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相对而言,龙泉窑这种露胎工艺就有点落伍了,毕竟一整件瓷器上边其他地方都有釉质覆盖,唯独脸部没施釉,多少显得有点别扭,就算匠人的手艺高明,能将漏出来的胎质和被釉质覆盖的地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色调上依然有点差距。
也正因如此,到元代以后,龙泉窑就逐渐没落了,而是被更加精美的其他种类的瓷器所取代。
从古至今都一个道理,工艺落后的企业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龙泉窑的没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元代之后,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败,到明末基本上就完全没落了,到康熙年间也就彻底停工了。
所以看到这种露胎工艺,只要确定是真品,那么就有很大概率是元代留下来的老物件,因为到明代以及往后的人们已经不再喜欢这种半遮半露的施釉风格,那个时候的龙泉窑也就烧烧盘子碗罐子瓶子这种用不着露胎工艺的瓷器,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刻花类瓷器。没办法,在跟德化窑的竞争中,龙泉窑真的已经完全处在了下风。
要知道,龙泉窑跟德化窑差不多活跃在一个时代,也是从宋代开始暂露头角的,然而德化窑越混越好,尤其是在龙泉窑没落的明代,德化窑迎来了一波高速发展期,那个时候的作品就算在现代人看来依然可以称得上是精美绝伦,甚至到现在为止,德化窑的工艺和风格依然大受市场以及瓷器手艺人的追崇。
然而也正因为龙泉窑相对短暂的巅峰期,造成了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局面,尽管龙泉瓷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如德化窑那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可精品龙泉瓷依然能卖出很不错的价格。
就像徐景行花五万块拿下的这件佛龛,感觉卖个二三百万根本不成问题。
这件佛龛本身就是精品之作,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龙泉瓷的工艺巅峰水准,就算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也不会影响到佛龛的市场价值,因为总有喜欢这一类型的。
徐景行将这件佛龛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讲了一遍之后,陈笑烟和徐景菁的眼睛里都快冒出小星星来了,就跟见到了崇拜好久的偶像一般。
这眼神,把他看得有点心慌:“喂,你俩这什么眼神……”
陈笑烟嘻嘻笑道:“星星眼啊,徐大哥,你真厉害,比专业的鉴定师更专业,各种知识点信手拈来,不用上网也不用翻书,太厉害了!”
徐景菁也跟这点头:“没错,比很多名声在外的鉴宝专家都厉害,那些人在做鉴定的时候跟普通人一样也要查找资料才敢给出准确的结论,几乎没有人能像你这样什么都不查的说的这么详细,跟事先背诵下来的差不多,真心佩服。”
“咳咳咳,你们说的也太夸张了吧,我都不好意思了,”徐景行心下其实挺得意的,毕竟面前是两个青春靓丽的美少女,而且是那种见识不凡的美少女,本身就算是行家,能得到行家的真心称赞才最有成就感么。
行家夸人能夸到点子上,如果是外行,你说个“涩圈”,对方只会听的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那个是什么玩意儿,但行家一听就懂,根本不需要解释。
当然,他的记忆力确实是强悍,这点也用不着妄自菲薄,他只要把知识储备量提上来,在理论知识方面就能碾压绝大部分的所谓专家了,再搭配着适当的实物上手经验,超越专家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不过他可没兴致跟那些个专家抢饭吃,因为那碗饭实在不怎么香甜,录制一期节目才几万块钱辛苦费,跟他自个儿的收入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所以,专家什么的,当个兼职还行,偶尔到电视台客串两把露露脸就好,天天做那个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他已经做过一次鉴宝嘉宾了,很清楚那个活儿并没有电视上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光是一天天的海选就能熬死个人,要一直坐在那儿一件件的做鉴定,光鉴定真假还不行,还得费尽心思的组织一些专业术语还应付那些个持宝人,如果真品多也就罢了,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件都是赝品,很多人甚至直接捧着印刷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找你鉴定,实在是醉醉的。
不过拿当鉴宝嘉宾的经历当成吹牛的资本还是不错的,毕竟这样的体验可不是谁都能有的,没有点真材实料是真没机会坐在台子上对着电视机前数千万甚至过亿的观众指点江山。
这不,他顺带着讲了讲在首都卫视做鉴宝嘉宾时的经历后,立刻惹来陈笑烟和徐景菁一脸的艳羡。
等他讲到自己捐献给首都故院的《鹊华秋色图》时,陈笑烟拦住了他:“徐大哥,那件事儿我们都知道了,也都知道你在书画方面的功底更深,所以,赶紧告诉我董其昌在这幅画上留的暗记在哪儿,”说着一脸急切的指了指被陈笑烟安排人截拍下来的大痴款山水画。
神级黄金手 第1128章 路易十三
大痴,这是黄公望常用的钤印,这是一枚长方形的篆字朱文印,上下排列,黄公望的作品上经常能看到这枚印章,对黄公望的字画比较熟悉的人也就不会对这枚钤印感到陌生。
当然,也因为黄公望的名气太大,类似的仿品太多,有些地方甚至专门贩卖“大痴”印一类的名家印章,只要你出钱,人家都能给你现刻,不过现在绝大部分的仿制者都是用电脑雕刻。
电脑雕刻出来的印章从外观来看跟本尊最为相似,没办法,用扫描仪一扫,电脑就能原原本本的复制下来,只要雕机的精度足够高,甚至能做到百分百的还原。
只是电脑扫描雕刻出来的印章只能糊弄一下外行人,糊弄不了内行人,因为电脑雕的印章跟手工雕刻的印章是完全不同的,刻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而刻痕这玩意儿是无法模仿的。最关键的是印在纸上的印文内容也会不同,因为按照因为复刻印章然后再转换成印文,经过这么三道工序后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鬼样子了。
何况机雕印章那种呆板的感觉是如论如何都遮掩不住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仿制名家印章,不光普通人仿作,就连那些个名家一样喜欢模仿名家的印章,当然,名家们模仿前辈的作品基本上是为了消遣玩乐或者偶尔皮一下,并不会以此牟利。
就拿黄公望的作品来讲,不管是黄公望的画工还是他的名号,又或者是印章,都被一些个字画名家模仿过,这股风潮就没断绝过,到了近代依然有不少名家在模仿黄公望的作品,比如说启功先生就特喜欢这么做,甚至,有几幅仿作还拍出了非常高的价格,简直令人咂舌。
而根据历届拍卖记录来看,带着“大痴”款的仿作大部分都卖出了不错的价格,有一些卖的甚至比真品还贵,当然,那都是名家模仿的,人家本身的作品就挺值钱。
但是,像陈笑烟手里这幅模仿的这么彻底的高仿作品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仿制水平这么高的高仿。
不客气的说,除了钤印和题跋有明确的破绽之外,这幅画的内容真的可以以假乱真,不管是用墨还是笔法,又或者色调和布局,都跟黄公望巅峰时期的风格不差分毫,这水平完全可以蒙蔽过当今世界上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鉴定师了,只有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才能觉察到其中的不同。
这么一说,事实就很清楚了,历史上有几个画家的水平能跟黄公望齐平?
屈指可数。
真正的屈指可数。
黄公望在画坛的成就和声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没有达到称圣道祖的地步,可是跟画圣吴道子比起来,黄公望的技法反而更加成熟,只不过吴道子早生了数千年而已,吴道子之所以被尊为画圣还是因为在吴道子那个年代里,吴道子是开天辟地一把的人物,就像发明造纸术的蔡伦造出来的纸张并不比现在的普通造纸工造出来的更好。
当然,也不是说吴道子就不如黄公望,只是单纯的从绘画技法、理念等方面来评判的话,黄公望确实比吴道子更成熟。
黄公望的水平如此,那么能原汁原味模仿出黄公望的作品的人,水平能差到什么地方?
这样伴着指数数一数,黄公望之后也就那么几个人,而那几个人中最擅长也最喜欢模仿黄公望并且技法、理念都跟黄公望一脉相承的非董其昌莫属。
这就是徐景行在确定这幅画是高仿品之后的鉴定思路,整个过程耗时也就两三秒钟而已。
陈笑烟和徐景菁听了他的讲诉之后,顿时恍然,“也就是说,徐大哥你是先确定这是董其昌的仿作,然后才找的证据?”
“没错,”徐景行笑眯眯的承认了。
“可是,这跟理论不符合吧?不都是说先找证据然后再确定结论吗?你怎么反着来?就不怕猜错?”陈笑烟有点不服气的问。
“道理是那么个道理,可那都是讲给普通人听的,像我这种超凡脱俗的存在,当然是怎么喜欢怎么来了,”徐景行呵呵笑道。
“还超凡脱俗呢,呕,真自恋,”陈笑烟吐吐舌头,“那你找的证据在哪儿呢?”
“喂,你就这么白使唤我呢?把你藏的好酒拿一瓶出来,我再告诉你。”
“真小气,”陈笑烟皱了皱白净小巧的鼻头,朝一个房间喊道:“丫丫,把那瓶路易十三拿出来。”
“好嘞烟姐,”房间里的丫丫高声答道。
徐景行愕然:“真有路易十三啊?”
“废话,这年头,谁家里没藏着几瓶好酒?而且我觉得是路易十三也就那样,反正我喝着还没果汁好喝呢,”陈笑烟没好气的说道。
好吧,拿路易十三跟果汁比,也就陈笑烟这丫头了。
但是说实话,徐景行也没喝过真正的路易十三,要知道,真正的路易十三都是陈化期超过五十年的白兰地,五十年前留下来的白兰地能有多少?能流入国内的又能有多少?这不需要多么高明的品酒技巧,只要懂得一些常识就知道真正的路易十三有多稀有了。
不过对很多人来说,喝酒喝的就是这个稀有劲儿,如果真正的路易十三满大街都是,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受欢迎。
可惜,路易十三就是这么稀有,稀有到连徐景行也有点期待。
很快,丫丫小心翼翼的捧着一支水晶瓶的干邑走了出来,跟在后边的甜甜则拿着酒杯、起子、分酒器等器具,两女放下手里的东西后就要离开,不过却被陈笑烟给喊住了:“你俩也一块尝尝,不能单独便宜了某一个人。”
丫丫和甜甜闻言大喜,连忙坐下来,不过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又一左一右的坐在了徐景行的两侧,丫丫还甜笑道:“跟着徐大哥沾光了,平时,我们都不敢靠近那个酒柜,生怕被烟酒发现,要知道,我们烟姐对她的酒柜看的比放古董的保险柜都重。”
神级黄金手 第1129章 反手长矛人头马
徐景行闻言挑挑眉毛:“酒柜?意思是,你家烟老板还藏着更多的好酒?”
丫丫吐吐舌头:“是呀是呀,好几十瓶呢。”
徐景行一拍桌子:“好你个陈笑烟,明明藏着那么多好酒竟然只舍得拿一瓶出来,太小气了吧,跟我还藏着掖着?”
陈笑烟撇撇嘴:“少不了你喝得,”说着直接拿过那瓶路易十三娴熟的开平,倒酒,分酒,然后递给徐景行一杯:“先尝尝味道怎么样,哼,便宜你了,这瓶酒连我爷爷都眼馋,要不是看在箐箐姐的份儿上,我才舍不得拿出来给你喝呢。”
“不至于吧,你烟大小姐会把区区一瓶路易十三看在眼里?”徐景行有点诧异,之前这丫头还说路易十三都没果汁好喝,显然是喝得不待见了都,怎么这会儿又当宝贝看待了?
“你懂啥?”陈笑烟端起酒杯轻轻的嗅了嗅:“这瓶酒可是大有来历的,跟普通的路易十三还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的?无非是放的时间更长了点而已,还能咋滴?”徐景行拿过酒瓶看了看,多少也看出点眉目来,首先,这酒瓶是白水晶做的,而且是纯手工雕刻而成,雕工也好,水晶的质地也好,都算得上是顶级的,也就是说,光这个酒瓶就能卖个万把块钱,不,甚至更多。
其次,这酒瓶上的商标跟他印象中的不太一样,现在的路易十三在瓶子上的商标是个圆形的正手长矛人头马,而这个酒瓶上的则是反手人头马,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假冒肯定不可能是假冒的,那么商标上的区别应该是因为年代的原因。
难道说,这个反手长矛人头马的商标比较古老?
他确实对人头马没什么研究,也没看过这方面的资料,自然不清楚两个商标之间的不同。
不过不懂就问,他指了指那个瓶颈下部手工雕刻的商标问:“这个反手商标是怎么回事儿?更古老?还是说人头马下边的另外一个品牌?”
陈笑烟得意的回答道:“算你聪明,这个反手人头马商标就是正手人头马的前身,68年改的。”
“也就是说,这酒是六八年之前产的?这才刚满五十年,年代也不算久远啊,”徐景行有点看不懂了,这岂不是说凡是使用正手人头马商标的干邑都算不上是纯正的路易十三?
“哼,当然没那么简单了,”陈笑烟骄傲的回答道:“这酒是调配酒。”
“调配酒?”徐景行虽然对洋酒没太多研究,但也明白调配酒是怎么回事儿。
调配是葡萄酒酿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葡萄酒融合在一块的工艺,调配过后的葡萄酒一般来说品质会更好,酒性也更稳定更和谐,甚至某些口味的调配酒比原版更受欢迎。
不过对这些上了年代的老酒来说,调配酒专指用不同年份的老酒调配出来的那种,一般情况下是发现了一瓶或者一桶年代比较久远的老酒,然后将这一桶老酒和若干新酒调配成一批新的调配酒。这么做自然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但是,这种调配酒的味道和品质一般不会下降太多,甚至在某个方面还有提升。
如果是新时代的调配酒,那真没什么特别的,市场价也就几万块钱一瓶而已,现在市面上的路易十三就大多是这种调配酒,而且这已经算是很良心了,毕竟是用老酒调配的,而不是纯粹的新酒。
但是陈笑烟拿出来的这一瓶就不同了,这酒是在六八年之前调配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六八年之前,这酒在调配的时候就使用过一部分老酒,在六八年之前就是老酒了,那么到了现在,更是老酒中的老酒。
说得再准确一些,陈笑烟这瓶路易十三的年份远不止五十年,而是最少一百年起步。
想到这里,他也懒得再追根问底,端起酒杯轻轻的嗅了嗅,然后轻轻抿了一口,细细的品了品之后点点头,“没错,是正经的调配酒,够烈,也够香,味道也够复杂的,凉凉的,挺好。”
不过味道么,怎么说呢,并不是特别的美味,毕竟酒这东西都是带着酒精的,酒精浓度越高,这味道越不好控制,对很多人来说就越难喝。
而路易十三号称是烈酒之王,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虽然40度的度数跟很多白酒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在葡萄酒中那就很吓人了,而为了中和酒精的刺激性,酿酒师们想了许多办法,最常使用的就是调配和陈化,但不管再怎么调配,放置的时间再怎么长,这酒精度是不会变化的,喝到嘴里以后首先感觉到的就是那种强烈的刺激性。
不过路易十三好就好在它特别的香,而且香味特别的浓,香味的层次也特别丰富,尤其是调配酒的香味那真的跟香水似的,细细品味都能感受到不同香味在酒精的刺激下所迸发出来的爽感。
另外路易十三陈化期那么长,这酒的口感是凉的,而且比较柔和,喝到嘴里却又非常舒服,在酒精和浓香的刺激下,几乎感觉不大酒液的存在就被咽下肚子了。
所以说这路易十三能名扬天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一些人可能不太喜欢这种味道,最起码徐景行尝了一口之后感觉不是特别喜欢,太香了,轻轻抿了一口而已,可感觉整个人都被浓浓的香气给包裹起来了,仿佛呼吸都带着路易十三的味道。
这真的不夸张,那种感觉,有机会尝一尝就懂了。
只是陈笑烟拿出来的这个级别的路易十三真不是谁都有机会尝到的,因为这酒的年份绝对不止一百年,可能会更久远一些,应该有一个半世纪的年份,因为这酒的柔和感在他喝过的所有的陈酿酒中是最突出的,都快孕育出灵气来了,不知道还以为是用带灵气的水酿造的呢。
想到这里,他抬头对陈笑烟道:“这酒最少有一百五十年了。”
陈笑烟愕然:“你怎么知道?”
神级黄金手 第1130章 暗记
“喝出来的,”徐景行故作高深的笑笑:“而且这酒调配的事后用了最少三个年份段五个品种的葡萄酒。”
“卧槽,酒神啊!”陈笑烟大惊,“连这都能喝出来?”
“现在知道什么叫做超凡脱俗了吧?”
“知道了知道了,真神仙,”陈笑烟惊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我买酒的时候人家跟我说,这酒是六三年调配的,调配的时候用了九十年、六十年和当年新酒总共五个品种的葡萄快一块调配的,调配好之后立刻封存在酒窖里了,流入到国内的只有三十支,每一支的价格高达三十多万,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弄到这么一支的,可以不客气的说,国内知道这支酒的存在的人都非常少,更别说这酒的详细信息了,可能只有这酒的主人才知道,可是,你竟然只是尝了一口就尝出来了,简直……不是人!”
徐景行没好气的瞪了陈笑烟一眼:“你才不是人呢,”说完又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不得不说,这酒的味道虽然不是那么的讨喜,但是口感真不错,如果能习惯这个味道,那么一定会疯狂的爱上这酒。
只是这酒的存世量实在太少了,陈笑烟也说的很清楚,这酒,国内就三十支,而且只会越来越少,再过几年别说几十万,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也买不到了。
当然,酒这种东西是个消耗品,市场价根本不可能达到那么夸张的地步,几万十几万已经算是非常之高了,只有非常非常珍贵的才有可能达到三十万以上,只是有些酒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而已。
而对普通人而言,这种平时根本没机会品尝的好酒,口味如何是其次,能尝一尝就很值得了。
比如说丫丫和甜甜,两个小姑娘尝了一口之后明显有点不适应,但神色却挺兴奋,第一口之后迫不及待的抿了第二口。
不得不说,这酒的度数虽然不低,但也确实比传统的白酒要柔和,再加上浓烈的香气以及水果味儿,女孩子们适应起来更轻松,最起码入口的时候不像传统的白酒那样呛人。
只是这酒精度是实打实的,一小杯下肚,几个女孩子包括陈笑烟的小脸都变得红扑扑的了。
徐景行见状连忙止住几个人继续喝的打算,开玩笑,再喝下去这里能站着的就他一个人,他可伺候不了这么多姑娘,万一再闹出点什么事件来就更不好了,要知道,他堂妹还在这儿呢。
不过陈笑烟还是没放过他,小脸通红,满脸娇憨的追问:“徐大哥,你还没告诉我答案呢,”说着指了指那幅董其昌仿的大痴款山水画。
他苦笑一声:“还以为你喝醉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怎么可能,今年我的零花钱是多是少就看这幅画了呢,快告诉我暗记在哪儿。”
“丫丫,找个放大镜过来,”他不再逗陈笑烟,而是扭头对满脸通红眼眸流光的丫丫吩咐道。
很快,丫丫拿了一整套的放大镜过来了,大号小号各种倍数的都有,挺齐全的。
他随手拿过一柄照在画卷一块大石头上,对陈笑烟道:“看这里。”
他的话音刚落,四个脑袋就凑了过来,陈笑烟徐景菁丫丫甜甜四个人将个放大镜围了个严严实实的,别说,这风景还挺美,因为四个姑娘那真是各有风韵,加上她们多少带着点酒气,呼吸间香气扑鼻,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不过陈笑烟的大呼小叫却打破了这美好的一面:“呀,这石头里有字,是篆字‘玄宰’和‘辛(隔离)亥’,辛(隔离)亥年是哪一年啊?”
“董其昌时期的辛亥年是1611年,那个时候他刚六十七岁,身体还还健康,正是巅峰时期,所以说,这幅画的水平非常之高,再加上这个暗记,相信我,绝对能拍出天价,”徐景行随口答道,这种知识对他而言就是储存在脑子里的常识,随口就能答上来,没有任何难度,如果换个人,肯定还得去翻资料翻黄历,但他不用。
陈笑烟闻言吐了吐小舌头,站起来给了他个大大的拥抱:“徐大哥,谢谢你啊,等这画拍卖出去,我封你个大红包。”
“好啊,那我可等着了,正缺钱用呢,”徐景行笑道,这幅画身上的噱头这么多,还有董其昌本人留下的暗记,又是巅峰时期所作,成交价再低也不会低于七位数,甚至有可能达到《疏林茅屋图》那一档次。
《疏林茅屋图》在五年前首都某次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是六千九百万,是董其昌所有作品在公开拍卖会上的最高纪录,同时成交价在千万之上的还有三十多幅。
而在那三十多幅成交价超过千万的作品中,其中有六七幅都是仿品,要么是仿巨然,要么是仿吴镇,要么是仿董北苑,当然也少不了仿黄公望的,其中仿黄公望的那幅《富春大岭图》的成交价高达六千两百多万,而且还是八年前的成交价,仅次于《疏林茅屋图》。
现在又蹦出一幅水平更高,噱头也更吸引眼球的高仿画,想一想这成交价能低了么?
要不是陈笑烟是熟人,他当时就悄悄的将这幅画买下来了,因为这幅画不光值钱,里面蕴藏着的灵气也相当多,他也心动了。
不过灵气这东西,他现在不缺,所以也就把这到嘴边的美食分了陈笑烟一份,毕竟他已经有了收获,他五万块拍下来的那件佛龛虽然没有这幅画这么值钱,但佛龛里面的灵气含量却比这画里的灵气要充沛的多,质量也更高,毕竟佛龛这玩意儿是信仰类用物,这几年的寻宝经历告诉他,信仰用物里的灵气含量和品质确实比普通古玩要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