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最强神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锋戾
这座小县城的街头,依旧如往日的一般平静,唯一一点不同的就是,现在在县衙的周围,似乎变得比平时忙碌了许多,无数官吏在不停的走动。
曹性等人,毕竟是来找韩遂谈事情的,所以走动是必要的,曹性马腾哈多力,他们三个天天都来拜访韩遂,但也不知为何,反正韩遂现在与他们三人的关系就有些微妙。
按照那些小官吏的说法,就是每次他们看见韩遂之时,总感觉韩遂一直在皱着眉头苦思冥想些什么,但一直都无法痛下决心。
既然韩遂在那里纠结不已,那么曹性等人也就只能在原地慢慢等着了,不过曹性在原地等待的同时,也在悄然的策应这一场计划。
这场计划,不要说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就连那些坐在衙门中的官吏也不容易发现。
因为这些事发生的地点,是在县城中的闹市之中,只见在几个犄角旮旯里面,有几个伙计模样的人,此刻正在与面前的小商小贩讨价还价,最终那些小商小贩,敌不过这些人的说道,最终只能摆了摆手,让他们把东西拿去吧。
那些小二模样的人,点了点头,随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见那些小商小贩拿出来的全是一袋袋白花花的大米,而那个伙计直接雇了几个人,将这一带的大米搬上了马车,随后迅速的扬长而去。
虽说只是几代大米的问题,在这个小县城中,并不能掀起什么风浪,但这种事,每一天都在不断的上演,并且还是在多个地方同时进行,甚至到了后面,可谓是哪里有卖粮食的地方,这些小二模样的人,便会立即出现在哪里,随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低廉的价格,将这些稻米买了回来,至于说堆放在何处,无人得知。
就这样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隐藏已久的问题终于浮出了水面,当地的百姓只感觉,购买每日所需的大米,价格开始变得越来越高昂,有一些百姓忍不住向那些米贩子问道,为何这里的价格,比起半个月前高上了不少?
那些小商小贩也是颇为无奈的向百姓说道:“不知为何,本地的稻米全部销售一空,现在已经找不到现成了,我们只能去外地将大米运过来,所以价格自然而然的要高上一些!”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二百六十四章 价格战
有人说是这些卖米的贩子哄抬物价,把大米的价格,抬高到了原来的一倍不止。
这种故意扰乱市场的行径,自然引得了当地百姓的不满,于是很多人纷纷将这些米贩子告上了公堂,要求衙门对这些米贩子进行惩处。
而衙门中的那些规律也是照章办事,立马派人去调查这些米贩子的这些行径,结果调查回来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只因为这些米贩子所说之话,全部都是真的,并非他们哄抬物价,而是因为确有其事啊,本地的大米都已经被抢售一空,没办法之下,他们只有到外地去贩卖大米,拿到这里来卖。
这一来二去之下,路程不知道多了多少,价格也自然要高出一点,米贩子抬高的这点价格,可能刚刚够他们行驶的路费,所以如今价格翻了一倍,看起来也是挺正常的啊,毕竟别人米贩子也是需要养家糊口的啊。
所以当这个调查结果一出来,很多人心中就纳闷了,既然不是米贩子在那里搞的鬼,那么他们当地的粮食,跑到哪里去了呢?
很多人心中都有这个疑问,不过没过两日的时间,突然又有人在集市上贩卖大米,贩卖出来的价格自然是高一些,但不像前几日直接翻了一倍。
这个价格还在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当这个消息一放出来之时,县城中qiǎng gou大米的百姓那是趋之若鹜,直接把前面的门店都挤满了。
这场卖米一直从早上持续到黄昏时分,一批又一批的百姓从这里离开,在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很显然他们都买到了足够的大米。
不过买米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全部zou guāng,可以看见当这些百姓散去之后,在这间店铺的门口,还停留着一队又一队的马车,从那些马车上面走出来了几个管家模样的人,那几个管家模样的人对视了一眼,均是不由自主的冷哼了一声,随后朝着那间铺子走了过去,直接叫来了掌柜,其中一个管家,趾高气扬的看着这名掌柜,用手中的扇子指着这名掌柜说道。
“我说你这个人是怎么回事的?刚刚我不是派人通知过你了吗?让你提供一些渠道,我们从后门买米,然而你却告诉我,你们这里没有后门,想要买到你,就只有一个个的排队!”
“就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家上上下下两百多口人都等着吃饭呢?然而你却告诉我不能从后门进入,只能挨个挨个的排队,你这不是耍我吗!”
“就是,有钱不赚,我看你这个掌柜的脑子是进水了!”
面对这三名管家的训斥,那名掌柜那是连连点头,一脸赔笑。
看着这名掌柜的认错态度还算好,那三名管家似乎也不准备再继续追究,只听一个管家说道:“现在仓库中囤积的大米应该还有吧!”
而那名掌柜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三位大人,请放心,本店存有足够的余粮,足够三位大人以及你们的家人使用了!”
既然能够买到新鲜的大米,那么这三名管家也不再多说一些什么,只见他们摆了摆手,示意这名掌柜,现在就把多余的大米才出来吧,他们全部都要了,不过这名掌柜的下一句话却让他们三个目瞪口呆。
“嘿嘿,三位大人,虽说我们店中还有余粮,不过我们也要考虑明日还有百姓来购买,没办法之下,我们只能稍稍提升一点价格了,现在,我们每袋大米的价格是这个数!”
掌柜直接竖起了三根手指,而三名管家更是看得目瞪口呆,半晌之后,一名管家终于反应了过来,他当即勃然大怒:“你这个王八蛋是什么意思?你这一翻就直接把粮食的价格翻了两倍,我看你是不想在这个县城中混了吧,说,你姓甚名谁,你这绝对是哄抬物价,我要到县衙状告你!”
更有甚者,一名管家激动的抓住了那名掌柜的衣领,大声的咆哮道:“你搞错没有?你可知道我是何许人也,我可是城南张家的管家,此番就是为了出来买够足够的大米,供我们张家上上下下四百多口人食用,然而你却在这里坐地起价,信不信我们家族,只需随便到那里说两句话,便可让你人头落地!”
面对这三名管家的怒火,这名掌柜也只能讪讪的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三位大人,你们也不要为难小的啊,我就只是一个开门面的,就在刚才,我们掌柜才传回话来,按照市场的价格抬高物价,没办法,如今囤积的粮食,实在是太过于少了,没办法之下,我们也只能抬高一点物价,这也是市场的规律吧!”
那几个管家被气得不行,甚至都有动手的准备了,然而就在这时从仓库中又钻出来了几个伙计,虎视眈眈的看着这几名管家,管家没办法,最终只能罢手,但是当他们回去之后,立刻将这件事向家族上报。
虽说平时世家高高在上,看似过得风流潇洒,但是话又说回来,如今已经到了粮食最为紧缺的地步。不管你家里是储藏了多么珍贵的宝物,但是命才是最重要的,若是拿这些钱财都无法换取宝物,那么还要这些钱财有何用,所以说那些世家家族也是高度重视这种事情。
在当地一个世家家主联合之下,许多世家一起走进了一间大府邸之中,而府邸的主人闻听这些世家家族前来,赶紧出来相迎,态度放得非常之低,然而这些世家家族却是很不买账,当众人落座之后,只见一名世家家族冷哼一声。
“法行,你好大的胆子,为何要哄抬物价?要知道,我家上上下下三百口人现在都在靠余粮度日,根本无法从市场上买到新的粮食,这全部都是你搞的鬼吧!”
然而这名叫做法行的商人听到这句话之后,却是一脸的懵逼,然而这些世家家族看见这个叫做法行的商人,此刻还要在他们面前演戏,一个个都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质问法行究竟是何意思?
最后,法行只能无奈的告诉这些世家家族,他只管打点酒楼这一块生意,粮食这种生意他倒还从未做过,若是想要一个结果,他尚需调查一番,不过他也说到了,这粮食的价格都是根据市场的多少来决定的,如今,这正好是供不应求的时机,正好是抬高物价的绝佳时机,即便商人稍微提高一点价钱,也没什么不对的吧。
法行的这一番话,直接把这些世家家主气的七窍生烟,他们放下狠话让法行等着,他们绝对会将法行弄得倾家荡产,这些世家家族出来之后直接去了县衙,一纸诉状将法行告上了公堂。
法行都是战战兢兢的走上了公堂,而那几名世家家族则是坐在一旁怒目而视,不过也有人幸灾乐祸,这个法行,竟敢与他们世家作对,那么就准备等待无尽的严惩吧。
虽说这些世家对于此事非常有把握,然而经过一番整理下来,县令最终判决的结果就是法行无罪,原因很简单,正如法行所说的那样,如今正是供不应求的时机,即便人家法行稍稍抬高一点价格又有何错,最多也就是县令,命令法行稍微再降一点价,让大家觉得再公道一些,而法行对于限定最后的判决,那也是千恩万谢,回去之后立马着手将粮食价格降了下来。
不过,对于法行的这些惩罚,看在那些世家的眼中却是一个个都被惊呆了,他们似乎想不通,打死也想不通,这次可是他们亲自跑到县衙中来告,然而县令就此草草结案,他们在一个夜晚一起去求见县令,然而对他们的态度却是一反常态,直接一摆手,闭门不见。
而此刻在韩遂的府邸,精致的铜雀灯将房间照得通明一片,韩遂曹性马腾哈多力,四个人全部坐在此处,韩遂坐在主位上正襟危坐,显得有一些焦虑,而旁边的曹性看到这一幕也不打扰,淡淡的喝了一口茶水,半晌之后才对韩遂说道。
“刺史大人相信你也看清楚了吧,商人的力量很强的,只要我们愿意改变这世道,提升他们的地位,他们将会加快市场的流通,使得经济繁荣一片,只要经济繁荣了,只要商人的活动越频繁,我们也可从他们那里收取更多的税,以此来增加国力,如此一来岂不一举两得!”
然而韩遂在闻听此言之后,摆了摆手说道:“曹性,你此话未免说得有些大了,士农工商的局面,维持了整整几百年的时间,岂是朝夕能改掉的,况且要想保持局面稳定,那些大世家必不可少,你现在要我将它们连根拔起,这可能吗!”
然而曹性听后却笑着回答道:“刺史大人此言差矣,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我这么做,不仅是想改变我们自身,也想为天下谋福祉,是否要将那些世家狠狠的打压,这完全看刺史大人的手段与魄力,但是提高商人地位,我认为势在必行!”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二百六十五章 法正
“荒谬,曹性,士农工商这种阶级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时间,如今你真认为单凭你一己之力,能够推翻这条铁律吗!”
“事在人为,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百年前战国纷争,烽火连天,连年都在征战,致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然而秦国却使用商鞅变法,励精图治,从西边最弱一蛮夷之国,成为泱泱大秦,最终一统天下!某种制度已经过于落后,必须变革,否则落后即将挨打!”
“就算你说的在理,我年轻之时也曾与商旅打过交道,虽说他们表面上对人客客气气,看似很好相处,但是我却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唯利是图,若是一经放开,他们哄抬物价,那么岂不天下大乱!”
“刺史说得在理,的确有这种可能性,但正是基于此点,我们可以定制商业法,就相当于给那些商人加了一道限制,就比如说在某个地方,若是出现今日这种情况供不应求,商人可以适当的抬高物价,毕竟唯利是图也并没有什么错,但是我们可以给他限定一个高度,不得高出那个价格,否则就将受到官府处罚,又比如说,若是出现什么战略紧急情况,我们甚至可以限制某种物品的交易,如此一来可以稳定局势!”
韩遂和曹性的这一番辩论,也可谓是非常之激烈,大概半刻钟之后可以看见韩遂不说话了,他的眉头开始深深的皱了起来,半晌之后,韩遂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突然传来了一阵鼓掌之声,韩遂抬头一看,鼓掌之人不是别人居然正是马腾。
马腾皱着眉头摸着下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很显然他也在积极的思考,其实早些时候,曹性就已经在书信中给他说明他的想法,所以现在的反应自然是要比韩遂快一些。
“秒啊,我还正愁,我们西凉乃苦寒之地,每年的赋税太少,甚至有一些普通士兵,连一样像样的装备都无法凑齐,若是改变商人地位,不再提倡士农工商,使得人人平等,那么相信天下的资金流动将会加快许多,只要繁荣昌盛,那么税收就会多上许多,届时我们也不用再受资金紧张的困扰了!”
马腾的这一番话说出,曹性微笑着点头,看起来马腾是真正的理解了他的意思,而旁边的哈多利闻听此言之后,也是略微点了点头。
其实他倒是不会在意这么多改革,哈多力所需要的东西很简单,就是金钱人口土地,既然曹性能够给他这些,他自然而然的会为曹性卖命,至于说往日的恩怨,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将会变得不值一提。
虽说在场之人三个人都表态,不过韩遂还是无法下定决心,看到这里曹性上前一步,再度拱手说道:“刺史大人,相信从最近那件案子中,你不能得出一个结论,只要稍微有一点脑子的商人,他们的力量都是无比的巨大,至于说那些世家面对这种困难之时,就只能借助官府的力量,高下立判,相信你也该看得一清二楚了!”
……
两日之后,在当地著名商人法行的府邸中,此刻法行正皱着眉头,淡淡的喝着酒水,而此刻他的儿子,则是走了进来。
他儿子四处瞅了瞅,又观察了一下法行的神色,发现没什么问题之后,才小心翼翼的走过去,恭恭敬敬的拱手说道:“爹,我已经派人再次去打听过,官府并没有因为那件事情而追究!你现在可以放心了!”
“哦,知道了,不过孝直,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今你爹我已经得罪了当地的世家贵族,你认为,将来我应该何去何从!”
法正思虑了片刻,随后直接说道:“爹,其实我们可以就此搬迁,从西凉这个地方搬到益州,益州那个地方地广人稀,据说新上任的益州牧刘焉,对于治下的百姓也是与民为善,对于经济的管理也是非常的松,那你正好是我们的发展之地,而不像这西凉苦寒之地,民生凋敝,世家贵族的力量也实在过于强悍,因此我认为迁往蜀郡对我们家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法行静静的听着法正的这一番言论,半晌之后,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目光灼灼的看着法正说道:“孝直,若我没有猜错,这场粮食的价格,再就是你一手策划的吧,还有迁往蜀地,估计是你已蓄谋已久的事情,是也不是啊!”
一听这话,法正心中一惊,当他再看向他爹法行那睿智的目光之时,整个人心道一声完了,他的这番话说得实在是太过于心急,以至于他的目的已全盘暴露。
更为重要的是,法正有些小看他这个爹,虽说他爹现在看起来只是一个人微言轻的商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家法行在年轻之时也曾入仕为官,只是后来时运不齐,所以辞官没当,利用一点家才,做起了一点小生意。
不过法行也是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自己前半生的利弊得失,法行也同样是一个读书人出身,他之所以会在官场上失利,在他看来,首先是因为他的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支持,其次,也是因为他没有强大的学识,不足以应对一些麻烦的东西。
总结出了这两点之后,他将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到了他儿子法正的身上,因此法正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经到中原四处游学,不仅学习礼义廉耻,更是学习了不少谋略。
在法行看来,以目前法正的法行,已经完全达到了他所预期的标准,想要入仕为官完全不是问题,他在这县城中少说也有一些名声,毕竟是一个较为有名的商人,他完全可以去官府上下打点,帮他儿子出事为官,那完全不是问题。
只是让他比较犯难的是,正是因为法正出去见过了世面,学得了不少东西,所以说也开始了对世道的探讨,法正认为,在雍凉为官,那无异于死路一条,没有什么作为,所以法正不愿在此为官。
至于说法行所说的那场粮食价格战,自然就是法正一手策划的,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法正和曹性几个人一起联手。
贩卖粮食,抬高物价,还有针对世家的这几点,全部都是由法正一手操控,至于说官府那边,就是由曹性他们把关,所以如此一来才让这次家丢尽颜面,铩羽而归!
而法正之所以会和曹性一起干这件事,也有他的考虑在里面,法正一直都想前往蜀郡,毕竟在他看来,这将会是一个乱世,想要生存下去,首先要找一个安全之地。等一切都安定下来之后再慢慢发展,所以他将目光放在了益州。
法正就想利用这次机会,逼迫他父亲法行,将家族所有的东西全部迁往蜀地,毕竟在那个地方最高长官是益州牧刘焉,先不论刘焉的对外手段是如何,反正他对于治下的百姓还是挺不错的。
虽说如今法正的计策被他老子法行识破,但是法正还是有些不甘心,他咬了咬嘴唇硬着头皮说道:“父亲,这次的粮食价格让我们大赚了一笔,但是也让那些世家丢尽了颜面,这种事情有一次不可能有二次,接下来肯定是他们这些世家之人疯狂的报复我们,要想保命,唯一的一条路就只有趁着现在赶紧逃走,所以去益州势在必行啊!”
闻听此言,法行先是思虑了片刻,没有说话法,法正以为他的父亲终于开始考虑这件事了,心中欣喜之下刚想要说些什么,然而法行却是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说道:“不,或许以前这种事情,真的是有一次不会再有二次,但如今又一次,很有可能还真的会有第二次!”
“父亲,这怎么可能!”法正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然而法行却是笑了笑:“你可知与你一起策划那场粮食价格战的人是何许人也!”
“是……难道,难道他们还真的成功了!”
听到法正的这一番话,法行倒是有些吃惊,他这个儿子还真的是机灵,举一反三,他还没有把话说完,他的这个儿子竟然已经猜到了,他下一句话要说什么?
而在第二天的清晨,韩遂等人便回到了武威,进入了刺史府,随后在韩遂的运作下,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
当他的这一些命令颁布之后,有一些世家非常的愤慨,他们集体上书,要求面见韩遂,毕竟韩遂得这些政令,已经触动到他们的一些利益了,然而韩遂对于他们根本是闭门不见,同时,在羌人那边也有了新的动作。
韩遂派到羌人部族中的那些使者,得到了羌人部落的热烈欢迎,而那些使者,而那些使者,在酒足饭饱之后,竟然也干起实事来,他们开始教导羌人一些技术,并且送给了羌人们很多钱财。韩遂这又送技术又送钱财的,自然得到了羌人的支持,所以,羌人对于韩遂的支持力度,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有了将人有了羌人的支持,韩遂手中的有生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如此一来,他这个凉州刺史的位置坐的也更加稳当了。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二百六十六章 磨炼
韩遂所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惠及民生,提高商人地位,这自然是大大的触动了世家的利益,许多世家不服,准备质问韩遂一番,然而面对这些世家的质问,韩遂一开始选择的原则是避而不见。
随后韩遂也开始拉拢羌人部族,不断的巩固自己的实力,提拔寒门子弟。
种种迹象都表明,韩遂似乎真的被曹性说动了,不过韩遂迫于种种压力韩遂,最终还是接见了世家之人,面对世家之人的询问,韩遂则是笑呵呵的打起了太极,随后他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相当于是惠及世家,如此一来,才使这些世家就此罢休。
不过话又说回来,稍微有一点眼光的世家之人都看出来,韩遂这完全就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给他们世家的不过是小恩小惠而已,韩遂现在正在逐步的加强中央集权,手中有兵力,也有人才,韩遂几乎都可以脱离这些世家的支持了。
有一些世家自然不服,他们没有忘记韩遂虽然有才,不过他能成为凉州刺史,还多靠这些世家的支持。如今韩遂想卸磨杀驴,门都没有,于是乎一场叛变就此酝酿了起来。
只是这些世家还来不及发动这场政变,消息就已走漏,曹性韩遂直接带着兵马,以雷霆之势将这些想要叛乱之人,全部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当天的刑场上可谓是血流成河,尸首遍地,百姓看到都是无不动容,韩遂的这次手笔也够大,足足杀了一千多人,全部都是密谋zào fǎn的世家之人。
虽说场面有些血腥,但韩遂此举也很好的给了那些肖小之辈一个巨大的震慑,还心怀不轨的那些世家之人,此刻一个个都偃旗息鼓,要么接受韩遂的条件,要么就此搬离,韩遂也不阻拦。
最终韩遂的新政得以颁布,所以说韩遂的这一手,几乎可以说是抄别人曹性的,但是在这场政变中,韩遂也不是没有得到好处,既然清理了那么多世家,那么韩遂也就加强了自己的中央集权,如今韩遂,更好的将整个凉州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韩遂开放了商人的道路,允许商人大肆做买卖,只要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官府不会干预,所以说凉州的贸易顿时也兴盛了起来。
当然凉州贸易的对象,不仅仅是东边的雍州司隶一带,更为重要的是凉州也在向西扩展,西边,据说是西域三十六国,传说那里有繁华的楼兰国等等,虽说这些小国都比较小,但是别人正在经济繁荣,与他们做生意也可以带动凉州一地的经济发展。
1...110111112113114...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