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最强神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锋戾
其中在这群步兵中最中间的一个,虽然穿着和士兵相同的衣服,但实则他是这里的总指挥,名字叫做鞠义。
鞠义以前曾是韩馥的手下的一个将军,不过鞠义认为以自己的军事才能,只给他一个杂毛将军的位置来当,实在是太屈才了,他的目标是想像潘凤一样,掌握冀州大军,只可惜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当袁绍来到此地之时,鞠义,似乎是看到了机会,二话不说就投靠了袁绍。
在袁绍夺取冀州的计划中,这个鞠义也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就是由他为袁绍殿后,他这一排排步兵,若是从后面看,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若你从正面看可以看见,鞠义所带领的这一排排步兵,虽说此刻一个个看似心无旁骛的继续向前走,但是在他们那平静的背后,他们的手上则是拿起了一排排弩机。
鞠义他们手中所用的这些弩机。可不是平常的弩机,这些弩机据说是许攸亲自替他们改造的,一次性可以射出三发箭矢,并且威力比一般的弩机增强了不少。
如今鞠义的这些士兵,就在这种环境下,任凭耳边马蹄声浓浓,手中紧握着手中的弩机。
马蹄声来时越来越近,似乎离鞠义等人就只有十米不到的距离之时,鞠义突然大吼一声:“兄弟们,今天我们就要让我们的先登死士文明天下,成败在此一举!给我转身!杀!”
随着鞠义的这一声怒吼吼出,鞠义也是挥动了自己手中的令旗,可以看见这些先登死士,一个个的余光都是死死的盯紧这里,当他们看见鞠义彻底的下动命令之时,一个个也不含糊,统一的单膝下跪,变成了半蹲的姿势,随后快速的转身向后,那一刻白马义从也终于看见了,这些先登死士手上的弩机。
只是此刻这些白马与虫再想要说些什么,似乎为时已晚,只见在鞠义的号令下,每一个先登死士,扣动了自己手中的扳机,如今才不到十米的距离,这些先登死士射出的箭矢,也可谓是百发百中,只见这些箭矢纷纷射中了白马上的骑士。
白马上面的骑士在此之前,可谓是根本没有想过,这一排看起来不起眼的步兵,竟然会对他们进行突然fǎn gong,他们想的只是待会儿该用何种方式,结束这些步兵的生命,是用长qiāng突刺,还是马蹄践踏?
当这一根根的箭矢落到白马义从的身上之时,白马义从才终于感觉到了事情没对,不过此刻为时已晚,箭矢入肉,马上的骑士纷纷坠马。
而鞠义他们的射箭速度又是极快,这些先登死士似乎心理素质极好,当射完第一根箭矢之时,马上将第二根箭矢瞄向了,第二白马义从,又是收的一跟箭矢划空,随后又是一个骑士倒在了马下。
再短短两个呼吸的时间内,就射出了三根箭矢,并且先登死士可谓是箭无虚发,上千的白马义从,也就在这一瞬间全部倒在了马下,他们的马匹继续向前俯冲,想要踏碎这些先登死士,然而在鞠义的一声号令下,先登死士却是集体弯腰,只见他们两人为一组,相互重叠,马匹直接踏上了他们背上的盾牌。随后从这些先登死士的身上跨了过去。
虽说被马匹践踏的滋味不好受,但是这些先登死士身上有沉重的盾牌,精锐的铠甲,所以在马匹的践踏下,他们成功的活了下来,随后他们又再度站起身来,拿着自己的弓箭tu shā,、剩下的白马义从,而此刻白马义从的阵型大乱,已经没有丝毫战斗力。只能任由这些先登士士不断tu shā。
看着前方的场景,在后方的公孙瓒等将领全部看傻眼了,他们没有想到仅仅是这一瞬间的事情,战局就已经完全改变,他们这边的白马义从可谓是死伤无数,反观那些之前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先登死士,却是大杀特杀。
而公孙瓒在妊娠了片刻之后,突然发出一声大叫,只见他此刻双目通红,目眦尽裂,看着白马一层被tu shā,他的心如刀绞,虽说白马义从只是他手下的一个分支。
但是白马义从却是他手中精兵中的精兵,每一个士兵皆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好手,并且身上所配备的装备也是花了大价钱,都是白马义从这一只军队,可谓在公孙瓒那里已经占了一半的战斗力,然而如今却全军覆没,这怎能让公孙瓒好受,公孙瓒只感觉心中升起了一团狂暴的火气时刻,他再也管不了那么多,拔出长qiāng,号令士卒虽自己一同冲锋,一定要将那一排步兵全部干掉。
当鞠义看见公孙瓒带着骑兵,向自己俯冲而来之时,他也不惊慌,直接号令自己的先登死士,跨上那些白马义从的白马,随后他们骑着白马,直接冲刷杀了公孙瓒。
在马背上,只见鞠义再度拿起背上的令旗,身后的先登死士,立马就有了回应,所有人立刻拔出了腰间的弯刀,拿起了随身携带的圆盾,就这样开始了和公孙瓒等人的拼杀。
如今公孙瓒带出来的主要战力就是白马义从,白马一从全军覆没,这对于公孙瓒来说不仅是一个损失,对于士气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公孙瓒此刻的士兵,士气都无比的低迷。
然而他们所面对的,可是鞠义所携带的先登死士,何为死士,那就是有死无生,每逢战事之时,都是拼了命的与敌人搏杀。
所以在这些装备精良又还毫不怕死的先登死士的拼杀下,最终,公孙瓒带领的士兵最终是顶不住了,开始节节败退,本来在这个时候,若是有一些理智的将军,肯定会选择保存有生力量就此撤退,只可惜如今的公孙瓒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只管不停的tu shā,结果杀到后面,公孙瓒茫然的四顾,发现他已经看不见他的士兵了,只有鞠义带着十几个先登士士骑在白马上,目无表情的盯着他。
鞠义也不多说,直接号令自己身边的先登死士,拿出了背上的gong nu,在他的号令下,齐齐对公孙赞发动了射击,无数根箭矢破空而出,公孙瓒虽然拿着手中的长qiāng,极力的拨打凋零,但怎奈箭矢的数目实在是太多,当公孙瓒身中十多创之后。
可以看见公孙瓒孙还骑在马背上,但整个人的神情已奄奄一息,鞠义看到这里,拿起了弯刀,缓缓地走向了公孙瓒:“呵呵,公孙赞,你的时代差不多该结束了,安心的去吧!”
随着一道刀光闪光,一代北方霸主就此拉下了帷幕。
斩下了公孙瓒的头颅之后,鞠义立刻交给了身边的一个先登士士,让他快马加鞭直接送给前方的袁绍,仅仅过了几个时辰的时间,袁绍大军就停止了撤退的步伐,在袁绍的一声号令之下,所有人直接调转了qiāng头,疯狂的朝幽州前进。
而鞠义更是带头冲锋,第一个打进了幽州,如今公孙瓒已经覆灭,公孙瓒在辽西所留下的,不过是他的一点残余势力,没有了他公孙瓒的领导,根本无法挡住袁绍大军的兵锋,因此,袁绍大军赶至此处,那可谓是死的死,投的投,袁绍拿下辽西,这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这个消息传出来之时,可以说天下都是甚为震惊,这界桥之战打的实在是太过于突然,闻名天下的白马义从,竟然就在这一战中全军覆没,令人不可置信,同时鞠义也彻底的扬名,他的先登死士,也名震天下。
而此刻曹性正拿着车武递上来的情报,看着情报,曹性也是在那里扼腕叹息。
他早就给公孙赞写过一封信呢,特地向公孙瓒说明了,袁绍手下或许有一只精锐步兵,让他小心一点,还有就是一定不要去界桥这个地方,因为白马义从覆灭的战争就叫界桥之战,那也是他公孙瓒的灭亡时刻。
根本曹性以为,让公孙赞知道这一些,公孙赞一定可以避免的,然而历史终究还是重演了。公孙瓒麻痹大意,不听从手下谋士的建议,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此种结果,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而下面的诸多将领谋士在听到这则消息之时,眉宇间也是充满了一抹焦虑之色,尤其是法正。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二百八十九章 后手
公孙瓒最终是重演了历史,败给了袁绍,袁绍将辽西一地,全部纳入了自己的领地的之中,这一日,袁绍心情大好,带着手下的中将与谋士,一起走进了刺史府之中,看着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如今已经成为他袁绍的囊中之物了。
袁绍干掉了公孙瓒,也除了他一个心头大患,所以说袁绍对于自己的手下,肯定是不吝封赏,就比如说在袁绍一旁出谋划策的沮授田丰等人。在前方冲锋陷阵的阎良文丑等人,当然,袁绍也没有忘记在后方一直拖住曹性的步伐之人,就比如说张合高揽许攸揭示一一受赏。最后袁绍不会忘了此战最大的功臣,那就是鞠义,鞠义可谓是一战成名。
都拿到了好处,所以大家心情都不错,在宴会上也是对袁绍大肆吹捧。
不过大家酒意正浓的时候,突然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有些不合时宜的走出来,对袁绍拱了拱手说道:“主公,如今公孙瓒虽已平定,但我认为此刻并非大举庆功的时候,而应该抓紧机会。将公孙瓒在青州的布局一并瓦解,将青州划入自己的囊中!”
田丰乃是一个心直口快之人,做事说话可谓是毫无顾忌,虽说他的这种性格让袁绍多有不喜,如果今天袁绍正好心情大好,别人田丰说的也有道理,所以说袁绍最终是没有生气,笑着放下了酒杯,对田丰点了点头。
“元皓言之有理,我袁绍虽已起兵,但如今正逢天下大乱之际,更需我等齐心协力力挽狂澜,将这摇摇欲坠的江山稳住,既然元皓已经提了出来,那么我自然不会懈怠,青州残留公孙瓒的余党,并且势力还不小,不知依诸位之见,该如何将公孙瓒的这些余党全部清除!”
反正袁绍今日心情大好,所以他开始了广纳谏言,倾听手下的意见,而其部下的谋士大将都踊跃发言。
而袁绍哲是一边听着众人的建言,一边淡淡的品着茶水,时不时对这些人的言论。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不过也就在众人的气氛正浓的时候,突然一声不合时宜的声音打破了气氛。
“报!”
袁绍不禁皱起了眉头,朝厅外望去,只见是一名哨兵跑了进来。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袁绍皱着眉头说道,而那名哨兵也觉得自己似乎坏了大事,赶紧停下脚步来,恭恭敬敬的单膝跪地。
“说吧,何事!”袁绍摆正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随后一脸威严的对那名哨兵说道。
哨兵先是看了大厅中的猪人一眼,随后他只感觉有一些压力大,最后将眼神望向了袁绍,还是说出了实情:“主公,前方传来情报,说就在半日之前,赵郡失守!”
当袁绍听见这个消息之时,只见他握在手中的碗筷,竟然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随后袁绍豁然起身,整个大厅中的气氛,立马变的炽热起来。
“你说什么?赵郡失手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听着袁绍的咆哮声,那名士兵被吓得魂不附体,他似乎早有这种预料了,特别是如今袁绍正是春风得意之时,竟然突然听到了这种消息,其心境的变化,可想而知。
虽说袁绍此刻已经有些失去了理智,但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必如沮授田丰等人,还是迅速的冷静了下来,他们二人对视一眼,随后上前一步,对那名哨兵说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快快到来!”
那名哨兵不敢怠慢,连忙将他所知的情报,全部说了出来。
袁绍听后,更是恼怒不已,直接一拳打在了桌案上:“曹性,又是那个曹性,他怎么阴魂不散,老是坏我好事!”
袁绍失手的地盘叫做赵郡,赵郡处于冀州境内,地势可谓是易守难攻,不过赵郡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所以,若是进入了赵郡,可谓就是进入了冀州的门户,甚至,离袁绍一直居住的邺城也没有多远。
所以说曹性打进了赵郡,这对于袁绍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啊,毕竟,曹性现在竟然已经打开了冀州的门户,若是曹性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大军直入。
对袁绍的愤怒,许多谋士与大将都不敢说话,毕竟袁绍正是气头上不过,像沮授田丰等人显然比袁绍要想得多。
“赵郡虽然毗邻常山郡,而在此之前,曹性一直在常山郡与雁门郡附近打仗,离赵郡并不是很远,但是赵郡和常山郡隔着太行山,山高路远,他曹性一边要对付张合高揽二位将军,一边还要偷袭赵郡,他如何做到的,就算他真的派了一只骑兵去突袭,但是要想越过太行山脉,估计也要走许久的路程,等他们到达赵郡之时,估计已人困马乏,怎会是赵郡守军的对手!”
虽说沮授和田丰的分析也很在理,山高路远的,他曹性拿什么去打赵郡,或许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派奇兵偷偷的度过太行山,动静不可能太大。更不可能什么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大批大批的粮食运送,如此一来动静太大,估计曹性还没有来得及打赵郡,就已经被袁绍等人得知。
但是令人感觉到奇怪的地方就在此处,既然曹性所派出去的兵力不多。但为何还能拿下赵郡,这就有一些不可思议了。
所有人对于曹性的这一招后手都始料未及,虽说在那里极力的商讨,但始终没有探寻出一个原因,最终袁绍只能愤怒的一拍桌子,将眼神望向了许攸,许攸看见袁绍的眼神,都是心中一跳,果然,袁绍的下一句话就是说道。
“子远,如今你要的情报组织,我也给了你支持,让你成功的建立,但你为何未将这封情报所截获,你是干什么吃的!”
闻听此言,许攸有心想要反驳,虽说他的组织收集情报,但是那时候的他一直身处一线与曹性对抗,还要协助张合高揽打退曹性。
而曹性此事做的又如此之隐蔽,许攸没有探查到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啊,所以听见袁绍的责骂,许攸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有一些愤怒,他的脸色开始变得越来越阴沉,但袁绍是他的主公,最终他张了张嘴没有说什么。
而此刻在赵郡最后一个县城中,可谓是一片狼藉,不过陈虎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让士兵们不要慌张,安抚百姓。
搞完了这一切之后,陈虎所做之事就是带着自己的兵马,直接打开了官府的粮仓,随后开始一阵海吃胡喝。
看着这一桌子的新鲜肉食,陈虎和他手下的兵士那可谓是胃口大开,不断的咀嚼嘴中的食物,甚至还有些争抢的现象。似乎就像是一群饥饿已久的人一般。
曹性在他的治下,大力发展畜牧业,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以士兵几乎顿顿都吃得上肉。
然而这一次他们和陈虎长途跋涉却是多有不同,曹性这一次所派之兵力并不少,原本徐庶驻守在雁门郡的就有一万多兵马,曹性又和徐庶和兵一处,一下子有了两万多,曹性甚至还从边云县,秘密的调集了几千军队过来,所以当时曹性在雁门郡的军队,已经高达三万之众。
再与许攸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曹性似乎一直在为他的队友公孙瓒牟利,而把自己的利益全部抛在了一旁,其实曹性所想之事,那就是一定要保住公孙瓒等人,只要有公孙瓒在,他才能成功的遏制袁绍的势力。
不过可惜的是,公孙瓒最终还是走了历史上的老路,甚至袁绍都可以说,公孙瓒是主动挑衅,他袁绍也只是被迫反击,公孙瓒之死绝对不能怨他,他也绝对没有违背和曹性的停战协议,他占领辽西那也是合情合理,所以说袁绍此时可谓是占足了便宜,尝够了甜头。
但是话又说回来,曹性自然也并非什么大慈大悲之人,袁绍或许早就料定,公孙瓒那种性格,听到他撤退的消息之后,绝对会对他猛追猛打。所以他故意安排了先登死士,直接将白马义从打残了。
但是曹性也知道,这个袁绍肯定也非善男信女,虽说如今停战协议是签订了,但是曹性在签的时候也留了一个心眼,只是说撤出常山郡,但如今曹性所打,那可是赵郡,这就不能怪他曹性。
至于说陈虎如何带着自己的士兵,一路跋山涉水。走到了赵郡,并且还保持了高昂的战斗力,以烽火燎原之势将赵郡彻底拿下,只因为曹性再度发明了一种东西,那就是馒头。
山高路远,完全可以凭毅力克服,只要主帅领导得当,这些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军粮。
若是曹性那时候就大规模的运送,今年肯定会被许攸发现,到时候曹性偷袭赵郡的计划功亏一篑。
因此曹性这件事要做的机密,首先派徐庶带着兵马,在前面风一般的进攻张合高揽,以此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随后派陈虎带领奇兵,偷偷的绕往赵郡。
至于说他们的军粮,就是怀中所揣之馒头。
馒头这个东西据说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所发明,但是不管如何,既然馒头这种东西已经问世,那么它就可以暂时性的解决军需的问题。
所以说,陈虎带着一万多士卒,悄悄的渡过太行山,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赵郡,赵郡那些守卫的兵马,或许在此之前都未曾料到,陈虎等人的到来,一时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陈虎带着人将赵郡完全占领,这也是曹性所留的后手。
袁绍得到了辽西那块土地,而曹性也是攻占了他的赵郡,双方可谓是互有所得,相比起来,曹性的亏损看似要大一些。但是对此曹性也并不在意,首先他的力量没有袁绍大,得的少一点也实属正常,其次赵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谓是冀州的门户之一,曹性也就相当于掌握了冀州的一条命脉。
对此这种结局,也差不多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一个句号,双方都就此罢手,准备停息一段时间,就算有天大的仇恨,都要等到日后来解决了,双方都需要休整兵马。
曹性让徐庶继续驻守在雁门郡,而陈虎也暂时驻扎在赵郡,他们的任务主要就是对袁绍严防死守,绝不给袁绍任何入侵的机会。
安排妥当这一切之后,曹性也是回到了边云县当中。在曹性一系列手段的治理下,虽说前方打仗打得如火如荼,但是对于并州中心的地带,就比如说边云县或者其他的郡城,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
百姓依旧安居乐业,该干什么干什么,并不受战争的影响。
曹性回来之后也立马着手政务,该花钱的地方花钱,该派遣军队的地方派遣军队,该招收人手的地方招收人手,总之迅速的稳定边境的几个郡县。
不过安生的日子并未过几天。麻烦事还是会找上门来。从并州的南边又传来了军事情报,不过这一次的军事情报,却显得不那么着急,因为他并非八百里加急。
当车武的锦衣卫,将这封情报递到曹性的手中之时,曹性的嘴角扯出了一抹冷冽的笑容。
在三国时期并州常年遭到鲜卑的袭扰,属于苦寒之地的那一种,据不完全统计,并州九郡,当时加起来的人口也不过百万之多,比起下方的司隶还有东边的冀州,那简直是相差甚远。
但如今因为曹性的到来,将这一切的格局全部改变,光是曹性治下的子民,就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人,基本上每个郡县,那都可谓是人满为患。毕竟在曹性的事下,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若是想要在这种基础上,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那么只需努力,终究会有回报,所以在如此惠民的政策下,无数百姓自然是被曹性吸引了过来。
所以现在并州的格局就是,所以说张扬还是并州刺史,并州大部分的土地,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但是他治下的人口加起来,搞不好还没有曹性多。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二百九十章 选举
“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自前任并州刺史丁原,死于洛阳,并州一直处于群龙无首之状态……”
曹性摇头晃脑的看着手中的情报,其实车武的这一封情报,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张扬发给曹性的一封书信,并且已经将这封书信公之于众。
这上面的文词倒是显得挺华丽,不过曹性估计绝非张扬那个老土所写,应该是找人代笔,总之张扬也就在信中给曹性表达了一个意思,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他们并州本就乃是苦寒之地,常年遭受战争的洗礼,为了能让并州的百姓能有一个安心的日子,所以是应该出现一个并州刺史,统一管理并州。
至于说他张扬的这个并州刺史,其实说到底也就只是自封的,没有朝廷的承认,也没有法律上的认可。
如今他张扬所做之事,就是想选出一个并州牧来,毕竟以前是刺史,现在都是州牧,州牧的权力更大一些,但是选举也要有一个选举法。
大家都看得出来,如今大汉王朝早已名存实亡。就连现在的汉献帝都被李傕郭汜,两个乱臣贼子玩弄于鼓掌之中,所以,汉献帝几乎被大家忽略过去了。
但是天下仍需发展,故而若是想选出州牧,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让当地人自己选举,当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参加选举的,而是要那些地方上,德高望重,受到大家认可的人,方能任命。
就像曹操现在的头衔是兖州牧,但是他的这个头衔是怎么来的,是前一任兖州刺史刘岱让给曹操的,当然,别人刘岱怎么可能将这个位置让给曹操,其中的隐情就只能自己猜测了,但不管怎样,曹操也是得到了别人地方大员的认可,所以才安安稳稳的坐上了这个位置。
或许正是因为曹性的到来,所以张扬也感觉到了一丝不妥,于是乎他有了这个提议,让大家也推举一个并州牧来。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抵御外敌。至于说选举的地点,张扬都帮曹性挑好了,在并州最为中心的一个城池之中,这个地方离边云县有点距离,但离上棠也有些距离,可以说是并州的中心位置。
看完这封情报之后,曹性笑呵呵的扔给了自己手下的谋士,让他们也看看,一一发表下自己的意见,奉云看完之后,立刻对曹性摆了摆手说道。
1...120121122123124...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