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正因为想明白这一点,他才把主意打到周建明那块大料上。
哦,现在是两块半大的。
不过就算是半大的,在和田玉中依然属于大料,毕竟每一块都有半个橄榄球大小,都能雕一方大印了。
周建明却笑着摇摇头“我没打算卖。”
“好吧,看来我跟它无缘,”徐景行多少觉得有点遗憾,但也没有别的想法,毕竟料子是别人的,人家卖不卖都正常,而且祭品和田玉不只是玉,更能当投资产品,比买基金和股票都靠谱,很多人确实宁愿将那些极品料子捂在手里。
或者说,人家卖给他是情分,不卖给他是本分。
他还不至于因为人家不卖料子给他就埋怨对方或者敌视对方。
只是周建明却又笑道“说无缘,那也不见得。”
“哦?二叔的意思是……”他其实一听周建明的话音,就大致猜到了周建明的意思,只是这话要等周建明说出来。
果然,周建明笑道“我虽然没打算卖掉那两块料子,但也没打算就那么捂着,而是打算找个人做成成品……”
神级黄金手 第1310章 这么少
第1310章 这么少
在徐景行面前说找人做成品玉件,周建明的意思就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徐景行眨眨眼问“所以二叔的意思是……”
“没错,就是交给你来做,”周建明笑呵呵的回答道。
“二叔你可想清楚了,我去年年底才还是学习玉雕工艺,到现在也就刚半年时间而已,手艺还生疏的很……”
“哈哈哈,你这话可就言不由衷了,玉雕也是雕刻,跟木雕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无非是材质和工具有所不同而已,在你这样的大行家手里,大半年时间足够你熟悉这一切了。”
“您对我还真够有信心的。”
“我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纯外行?”周建明嘿嘿笑道“你要只是个单纯的木雕手艺人,临时转做玉雕,那么我肯定不会把这活儿交给你,可事实上你是那种基础非常扎实的艺术工作者,木雕只是你那厚实的基础上伸展出来的一根枝桠而已,而玉雕就是木雕那根枝桠上盛开的一朵鲜花,有那么厚实的根基和木雕领域的成就,转做玉雕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话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徐景行挠挠头,心里却也颇为得意,因为周建明说的是事实。
以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深厚功底,别说做木雕做玉雕,就是从事其他方面的传统手工艺,也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无非是一个熟悉的过程,像什么泥人面人风筝扇子之类的手艺活儿在他手里真没什么难度。
这就是根基厚实的好处。
相反,现如今的绝大部分手艺人都是直接从手艺开始学习,都是从“照猫画虎”开始,甚至根本就是死记硬背,做什么东西都有前辈总结下来的一套套公式,新人学习的时候都是从记公式记口诀开始,甚至学一辈子就记一辈子口诀,到老到死都不知道那些口诀的原理。
结果就是这些人想要转行很难,做木雕的一辈子就只会做木雕,做玉雕的也只会做玉雕,甚至很多人只会雕刻某一种特定造型的题材,甚至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大名鼎鼎的东阳木雕就有这方面的倾向,培养的学徒只会做庞大工序中的一部分,一件东阳木雕需要由若干学徒共同完成,一人做一部分,倒也快捷方便效率高,但成品的效果,可想而知。
徐景行却不是传统的手艺人,甚至原本都不是手艺人,没有那方面的陋习,基础还打的非常扎实,想要转行,自然轻松的很,而且很容易出成果,因为不管材质和工具再怎么变化,都离不开“工艺美术”的范畴,都需要用文化因素来点缀,最终落实下来,拼的还是艺术创作能力。
所以,听了周建明的夸赞,他还真觉得自己当得起这份夸赞。
因此他客气两句后直接问“那二叔你想做点什么?摆件?手把件?还是首饰?又或者别的?”
周建明想了想,却有点苦恼的答道“我什么都想要,可料子就这么点,实在是为难……”
“……您可真够贪心的。”
“这么极品的料子我这辈子都没碰到过几次,当然要将想做的都做了,尤其是这料子还是我自己开出来的,多有意义啊,”周建明理所当然的说道。
好吧,也是这么个道理。
徐景行无奈道“那一块做摆件,一块切开了做其他小件?”
“切了?有点可惜吧……”周建明却又犹豫起来。
“那要不这样,一块做摆件,一块做成一方大印,印章这东西能自用,也能当把玩件,还能当摆件,一举多得。”
“那么大的印章,快赶上玉玺了吧?”
“……那切半块出来做一方小印,另外半块切成两片掏一对镯子出来,剩下的镯芯还能做几个小挂件,怎么样?”
“咦,这样挺不错的,就这么定了,”周建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小徐,这活儿就交给你了。”
“具体细节还得再商量,”徐景行急忙拦住准备当甩手掌柜的周建明。
开玩笑,做这种大活儿,不提前商量好全部细节,万一出现问题可不好收拾,比如说摆件的风格、具体题材、印章的印文格式、内容、字体以及手镯的款式、挂件的主体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提前沟通好。
倒不是他害怕周建明会在这方面耍赖,只是需要尽可能的避免这种风险,做事儿么,先小人后君子才是正道。
再说了,给人做玉器,要是连这些内容都不知道,他也不好下手,虽说这样一来他的发挥空间是挺大,可万一出来的东西不讨人喜,那就很恶心了。
所以尽管周建明一再表示相信他的手艺,但他还是拉着周建明把所有的细节都商量了一遍。
最后,还直言不讳的开出了二百万的手工费。
周建明听到他的报价愣了一下,有点不敢相信的问“这么少?”
好吧,是有点少。
按照徐景行的了解到的行情,现在的玉雕大师们收费的时候不看工作量,而是看材质的价值,材质价值越高,收费也就越高,具体的收费标准不固定,但却是跟材质的总体价值是成正比的,有的材料总价的十分之一,有的收五分之一,也有收八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的,甚至有的人直接按照一比一的价格收费,也就是一千万的料子就收一千万的手工费。
另外也有一些高手是按照料子的重量还收费的,有的是按照原料的重量收费,有的是按照成品的重量收费,单价从一克几块钱到一克几百块都有。
还有一些高手则是在看过料子之后开一口价,一口咬定要多少工费,成就成,不成就算。
当然,这是玉雕大师们的收费标准,普通手艺人的价格要低很多。
然而谁敢把极品料子送到普通手艺人手里去雕琢?还不是尽可能的找玉雕大师们出手?
像周建明那两块半个橄榄球大小的羊脂玉,在和田玉中已经是顶级的存在了,真要找人雕刻,那肯定要找最顶级的玉雕师傅,而且是有“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那种老师傅。
而现如今有“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玉雕师傅有几个?连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都算上,那也是有数儿的。
物以稀为贵,那些“工艺美术大师”们的身价自然不菲,收费标准也就不低。
就算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以及不同等级的大师们收费标准不一样,那也是有个价格的,这么大两块料子,还要做一件摆件,真要严格按照市场行情的收费标准来计算,绝对不会低于一千万,高点的,敢要两千万甚至三千万。
因为行情就这么个行情,很多大师甚至不会提前定价,而是看成品价格来要价的,要工料对分。
也就是说,雕刻出来的成品值四千万的话,雕刻师傅会拿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两千万做工费。
是不是很吓人?
吓人就对了,因为极品料子很少见,同样顶尖的手艺也不多见,虽说极品料子和顶尖手艺是相辅相成的,但终归来说,料子和工艺之间,还是工艺更值钱一些。
人家那些个大师级的人物出手,拿走总价的一半,虽然有点吓人,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因为一个大师级的玉雕师,最起码需要几十年的潜心苦练做基础,超高的收费都是为之前几十年的汗水买单的,就跟研制药物一样,超高的药价是为天价的研制费用买单。
所以,周建明听了徐景行的报价之后很是吃惊,二百万的工费确实太低了。
要知道,这年头就算是一个普通玉雕师,单纯的雕个小挂坠都要万把块钱的,而周建明这一套东西下来,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可不止二百个挂坠那么简单,而是成几何倍的增长。
手镯、挂坠倒是没什么,可印章以及摆件的技术含量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除了雕刻外,还包括设计和打磨两个道工序,这也是工费中的大头。
没错,在玉雕行业中,工费只是个总称,实际上细分还有设计和打磨这两个环节,因为玉雕作品就是这样,设计和打磨的难度也是有分别的,像手镯,设计和打磨几乎没什么难度,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但挂坠就不同了,设计和打磨的难度就要稍微提升一些,在收工费的时候这方面的比重就要略微高一些。
至于印章和摆件,根据尺寸以及风格的不同,设计和打磨的比重也会越发的高,印章还好,摆件,尤其是镂雕工艺应用较多的摆件的设计难度很高,打磨难度最高,费用占比自然就更重。
所以,在玉雕行业的收费标准中,摆件的收费标准是最高的。
雕一件七八斤重的摆件,没个百万的费用,人家大师们看都不带看的,一整套十几斤的料子下来,收你个一两千万真不算特别过分。
也因此,周建明在听到徐景行的报价之后才会脱口问出“这么少”这种话。
神级黄金手 第1311章 人情价
第1311章 人情价
徐景行当然知道这个收费标准确实有点低,虽然他自个儿感觉已经不算少了。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没错,他确实觉得二百万的工费并不少。
二百万呐,如果换成木雕,二百万够他雕好几十吨的料子了,要知道,他给小青山雕的那尊金丝楠木的吕祖像才收了几万块钱而已。后来给大成商场雕那只大狮子的时候身家涨到了行业内的顶级水准,可是两个月的时间加上十几吨的料子做下来,他的工费也只有区区二百万而已,而且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工费,还包括安心、赵长发这两个给他打下手的。
做那只大狮子的时候他真的耗费了很多很多的心血,光时间就耗费了足足两个月,而且是没白天没黑夜的连轴转的那种两个月,兑换成普通人的工作时间,得有四个月。
而做一套玉器呢?
就算工作量再大,工序再复杂,技术含量再高,周建明这一套做完,也绝对用不了两个月,如果白天黑夜连轴转,不用一个月就能完成。
也就是说,他接下周建明这个活儿,就等于能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净赚两百万。
一个月净赚两百万,这收入低么?一点都不低,相反,很高,要知道很多大公司大集团的ceo们的年薪也就这个样子。
对他来说这个数字也不算小,别看他之前也赚了不少钱,几百万几千万的赚,可那都是捡漏儿赚的,真正靠自己手艺赚的大钱,也就年前从唐德明那边赚回来的一千多万,剩下的都是几万几十万以及百十来万的“小钱”。
现在呢,他只是做个代工就能拿到二百万的工费,对比也太强烈了点。
当然,他开价这么低,一是不太好意思收太高的费用,二是看在周小飞的面子上给了个友情价。
如果不是有着周小飞这么一层关系,就算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见得会接周建明的活儿,因为他的时间比较紧,要赶在十一开业之前囤货。
另外,以他现在的水平和能力,已经不需要专门给人做代工了,虽说赚的也不少,可是按照别人的要求给人干活儿并不是他的追求,他更喜欢给自己干,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创作。
最关键的一点,给别人代工,没有给自己做工赚的多啊。
别看玉雕行业里的工钱很高,可跟他自个儿的买卖比起来就差太多了。
所以他笑着对周建明道“二叔,这是友情价,也就是你,换做其他人,我根本不接这活儿,给再高的工钱也不接。”
周建明闻言哈哈大笑两声“行,这个人情我记下了,那回头我就把料子给你,然后等你的好消息。”
“行,”他点点头,提醒道“只是我最近可能会比较忙,二叔你这活儿得往后推一推,我只能保证年底前完工。”
“能赶在年底前完工就很快了,大师之作嘛,都要精雕细琢,很多大师干活儿的效率都是按照年来计算的,一年就做一两件,甚至几年才出一件,跟他们比起来,你这效率已经是最顶尖的了,”周建明爽朗笑道。
好吧,他的工作效率确实秒杀绝大部分的同行,倒是不用谦虚。
闲聊中,自然而然的聊到了和田这边的玉石行情。
周建明在这边厮混了好几年,各种门道熟络的很,各种外人所不知道的行情更是信手拈来,一开口就推荐了好几家靠谱的玉石店,更说要带着徐景行去几家一般人都进不了门的玉贩子家里转转,最后更不无遗憾的说道“可惜你们在这儿呆的时间太短,不然的话我带你们进山捡玉。”
听到这话,他有点好奇“二叔,现在的山里还有玉可捡?不应该早就被人采光了?”
他这问题可不是乱问的,而是有根据的,因为近几十年来,和田的采玉人已经不再是拿着小背篓小铁锹小扒子的原始采玉人了,而是直接开着机器进山,用机器挖掘人工筛选,虽然效率也不算高,但比之前却高了无数倍。
经过几十年的大肆开采,和田玉不说枯竭也差不多了,尤其是盛产和田玉资料的玉龙河畔,都不知道被机器挖了多少遍,这个时候进去,能捡到玉石的概率实在不高。
当然,这是他自己的推测,网上也有人是这么说的。
所以在听到周建明的话以后,立刻好奇起来。
周建明嘿嘿笑道“采光?想什么呢,和田玉资源确实是不可再生资源,也确实有被采挖枯竭的可能,但绝对不是现在,而且被采挖枯竭的只可能是山料,而不是籽料,因为山料的矿脉是有脉可循的,而且是不可以动的整体性存在,摸清楚地理环境之后很可能将那些山料一网打尽。
但籽料却不同,首先籽料都是山料崩裂的碎片,而且被雨水冲刷的到处都是,经过几十万年的冲刷,大大小小的籽料星罗密布的散落在昆仑山的几乎任何一个下游角落里,就现在的采集效率,别说几十年,再有几百年也不见得能全部采光,何况山里有很多地方是机器根本去不了的,只能人工采集。
所以,进山采玉依然是很多和田人赖以为生的活计,而且收货并没有比前些年差多少,相反,因为装备、工具以及鉴玉水平的提升,很多采玉人的收入不降反升。”
听到这话,徐景行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反倒是之前他的推测有点太想当然了,昆仑山那么大,而且已经存在了不知道多少万年了,散落在山下的碎玉不知几凡,怎么可能在区区几十年里就被人采集一空?采玉又不是割韭菜,割韭菜简单,一刀下去就是一片,可采玉这活儿,不管使用什么工具挖掘,最终的筛选都要靠人工辨别,而且要从茫茫的鹅卵石以及杂石中筛选那少的可怜的玉料,效率之低可见一斑。
这样的效率下,就算和田玉籽料资源再怎么稀少,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就枯竭。
至于为什么会有和田玉资源枯竭这么一说,可能半是事实,半是商家炒作,就跟西方的钻石商人炒作钻石一个道理。
地球上的钻石储量高的惊人,真要全部开采出来,人均一座钻石打造的王座都还绰绰有余,可事实上钻石的市场价格却高的惊人,原因不言自明。
相反,和田玉的价格虽然也比较高,但储量很低也是事实,保值率比钻石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想明白这点,没等他开口,周建明就接着说道“而且咱们这些人进山采玉,说是采玉,其实就是进山玩去了,可以当做是一趟主题野营之旅,以采玉的名义去山里好好玩玩,好多采玉人甚至改做向导专门带人进山,也挺赚钱。”
好吧,只要用心去发现,处处都是商机。
不过别说,感觉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登山、野营、采玉三合一的体验可不常见,一般人的登山就是专门登山,野营就是专门野营,采玉就是采玉,将这三项很有趣味性的项目结合在一起却还真是个新鲜事儿。
不光徐景行有点动心,连金小小的眼睛都闪闪发光了。
徐景行注意到这一点,笑着对周建明道“今年是没机会了,明年吧,明年一定要试一试。”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周建明拍着胸口打包票道“保准给你们安排的妥妥的。”
“那提前谢谢二叔了。”
“不用客气不用客气,”周建明摆摆手“那咱们明天一块在市里转转?”
“嗯。”
……
第二天上午,徐景行带着金小小跟着周建明离开酒店,开车往周建明说的大卖家家里开去。
周建明说的那位大卖家住在郊区,开车跑了十多公里才到。
不过到了之后却又感觉没白来这么一趟,哪怕一块玉石没买到,光是这里的风景也值回了票价。
在他的印象中,西疆这边出了沙漠就是戈壁滩,是很荒凉的存在。
然而来了之后才知道自己错了,这里虽然有大片的戈壁和沙漠,但同样有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存在,在人口聚集区里,植被覆盖率甚至比一些内陆城市还高,很多树种长的又高又大,枝叶异常繁茂,为地面遮挡出大片大片的荫凉,开车车子穿行其下,感觉颇为舒服。
最关键的是,这些植物多是果树,葡萄无花果什么的那不用说,随处可见,其他种类的果树也到处都是,远远的就能嗅到浓浓的果香,简直令人沉醉。
进入村子里,这种感受越发明显,跟来到一个水果王国差不多。
这样的景象跟徐景行的固有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让他看的目不暇接,坐在车上不住的东张西望,时不时还掏出手机拍几张照片。
好吧,他的举动多少有点夸张,但也不算离谱,因为这里的景物跟人们印象中的西疆完全不同。
当车子停下后,他更是夸张的咧了咧嘴,因为面前这个农家院很大,同时院子的里里外外更布满了种种植物,甚至有一墙在西疆比较罕见的爬山虎,将个硕大的农家院装扮成了绿色庄园。
神级黄金手 第1312章 胖子田中军
好吧,西疆地广人稀,宅基地占地面积一般都挺大,只是能把农家院打扮成庄园模式还是感觉有点夸张。
徐景行自觉他在首都的四合院已经非常夸张了,可是跟人家这小院子一比,感觉还是落入了俗套。
最起码,他那小院子里可种不下这么多花草和树木以及瓜果。
不过在门口,他们被一个彪悍的大胡子拦住了,用略显生硬的普通话问“什么事儿?”
这时,周建明上前道“我早晨跟你家老板越好的,我姓周。”
大胡子打开对讲机问了两句后才笑呵呵的请他们进去,像极了某些单位中门前站岗的警卫人员。
徐景行见状轻笑道“这人好大的派头,家里还有警卫。”
周建明也跟着笑道“谁让人家生意做的大来着。”
咳咳,这话可不是夸奖,而是略带讽刺,因为对一般人来说,这可能是有派头的表现,可是在徐景行以及周建明二人眼里,这就显得很土了。
因为在他们两个人眼里,有资格带警卫的,那都是身份很高的官方大员,一般商人都用不着这么干,不说别人,就说周建明自个儿,身家也挺丰厚,但出门在外还从没带过保镖呢,更别说专职警卫了。
不光周建明,国内这些个做生意的,在国内都很少带保镖,连那些个明星们也不例外,只有在出席活动或者需要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时候才会带上一些人以防万一。
至于在家里安排安保人员的情况就更少了,连顾安仁老两口都不再使用警卫人员。
也就刀玉海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才会安排小弟们帮忙守家,平时也不会搞的这么夸张。像周振山,别墅里除了家人连个保姆都没,更别说留个警卫专门守门了。
弄的这么严格,跟出入什么高档小区一般还要跟屋主人核对出入名单。
要知道,这院子的主人就是一个做玉石生意的生意人,就算生意做的很大,也没必要这么弄。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人的身份有多高呢,上门谈买卖,不出来硬接就算了,还得先过门卫这一关,实在让人不太舒服。
也就是徐景行和周建明都是比较豁达的人,不太爱计较这些小细节,不然的话绝对转身就走。
但就算他们豁达,也还是轻笑中讽刺了两句,在他们两个面前端架子,这不是自取其辱是什么?要是换个背景,他俩就该人前显圣了。
好在来之前周建明就已经简单说过这人的性格,说这人性格比较张扬,喜欢被人吹捧,架子比较大,喜欢听人喊他“玉王”等等,想要跟这人做通生意,得先把这人哄高兴了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