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额,徐老师,您说的也太离了吧,”杨小茗有点尴尬,因为现在是一个讲科学的时代,人们对传统的东西都保持着最大程度的怀疑和摒弃,尤其是传统武术,早被人骂成了“舞术”,几乎没有人再相信传武的杀伤力,更别谈那些核心性的东西。可想而知,当这期节目播出以后,会招来怎么样的骂声。
徐景行笑笑:“这是事实,”却没解释太多。
杨小茗也不多问:“感情您还会武术呀,真是多才多艺。”
“都是被父亲逼着学的,现在想想,挺感谢他的。”
“那您的父亲有没有到现场来?”
“没,他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很抱歉。”
“没关系的。”
“好,咱们继续,关于这只宣德炉,我还有几个问题要向徐女士请教。”
杨小茗确实专业,转移话题转移的非常自然,不生硬,不刻意,但效果很好,三言两语把话题的焦点从传武那边扭转过来了,甚至让人觉察不到转移话题的痕迹。
回到徐老太太身边,杨小茗甜甜一笑:“徐奶奶,据说您打算把这只珍贵无的宣德炉捐献给首都故院,有这么一回事儿吗?”
“有的。”
“您舍得吗?”
“说实话,有点舍不得,但是这样的好东西应该被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有能看到,不然太自私了。”
“真佩服您能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
“呵呵,刚开始我也没这样的想法,但小徐老师捐献《鹊华秋色图》的事迹启迪了我,要说佩服,我更佩服他,毕竟他年纪轻轻的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不像我这样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没那么多想法了。”
“呀,您太谦虚了,您跟徐老师都是我们的榜样,哎,你们还都姓徐,感情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呢,难怪都这么有魄力。”
“过奖了过奖了。”
“真没有过奖,一般人真没您两位这样的气度,真的,这种国宝级的物异常珍贵,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能毫不犹豫的捐赠出来,需要很大的勇气,可以问一下,您在捐赠这只珍贵无的宣德炉时是怎么想的吗?”
“我在想,我不能连个小青年都不如。”
“哈哈哈,您这跟斗气似的想法,没有受到其他方面的阻力么?如说家人?”
“家人也劝阻过我,不过都被我说服了。”
“您的家人跟您一样拥有着宽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我在这里代表广大观众想您和您的家人以及嘉宾席的徐老师,还有那么多同样无私的物捐赠人说一声真诚的感谢,谢谢您,谢谢你们。”
“不客气不客气。”
“来,让我们欣赏一下包括徐女士、徐老师在内的捐赠人所捐赠的珍贵物,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现的是建国以后国家各个博物馆所接受的私人捐赠的物,说真的,数量特别巨大,一些个土豪都是一批一批的捐赠,动则数百件甚至千件,价值都不低,如说季羡林大师捐赠的那些。
不过要说价值,徐景行捐赠的《鹊华秋色图》和徐老太太捐赠的宣德炉都能排到这些捐赠品的前列,因为这两样是真正的无价之宝。《鹊华秋色图》不用说了,那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好东西。
真品宣德炉也一样,要知道,连高仿的宣德炉都能卖到几千万只多,这种能明确的被鉴定为宣德三年铸造的真品宣德炉更加珍贵了,一样是花钱都买不到的,甚至在这一只宣德炉被鉴定为真品之前,人们都不知道真品宣德炉还有没有存世品。
所以,徐老太太捐赠的这只宣德炉,完全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讲,徐老太太是真的高尚。
相对而言,徐景行的私心要重的多,如果不是当时阴差阳错的发生那么多事情,他不一定舍得把《鹊华秋色图》捐出去。
不过徐景行也不觉得惭愧,这种事情,捐是情分,不捐是本分,没有什么好指责的。
但漂亮话还是要说的,在随后的宣德炉捐赠仪式,他可说了徐老太太不少好话。
在演播大厅举办的捐赠仪式看去挺档次,因为首都故院出席捐赠仪式的嘉宾可不少,都是重量级的,连南院长都亲自来了,而且是以受捐人的身份亲自台且颁发证书,搞的相当隆重。
相信等这一期节目播出以后,效果将会非常轰动。
真品宣德炉面世、听声辨物鉴定技巧、演播现场捐赠、南院长出席捐赠仪式、两个同样姓徐的捐赠人同台等等,任何一个话题都能引爆一期节目了,何况这么多话题还都聚集到一块了。
神级黄金手 第1034章 火烧
捐赠仪式结束,节目继续,第三位持宝人登场。三寸人间
可让徐景行诧异的是,这第三位持宝人竟然也是熟人,是那位从潘家园随便买了一只涂金宣德炉的王海平。
这王海平出场不稀,可问题是按照原计划,王海平会在节目快结尾的时候登场,会在徐老太太之前做个铺垫,可现在王海平的出场顺序却大大的提前了,被安排在第三位,徐老太太之后。
不用想,这肯定是导演的安排。
不过这效果还真不错,连续三件宣德炉登场亮相,而且各有特色,真真假假很容易吸引观众,同时还能更好的推动节目氛围。
王海平登场以后显得很轻松,甚至有点小嘚瑟,还很骄傲的向台下的观众挥手致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个大明星出场了,单手拎着那只涂金的宣德炉来到嘉宾席前,把炉子往台一搁,然后挨着跟嘉宾们握手问好,跟参加什么聚会似得一点都不紧张。
杨小茗也不急,等王海平嘚瑟完才把他喊过去完成流程式对话,如说询问这只宣德炉的来历等。
等轮到徐景行他们这些个嘉宾发言的时候,韩振刚似笑非笑的问:“你说你这只炉子是从潘家园买来的,我能问一下花了多少钱吗?”
“嗨,不多,也八百块,”王浩平满不在乎的回答道。
“八百块是不多,但我还是想问问,你为什么会选它?”韩振刚笑着继续问。
“看着顺眼呐。”
“这?”
“这。”
“那你知不知道这只宣德炉到底是个什么档次的存在?”
王海平闻言,挠了挠头,露出一丝不太好意思的笑容:“这个,应该是赝品吧?小徐老师说是让我登台做个反面教材,因为这只炉子非常有个性。”
“哈哈哈,小徐老师说的没错,这只炉子是非常有个性,但是不是反面教材,嘿嘿,让小徐老师给你解释一下吧,”韩振刚哈哈一笑,把炉子推到徐景行面前。
徐景行咳嗽一声,笑道:“我第一眼看到这只炉子,感觉跟你一样,也是看着特顺眼,但是吧,当我拿到手里,看到炉子表面那一层金晃晃的金粉时,差点被闪瞎喽,”说到这里用手指在炉子表面搓了一把,然后将手指在摄像机前展示了一下,边沾着一层淡淡的金粉,同时解释道:“这是手段很拙劣的涂金工艺,很薄,很浅,而且从这金粉的细碎程度和均匀程度来判断,一定是现代工艺。”
王海平咧咧嘴:“我明白您的意思,这是一只作假手段非常拙劣的现代工艺品,对吧?”
“我说的是这一层涂金,”徐景行笑笑,“但如果把这一层涂金层去掉,那又当别论了。”
“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炉子是老物件,只是有人在外边涂了这么一层金粉而已,虽然不知道对方的目的是什么,但很显然,这一层金粉误导了包括你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算是我和身边这几位嘉宾,在看到这一层涂金层的时候也下意识的认定这是一件做工拙劣的赝品,但是——”
“但是什么?”王海平忽然紧张起来。
“但是吧,像你说的那样,看到这只炉子的第一印象是顺眼,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还是我之前提到过的美学观念,咱们普通人算不具备美术鉴赏能力也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看到好看的东西会有一个直觉的反应,这只炉子的造型虽然普通但却经典,是经得住考验的炉形,所以人们看到它外形的瞬间会产生一种很‘顺眼’的感觉。”
“您是说,这只炉子本身是真的?跟,跟之前的徐老太太的那只一样?”
“那不一样,别看你这只炉子也叫宣德炉,还是‘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可宣德炉跟宣德炉了是不一样的,徐老太太的是宣德三年铸造的真品宣德炉,那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其次是吴邦佐等人在宣德年间铸造的其他仿品,仿制程度非常高,也非常珍贵,再其次是明末以及清朝仿制的宣德炉,这些后防的宣德炉有精品也有次品,你这一只是清朝年间铸造的仿品。”
“清代仿制的宣德炉?这,这值钱么?”
“值不值钱要看这只炉子是精品还是次品,如果是精品,那肯定能值不少钱,但如果是次品,那价值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高了。”
“那您说它是精品还是次品?”
“这一点不太好判断,因为它的外面还裹着一层金粉呢,在除去金粉之前实在不好判断,但是吧,从这个外形和款识来看,算不是大精品,也是小精品一件了。”
这时,杨小茗插嘴问道:“徐老师,外形和款识也能看出这么多东西吗?”
“没错,宣德炉的造型那都是有讲究的,越是经典的款式越讲究,想把这种经典款式做到‘顺眼’的程度可不容易,而款识的好坏则展示着铸造者的书法水平,书法有一定水准的铸造者,本身的艺术修养肯定不会太差,这样的人铸造出来的炉子当然也不会差到哪儿。”
“那这六个字写的很有水准么?”
“没错,很有水准,猛地一看跟馆阁体差不多,但细细看却能发现这六个字又打破了馆阁体的桎梏,有较强烈的个人特色,更接近柳体,保留了馆阁体的大气端庄,还融合了柳体的钢筋铁骨,很是难得。”
“原来如此,那有没有办法除去这只炉子表面的这层金粉呢?”
“有。”
“什么办法?”
“火烧。”
“啊?这会不会太危险了?您之前也说过,每一件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温明结晶,是不可再生的历史痕迹,这要是损坏,多可惜啊,而且有可能涉及到违法犯罪……”杨小茗面带担忧的说道。
“呵呵,宣德炉还有个特性,那是不怕火烧,当然是一般的火,要知道,铜炉一般是用来搁置熏香的,不耐火烧的铜炉是不是一只合格的铜炉,越是精品的铜炉,耐高温性越强。”
神级黄金手 第1035章 火里重生
“尤其是能够被称之为宣德炉的铜炉,耐高温的特性尤其出色,一般温度的火焰是伤不到它们的,烧过之后等它冷却,再用纱布一擦,跟新的一样,都不带变色的,更别说变形甚至损坏了。 ”
“真的?”
“千真万确,这一点可以问问其他几位嘉宾,实在不行可以做个小小的试验。”
“那么,请问王先生,您愿意让徐老师帮您除去这只炉子表面的涂层吗?”杨小茗问。
王海平早高兴地合不拢嘴了,听到问题跟小鸡啄米一样不住的点头:“愿意愿意,太愿意了,”一边说一边搓手,显得很紧张,之前的轻松和嘚瑟早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杨小茗点点头,招呼工作人员登场,将一样道具搬台来。
这些道具自然是事先准备好的,因为在场的嘉宾和主持人早知道了这只宣德炉的真面目,是导演特意安排了这么一出大戏,只等王海平点头。
至于被蒙在鼓里的王海平会不会同意,那其实无所谓,王海平同意的话那再好不过了,这些道具正好能派用场;如果王海平不同意,那也没什么,继续录节目,不过是少了这么一个话题性较强的环节而已。
此时王海平答应下来,徐景行也不客气,离开嘉宾席来到那堆工具面前,带防护面罩,将那只涂着金粉的宣德炉放在架子,打开喷火枪对着炉子灼烧起来。
当然,他灼烧的手法很讲究,火焰基本都是一带而过,不会一个劲儿的对着一个地方烧,那样的话,算这只炉子是真金铸造的也会被烧化。
随着火焰均匀的灼烧,这只宣德炉的温度逐渐升高。
感觉差不多之后,他关掉喷火枪,用夹子夹着滚烫的宣德炉迅速塞进早准备好的水桶,水桶里装的是冰水,两者一接触,“呲”的一声冒出大股大股的水蒸气,浓密的水蒸气瞬间将徐景行淹没,好几秒钟后才逐渐散去。
等铜炉冷却的差不多了,徐景行才将其提出水面。
这个时候的铜炉已经差不多露出了真面目,黄铜色的外皮看去很是大气,只是表面还残留着些许金粉没有掉落。
毕竟是现代工艺喷涂去的,想一次性的祛除,那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徐景行早有准备,又拿起一把高压水枪对准那些残留的金粉开喷,一圈下来,那些金粉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只铜炉这才完完全全的显露出原本的真面目。
再用纱布一擦拭,铜炉立刻变的干干净净,一点火烧的痕迹都没留下,更没有变形损坏,放在镜头前用3d抓取技术跟原本的影像一对,除了颜色的变化外,其他方面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同。
这一幕让台下的观众连连鼓掌,他们可算是开了眼界,因为这么多鉴宝节目也这里能看到这种别出心裁的鉴定方式,看起来可规矩的鉴宝节目要有意思多了。
这个时候,王海平都快高兴傻了,这可真是打草搂兔子,本来只是想节目撞撞运气,没想到随便买的一只赝品路子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件小精品。王海平是再怎么外行,也能看出此时此刻这只黄铜色的炉子不是凡物。
不过王海平最想知道的还是这炉子值多少钱,因此激动又忐忑的问:“小徐师傅,这炉子能卖多少钱啊?”
“这个问题最好由周老师来回答,周老师在估价方面更专业,”徐景行却没回答,而是将问题推给另外一位嘉宾,那位是首都红光古玩城的经理,在估价方面有一套,估价很准,节目需要估价的时候都是这位周经理出面。
周经理笑道:“按照徐老师的点评来看,这只铜炉可不是一般的小精品,而是宣德炉仿品较高水平的存在,虽然是清仿,但品相好,做工好,保存状况也好,还有这么一番特的经历,所以拿到市场,是有机会以三百万以的天价成交的。”
“嘶——”
王海平当即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赶紧说谢谢,一连说了好几声,好像只会说那俩字似得。
不过也正常,对王海平这种游手好闲的人来说,三百万确确实实是个天数字,虽然在首都只是一套房子的首付钱。
等王海平如获至宝一般小心翼翼的抱着崭新的宣德炉下台后,节目继续。
随后的持宝人商场顺序完全在导演安排的计划,再没有什么意外发生,徐景行表现的规矩,再有没有卖弄什么,只是配合着其他嘉宾一块点评,没有了出风头的机会。
不过他这天的风头已经出够了,开场三件宣德炉已经足以让现场观众以及未来的观众将他的面容牢牢记住,顺带着还刷了一波声望,毕竟捐赠《鹊华秋色图》在现在这个年头里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美事儿。当初在泉城虽然也有媒体报道这件事情,但那些媒体跟首都卫视的这类带娱乐性的节目起来还是要差点意思。
可惜,只是首都卫视,而不是央视,如果是央视,他还真有可能达成“一朝闻名天下知”的成。
午饭是在首都卫视的食堂里吃的,还挺丰盛。
吃过之后继续录节目,一直录到晚十点多这才算是完成这一天的任务,等回去的时候,他妹妹已经困到直接睡车了。
第二天他妹妹是说什么都不去了,宁肯待在别墅里看电视。
徐景行自然不会勉强妹妹,独自一人去录节目。
三天的录制过程很顺利,但也有点枯燥,如果不是能因此而见识到不少特色各异的真假古玩,他估计也坚持不下去,毕竟录节目这种事情偶尔尝个鲜够了,要是天天录,换谁也受不了。
录完以后,他拿到了节目组给的车马费,不多,十万整。
这点钱对现在的他而言真不算多,随手扔到了车,不过刚车,看到欧陆的雨刮器夹着一张卡片。他刚开始还以为是小广告呢,可却隔着玻璃看到了“徐景行先生亲启”几个字,还是毛笔字写的。
神级黄金手 第1036章 邀请函
这是一封信。手机端
徐景行看到“徐景行先生亲启”七个毛笔写的小楷字后心里有数儿了。
只是这年头里,什么人会用这种方式来传递信息?电话威信不都是现成的么?他徐景行的联系方式又不是什么秘密,他手工店的橱窗贴着呢,根本不难找。
不过这有点像是江湖人士的做派,以前那些人下请帖或者战书的都是都是这么搞的。
难不成有人打算挑战我?
他下车将信封拿到手里,捏了捏没发现什么异常,却也没直接拆开,而是扭头四顾,并且很快发现附近一辆别克车里坐着一个小青年正鬼鬼祟祟的盯着这边,被他一看,立刻发动车子离开了,应该是投信人。
一个小喽啰而已,他也没特别在意,回到车才将信封拆开,里面只有一张洒金宣纸,面用公正的小楷写了百十来个字,意思很简单,是说之前有所得罪,现在想请客赔罪,地址在西绒线胡同里,落款是刀玉海。
有意思。
徐景行笑笑,将新纸塞回信封里,然后随手扔在副驾驶位,发动车子径直离开,但并没有去那什么私人会所,而是直接返回母亲的别墅里。
这大过年的他还急着回家呢,才没有心思去赴什么约。再说了,刀玉海邀请他他一定要去?他徐景行不要面子是怎么的?想用一封信让他乖乖的去赴约?他还没那么廉价。
刀玉海要是真想赔罪,方法多的是,用这种故作玄虚的小伎俩是最不入流的,要是真有心,直接门赔罪不行吗?
一句话,是刀玉海赔罪,而不是他徐景行赔罪。
很明显,刀玉海要么没搞清楚主次;要么是故意的,想用这种方法折折徐景行的面子。
但不管是那种情况,徐景行都没打算赴约。
回到别墅以后跟妹妹和母亲商量着准备回岛城过年的事儿,他妹妹肯定没意见,毕竟还不知道别墅的主人是母亲,所以早盼着回家了。可他母亲却很是不舍,一个劲儿的挽留他们,让他们留在首都过年。
他想不想留在首都陪母亲过年?
肯定想啊,哪个正常孩子不想跟母亲一块过年?
问题是情况不允许。
真要留在首都过年,他妹妹是反应再迟钝都会觉察到异常。
为了妹妹的学业,他只能硬着头皮拒绝了母亲的挽留,跟妹妹踏了回岛城的路。
这一次到首都来,他的收获不可谓不丰厚,先不说那接近一千多万的现金收入,光是难忘的节目录制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更别说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他还出尽了风头。
同样,他妹妹也收获不小,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可却开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这几天的经历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能见识到的。
当然,大批的年货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都是他母亲给买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几乎塞了满满一车,跟搬家似得。
到家以后,光是将那些个年货从车搬到家里,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不过其一部分直接被他当成福利转送给了他的宝贝徒弟安心以及手工店里唯一的员工李若兰,又给他们结算工资,发放奖金,然后才宣布放假休息,来年再来班,假期接近四十天,不过假期也是有基本工资的。
没办法,刚过完年那一两个月里是手工店最冷清的时候,一个月的流水甚至可能还不够交房租呢,所以与其在店里干耗着,还不如直接放假。
当然,说是带薪长假,其实也李若兰一个人能享受到这个福利,安心和金小小一个是他的女朋友兼店长,一个是他的徒弟,还看不这么点好处。而且对安心和金小小来说,算没有生意,她们也更愿意待在店里或者徐景行家里,尤其是安心,如果不是被徐景行强制要求回家,可能要到年三十晚给徐景行包了饺子之后才肯回家。
不过安心这心态可以理解,因为自从跟着徐景行学艺开始,安心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是经济状况,她的高收入直接时她那濒临破灭的小家进入了小康层次,连母亲的积年陈病都被治的差不多了,甚至准备在老家盖三间二层的新房,估计会在春耕之后开工。
而经济方面的改善还只是次要的,对安心来说,最重要的变化还在于她自身。
这个时候的安心,跟两年前的安心相,简直是完全不同的的两个人。以前的安心是一只标准的丑小鸭,干巴巴的,又瘦又小,还很土气;可现在的安心却蜕变成了真正的白天鹅,不光身材逐渐丰润起来,连气质都不一样了,除了穿着打扮的变化,气质也更加出色,整天接触书法绘画以及传统方面的知识,以至于她身也带了那种淡淡的书卷气,言谈举止颇为雅,接人待物也更有气度,甚至眉眼流转间也有了那种古典气息,以至于在手工店里偶尔露面的时候都会被人当成是什么地方来的大家闺秀。
别人能看到安心的变化,安心自己当然也能感觉得到,这变化越明显,她越发的感激徐景行。
当然,安心心里也未尝没有某些不太好说的出口的小心思。
安心回家过年了,金小小也要回去,她虽然跟家人闹的很僵,可毕竟是家人,没有连过年都不回家的道理,何况金小小的家人已经知道了徐景行这个男朋友的存在,对金小小的逼迫也没那么过分了。只是金小小的父母想让徐景行去他们家坐坐,算是见家长的意思,甚至有早点把婚礼的事儿定下来的意思,因为徐景行在金小小的父母眼里也是一个金龟婿,当然要抓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