵兴成身边道:“我辈军人,圣上供养之,百姓供养之,国家供养之!
难道国难当头,只为了撇清自己,就要眼睁睁看着南朝铁骑在我河山肆虐,践踏国家,残害百姓,欺辱圣上?!”
赵兴成朝刘异拱手,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刘异瞥了他一眼,冷笑一声,悠悠转回帅案后,从帅案上的小木桶中抽搐一支令箭仔细地抚摸了一番道:“是,本帅也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危难时刻我也不想同你们讲什么大道理,教化众生是大夫子之事,不是本帅之事。”
说到这,刘异语气一缓,似是恨铁不成钢道:“你们怎么也不想想,此事若是出了差池,那是本帅一意孤行,你们会有多大责任?何况一旦战败,大魏已然亡国,谁又会来追究你们的责任?
而若是此事成功,尔等大破南朝主力,完成从不曾有人完成过的壮举,此等千古奇功又会有多大的好处?
败了不用负责,胜了飞黄腾达,这样的机会就在眼前,你们是蠢到看不见,还是都成了圣人,不会动心?”
此言一出,众将都是一愣,大家先是诧异这番话竟能从刘异的嘴巴里说出来,随后才发现转瞬之间,帅帐里的气氛竟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反对得最凶,也是最有分量的两个人,戚云旗和赵兴成都陷入了沉思。
这也不怪他们,赵兴成是宗室成员,戚云旗是世家子弟,这两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先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刘异方才的话便是正中二人下怀。
事情失败,有上官背黑锅,要是成了,千古奇功也少不了自己这一份,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可好事偏偏就出现在眼前,二人一番计较之后豁然发现一切果然真的如刘异所说,抛开国家存亡不谈,对他们本人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人对望一眼,都识趣地闭上了嘴,不再说话,而他们一旦沉默,其他将领也都不敢再提什么意见。
见二人都不吭气,刘异又望向了角落里的一个小黄门,小黄门顿时一惊,讪笑着道:“王公公说了,一切全凭大帅做主,公公没有意见。”
这小黄门便是御马监掌印太监王顺德的代表,左右龙骧卫本是在御马监治下,算是天子亲军,刘异带着这两支人马出战,王顺德便是顺理成章地成了监军。
可是王顺德多聪明啊,一出长兴城便及时地“病”倒了,将一切大权全都交到了刘异手上,任他施为。
虽然如此,但从规制上来说,刘异想要行险,就必须征求这位监军的意见,只是王顺德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刘异点了点头道:“那好,既然如此那便依我将令行事,全军尽快开拔,那些要给圣上写密折的人最好现在就写,大军一旦出发,有胆敢乱我军心者,小心军法处的大刀不认人!”
“咦,少主竟然让刘老将军担负如此沉重的压力,可真是苦了他了。”
小山坡上,影婢听着徐锐聊起给刘异的锦囊,惊愕地说。
徐锐笑道:“无妨,我在锦囊之中已经给他定下了一个足以说服众人的口实,只不过他这人有些顽固,得等他没办法的时候才会照我说得做,在那之前发一通大火定是少不了的。”
说着,徐锐感慨地叹了口气道:“真要说艰苦,恐怕是一百多里外的肖进武哟,他的日子才是最难过的啊。”
广安城头上,肖进武全身披挂整齐,默默地望着残破不堪的城墙,以及遍地哀嚎的士卒和百姓,脸色愈发凝重。
随军书记袁诗远在他身后沉声说道:“若是迈出这一步便再无退路,大帅可曾有决断了?”
肖进武眯着眼睛点了点头:“当断则断,置之死地而后生,眼下已是生死存亡之时,不可瞻前顾后。”
高德勇担忧道:“就怕咱们一旦迈出那一步,马上就会被数十万武陵亲军合围。”
肖进武道:“本就是行险,想这些没有意义,何况我相信徐锐不会坐视不理。”
“徐锐?又是徐锐?!”
高德勇与袁诗远对视一眼,都惊诧不已。
眼下徐锐还被困在战线的另一头自顾不暇,何况天启卫只剩区区数百人,他徐锐就算是神仙,又能为这场大战做些什么?
“喂,将希望寄托在徐锐身上,大帅这是疯了吗?”
高德勇低声对袁诗远说到。
袁诗远摇了摇头,脸上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担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谋断星河 第三百二十二章:乱战
宏威十七年六月十八,肖进武毫无征兆地突然放弃坚守了大半个月的广安城,率领剩下五万余人,向北突围。
被隔在外围的北朝主力兵分三路猛攻南朝防线,为肖进武部拉扯空间。
然而这一切却都在钟庆渊的掌控之中。
打从一开始,钟庆渊和卢东卿就是想要围点打援,通过肖进武这个诱饵,将外围的北朝主力一举吃掉,毕其功于一役。
否则小小一座广安城,就算有肖进武的数万大军,但若是钟庆渊真的铁了心要拿下,又怎么可能坚持大半个月之久?
眼见肖进武果然不出所料,开始决死突围,其他几路人马纷纷来援,南朝将领们顿时大喜过望,开始按照最初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准备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就在肖进武部出城后不久,童扬的寂灭军全军出动,负责将肖进武部堵截在旷野上,卢东卿亲率犀角军在外围收缩防御,同时扎好口袋,准备迎接北朝主力进入包围,而钟庆渊则率领黑旗军悉数而出,作为歼灭战的攻坚主力,打算以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
三支武陵亲军各司其责,三位指挥使齐齐上阵,终于向北朝大军亮出了自己最尖锐的獠牙,眼看一场能够决定天下归属的大决战就在眼前。
然而,战斗的走向却没有随着南朝的写好的剧本来演。
先是寂灭军由于各路人马过于分散,导致集结困难,狙击肖进武的包围圈整整比计划晚了两个时辰,而且中间漏洞百出,让肖进武从容地找到空隙,钻了出去。
之后卢东卿的犀角军在围剿北朝援军时出现重大失误,好好的包围圈里竟然有一个四里多宽的缺口,而负责堵住这个缺口的两万人马竟然在十几里外的沼泽里苦苦挣扎。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接战的一瞬间,犀角军才发现早在一天前就该运到战场的三千桶火油居然还在路上,以致早已计划好的火攻瞬间泡汤,反而被北朝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要不是只有区区一万余人的黑旗军因为早已集结,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在危机时刻成功击溃两路北朝援军,稳住了局面,恐怕这一战武陵亲军别说高奏凯歌,反倒要全军覆没。
一连串的意外给南朝诸将敲响了警钟,钟庆渊打完第一战便发了一通大火,下令全军彻查这一系列失误的原因。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要说武陵亲军的确是劲旅,短短一个时辰,消息便如雪片一般飞到了钟庆渊的帅帐,这时南朝诸将才惊愕地发现,原来早在战斗打响之前,他们的几路大军便早已不在预定的位置上,有些甚至南辕北辙,偏离目标七十多里,又怎么可能按照战前部署准确发动进攻?
三位亲军指挥使立刻意识到后方出了问题,可是眼下并没有时间来管这些细枝末节,因为肖进武部已经于两个时辰前突破了犀角军的防线,与最后一支接应的北朝援军仅有六十里之遥。
眼看精心谋划的歼灭战就要彻底破产,三位亲军主帅当机立断,调整部署,以各路人马以现在的位置为准,向北朝大军发动全面进攻。
一场十拿九稳的歼灭战顿时变成了变数丛生的乱战,南朝大军手握战场主动权,以及雄厚的战力优势,北朝主力则占据人数的上风,双方都有了机会。
者出乎意料的结果自然都是徐锐一手导演的好戏。
肖进武的分兵驻守,原本就是延续了徐锐在战前定下的“拖延时间,避免决战”的思路。
徐锐料定南朝大军不可能拿出一两年时间,付出一半以上的伤亡,一个城池接一个城池地啃硬骨头,必定会尽快逼迫北朝决战。
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南朝只能被迫选择分兵,控制更广阔的战场,以便全面包围肖进武所在的广安城,对北朝战局形成高压态势,逼迫北朝主力与自己决战。
如此一来,在大势上他们将牢牢占据战场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在战术上他们也能发挥出武陵亲军超强的战斗力和机动性,凭借少量人马牵扯大量北朝军力。
然后先北朝一步完成集结,利用时间差,以优势兵力吃掉分散在外的各路北朝大军,用最小的代价一举夺得最后的胜利。
只是在缺乏通讯手段的时代,一旦进行分兵,分散在外的各路南朝人马之间的联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徐锐便是抓住了这个致命的弱点。
在徐锐计划对付韩琦的时候,他便令数百天启卫化整为零,并伪装成南朝斥候,像洒豆子一样将它们扔到各个交通要道上,用尽手段欺骗路过的南朝大军。
天启卫们根本不用血战拼杀,只要以假乱真地演一出戏,将打散的南朝大军指向错误的方位,便能轻而易举地彻底打乱武陵亲军最高层的精心部署。
而这种任务对于全是兵油子,又受过徐锐特殊训练的天启卫来说,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这也是为什么战斗一打响,钟庆渊便感觉战线全部乱套,攻防错漏百出的原因。
不过这种办法自然只能用一次,以武陵亲军的严明军纪,一旦发现了端倪,再想使阴招可就难了,徐锐自然不会蠢到再去自投罗网,接下来无法讨巧,只能真刀真枪地拼杀一场。
宏威十七年六月十九,醒过味来的南朝大军开始全面进攻,就地集结的寂灭军在广安城北四十里外截住了肖进武部。
但肖进武已经利用充裕的时间提前布置好了防线,再加上所部早已没有退路,全军上下破釜沉舟,拼死一搏,面对强悍的寂灭军竟然打得有声有色。
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寂灭军的火油阵、回回炮、弓弩床齐齐上阵,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战线却仅仅只向前推进了三四里,距离彻底击溃肖进武部还差得老远。
另外一边,卢东卿利用半天的时间重新集结、整肃犀角军,追击之前被击溃的北朝援军,企图先将其彻底消灭,然后再利用打通的道路绕到北朝主力身后发动袭击。
可以想见,此计若成犀角军必定神兵天降,北朝大军军心立刻就会大乱,一旦兵将怯战溃逃,数十万大军马上就会变成任人宰割的绵羊。
然而卢东卿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落空了。
正所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就是因为整肃部队的半天时间,被击溃的北朝援军同样完成了休整,并与后续驰援的人马会和,从容布置防线。
六月二十日,当两军再度相遇的时候,卢东卿预计中的五万敌人变成了十万,可他是剑在线上不得不发,只得凭借寂灭军的超强战斗力,硬着头皮打了一场攻坚战。
李光祖率领重新整肃完毕的南武卫在犀角军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之下虽然节节败退,但仍然咬牙坚持,力保阵线不溃。
与李光祖并肩作战的南长兴卫指挥使,昭毅将军郭傅不退反进,率军向西突进,企图通过拉扯战线,瓦解犀角军的攻势。
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仅仅四个时辰,南长兴卫最为精锐的三个营便全军覆没,主帅郭傅带领亲卫营亲自带头冲杀。
此举极大地激励了全军士气,在战力悬殊的情况下保持了强悍的反攻态势,竟真的冲破了犀角军的阵线。
到六月二十一日清晨战斗结束,南长兴卫终于打穿五道防线,面前再也没有敌人。
可他们也因此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原本的五万大军仅剩一半,主帅郭傅战死,副将李林昭接过帅旗,一个时辰后于阵前万箭穿心,拄帅旗而亡,而此时距离战斗结束仅剩半个时辰。
这一役南长兴卫六品以上将官死伤殆尽,大军基本失去战斗力,但却极大地分担了李光祖的压力,成功拖住了卢东卿的脚步。
两日过后,巨大的战场渐渐呈现僵持之势,唯一还保持着机动性和战斗力的只剩钟庆渊的黑旗军,而他们的对手正是王懿率领的最后一路援军。
若是他能彻底击溃王懿,便能转过头来与童扬合兵一处,迅速吃掉肖进武,让战争的天平彻底倒向南朝一方。
于是乎在这个巨大而血腥的棋盘上,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即将打响的这场大战!
可就在这个时候,南朝大营里却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后方的粮草被一支仅仅数百人,化妆成南朝士卒的不明军队烧毁,南朝大军沿途抢来的十万旦粮食顷刻间化为乌有,留给钟庆渊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谋断星河 第三百二十三章:补给
就在南北大军打成一片的时候,徐锐却带着天启卫脱离了战线,搅乱敌军后方,接连烧掉敌人三座粮仓,彻底粉碎了敌人打持久战的能力。
其实无论是扰乱敌方指挥,又或者烧掉敌人的粮草,虽然都不是正面作战,但对于战局的意义却十分巨大。
若没有徐锐和天启卫的努力,这一战恐怕早就按照武陵亲军的计划草草结束,北朝数十万主力定然逃不过全军覆没的命运,绝不可能如现在一般,不仅没有兵败,甚至还有一丝获胜的可能。
战前几乎没人能够想到,徐锐能仅凭已经弹尽粮绝的数百残兵左右整个战局的走势,等到战后复盘总结的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名家被惊掉大牙。
恐怕就连那位高高在上的兵圣武陵王也会对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小子刮目相看,更别提本就把徐锐捧得老高的天启卫将士,此时简直已经快要将他当作神了。
然而以徐锐和天启卫目前的状态,这些已经是他们现阶段能做的最后一点贡献,虽然稍稍扭转了局面,却仍不足以令北朝获胜。
徐锐很清楚眼下南朝的优势依然大到可怕,他们的胜算仍然超过七成,而天启卫已经被榨干了最后一点价值,能做的事情可谓少之又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在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徐锐带着天启卫悄悄离开了战场,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宏威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天启卫抵达九洲河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