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三羊泰来
陈氏一族啊,皇权交替保存完好的大世家,积累的底蕴深厚着呢。
竹兰自然清楚,“周侯府还差得远。”
周家别看现在位高权重,可依旧欠缺积累的底蕴,大世家的底蕴积累是可怕的,所以皇上哪怕有心加速改变,也要循序渐进才行。
而陈家参与进来,皇上会十分高兴!
杨家,昌智肩膀上有些湿,大舅母抱着他哭了好一会,昌智无奈的道:“您要继续哭,爹娘知道一定对我动家法。”
武春疑惑,“姑父定家法了?”
昌智点头,“定了,我爹定族规的同时将我们这一支的家法也定下了。”
武春好奇了,“多少条家法?”
昌智见大舅母不哭了,心头一松,“六十六条,我爹说六六吉利。”
杨大舅本来担心老妻,现在一听噗呲笑了,“八八也吉利。”
昌智哎呦一声,“您可别和我爹说,我爹说先六十六条,日后想到再加,他要是听了您的话,一定凑到八十八条去。”
杨大舅笑的更大声了,“好,好,我不提。”
昌智见舅母终于擦干眼泪,笑着道:“知道您想念我娘,等秋闱结束,我接您和大舅回京城。”
杨大舅母摆手,“不了,我就是上了年纪情绪多,你好好办差。”
杨大舅道:“听你大舅母的,你好好办差。”
昌智失笑,“秋闱结束我就没差事了,您二老不用为我担心,而且小弟今年参加秋闱,顺利的话明年参加春闱,大舅不想亲自看看周家能不能出个状元郎?”
昌智见大舅意动,继续道:“您是不知道京城不少人说周侯府是榜眼府,我爹指望小弟考个状元回来扬眉吐气呢!”
杨大舅被说服了,他也想趁着还能动再去看看妹妹和妹夫,日后想见面难了。
武春心里叹气,一场病爹的身子骨弱了许多,仔细调养才恢复。
因为还有小辈在外等着,又聊了几句,小辈们才进来。
昌智只在信里知道杨家添丁进口,清楚名字却不知道谁是谁了,等挨个介绍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
武春,“你现在越来越心细了。”
昌智笑着,“人都会成长。”
武春侧头看着表弟,心里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姑父会有今日?昌智他都有些不敢认了,其他几个估计变化更大,就连昌礼都是未来的周侯了。
京城皇宫,陈族长去周侯府的消息,陈族长离开就送进宫了,陈家再低调,那也是皇上盯着的对象,不仅因为齐王,还因陈氏一族的庞大。
皇上对太子道:“这就是你皇爷爷一直夸赞的陈氏一族。”
太子心塞啊,温家和陈家一对比被比没了,“陈家愿意帮忙,日后会减少许多的阻力。”
皇上语气幽幽,“是啊,够果决,够有远见和魄力。”
陈氏一族不会被淘汰,又有几个陈氏一族?对,荣氏一族也如陈家,可惜荣氏一族被灭了。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入赘
次日早朝,周书仁一到宫门口就引得不少注意,以田老大人为首的一众好像找到宣泄点一般,不敢怨皇上,只能将恼火冲着周书仁发。
竹兰也成了田老大人恼恨的目标,可议论女子张不开嘴,只能冲着周书仁而去。
周书仁眼皮子都没抬,直接无视了田老大人等人。
田老大人瞪大眼睛,显然不敢相信自己被无视了,“他,他。”
林大人离的很近,眼底闪过讽刺,他们御史都静悄悄的,这些人蹦跶的倒是欢。
林大人看了眼周侯,又看了看皇宫,他们御史最明白,一切都是皇上的意思。
今日早朝皇上来的很快,见到田老大人等人眼底不耐。
皇上,“昨日加急来报,南边近日多雨,朕庆幸又害怕。”
众位大人都明白,庆幸去年发现了河坝的问题,加紧工期已经竣工,害怕没发现,今年一旦爆发洪水会死伤惨重。
众位大臣,“皇上圣明。”
皇上继续开口,“周尚书。”
“臣在。”
“做好预防洪灾的准备。”
周书仁,“是。”
心里想着,药厂要快些扩建才成。
朝廷多年对各种灾情的应对已经完善,并没有占用太多的时辰,随后聊了其他的政事。
早朝结束的时候,皇上道:“学院会迎来入学高峰,秦王安排好。”
容川早有准备,“是。”
田老大人还想开口,被皇上一个眼神扫过去,声音卡在了喉咙里一张脸憋的通红。
下早朝,书仁等容川一起走,今日皇上朝会提新生入学,已经表明盖棺定论,谁也别哔哔的意思。
周书仁心里嗤笑,有些人真将自己当盘菜了,皇上手里的皇权已经达到巅峰,不发作只是不想寒了朝臣的心而已,惹恼了皇上可不会惯着谁。
容川,“爹。”
一声爹声音特别的清脆,明明是岳父,可秦王就喜欢叫爹。
卫大人哪怕听了许多次,还是忍不住感慨,秦王眼里周侯是如亲爹一般。
周书仁有事和容川说,“你娘昨日给你去了信,你有什么想法?”
容川道:“我出宫就去陈族长家,昨日已经派人通知过。”
周书仁心想皇上一定给容川送消息了,“嗯,到时候无需客气。”
容川笑眯眯的点头,皇兄也是这个意思,“嗯。”
齐王难得上早朝,一走近就听到了这几句,“......”
周家村,昌忠早起练武,他喜欢剑,从小练身手还可以,一招一式刻在骨子里,早上锻炼一遍浑身舒服。
小厮等公子武剑结束,拿着帕子上前顺手接过剑,“公子可要用早饭?”
昌忠擦拭额头上的汗水,“早饭有什么?”
“您爱吃的小馄饨。”
“先吃饭。”
昌忠的早饭并没有传的那么奢侈,他的早饭很简单,这个习惯来自于爹娘,才吃完早饭就有人上门。
昌忠知道来人是谁,皱了下眉头道:“请人进来。”
四人走进来,其中二人是明字辈的族人,这两人都是要参加今年秋闱的,而且年纪都不小了,已经三十几了。
另外两人,一位是他不喜的胡公子,一位并不认识瞧着年纪也不小了。
两位族人年纪大也要叫昌忠叔。
昌忠指着椅子,“都坐。”
两个族人不敢造次,他们还是第一次来宅子这边,以前见到昌忠叔都是在族学。
昌忠问族人,“你们过来可是有问题请教?”
二人不好意思了,从怀里拿出写好的文章,一人开口,“昨日叔在族学指出我二人文章的不足,昨晚重新写过今日请教叔指点。”
昌忠挺喜欢去族学教课的,有的时候是给启蒙班上课,有的时候是秀才,说来族学还有一点出名在于有秀才班,只能是族人入学,好处是能做京城送回来的题目。
开始是爹每年出一两道题目,后来太忙了交给了四哥,慢慢的保持了下来,一年也不多顶多一套题,又有族人中进士后,也会每年出一套题送回族学。
一个人的秘密是秘密,人知道的多了就不是秘密,然后就传开了,可惜周氏族学秀才班不收外姓人。
李家和董家也没这个机会,当然如果真需要帮忙会找大哥和三哥帮忙。
爹认为规矩就是规矩,不管是谁一旦打破了规矩就成了摆设。
昌忠心里想了许多,边翻看着两篇文章,文章篇幅并不长,每一篇六百字左右,昌忠低头伸出手,小厮忙拿笔过来。
昌忠圈出了错别字,还有引用不当的地方,他的眼光高啊,“如果是这个水平,还是欠些火候,这样最近我多出些题目,引用的多也就顺手了。”
二人惊喜的道谢,“谢谢叔。”
只是看到错别字,二人脸又红了,“我们回去会更小心谨慎。”
昌忠心里凄凄,“以前我也有错别字。”
然后被狠狠的修理了,现在回想都凄惨的很。
昌忠侧过头问,“二位来可有什么事?”
胡公子过了秀才他想考举人,虽然秀才给家里带来了一些改变,但是不够,他秀才的名次不高不能入官学,请教了人才知道自己欠缺许多,没有名师,最后想到了周氏族学。
胡公子站起身见礼,“寒门不易,在下有心报效朝廷,怎奈深感不足甚多,听闻周氏族学有试题,所以厚着脸皮请教一二。”
昌忠,“......”
两位族中子弟,“......”
脸真大啊,还请教一二,呸,明明贪族学试题。
与胡公子一同来的刘秀才傻眼了,脸红红的,“我不是,我没有。”
周氏族学早就言明只给族人看,而且谁也不能说什么,周氏一族可是开放了书房已经是大义了。
胡公子继续道:“在下知道族中规矩,在下并没有娶亲,愿意入赘。”
昌忠刚喝到嘴里的茶水咽了下去,还好他见到的风浪多了,这都是小意思,淡定的放下茶杯,“入赘我周氏一族?”
胡公子门清什么都不付出甭想入周氏族学,所以左思右想后,入赘才是他的办法,“是。”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登云梯垫脚石
昌忠反而收起了漫不经心,怎么说呢,他以前真没将胡秀才放在眼里,现在入眼了,这种人心思多还会钻营子,要知道入赘的名声不好,没有几个愿意入赘的。
院子里安静了,都傻傻的看着胡秀才。
昌忠眼底锐利,“你很有意思。”
这种人除非一辈子把控,否则一旦给机会就会反咬你一口。
胡公子在州城处处碰壁后,他对富贵和权势更加的渴望,他渴望如周公子一般,知府公子又如何,还不是要小心奉承。
两个族人回神,二人对视一眼,来族内求学的人多了,只有这位对自己够狠。
另一个秀才只觉得后背发凉,站起身远离了胡秀才。
胡秀才目光灼灼,“在下自认读书不错。”
昌忠笑了,眼底一片淡漠,“我要是不应,你一定怨恨周氏一族断了你的青云路。”
胡秀才笑容一僵,“公子?”
昌忠站起身,“你这样的人我在京城见多了,我周氏一族不欺人却也不是谁的登云梯垫脚石,你怨恨也好想报复也罢,本公子等着,只是别让本公子抓到到时候。”
到时候直接按死你。
昌忠眼底淡漠站姿如剑,直逼着胡秀才忍不住退后一步。
这一刻昌忠的气势全然变了,哪里还有对族人和善的模样。
京城,竹兰不知道儿子发威了,她十分的忙碌,昨日预料到会有许多人报名,今日特意早早到了学院,结果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
今日排队的农户家女孩不多,反而是京城附近普通人家的女孩为主。
竹兰见陶氏和玉露一起来的,将手里的名册放下,“你们怎么来了?”
陶氏示意玉露不用照顾自己,坐下道:“汪氏不是也有女孩在学院,昨日有女孩回去宣传,加上报纸信息,一大早就有族人来寻我,我也许久没见你了,这不就特意过来看看。”
竹兰,“看来汪家有不少人想送女儿入学。”
陶氏点头,“家族庞大普通族人众多,族内也是分层次的,最底层生活不易。”
“你也看到了,想入学的女孩很多。”
陶氏在外面看了许久,“你这学院要不够用了。”
竹兰笑着,“女孤儿学习早,她们的年纪大人数多,这次招工会走一大批。”
陶氏道:“哪怕不是学医药的也不愁找不到事做。”
竹兰点头,“你也知道不少技术改进,所以需要工人。”
各州的学院也在今年陆续办了起来,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着!
竹兰又指了指佛珠,“你这佛珠不离手,我看着怎么那么别扭呢?”
陶氏转动珠子的手顿住,“我们在家守孝,我日日念佛写经文习惯了。”
竹兰,“你不会在府中建立小佛堂了吧!”
陶氏,“嗯。”
竹兰想了想道:“你来了正好,学院招了不少新老师。”
陶氏惊讶,“朝廷派来的?”
“想美事呢,朝廷哪里有那么多的人才派过来,陈氏一族会派人过来教书。”
陶氏也不转动佛珠了,嘴里念叨着,“陈氏一族啊。”
“你有何感想?”
陶氏是宗妇,所思所想皆为家族考虑,“我回去和老爷说,不过,汪氏一族与陈氏一族不同。”
竹兰也清楚,“嗯。”
她只是想告诉汪家一声,让汪家提前知道,别看周侯府姻亲已经不少,然周侯府是大房继承,玉露又是未来的宗妇,所以汪家和周侯府的姻亲才最牢靠。
下午,竹兰回家在主院见到玉雯,“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玉雯拿出信,“奶奶,你猜猜这是谁的信?”
竹兰第一反应,“你爹的?”
玉雯摇头,“您看看一定吃惊。”
竹兰也不急着换衣服了,示意丫头端果汁过来,拆开信一看十分意外了,“纪姑娘啊。”
“就是她,孙女都要忘了她了,没想到会给孙女写信。”
竹兰差不多也要忘了这姑娘,“不知道是不是罗家老夫人的意思。”
玉雯,“孙女还以为她会相看呢。”
竹兰笑着,“这姑娘主意大着呢!”
玉雯也这么想的,“所以她不想相看,才想应聘学院的先生?”
竹兰,“原因应该很多。”
她想还有罗家老太太的意思,多接触才能开阔心胸,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躲罗老大人,她可知道老大人致仕也去了庄子。
“她的开头写得好,称呼您为院长,还将自己会什么罗列出来。”
竹兰放下信,“她想应聘就去,只要有本事我不会拦着。”
玉雯笑眯眯的,“奶奶,您学院有性格的女先生真不少。”
竹兰也笑了,“是啊,奶奶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
玉雯诚恳的道:“奶奶,孙女觉得您很伟大。”
又过了几日礼州城,昌智也见了二舅,还见了二哥的小舅子,已经游学回来也准备参加今年的秋闱。
昌智今日离开,他来的时候护卫不到四人,离开护卫三十多人。
这些护卫的家人也会陆续的进京,后续就不是他管的了,反正有大哥安排。
昌智的马车也换了,来的时候十分的低调,回去不低调了,他这个川州主考该露面了。
武春亲自送到城门口,“一切小心为上,如果有什么不好一定要注意安全。”
昌智,“我记住了,等我忙完差事回来接大舅和舅母。”
武春,“好。”
昌智不是自己一人回去的,他还带钱江,钱江先到等在城门口,看到大变样子的周大人,钱江心想这护卫是不是有些多?
钱江与父母一起来礼州的,钱父只知道儿子与人一起同行,只是这个阵仗,钱父问,“儿子,你不是说一个游学的秀才吗?”
杨将军啊,钱父何止是见过,再看看整齐的护卫,钱父咽了下口水。
钱江也懵了,他想周大人不想让人知道他早早到川州,让身边的嘴严没敢告诉爹实情,本以为周大人没到川州会低调,万万没想到如此高调!
昌智已经走过来,“我们走吧。”
钱江喉咙有些干,“周大人,您这是?”
昌智一看就明白了,哈哈笑着,“本官不怕人知道。”
钱江,“......”
钱父,“!!”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
昌智一行回川州,钱父和钱江有些拘谨的坐在马车上,马车是昌智的。
昌智笑着,“别紧张,本官又不是吃人的怪兽。”
钱父心道比怪兽还可怕,怪兽一门心思祸害人,而眼前的大人猜不透,他真怕一句话说错给家里遭了祸,回话的语气十分的轻,“大人说笑了,我父子只是一时没缓过神。”
昌智对这话是信的,从柜子里拿出装好的冰盒,上面是洗好的时令果子,“这天气有些干,吃些果子。”
钱江已经暗自打量了大人,目光落在大人腰间的玉佩,嗯,没有几百两买不下来,有种大人就该如此佩戴的感觉。
钱父伸出手拿了个最小的,他连话题都不敢起,结合儿子和大人的话,明显大人来川州不仅仅为了主考。
钱家扎根在川州,对川州的情况了如指掌,真要是彻查川州背景不深的大臣不行,钱父暗道周侯府背景深,的确能镇得住牛鬼蛇神。
钱江见父亲一直啃果子,抽了抽嘴角,想了想斟酌的道:“大人,安三见过您的。”
昌智语气十分的随意,“惶恐的不是本官。”
钱家父子对视一眼,这话的意思承认来川州有目的,安家为什么惶恐,他们也是略知一二的,所以大人已经查清楚了!
钱父咽了下口水,隐晦的道:“大人,川州民风彪悍胆子有些大,您要有心理准备。”
钱江乐了,爹说的一点也不含蓄啊!
昌智也笑了,“本官清楚。”
何止胆子大,简直胆大包天,从上到下调查后,他都佩服自己的涵养。
钱父张了张嘴最后闭上了,周大人是谁,那是周侯四子,自己也在翰林院多年,时常宫中走动的存在,他还是别指导大人了。
京城,女子学院,竹兰翻看着入学名册,短短几日已经有三百多人入学,自从知道出嫁也能入学后,入学的妇人也多了起来,占比五分之一,这是很高的比例了。
竹兰一想就明白,儿媳妇嫁进门日后赚的都是婆家的,有的人认为送儿媳妇比送女儿划算。
江玲皱眉道:“院长,今日入学的人数减少了许多。”
竹兰不失望,“很正常。”
这几日有的是冲动下送孩子来的,有的是早就考虑过,最后则是理智一类了,其实这个人数已经出乎她的意料了。
江玲道:“陈氏一族来了许多先生,学院的先生够了,只是学院接到不少自荐信,院长要不要给她们一些机会?”
竹兰,“当然给机会,你找人去回信,然后选个日子应聘。”
现在不怕先生多,反而怕先生少,多的先生早晚会用到的,她可不想感受用人时手里没人了。
江玲记下了,“学院的寝室不够用了。”
竹兰皱着眉头,还是楼房好占地小,“我记下了。”
她准备找容川聊聊,这几日女子入学红火,男子学院就人声鼎沸了,据说已经收了八百多人了。
这八百多人还是考验后的结果,否则会更多,竹兰知道男子学院已经计划扩建了。
谈完了正事,竹兰关心道,“最近几日你辛苦了,这样明日给你休息一日。”
江玲的确想休息了,她有几日没见到未婚夫,现在未婚夫全力学习,她几日不见心里惦记,“谢谢院长。”
竹兰笑着,“你和邵婷要分开休息。”
这两个姑娘都是得力助手,她有心提拔下,二人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两个人的工钱都涨了,都是一个月一两半的银钱。
江玲眉眼弯弯,“嗯。”
女官抱着资料进来,江玲出去了,女官只管理后勤一类,竹兰从不操心后勤的事宜。
皇宫,皇上看着昌智送回来的请旨折子,将手里的折子递给太子,“朕就知道他想闹一把大的。”
太子快速的浏览后也愣了,又拿着查到的证据,“父皇的意思?”
皇上哼了一声,“朕倒要看看他如何翻天。”
太子问,“要不要告诉周侯?”
皇上拿起笔准备写密旨,“不告诉,他等着惊喜吧。”
太子心道,哪里是惊喜,惊吓还差不多,不过,他也想看看接到消息时周侯的反应。
户部,周书仁打了好几个喷嚏,这手里的盐税账本差点没拿住,见都看着他清了清嗓子,“这个季度的盐税尽快入库。”
说完将账本放下,然后又打了个喷嚏!
邱延关心的问,“大人可是身体不舒服?”
周书仁确认自己没生病,“没事。”
户部的会议开完,周书仁回了屋子,屁股刚坐下没一会,工部右侍郎就来了,“侯爷。”
周书仁还是喜欢以前的方大人,可惜人往高处走,方大人已经不是工部侍郎了,“坐。”
右侍郎脸上一直挂着笑,“秦王殿下来工部带人去丈量土地去了。”
周书仁,“.......”
右侍郎顿了下继续道:“这几日男女书院十分的热闹,下官族中也有送孩子入学的,下官亲自去看过的确如秦王殿下所说地方不够用了。”
周书仁瞧着右侍郎,右侍郎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以前户部最烦兵部,后来工部不知不觉成了户部最不欢迎的存在,别说户部心疼银子,他也心痛,有的时候光砸银子看不到结果,他心里都抽抽。
想到要银子,又瞧了瞧周侯,他和左侍郎每次都以棋局论输赢,谁输了谁来户部,这几年他们二人的棋艺越发的了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