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工业帝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少司寇
毕竟在这里,可以不用自己承担买铁料的成本,还不用交班匠银,得到的一两银子是全部进入自己腰包里的。
杨未时来到清水镇堡时就被先带到了居民区。
居民区现在一开辟出了一块区域作为清水镇第六生产组,专门作为这些新来移民的居住区域。
虽说是茅草屋,但杨未时还是被这里的居民区给吸引了,因为他发现这里的居民区很干净整洁,不像自己居住的城里街道到处是污水脏东西,碰到雨天还不易下脚,甚至坑坑洼洼的,而这里路似乎是被夯平实了的,闻不到半点臭味。
杨未时对此颇为新奇,等到他到了钢铁厂时,更是被钢铁厂的忙碌与规模所震惊。
他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钢铁厂,整个大门内,连着溪谷边都是高炉林立,一个个戴着藤条帽的壮汉壮妇推着木轮车在各处高炉间来来回回,不时就有铁矿被推进去,然后又有各种钢棍钢锭钢饼被推进一处叫春风机械公司的多间棚屋里。
杨未时对此很是惊讶:“这出钢速度怎么这么快,不需要将生铁与熟铁糅制炒炼吗?”
杨未时走近后才看见一处高炉里出的水直接就凝固成了钢,他顿时惊讶坐在了地上:“这也太神奇了,居然直接炼成了钢!”
这时候,左铁臂走了来:“杨铁匠,跟我来吧,你现在是准机械师,但你的职责还是负责打造弹簧。”
“左大哥,这,这,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直接出钢水了?”
杨未时哆哆嗦嗦地问了一句。
“我跟你一样,一开始也不敢相信,但的确陆公子就用这炉子炼出了钢水,陆公子管这叫液态钢,总之我觉得这陆公子就是诸葛亮再世,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至少人家能直接烧出钢水来,不像我们还要慢慢炒慢慢糅”。
左铁臂说着就带着杨未时来到了一处棚屋里:“以后这就是你的工作室,你负责打造弹簧,需要什么找我就是。”
杨未时听左铁臂说后就点了点头,颇为疑惑地问了一句:“左大哥,这直接烧出来的钢水好用吗?”
“比苏钢还厉害”,左铁臂说了一句。
“真的?”杨未时不敢相信地问道,据他所知,苏钢是眼下最好的钢了。
杨未时又道:“我刚好带了一把苏钢做的铁筷子,你们这里有用这钢做的刀吗,我想让他们砍砍试试。”
“可以,我就让你见见世面。”
左铁臂说着就把守在机械公司外的一名家丁叫了进来:“范四远兄弟,这位兄弟不相信你家少爷炼的钢好,你用新发的大刀砍砍他的铁筷子试试。”
杨未时玩性大起,把自己一直很喜欢的铁筷子放在案台上,对范四远说道:“这位兄弟,我这筷子可是苏钢做的,你的刀要是被砍缺了,可别怪我。”
范四远哼了一声,就双手把刀拔了出来,然后握紧朝杨未时的筷子砍了下去。
铿然一声。
杨未时的筷子断成了两截。
杨未时当场愣在了原地:“这,这,这怎么可能,苏地工匠用柳条炒钢之法费尽心力糅制的苏钢怎么就被直接烧出来的钢水做的钢刀给砍断了!兄弟,你这刀真是外面烧的钢水做的吗?”
“我骗你干嘛,上面还写了编号,三三四,即第三号高炉第三班的第四炉钢水做的。”
范四远回了一句,不屑地看了杨未时,腹诽道:“没见识的东西,刚嘲笑我家公子的神技!”
杨未时这时是彻底信服了,只对左铁臂道:“既然如此,左大哥,这个拿来做弹簧那种玩意儿是不是太浪费了。”
因陆远的分工制度让杨未时迄今也不知道让他做弹簧的缘由,所以他一直以为弹簧只是这陆公子做来玩的。
“这你就不用管了,你的职责就是做出更好的弹簧,如果比以前的弹簧更好,会给你奖励,当然,你工作之余也可以发明一些其他机械,如果做出新东西来,到时候也会给你奖励,还有什么专利,这都是公子说的。”
左铁臂说着就离开了杨未时这里,毕竟他自己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杨未时点了点头,他现在对机械这个词已经不算陌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就一边安心地用春风钢打制着弹簧一边想着自己该做些什么机械出来。
杨未时在清水镇堡住了几天后对整个春风钢铁厂与春风机械公司越发感到奇特。
他发现整个春风钢铁厂和春风机械公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而且好像真的是陆公子在会上所说的流水线,采矿区采来的铁矿通过筛选进入钢铁厂,然后由钢铁厂冶炼成钢水,再按照机械公司的要求变成各类钢材,紧接着各个机械师和准机械师将不同形状的钢材打制成上面需要的零件和工具。
但杨未时发现自己也因此就只知道弹簧怎么打制,却不知道铁矿是如何开采的,还有钢水是怎么冶炼的,甚至也不知道其他机械师都在打制什么。
陆远的确在一开始就搞了一条流水线的钢铁与机械工业生产流程,他甚至还打算在将来专门成立一个工程院和科学院负责设计各类机械,而到时候这些机械公司的机械师们就只负责按照设计打制机械零件就行。
但这些自然得一步步的来,陆远现在最缺的还是人才,尤其是兵。
现在的他才有家丁十二人,而清泉寨仅有的五十多名成年男丁还得承担钢铁工业的生产工作和部分农业的生产工作。
所以,陆远现在必须得尽快从流民中招募到更多的士兵。
这个工作,陆远已经让费叔很早就在进行,因而在杨未时等准机械师拿着搬家费带着家眷来到清泉寨后的同时,也有许多流民因一句“到清泉寨就有吃食有钱赚”的口号来到了清泉寨。
负责这个口号宣传的依旧是周狗儿。
“姑爷,现在到户房登记的流民已有五百三十七口,其中十六岁以上的成年男子有三百一十一丁。”
在第一批流民抵达清泉寨后,彩衣就向陆远汇报了相关数据。
大明工业帝国 第58章 比苏钢还坚硬的钢铁
三百一十一名成年男丁,加上本地原住军户中的五十四名成年男丁。
整个清泉寨如今共计有三百六十五名成年男丁。
陆远现在预计招百名以上的士兵补充入家丁队,并改编为自己的第一支成建制正规军队。
而且,陆远可不会让自己的军队成为半农半兵的军队,他要拥有的是职业化野战军。
这也就意味着这三百六十五名成年男丁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壮年劳力要完全脱产。
如此一来,无疑会影响整个清泉寨的经济生产。
也就意味着,陆远将要继续赔钱,而不会因为有了清泉寨增加收入。
但想到不到一年就要入关的建奴,陆远宁愿现在赔钱亏本练兵也不愿到时候挣数倍于现在的财产时被建奴掠走。
因而,陆远还是坚持着要招募上百名青壮作为野战兵。
这一天,晴空万里,陆远将三百六十五名成年男丁召集到了清泉广场,且宣布了自己决定招募野战兵的命令。
按照大明的制度,这里的军户本来就是陆远的兵。
但是,陆远也知道这些军户和农夫已经没什么区别,而且扩军要想保持军队战斗力就不能强制他人当兵。
因而,陆远这里直接用了野战兵的概念,意味着他没有强制要求这些军户非得成为自己的职业化军人。
“本官招募野战兵,也就是家丁,但本官不喜欢家丁这个称谓,本官喜欢野战兵这个称谓,何谓野战兵,就是敢战,不畏死,所以想当本官的野战兵就得不怕死,就得敢送命!”
陆远这么一说,在场的青壮们不少人有些退缩起来,毕竟人都有对死亡感到恐惧的本性。
“也正因为野战兵可能会在战场上送命,所以,本官决定,野战新兵起底月银二两银子,如若战死或受伤退伍,抚恤银为其月银的三十倍,也就是说新兵若战死或受伤退伍,其家属或本人可直接得六十两抚恤银,退伍的意思是退出部队,不再担任野战兵,另外,从野战兵退伍者会被优先安排成为各生产组组长,我再说一点,如果战死,会被视为烈士,受本官麾下所有军民包括本官自己的公祭!”
陆远说完后,许多青壮又满脸兴奋起来。
毕竟是起底月银二两银子,死了还能得三十倍月银的抚恤。
尤其是对于一些刚来到这里的流民而言,与其在外面饿死,还不如当这野战兵。
“这野战兵我当了,战死总比饿死强!敢问官爷,在哪里报名?”
这时候,一雪地里还光着膀子,一脸黑肉的壮汉熊知远走了出来。
“哥,我不跟你去拉纤了,那活就不是人干的,累死累活还不能管顿饱饭,我也要去当这野战兵,如果战死还有你传香火,我也要去报名。”
体格干瘦却两眼炯炯有神的一名壮汉岳长贵也转身对一个和他相似却显老很多的人说道。
这边,陆远也知道这些青壮大多不认识字,便指了指自己旁边彩衣这里:“这里是招兵处,想当野战兵来这里报名!”
在死亡面前,饥寒交迫的生活似乎更为可怕。
让陆远没想到的是,一开始竟有三百三十四人参加报名。
这也就是说原有的军汉中也有人想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不惜把生命抛却在脑后。
当然。
陆远也不会因为自己现在缺兵就把这些报名的士兵全都留下,他还得做一套体检和筛选。
在陆远下达招兵令的第三天。
陆远和费叔、申光祖、彩衣还有一位聘请来的常驻大夫成为了五名面试官,分别负责对这些应征士兵进行外科、身高与体重、体能、视力以及内科五项检查。
“狗儿,这当野战兵还要面试体检啊,不是不怕死就行了吗?”
此时,正站在面试场地的周老九有些紧张地问着周狗儿。
“你当野战兵真这么好当吗,不怕死,不怕死的人多了去了,没听那些新来的流民说吗,只要能让他们吃顿饱饭就可以卖命,你快去吧,谁让你当时出逃出去,如今才知道回来,钢铁厂的工作都被抢光了!只要你当上这战兵,不出一年你就能跟我一样娶上媳妇了。”
周狗儿把周老九退了前去。
周老九点了点头,就走了前来,排着队。
没排多久,负责维持秩序的家丁范四远见周老九来了,就把一张画了表格的纸递给了周老九:“跟我来。”
于是,周老九便跟着范四远来到了陆远这里。
周老九忙要下跪,被陆远拦住了:“做外科检查,把上衣和裤子脱了,穿了裤衩吧。”
周老九摇了摇头,他素来家境贫困,现在身上这身衣服还是逃出去在一饿死的流民身上扒的,哪里有钱扯布做裤衩穿。
“范四远,你替他挡着!”
陆远说着就道:“脱吧,没事,我只是看看你有没有大型伤口,被狗咬过吗,至于你是不是阉人,这个倒不重要。”
周老九最终还是脱了衣服裤子,且回答说没有被狗咬过。
“可以了,记得娶房媳妇,不然挺浪费你这长度的”。
陆远笑着说了一句就在周老九的表格上外科一项盖了个“通过”。
然后,周老九才穿着衣服被范四远领到其他地方去,范四远见彩衣那里排队的人少,就先带着周老九来到了彩衣这里,且替周老九交了表,没多久,周老九就被彩衣喊了前去做视力检查,而检查方式就是对着一块画着各类视力测验符号的木板根据彩衣的木棍指向划手势。
“视力五点一,五点三,通过!”
彩衣也盖了章。
最后周老九同大多数人在前四项通过的人都来到了申光祖这里,由申光祖带着开始绕着清泉寨跑步,跑了约有五里后才筛选出一百二十六人。
最终,这一百二十六人正式被陆远录用为野战兵新兵。
接着,陆远将这支野战兵新兵和原有的家丁队重新整合成了一支军队,且取名为威武军。
陆远自己担任军长。
但军以下直接是连,费叔任第一连连长,而申光祖则任第二连连长长。
除此之外,陆远则将原有家丁中九人任命其余各队队正,而剩余三名家丁则和因云员外迁居江南而失业也投到陆远这里来的汤信一起组成军法处。
汤信军法处主任,另外两人则担任军法处军法官。
陆远且还直接实行了军衔制,除了他自己因不好直接称大元帅而没有军衔外,费叔和申光祖皆是上尉,而汤信则是中尉,军法官和野战兵队正则是少尉。
至于最低层次的伍长则直接由队正自己从士兵选择一名作为一级士官。
整个野战兵的人对这些都只觉得新鲜,自然也不知道陆远是直接用的近现代的军制,而陆远之所以用近现代军制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为的就是和朝廷区分开,让这些野战兵只习惯于自己内部的升级体系与等级秩序,而不再对朝廷的官职有什么概念。
当然为了保证这一点,陆远以后针对内部的利益与待遇分配也是会根据自己内部的等级秩序来。
大明工业帝国 第59章 招募野战兵
组编威武军的同时,陆远还要筹备武器的制造,建立自己的军工厂。
现在有了钢铁工业,锻造质量上乘的冷兵器倒不成问题。
出炉的钢水可以直接锻造出来,效率很快,一个准机械师一天就能锻造二十件左右的冷兵器。
六七天就能满足整个威武军的冷兵器需求。
比以往铁匠锻造一把上等冷兵器需要百炼成钢的速度不知道要快上多少。
但威武军肯定不能只以冷兵器为主,这是一个热兵器已经开始出现的时代,威武军必须要有自己的火器装备。
不过,虽然陆远现在有了钢铁工业,却还不能制造火器来用。
因为火器发射需要火药,要想制造出具有威慑力的火器,还得有化工工业才行。
陆远甚至因此回了一趟临清,在临清招募到了三名专门配制火药的师傅,陆远将这三名火药师傅直接聘用为准技术师,且成立了春风化工公司。
而这三名火药师傅都负责给春风化工公司配制火药,但春风化工公司只会采用火药爆炸力最强的,而且也会给予被采用者给予重金奖励,这样就让这三名火药技术师形成竞争。
硫磺、硝石、木炭这些火药原材料,陆远在开办钢铁厂时就让左铁臂采购了一批。
目前满足于日常训练所需火药的原材料提供需求还是够的。
钢铁厂由陆远自己担了起来。
而左铁臂将采矿作业交给自己带的一位叫齐良波的徒弟后就准备只负责火器制造,且担任春风机械公司机械一组组长。
陆远将春风机械公司进行了分组,其中机械一组就专门负责火器制造。
陆远没有让左铁臂打制鸟铳,而是让左铁臂直接上手打制米尼枪。
毕竟现在陆远已经有打制米尼枪的工业条件。
所谓的米尼枪无非就是燧发前镗枪,最关键的技术在于米尼弹和枪膛膛线。
现在陆远已经利用坩埚石墨炼钢法制造出高碳钢,以高碳钢的硬度可以直接作为钩刀拉制膛线。
至于米尼弹的原理,无非是用铅弹制造底部有圆洞的锥形子弹,利用的是火药燃烧时导致子弹底部膨胀而挤压膛线使得枪弹可以高速旋转从而提高精度和射程,因而在性能上更优于燧发枪。
铅弹素来柔软性也比较好,便于加工,因而制造铅弹也没什么难题。
陆远让一名曾在辽东做过铅弹的工匠洪青云为继续机械二组组长,专门负责制造这种米尼枪弹,且按照米尼枪十八厘米的口径规定了洪青云制造米尼弹的规格。
左铁臂按照陆远的要求开始进行机械一组的火器制造。
首先,左铁臂将一根铁棍直接放在了由机械师曾东升制作的木制镗床上,然后利用木制手工机床转动钻头钻枪管。
随着木制转盘在左铁臂转动下,钻头开始转动起来,且一点点的在铁棒中央钻出铁屑来。
左铁臂尽管已经知道高碳钢能加工生铁,但此刻看见只需转动木制机床就能钻出枪管来时的场景,他还是惊骇地张大着嘴:“公子,我是真没想到,枪管可以这么造,我以前造枪管都要先把铁块打成片,然后卷在铁棒上,洒上铁粉焊接,整个过程费时又费力,还时不时的漏气炸膛,这个好啊,不用担心漏气,还省力快捷。”
“最重要的是学起来也没那么难,你身边的这几个学徒要不了多久就能独立钻枪管!”
陆远笑着说了一句,又对被要求来观察手工机床作用效果的曾东升说道:“曾师傅,你想想办法有没有把握不用手工,利用旁边溪谷的水力带动这车床钻头转动,这样或许可以更快,毕竟不用人力,还能昼夜不停地做工。”
曾东升点点头,他现在已经给钢铁厂做了水力鼓风机,再做个水力车床也应该不难,所以就答应了下来:“公子放心,我到时候试试。”
陆远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过了十日,左铁臂就钻出了第一根枪管,他高兴得不行,忙来到了陆远这里:“公子,我造了这么多年的鸟铳,怎么就没想过改进炼钢的方法,如今您这么一改进,就可以新的方法造枪管,硬是用不到十天的时间就造出来了枪管,而且明显比往日自己打造的枪管厚实许多,这真正是让小的太佩服了!”
左铁臂以往对于陆远在造火器方面对自己横加干预心里还有些不满,如今他对陆远是彻底服气了,要知道他可是打造鸟铳近二十年的老师傅,但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可以用如此简便快速的方法打造出上好的枪管。
“十日还是太慢了”,陆远皱了皱眉。
建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必须尽快让自己的威武营进行火器训练和阵列训练,而十日一根枪管,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月一个师傅也最快才造出三根左右的枪管,而且还是没拉制膛线的枪管。
“公子,这还慢?小的也算是熟练的工匠,打造一根鸟铳枪管光是打磨就要一个月!这已经只需要十天了啊!”
左铁臂有些不快地说了一句,他本以为陆远会很高兴的。
“左师傅,我相信只要敢想,以后肯定有机会一天造十根枪管的,当然这不能只靠你,也靠机械三组机床组和机械一组枪械组的共同努力。”
陆远这么一说,左师傅也只好点了点头,不过他也在想到底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枪管制作的速度更快。
这时候,陆远又道:“我决定先放弃拉膛线,左师傅你把钻枪管的活直接交给你的学徒,我要你立即带头组装我给你说的燧发枪机!”
左铁臂有些失望地问道:“不是公子,我们不拉膛线做你所说的米尼枪了?”
“暂时先不做,时间太紧,先做一批燧发枪出来给我的士兵们用,我再让人通知机械二组,停止制作米尼弹,先批量制造圆球铅弹。”
陆远说着就直接让人把机械二组的洪青云喊了来,并和左铁臂一起议定起燧发枪的枪管口径标准与所需铅弹的配备规格起来。
大明工业帝国 第60章 枪械制造
陆远在技术人才管理方面实行了学徒制度,即要求每名师傅都得带五名学徒,而且必须把自己的技术无条件传给学徒。
如果学徒学好一门技术,对应的师傅和学徒本人会得到一次一两银子的奖励,学徒的学习时间暂定是一个月。
如果一个月以后学徒还学不会一门技术,学徒会被降低一半的待遇,对应的师傅也会被罚银一两。
如果三个月以后学徒还学不会,学徒则被开除,对应的师傅则被罚二两。
陆远这样做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个时代技术工匠普遍的家族式传授技艺传统与藏私行为。
陆远如此做,才能扩大自己的技术团队。
也因此,左铁臂将钻枪管的技术都毫不保留的教给了自己的五名学徒。
这五名学徒一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机床进行钻枪管操作。
如此以来,陆远的枪械组一个月可以钻出十五根枪管。
陆远还是觉得慢,干脆把这五名学徒也直接升为准机械师,让各自带五名学徒,这样一来便是二十五人负责钻枪管。
好在钻枪管技术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细心与耐心,毕竟需要准确地钻出光滑匀称的枪管。
所以,不到五天,这二十五人都能独立钻枪管。
陆远的枪械组也因此在一个月后钻出了八十多根枪管。
这里面有已经技术掌握成熟的准机械师可以一个月多钻出一根或两根枪管。
在此期间。
负责打造燧发枪机的左铁臂也开始带着新招的五名学徒打造燧发枪所需要的燧发枪机。
燧发枪机与火绳枪的原理差别不大,只是燧发枪需要用击锤击发燧石进而引燃火药。
所以制造燧发枪机的速度很快,基本上一天就能制造出一把。
准确地说是组装,因为陆远设计了一条流水线的枪械制造过程。
击锤是由另一名准机械师贺麻子在负责制作,而弹簧依旧由杨铁匠所在的机械组制造,枪机组装才是由左铁臂负责。
整个燧发枪的制造过程中即便是机械公司主管左铁臂也只知道枪管制造技术和弹簧制作技术、以及燧发枪需要哪些零件,而不知道钻孔机床的制造技术也不知道弹簧钢即高碳钢的冶炼技术。
如此以来,陆远也不用担心这些技术人员到时候其中一人叛变后会造成敌人科技实力大幅度增强的现象发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