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伟大舵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英联邦
米柱道:“好!多带一些兄弟和祭品去,听说这尚间崖还有许多兄弟暴露于荒野,你且先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汤正叩了三个响头,道:“谢大人!我带第一队二队去。”
这个米柱皱了皱眉,还是让他们去了,他们可以直接调遣的,当然是黑水卫队,一队二队是以辽东逃兵逃民居多,问题是一队二百多人,两队就是四百多人,他是计划将这飞芬山上战死的全埋了,这要浪费很多人力物力。罢了!让战死多兄弟入土为安吧?他挥了挥手,让他去了。
汤正大喜,又向米柱叩了三个响头,飞快的去了,他知这会引来米柱不快,但他还是做了,这是他这活着的人,唯一可以为兄弟们做的。
潘宗颜,字士瓒,号怀鲁,保安卫人。潘宗颜年少时勤奋读书,能够吟诗作赋,通晓天文、兵法。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他任户部郎中,后出任山东按察使佥事。
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卫首领奴尔哈赤叛明朝称汗建立后金。潘宗颜见辽东边备松懈,于是数次上书陈述辽东边备不足之处,朝廷却无接纳。只派他到辽东督办军饷,任监军,后升为开原兵备佥事。
萨尔浒之战建奴将飞芬山明兵大营团团围住,然后发起全面进攻,迫使潘宗颜四面受敌,首尾难顾。在此危急情势下,潘宗颜却不屈服,面对数倍于己的兵力,仍然奋力指挥,组织反击,作拼死反抗,从辰时一直战到午时终因寡不敌众,箭由背入,身负重伤而死,时年36岁。努尔哈赤趁明军失去指挥之机一举攻占飞芬山,全歼明军。
这是文官之中少有的战死沙场的人,战报传到京师,皇帝感念他的忠烈行为,派人祭葬,追赠光禄卿,再赠大理卿,谥号节愍,并在保安卫为他建立了祠堂。
米柱拍着这红衣大炮,说道:“贺司令,有这红衣大炮在,这建奴不来便罢,如果来了,可以让他们后悔做人。”这红衣大炮威力巨大,有效射程,仰角不超过5度的直射,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红衣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这么重,只能用于守城,无法用在野战。
贺世贤也道:“野猪皮来了,就轰他娘的,看是他皮厚还是大炮厉害。”
这时,这指挥使马和顺匆匆而至,跪地道:“大人,左右二卫的人哗变,他们围了武骧左右二营闹事。”





明末之伟大舵手 第87章招兵
这个贺世贤勃然大怒,喝道:”披甲!调老营的人来,老子今日就屠了这帮闹事的刺头。”
老营指的是他的亲兵团,这个沈阳卫原本是一卫,但随着战事的扩大和面对的威胁,他们扩大了编制,多了前后、左右二卫,一共五卫,这左右二卫又以蒙古降将和新兵居多。
米柱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马和顺道:“左右二卫的营地与武骧左右二卫的营地相近,他们看见武骧左右二卫的伙食好,就不平衡了,围在武骧卫门口闹事。”
米柱道:“他们就是围在门口,有没有冲击营地?”
马和顺道:“没有冲击营地,只是围在门口,高呼不公平!”
米柱冷笑道:“贺司令,这是不是你们左右二卫的人高层指使的,这坐地虎要给过江龙一个好看。”
贺世贤脸上挂不住了,他说道:“绝无此事,如果是有这种事,我老贺将他们一撸到底,交给你们东厂处理。”
米柱似笑非笑的道:“瞧瞧去!”他当然不会这么大胆,自己一个人去,他是叫上黑水卫队一千多人簇拥着前往,这个汤正还没有出发,他便拉上他前往。
当他们赶到时,这个贺世贤的亲兵团己控制住了局势,将领头的上百人五花大绑,其它的驱赶回营。
在这里闹响和闹薪是常事,许多其它营的还在门口看热闹。
在钦差大人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这个贺世贤勃然大怒,冲上去就用马鞭直抽,骂道:“该死的杀才!想死是不是,老子成全你,都拉出去砍了。”
在家丁团中,这个贺世贤有绝对的权威,他一声令下,家丁们立即上前拿人,至于这左右二卫的世挥使,正站在一边,垂头丧气的,屁也不敢放一个。
米柱问在一边的戚金:“这些当兵的在故意闹事,给我们好看吗?”
这个戚金道:“倒不是冲着咱们来,是自家闹事呢?看见咱们吃香的喝辣的还顿顿有肉,所以气疯了,不平衡了,冲他们老大发火呢?”
米柱一叹:“就为了一顿饱饭?”
戚金道:“没有本事,凭什么吃饱饭?还有肉?”
这年头,可不是穷吃肉、富吃虾、领导干部吃王八的年代,只有当官的!上位的才吃肉。
米柱在戚金、秦邦屏、秦民屏、毛文龙四将的陪同下,巡视了这一帮被迫跪地准备砍头的大兵。
米柱问其中一个人:“为什么要闹事?不怕砍头吗?”
这个人昂然道:“我不想饿死才来当兵吃粮,这当兵也是饿死,被建奴砍死,自己人砍死,有什么分别?”
米柱道:“你们都要砍脑袋了!本官让你们吃一顿断头饭,管饱!”
这家伙道:“谢大人!”
这米柱让人放了他们,安排他们去武骧卫的饭堂吃饭,当然!有大批的黑水卫队看着。
这个武骧卫的食堂与其它的没有什么分别,这样式是一样的。他们提供的吃食就不同了,有猪肉炖粉条、红烧肉、炖羊肉、白米饭,馒头,这些在其它营,只有逢年过节才有,还是长官的掌勺,分了一勺给你,还是肉切得均匀,每一勺都是一样,这个长官手装不准,多一块的欣喜若狂,少一块的垂头丧气,自叹流年不利,装香不到天。
而这个武骧左有多么豪奢,这上好白面馒头,整桶的米饭或者面条,就放这里,任你自己装,还有这猪肉炖粉条、红烧肉、羊肉就一盆盆的放这里,也是任你吃,能吃多少装多少,没有长官看着,也没有这长官分配,听这大师傅说,就是不允许浪费,吃不了倒掉。
吃不了倒掉,这年头还有人造这等孽?
这伙人一进来,就各自的打了一盆肉,在那里狂吃,基本上没有人吃饭或者馒头和面条。
这个断头饭,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所以每个人都是拼命的往肚子里塞。
米柱也打了一碗米饭,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来到刚才和他说话的大头兵对面坐下。
铁塔般的汤正站在他身后。
这个大头兵有些尴尬了,坐也不是,吃也不是。
米柱道:“你吃你的,本官吃本官的。”
这大头兵把心一横,坐下来继续吃,都是要砍头的人了,饱死比饿死强。
米柱倒了一些红烧肉汤汁伴饭,一下子就扒了半碗饭,说道:“香!”
这大头兵诧异的道:“钦差大老爷您也吃饭?”
米柱道:“你这棒槌,说的是啥话,本官不吃饭,难道吃屎呀!”
大头兵道:“这官老爷当然是吃肉,这天上飞的八珍,地上跑的八珍,水里游的八珍,海里游的八珍,这叫天水陆海八珍。”
米柱道:“你从那里听来的?”
大头兵道:“在辽东大地,谁不知李成梁大老爷的摆场,一餐必须有三十二个菜。”
米柱道:“我武骧卫没有这规矩,官与兵同食,当兵的吃啥,军官们就吃啥?至于你说的天水陆海八珍,本官没有见过,本官也吃过御膳,与皇帝陛下吃过,也就八个菜,有荤有素,有鱼有肉,自从皇上听说边军之苦,便下令宫中削减用度,省吃俭用,每日两餐,每餐四个菜,至于这四个菜是不是人参、鱼翅、鲍鱼、烤全羊,本官就不知道了,但是四个菜是真的。”
这大头兵道:“皇上如此节俭。”
米柱道:”这都是让建奴迫的,没有办法的事,不这样,那里有钱养兵,我们武骧卫是天子亲兵,这皇帝陛自掏腰包养,皇上说了,他养兵呢就是用肉养狼,士兵们必须用最好的装备,吃最好的饭。”
这大头兵叹道:“这皇帝陛下爱兵如子,几生修来,才可以在皇帝陛下手下当兵。”
米柱道:“不用几生修来,皇帝陛下正准备整编这御马监四卫,这武骧左右二卫已满编,招的人也差不多,不过还会多招一个武滕左卫,这招人的俱体要求,明天就会贴出。”
这大头兵叹道:“可惜了!来世再在大人手下当兵吧?”
米柱道:“你姓甚名谁,籍贯何处?”
这大头兵道:“小人韩刚,宽甸堡移民。”
米柱叹道:“你这棒槌,多大一点事,为了一碗吃的,和贺司令对着干?本官看你们可怜,且替你们求一个情,不过如果贺司令不同意,本官也没有办法。”他走到另外一桌,对正在吃饭的贺世贤作了一个揖,说道:“贺司令,本官想向你讨个人情,看在本官份上,饶了这些棒槌们吧?”
贺世贤直接呛回去:“本镇带兵,向来是令行止禁,说一不二,今日饶了这帮**,以后威信何在?谁还服我?”
米柱道:“如此吧!有本官作保,这些人每人打三十军棍,以作有再犯的,一律砍头。”
贺世贤阴声怪气道:“你钦差大臣都开口了,谁敢不同意?但我老贺的话也撂这里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有敢再犯的,就是钦差大臣拦着,我也要亲手砍了这些**的脑袋。”
这当然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贺世贤他会为一件小事和米柱对着干?现在是里子面子都有了,皆大欢喜。
米柱拱手道:“谢贺司令。”
众兵丁死里逃生,纷纷跪下来,说道:“谢大人不杀之恩!”
米柱笑道:“吃也吃饱了,都散了吧!”当他看见这韩刚从他身边经过,便说道:“韩刚!这李成梁真的是一餐天水陆海三十二个菜?”
韩刚道:“当然!在辽东镇谁人不知?”
米柱羡慕的道:“等我以后发财了,也要这样,可惜上次拜访李家,没有看见这等排场。”
贺世贤问道:“大人去李家做甚?”
汤正道:“难道你们不知,这李如柏就是大人亲自上门,迫令自杀,这李府是大人抄的,所得的百万军资,全部用于给边军做军响,你们现在吃的,穿的,就是米大人张锣来的。”
这句话一出,整个饭堂的人都惊呆了,这李家在辽东的声势,那是土皇帝,高高在上的神,现在这神让眼前这斯斯文文,说话和气,人畜无害的米大人给抄了。
米柱斥道:“不说话有人会说你是哑巴吗?”
韩刚等一震,和十几个人再次给米柱跪下,磕头道:“我等代宽甸六堡百姓谢大人!”韩刚道:“回去我就给大人立个长生牌,子子孙孙,世代供奉。”
米柱道:“本官只是替皇上办事,职责所在,份内之事,有什么值得感激的,如果是真的心有感激,就多砍几个建奴的脑袋,给本官长长脸。”
韩刚道:“小人一定会奋勇杀敌,不会让大人蒙羞。”
米柱道:“好!我等盖着你为国立功的消息。”
这一次,大头兵们的闹事,这个米柱成功的利用,让坏事变好事,成为他的征兵广告,他们是计划在这是多练一卫,重开这个武滕左卫,最终扩张成四卫,这是大所卫制,每卫将近万人,将这御马监四卫扩张至正德年间,四万多人的巅峰时期。
大祖留下的卫所制,己经不能用,他们不进行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明末之伟大舵手 第88章扩大一卫
当年这个李成梁,凭着一万多的辽东铁骑,就可以横扫辽东以北各部,专治各种不服,还因为没有敌人了,泡制一个出来,如果不是长子李如松征蒙古时中伏而死,辽东不会崩盘,他们玩得好好的。
当然,这个卫所制的崩溃,也与吏治的腐败有关,现在的吏治,极度的腐败,官员以清谈为风尚,做实事的被视为浊道。
这军队的贪污更是一个大问题,这个朝廷上面,对于军响是有明确的规定的,但是由国库开始,这军响就层层盘剥,这理由还充分的很,这叫火耗,这个军响层层重剥,到了士兵手中,还能剩下多少?
你想指望这装备不齐,吃不饱饭的士兵打仗,这不扯淡吗!拿着养狗的钱,为你卖命,这现实吗?
解决不了这贪污和克扣军响的问题,永运练不出一支好兵来。
现在他们正在尝试寻找这方法,新编的部队,己属于新军,他们的响银由内帑直拔,不走这个文官集团的路子,现在人数少,还不招他们之忌,人数一多,就会招他们之忌了。
兵部通过响银和人事大权,就可以控制军队,二品的总兵给五品的兵备道磕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军队由谁控制,谁的话语权就大,这个康熙皇帝手中没有一支十万的亲兵,说话是不响的。
这编练新兵,已是刻不容缓。
皇帝是有特权的,他的亲兵他说了算,不用经兵部或者五军都督府,不过这响银必须自筹,经过群臣们的压榨,他的内帑是不足以养兵的了,没有办法,这个米柱只好想方设法,弄来金花银,补贴内帑,这抄了李家,米柱是耍了滑头,名义上全部充军响,他还是偷偷的拉了三十万入内帑,还吞没了大量的田产,逐步变卖,流入内帑。
现在皇帝召回了税监矿监,每年少了近百万的收入,只能靠一些皇庄田亩和指定的税收和进贡,如丝织造,这明面上的收入是大大的降低了,这皇室的支出却不会少,对于大臣们的赏赐也不能少,这康熙天子也是愁目以对空米缸呀!
幸好有肱股之臣米柱,源源不断的运来了金花银,这才维持了皇室的体面,对此,外廷是蒙在鼓里,这王安、魏忠贤等大佬可是清楚明白得很,这个米柱是成为了皇上的得力干将了。
所以这编练新军的任务就交给了米柱,这是唯一一个皇帝信任、能为他练出一支新军、又不会向他要钱的人,而且这米柱是用制度练兵,皇帝是这制度至高无上的存在,他随时可以接于兵权。
第二日,这个米柱开始张贴广告,在沈阳城里招这个武滕左卫,这个武滕左卫以贺世贤的家丁团为骨干,卫指挥使是副司令尤世贤兼任,这支部队将会使用戚家军的训练方法进行整训,他们将是天子亲军之一,沈阳城戍卫的中坚力量。
这个贺世贤的职衔、响银不会升,却是成功的向皇帝陛下靠拢,成为了天子亲将,成功的混了一袭他梦寐以求的坐蟒袍和一个三品诰命夫人,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这时代,成功的像征就是封妻荫子。
他这贺世贤大大露脸了,放眼这辽东,有资格穿这坐蟒袍的,只有熊廷弼、米柱和贺世贤,他袁应泰大人、巡按御史张铨大人牛吗?他们只是一件蟒袍,只有一条四爪蟒的,而他的是有两条,一左一右,相当威风。
这个贺世贤在家里穿上,在家里正堂来回镀步,让全体家丁们以大礼参拜,他的老婆张氏和儿子贺俊杰也不例外。
贺世贤道:“承蒙皇帝陛下看得起!我老贺也是天子亲将之一,以后在辽东这地面,没人动得了我老贺,尔等须好生伺候,不得有误!”
众人尽皆称是。
贺世贤对张氏道:“你也是朝廷有品秩的命妇了,三品淑人,距夫人是一步之遥,须得相夫教子,谨守妇道才是!”
张氏怒道:“我怎么不守妇道了。”
贺世贤道:“你看你,三句不到就上火,那里有一点朝廷命妇的恭良贤惠?幸好现在皇上没有大婚,六宫无主,如果是有了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知道你这等狂悖,非夺了你的诰命不可!”
这张氏像是要发作多母鸡,闻贺世贤这么一说,顿时蔫了,看着这一身漂亮的行头,如果让人夺了,这人可丢大了。
贺世贤又道:“还有这妒忌的毛病要改一改,这妒忌是七出之列,皇后娘娘问你,你丈夫沈阳戍卫司令贺世贤将军为国戎马,劳苦功高,你为他张罗了几房妾侍侍候他?如果让皇后娘娘知道只有一房,你这妒忌之名是逃不了的啦!不要指望这夫人之名,就是三品淑人也是不保。”
张氏惊道:“这是真的?”
贺世贤道:“本司令骗你做什么?”
张氏道:“好呀!我给你张罗几房小妾,以免让人说本淑人妒忌。”
这贺世贤算是彻底的风光了,十分卖力的为武滕左卫的事而忙,这部队由他指挥,交出上千家丁也不是多大的事了。
这武滕左卫招人,算是轰动全城了,为了做广告,他们让人随意参观他们的食堂,只此一条,就打动了无数的人,而且这是天子亲兵,不归兵部管,不会克扣军响,这杀敌赏赐也是从优,引得全城官兵争相的报名。
他们不但从现役官兵中招,也从流民和蒙古人中招,体格健壮,精于骑射和格斗的优先。
他们制订了严格的四要四不要条例,四不要:不要城里人;不要在官府里任过职的;40岁以上的和长得白的不要;胆子特别小的和胆子特别大的不要。
四要:身家清白;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人;目光有神的人;见了官府还得有点怕的人。
他们这部队,用的是戚家军的训练之法,这轮训官是戚金,士兵的身体素质当然要好,但这个个人的勇武,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对纪律的执行。
所以在招人之时,相当的严格,这个指挥使尤世贤和戚金等几军官,亲自到场,严格的招收每一个人。
这些事不懂,米柱不管,他只负责弄来更多的粮草,更多的武器和装备。一车车的粮草,正源源不断的水陆并进,从这个辽阳运来。
这个沈阳直接的面对建奴之兵锋,所以他们决定,在这里好好的打一仗。
在清除这个建奴奸细方面,他们的成绩也不错,出动了大批的夜不收和精兵,对这个附近三十里进行扫荡,经过多次的交锋,杀了八十多名建奴游骑,这个建奴的游骑和奸细是不敢进入三十里范围之内。
这城里的反谍报工作,也做得不错,他们经过梳理,捕获了十二名细作,他们是混在蒙古人中和难民之中进来,进行这打探情报和破坏的工作,现在几乎被这个北镇抚司的人一网打尽。
米柱比较看重的,还是经济封锁,他们封锁边关,对于大商队有用,对于那些小行商和商队们,他们可以翻山越岭,绕过关卡边防,偷偷的将货物运往建奴占领区,有三倍的利润,没有什么他们不敢干的。
对于这些人,米柱授权,谁人捉获了,这货物和人就归谁,这人嘛贬为奴隶,可以自用和发卖,这极大的捉高了这个当兵们搜捕奸商的乐趣,他们在沈辽一线,捕获了四百多人,都是一些小商队和行商,这是拿命去博,将这货物运往辽北的,现在好了,人财两失。
北镇抚司在这反谍报方面还是专业的,米柱将这猛虎放出,这是让建奴吃尽了苦头,现在的战场,不再是单方面向他们透明了。
这个朝中大臣,不知这经济封锁的厉害,后世的米帝,称霸世界,他们的战争策略就是先封锁制裁,然后才是飞机大炮跟进,往往这制裁就可以令敌人屈服。
这个建奴生产能力低下,他们连许多日常用具都无法自产,这里又不是产粮区,他们以常以游牧部族形式存在,养活不难,现在立国了,大量的壮丁脱产从军,加大了粮食压力。
这样的国家,封锁是十分有用的,他们得不到任何外来物资的输入,这就知大明的厉害了。
这个米柱,现在是全力的封锁,确保这些物资不向北流。
这山西那边这已是天怒人怨,人心惶惶了,他们动了许多人的肥肉,他们开始反扑了,弹劾他们的奏章堆满了内阁,各地都有民乱之像了,可越是这样,越是证明他们做对了。
封锁建奴,这是国策,这米柱不可能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而住手,这些人崩跳得越厉害,越是说明打中七寸了,那就继续打,可以不通过军事打击而削弱敌人,何乐而不为?
在军事上,他们现在是守势,但论在经济方面,他们是主动的出击制裁,鉴于大明军现在糟糕之极的战斗力,这经济封锁的伤害远大于军事打击,这是目前,削弱建奴最有效的方法。




明末之伟大舵手 第89章奇兵
李天华看着列队而来的白甲兵们,躲在巨石后面的他,苦笑不己,这些奸滑的人,知道他剑法厉害,近战无敌,所以在两天之前,己不再和他单打独斗,而是远远的跟着,用弓箭或者标枪,发动攻击。
他们始终的跟着他,然后设伏,把他堵在了飞芬山上,他知道越过这山,就可以看见这个浑河平原了,就可以进入沈阳了,对方不会让他逃的,这飞芬山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五天之内,交战了无数次,他受了伤,得不到治疗和休息,他的身体接近崩溃的边缘,他的日子不好过,这些白甲兵,远比他想像的难对付,对方摸透了他,也总结出对付他的战术,他是讨不到任何便宜了。
就像是现在,他己是受了伤,基本走不动了,只是躲在一块巨石后休息,静静的渡过最后一刻,对方还是组成进攻队形,列队而来,就是怕李天华偷袭和反突击。
这个李天华知道是最后时刻了,他不能落在对方手中,他知道像他这种人,落在对方的手中,结果有多么的惨,完全是后悔做人,所以他决定自我了断,可惜的是老子有四个绝色美人红颜知己,却是无福消受,最后不知便宜了谁?这个米柱会不会接手?还是卖到窑子里赚钱?如果米柱接手还好!卖去窑子老子那是绿云盖天,死后一片绿呀。
这李天华拿出匕首,准备给自己的心脏来一下,自我了断。
1...3536373839...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