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见赵祯的回答有凭有据,丁谓计上心来:“这些都是太子的一面之词,老臣并不是怀疑太子的言论,可是太子年幼,也许记错也是说不定的。但万岁之称不下人臣,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更应注意才是。”
这就是在否定自己的仁德品行了。
听他这么一说旁边身材短小,面貌丑陋且脖子上张有肉瘤的大臣说道:“丁相公所言甚是,太子之错便是礼法不清,唉这还是幼童就有如此犯上之举,日后……”
看着他脖子上恶心的肉瘤,赵祯不用猜都知道他是人称瘿相的王钦若!也是五鬼之一的奸相啊!难怪他直接附和丁谓指责自己的人品。
赵振刚要开口,一旁的大胡子就打断:“太子年幼礼法不全是我等咨善堂辅臣的错,不因归咎与太子!鲁宗道甘愿受官家责罚,但太子无过也!”
“李迪身为太子宾客亦有错处,愿与贯之兄一起负罪!”另一位中年文士开口担下责任。
赵祯震惊的望着三人,他们在丁谓的圈套前如飞蛾扑火,一往无前的牺牲自己,保护太子的名节。这让他感动的说出不出话来。
他们没办法应对丁谓的圈套,但是却可以用自己填补陷阱,让太子安全通过,这样的精神让赵祯无法去评论,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语言也表达不出他们执着。
这难道就是古代清流文臣的气节吗?拥有这样优秀的文臣居然会亡国,这让赵祯百思不得其解。
小胖子在一旁捏着拳头,牙齿嘎嘎作响,士大夫的这种精神感染了他。
赵祯冷笑着对他说道:“你着什么急?我自有办法让丁鬼付出代价!”
丁谓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都以奸邪险伪闻名东京城,人称“五鬼”。叫他丁鬼实在妥帖。
赵祯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看到了大殿门廊后的陈琳,这意味着便宜老爹也快来了!
只要能解释巡城虞侯霍老七为何会喊出万岁之称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只能说明自己爱国心切,和张俭的险恶用心。
不怕事情坏,就怕闹不大!
只要把事情闹大,自然就会有正直之臣和良善百姓出来为自己说话。这是一个言论相当自由的朝代!





宋缔 第十九章太子的反击!
令赵祯失望的却是便宜老爹没来,来人却是皇后刘娥!
这让鲁宗道等人失色,皇后是倾向与丁谓的,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
情况不妙了,刘皇后很有可能用这件事打击太子的威信,这是鲁宗道等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刘娥身着一丝不苟的朝服走入殿中,身上的环佩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扫视在场的众人后说道:“事情的经过予已经知晓,太子礼法逾越,可大可小,诸位都是朝中的相公御史,怎么处理?”
王钦若首先开口道:“太子礼法不全,错在其师,集英殿学士张怀政难辞其咎,李相公身为太子宾客不能督促太子礼法亦有错处,鲁宗道……”
赵祯看着王钦若滔滔不绝的栽赃罪名,心中愤怒的直发抖,这简直就是颠倒黑白,事情还没弄清楚,就开始迫害起拥护自己的大臣,这还了得,正义之士蒙受不白之冤!
“丁相公怎么看?”刘娥的丹凤眼微转望向一旁的丁谓。
丁谓轻咳一声道:“太子并无错,错在其师,是否外放以儆效尤?”
他的话更加狠毒,虽然直接说赵祯无错,但是条件却是要砍掉他的左膀右臂,这些拥护赵祯的大臣不是相公就是大学士,亦或是在两府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
如果他们被定罪外放,两府南面会遭到清洗,这是丁谓在为自己的势力安排人手的好机会他岂能放过?
但李迪与鲁宗道等人并未反击,只是默默的向皇后刘娥躬身施礼,这就是君子!
他们刚刚已经把罪责揽在自己身上,现在依然要这样保护太子,看着如青松般挺拔的脊梁,赵祯眼睛不自觉的湿润,这些老师是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自己,正直之道,君子之道!
他们的苦心赵祯怎么能不知道?
但是,自己可不是老实孩子的仁宗皇帝!凭什么要让文臣替自己承担罪责?凭什么自己要背负莫须有的罪责?
已经怒火中烧的赵祯望着王钦若与丁谓,恨不能立毙两贼与殿中!
丁谓刚刚说完望向太子,身体突然就僵住,他在太子的眼中见到了侵入骨髓杀意,目光冷的像一把尖刀,直刺他的心脏!
多少年了,丁谓已经忘了这种感觉,就像少年时被自己强抢女子的丈夫眼中的杀意,这种仇恨不共戴天,虽然他无力报复自己,却总能在睡梦深处刺激自己惊醒。
眼前的少年随不是那匹夫,但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子国之储君!未来的大宋之主!
自己光想着砍掉他的帮手,却忘了他的真实身份!
最让丁谓没想到的是,太子居然能把眼前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年仅八岁的孩童正是单纯懵懂的年纪,即使他能明白一些道理,但是朝堂中的政治手段他怎么能知晓。
丁谓发现自己错了,太子的目光很清澈,就像刚刚那股杀意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愈是这样,丁谓就愈发恐惧,他想起前段时间听人说起的轶事。
狼是一种报复心极强的动物,如果捕杀的不彻底,跑掉哪怕一只,那只狼会不断的前来报复不死不休。
眼前的太子就像看似人畜无害的狼崽,一旦成长起来恐怕自己也是凶多吉少!
看着一旁王钦若口若悬河的声讨几人,丁谓真的想冲过去捂住他的嘴。现在说的越多太子的记恨就越大。
小胖子喘着粗气,呼哧呼哧的喷在空中,赵祯的脖颈都被他吹的汗毛竖起。
“别着急,该我们了!”
赵祯缓步上前,慢慢的走向丁谓,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但在丁谓眼中,这孩童的天真却如厉鬼,不断的靠近自己,身体下意识的向后缩去。
皇后刘娥看着太子奇怪的问道:“益儿有何事?”
她的话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赵祯身上。
“儿臣是想记住丁相公和王相公的面貌,害怕他们出外后忘记了!”赵祯语出惊人的说道。
所有人的眉头都皱起,太子的话是什么意思?丁谓和王钦若罢相出外?
这怎么可能,难道是太子被吓糊涂了?
只有了解他的小胖子兴奋的捏了捏拳头,作为死党的他知道,赵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必然已经有了办法!
果然,赵祯奇怪的问道:“鲁师,你曾担任右正言谏章一职,可知蓄意捏造事实混淆视听,用不实之莫须有攻击同僚,行党争之举是为如何?”
鲁宗道为人正直,赵祯的话让他勃然大怒道:“这是逆臣之举,人人得而诛之!”转而有对赵祯道:“太子慎言,我大宋朝堂清明干净不会出此大逆不道之臣。”
鲁宗道稍微一像就知道太子在职责丁谓,但是却没有办法证明丁谓的罪行,他所说的话确实是言之凿凿。
赵祯点头,只要自己能证明丁谓是在捏造事实就好。
“丁相公说我记错了?那就传人证来吧!”
赵祯说完就对上首的皇后刘娥说道:“恳请娘娘还我清白,传当时在场的百姓和巡城虞侯霍老七前来对证!”
王钦若笑道:“这时候上哪去找百姓和巡城虞侯,即使找到虞侯,孤证不足信!”
“说得好!王相公不愧是做过太常丞,判三司的人,也知道孤证不足信的道理,但是没关系,我在事发之后,便让侍卫暂留高阳正店的客人和当时的巡城虞侯等人,他们皆在宣德楼外听召!”
这下王钦若无话可说,没想到太子居然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难道他一开始就想好对策了?
不可能,太子才多大,哪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
皇后刘娥点头对陈琳道:“陈内监,你跑一趟去宣德楼领人进来。”
陈琳点头而去,随着他的离开,大殿中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赵祯不卑不亢的站在殿中央,小小的个子却有俯视众生的高度。
这让鲁宗道等人欣喜,他们从赵祯一系列的手段看出,太子天资聪慧非常人所及!其实他只不过做了最坏的打算,同时在第一时间保留人证罢了。
小胖则则是有些担心的嘀咕道:“你怎么证明这是汉奸张俭的圈套?”
“还记得我们玩过的哪个游戏吗?连王语嫣都中招,何况是霍老七,待会我要用在王钦若和丁谓的身上!”
“你丫够毒的!”
“一般一般大宋第三!”




宋缔 第二十章王旦的决定
陈琳很快又回来了,躬身对刘娥说道:“证人已经带到,是否让他们入殿?”
“传!”
霍老七和一帮百姓进入大殿中,二话不说先跪下,他们被眼前的相公和上首的皇后吓得瑟瑟发抖,皇城岂是一般人能来的地方,何况还是在官家的议政之所。
赵祯上前道:“娘娘,容儿臣问话!”
刘娥点头:“你问吧!”她也想看看太子是如何证明这是辽人使得坏,更想看看他是如何驳斥丁谓与王钦若的。
“霍老七,你为何要呼喊太子万岁?”
“小的冤枉,小的是想说太子千岁,可是不知为何就变成万岁了!真的小的……”
王钦若大喝:“莫要狡辩,是否有人指使你这么做!”
霍老七被镇的一愣,更加惨烈的哀嚎道:“小的即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信口开河啊!”
赵祯笑道:“王相公莫要着急,这事还要孤来说清楚。”
赵祯面相人群问道:“诸位当时都在场,你们是否还记得辽使的原话?”
人群中走出一位老者道:“小老东莱是东十字大街的宿老,年近七十,眼不花耳不聋,小老的话诸位大人和皇后娘娘可信?”
这个时代宿老是令人尊敬的,凡是契约的保人,都由宿老作保。
皇后刘娥更是赶紧派人赐坐道:“东老丈所言予当然相信,事情经过还请道来。”皇家风范被刘娥展现的淋漓尽致。
老人点了点头道:“事情经过便是……最后小老记得分明,辽使张俭在得知太子身份后说道,参见宋太子殿下万安!殿下天资聪颖,足智多谋,张俭甘拜下风!大宋有您真是万幸,万福!”
听他这么一说,鲁宗道皱了下眉头,这话中万安一词不算逾制,万福也不算,但是那句大宋万幸却有些过分。
赵祯笑道:“诸位相公是否觉得这话有些不妥呢!这分明是在离间我父子之情,没有父皇哪有孤?是孤万幸有父皇!”
老者点头道:“太子果然纯孝仁德。”
赵祯回应了一个腼腆的笑容又道:“霍老七之所会说出万岁一词原因就是张俭的用词不当,他一个目不识丁的军汉,岂能转过弯来?丁相公不信,我们就试一试如何?”
丁谓不语但王钦若却接口道:“太子所言甚是,一试便知。”
看着出头鸟王钦若赵祯笑道:“王相公比之军汉定然是要强的,那就说十遍老鼠吧!”
大殿中的气氛变得搞笑,无他,一个堂堂参知政事,政事堂的副相,王钦若在一遍遍的重复:老鼠老鼠老鼠老鼠……
在第九便的时候赵祯突然打断问道:“猫怕什么?”
“老鼠!”
王钦若看着众人揶揄的笑容和丁谓漆黑的脸庞,才想起刚刚赵祯的问题,顿时一副吃了苍蝇屎的表情。
赵祯朗声道:“皇后娘娘看见了,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王相公也会在猝不及防之下说错话,难道一个目不识丁的厮杀汉能比他强?!”
“我是没有准备,又是……”
赵祯怒道:“难道他霍老七就有准备了吗?!这本事一件小小的意外,却被你用做党争夺权工具!孤的几位师傅皆是品德高尚之人,他们愿意牺牲自己来保全孤的名誉,可你呢?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恶意栽赃,作为朝臣不能秉公处理罪不容赦,作为同僚党争伐异其罪难恕!作为人臣不能为君父分忧素食餐位!”
太子的攻击如黄河决堤一泻千里,把王钦若淹没在话语之下,久久不能喘息。
垂拱殿安静的让人害怕,多有人第一次见识到了太子的威仪与才智。
东莱颤颤巍巍的面南而跪大呼:“天佑皇宋!天佑皇宋!”
他的动作把赵祯和小胖子吓了一跳,还以为又要口呼万岁呢!
皇后刘娥起身道:“此事皆是辽人的诡计,所幸被太子识破,但太子伴读蔡伯俙打伤辽皇子一事却该如何?本宫便不参与了,由太子宾客管教便是。辽使如果问起便由丁相公打发他们。”
所有人起身恭送皇后娘娘。
赵祯长长的舒了口气,虽然皇后没有说出对王钦若丁谓的惩罚,但是两人怕是也不好过。即使有皇后的偏袒,但是朝中的衮衮诸公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而此时的陈琳却消失不见,他已经到了景福宫中,正对官家汇报事情的进展。
“哈哈,吾儿如果被这种小事绊倒也是常理,当年朕也遭遇过,但是太宗却靠着王旦的帮助才得以化险为夷,这小子居然能自己应对,确实难得!看来是该把原先的计划改改了……”
看着皱眉沉思的官家,陈琳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难道官家不准备让皇后娘娘监国?可是官家的身体怎能承受这样的劳累?
“官家,您的身体现在还……”
赵恒挥手打断了陈琳的话说道:“无妨,朕觉得好多了,而且也没有再便血。只不过有时会忍不住发脾气,这并非什么大事。”
“哦对了,让太子每日都去资善堂观政不得懈怠,朕的旧案御批也一同送往。”
陈琳苦笑道:“太子说想多看看东京城的风貌……”
“还敢出去乱耍?!今天就揍了辽皇六子,明天是不是要讨伐辽都亭驿?!朕像他这么大的时候……算了,容他多清闲几日,嘿嘿朕也怀念起儿时的乐趣,当了太子就再也没有这般放肆过。”赵恒的话中透露出浓浓的羡慕。
即使想让赵祯快点成长起来,但也不忍心剥夺孩子最宝贵的玩乐时光,这时的他并不是一个手握天下的大宋官家,而是一名纯粹的父亲。
陈琳感动的向门口走去,但是迎面而来的老者却让他赶紧施礼:“王相公来了?难道是为了太子的事情?”
王旦笑眯眯的说道:“内监果然是个通透人,难怪官家对你恩宠有加,老夫前来本是辞相,但是巧遇太子之事于是……”
陈琳挤出难看的笑脸道:“王相公怕是来晚了,官家说……”
王旦老脸一变大惊失色高声道:“官家难道,难道要。”
陈琳被王旦的反映吓了一跳,看着老人紧紧抓着自己的衣襟苦笑道:“您老好歹容老奴把话说完啊!这么多年您还是这般脾气,官家说此事不究,况且太子应对的很好,一切解释辽使的诡计,所幸被太子识破!”
“你这杀才吓死老夫了!嗯?太子识破?辽使诡计!这话怎么说。”王旦拍了拍胸口转而奇怪的问道。
陈琳把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告诉王旦,其中的细节都说的分毫不差。这是因为太子侍卫中有官家的人,作为大宋的天子,怎么能连自己儿子发生什么都不知道?
这也是赵恒不在乎万岁之称的主要原因,一切都不是太子所为,他反而羡慕赵祯能意气风发的驳斥张俭,称他为汉奸!这个称呼赵恒特别的喜欢。
王旦目瞪口呆的望着陈琳道:“这些皆是太子所说?”
“当然,这事老奴敢诓骗王公不成?!”陈琳骄傲的说道,在他眼中太子现在已经是大宋的祥瑞了。
王旦呆呆的站在原地呐呐道:“这乃是真正的祥瑞,是天佑皇宋,不行老夫不能辞相!”
陈琳笑眯眯的看着王旦抢在内侍前面进入景福宫,看来这回不用官家多费口舌,他自己就要留下了。
文人都是这般,看到明主就像是看到了希望,这和当年王旦看到官家后的情况是何其的相似啊!




宋缔 第二十一章君臣对
王旦颤颤巍巍的走进大殿之中,空旷的大殿显得尤为阴森,阳光只能透过窗户的缝隙才能星星点点的照射在木质的地板上。
地板长时间被擦拭,难免会出现一些起伏,穿鞋行走其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赵恒皱眉的抬了下眼皮,看是谁打扰他的清静,这时的他正享受天下尽在掌握的感觉,虽然不能上朝,但面前的奏疏是他了解朝中时局和大宋各地情况的最好途径。
当他看到王旦垂垂老矣的面孔时,忍不住眼圈一红急急的打断王旦的行礼:“朕道是谁来了,原来是王公!快快赐坐!都这么大的岁数了,就不要在乎什么礼节了!”
“老臣可不想晚节不保,被人说是长者年纪大就在官家面前放肆。”王旦笑着行礼道。
他与赵恒虽有君臣之名却是亦师亦友,平时极为注重礼节,不敢稍逾越,但是到了这个年岁,也就真的不是那么在意了,看着赵恒的样子,王旦也想随意些,免得官家心思沉重。
果然赵恒极为开心:“哈哈,你这辈子都是这样,谨慎的很,所以朕才能把宰执重任放心的交给你。哦对了,你今天怎么来了?往日你可是都躲着朕的!”
王旦在锦塌上坐下,端起内侍递过的茗茶,看向宫人,待全部推走后才开口道:“官家还是喜欢这小龙团,人生无常,老臣本打算今日面见官家辞相的……”
“不行!什么都好说,只有此事不能再提,你就当帮朕的忙可好?!”赵恒先是蛮横的打断,转而又放缓语气的恳求道。
王旦还是第一次看到官家这样求人,当年被寇准逼着御驾亲征都没有这般神情。
摇头叹气一番:“官家并非老臣不愿辅佐,而是力有不及!老臣这幅身体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了,实在没有能力帮助官家,今日本事准备请辞的,但是老臣又不打算走了!”
“你就不能……嗯?不打算走了?此话当真!”赵恒先是不爽在听到王旦最后一句话时转怒为喜的问到。
“老臣不走了!”王旦也不顾怎么礼法,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抓住赵恒干瘪的手掌道。
他一个六十岁老人的手掌都比官家的手掌还温暖,看来是当年官家服食丹药所致,忍不住捶打自己的大腿。
赵恒见状惨然一笑:“王公不必如此,一切都是朕自己的错,当年你曾经极力阻止,但朕已经鬼迷心窍。”
赵恒撕拉的吸了下鼻子:“不说这些,你这次为何主动留下?”
王旦神秘一笑:“老臣这次留下当然是想问官家要个大官当当喽!”
“哈哈,什么官职,但说无妨!”
“太子太师!”
赵恒惊讶的看着王旦道:“太子太师乃是虚衔,并无实……你是要教导太子?!”
久居朝堂的官家怎么能不知道王旦的意思,他是想恢复唐朝时期的太子三师制度,太子太师只是开始,慢慢的就会有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出现!
王旦点头道:“官家猜测的没错,之前的奏疏已经不实用与现在的情况了,皇后毕竟是一介女流,而且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决定让她临朝称制!”
“但益儿毕竟……”
“官家还是小看了太子殿下,今天的万岁之声太子不是处理的很好吗?”
赵恒点了点头:“确实很好,这和当年朕的遭遇是何其相似。”说完又瞥了一眼王旦,笑着说道:“可他却没有王公这样的辅弼之臣!”
王旦哑然失笑:“官家莫要给老臣戴高帽了,老臣已经年老,不能辅佐官家,但给太子开启蒙智却应该可以。”
赵恒摇头道:“非是朕不准,而是心中惶恐。此番开了太子三师职权,万一……”
即使他不说,王旦也明白,赵恒是怕以后太子三师变成祖宗家法常设。
赵宋王朝这些年来玩的一手好制衡,以文制武,再把文官的权利收归中央。
原先拥有实权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都被变成虚衔,现在如果把太子三师的权利解禁,等想收回怕是不容易的……看来官家还是不相信文臣!
王旦摇头叹息道:“官家无需多言,老臣知晓了。”
“王公勿要介怀,朕有一良策!”赵恒看到王旦失望的眼神,赶紧补救道,他可不希望太子失去一个天大的助力。
“官家有何良策?”
“太子太师一职,朕给你!同时在朝中选出忠于王事的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赵恒语出惊人的说道。
王旦目瞪口呆,官家刚刚还是一副绝不松口的模样,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快?
“但是太子亲政后,太子三师便要主动请辞,又御史监督!”
果然是这样,这和他想象的差不多。
见目的达到,王旦跪地叩拜:“官家英明,从此以后即可有老持沉重之臣辅佐太子,又不会出现文臣乱政的现象!如此法得当,延续万世而不衰!”
“王公什么时候也学会溜须了?”
王旦笑道:“自寇老西处,丁谓者!”
“丁谓是有才能的,莫要这般说他。”赵恒笑着摇头道。
王旦感慨:“官家一首《励学篇》激励多少文人。只可惜才能出众者却并不一定才品俱佳!”
赵恒摇头道:“明君不怕!”
看着赵恒信心十足的模样,王旦实在不好多说。
气氛有些尴尬,王旦转移话题道:“官家难道不好奇为何老臣要亲自……”
“朕还不了解你的心思?定然是太子天资具佳!王公起了爱才之心,看到了希望!”赵恒略显得意的卖弄道。
1...56789...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