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看着有些小得意的儿子,赵恒笑道:“那你说说这奏疏吧!”
“儿臣觉得这道奏疏很重要,漕运不仅是东京城的命脉,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宋的命脉,自太祖以来,漕运已经成为大宋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每年的税收,城中百姓的生活用度,包括商人的货物来往都要由水路运抵京师,如果发生拥堵或是断流都会对大宋的经济产生重创。”
“嗯,说的不错,还有呢?”
“但是儿臣不同意奏疏中加高堤坝的方式。”
“哦?这是为何?难道你不知道黄河每年决口泛滥成灾的事情?”
赵恒面对儿子的反对奇怪的问到,他知道赵祯心性仁和,断然不会至百姓于不顾。
果然下面的话让他眼睛精光大盛。
“漕运四渠皆属黄河支流,但黄河多泥沙且一年四季水量不均,汛期一泻千里,旱期则流水潺潺,水中的泥沙也会缓慢沉积,如今的堤坝已经很高了,造成这种原因就是水下泥沙堆积所致。”
赵恒平静的问道:“那你觉得如何是好?”
虽然他表面平静,可心中却放弃了惊涛骇浪,这小小的人儿居然能把问题看的如此透彻,简直匪夷所思多智近妖!
有的时候过于聪明会让觉得害怕,所以赵祯往往并不在别人面前展现,但是在赵恒这位便宜老爹面前却毫不掩饰,他要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控制大宋这辆奔驰的马车。
“儿臣觉得方法有二,一是在旱期清理河底泥沙,但是这样治标不治本,其二便是收紧河道。”
赵恒摆手道:“怎可收紧河道?如此一来决堤的风险岂不更大?”
“不会的,儿臣做过实验,只要稍加控制便可除去决堤风险,这样做是为了冲走河底的泥沙,每年只需如此两三次,便不会有陆上河流的出现。”
赵祯做过黄河的模拟图,也和理科学霸赵妙元做出黄河模型试验过,这种方法就是赵妙元经过精确计算得出的。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四人曾经到达堤坝看过,如城墙般的堤坝屹立眼前,滚滚的河水呼啸而过的场景,把四人吓得魂飞魄散。
要是在后世一旁居住的百姓恐怕早已经原地爆炸了,但是他们却悠然正常生活,而且居然有人敢去在堤坝边上种树!
小胖子恐惧的两腿打颤,赵祯和王语嫣也是思极细恐,而理科学霸赵妙元则是两眼放光的大赞宋人的土木工程……
“你早就做过实验?黄河模型又是什么样的?”赵恒好奇的问到,现在他的注意力完全被儿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吸引了。
赵祯微笑道:“其实也不是儿臣自己完成的,还有好多人参与,有老船工,有将作监的大匠,还有伴读蔡伯俙晏殊,最重要的是皇妹妙元和她的女伴王语嫣。”
“你们亲自去了黄河堤坝?!”
赵恒有些恼怒的问道,他自己也去过,当时的感受到今天也难以忘怀。
老爹生气了,赵祯作为乖宝宝当然要安抚一下,撒个娇什么的。
最后赵恒无奈的叹气道:“你是一国储君,万不得已不能置身于险境!”
赵祯差点就说出:主席教育我们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宋缔 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
“父皇当年不也是北击契丹与檀渊的吗?御驾亲征,挥师百万,破敌酋与悲凉之地!”
面对儿子的马屁,赵恒一点也不高兴,反而面露严肃:“你要记住,当年的檀渊之战是万般无奈之下朕才御驾亲征,结果也是让寇老西至今背着骂名。”
说完赵恒便像是失去全身的力气,无奈的躺在床上。
“不!父皇没错,寇相没错,错的是目光短浅的人,错的是空有一腔激愤而无知的人,错的是精神强大肉体孱弱的呆瓜!”
赵祯愤怒的谴责,让赵恒很感动,他知道这是孩子的安慰,一个父亲能有这样盲目的安慰也该知足了。
“益儿不用宽朕的心,当年朕要是再坚持一番便可……诶!”
“父皇您是怎么了?这事情您做的很对啊!当年檀渊之战已经耗尽国力,如果继续逐辽人与燕云之地,后果不堪设想?当年太宗……”
面对老爹的突然坐起,赵祯的声音越来越小。
看着委屈的儿子,赵恒叹道:“朕并不怪你,但是你的话很对,这也是朕为何与辽人签下檀渊之盟的原因。我大宋没有骑兵啊!”
就在父子两交心的时候,门帘被粗暴的掀开,一股冷风吹进让穿着薄衣的赵祯狠狠地打了俩个喷嚏,赵恒愤怒的扭头看着来人。
“放肆!”一旁原本如泥人般的陈琳突然暴起狠狠的给了来人俩个大耳光。
来人并不喊疼,而是伏倒在地痛哭流涕的说道:“启禀官家,家父去了!”
等赵恒看清来人后大叫一声:“痛煞我也!”便也跟着嚎啕大哭起来。
赵祯很想哭,但是不知为何留不下眼泪,只是呆立在殿中,僵硬的就像是个死人。
来人是王旦的大儿子王雍……
往日充满笑声的东宫后院寂静的吓人,所有内侍宫女都放轻了脚步,连嗓门最大的彭七也变成了酸秀才,细声慢语的说话,但众人却笑不出来。
太子刚刚睡下,准确的说是昏倒了。
藏药院的胡远细心的给赵祯把脉后道:“并无大碍,只是悲伤过度。微臣开两幅安心定神的药,几日便可好转。”
“你丫是不是大夫?我怎么觉得你想是游方郎中!我家老赵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够了!你就不要添乱了,一切听胡御医的!”王语嫣轻声打断小胖子的话,她理解蔡伯俙现在暴怒,但是赵祯刚刚睡下,万一吵醒了他,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息。
她的话很好使,蔡伯俙立刻收声不语,接过胡远的药方就向藏药院走去,胡远自动过滤了他大不敬的话跟上。
王语嫣呆呆的看着沉睡中依然紧皱眉头的赵祯,赵妙元在一旁轻声开解道:“他这是一时悲痛,过上几日便好,但是一定要让他去参加王相公的葬礼,否则他一辈子也不会忘怀。”
王语嫣点头,她怎么能不知道赵祯此时的心情,自从他回来后便三天不吃不喝,也不言语,整个人都像是傻掉了一样,这种情况在他母亲去世的时候自己也见过,当时两人还是大学同学。
赵祯之所以会做文物大盗就是为了完成作为考古学家母亲的遗愿,让所有属于中国的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
心疼的抚摸着赵祯皱起的眉头,他曾说过以后再也不想参加葬礼,悲伤的气氛让他受不了。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日月循环这样的天地至理,夜幕准时的降临,笼罩着太子的东宫,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离去而改变,就像天上的月亮,你在不在,它都高悬在夜空。
昏睡了一天一夜的赵祯醒来,酸涩的感觉从眼皮传来,让他忍不住还想闭上眼睛,但是想到王旦的去世,心中难愈的悲伤又像潮水般袭来。
他知道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起身看着一旁的王语嫣,大概是因为劳累吧,此时她的俏脸已经被疲倦所占据。
自己还真是自私,怎么能让自己最爱的人受苦。
悄悄的起身,但是即便再小心还是惊动了睡梦中的王语嫣。
“你醒啦!”
看着尴尬的赵祯,王语嫣兴奋的说道。
“那什么打扰你了,你上来接着睡,我去厨房找点吃的,肚子在召唤我!”
“我才不睡你的床呢,我其实早就睡着了,现在也睡够了,我陪你去厨房。”
王语嫣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便披上宽大的裘衣,顺带手也把另一件给赵祯披上,她的样子就像是温柔贤惠的妻子,赵祯心中瞬间充满温暖。
轻轻的拉起玉手便向厨房摸去,活像是俩个私奔的小情侣。
当出了卧室到达客厅的时候就被活捉,蔡伯俙的胖脸上挂着猥琐的笑容:“哟,这是要私奔啊!带上我们呗!”说完就拉着赵妙元的手起身。
赵祯感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看着浓重眼袋的小胖子,上去就捶一拳道:“你丫真矫情!”
蔡伯俙回敬一拳:“你丫差点吓死老子!不过咱们可是属小强的,你的命硬着呢!饿了吧,别解释,看你一副黄鼠狼的样就知道三天没吃肉了!看看这是什么!”
小胖子得意的打开砂锅的锅盖,一股香气飘出,卤好的鸡腿在烛光下闪着油光,长时间的加热让骨肉分开变得糜烂。
不愧是死党,对赵祯的了解十分彻底。
两天的时间让赵祯的身体恢复过来,小胖子提醒道:“今天王相公要下葬了,咱们作为学生是不是该去送老人最后一程?”
赵祯点头:“当然要去,前几日我就想去,但是怕朝中大臣太多,今天定然是要去的,彭七备车,用黑布笼罩车身。”
彭七点头就去准备,其实马车早就准备好,他知道太子一定回去参加王旦的下葬。
等赵祯和蔡伯俙上车后,便见到陈琳像鬼一样坐在车中,吓的小胖子差点没摔下去。
“官家有旨,太子代官家前去,勿必让王公一路走好!”
说完就像影子一般又飘了出去。
“他是人是鬼?怎么走路没声音!”回过神来的蔡伯俙忍不住吐槽,但是看到陈琳转头后,便屁滚尿流的钻进车厢。
黑色的马车来到王府,赵祯和蔡伯俙下车后才发现,隔壁的刘府和杨府也挂上了惨白的灯笼,配合着阴沉的天空显得愈发的悲切。
赵祯的出现,无疑是在油锅中浇上凉水,人群炸开了锅。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亲自参加王旦的葬礼,这对王家人来说是无上的荣耀。




宋缔 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
王家三子上前迎接车驾,赵祯摆了摆手道:“带我们去见王先生最后一面。”
赵祯不用孤的称呼,而是直接用我,便是向众人表达了他此次前来的身份是王旦的学生,而并非太子。
王雍在前面带路,很快便来到正厅,面对巨大的棺椁,赵祯和蔡伯俙以学生之礼跪拜,王雍陪在一旁磕头还礼。
在面对王旦的老妻时,赵祯安慰道:“老夫人保重,王先生在走前已经为王家安排好了,不知他最后有何话留下?”
老夫人摸了摸眼泪道:“老身有话要与太子殿下单独说,这是亡夫的遗训。”
众人疑惑的退走,只留下赵祯和王老夫人在灵堂中。
“亡夫在最后只说了一句话:要是太子亲来便对他说祖宗之法可变可不变!”
“祖宗之法可变可不变?”赵祯疑惑的念叨着王旦的遗言。
难道他知道我以后的打算?变法强国这是四人早就商量好的!
但是可变可不变是什么意思?
百思不得其解,赵祯望向老夫人道:“只此一句?”
“只此一句!”
直到离开灵堂赵恒一直反复念叨这句话,小胖子在一旁无所谓的说道:“这还不简单,王相公的意思是你要觉得应该变法就变,不能变法就不变!”
赵祯突然扭头道:“就这么简单?不能吧!”
“你就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太复杂,你想想,一个老人到了弥留之际,回光返照的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用最直接,最简介的话传达,难道他就不怕你理解错了?”
没错,就是这样!赵祯惊奇的望着蔡伯俙道:“还真是小看你了,你这才叫大智若愚啊!”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鲁宗道的不满,拿出俩个白布系在两人的腰间道:“此时怎可玩笑?”
可能是被打出了心理阴影,小胖子立刻收住得意莫样,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
今天黄昏便要送王旦回乡安葬,赵祯执着的要亲自扶棺,群臣激烈的反对,但是他依然坚持:“于情于理孤也要亲自扶棺,孤是太师的学生,弟子为师扶棺理所应当,王公为大宋操劳一生,作为太子扶棺也无可厚非!”
八人扶棺,只有太子最小,所以其他人都使劲减轻他的压力。
出了大门,便看到其他府邸的人都站在门口行礼,就连杨府的老太君都拄着拐杖蹲身行礼,王旦的行为当得起众人的一礼相送。
在路过刘府的时候,刘从德瞪大眼睛盯着赵祯,眼前扶棺的少年不就是在大相国寺门口戏弄自己的人吗?他果然是太子!
想到这里他两腿一软就跪下,一旁的中年人好奇的看着扶棺而行的太子,他之前已经听说儿子在外闯祸闯到太子头上,但是太子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戏弄了他一下,并没有告状。
这种沉着应对又不失风度的表现,让刘美感慨成年人也不如他,今天看到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从他的表现看来的确是有一代明君的风范。
在小胖子的宣传下,所有人都知道太子悲伤过度,三天不吃不喝不睡的事情,纷纷感叹太子的仁德,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古来少有!
送葬的队伍缓慢前进,其实王旦并不能葬在开封府,而是要回到祖籍大名府莘县,出了城门便有马车接送,八人扶棺送上车就行了。
当这一路上都有百姓围观,七个成年人和一个孩童的扶棺队伍让人惊讶,纷纷议论的百姓在知情人的透露下才知道原来那少年就是太子殿下。
更是在好事者的提醒下知道王旦生平的所作所为,古人的情感是质朴的,在他们看来这么好的相公去世就该送一送。
路边的小摊贩,挑着扁担的卖货郎,酒楼中的文人雅士……长长的御道上人群不断的壮大,以至于到达南熏门的时候变得拥挤起来。
城外早就聚集着一大批的官员,多是同僚同乡,他们是等候于此,集体为王旦送上最后一程,王旦为人没话说,真正的君子之风。
他雅量过人,面对几次揭他短处的寇准都能秉公推荐,甚至称赞他。所以在朝中极少有政敌,甚至连和他意见不和的人也来为他送行。
位极人臣能做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人生幸事。
当大臣们看到太子亲自为他扶棺的时候,并未有多少非议,已经既成事实再说就是自找没趣了,虽然不能言语但是却都用赞赏的眼神看着赵祯。
“太子有古人之风,尊师而重道,仁心宽厚,乃我大宋之福。”
李迪的话引来了众人的附和,只有王钦若和丁谓未语,丁谓是真心佩服,而王钦若是不以为然。
马车在夕阳的照耀下缓慢的前进,众人跟在车后送行,待马车拖着一道长长的影子渐行渐远后,赵祯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嚎啕大哭,拍打着地面:“呜呼哀哉!吾师长眠,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几天来积压的情感终于得到宣泄,说实话赵祯和王旦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感情,王旦对待他就如自家的子侄,和蔼慈祥的就像邻家的老爷爷,说话风趣幽默却不乏人生的智慧。
教导赵祯几乎是倾囊相授,把自己多年的政治智慧和斡旋手段统统教给了赵祯,甚至连临死前都挂念着自己,把家人的安排都对赵祯明说,就是怕过于难为自己。
这样一位老人的去世给赵祯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彭七和蔡伯俙上前扶起地上的太子,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作为死党的蔡伯俙太了解赵祯,现在只有让他哭出来才能宣泄情感。
送行的大臣眼眶红润默默不语,从太子身上看到了对王旦的尊重和评价,就连丁谓也觉得鼻翼酸楚,一种莫名的感情在他心中流淌。
最终赵祯还是被扶上马车,李迪和鲁宗道等人上前安慰,他们虽然悲伤却很欣慰,太子的行为说明了一切。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赵祯收住哭声的第一句话便是:“彭七不回东宫,孤要去看望父皇,父皇现在恐怕比孤还伤心。”
从今天陈琳的表现就能看出,便宜老爹恐怕也受到不小的打击。
这个时候最需要自己多为儿子去安慰一番,王旦与赵恒的感情亦师亦友,曾经亲手为王旦和药的他,恐怕现在并不好过。
这下就连四周的大臣都开始佩服其赵祯来,一个八岁的孩子,居然能够考虑的这么周到,收起心中的痛苦去安慰别人,这需要怎样的品行和仁厚之心!
其实赵祯开始的时候是想表演,但是到了最后心中的感情就控制不住的流淌出来。




宋缔 第三十七章艰难的抉择
等赵祯回到了景福宫的时候大吃一惊!正殿中多出一个小小的茶几,上面放着两根蜡烛和果盘之类,难道古代就有烛光晚餐?
赵恒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本应该制止他的陈琳却像没看见一般,依旧老僧入定的站在那里,眼前诡异的景象让赵祯觉得有些毛骨悚然,大殿中的其他灯笼全都被熄灭。
只有两盏蜡烛闪烁着忽明忽暗的光芒,就像鬼怪飘忽不定的眼睛!
见到赵祯有些胆怯的站在门口,陈琳善意的笑了笑,只不过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下显得更加恐怖,就连赵祯这个坚定的无神论者都开始心中发毛。
硬着头皮走进大殿中,地上的碳盆忽明忽暗的闪烁着腥红的光芒,这让气氛更加诡异。
为了不失礼貌赵祯下意识的咳嗽一声,赵恒有些惊慌的摸了摸脸,但是泪水划过的痕迹依然在烛光下被儿子看的一清二楚。
赵恒有些尴尬的说道:“益儿来了,咳咳,好长时间没有饮酒,朕居然被呛着了。”又掩饰的干咳了两声:“陈琳,你这老货也越来越没有眼力了!”
面对官家的指责陈琳嘿嘿的笑着:“是老奴迟钝了,不该给官家饮用这三白泉。”
赵恒用手指点了点他便拍着身旁的蒲团道:“益儿来陪朕坐坐。”
不用说老爹是在为王旦守夜,从桌上滴落的蜡烛就知道这已经不是一两天。
盘腿坐在老爹的身边,赵祯到现在也不习惯跪坐的姿势。
赵恒并不在意这种小节,恰恰相反儿子随意的坐姿让他觉得放松,于是也学着他的样子盘腿坐下:“听过今天你为王旦扶棺了?”
“嗯,孩儿觉得还是送老是最后一程比较好,我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出对他的敬意。”
拍了拍儿子瘦弱的肩膀道:“生老病死天道循环,莫要过度沉浸其中。”
老爹居然还安慰起自己来了,赵祯无奈的看了看赵恒又转头指了指桌上厚厚的滴蜡。
“咳咳,朕……朕晚上睡不着,所以就……”
被自己的儿子戳穿多少有些尴尬。
气氛沉重,赵恒把陈琳也拉到地上,父子两人加上一个忠仆就着两盏忽明忽暗的烛光下喝酒。
赵祯本事不想给老爹留下嗜酒的模样,但是无奈酒香四溢,就像小手一样挠着他,当看到赵祯渴望的目光时,赵恒微微一笑的亲自给他倒了一小杯。
这就相当于同意他饮酒了。
三人一边饮酒一边拉家常,在酒精的作用下,父子两人开始胡言乱语起来,赵恒回忆着年轻时候的往事,唯一清醒理智的就是陈琳,两只眼睛滴溜溜的乱转时刻监视着景福宫中的风吹草动。
“你这小子真是幸福,朕当年可不如你,自己喜欢的人被你爷爷撵走,硬逼着朕去了不喜欢的女人,王旦一直劝朕,要不是他朕恐怕当年便和你爷爷闹翻了。”
“父皇最后还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好句子,但是有些靡靡之音,呵呵不过朕喜欢。”
当赵恒听到儿子的话后变得更加感叹,居然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当年和刘娥的王氏,本事回忆往事,但却被他硬生生的带偏了。
赵祯明显的看到陈琳翻了个白眼,也只有他敢对赵恒做出这样无礼的举措。
在老爹的描述中得知,原来他真的不知道刘娥与龚美的事情,一直认为他们两是表情关系,而且还是很近的表亲。
当赵祯准备更进一步的提醒绿帽老爹的时候,赵恒却露出狡黠的笑容道:“你是不是喜欢上公主的玩伴王氏?”
突然被赵恒揪住小尾巴让赵祯僵硬在蒲团上。
面对张大嘴巴的儿子,赵恒微笑道:“皇后曾经说过,王氏妖艳过剩不利太子,但是朕却并不反对。”
陈琳在一边已经惊呆了,官家今天是怎么了?突然变的这么感情用事。
而赵祯却惊喜连连,虽然没有揭出刘娥的老底,但是今晚的所获却依然很大。
最起码自己能和王语嫣光明正大的呆在一起,想想未来的幸福生活赵祯便开始傻笑。
但是赵恒接下来的话就让他一阵郁闷:“不过你现在还太小,王氏不能和你在一起,还是跟着妙元呆在一起的好些,朕会从宫中挑选最好的嬷嬷去教她。”
额?!不知道王语嫣和赵妙元在知道后会不会原地爆炸。
最后,就没有最后了,赵恒在畅谈过去后便打着呼噜的趴在几案上,吓得陈琳和赵祯立刻把赵恒扶住,好家伙,老爹差点撞上桌脚。
陈琳小心翼翼的把官家放在床上,心中暗叹今晚是官家最开心的一晚,能和太子讲述当年的事情说明官家这两年过的很不好。
人只有内心憋屈的时候,才会去怀恋当年的意气风发。
赵恒的身体不允许他长时间的坐朝理政,现在的日常朝政都由两府处理交由刘娥,除非遇到大事或是人员的调动才能送往赵恒的景福宫。
有一个勤于政事的皇帝对文官来说更好,毕竟天下是他的,作为打工仔的文官当然希望引起老板的注意。
说实话宋朝的文官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即使官家辍朝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皇权至高无上已经被烙进士人的心中。
1...1011121314...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