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警探长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奉义天涯
“啊?”姜所愣了一下,沉思了几秒:“伟哥...不是西替利嗪吗?”
“西替利嗪是抗过敏的药。”白松只能继续指正。
“抗过敏的药不是叫西咪替丁吗?”
“西咪替丁是抑制胃酸分泌的...”白松一脸黑线,再这么聊下去这章就水过去了啊...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什么:“姜所,昨天你们组值班,您是不是熬夜了?”
“昨天有个男女的事情,有点忙...”姜所揉了揉太阳穴,“今天还没弄完。”
“这样,姜所,您看看,你们组昨天没熬夜的,留一个在这里,剩下的交给我就行。”白松道。
“好。”姜所也不矫情:“我也不回家了,先回办公室补觉去。”
“您快去吧。”
姜所走了,白松看他走路姿势还没问题,放心下来。
这就是太累了。
今天,还真的是来对了。
其实一般派出所的副职没这么累,但是姜健这种比较负责,就会很累。上次白松来,看到姜所去那个跳楼的警情,而且让任旭先回来,白松就知道姜所很负责了。
...
今天是周六,周六的上午警情不算多,一般大家都喜欢睡个懒觉。
...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一旦人数多了,就会沦为数据,沦为大数据的一部分。
周六周日上午警情少。
周五周六晚上警情多。
尤其是周五晚上,三木大街派出所这种繁华的区域,一夜都闲不住,所以昨天晚上值班的三组,这会儿都跟脱了一层皮一样。
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玩的越来越嗨。
以前的时候,很多人还怕警察,总归是做事收敛一点,现在一部分就好像缺少大脑这个器官一样,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
昨天晚上,这是一对情侣,哦,不对,是网恋的男女第一次奔现。
在一个气氛还不错的酒吧,男的和女的坐在一起,女生有点保守,和男生刻意保持距离。
然后男生想亲近一点,女生推开。
最后男生强行抱住女生,就亲了几口。
女生报警。
现在男的被传唤,还在办案区暂时羁押。
白松进了办案区,看到盯着男生的警察已经累得有点找不到北,便让二人去休息,把姜所说的昨天没值夜班的副警长叫了下来。
倒也不怪这个副警长不熬夜,这位今年也50多岁了,比王静岁数还大,每天吃五六种药,所以组里安排他晚上12点之后不用值班。
在派出所,能12点之后不用管,已经算是极为恩赐的待遇了。
...
五更完成,求月票推荐票~么么哒。
偶尔插一点轻松的剧情~希望大家喜欢~





警探长 第六百七十九章 再临长河
白松大体明白了咋回事,这个男的,不配合警察取笔录,好不容易才取了一份,还基本上没有价值。
当然了,无笔录照样能办案。
拘留已经报道了分局法制那里,现在还没有批准,正在审核。
“我亲她,怎么就违法了?”男生听到之前离开的两个警察叫白松是“白所”,也知道这是领导,主动跟白松说道。
白松没有回答他,反问道:“认识字吗?”
“认识。”
“嗯”。白松打开办案区的电脑,把刑法237条,强制wx妇女罪,原文及其解释,打印了出来,递给了男生。
男生有些惊疑不定,但还是接了过来,一字一字地看完,然后开始和白松抠字眼,说自己这个不属于这个,那个不属于那个。
白松理都没理他,看起了执法办案系统,看了看这个案子的办案流程,皱了皱眉毛。
这笔录取得有点刻意,而且有几个手续有点问题。
都不是啥大事,白松让这位副警长把材料去拿一下,他就开始整理这个案子,不然一会儿法制也会退查。
这男生的行为重吗?
有可能五年起步。
这么严重的吗?
打开刑法237条,里面对于情节严重的说法,就是五年起。
而在公共场所进行wx,那就是加重情节之一。
当然,最后不会这么判,行为主观恶性不够大,那地方也不算很公开的场合,造成的影响也几乎没有。
对于量刑这种事,白松也认定不了,他就是把他的工作做好就是。
折腾了二十多分钟,给法制的领导打了个电话,麻烦人家帮忙看看,事情就忙完了七八成。
“领导,我到底是什么结果啊...”男生之前一直在辩解一大堆没用的东西,听到白松打电话问法制这个拘留批准的事情,心虚了。
他再傻,也知道拘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色厉内荏的人,如果能把别人唬住,就会变本加厉。而如果对方压根不理他,心虚的就是他自己。
“你自己犯得什么,刚刚法条都给你看了,聒噪什么?”白松对这种案子提不起任何兴趣。
“我不懂啊!”男生立刻道。
“你不懂法,是法律的错?”白松反问了一句。
“可是我真的没学,还有就是按照这法条上所说,这个wx的意思...”
白松已经越来越擅长和这类人打交道了。
很多人总有一种小聪明,不求甚解,只看表面意思。有的人犯了法还狡辩,比如说诈骗犯,说自己不是非法占有为目的。你问他为啥不是非法占有为目的,他说他后来还找人洗了钱,他是合法占有为目的。
刑法里的结果无价值论很多人就直接觉得这个观点是结果没有价值。
这么一听,好像有点道理...
但是法官不会听。
这个男生过于偏执,白松见多了,就不愿意浪费那么多时间了。
...
从刚来到现在,白松变化很大,他已经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讲得通道理。
如果是刚刚过了司法考试的白松,会在这里和这个男生掰扯一大堆法律问题,现在他不会这么做了。
没有任何意义。
这世界上很多人是完全讲不通道理的。有的人你劝他不要被骗,不要转账,他能和你打起来;有的人孩子考上了清华,认为孩子努力不重要,佛祖保佑最重要;更多的人把星座、塔罗牌当成科学,能和别人因为这个绝交。

“你说话啊,我到底哪里是你说的这个罪名啊!我就亲一口怎么就犯法了啊。”男生还在那里重复。
“这个事你等着问法官,我的表达能力太低,够不到你认知的门槛。”白松还是没忍住吐槽了一句,然后再也没说话。

后续,白松派了个辅警,帮着三组的副警长把人送进了看守所。
周六也忙得不行,白松坐镇派出所,任旭非常踏实,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
派出所忙是一个共识,中午时间大家得不到休息,一个下午一个晚上接一个后半夜,谁也扛不住,任旭也摸清了这些,最近开始安排大家休息。
休息时间不限于中午,主要是不轮着出警的时候,尽量让每个人在12点到17点之间有一个小时的睡眠。
这算是个创新性的举措了,因为14-17点是工作时间,按理说工作时间哪里能睡觉?
但是中午忙完下午补一个小时,领导也是可以认可的。
这个方法现在三四月份还不具有优势,一旦到了六月份之后,效果肯定显著。
12-17点的时候非常炎热,警情少,人困,一旦大家挺过了这段时间,就意味着傍晚睡不着,入夜受不了。这个时候休息是最好的。
值班忙,白松也没给大家安排开会,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让大家休息一下。
一整天也没啥大不了的事情,白松在办公室写了一天的zz笔记。
有一阵子没写笔记,这...

周日的事情暂且不表,周一上午十点,一行七人准备好了东西,踏上了奔赴湘南的旅程。
下了飞机那一刻,白松第一次感觉湘南的气候还是不错的。
临出发前也没有什么专门的动员会,白松睡了一觉,下了飞机就先把外套脱了。
头发已经有了三毫米的一层,在天华市区还显得有点凉,而湘南的气候刚刚好。
下了飞机,拿好了行李,几个人刚刚出机场,就有人过来接车。
两辆大奥迪,都是郭支队的朋友。
“这有点高调啊”,王亮走在后面,小声说道。
“比我当初去所里任职的时候低调多了...”白松吐槽了自己。
“也对,你那都是百万豪车送行。”王亮点了点头:“还是白大所长厉害。”
“你都知道了?”白松一惊。
“你以为你工作干得好,就只有正面言论啊?”王华东吐槽了一句:“你之前不也开奥迪吗?”
“害,年少轻狂。”白松摆了摆手:“不过等我赔偿金到了,可能就随便买个大一点的车代步了。”
“年底第一款h9发布,中大型suv,你可以考虑一下~”孙杰道。
“再说再说,上车。”




警探长 第六百八十章 办案难
白松出了这么多次差,第一次感觉到这么舒服。
以前出差要么是急急火火地去办事,要么是去抓人,要么惊险刺激,总归是没有一次能看看出差的城市还有什么特殊的风景。
这趟来,郭支队给联络的人,内勤负责安排,这种出差,白松感觉都像是旅游。
这可是查20年前的命案啊...刚来的第一天,白松感觉很舒服,基本上就是去各个单位送一下文书,就回去等着了,然后就是吃饭、待着。
...
待遇好一点倒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工作开展比白松想象的还要顺利。
这边的工商、税务等部门,全线绿灯,拿着文书去,第二天就能出结果。就连调取银行的对公账户的资金流水,都非常效率。
但即便如此,这个事依然是不好办。
印染公司的情况白松是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是当他看股东关系图就看的有些头晕。
能被调取出来的电子数据还可以,六七年之前的数据,也就是2008年之前,很多都不是电脑数据,而是纸质版,这可是废了大力气了。
工商部门现在正在找人把一些信息录入系统,但是还是不够完善,得看原始资料。
这样一个公司的资料,多的惊人。
这些还不算,公司自己还有一个文档库,里面光各类合同就有几万份,这三十年来攒了整整一个仓库。
这根本就不是这几个人能穷尽的东西,除非来三五十个人,还得是能看得懂这些的专业人士或者审计人士。
有时候公安办案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白松在经侦总队的时候遇到的260亿涉案财产的案子,可以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一些数据进行审计,但是这个案子不是经济案件,而是命案,加上在外地办案,请外人审计不合适。
除此之外,经济案件,本身就冻结了大量资金在账面上,案子到了查账的时候,早都算破案了,请会计师审计一下,花个几十万也没什么。
这案子破案概率那么低,这笔钱没人会掏。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周三。
白松负责看一些数据和统计,王亮负责分析一些公司存储的影视资料,王华东负责把一些已经有些模糊、有些不清楚的档案进行文字校对,孙杰则给王华东打打下手。
“初步认定,这公司有原材料来历不明的情况。”
周三晚上,每天例行的小会上,白松拿出了一个简短的报告。
这份报告他花了三天的时间。
这不算是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对于当地来说,这种基本上税务上能达标的企业,肯定是很重视的,即便发现了一些原材料的问题,最多处罚几个主管,不会动摇根本。
当然,白松也并不打算动摇这个公司的根本,这没有意义。就连当初郑彦武都说,在以前的那个时代,几十吨化学品私下转卖,都不是难事。
住的酒店还不错,因为包了四间房间,加上当地也都比较熟悉,所以用这里的小会议室都是免费的,几张桌子上有着海量的材料,大部分是从公司搬过来的。
“这公司没有20多年前的花名册,也没有几个人工作时间这么长。找到了几个老员工,也仅仅是认识郑彦武,对郑彦武的印象还有好有坏,没什么参考价值,公司曾经的几个高管,都没什么太大的发现”,白松总结道:“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分析当初郑彦武卖掉股份的时候,是谁得了利润,现在仔细看看,当时好几个股东都分得了股份,而且从当初的一些手写协议上来看,这次转让虽然价格不算高,但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要小看郑彦武这个人。”郭支队不急不躁:“他当初能做到那个地步,怎么也不会是泛泛之辈。如果他变卖股份,有一个人明显得到了巨大好处,他是能知道的。所以,表面上的功夫一定是能做好的。如果能被20年后的旁观者发现,那他这个当初的亲历者也太次了。我们要考虑的是,即便是有人获得了巨大好处,也是背后的利益交换,而不是表面上的。”
“嗯,郭支队说的有道理”,白松点了点头:“有一个侦查方向就是查当初这几个股东在郑彦武外抛股份的时候,是否有他们自己其他公司的股份变动或者相关大宗财产的交易情况。”
“嗯,不着急。”郭支队一点也不急。这案子他根本就没有抱希望,来这里就是做服务保障。
...
白松终于体会到了此类案件的侦办有多困难。
白玉龙当年作为办案的高手,曾经有幸跟着队伍去建业参与南大杀人案的办理,后来证据明显不够,案子一直就悬着。
时至今日,侦查还没有停止。
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但距离案发时间真的太久了。
如今再看18年前的这起南大杀人案,已经不太可能出现什么新的线索了,对老线索进行更高科技水平的重查,有没有结局谁也不敢说。
如果有一天真的破案,也可能是嫌疑人岁数大了,自己承认了。
白松这个案子也是,去当初郑彦武那套房子那里,已经被规划了小区,几十层的大楼拔地而起,当年这别墅往下20米的土都被挖走,全部铸成了地基。
现场证据早就灭世到太平洋里面了!
白松也逐渐理解郭支队为什么一直都不急不躁了,因为根本急也没用。
这种20年前的案子,几经时代变迁,想找到当初认识郑彦武的人都困难,即便有人认识,或者有人对郑彦武家属的死有过什么怀疑态度,也没用。
如果,大家运气爆棚,现在突然跑出来一个证人,说是知道当初的运输公司的老板的所作所为、被谁授意,都不见得有用。因为,即便跑出来这样的一个证人,还必须得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仅仅靠他的嘴巴,证据力太弱了。
(这两章没有墨迹,没有把派出所和查公司的事墨迹,但是依然不是啥主要情节,算是过度吧。今天晚上十点半才下班,之前只有不到半章稿,12点终于发出来两章,真的是太累了,晚安。
这个案子破案的钥匙在哪里,考一考大家~)




警探长 第六百八十一章 办案难2
郭支队真的是不急,这趟活能带着内勤来,就意味着这是持久战。
对白松来说,有个内勤在也不错,因为会议室那么多材料是有人帮忙盯着的。现在大部分的材料都是放在屋子里,只有开会的时候再搬过来就是。
今天,白松和郭支队等人与天华市局的领导通过视频连线召开了工作会议。
一般的着急的案子,会第一步就去找郑灿和郑灿的叔叔,或者直接找到郑彦武查案,但是过去了20年的案子,如果对案子不提前了解一下背景,笔录该怎么问都不知道。
对案子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有时候听到某个细节就能发现问题,而不了解的时候,听到什么都不会有感触。
下一步有三个工作计划,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当初公司的这些股东,一个个询问当年认识郑彦武的人;第二步是接触郑灿和其叔叔;第三步是把郑彦武叫过来。
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接触人?前期都只是接触各种材料?
因为即便是这一刻,依然没立案。
到目前为止,且不说凶手是谁,尚不存在任何证据可以证实当年的案子是故意杀人。
案子都立不了,哪能大张旗鼓。
...
周五下午,长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
“郭支队,咱们都是老侦查员了,这个案子你们的工作我们也都看在眼里,但是,立不了案,我们能帮你们的,也都是友情支援了。”当地的钟大队长直言道:“郭支队,恕我直言,这个事,能做的东西只有这些了。”
“没死,钟队,这个事我们不着急。”郭支队不急不躁:“现在就是慢慢查,尽可能地查,把能获取的线索穷尽。这个案子虽然没有立案,但是案子涉嫌的行为人可是已经进去了,别的案子早就立案了,目前怀疑是他一人所为,而且有他的同案犯指认,可以把一些手续暂时挂在他别的命案上面。”
钟队有些无语,这个事就同伙随便说几句,怎么从郭支队嘴里,好像就像是有三四条线索似的?
“您来也四五天了,您这边的报告我们基本上也看了,非常专业,您这边应该来了有十几个人,需要我们帮助的也不多,之前我们领导也跟您说了,就是咱们这边肯定是都开绿灯。”钟队道。
郭支队怎么会听不出话外音?这都是客气话。
这趟来,郭支队有私人关系,也找了一些。郭支队当然愿意为了办案去费一些人情,但是这不代表着他就会为了办案付出一切。
这案子现在还是个空中楼阁,郭支队难不成还要呕心吐血,把自己所有的人脉都耗在这里?
他现在找人帮忙,无论是用车、查一些手续,都只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已经很到位了。
“钟队,您这边帮的忙已经很多了,我们这个案子也不急,用我们天华市的话说,这事属于平地抠饼,前期把工作做得细致一点,后续工作也好开展一点。”郭支队道:“我不负责具体工作,这次来办案,基本上都是我们这边一个探组的探长负责。”
出门不提正副。
“对了,我还得跟您解释一下。”郭支队说话很客气:“我们这边正式忙案子的,其实就四个人。我们一共七个人,我和一个内勤不负责具体案子,还有一个法医也是不负责具体案子的。我们人少,所以我们出来,一点也不耽误我们市局的其他工作开展,基本上是要打持久战的,以后还是少不了和你们打交道。”
“就四个办案民警?”郭支队有些惊讶,但随即恢复了正常:“行,我们这边还是这句话,有需要的话,随时联系。”
...
郭支队和钟大队长都是正科级,虽然说听起来郭支队的名头好听一些,但实际上完全不一样。
郭支队在天华市局,可以说排不到几百号,而钟大队长在当地,可是想当当的人物。
比如说,同样是副处级,部里的副处级和地级市公安局副局长,能一样吗...
所以,也就是这么个情况了。
...
郭支队回去,打算给大家再开一个小会。
这五天,大家都累坏了,白松看的材料已经快有一人高了,柳书元和王华东给他打下手,也是学了很多东西。
现在的很多材料,价值太低、数量太多,已经没有看的必要了,郭支队打算让大家休息两天。
大多数时候出差是不能休息的,但是这次不知道要持续多久,郭支队也习惯了周末休息,所以让白松自行安排,周一再去查。
包括工商、税务等部门,人家周末也是不值班的。
这么一安排,白松倒是不习惯了。
啥?出差还带双休日的?这是啥操作?
当然,领导的原话不是休息,是自行安排。
这个真的触及到了白松知识的盲区了…
他不是没出过差,这几年天南海北的到处跑,去过的地方也不少,遇到的事情也蛮多,但是这个…不会啊…
有时候赵欣桥也说白松有点工作狂,有点不知放松和娱乐…因此这个事白松只能请教了柳书元。
...
与此同时,长河市刑侦支队这里,钟大队长正在办公室静静地看着白松写的进展和报告。
作为整个长河市的刑侦支队重案大队的一把手,钟大队长的眼光可是很毒的,这也是为什么他面对郭支队的时候,言语之中都是客气话,因为他看得出来,郭支队并不是那种一线办案单位的。
他刚开始接过报告,以为这是十几个人的队伍,忙了四天的成果,心里还有些轻视,直辖市就是兵强马壮,为了一个基本上不可为的案子来这么多人,但是听说是四个人所为,他有点不服了。
但他不得不服的是,这说是四个人所为,认真地看下去,所有的材料居然都是一个人写的,落款是白松。
1...192193194195196...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