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大神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江中小白
“大人的意思是……”崔呈秀大为震惊,愕然抬头。
他这是会错意了,以为罗飞羽还是有取朱家江山而代之的想法。
罗飞羽哈哈一笑,很坦然说道:“你想多了,我对老朱家的那个位子,一点兴趣都没有。相反,我是努力想要让大明再次强大起来,让大明帝国能够延续下去!”
崔呈秀站起身来,深深一揖,很郑重其事地说道:“大人鸿鹄之志,在下拜服!”
“嗯,你这么说,其实也差不多。”罗飞羽答道,“你可知道,我为什么不杀你,以及其他的那些人,而只杀掉魏忠贤的亲族和太监宦官?”
崔呈秀愣愣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罗飞羽示意他坐下,解释道:“魏忠贤的亲族自不用说,宫中的那些个太监,其实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但你们不一样,我要是把你们都给杀了,令得朝堂为之一空,痛快倒是痛快,天下人也是觉得大快人心。可是杀了之后呢?你说会出现什么情况?”
“东林党人会重返朝堂!”崔呈秀心里有些开窍了,迟疑着答道。
罗飞羽点点头,“是的!东林党人肯定会重返朝堂。然后这帮人会怎么对待我?肯定不会是感恩戴德,对吧!而是会想方设法把我给排挤出朝堂之外。”
“大人明鉴!”崔呈秀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罗飞羽接着说道,“阉党也好,东林党也好,只要是结党营私,就免不了争权夺利,相互恶斗。东林党人虽然天下风评甚佳,但是论到办事情,我更宁愿相信你们这帮听话的人。”
崔呈秀再次站起身来,肃然答道:“在下明白了!”
“这就是我要做的第一件事,”罗飞羽说道,“今后啊,朝堂上的事,我们要改变个玩法。”
“东林党人也好,其他人也好,只要是人才,都尽可以大胆地用。”
“但是我们,始终要把握着朝堂的主流!这个地位不能丢了!”
“打口水仗,打笔墨官司,你们这些人十分在行。当然我们不能仿效魏忠贤那一套,罗织罪名,抄家灭口。而是要就事论事,以理服人!”
“大人,这个……”崔呈秀再次听糊涂了,不解地问道。
他心底里觉得,罗飞羽还是把朝堂上的斗争,想得太简单了。可是他又不能这么提醒罗飞羽。
罗飞羽微微一笑,答道:“当然了,如果对方不讲规矩,不讲道理了,暗地里动刀动枪了,或者有人上下其手,贪赃枉法,贻误了军国大事,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那个时候,就是该动刀子的时候。而动刀子,那就是我擅长的事!”





大神诸天 57 要做的事
这么一说,崔呈秀心里再次一震。也再多明白了一些。
他在心里默默地琢磨着罗飞羽的这番话,真正体会到罗飞羽与魏忠贤之间的不同。
魏忠贤的判断原则很简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切都是以个人的好恶为准绳。而罗飞羽则是以办事为准,以能力为依据。
同样是权臣,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两个人的所作所为,就完全不同了。
崔呈秀沉思片刻,回应道:“大人的这个意思,在下明白了。”
“你真明白了?”罗飞羽反问道。
崔呈秀再次一愣,微微低下头,低声答道:“这个……在下……其实不是很明白。”
“这就对了!”罗飞羽答道,“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可以多问几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崔呈秀老老实实地答道。
“其实不难理解。”罗飞羽解释道,“这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就是用人。你可以去和吏部尚书周应秋好好商议商议,属于我们的人,也不是那些只管溜须拍马就行,而是要能真正办事的,真正能把事办好的能干人。”
“是不是东林党人,是不是与我们意见相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干事!”
“当然了,那些不问黑白是非,逢我们必反的人,那就得多留个心眼,实在要用,也先放到闲职上去用一用,比如说翰林院啊,让他们去当个清流,孤芳自赏好了。”
崔呈秀这下是真的明白了,长吁一口气,答道:“是,在下这次明白了。”
罗飞羽点点头,说道:“好,明白了就好。第二件事,就是关于辽东的。你推举的人才名单中,孙承宗战绩功勋用人和策略都相当不错,他为何会辞官还乡?”
崔呈秀老脸一红,答道:“此事与在下也有些关联。大人是要听听详情吗?”
罗飞羽沉吟道:“不局限于这件事,你把所知道孙承宗的所有事,都细细讲一遍。”
“是!”崔呈秀答道,“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士,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第二……”
崔呈秀看来很是下来一番工夫,其实当时他按照罗飞羽的要求,写了那份名单之后,罗飞羽只是问了一句,问的就是孙承宗和袁崇焕两个人的名字,以及现在的近况。
就这么一句,崔呈秀就记在心里,回去后很是下了一番工夫,深入了解孙承宗和袁崇焕的详细情况,以备罗飞羽问询。
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这么一讲,就是小半个时辰,崔呈秀从孙承宗的祖宗三代开始讲起,一直到他因为拒绝魏忠贤的拉拢,被他们这帮人抓住机会,不停上表参他,这才逼得他愤而辞官还乡。
罗飞羽嘿嘿一笑,问道:“这都是魏忠贤的意思吧。”
崔呈秀老脸一红,没有吭声。
其实很显然,这既是魏忠贤的意思,也是崔呈秀等人揣摩上意,才这么群起而攻之。
罗飞羽没有再继续,而是问道:“算算时间,孙承宗是不是也该快到了?”
在天启帝驾崩那天,罗飞羽就让崔呈秀派人去请孙承宗进京。算算时间,这么几天的时间过去了,孙承宗也的确是该到了。
崔呈秀答道:“大人明鉴!打前站的人今天已经回报,孙将军明天午时时分即可入城。”
罗飞羽很是有些震惊。怪不得崔呈秀能够成为魏忠贤手底下最为得力的权谋之士,这还真不是因为他只会拍须溜马,而是崔呈秀真的很能干。至少在孙承宗这件事上,崔呈秀所做的,就屡次超出了罗飞羽对他的期待。
他点点头,赞道:“很好!看来我没有看走眼,你果真还是能干事的!”
崔呈秀得到罗飞羽的认可,欠身谦虚答道:“大人缪赞了!”
“你能骑马吧。”罗飞羽问道。
崔呈秀点点头。
“那好,”罗飞羽说道,“明天你随我一起,去城外迎接孙承宗。记得姿态放谦卑点,态度诚恳点,向他认个不是。”
“是!呈秀谨遵大人吩咐!”
“看来你还没理解孙承宗对我们的重要性,”罗飞羽很有耐心地说道,“辽东战局,已是日渐糜烂,在不可收拾之前,我得找个将帅之才去稳定住辽东战局。这个人非孙承宗莫属!你明白了没有!”
“是!呈秀明白!”崔呈秀面色一凝,答道,“只是呈秀担心,孙将军不会依附,他这个人,不党不争,刚正不阿,软硬不吃。”
罗飞羽点点头,答道:“嗯,我自有办法。魏忠贤拉拢不了孙承宗,不代表我拉拢不了。况且我也不是要把他拉拢到我们这里来,而是以国士待之,把辽东托付给他!”
崔呈秀面色一变,急忙说道:“大人,这样……是否太过冒险?”
罗飞羽摇摇头,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稳定辽东战局,就是我要做的第二件事,关键就是孙承宗,以及由他去培养一批能战善战的将领出来,比如那个袁崇焕,也是孙承宗手下的得力干将,对吧。”
崔呈秀点点头,心里却着实有些震撼。
他从罗飞羽身上,看到的是强大的自信,掌控一切的自信。这点特质,在魏忠贤身上的他都从未见到过。
在崔呈秀凝神沉思时,罗飞羽接着说道:“第三件事情,才是拥立新帝的事。我知道你们很担心,为什么我不赞成立即就拥立新帝,而是提议宗人府与内阁一起,召各地藩王带着子孙入京,既是为天启帝大葬,也是考察挑选贤能。难道你们以为,这个事情就是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
崔呈秀愕然抬头。
罗飞羽从红檀木书案后站起身来,在偌大的书房里踱步。崔呈秀静静地看着他,等着罗飞羽再度开口。
“这些想法,我暂时只告诉你一个人。”罗飞羽倏然转身,看着崔呈秀,很严肃地说道,“你可以先好好琢磨琢磨,这些事情要做,该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又会有那些阻碍和困难。”
“是!”崔呈秀站起身来,答道,“大人请明示。”
罗飞羽点点头,说道:“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为何自太祖、成祖以来,历十五帝,总是会有魏忠贤这样的宦官乱政?根源何在?”




大神诸天 58 皇权
崔呈秀直接愣在那里,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对大明的历代帝王,他可是比罗飞羽还要熟悉得多。只是稍一沉吟,立刻就知道,罗飞羽说的这种情况,可不是夸大其词。
太祖立国,鉴于前朝宦官之祸,立下规矩,宫中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朝政。但是从成祖靖难时起,开始重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私诸事等。
至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此后一代甚于一代,直至如今的局面。
禁宫宦官二十四衙门,分十二监,四司,八局,尤以司礼监权势最为显赫。司礼监掌印,批红,传旨,总管禁宫宦官二十四衙门,也凌驾于朝堂内阁、六部、各州道府之上。
崔呈秀把自己的这些认识,合盘托出。罗飞羽点点头应道:“是的,你说的没错,但其实还是没有触及根本。你想想,宦官的权力,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皇上!”崔呈秀眉头微微一跳,答道。
“是的,”罗飞羽说道,“宦官专政,权倾朝野,但是不管他们如何跋扈,如何嚣张,倾覆总是在一夕之间。为何?因为他们的倒台,其实也只不过是因为皇上的一句话而已!”
崔呈秀有些听糊涂了,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罗飞羽答道:“这就是我要做的第三件事情,也就与立新帝有关。要想避免宦官专权,就得限制皇上的权力!”
“啊?这个……”崔呈秀彻底惊呆了。
限制皇上的权力?
这个可要怎么限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社稷就是天子家的,皇上的权力,可要怎么限制?
罗飞羽微微一笑,说道:“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并且经历过这么宦官专权祸害以来,肯定有不少士大夫在琢磨这事,只是不得其门而入,且时机不对而已。”
“但是现在,就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崔呈秀脸上露出迷茫的神色,他看着罗飞羽胸有成竹的样子,立时心里如一道电光闪过,当即深深一揖,说道:“大人,在下愿闻其详!”
“好,你先坐下,听我慢慢说,并且此事一定要严格保密,暂时你一个人知晓,一个人好好琢磨琢磨。”
“是!”
罗飞羽也走到红檀木书案后坐下,沉吟片刻,说道:“这事挺复杂,我们得一步步来。这一次,天启帝驾崩,信王自缢身亡,无人继承大统。既然要拥立新帝,内阁,六部,五寺,都察院,通政司,州道府,就可以联合起来,拟订一份……契约,制定大明帝国权力分配格局。”
“具体来说,百官拥立太祖子孙为帝,千秋万代,不可更改。百官的升迁罢黜,军国大事的决议,皇上只能同意或者不同意,而不能直接以一己之意而左右之。”
崔呈秀默默品咂着罗飞羽的这个主意,不解地问道,“这个的意思就是说,皇上不能把自己的主意,直接传旨给内阁六部各州道府。”
“是的!”罗飞羽答道,“皇上的权力,就只是同意或者不同意。”
“那如若皇上不同意这么做呢?”
罗飞羽笑着答道,“各地藩王,那么多子孙,总有人会为了这个帝位,而愿意与百官合作的。”
这句话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实际上罗飞羽还有后半句没有说出来。如果没有哪个皇族肯如此配合,再立个其他姓的人当皇帝,也未尝不可啊。
但是这个意思,罗飞羽不敢说出来。
崔呈秀心里一震。终于明白了为何罗飞羽坚持要召各地藩王带着子孙进京。原来如此!
不过他还有很多疑问,再问道:“如若皇上一直不同意内阁六部百官的决议呢?”
“很简单,第一次不同意,内阁六部九卿复议。第二次不同意,再扩大范围复议。还不同意,那就是不需要皇上同意了!”
崔呈秀听得脑袋有些晕晕沉沉的,嗡嗡作响。
罗飞羽的这番话,简直就是震耳发聩,发前人之所未发。但是崔呈秀心底里却觉得,这个主意,的确是能从根源上解决宦官专权这个大祸害的。
宦官之所以能够专权,说到底就是皇上信任宦官,用宦官来对付朝堂百官,用宦官监军,监察百官。皇上的一句话,一道圣旨,就能决定百官升迁生死,家族覆灭兴盛。宦官围绕在皇上身边,传递的是皇上的旨意,无人可以制衡,以至于百官根本分辨不清楚,哪些真正是皇上的意思,哪些是宦官矫诏的意思。
在这个皇权为中心的权力游戏中,文官集团天生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但是皇帝却只有一个,治理国家,保持天下稳定,还是得靠这些文官集团和武将,如果想要避免政令不出紫禁城,皇帝很多时候,也受制于百官的制约。
一代接一代,一年复一年,就这么纠缠着,争斗下去。但是现在,罗飞羽的这个主意,却是要彻底终结这个局面。
罗飞羽与崔呈秀一番深谈,一直到深夜,这才让崔呈秀离去。
但是罗飞羽还是没有睡意。
他坐在书房里,犹如老僧入定那样,闭目沉思。
崔呈秀的表现,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个人很圆滑,很善于见风使舵,是个不折不扣的利己主义者,但是能力和胆识都甚佳。
这样的人才,如果前几天一刀给杀了,那就会相当可惜。至于崔呈秀身上的污点,在罗飞羽眼里,根本就算不得什么。魏忠贤权势滔天时,就连内阁四位阁老,也都顺着他的意思行事,朝堂内外,天下百官,也都是唯魏忠贤马首是瞻,没有例外。
罗飞羽想要做的几件大事,还没有完全说出来,只能一件一件地去推行。如果他只是为了掌控这方世界,大可拥立一位新帝,然后安安心心地当自己的权臣,也就足够了。
但是他想要做的,并不止这些,而是想要让这方世界能够稳定发展下去,能够让大明长治久安,一代代传承下去,避免走上历史上的那条原辙。
所以他想要做的,就是更多。
在他眼前,玉玺犹如真的那样,熠熠生辉,仿佛镀上来一层柔和的金黄色。进度条仍旧缓慢地增长着,以至于根本看不出来有增长。
书房里,没有罗飞羽吩咐,没有人敢来打搅。罗飞羽从贴身处拿出真正的玉玺,与眼前的玉玺图像相对比,他立刻不由得紧皱着眉头,感觉到十分惊讶。
真正的玉玺,在随着进度条的进展,而在虚化一般。而眼前的玉玺图像,则是在同步实化!
这就有意思了,原来掌控一方世界,是这个样子的!罗飞羽无师自通,顿悟了过来。




大神诸天 59 出迎
第二天一早,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出正阳门,顺着正阳门大街,直接从永定门出城。
领头的正是罗飞羽,他一身便服,但是陪同他的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陆文昭,以及手下的锦衣卫总旗校尉,则都是身穿锦衣卫甲衣。
兵部尚书崔呈秀骑着一匹栗色骏马,也是一身劲装便服,看起来倒不像是个士大夫。
除此之外,丁白缨以及她的那两个徒弟,丁泰和丁翀,也都应罗飞羽的要求,一同随行。
信王朱由检自缢身亡之后,丁白缨虽然十分的不可理解,也一度对罗飞羽极为愤恨,可是在师兄陆文昭的劝慰下,她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
罗飞羽也是通过陆文昭,辗转从丁白缨那里,才搞清楚那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在罗飞羽开始行动之前,信王朱由检还是很有接纳罗飞羽的意思。可是在罗飞羽一把火烧了锦衣卫案牍库之后,信王朱由检在得到丁白缨的禀报时,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可是转瞬间,又有了新的担心,担心罗飞羽偷偷拿到宝船监造纪要。
所以他命令丁白缨率人去证实一下,如果罗飞羽拿到了宝船监造纪要,就说明罗飞羽别有用心。如果罗飞羽很坦荡,那么就通过了考验,可以接纳。
结果,当然就“证实”信王朱由检的担心。罗飞羽竟然拿宝船监造纪要来要挟丁白缨。
当罗飞羽听陆文昭说起这事时,不由得相对无语。就连陆文昭也是觉得,这样的主子,实在是没法为之卖命。
用人多疑,急功近利,虽然十分勤勉,却弥补不了这个重大的缺陷导致的严重后果。
好在如今信王朱由检已经自缢身亡,大权已经掌握在罗飞羽的手中,陆文昭也在锦衣卫内连升三级,让他又看到盼头。
这一路上,都是宽敞的驿道,一行人所到之处,无论是过往的马车行人,都是纷纷避让,唯恐挡了这群锦衣卫大人的道。
京师内外,谁不知道锦衣卫那位新上任的指挥使罗大人的赫赫威名,更有诸多离奇的传说,说这位罗大人是天上武曲星下凡,天生神力,单人匹马入宫,在百万军中取魏忠贤的首级,如探囊取物。
就是因为这件事,也是因为“指挥使罗飞羽率锦衣卫诛杀魏忠贤”这句话,锦衣卫在民众眼中的形象,一下子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得可亲可敬起来。
午时时分,一行人已经迎出50里外的驿站。这里是进京的最后一站,除了驿站之外,这里还有客栈酒楼,形成为一处繁华的小镇。
一行人一到,一众锦衣卫就四处散开,打听孙承宗的行止。
“大人,这里的春风楼,苏式菜肴堪称一绝,正适合歇歇脚。”崔呈秀建议道。
苏式菜肴,就是以苏、杭二州为中心的美食佳肴。苏杭一带,已经是大明帝国的经济中心,商贸发达,交通便利,也是文人雅士聚集的风花雪月场所。
罗飞羽欣然同意,一行人策马来到春风楼,门口的小二一看这架势,都有些踌躇不敢上前。
“小二!给这几位大爷安排上好雅座!”丁白缨主动招呼道。
小二面露难色,显然是畏惧陆文昭的这身锦衣卫甲衣,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罗飞羽微微摆手,说道:“没有雅座,大堂的座位也行,小二,带路。”
店小二如释重负,忙不迭地带着众人上二楼,等到罗飞羽落座,回头一看,丁白缨以及带着她的那两个徒弟,在另外的空桌上就坐。
“大人,她们……这样……”陆文昭低声解释道。
罗飞羽答道:“无妨,她们自便就是。”
这一桌,也就罗飞羽和左右两边的陆文昭和崔呈秀,硕大的圆桌,还空着一大半。
二楼大堂里,已经坐得七七八八,空桌甚少。本来人声鼎沸,此刻见到陆文昭身穿锦衣卫甲衣,邻座的客人纷纷闭嘴!不敢多言。
魏忠贤虽然已经身死,可是锦衣卫和东厂的威名,可是家喻户晓的。没有人敢在锦衣卫大老爷面前,还能高谈阔论的。这要是说漏了嘴,立刻就是家破人亡的大祸事。
顷刻之间,整个二楼大堂,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默不作声地闷头吃饭,可是眼角余光,却不断地往这边瞄。
眼尖的人已经认出来,陆文昭身上的锦衣卫甲衣,品秩可不低,甚至于有人认出来,这是镇抚使的甲衣!这些人显然搞不懂,居中而坐的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为何会是这位锦衣卫镇抚使作陪。
罗飞羽顾盼自然,时不时与崔呈秀和陆文昭低声说上两句。一应点菜张罗诸事,都是崔呈秀在张罗。
过不多时,精美菜肴如流水一般,端了上来。
罗飞羽三人还没开始动筷子,二楼楼梯口处,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锦衣卫小旗一路小跑着,跑了上来,到罗飞羽身边,低声禀道:“大人,孙将军一行到了!”
话音未落,楼梯口就再次传来一群人的脚步声,有人在说了一句“孙将军请!”,回应的却是一声冷冷的一哼。
罗飞羽微微一笑,出发之前,他就特别让陆文昭叮嘱下去,见到孙承宗时,一定要态度谦恭点。现在看来,孙承宗对锦衣卫的印象可就很一般了。
算算时间点,孙承宗一行也多半就是这个时间点赶到这里。崔呈秀点了满满一大八仙桌子的菜肴,也是有预计到这一点的考虑。
一行人走了上来,领头的,是个老者,精神抖擞,身材瘦削,相貌奇伟,颌下留着三缕胡须,张开来,如同戟一样,与他那张国字型的脸,以及带着一些弧度的下巴,堪称绝配。
他一登上二楼,双眼一扫,就落在陆文昭的身上,面色一沉,而后目光一转,转到罗飞羽身上,双眼微微一缩,紧接着,他看到罗飞羽身边的崔呈秀,面色一冷,很是不屑地冷哼一声。
一个照面之间,孙承宗对神态脸色就变了好几次,喜怒形于色,这是个耿直人,没有太多的城府和沟沟弯弯。
1...1617181920...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