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消失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如果一直让她继续看下去,也许将来有一天,真可能是另一个陈树,可以做到朝闻道而夕入青云,可惜的是,她做了件蠢事。
一个下雨天,她掉进被小偷偷了井盖的下水道,淹死了……
无比尴尬。
黄天在无人的世界坚持了二百九十九年,是因为他只能坚持那么多年,徐墨规只坚持了三百一十二年,是因为……
好吧,是她运气背。
她的对手叫梁笙,是个剑修。
剑修,杀力最重。
一位剑修对上一位儒家读书人,虽然境界差相仿佛,但胜负的天平其实更倾向于剑修——修行之路,儒家终究不擅长打架。
两人皆已在第三境。
在修行境界上,无论是剑修、道家、武夫还是妖族,第一个境界都是秘境。
第二个境界是玉璞。
在第三个境界上,才开始走上各自的道路。
秘境是修行之本。
玉璞境,则是以秘境为根基,以灵气和灵力为火焰淬炼肉身。
何谓玉璞?
玉璞者,未经琢磨的玉石也。
每一个修行者都是一块石料,开辟秘境之后,便要对这块石料进行琢磨和雕刻,比如巫族,从古至今在玉璞境都是强化肉身。
这也是所有修行者的共性。
没有强大的肉身,便无法压住强大的秘境,更无法承受更多更强的灵气入体。
唯独儒家除外。
儒家没有玉璞境,儒家第二境,是初知。
初知天地之大,浩然无垠;初知自身之小,蜉蝣朝夕;初知世界之本,生长衰没;初知万物之博,万象更替。
更是初知学问之终、之所、之用,以及初知做人之则、之规、之矩。
儒家第三境,不惑。
其实便是字面意思,此境界之儒家读书人,学贯古今,欲求不惑。
当然,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做到尽无惑。
所谓不惑,是在他已经学过的学问里,问而无不答,答而无不对,更是对天地、修行、做人、规矩等诸多事拥有其见解。
知其所知,知其不所知,为不惑也。
这,是读书人!
剑修梁笙,显然知道眼前的女孩子是谁,也知道身为剑修的不易。
他只在无人的世界里坚持了六十多年。
不算天才。
但也不算蠢材,中人之姿。
在他选择以死亡作为终点结束孤独时,他得到了一把剑,一套心法,没有剑法。
却有两段神念。
是他恩师攀附在剑上的,恩师一段神念说:“世间亿万年,修士千千万,何以为尊,剑也,何以为重,剑也,何以为傲,仍然是剑。然九州剑修已黯,剑道已死千年,你得在下之剑,若是不愿练剑,弃之即可,若愿练剑,当是最好。若练剑,则须知一事,我辈剑修,长剑所向之处,当对得起剑修二字,亦对得起天地正气,但于光明之处而出剑,若有不平事,拔剑斩之。须知人间剑修,是世间最能越境杀敌者,须知人间剑修,杀力最重!”
梁笙很喜欢恩师说的这一段话。
他喜欢武侠。
他是看着古龙、金庸、温瑞安的书长大的八零后。
向往侠骨豪情。
他心中最崇拜的人,不是侠之大者郭靖,也不是幸运儿张无忌,更不是阿飞、小李探花,而是一个极其不出名的人。
王小石。
《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的王小石。
一个左手相思刀右手销魂剑的男人。
他的刀剑,只向光明,只斩黑暗。
他想做这样的人——一个心向光明,手中长剑亦向光明的有血有肉的鲜活剑修,出剑只为不平事,就算将来走到了剑修那条断头路的尽头,他也可以对自己笑说一句。
我无愧于侠骨。
无愧于剑。
此刻按住腰间长剑,眼神微暖,柔声道:“有些事道理讲得通,由你们读书人去讲,很好,有些事道理讲不通,那就由我们这些粗人,用剑去讲道理。”
读书人,还是只读书的好。
徐墨规不解。
梁笙平静的看着眼前的小姑娘,话语诚恳,“你去九州,我留下。”
徐墨规笑了。
她一直以为,只有她看透了这一场天选的真相。
没想到……
梁笙竟然也知道了。
于是脸上满满的暖意,笑道:“你去九州,我留下。”
读书人么……
就适合讲道理。
从人类消失开始 第四十九章 我辈修士,当有壮气
天穹之上,李凤栖讶然不已,“他俩知道真相了?”
妲己颔首,“猜到了一些。”
李凤栖心绪波动,“他们怎么可能猜到这场天选的真相,如果不是那灰袍道人告诉我,我会一直蒙在鼓里。”
就是灰袍道人说了,自己也难以相信。
妲己心里腹诽。
那是因为你笨。
笑道:“徐墨规是读书人,她眼里看见的东西,和你们剑修不一样,世间事情的本质和真相,最易被读书人看穿,通过蛛丝马迹,她能猜到天选之后会有凶险万分的事在等她;而梁笙么……他从一开始就知道。”
因为从九州来的那位剑修,在赠予梁笙的剑上留下了两段神念,其中一段神念,便是关于天选之事的真相。
这件事也是九圣人默许的。
其实是商皇授意。
其他圣人没办法。
总不能真因为这颗星辰的一点小事,而和一位剑修圣人撕破脸皮。
人间剑修,杀力最重。
圣人尤胜。
九圣人之中,若论杀力,商皇第二,无人敢称一。
妲己又道:“实际上,最后天选的十人,除了被妖王兀虫放养了的食铁兽东魁,其余九人都已经知道真相。”
天选真相,选送死之人。
李凤栖是没办法,被灰袍道人逼着去封印八荒牢狱,但凡有选择,他都不想送死,想当然的道:“如此一来,岂非人人求输?”
妲己眉眼弯弯,斜乜他一眼,“你以为人人都是你李凤栖?若你们这颗星辰人心皆如此,我九州修士何苦耗费如此心血来拯救?”
须知类如这颗星辰的地方,整个苍茫星空中,还有很多。
李凤栖倍感尴尬。
下面天选台上的梁笙和徐墨规,也在啪啪打他的脸。
这两人出手了。
不是为了求输,而是为了求胜,知道真相的两人,都愿意留下来,让对方活着去九州——留下来也不一定会死。
这是剑修和读书人的大义。
徐墨规垂手而立。
读书人不擅长近身厮杀,不过骂架不含糊,独占九州鳌头,尤其儒家圣贤出口成宪。
若是遇见不要脸的儒家君子、圣贤,其他修士真会输得灰头土脸。
出口成宪对徐墨规来说,过于遥远,实际上这个境界的读书人,在九州那边几乎全都呆在书院里,没有儒家圣贤带队不会出门负笈游学。
无他,读书人真的不擅长打架,尤其是前期境界。
徐墨规不能出口成宪。
但她有《抱朴集》。
这是开一派学脉的儒家宝物,其上有这一脉学问的一些文运,也有那位须臾先生的妙手墨宝,于是徐墨规便擅长打架了。
很擅长的那种。
心念动处,以小笔毫在封面上描了一朵须臾花的《抱朴集》从秘境之内浮空于她身前。
无风自翻。
扉页之上,有须臾先生给她的寄语:人间事无大小,人心处处见巨细,行事蹈心,格物自知,始知平真,始至自然,始终原始。
墨韵自书中流淌而出。
牵连一线。
宛若一条涓涓溪流,和徐墨规连在一起,极为绚丽。
徐墨规轻启朱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句。
不是出自《抱朴集》,也不是出自九州儒家,而是出自地球上诗仙李白的诗作。
天穹之上灵气涌动。
唰!
一片灵气汹涌而下,化作一片雪亮瀑流,纵贯长空。
梁笙按剑。
他不会剑法,恩师传给他的只有一柄剑,以及一柄吸纳灵气的修行功法,但凡厮杀,他都是按照形势和想法,随意出剑。
无招胜有招。
这是武侠高手的境界,对于梁笙而言,并不是如此。
他要达到的境界很简单。
心之所往,则剑之所在。
面对这从天而落的灵气瀑流,他按剑,拔剑。
出剑!
迎天而斩。
天穹之上,李凤栖沉吟半晌,“有点不对。”
妲己没发觉哪里不对,“什么意思。”
李凤栖缓缓道:“徐墨规得到的传承是儒家,那么她应该是儒家的读书人,但她刚才念的那一句诗,出自一个叫李白的天才诗人,那个诗人,不是儒家。”
妲己笑如银铃,“眼界不要局限于你们这个星辰,九州所谓的儒家,也并非你们星辰上的儒家,在九州,儒家囊括极宽,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在儒家范围内,比如像你们这颗星辰上的法家,在九州也是儒家分支,所以九州那边的儒家,其实彼此之间吵架一日没停过,没几个读书人对彼此的学说心悦诚服。只要哪一脉出了个圣人,那么那一脉的学说就会占据上风。”
李凤栖恍然。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
妲己想了想,“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所以道理只能在读书人之间讲来讲去,偏生读书人不是最多的一拨,于是妖族、剑修、武夫、巫族和道家等,为了方便,索性把所有读书人归位到儒家,实际上,在儒家那边,确实将很多思想划分了出来,比如法家和墨家。”
李凤栖愣住,“墨家?”
墨家不是地球上墨子的主张思想么,怎么九州也有。
妲己意味深长,“你以为的是你以为的,其实数千年里,狱卒后裔中很多人去了九州,只不过我是最早的那一批而已。”
九州也有人来此。
李凤栖懂了,“还有哪些出名的人去了九州?”
妲己略一思索,“说个兵家人物,仔细想想,你知道的历史先人之中,有谁年纪轻轻便已功盖千秋却英年早逝的。”
李凤栖脑海里立即浮现一个人名,“霍去病?”
妲己笑着又说,“对于你们而言,活得最长的那个人是谁?”
“彭祖?”
彭祖寿高八百。
妲己笑而不语,“去九州的人很多,有些人在九州泯然众矣,有些人却像陈树一样,光彩熠熠照长空,不急,待你去了九州,自己去找罢,且先观战,你和梁笙皆是剑修,这一战兴许能让你有所触动。”
话音未落,忽有两人联袂而来。
一位中年读书人,穿着青花儒衫,施施然间极有雅气。
一位剑修,腰间挎剑。
妲己便对两人行礼,道:“两位可真是不急。”
剑修是梁笙的恩师,他境界不高,但极有剑修傲气,即使面对妖王兀虫和道家高人白裳也不卑不亢,此刻对妲己,也是平常心,道:“本不打算来,不过想着万一梁笙输了,还是问问他的抉择。”
输了去九州,还有什么抉择?
李凤栖不解。
一旁的读书人却笑道:“相对于黄天之流的求输行径,我倒是希望你那位弟子和我家小师妹都能留下来,我辈修行者,当有一肩挑日月之壮气。”
他不是须臾先生。
仅是那一脉学问里成就较高的一位大儒,是须臾先生的得意门生之一。
从人类消失开始 第五十章 十步杀一人
徐墨规和梁笙的厮杀极其激烈。
两人都没留手。
出手皆求一击毙命,不过天选台上却几乎没有杀意——都知道死不了。
只有战意!
梁笙一剑向天而斩。
倾泻而下宛若瀑流的灵气,便似大河天落遇到了顶天之柱,自中央一分为二,泼落在天选台上,发出水流击地的浩大声音。
一剑破了灵气瀑流,梁笙持剑于身后,上身前倾,疾奔。
快如闪电。
背后拉出一道道残影。
只要被他近身,徐墨规就算在儒家第三境,也凶多吉少。
徐墨规不慌不忙。
面前那本《抱朴集》无风自翻,来到第一页,和她牵连在一起如溪流涓涓的墨韵,便浓郁了一分,只听她轻念一句:“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这是明朝文学家、兵家、道家刘基的诗句。
刘基,即刘伯温。
此刻被徐墨规信手拈来。
当徐墨规念出这句诗后,众人眼中的天选台上并无异状,但在梁笙的眼中,骤起异象。
明明近在咫尺的徐墨规,倏然之间,成了一朵白云。
飘在天际。
看似很近,却又很远。
无论自己的速度有多快,无论自己狂奔多久,都永远拉不近这距离。
梁笙明白,这不是真的。
徐墨规就在自己前面不远,并不在天际。
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状态,是她的儒家手段,如果破不开这种异象,那么自己就输了。
梁笙是剑修。
他没有剑招。
于是他做了一件事:出剑。
人间有不平事,我剑平之。
眼前有无穷路,我剑断之。
简简单单一剑劈落。
天选台上,一道雪亮剑光张扬而起,梁笙手中的剑暴涨,竟化出了十余米长的剑光,划破长空,直来直往的抡出一个半圆弧斩落。
在他面前,明明只有空气,但剑光却像斩进了泥泞里,空气之中荡漾起层层涟漪。
剑光寸寸而进。
极慢。
梁笙握剑的手稳如泰山,他知道,只要破开这层看不见的泥泞,那么徐墨规就不是远在天边的白云,而是近在眼前的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徐墨规脸色微红,额头现汗。
《抱朴集》上流溢出和她牵连一线的墨韵,动漾起来,宛若风乍起吹皱溪水。
她极为吃力。
秘境之内的那颗才刚半米高的树苗,似乎承受着雨打风吹,枝叶摇曳间,疯狂的流溢灵力,帮助她维持着出口成术的境界。
天穹之上,梁笙恩师,那位剑修由衷叹道:“果然是个读书种子。”
而徐墨规的师兄则颔首,“你家弟子确实天赋惊人,你不教他剑招是对的,他已经自己摸索出了剑修的‘势’,假以时日,真有可能成为这一两千年来第一个以剑修登仙的修士。”
一旁的李凤栖哭笑不得。
这商业互吹……
旋即问道:“什么是剑修的‘势’?”
同是剑修,梁笙的恩师对李凤栖的感观极好,很耐心的传道授惑,“所谓势,其实一般只在剑修和武夫身上有,梁笙摸索出的势,是不论前方何物,我拔剑斩之的无畏之势,简单一点来说——”
这位剑修卡住了。
一时间想不到好的比喻。
徐墨规师兄笑眯眯的,“不妨这么给他解释,李凤栖,你可知两军对垒,有这么一句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李凤栖点头,“知道。”
他已经大概明白何为势了,简单通俗一点,是气势的更高层理解。
徐墨规的师兄看李凤栖的神情,便知道他懂了些,颇有些欣慰,道:“你大概已经想到了,所谓势,便是以一番连续的手段,养出一股无所不破舍我其谁的气势,正如梁笙此刻长剑必破徐墨规的那股势,是他在短短时间内狂奔储养出来的势,可惜的是他储养的势不够,所以这一剑胜负难分,如果他能以奔跑百里、千里而储养出势,化作千里一剑,那么徐墨规必输无疑。所以剑势之下,最可怕的是最后一剑。”
那一剑,不破不休。
李凤栖懂了。
他开始思索,青云三式肯定无法储养出势,如果自己要练出剑势,就得学梁笙,找到储养出势的诀窍,再摒弃青云三式,于势的巅峰之处出剑。
梁笙恩师知道他在想什么,道:“你错了。”
李凤栖讶然。
梁笙恩师笑道:“你学的青云三式第一招君临天下,其实便是剑势,只不过你还没完美掌控而已,这一点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你自己慢慢摸索。”
李凤栖嗯嗯点头。
旋即讶然不解,梁笙的恩师怎么知道自己学的青云三式?
正欲问。
却见众人已经在看天选台,快要决出胜负了。
梁笙的剑寸寸而下。
即将劈落在徐墨规的头顶时,这位天选之子悬名第一的读书种子,做了一件事:她伸出手,将面前的《抱朴集》翻回扉页。
扉页之上,是须臾先生赠予她的寄语。
叩指扉页,轻敲两下。
《抱朴集》中,墨韵哗的一下宛若白云升腾,两个字从书中飘出来。
平真。
扉页寄语中,“始知平真”中的“平真”两字显化,再看扉页之上,那两个字的位置处,已是一片空白,仿佛这两个字是活物。
平真二字飘于空中,迸散。
所有人眼前一花,似乎看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学究,从岁月长河里踽踽而来,在其身后,漫天霞光里,无数墨色的大字飘舞变幻,汇聚而成一条大河,滚滚东流去。
天选台上,儒气昭昭。
天穹之上,徐墨规师兄默默行礼,就连梁笙恩师和小狐狸妲己,亦在行礼。
老学究挥手。
云淡风轻。
梁笙眼中,徐墨规依然还是天边白云,可望不可即,但他手中暴涨的剑光消散不见,只剩下一柄孤零零的长剑,再也无法寸进,陷入了沼泽之中。
势尽。
梁笙暗叹一声,却不认输。
欲收剑再出剑。
徐墨规却轻念了一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话落,人起。
在徐墨规面前,墨韵撕扯无尽灵气,交缠一起,一个手握长剑的黑色侠客虚影出现,手中长剑横贯长空,虚影与剑融作一线,一瞬之间穿过梁笙的身体,直射远方。
久久不散。
梁笙僵滞,脸上渐渐失去颜色,胸前沁出血迹。
眸子里却是笑意,“小姑娘你赢了。”
说完倒地。
从人类消失开始 第五十一章 地球最后的守护者
因为都是知道真相的人,没必要再隐藏。
妲己挥手。
独属于山河社稷图的肉眼不可见的规则力量恢弘而起,本已气绝的梁笙竟然重新恢复生机,缓缓起身,长剑归鞘,望向天穹。
四人从天而落。
徐墨规师兄上前两步,笑着对徐墨规道:“后悔吗?”
徐墨规行礼,“见过先生。”
徐墨规师兄急忙摆手,“我是你师兄,名周密卿,恩师讳号须臾先生,此次我是代他老人家来此地护学于你,称我周师兄即可。”
梁笙跪拜剑修,“让您失望了。”
那位剑修哈哈一笑,上前扶起,“世间没有从无一败的修士,无论何等挫折,记住我辈剑修,心直剑直,万事不屈即可。”
梁笙应道:“弟子铭记在心。”
那位剑修继续道:“天选真相你已知晓,是现在随我去九州,还是留下来继续参与封印诸多牢狱一事,你还可以再次抉择。”
梁笙讶然,“还可以留下?”
妲己笑道:“当然不嫌人多。”
梁笙沉吟许久,“留下。”
妲己不解,“你应该知道,这件事九死一生,为何还愿意留下。”
梁笙理所当然,“因为我用剑啊。”
我是剑修,是侠客。
仅此而已。
这是梁笙的性情使然,也是剑修该有的气度。
妲己挥袖。
伪封神榜在众人眼前横陈。
天选已经落幕,接连两战之后,剩下的其他三处战局,也已水落石出,在那张伪封神榜上,只剩下三个名字。
徐墨规,依然第一。
排名第二的豁然是食铁兽东魁。
第三是一个叫赵使然的女子,传承功法来自于纯粹武夫。
还有一处天选台,两个天选之子同归于尽。
这一点出乎妲己意料,苦笑道:“果然还是自私的。”
那两人很聪明。
大家都求输的话,那就没人能输,不如一起输,所以出现了一个同归于尽的结局——应是他们背后师门打的好算盘。
毕竟有机会进入天选前五的人,都是惊才绝艳之辈。
这样的人,在修士如云的九州也不是很多。
规则就是这样。
妲己也很无奈。
挥袖,“走罢,去泰山之巅。”
旋即猛然想到被放养的食铁兽东魁,那位妖王兀虫很可能不管它,得将它也带去玉皇顶,于是对读书人周密卿说道:“我去别处一趟,有劳先生带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