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奉义天涯
经侦总队是涉密机关,防窃听工作那是基础工作,这东西到底是干嘛的?难不成有犯罪分子想通告这个东西对经侦总队进行窃听?
这有些想当然。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是个摄像头,可以实时拍摄...
可是按照现在这季节,五天有四天雾霾的状态,这...
实在是想不明白,白松还是决定第二天更曹支队说一下这个情况。
周一,开完会,白松拿着一本《有机化学》去了曹支队的办公室。
“曹支队,这是给曹宇带的书。”白松道:“您可跟他说,这书我没法送他,他要是喜欢,可以找地方复印一本。”
“好,我跟他说。”曹支队心情还不错:“最近案子怎么样了?”
说完,曹支队坐到了椅子上,示意白松也坐。
“上周四周五取的笔录不多,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白松想了想:“我判断,还需要忙两个周。到时候我能给您汇报一下阶段性的成果。”
“行,不着急。”曹支队点了点头:“你这个事,我没有跟其他领导说,你的心是好的,我也支持,你取的几份笔录我看了,还是有底子的,争取早点忙完,这个事,你也别跟专案组其他人多说了。”
白松感激地点了点头,复取笔录可能得罪人的事情,他还是有点头疼的。
也没必要多说一些别的,白松直接道:“曹支队,我还有点别的事情要跟您汇报,是关于我用无人机的那个事情。”
“嗯,你说。”
白松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了,直接把这几天的所作所为和昨天的发现说了一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取下来,研究一下是个什么东西的。”
“你怀疑这是个窃听或者录像的装置吗?”涉及总队的安全,曹支队很重视,坐的很直。
“这倒不是,但是总得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您说对吧?”白松道,“昨天我手受伤去医院,听说有人因为爬烟囱手破了,得了破伤风死了。我觉得就是我刚刚说的那几个人安装的,我担心有什么别的问题。”
白松仔细地讲了讲昨天去医院遇到的事情与这个事可能存在的关联。
“嗯,我知道了。“曹支队跟白松说了几句话,示意白松可以先去忙,有事再叫白松。
白松刚刚出门,曹支队接着嘱咐了一句:“今天就暂时别去提讯了,先把这个事情搞明白。”
“明白。”
...
白松这一等,就是下午了。午饭后,曹支队又叫了白松,一起到了门口。
“中午的时候,从技侦那边借调的携带机械臂的无人机过去看了一下,确实是存在你说的东西,但是固定的很好,而且有一个卡槽,那个卡槽的安装时间应该不短了,用机械臂取不下来。”曹支队道:“考虑到直接爬上去比较危险,我找消防部门借了一辆75米升高的救援车。”
...
咱们玩的不是一个游戏啊...
...
白松和曹支队一起出了门,上了车,离开大院之后不久,就在工厂的院子门口看到了一辆大型的消防车。
白松对一些事情可能不了解,但是曹支队却非常重视。经侦总队对于泄密问题是零容忍的,哪怕这个设备不存在任何危害,也不可能放任存在,即便取下来会“打草惊蛇”,也绝对不能容忍。
废弃工厂的大门已经彻底打开,门口有几个人站着,不像是警察,也不像是消防员。
“这是?”白松有些不解。
“这片土地是有公司归属的。”曹支队看着烟囱,“咱们总队进来一趟,还是要跟人家公司说一下的。”
额...白松有些不好意思,曹支队肯定是知道他翻墙进来的事情......
有了专业的设备,这个事变的非常简单,随着消防车的升高,很快的,这个体积不大的设备就被取了下来。
注1:破伤风的疫苗,是采用类毒素基础免疫,通常需注射三次。
而如果存在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的情形,则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tat),若注射时间与破创时间超过12小时,剂量加倍。
警探长 第三百三十九章 电话
曹支队仔细地看了看这个设备,体积也就只有一个路由器这么大,不过分量倒是挺重的,电池还真不小。
曹支队看了十几秒,递给了白松:“这上面的英语单词是什么意思?”
白松接过来,看了看,这也是进口货,上面还有一个方向可变的信号接收与发射设备,从英文单词的释义来看,这是一个信号中继器,影响范围有一千米左右。
“类似一个ap,也就是wifi,能和其他的设备互联,具体的功能我就不知道了。”白松四望了望,“这附近也没有什么设备啊。”
白松一下子看到了远处的高楼,说道:“曹支队,我感觉很可能与前几天遇到的黑电台有关。”
说到这里,白松一下子想到,黑电台的事情好像没跟曹支队说,结果曹支队直接点了点头:“行,那我回头问问天北分局,这种东西距离咱们这里这么近,得查到底。”
“好。”白松看曹支队应该知道了这个事,就没有多说。
“先放你这里吧。”曹支队道:“你回去把这上面的英文全都翻译一下,给我拿过来,然后我去找一趟技术部门。”
...
白松回了自己的屋子,打开了手机翻译软件,这上面很多单词他并不认识。
基本上就是一些功率、标号等信息,翻译起来还是不难的,只是这个生产厂家...
白松有些不解,为什么会似曾相识呢?他可以保证,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中继器等设备...
不,见过一次,上次在南黔省遇到的那个,干扰器,也是一个国外的厂家。纵使白松的记忆力再好,也记不清那边的那个是什么品牌了。
拿出手机,白松拨通了任豪师兄的电话。
“喂,师兄,您好”,白松打了个招呼。
“你好啊,白松,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有什么事吗?”任豪接到白松的电话,听起来心情还不错。
“师兄,给您打电话,打扰您了。有个事情得麻烦您。就是上次,咱们一起办的那个案子,当时有一个全频段的信号干扰器,您还有印象吗?”
“有。”任豪道:“那个东西很少见,我印象比较深。”
“这东西现在在哪里,你还能找到它吗?”
“不在我这里,不过也不难找。”任豪顿了几秒:“你这样吧,等我十分钟,我应该就能查到在哪里,你找这个东西有什么事情吗?”
“我想看看上面的铭牌。”白松道:“金字旁的那个铭。”
“行,你等我一会儿。我找人给你拍照片发你微信上。”
“谢谢师兄。”
挂了电话,也就是六七分钟,白松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任支队长发过来的照片。
白松打开照片,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生产厂家,确实是一个地方生产的。
是巧合?还是?
白松还没想,任豪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收到了吗?”
“收到了收到了,谢谢师兄。”白松有些受宠若惊,师兄这也太客气了。
“别客气。”任豪唠起了家常:“好久没和你联系了,你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师兄您呢?”
“我还那样,没换地方。对了,你问这个铭牌的事情,是有什么别的事情吗?”
“我这边有个案子的设备,也是这个牌子的,不知道跟您那边有没有什么联系。”
“嗯...”任豪沉默了足足十几秒,“你还记得你在南溪村的时候,有个命案吗?”
“记得,人不是被抓了吗?”白松有些疑惑地问道,怎么提起这个事情了。
“嗯。当时那个死者的同乡,也就是那个被你们救了的那个瘦高个,在你们走了之后不久,也被人杀害了。”
“什么?他也死了?那边的犯罪集团不都被清理干净了吗?他因为什么事被杀了?凶手抓到了吗?”白松很是震惊。命案这种事情,可不是说说玩的,这是公安局的底线,这种案子,无论谁在任,也得一查到底。
“人抓到了。与第一起命案没有直接的关联,这个瘦高个,是在村子里与一个外村人发生冲突之后,动手之后,外地人带了一把匕首,跟他刺了过去,结果一下子把他杀了。
凶手当天就抓到了,现在都判刑了,死缓。”任豪道:“这俩案子都很蹊跷,第一个谋杀的那个枪毙了,俩人之间看似没什么关联,可是你也知道,命案毕竟很少见。”
“确实。”想了几秒钟,白松道:“这太巧了,这俩凶手之间,就没什么共同点吗?”
“没有。”任豪说完,接着道:“也就当和你聊聊天了,这俩案子都结案了,你也不用琢磨太多。”
“嗯,谢谢师兄了。”白松道:“应该也就是巧合吧。”
“嗯,别客气,就是随便聊。”任豪又继续和白松唠了几句家常,了解了一下白松最近的情况。
挂了电话,白松心事重重。
破案这种事,越是巧合越要关注。
案件的办理,就是把所有的线索都穷尽,然后组合的过程,白松也不是不信任当地的警察,毕竟有任豪师兄都关注了这个案子,如果有什么问题,那一定是有所发现的。
没什么好的线索,白松先在网上查了查这个设备的公司,发现这家公司确实是在网上可以查到,而且还是一家先进的电子设备公司,最近也正在向手机行业进军。
既然如此,这也是巧合吗?
虽然这些年,高科技犯罪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总归还是少见的犯罪形式。
想了想,白松给孙杰打了电话,他记得,孙杰在村子里的时候,和这个瘦高个的好朋友--修车的眼镜男王安泰关系很不错,也许对于瘦高个的死亡,多少会有一些额外的了解。
孙杰听说这个事比白松还震惊,连忙挂了电话,就去跟王安泰了解了一下,然后把情况跟白松说了一下。
瘦高个的死因是流血过多,袭击者失手刺到了动脉,俩人是在吃饭的地方闹的矛盾。犯罪嫌疑人是个外地人,这是第一次与瘦高个闹纠纷,王安泰悲痛地告诉孙杰,当地的警方也对他询问过。
警探长 第三百四十章 中继器
南黔省太远了,白松更是完全没办法把手伸过去,按照任豪师兄的说法,这个案子纯属巧合的概率反而更高一些。
把这些事暂时抛在脑后,白松查着翻译软件,慢慢地做完了翻译,把设备给曹支队拿了过去,并大体解释了一番这个设备的公司情况和设备的状态。
“从字面上来说,这个东西不具备窃听的功能对吧?”曹支队安心了一些:“我一会儿安排人去研究一下。”
“好,那曹支队,我明天继续出去提讯,没问题吧?”白松问道。
“去吧。”
曹支队说完,见白松不动,有些疑惑:“你咋不走?”
“额...曹支队,我能申请一辆车吗...”白松为自己的油箱祈祷了一下,人穷志短啊...
“行,用吧,从王队那里拿。”曹支队说完,接着道:“但是以后如果用车紧张的时候,尽量还是不要占用公车,毕竟你去提讯这个事情,我没法跟其他领导讲。”
“谢谢曹支队!”白松很高兴地跑掉了。
再有三五天,比较远的几个看守所就能跑完了,剩下的,十几公里左右,用自己的车子也不心疼。
回了屋子,白松先联系了一下王亮。
王亮是乘坐高铁过去的,刚刚到达目的地,跟白松讲了一下,这个gps的坐标有点麻烦,可能要多等一段时间。
这倒是不着急,白松知道,即便知道了坐标点,自己也一时半会儿不会过去,而且因为有其他车子拉走了这些疑似是钱的货物,坐标点并不一定有效。
白松拜托了一下王亮,如果有其他的查询,需要前往当地的公安局调查相关资料的话,顺便帮忙查一下那辆车子。
这种车子,放眼整个湘南省,应该也不多。只是不知道当地的查询系统,是否支持直接查询车型这种搜索方式。
和王亮聊了会儿天,白松才发现班上的微信群聊得不亦乐乎。
昨天聊了一些派出所的奇葩案子,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白松班上三四十个同学,有一小半的去了派出所,剩下的大部分在机关单位,还有一些例如郑朝沛(辞职)、周璇这类没有当警察以及考研的,大家在群里聊得很嗨。
当前阶段,很多诸如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绝大部分都能得到有效的打击,但是很多案子,诸如电信诈骗之类,一直难以让百姓满意。
破案率并不高,尤其是小额的诈骗,一旦使用了假id、假用户名之类的情况,犯罪成本并不高。
白松之前在三队的时候,王亮那边搞得电信诈骗案件,就有不少到了最后也破获不了,能移交到王亮这里的还好。很多游戏里小额的诈骗,有的价格低到人民币几毛钱甚至几分钱!
这真的不是扯,比如一款2008年国内上市的游戏地下城与勇士,当年有一个低级别的图叫僵尸王,带一次3000游戏币(按照当时物价大约是两分钱左右),很多人就收完钱跑掉,这当然也是诈骗,而且真的有人报警。
案子实在是太多,假信息、假ip、vpn太多...总之是非常麻烦。这类诈骗案件,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防相结合,一方面打击,另一方面宣传防范。
大家聊到这里,就互相呼吁了起来。
一起做一点事,多做一些宣传,能多一个人看到,可能就少一个人上当。
不得不说,人多力量还是很大的,组织了一些防骗的小知识,大家纷纷通过自己的朋友圈、社交账号进行了分享,而直播界大v周璇更成了这个活动的重要人物。
最常见的诈骗方式集合了一下:
微信、qq直接发二维码借钱的(2013年底普及,现在只是刚刚出现这技术);
网上兼职;
年利息8%以上的投资;
刷单诈骗…
…
这可是好事,白松突然想到,自己的某博,好像还有几十万粉丝呢!
关闭了通知,白松重新上了自己的号,转发了大家写的内容,然后就关闭了某博。
...
下午下班的时间,曹支队又给白松打了电话,让白松去一趟。
看来是那个设备的情况有着落了,白松一路小跑着去了曹支队的办公室。
“没储存设备?”白松听曹支队讲了一番,十分不解:“这东西是什么?”
“技术部门说就是一个中继器,发射频段是超短波,具体是啥意思报告里也没提。”曹支队把一份简短的报告递给了白松:“你们大学生,这都是高材生,你给我讲讲啥意思。”
报告都出来了?到底是有领导关注的事情,就是不一样啊…白松接过了简短的报告,看完之后跟曹支队解释道:“咱们常见的wi-fi,是超高频的无线电波,波长在厘米层次,发射距离短。这个东西是甚高频的无线电波,波长长,在1-10米的范围内,发射距离长。简单来说,咱们常见的fm广播,就是这种米波;常见的am广播,就是中波,波长是fm的一百倍。”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东西是发射fm广播的吗?”曹支队听懂了,半导体谁都用过。
“并不是,这功率差远了。这就是个中继器,之前天北区那个黑电台,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是胜在功率大。这东西是一个适配的中继器,可以给那些黑电台发射信号,用于控制和播放。
那个黑电台没办法直接连接手机,但是通过这个中继器就可以直接播放手机上的内容,而且没有由于没有存储设备,即便被我们发现,也没用什么好线索。”
“这不是一般的犯罪嫌疑人。”曹支队点了点头:“既然不涉及咱们总队的涉密问题,就还好。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事情总队领导都知道了,这样吧,最近你不是要出去取笔录吗?我给你安排辆车,你拿着你的无人机,把这附近的高层楼顶和一些无人工厂的顶部都转一转,如果还有发现及时跟我说。”
“好的曹支队,我这几天多转转。”白松认真地回答道。
“嗯,给你来一把钥匙,你拿着。”曹支队道拿出一把车钥匙:“这辆车你这俩周随便用,如果有闲置就交到王队那里。”
“好,谢谢曹支队!”白松大喜。
警探长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关键证人?
白松把公车钥匙放进了自己的桌子抽屉,对于财政状况并不良好的他来说,开这个桑塔纳比自己的车子好多了。
这次去上京,白松倒是没怎么花钱,但是良(pin)好(qiong)的成长过程,养成了勤(she)俭(bu)节(de)约(qian)的好习惯。
现在随着职务调了副科,白松的月薪已经过了5000,养活自己还是很轻松,白松打算发了下个月工资之后,自己也买一架无人机,想着,就给王华东打了电话。
“就搁在你那里吧,我看到有新的型号,续航有20分钟左右,主要是摄像头更高清,我就买新的了。”王华东听说这个事,直接说了几句,就把电话挂了。
...
白松迷茫了,按理说,他的工资应该比王华东高一些啊...
...
和富二代交流真的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白松想了想,又给王亮打了电话。
王亮等人的第一天并不顺利,左萍萍的家很好找,但是人不好找,从左萍萍的老家人那里问过,她早就不在家了,去哪里了也没和家人说。
“你别急”,白松听得出来,王亮有点着急了,“湘南那边你也没去过吧?我记得还有各种古镇啊、国家森林公园啊什么的,可以去转转。”
“开啥玩笑啊,我这是出公差啊!”王亮无语了:“再说,哪有钱到处跑啊。”
听到你说你也没钱我就放心了...白松小声嘟囔了一句,这才说道:“左萍萍拿到了这么多钱,肯定会存进银行之类的,明天你们去银行查查她的账户,然后根据这个来找她吧,我估计她会有大额消费,你们做好长时间作战的心理准备。”
“嗯呢,只能这样,好在来之前,李队都给我们做好了准备,各种材料带的比较齐全了。”
“嗯,慢慢来~”
打完电话,白松心情好了很多,晚上就不回家了,白松直接在单位住了。
转过天来,白松拿好了相关手续,带着柳书元开启了提讯之路。
终于没有了车子的限制,白松重新回归了之前的提讯方案,按照原计划,按顺序给这些在押人员取笔录,先问的都是很配合民警的这部分人,这样一来工作显得轻松很多。
白松很喜欢这种充实的状态,柳书元则根本习惯不了,本来下班的时间是下午六点,但跟着白松跑,每天回来都要披星戴月。
本来看守所下午五点左右就要下班了,但是白松忙完还会跑到附近的小区和工厂找黑电台的事情,这样一来每天都得七点多才能休息。
一连忙了两天,周四下午,对一个负责公司内部采购的人那里,终于得到了一些与之前笔录和记录有明显出入的内容。
“你还记得你之前说的是什么吗?”白松平静地跟嫌疑人问道:“你之前说的都很好,很多地方也很配合,而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举他人违法犯罪,这对你的最终量刑很有利。但是,你现在跟我说的情况,可与你之前的不符。”
每个人都会说谎,而且绝大部分人一生中或多或少的要说成百上千个谎言,无论善意还是无意亦或是故意。
有的谎言,比如说,出轨的丈夫告诉妻子,我没有出轨。这样的谎言往往能记一辈子,只要不被发现就行。但是大部分的谎言是记不清的,因为说谎的时候,就没有提前多准备,只是脱口而出,而事后自然不可能为了每一个谎言都刻意加深印象。
白松这么一问,被问的女嫌疑人的眼神就有些游离。
“你是不是在想,如何才能把这个话圆回去,这样对你最有利?”白松没给她多想的机会,“我现在这里只给你一次机会,我给你取完笔录之后,估计一时半而是肯定没人来找你了。你现在如果说实话,那你还算是坦白,否则你想坦白也没什么意义了。”
接着,白松又说道:“你们这案子同案犯非常多,你自己考虑一下吧。”
女子还是不太配合,“警官,我现在有点记不清了。”
“好。”白松指了指电脑屏幕:“你前面说的,我也都记录下来了。从现在开始,后面你的回答,就是记不清了,对吧?你怎么说,我怎么记。”
这些天取了这么多笔录,白松已经把主犯嫌疑人的状态有所勾勒。长相普通、身高175左右,体态中等,说话很少。白松的感觉,嗯...这个人...有点像王华东那种状态,对钱反而不是特别在乎的样子。
女嫌疑人看到白松准备结束询问,纠结了,但是还是一言不发。
“行,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女嫌疑人不说话。
“以上属实吗?”
不语。
白松直接打印了这一份,“你签字吗?不签字我直接在后面注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