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切从篮球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爱打球的毛毛
陆非心底清楚,王治郅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
首先媒体才刚刚把王治郅贴上“mài guo贼”的标签,球迷去年刚骂把王治郅从祖上十八代问候了一遍,这个时候再让他们打自己的脸,显然让他们难以接受。
同样被骂的王治郅也接受不了,如果在职业生涯不稳定的情况下,硬要他不在意这些回来打中国男篮,那回来打比赛心里得多憋屈啊。
划了一刀伤口愈合还需要时间呢,更何况这一刀是划在心头上。
不过这件事就算李元卫不说,陆非也已经有去做的打算,在他第一次踏进国家男篮训练馆,看见球队中少了王治郅这个熟悉的身影的时候,脑海里就在想这个事情了。
他低着头,脑海里却不由自主的想起他印象中的李元卫和信兰城。
球迷痛骂信兰城,夸赞李元卫。
在媒体上,李元卫是中国篮球的改革家,信兰城是僵化保守的官僚。
单就信兰城、李元卫来说,篮管中心的这两个掌门人贯穿中国篮球历史。
李元卫的亲民形象和开放作风更容易被媒体接受,与其相对应,信兰城不苛言笑、冷漠寡言的形象几乎就是官僚衙门的脸谱。
不管信兰城如何冷漠,李元卫如何亲善,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作为篮管中心的主任,他们都是在同一个体制铁笼内干活。
李元卫和信兰城的不同,在于如何对待这个“铁笼”。
李元卫曾当过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体科所所长,爱好摄影,著书立说,知识分子气息浓厚。他主张中国篮球走市场化道路,以cba联赛的职业化为基础,带动中国篮球整体水平的提升,由此提出“大市场,大开放,大视野”等一系列“大”字头的口号。
他甚至推出了一个宏伟的“北极星计划”,长远目标直指其任期之外。他还坚决主张对国家队洋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差一点为了保女篮主帅马赫而辞职,与总局高层颇有龃龉。
不过,李元卫只当了五年主任就告退休,那些大口号和宏伟规划无疾而终。
在联赛开发为主导的改革中,他相信靠准入制的实行,地方俱乐部能承担起青年后备力量的培养重任,事实上许多俱乐部敷衍了事,甚至偷梁换柱。
信兰城从篮管中心主任位置上去奥组委竞赛部,不是“降级”而是“高升”,但奥组委那批官员大都没有如期继续“高升”,他后来在2009年接替李元伟只能算官复原职。
他主张ju guo ti制,但只针对“国”字号运动队,对李元卫留下的联赛制度“萧规曹随”,既不推进,也不倒退。
信兰城把联赛管理全都交给竞赛部,自己甚少接触球队。
事实上信兰城完全不相信联赛能提高队员水平,尤其是后备力量的培养,俱乐部老板都心不在焉。他认为cba球员一年只打32场球,远远没法跟国青队相比。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在“国”字号队伍的建立上面,各级队伍一一建齐,长期集训,多打比赛。为了鼓励地方体育局重视后备力量,他到体育总局争取到一枚“u18篮球”金牌,史无前例。
可以这样说,李元卫是浪漫主义改革派,信兰城是保守主义举国派。
两人都在体制铁笼内做事,李元卫希望冲破“铁笼”,信兰城根本没指望“铁笼”会打开,因为“铁笼”的钥匙根本不在他们俩手里。
“铁笼”坚固如常,李元卫不怕头破血流仍要往外冲,信兰城安心呆在“铁笼”内,指望举国手段的效益最大化。
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李元卫改变不了现状,信兰城悉心强化的“国”字号球队兵败马尼拉。
至于cba联赛,你重视也好,不重视也好,因为无法改变其体制,照样黑哨横行,**滋生。
中国篮球的悲剧,是那个坚固的体制铁笼,让你头破血流往外冲也不是,安之若素留在里面也不是。
但是此时坐在他面前的李元卫很显然看不上他前任的信兰城。
他更想冲出这个牢笼。
陆非不置可否,改变中国篮协的任务会在十几年后,落在身旁这个沉默寡言的大个子肩膀上,而陆非能做的就是在他能力的范围内,尽量去帮一帮姚明。
陆非和姚明答应了会帮助李元卫劝回王治郅之后,姚明还向李元卫提出了一些对于中国男篮发展的一些建议。
其中就包括一条:学习ncaa,让篮球成为体教结合的运动。
李元卫思考了很久,手里一直夹着那支烟,不停的抽着。
房间内烟雾缭绕。
陆非知道,无论是现在的自己还是姚明,都无力改变中国篮球的现状。
而他们做的,就是回到nba,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帮助中国男篮撑过最艰难的时期。
嗯,
顺便还要帮一帮王治郅。
……
回到楼下后,陆非继续收拾行李,因为他打算今天就离开国家队,几天以后,他要飞往西雅图,开始新的征途。
……





一切从篮球开始 第128章 飞回西雅图
陆非没有接受媒体的采访,甚至没有和队友们去喝庆功酒,只是在离队的时候他和每一个队友拥抱了一下。
“我就这点时间,我得回去陪陪我的老娘。”
这是他给队友们没去参加庆功宴的理由。
陆非回到彭城陪老顾和老妈呆了一天,带他们去云龙湖边转悠了一圈,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偶尔碰见几个球迷会上来合影,他也都笑着答应了。
10月4日,陆非坐上了飞往西雅图的飞机。
坐在飞机上,望着窗外飘过的层层白云,他的脑海中回想起这几天发生的一些出乎他意料的事情。
这几天中国篮球界引起了一场轩然dà bo。
姚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未来中国高水平运动员多数会出自校园,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学校体育系统成长,像美国的ncaa一样。”
而中国篮协紧跟着颁布了一系列的计划,俱乐部方面要求各大俱乐部建设青训体系,培养年轻人,青训队员会送到各大高校委培,而校园篮球方面,国家篮球训练营不定期向各大高校篮球队提供培训机会,当地cuba球队有机会向各自省份俱乐部提交优秀球员培训计划,而今后cba职业篮球运动员的选拔会从校园和青训中双层选拔。
这有点出乎陆非的意料,陆非记得2003年的时候,国内并没有提出过体教结合这个计划。
是姚明提到的那句话还是因为自己的出现?
自己的出现让国内某些单位看到了校园篮球的潜力?
陆非不知道体教结合的方式能不能解决中国男篮人才断层的问题,甚至不知道会不会有拔苗助长的嫌疑。
毕竟国内篮球发展的问题太多了。
球员和教练断层严重,篮球体制不够完善,职业联赛发展畸形,国内篮球的发展不是一个体教结合能够解决的。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就是中国篮球的基础很好,金字塔塔基很牢固,的确这些年喜欢打野球的爱好者越来越多。但90%的中国篮球爱好者,连全场比赛都没打过几次,就是在半场打一打3v3,更别说有什么接受专业训练的机会了。
野球爱好者人口再多,和青少年篮球培养体系没什么关系。塞尔维亚、西班牙、立陶宛、意大利这些世界强队,球员的对抗能力非常出色,但是跑跳这方面身体素质并不比亚洲人强太多,那些欧洲后卫还没有林书豪快。而对抗能力完全是可以训练的。
他们立足于世界的基础是,球员出色的基本功,出色的技战术素养,出色的团队合作。虽然天赋上比不过美国人,但是欧洲球员在战术素养、团队配合和基本功上完全不输给美国人,欧洲出品的球员,往往是nba技术出色、球商高的代表。
欧洲篮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离不开他们极为完善、严谨、科学的青少年职业培养体系,这是最值得中国学习的部分。
但是从国情上来说依然很难照搬欧洲的模式。
中国有多少愿意顶着恐怖的升学压力,把孩子送去每周接受大量训练的家庭?
有多少合格的基层篮球教练?
有多少业余联赛与青少年联赛?
有多少俱乐部有完善的青少年选拔培养机制?
说白了国内的篮球体系和全民是脱节的,依然是“ju guo ti制”的一种,如今篮球市场的火爆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长期以来的体系。
但是这一次,却是国内篮球做的一个大胆的尝试,正在试图打破这种壁垒。
只是结果如何,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陆非觉得现在也不失为一个最好的时机。
起码现在还是中国男篮的黄金时期,人才井喷,大姚,大郅,易建联,刘伟,朱芳雨涌现,虽然男篮的青训差一点,以后至少也有张庆鹏,周鹏,陈江华这种相对优质新秀,加上吃吃老本,还有很多的时间去尝试。
飞机降落在西雅图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走在机场的通道里,明显感觉到一股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外面果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乔-史密斯已经等在了机场外。
这段时间还真是辛苦了他,两个国家来回奔波,陆非坐上了乔史密斯的福特汽车,乔史密斯问道:“去华盛顿大学?”
陆非点点头。
他和其他被选中的球员不同,其他人会到球队所在的城市租房子买房子,陆非不用,他现在学校的宿舍还没退呢。
“我觉得你最好还是买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房子,毕竟你现在也是一个千万富翁了,大大小小也是nba的球星,总是住在学校的宿舍也不合适。”乔-史密斯笑道。
陆非也笑了笑。
“对了,最近商业上的合同基本已经签完了,除了和nike的合同外,还有福特汽车的代言合同,还有西雅图的亚马逊也正在和我们的洽谈之中,中国的移动也找我谈了几次……合同大多都是签的三年,初步估计这些代言每年能够给你带来超过一千万美元的收入,当然这里面还需要缴纳一部分税务,到手的没有这么多。”乔-史密斯开始汇报近期的工作成果。
“三年吗?”陆非点点头。
乔-史密斯透过后视镜看了看陆非,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足够的冷静,像很多新秀球员知道自己赚了这么多钱之后都会非常的兴奋,而陆非却没有。
“没错,和nike一样,我们只想签三年,对方也只想签三年,因为三年后是你新秀合同3+1中的最后一年,到时候你是冉冉升起的巨星,还是泯然众人就已经有了分晓,如果你能成为一名不错的球星,那么下一份代言合同自然水涨船高,但是如果你没有取得成就的话,很多广告合同基本都会被取消,当然,可能也包括我们的合同。”乔-史密斯毫不避讳的说道。
“放心吧,打球方面我还是有自信的。”陆非笑了笑。
说话间,汽车开进了华盛顿大学。
陆非本来是想直接回宿舍的,估摸着安东尼华盛顿现在有了艾丽,应该不至于在宿舍没日没夜的看动作片。
想到安东尼华盛顿,他的嘴角不由勾起了一丝笑意。
忽然,陆非的眼睛看向了不远处的球馆,这个时候的球馆却亮着灯,在漆黑的校园里格外的显眼。
这么晚了,谁还在球馆里训练?
布兰登罗伊?
陆非让乔-史密斯停下了车,他走到了球馆,微风细雨打在脸上,让他疲倦的身体顿时清醒了许多。
球馆里传来篮球与地板有节奏的碰撞声。
陆非走进了球馆,抬眼望去,却发现在训练的不是布兰登罗伊,而是一个小个子球员,并且这个人他还认识——克里斯-保罗。
……




一切从篮球开始 第129章 记者见面会
保罗此时正在半蹲着做体前交叉运球,运球的力气很大,篮球击打在地板上的声音很响,而且频率特别的快。
忽然,似乎是感受到身后有人,他突然把运球停了下来,转过身看向站在远处的陆非。
“你是……陆非?”克里斯保罗惊喜的叫了出来。
陆非走了过去,打量了一眼面前明显稚嫩许多的克里斯-保罗。
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克里斯-保罗没有加入维克森大学,他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保罗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口头答应了维克森大学,并且签下了意向书,而他的外祖父还开心的给他戴上了一顶维克森大学的帽子。
但这是爷孙俩最后的时光。
4小时后,61岁的外祖父遭到一伙年轻人抢劫,不幸遇难。
消息传开,近2000人参加了他外祖父的葬礼,保罗则决定将下一场对阵帕克兰德高中的比赛,献给外祖父。
该场比赛中,他上半场就拿下32分,终场前3分钟,他已得到59分。
最后时刻他带球切入篮下,在被犯规的同时将球送入篮框。随后,他故意罚失,比分定格在61分,正好是外祖父去世时的年龄。
比赛结束,保罗离场,一头扎进父亲怀中放声大哭。
陆非自从听到洛伦佐罗马尔说克里斯保罗选择加盟了华盛顿大学就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洛伦佐罗马尔信誓旦旦的保证说克里斯保罗是因为陆非才选择的华盛顿大学。
“你好,保罗,我听罗马尔说过你。”陆非笑着打了声招呼。
他走到保罗的身旁,保罗比他矮上一些,从篮球架后面保罗的运动背包里抽出毛巾扔了过去,说道:“我以为华盛顿大学只有我和布兰登两个训练狂,没想到现在多了一个你。”
克里斯保罗腼腆的笑了笑,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布兰登告诉我,每次比赛结束之后,你都会在训练馆里训练很久,我想向你学习。”
“……”
罗伊还真是……会忽悠人啊。
陆非拿起篮球,随手投了一个,篮球唰的一声落入篮筐,一边投篮一边问道:“对了,你怎么会选择加入华盛顿?”
“因为你啊。”
“因为我?”
“没错,我是你的球迷,我喜欢看你的比赛,喜欢你打球的风格,但是很显然我们俩不是一个风格的球员。”克里斯保罗说道。
“只是这样?”陆非把球扔给了保罗,问道:“我记得你和维克森签了意向书,怎么没去维克森?”
克里斯-保罗怔了怔,他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他外祖父的影子,眼里闪过一丝黯然,
陆非知道这个事情不奇怪,作为高中球星,他被《今日美国》选入全美最佳高中第二阵容,měi lián shè将他评选为北卡年度最佳球员,《夏洛特观察家》则将他称为北卡篮球先生。今年夏天,他还参加了全美麦当劳高中全明星赛,送出10次助攻。在aau区u-19男子州际比赛中,他还率队以116-70大胜,并拿下全场最高的24分。
而媒体对于这样一个球星违背承诺加入华盛顿大学的事情也大肆报道了一番。
“因为你最后一场比赛。”克里斯-保罗认真的说道:“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你在所有人都在庆祝的时候消失了,当我知道你比赛的时候并不知道你的母亲正在手术,结束后知道的第一时间你选择了立刻回国,自从知道这件事之后,我就知道我需要追随你的脚步,我想成为你这样重视亲情的人,比赛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家人,是全部。”
陆非怔了怔,他没想到竟然会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拍了拍保罗的肩膀。
“以后我会一直在西雅图,而且我就住在学校里。”他轻声说道:“我答应了罗马尔,只要有时间就会陪你们训练,以后训练的时候,可以叫上我。”
“真的吗?”
“当然。”
“那真是太好了,不如咱们现在就开始吧!”
“……”
这么快就当真了么?怪不得会被罗伊给忽悠了。大学时候的保罗还真是……单纯?
“今天太晚了,我刚下飞机,你也需要早点回去休息。”陆非一本正经的说道。
“好吧。”保罗略感遗憾的点头同意。
收拾完东西,两个人走出了球馆。
寂静的校园里,昏黄的路灯下,两个人的背影被灯光拉的很长很长。
……
第二天一早,西雅图的媒体就收到了陆非昨夜已经回到了西雅图的风声。乔史密斯在和超音速队沟通之后,便驱车载着陆非来到了位于西雅图中心的钥匙球馆,召开第一次记者见面会。
这是陆非第二次来到钥匙球馆,上一次来是作为华盛顿大学的球员观看比赛,他记得那天还和弗朗西斯再球场上进行了一次单挑。
见面会很简单,在新闻发布厅摆了一张桌子,桌子后面是超音速队标的背景板。
陆非在超音速总经理里克-桑德的陪同下走进了会场。
闪光灯不停的闪烁,不只是西雅图,甚至整个华盛顿州的媒体都派人来到了现场。
一个记者开始发问:“请问桑德先生,陆非加入超音速队,而选中他的正是你在活塞任职总经理时候交易的那枚榜眼签,您觉得这是不是一种缘分呢?”
里克-桑德笑容满面的回答道:“当然,再加上陆非正好是我们西雅图自己的球员,这更让我觉得冥冥之中上帝已经有了安排,要知道我还指望着那次的交易获得今年最佳总经理的头衔呢。”
台下的记者纷纷笑了起来。
不过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如果陆非真的打出了出色的表现,那么凭借这次从活塞交易到的这枚原属于灰熊的榜眼签,里克桑德还真有可能获得最佳总经理,因为更传奇的是这枚榜眼签就是他在活塞当总经理时候交易获得的。
又有记者问陆非:“陆非,你好,首先恭喜你代表中国男篮获得了亚锦赛的冠军,但是因此你错失了与球队合练的机会,不知道这是否会影响今年常规赛的战绩?”
“我觉得不会。”陆非笑着回答:“要知道现在距离常规赛开赛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球队还有这么多场季前赛要去比赛,超音速队中每一个球员都是出色的职业球员,我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帮助超音速取得胜利。”
台下的记者纷纷记录陆非的话,因为陆非的话写在报纸上,显然比里克桑德的话更有吸引力。
里克桑德指了台下一个举手提问的记者,示意他提问。
“陆非先生,我们知道超音速队今年还交易来了安东尼奥-丹尼尔斯这样一名双能卫,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见面会的气氛顿时凝重了。
……




一切从篮球开始 第130章 10号球衣
要知道促成这笔交易的正是陆非身旁的里克桑德。
里克桑德也是有点尴尬的看着陆非,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当时就是因为担心陆非打不出来影响球队战绩才会引进了安东尼奥-丹尼尔斯。
陆非微微一笑说道:“球队阵容调整是总经理的工作,他们自然有他们的考量,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打好每一场比赛,安东尼奥-丹尼尔斯是一名很好的球员,作为队友我想会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也知道每支球队相同位置的球员都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良性的竞争只会让我们每个人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水平,也更能让球队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不是吗?”
提问的记者对陆非的回答报以掌声。
陆非给在场所有的媒体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没有桀骜不驯的性格,回答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彬彬有礼,就和超音速队现在的当家球星雷阿伦一样,是一个十足的绅士。
见面会就在这样和谐而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着。
直到麦克米兰走进场内。
所有的闪光灯摄像头都对准了麦克米兰,麦克米兰走上台,伸出手和陆非握在一起,说道:“又见面了。”
陆非笑了笑,他知道麦克米兰说的是那次在罗马尔办公室见面的事情。
麦克米兰从工作人员手里拿出一件球衣。
陆非怔了怔。
他昨天才刚回来,还没来得及选球衣的号码,超音速队就把球衣准备好了?
麦克米兰把球衣打开。
在场所有的媒体一阵哗然,然后紧跟着闪光灯像是不要钱一样咔咔的闪着。
陆非也怔住了。
因为麦克米兰手里拿的是一件超音速主场的白色球衣,球衣的正面有一道绿色的条纹,上面写着sonics几个字母,最惹人注意的是球衣背面lu两个字母下面的号码——10号。
这是麦克米兰1999年刚刚退役的球衣号码。
“这……麦克,我可以选择其他的号码……”陆非连忙说道。
陆非选择10号仅仅是因为他是十月份的生日,但是10号在超音速已经退役了,他之前都已经在考虑到底要换几号球衣的事情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麦克米兰会把属于他退役球衣的号码重新拿了出来,并且印上陆非的名字。
麦克米兰摇摇头,笑着说道:“不,陆,我希望你不要拒绝,我是这支球队的主教练,执意要选择你也是我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决定。”
陆非怔了怔。
麦克米兰这时拿起话筒面对着媒体深情的说道:“我在超音速打了一辈子篮球,就连退役之后我都在超音速队工作,这里就是我的家。
1...4344454647...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