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三羊泰来
到家竹兰没见到李氏,李氏是个爱八卦的,一定在王家了,“我去割韭菜。”
周书仁拉着竹兰,压低了声音,“家里的白面多吗?”
竹兰,“嗯?怎么问这个?”
周书仁小声的道:“老三老四天天饿肚子不是事,原身的想法不对,饿肚子根本不能集中精力,我寻思着白面要是不多就买点,要是够就早上玉米面加些白面蒸些包子带着,素馅的包子就行。”
竹兰知道,这是周书仁的经验之谈了,不过,“你很看好这两个孩子?”
周书仁点头,“老三心思多,只要用在正地方是能有出息的,老四的确是读书的好料子,智商不低。”
竹兰知道,昨天周书仁给这两个孩子摸底了,这是他的看法不是原身留下的记忆,“行,我知道了,家里的白面够。”
周书仁眼底的笑意越发的浓了,这就是默契啊,不用说明白就知道意思,他太知道独木难支的意思了,要不是老大老二实在不行,他带不动,他想把全家的男性都利用上的。
竹兰去了后院割韭菜,心里也在想着明早包子什么馅,老三老四是能吃辣的,辣椒白菜的不错,又想到了辣白菜,她是不敢提出来的,只能等王茹了。
“娘,娘。”
“喊什么喊,叫魂呢?”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三十三章 鸡飞狗跳
李氏胆怯了下,却压不住八卦的心,“娘,娘,王家有大热闹。”
竹兰,“.......”
她就看不上李氏这一点,什么热闹都往前凑。
李氏见娘没理她,眼力价是有的,连忙拿过韭菜,“娘,我来摘。”
“恩。”
竹兰也伸手帮忙,她成了原身也不能什么都不干的,现代帮外婆摘过,竹兰干的挺快的,反正就是不搭理李氏。
李氏憋的不行,“娘摘韭菜中午炒鸡蛋吗?”
“等老大回来,韭菜炒河虾。”
李氏手顿了下,小河虾不大没多少肉,要想做得好太费油,一般都是孩子们抓了喂鸡,家家很少抓来做的,不过做得好的确好吃,只是,最近的伙食太过了,动了动嘴没敢吭声,上次婆婆就说过她了。
李氏恍然,娘对赵氏好了不少,今个还去了老二的屋里,娘是在敲打她吧,这是在告诉她家里有两个儿媳妇,她不听话有人听话的,吓的后背冷汗都出来了,仔细回忆着,最近她有些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害怕!
竹兰等了半天都没等到李氏在开口,眼睛扫过去,李氏跟鹌鹑似的缩着,“.......”
这是又补脑了什么?
两个人摘韭菜挺快的,竹兰割了不少,一半中午炒河虾,一半晚上炒鸡蛋的。
竹兰见李氏抿着嘴,一副不能开口,一定不能开口的样子,手也在搓着,这人真是憋不住话的,她看着都难受,“行了,你说吧!”
李氏咧着嘴,这回是娘让说的,“娘,王家三丫不得了,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这么厉害呢?娘,日后不能让小姑子和三丫来往了,这丫头太邪性了。”
竹兰,“.......恩”
李氏边说边比划,“这丫头敢管王张氏要钱呢,王张氏不给就闹了,气的王张氏满院子追着她打,三丫也敢躲了,孙氏一直在护着哭绕,后来三丫喊孙氏怀孕了,王老四才护住了妻儿,终于硬气了一把,气的王张氏差点没背气。”
竹兰眯着眼睛,王茹真是不能小看,原文中可没有利用自己娘一场戏,现在有了王张氏找茬,王茹利用起孙氏了,所以王茹早就看出孙氏怀孕了,利用孙氏肚子里的孩子谋利益,她就没想过孙氏身体本就不好,万一碰到流产呢?
王茹真的能保证孙氏没事吗?说到底,王茹这个人自私,首先想到的是为自己谋利,顺便探整个王家的底呢。
看小说的时候觉得王茹三观不正,现实接触比小说更加的直观啊。
竹兰警告着李氏,“日后离王家远一些,让我知道你在去王家凑热闹,看我怎么收拾你。”
李氏抖了下,婆婆刚敲打了她,又严厉的警告她,真的怕了,连忙保证,“娘,日后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我保证听娘的。”
竹兰,“恩。”
李氏见婆婆脸色好了,呼出口气,又忍不住八卦了,“娘,我和你说,王老四这回硬气了,从王张氏手里抠出十文钱呢!”
竹兰猜到了,古代比现代重男轻女多了,绝户的名声常年压着王老四,心里都压出问题了,王老四的希望都在未出世孩子身上呢,幽幽的道:“日后的王家鸡飞狗跳了。”
李氏,“娘,王家一直鸡飞狗跳啊!”
竹兰,“.......”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三十四章 怨气
次日一早,早上蒸的包子,两种馅的,熬的玉米面粥,一大盆鸡蛋汤,在配上翠绿的黄瓜咸菜,在现代也是很不错的早饭了。
几天的时间,一大家子习惯了,这回没人在疑惑,一上桌都低头吃着。
饭后,竹兰把准备好的包子拿给要去学堂的三儿子,四儿子,“一人两个,中午的时候垫垫肚子。”
三儿子周昌廉没接,反而小声的道:“娘,爹该生气了,别让爹看到数落你快放回去。”
竹兰笑意更深了,这小子的确自私,心地不坏,还有些良心的。
四儿子周昌智帮着把风,“娘,你快拿回去吧,我们不饿的。”
竹兰把两份包子直接塞到了儿子们的怀里,“这是你们爹让的,日后每天给你们带,快走别迟到了。”
老三这回信了,谁也不傻愿意饿肚子,心里有股暖意,这段时间要说心里没怨是不可能的,家里都三顿,他们两顿饿得难受,至于说读书花费高,两个哥哥也花过啊,他又不是特殊的。
竹兰看着老三,这孩子到底年轻,还控制不好表情的,这孩子心里有怨气,加上到了叛逆的年龄,难怪只想着自己了。
送走了两个儿子,竹兰让老大去借牛车,回身就把老三的事讲了。
周书仁放下手里的书,“前天接触就看出来了,养孩子是学问,日后尽量一碗水端平吧!”
竹兰心里想,幸好是队友啊,周书仁的城府比她深多了,也幸好开始就坦诚,彼此有了信任,否则,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
这次有了准备,铺的厚厚的不那么颠了,舒服多了,至少不反胃了。
依旧是上次的医馆,大夫对竹兰一家印象深刻,主要是对竹兰,明明穿的不好却舍得花银子调养身体不多见的。
大夫先给周书仁看的,“恢复的不错,在开三服药巩固下,剩下的慢慢调养就好了。”
周书仁觉得身体挺渣的,“大夫,再给我开些补身子的汤药吧!”
大夫写方子的手顿了下,这老两口挺惜命的,“好。”
随后是竹兰,大夫摸着胡子,“效果不错。”
竹兰也开七服药,加上周书仁的药,这回大出血了,一共花了小三两的银钱,幸好把两个儿子打发出去了,否则两个儿子心里不知道会怎么想。
这个家有多少银子,老大老二心里是有数的,都以为是十几两,一下子花三两多,这还仅仅是开始,日后花的更多,再孝顺也该离心了,竹兰和周书仁宁愿瞒着,也不愿意去赌。
从医馆出来,直接去了粮店,竹兰主要去买小米的,小米熬粥养胃,不过不便宜,小米的产量太低了,一斤要八文钱快赶上猪肉价了。
又买了不少的盐和酱油,打算回去腌咸菜的,最后想到家里的孩子,买了些糖块回去。
别的就没在买了,家里并不缺。
回家周书仁带着老大去起鱼篓了,弄了满满一盆回来。
竹兰一脸的喜气,“这也太多了。”
周书仁,“的确不少,晚上炸些小鱼,在买块豆腐回来熬鱼汤。”
竹兰明白,这是想着念书的两个儿子,不过也有套路在的,让两儿子意识到被惦记重视,心机啊,“行,那剩下的养着?”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三十五章 有深意啊
周书仁有经验,“剩下的处理好趁着天气好晒干了留着冬天吃,让老大老二多捞些小河虾晒干了冬天熬汤喝也不错。”
竹兰自然同意了,古代不似现代,冬日里不缺青菜,古代的冬天大部分都是咸菜难熬的很。
周书仁干劲十足的,在现代逼着自己学习为了过好日子,一刻没清闲过,古代终于放松了,又有儿时囤食的记忆,对捕鱼特别的热情。
晚上,猪油炸的小鱼,豆腐鱼汤,红烧的鲫鱼,主食小米粥,玉米面饼。
竹兰听着周书仁道:“上午起的鱼,中午没吃就等着人齐了一家子好好吃一顿,好了,我也不多说了,瞧把我大孙子馋的。”
大孙子明云没想到被点名,脸红扑扑的,有些害羞了,不敢和爷爷撒娇,只能喊着,“奶。”
周书仁乐呵呵的,“好了,吃饭。”
竹兰的眼神一直都在倡廉和昌智身上,这两人脸上的欢喜是藏不住的,周书仁的套路比她深多了,都不用点名的,两个儿子就觉得自己被重视了。
饭后,周书仁,“这几天不用下地正好有空,把家里的炕和火墙都重新盘了。”
老大周昌礼皱着眉头,“爹,咱们三个几天干不完的。”
眼看着秋收了,家里的地不少,目前主要劳动力就他和老二,往年还有娘,今年娘身体不好,他们两个实在没那么多的时间盘炕。
周书仁,“这几天村子里都不忙,你们找些人来帮忙,一天五文钱不管饭,两天的功夫就够了。”
随后又对老三老四道:“一会回去把自己屋子的书和衣服都归置起来,明天别在碰到。”
书太金贵了。
老三老四,“知道了爹。”
老二周昌义问了重点,“爹找几个人?”
周书仁对这方面没经验,反问着,“你看呢?”
老二比老大脑子活有主意的。
周昌义有些激动,以往从来不问他的,急忙表现自己,“要是两天的话三个人就够了,要是一天完工需要五个人。”
周书仁心里叹气,考虑的还是不全面啊,“一天都完成了,后盘完的怎么住人?”
尤其是最晚盘的炕,等烘干了还睡不睡觉了?
周昌义抿着嘴,琢磨了一会眼睛亮了,“先盘爹娘的,然后大哥我的,晚上就差不多了烘干了,两个弟弟稍后,老三的至少能烘干一半,两个弟弟凑活一晚,最后是妹妹的,烘干不了可以和爹娘一个屋子凑活一晚的。”
周书仁笑了,不错脑子的确挺活的,“注意是好的,不过,这次重新盘火墙不打算在用土坯了,直接换成青砖的,来回拉青砖也费劲,还是分两天吧!”
周昌礼,“爹,青砖要不少钱呢!”
周书仁倒不觉得老大小家子气,长子考虑多正常,“钱不是这么省的,青砖热的快,冬天大人孩子也能少糟些罪。”
老大老二互看了一眼,他们补脑了,爹是怕娘受罪吧,都不吭声了。
竹兰等周书仁回来,已经把装铜钱的罐子挖了出来,“等晚上,我去把银子都藏好。”
几天才琢磨好的地方,绝对保险。
次日天公作美,天气特别的好,早饭吃完,周书仁和老大去买青砖了,老二去找人帮忙。
竹兰没想到,王茹的爹老王四会来,周家和王家是从来都不来往的。
李氏惊呼,“王老四胆肥吧,不怕王张氏撕了他?”
赵氏小声的道:“为了儿子。”
竹兰斜了赵氏一眼,她深深觉得,原身一直都小看赵氏了,别看胆子小性子软弱爱哭,心里却是透亮的,说的都是重点。
王老四被注视的特别不自在,又怕不让干活,心里急的不行,“婶,婶子。”
老二周昌义怕娘不用,忙给娘使眼色,“娘。”
竹兰不是原主心思单纯,心里明镜的很,老二用王老四有深意啊!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三十六章 暴露了
竹兰收回目光转身去了后院,今天要腌制酸菜的,活也不少。
后院种了不少的白菜,冬天没菜吃,往年要腌制两大缸的,竹兰有成算,“今年腌制一缸就够了。”
李氏不想整个冬天都吃咸菜,有酸菜也能多换换口味,“娘,往年都是两缸的,一缸不够的。”
“我心里有数,今年就腌制一缸,剩下的白菜下午都砍了放地窖去,还有今年多晒一些干辣椒出来。”
竹兰心里惦记着辣白菜,她等着王茹弄出来辣白菜呢,白菜自然要多留一些,唔,她觉得可以在买一些白菜回来的。
李氏几次想张嘴又咽了回去,安慰自己,听婆婆的没错,她要做婆婆第一听话的好儿媳妇,绝不让给赵氏。
不一会,老二周昌义到了后院,凑到竹兰身边小声道:“娘,王老四来干活回家有的闹,现在的王老四硬气,王张氏一定气的够呛。”
竹兰,“.......”
她发现真不能按照原主的记忆来看几个儿子,真接触了,老二不止精明还内奸啊,不动声色坑人,别人还得念着他的好,憨厚的脸太具有欺骗性了。
老二周昌义觉得娘聪明了,瞧瞧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他好像暴露了,被爹夸的有点找不到北了,有些飘了,真怕娘大声吸引人注意,娘是藏不住话的,“娘。”
竹兰终于明白,原文里几个儿子炮灰,老二家影响最小了,这两口子一个通透,一个精明有算计,他们过不好才奇怪呢,拍了拍二儿子的肩膀,“回去干活吧!”
老二周昌义僵住了,呆呆的看着娘,刚才他使眼色没指望娘看懂,娘没赶王老四以为是懒得搭理,现在才发现,娘看懂了也明白意思,意味深长的眼神也看透了他啊!
他自以为看透了全家,这几天连续的打脸,先是爹,又是娘,老话说的真对,你爹永远是你爹,你娘永远是你娘,以前只是懒得搭理他们啊,再也不敢看轻爹娘了。
竹兰满意的看着老二小心的样子,对付老二这种人就要比他强比他看得透才行。
腌制酸菜,竹兰就帮着掰白菜叶子,其他的都是李氏忙活,李氏腌制的酸菜有自己的窍门,在原身的记忆里吃过几家的酸菜,李氏腌制的最好吃了。
竹兰看着一缸的酸菜想到了各种酸菜的美食,“等酸菜好了,买二斤猪肉回来包酸菜肉的包子。”
孩子们听了,捡坏菜叶子喂猪更起劲了。
李氏抬头看天算着时间,“娘,中午做什么吃?”
竹兰看着整理好没坏的白菜叶子,“白菜炖土豆,打个白菜鸡蛋汤。”
随后竹兰就去屋子里烧火了,她的屋子已经盘完了,烘一下午晚上就能住人了。
中午饭点,竹兰家三顿饭要吃饭的,帮忙干活继续干活,周家没人发善心喊人来吃饭,当初说好的不供饭就是不供饭的。
竹兰先吃完的,看着埋头苦干的王老四,王老四回去一学,王茹又该觉得他们家冷血了,她一点都不在意,反正只要闺女是原女主,那就是王茹的眼中钉肉中刺的。
下午,竹兰和李氏砍白菜起萝卜摘辣椒,好的辣椒叶子也都摘了,这些都能腌制咸菜的,一点都会浪费的。
周家的地窖很大,后院的菜摘的差不多了,还有很大的空间。
今天烧了一天的火,晚饭后竹兰念叨着,“明天盘完了,老大老二借牛车进山里捡几车柴火回来,家里没多少柴火了。”
周书仁接话,“眼看着冬天了,趁着天暖和能多捡就多捡些。”
老大,“知道了,爹娘。”
竹兰是没有跟上山的意思,她在养身体。
李氏觉得家里没活了,“娘,明天我和吴婶子去采蘑菇,今年最后的蘑菇了。”
“行,你去吧。”
李氏眉开眼笑的,这几天憋坏了,终于能和吴婶子八卦了。
次日一早,不仅王老四来干活了,王茹也跟来了。
竹兰,“来找雪晗啊!”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三十七章 保持微笑拒绝
王茹大大方方的一点都不胆怯,脆生生的道:“周奶奶,我是来找您的。”
竹兰,“.......”
按照现代的年纪,王茹比她大三岁呢!
李氏先接了话,“原来是三丫啊,要不是依旧黑瘦,穿的埋汰没眼看,我差点没认出来,才几天三丫的胆子大多了,瞧瞧嘴巴也甜了。”
竹兰木着脸,李氏的嘴巴也不咋地,难怪原文承受王茹最多的炮火了,一张嘴仇恨满点。
王茹心里愤怒,周家人不仅极品还冷血,昨个三顿饭也不喊爹吃饭,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竹兰要是知道王茹心里想的一定呵呵,粮食每家都定量的,这个年月除非交情特别好的留饭,否则真没几个是心善的。
竹兰拦住要继续拉仇恨的李氏,“李氏你不是要腌蒜茄子吗?还不快去。”
李氏很好奇三丫找娘干啥,又不敢不听娘的,只能慢慢悠悠的往后院走。
竹兰懒得理李氏偷不偷听,问着王茹,“你找我有事?”
态度不是友好,冷冷淡淡的,很符合两家的关系。
王茹自认为甜笑,“周奶奶,您和周爷爷下次去县城能捎上我吗?”
竹兰心里高兴,来了来了,辣白菜来了,嘴上却道:“你也不小了该知道我们两家的关系,我捎你去,你奶一定过来闹的。”
她不是原主,原文里原主可怜王茹痛快的答应了,可王茹也没念着周家的好,而且王茹又不是三丫想不透两家的关系,王茹光明正大的来,也存了王张氏来闹的意思,她才不惯着。
王茹觉得,周杨氏和记忆里不一样,不过想到三丫没怎么接触过也没多想,咬着嘴角,可怜兮兮的,“周奶奶,我偷偷的去一定不让奶奶知道。”
竹兰才不信鬼话,她真带了,王茹怕王张氏揍她,一定甩锅给她的,不骂娘保持微笑,“三丫啊,不是奶奶不信你,只是我和你奶奶是仇人,这样,你让你奶奶来跟我说,我就捎你一程。”
王茹想骂人了,球踢回来了,王张氏怎么会同意,巴不得把她拴在家里干活呢,眼里含泪,“周奶奶,我奶您是知道的,我要说一定会揍我的。”
“我也怕她来揍我啊,周奶奶的身体不好打不过你奶那么虎的人了。”
王茹,“........”
别以为她不知道,前几天还把王张氏给揍了,她又不能说憋死了。
竹兰余光看到了李氏憋笑,回头瞪了一眼,“糟心的货不干活就知道偷懒。”
回头对王茹道:“周奶奶看着你伯母干活了,你要去县城让你奶来说啊。”
说着竹兰装着去追李氏了。
王茹恨的直咬牙,周家行不通了,只能去想别的办法了,至于走到县城她是没想过的,古代不是现代山里是真有狼的。
竹兰到了后院,李氏摘着茄子秧上的小茄子,“娘,你真厉害。”
竹兰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厉害了?”
李氏比划着,“反正就觉得厉害,说话温温柔柔的把人给拒绝了,就是很厉害。”
竹兰,“.......”
她以为原身也看错李氏了呢,差点以为李氏是扮猪吃老虎的,现在看来李氏依旧是李氏,家里唯一不咋聪明的人,对待不聪明的人,竹兰觉得可以对李氏在宽厚一些的!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三十八章 花老底
周家的炕和火墙重新盘过后,得到了家里一致好评,尤其是火墙导热快,室内的温度比以前暖和不少,李氏没少去显摆,家里来了不少人观看,可把竹兰烦坏了。
最后竹兰也不让李氏去采蘑菇打发去捡柴火了,没人到处显摆了,家里终于消停了。
竹兰强烈要求今年多捡些柴火回家。
最后柴火房满了,在院子里离房子远一些的地方又堆了两堆柴火,竹兰勉强满意,心里却想念着煤炭,可惜周书仁科普,竹兰才知道,煤炭在很早就被发现了,西汉,南北朝就有煤井和开采技术的,在周书仁的记忆里,这个架空的朝代也没多少变化,煤炭也是管制的,普通人家想不要想了,私下发现要治罪的。
竹兰也想过木炭,也仅仅是想想罢了,她是消费不起的。
家里的柴火捡够了,秋收开始了,周家十亩水田十亩旱田,村里里数一数二地多的人家,劳动量不少,饭后一家子商量活怎么干。
竹兰不好意思待在家里,她花着大价钱补身体,再不干活说不过去了,“明天我也去,老二媳妇留在家里做饭。”
周书仁不赞同,“你身体没养好,好不容易有起色了在家养着,我自有打算。”
老大,“.......”
老二,“.......”
他们特别想说,爹真的差娘啊,娘的力气大,往年都是主力的,娘的身体真的好了许多没那么弱的,只是都不敢说,老爷子心疼媳妇,他们不敢提怕被骂不孝。
竹兰急了,她留在家里岂不是要做饭?她真的不会啊,原身的记忆也是个做饭不好吃的,记忆没发做参考,竹兰忙使眼色。
周书仁自有思量,“村子里富余劳动力的不少,明早老二再去找四个人每人六文钱管一顿午饭,算上老大你们六个成年人四天就能收拾利索了。”
1...45678...4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