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演员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坐看南风吹
他知道《黄金大劫案》的故事是发生在冻北的,而宁皓的电影里面基本是方言的天下。
那想要加入《黄金大劫案》的剧组的一个必要技能就是方言,不管是汕东方言还是东苝方言。
除非你的角色是rb鬼子。
没有回话的宁皓直接翻开了身边的一本剧本,连翻几页后,终于找到他的目标,对顾君说:
“吴导应该跟你说过这个角色吧。这样,我给你念几句台词,你给我翻译成冻北话,要是还行,那这个角色就给你。要是不行……”
“我滚蛋。”顾君回道。
“识时务。开始了哈。草船借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箭。”
“吕布有了方天画戟,才叫吕布。关羽有了青龙偃月刀,那才是关公。”
“所以说,武器装备才是最重要的。”
宁皓这一开口,果然印证了顾君的猜测,这个角色果然是如他猜测的一般。
幸亏自己脑子还算好使,要知道刘继聪那小子连个毛都没说。
站在原地的顾君并没有抢着开口,而是在心中思衬要怎么回答。
东苝方言是全国方言里面最魔性的一个,也是非常容易入门的。
冻北话的感染力非常强,顾君上大学时,一个系十五个人,俩个冻北的十三个天南海北的。
不到三个月,十五个人全都是冻北的。
那一刻,他们都怀疑是在冻北上的学。
曾经最让顾君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广細同学晚上说梦话,语气很忧伤:“这可咋整啊。”
有人还改了一首诗赞扬冻北方言的魔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带回一群老乡。
对于顾君这么一个汕东大汉来说,说几句东苝话还可以,但要想标准,就有点难度了。
拖同学的福,顾君是研究过冻北方言的,冻北方言的其中一大特点就是谓语后置。
例如普通话的[你想干什么?]换成冻北方言就是[你想干啥]
而[你想干啥]与[你想干啥]也是不同的,前者是[gansha],后者是[ga-4ha-2]。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因为冻北方言说的语速太快的话,会有音节脱落,在语音上仅留下个声母或者什么都没留下。
例如:我告诉你啊,千万别惹。我就会变成:我告[k]你啊,千万别惹我。
还有我不知道。就是:我不道。
还有其他的像是上学[xiao-2],落[lao-4]价,取[qiu-3]来,暖[nao-3]和,寻[xin-2]思。
我真的是演员啊 第十章 二当家顾君
东苝方言的大多数规则是限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就像一个孩子从来都是先开口说话,然后再开始学习语言文化。
顾君的沉思引起宁皓的怀疑,开口质疑:“你不会根本记不住台词吧?你这台词功底这么差还学人家来抢角色?”
“草船借箭,啥玩意最重要?是箭。······所以说,武器装备老重要了~。”
顾君没有回应宁皓的质疑,而是重新叙述了一边刚才的台词。
其中用了冻北方言中非常常见的二声扬的转折音与长长的拖音。
“行,方言算是过关了,至于表演嘛,还不知道行不行。”
顾君说道:“宁导随便出题,答不上来算我输。”
“行了,时间紧迫就剩了这一步,吴老大推荐的人我信得过。”
把桌上的剧本直接扔向顾君,宁晧说道:“这本剧本先给你,里面的二当家就是你要扮演的人物。
还有一个事情得跟你说一声,我们的演员只是暂时联系不上,要是他回来的话,你可能就得...”
宁皓稍停后继续开口道:“你明白吧。”
“了解。但他十天之内可能回不来。昨天晚上金华有一场大范围的扫黄打非。so~”
顾君没有说的太明白,但他耸肩的样子与自信中带有幸灾乐祸的表情已经表明了一切。
“艹,怪不得联系不上,那小子是票昌去了啊。该死的东西....”
一拳捶在桌子上的宁皓骂骂咧咧的骂着朱刚,顾君不知道他骂了多久。
此时的他已经被化妆师与美术师带下去做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他熟悉人物设定与揣测台词语气的时间。
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毕竟他获得这次机会,就是因为宁皓的时间太紧张。
不管以后如何,这一刻的顾君终于把这个戏份比重等于大特的角色拿了下来。
虽然没人跟他谈过片酬的问题,不过应该不会太低,至少与大特的行情相同,在500-800/天之间。
《黄金大劫案》剧组不算太富裕,但不缺他这三两千。
他们并没有走的太远,毕竟这里就是临时的拍摄场地,再加上外面正在下雨,干净且方便的地方并不多。
顾君先是从服装手里接过一套与山寨二当家的地位相匹配的破制服。
一套灰色的亚麻衫,外面披着一件纯黑色的夹克,头上顶着油到发亮的及肩长发,左胳膊的袖子打成结。
二当家的这个角色是个独臂大侠啊。
头上戴着德制m35样式的钢盔。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繁体[義]字,很华夏风....
再加上面前摆着的属于他的那把掉到没毛的羽扇,再加上搞笑版的两撇小胡子。
赫然是诸葛亮+杨过的低配版迷弟一枚。
优点嘛,到还是有的,那就是这套衣服至少没有味道。
化妆很简单,就是在身上打上一层黑乎乎的物质,原本亮度80瞬间降到了40。
与之前通过车窗玻璃不同,这一次的镜子让他非常直观地面对自己的面貌。
尤其是在化妆前把自己的脸部要清洁干净。
还算清秀的脸庞不算稚嫩但达不到老成的地步,被太阳晒得黑黑的肤色给他增添了三分成熟男人的魅力。
身高应该在178上下,体重估计也就在65千克左右,有点瘦,但身上的肌肉还算结实。
八块腹肌并没有,不过也不是九九归一的大成境界。
这身腱子肉可不是跑跑步、做几个仰卧起坐就可以达成的,必然是健身房的常客。
从前有句话叫做穷文富武,穷文的意思不是学文化就穷,而是因为穷才选择学习。
估计没人会反对,当今社会下学习是普通人最经济也最好的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晋升手段。
富武与健身相差不大,古代的普通百姓吃不起肉蛋奶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请不起高薪的教练。
而现在人没有吃不起什么的忧愁,但有别的困惑,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实在太快。
绝大多数的人根本没有健身的想法,甚至都没有这个概念,他们的闲暇时间都交给了短视频平台、视频网站、网络文学等渠道。
这种情况下,健身还有保持一定身材的必然是那种家境无忧,或者自身处于社会中层的人。
原主都混到横店做群演了,再加上年龄实在年轻,肯定不是自己打拼的。
那八/九不离十就是有一个还不错的家境,很有可能就是中产阶级。
富二代是不敢想的,真正的富二代切入娱乐圈是买公司捧明星,而不是跑横店跑龙套。
这一刻的顾君心中有一个想法蓬勃而发,他想的就是结束拍摄后就去银行把自己包里的银行卡密码就破解了。
回家?不可能。
顾君就是饿死,渴死,死外边,从这里跳下去,也不可能回那个不是他的家,要不然他就是狗。
真···
希望不香吧。
………………
“头发可以剪吧?”
“头发可以剪吧?”
化妆室内的化妆师一遍遍重复着,打断了正在想peach的顾君:“什么?”
化妆师一把打乱了顾君蓬松的三七发型,示意自己说的就是这个玩意。
“剪头发倒是可以.....,不过,有补贴…你丫的手咋这么快呢。”
“咔嚓。”一刀,听到可以的化妆师那是一个心狠手辣。
不是顾君扣,他这只是节省...对,就这样...
不过也无所谓了,原本的他就不在意发型的问题,更何况是现在这种看着年轻,但打理起来特别麻烦的破发型。
自己去剃头最少也得花个二十元,而在剧组剃不花钱不说,还能赚钱。
毕竟按照横店的规矩,剃鬓角就是十元补助,剃头就是四十到八十。
这钱多不多?
那是真不多,但对顾君来说,这也是他一天的工资。
“你什么时候能好,我们这等着读台词呢。”说话的是一名身高一米八、满脸络腮胡子的粗壮大汉。
看的出来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建设的水平已然非常之高了,随处可见二百来斤的大汉。
就是精神文化建设还差一点,短时间还还培养不出三两重的有趣灵魂。
我真的是演员啊 第十一章 小小人物,大大命运
这人的名字叫做李参天,还没有代表作的中戏毕业生,顾君的第一场戏就是与他的对手戏,他在《黄金大劫案》里的角色叫做制片武。
很随意地名字,与顾君的二当家有的一拼,属于那种不配拥有姓名的人物。
不仅是他们,还有许多人同样不配拥有姓名,例如制片武这个名字的来源是陶虹她们暗地里是爱国会的同志,明面上是一个电影剧组。
制片武的意思就是他姓武,职务是制片,还有一个叫大导木的,职务是导演。
编剧就叫术老编,演员姓郑就叫广角郑,负责服务观众的姓肖就叫做茶水肖。
不仅仅是他们,郭韬饰演的是小东北疯了的爹就叫疯爹,范围就叫神父,黄博就叫接头兄弟,道哥就叫五哥,阳朔就叫大当家。
“不影响。现在就可以开始。”不敢点头的顾君回应道。
被要求挺直要背的顾君不得已将自己的双手举起,分析下一场戏应该要如何表现。
“老聂,阳朔,你们俩呢?”李参天看向大当家与茶水肖的扮演者老聂。
后者点了点头,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读剧本大会就此开始。
读剧本就是在电影拍摄前,演员之间的简单排练,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演员熟练台词,不要卡在台词这一关。
拍摄前的排练就是要语言与肢体语言想结合,尽量少的ng。
顾君饰演的二当家是大当家阳朔的副手,属于智囊一般的人物,大当家的标签就是勇武的猛士,而二当家的标签则应该与大当家形成互补的性格。
文化水平不一定多高,但也得有自己的优点,要么是懂得审时度势有急智,要么擅长溜须拍马、阿语奉承。
毕竟这是乱世之下占山为王的土匪,做起事情来也是毫无底线的。
在顾君的理解中二当家的性格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种,而是一种聚合体。
就像他说一句“走麦城的关公可是大英雄”,大当家的就把装甲车开来了,这说明大当家非常倚重二当家的。
这是他的智。
就像他可以主导与制片武代表的爱国会交易。他也敢收了爱国会的钱后还用石头替换真正的军火。
这是他的胆。
在他眼中,连武器都搞不到手的爱国会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威胁,骗也就骗了。
这是他的狠。
这是个乱世下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人,很有可能他也曾是很体面的人,不过这乱世让他上了山当了土匪,他断了的肩膀就是隐喻。
他的这身诸葛亮的装扮表面上是为了搞笑,但暗里还隐喻这人还有文人气节,仰慕英雄的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份忠义之气。
他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人。
这也是他对做出英雄壮举的小东北表达出自己的钦佩之意,也敢于最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营救小东北。
尤其是在最后他得意喊出那句:“黄金?你太小瞧俺们哥俩了,那英雄跟臭钱...”
没有然后,因为他就这么死了。
虽然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想来应该是那句:“那英雄跟臭钱能比么!”
这个跟英雄两个字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甚至他的行为并不光明。
但在关键时刻,他敢,且能豁出命去。
他就是个乱世之下的无名之辈,如他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同样。
为了不殃及无辜而挺身而出的白慕容,还有同样为了革名献身的芳蝶、接头兄弟、大导木、制片武、术老编、广角郑、茶水肖。
甚至还可以加上私自放了小东北两次的敬茶五哥。
《黄金大劫案》就是宁晧尝试着讲述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就像陈佩斯说过的那般: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每一个引得观众大笑的人物,其实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
······
下午两点,在群山环绕的一片空地上。
天空还在下着雨,顾君头上带着德军m35钢盔,右手上拿着的是几乎没有毛的羽扇,坐在一张湿漉漉的木凳上。
他面前是一张同样湿透的木桌,桌上摆着几个空碗,他对面坐着的是夹克里面穿着格子衫的制片武。
对视无言的他俩已经做好准备,只等宁皓下达开机的命令。
“各部门准备。”
“一号机正常。”
“三号机正常。”
“收音正常。”
“演员ok。”
“开机。”
收到信号的顾君轻吐一口气,原本闭着的双目直接睁开。
脸上的表情也换上了两分假意的笑容,但他的眼神之中却蕴含着戏虐。
对于二当家这个人物来说,早已经打定注意不遵守交易的规则的他并没有把对面的制片武看在眼里,这是眼神戏虐的原因。
尤其是,二当家的身后可是有一整坐山寨,在他身后有手下手持枪械或手握大刀时刻就绪。
势力可谓强大,这样的他们主导了这一场交易的话语权。
此时的二当家并没有直直的看着制片武,而是稍稍往左有些偏,尊重?别闹,根本不存在这玩意。
他的目的就是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把送上门来的肥羊给搜刮的一干二净,所以他不能忽视制片武一行人的所有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当家那充满了戏谑的声音响起:“草船借箭啥玩意最重要?是箭!吕布有了方天画戟,才是吕布,关公有了青龙偃月刀,才是关公。”
说话的同时摇摆着羽扇的二当家用食指推了推头上的m35钢盔,然后用手指点着制片武,几乎一字一顿的说道:“所以说,武器、装备老重要了。”
于此同时的他还摇着头,表达出对对方没有武器的不屑,以及己方实力的自信。
对面的制片武的一条腿踩在桌子上,摸着下巴还在沉吟着,不满的‘啧’了一声,把脚放下来,往后看去。
不满不是顾君饰演的二当家的态度,而是因为身为谈判人的他被自己人给抢答了。
他身后站着的是茶水肖、广角郑以及小东北。
开口的是饰演茶水肖的聂毛,对着顾君做招手动作的他开口道:“哥们.哥们,这都晌午了,都给我唠饿了都,咱把装备拿出来看看呐。”
原本还几乎正对制片武的顾君更是不再理会后者,身体斜成四十五度的他看着后排站着的三者,问道:“整多少呐。”
“五十个人,两辆卡车。”广角郑说到。
原本打算开口的制片武再次被抢先一步,脸色更是不悦,自己的动作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
“膨”的一声,端坐在另外一张桌子前的,山寨大当家的一斧头将桌上的肉骨头砍成两半,大手抓起来狠狠的啃了一口。
边咀嚼边开口:“有气魄,我就重英雄,把美果货亮亮。”
我真的是演员啊 第十二章 临场发挥
ps:快递已发送,没投资的兄弟赶紧哈。
谢谢这些日子投票的诸位,咱们这点收藏有这个票数我很知足。
谢谢大家了。
————————
“咔。”
这是宁皓喊的,并没有出乎顾君意料,因为刚才表演的是一个完整的镜头。
按照一般程序来说,在镜头最终才喊咔就代表这个镜头是通过的,这也就是俗称的‘一条过’。
与其他导演喜欢站起来指导演员不同,宁皓一般不愿意离开监视器,因为他有严重的色弱,要是演员离他远一点,他都分辨不出来。
他已经习惯了根据监视器里演员的表现指点。
“那个..顾君是吧。”
“是,导演,您有什么指示?”顾君回道。
他不是愣头青,既然已经加入剧组,就得接受导演的指示,这是行业的规矩也是最基本的尊重。
剧组里面只有也只能有一个人说的算。
在华夏影视圈这种导演中心制的环境下,主导剧组的一般都是导演。
除非你拥有可以与导演势均力敌的资本,否则你就得服从导演的命令。
出头鸟一般死的都很快,就像早起的虫儿都会被鸟儿给吃掉。
当然,演员也可以有不同意见,但这是要相互探讨的,至于听不听的就是导演的风格了。
这玩意,比的就是咖位与资本,要是演员大导演小,或者演员小导演大,那一切都好说。
要是一般大,那就商议呗,商议好了就叫达成共识。
商议的不好就是演员耍大牌或者是导演打压演员。
一般情况是前者居多,毕竟导演中心制嘛。
就像顾君,其实他知道《黄金大劫案》这部电影有很多的问题,甚至可以说非常之多,但他不能开口。
因为地位太不对等,再加上宁晧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导演。
那就这样吧。
就让这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虽然不想承认,对真正加入剧组只有一天的顾君来说顺其自然不过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掩饰。
在场没有人可以感受顾君的心思,所有人都在等着宁晧发话,毕竟这是经历换角后的第一个镜头。
“是这么回事。”略顿后的宁皓继续对顾君说道:“刚才你坐歪了,没有正对着李参天啊。”
“导演,我是这么想的....”
顾君把自己理解的二当家的性格以及心中的想法以及可能做出的姿态给简单的叙述了一下。
从宁晧的眼睛里,顾君看到了一丝茫然,这让顾君了解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能挺棒的。
甚至可能超纲完成任务。
就像鲁迅先生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很多人就会想入非非的联系到孤寂感、遗憾、烦躁、压抑,甚至还有对当时社会昏暗的不满与无奈。
甚至是强烈的憎恨乃至对光明世界的深情讴歌。
这....是准备闹哪样啊。
可能人家周树人想的只是两棵枣树结的果子都挺甜的呢。
现在的顾君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阅读理解的成绩是如何,万一宁晧在设定角色时根本没考虑这么深呢。
幸运的是宁皓并没有明确表示顾君的理解对不对,但也没有否定他的做法。
而是转头指导起李参天来,这说明顾君应该算是蒙混过关了,让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没有经历过试镜的他把这个镜头当成了自己的考试,现在看来至少是及格的。
“参天啊,你的表演有点问题知道吗?”没等前者回答,宁皓就开口了:“聂毛抢话的时候,你不能只‘啧’,你的表情要有一些不满。”
“傅恒在第二次抢话的时候,你的不满要更加明显,你最好再加一些肢体动作,例如鼻息加重,轻轻摇头,甩甩衣袖,坐的姿势也不要一成不变,你明白吗?”
傅恒是广角郑,聂毛是茶水肖,就是他们打断制片武跟二当家的交流。
“明白。”制片武说道。
“ok。”一拍手掌的宁皓给大家鼓气:“大家的表现都很棒,休息五分钟,重新来一条。”
“好的。”众人一口同声的回答道。
并没有什么不满,因为再来一条的事情太常见了,多的时候连来十几条时候都有。
五分钟后的那一条很顺利的通过。
然后就进入候场时间,演员趁这这个空闲读剧本,排练。
下一个镜头就是二当家派人把成箱的军火摆到爱国会的同志们面前。
一个成熟的剧组一天一般只能拍摄10到15个镜头。
比如今天出外景的情况,预计剧组早上七点出发,八点到达现场。
那么机械组与灯光组就要提前一个小时出发,因为他们都是大型箱车,走的慢不说,还要考虑卸车时间。
当大队抵达外景点的时候,各部门开始拍摄前的准备工作,这个阶段要一个小时左右。
然后主要演员酒店带妆抵达现场(他们可能提前 1 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就要进化妆间)。
导演组开始和演员走戏排练,摄影组和灯光组同步准备,1 小时后开始准备拍摄。
10 点开第一镜,大家都密切配合,有条不紊,算上换机位、调整灯光、走戏走位等,每个镜123头 1 小时左右就完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