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工业帝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少司寇
大明工业帝国 第67章 清泉寨与水阳寨的不同
商永信正巧从清泉寨这边回水阳寨收租,正巧看见了陆远被清泉寨军民热烈欢迎的样子,一时心里妒火就燃了起来。
但商永信现在也不敢再招惹陆远,回到水阳寨后见几个水阳寨的军民麻木地看着自己,也不欢迎自己,直接抄起马鞭就朝一老军户打了起来:
“马驴子,你是哑巴还是腿断了,见了本官来,也不迎接一下!本官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这军汉马驴子只得盖住脑袋苦苦求饶。
一时,商永信也累了,恶狠狠地看了马驴子一眼,见几个自己这边的军民正悄悄地往清泉寨方向去,忙大喝一声:“干什么,给本官回来。”
“官爷,我们挖了些药材去清泉寨卖,还请官爷行行好,让我们过去,清泉寨的安大夫现在收药材呢。”
一名军户回了一句就立马跪下来求情。
“给老子滚回来!卖药材?这里的药材都是本官管着的,谁让你随意去卖的,交给本官,正好抵一些你崇祯二十七年的租子!你个谷小四,要不是看你媳妇还怀着娃,老子才不会让你把租子欠这么久!”
商永信这么一喊,这谷小四就灰溜溜的和其他几个军户过来把药材交给了商永信。
商永信这才得意地走了。
谷小四见此不由得叹了口气:“还是我姐命好啊,现在她嫁给了清泉寨的周狗儿,都已经吃上肉了。”
旁边一军户也不由得说道:“是啊,听说自从清泉寨来了那位陆官爷以后,清泉寨的军民就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哪像我们这位官爷,变着法的拿我们的东西!”
清泉寨这边,整个清泉广场上已经络绎不绝地有数百人来给陆远磕头行礼。
陆远此时就跟寺庙里的佛像一样。
不只是陆远,陆远身边的唐婴等人也被这些军民的热情给感动的不行。
虽说眼下天寒地冻,但此刻大家的内心却是温暖的。
陆远一边让六娃子让这些军民别再跪着一边带着陆母、唐婴等人去了总旗官衙。
而军民依旧是和军民两个体系的各级管事们一路跟着。
除陆远外,陆母和唐婴也备受这些管事和军民敬重。
有喊陆母寿星的,有喊唐婴是仙姑,还夸唐婴漂亮的。
而六娃子和小五则已经接过了不少干果野味。
“陆郎,还真是得民心”,唐婴也最终忍不住对陆远笑着说了一句,在临清城住了十五年的她此刻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的温馨与亲切。
“只要肯砸银子,民心总能得到的,有了民心,就有了自保最基本的条件。”
陆远说着就看了看外面,整个居民区的清泉广场上已经有许多小贩来这里做生意,这让他不禁笑了起来,毕竟有了集市,就说明清泉寨渐渐已有了城镇的雏形。
……
“快!”
“快!”
“快!”
雪地里,第一连和第二连的野战兵正快速行进着,甚至还有专门的障碍物作为增加的训练难度。
这些野战兵一个个是累得不行,在这严寒的天里,一个个额头上都是细密的汗珠。
“累倒没什么,他娘的,明明陆官爷说了放假十天,可费叔与申光祖两混账,都提前到了初二就开始训练!”
到了休息时,熊知远就再次骂了起来。
“熊老哥,你少说两句”,周老九忙拉了熊知远一下,他清楚地记得初二那天集合时熊知远因为顶撞队正被罚打二十军棍的事。
“他们敢做,老子为何不能说,无非就是再来二十军棍,如今还是陆官爷回清泉寨的日子,听说漂亮的少奶奶也要来,这两家伙倒好,不让我们去迎接,还让我们在这里训练的,他娘的,也就是陆官爷把他们当人看,依老子看,这两混账就不是东西!”
熊知远骂了几句。
队正范四远见此立即回骂了起来:“熊知远,你他娘的少在这里聒噪!你他娘不就是想看少奶奶吗,就你那跟狗熊似的脸,待会站远点,别吓着了少奶奶,大家赶紧起来集合,陆官爷和少奶奶来看我们了。”
听说陆远和唐婴来了。
这些野战兵情绪好了许多,也兴奋了起来,忙纷纷站好,皆挺胸抬头起来,比平时队列训练时还要标准。
周老九更是饶有兴致地说了一句:“喂,熊老哥听见看见姓范的骂你什么吗,说你长得跟狗熊似的。”
熊知远更是大声回了一句:“胡说!老子当年在家乡也方圆十里出名的俊后生,说媒的都踏烂了我家的门槛。”
旁边的野战兵们都满脸不信地看了熊知远一眼。
唯独熊知远还是浑然不觉,自信满满地站着。
范四远见此不由得皱了皱眉,他是真担心待会少奶奶来了,自己这个不要脸的兵会给自己的队出丑,忙对熊知远所在伍的伍长岳长贵吩咐道:“岳长贵,我现在命令你立即带你们的伍出勤,回宿舍打扫本队宿舍,以免待会陆官爷检查!”
岳长贵忙举手行陆远发明的军礼:“遵命!”
“这个范四远,特娘的怎么也针对我们伍,宿舍已经干净得老子都能舔了,还打扫个狗屁!”
熊知远骂了一句,但也无可奈何,也还是听从命令跟着岳长贵去了宿舍营区。
陆远正巧这时候在不远的营房里和费叔、申光祖两人询问训练情况,见唐婴走了进来,笑道:“你来的真不是时候。”
“这怎么说?”
唐婴说后,就让费叔和申光祖两人免礼。
“你错过了看一个俊后生”,陆远看着费叔和申光祖笑了起来。
费叔忙站起有些尴尬地说道:“哥儿,这个姓熊的就是这样,满嘴跑车,我已经教训他很多次了,还是死性不改,不过他这人倒也没其他坏毛病,你看?”
“我没说要把他怎样,只要不违反军纪,这些细枝末节,我可没精力管。”
陆远摆了摆手就说了一句,然后牵住了唐婴的手:“走吧,我们去看看这些野战兵们。”
唐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住了脚:“陆郎,我一介女眷去见他们不太好吧。”
“没事,我陆家没这规矩,再说,你虽然管民事,但也是军队里的总政委,军队你还是要见见的,以后少不了要协调军民事务。”
陆远说了一句,具体而言,女子大防不能轻易见外客还是宋明理学兴盛后的产物,在汉唐开放的时代,女子别说出门见外客,做官的都有,陆远可不想自己管理的地方封闭自守的儒家理学社会。
陆远说着就先走了出来,一来到威武军的野战兵们面前,就对站在自己面前的范四远佯装生气道:“本官不是早说过吗,让士兵休息够,明明放假十天的,谁让他们这么早就开始训练的!”
大明工业帝国 第68章 珍妮纺纱机
范四远不知道该如何回话,正要解释,陆远已经上了台。
而这时候,周围听见陆远的话的野战兵们心里都无比感动,心想也就陆官爷才最关心自己这些当兵的。
“诸位兄弟,本官替两位连长向大家致歉,这么早就把大家集合起来进行训练着实太辛苦了,但是,两位连长也是为你们好啊!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嘛!
再说大家也都知道,如今这天下,太平盛世没了,没人不饿肚子,知道这是为啥吗,这都是因为我们这些汉人遭遇着两百余年来最大的危机!
北边的建奴,西边的流贼,没一个不爱烧杀劫掠的,在场的兄弟中,有来自关外的辽民和陕西的秦人,你们应该清楚这建奴和流贼的凶残!
若不是这建奴和流贼,你们也不会离开故土,逃亡到这里!
不是辽地和秦地的弟兄们在夜课时也都听过来自辽地和秦地弟兄的讲述,也应该清楚建奴和流贼都不是好东西!
如今,本官带大家在这清泉寨建立了新的家园,让大家有饭吃,有钱赚,大家可别以为建奴和流贼有一天就不会来侵占我们新的家园!”
“不瞒诸位,大家现在的月银全靠的是我陆家的产业,如果陆家没了,你们的家园也就没了,你们将会继续饿肚子,被人当奴隶使唤,所以,诸位兄弟,我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你们保卫的不只是我们陆家,真正保卫的是你们的家园,保卫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陆远一开始就训起话来。
开头第一句就先低姿态表示了道歉,然后还为费叔和申光祖做了辩解。
如此,士兵们满是抱怨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军心也稳定了许多。
当陆远说起太平盛世没了,饿肚子的时刻,所有野战兵们都集中了精神,毕竟他们作为流民和底层军户对这个时代的兵荒马乱感受最深。
而陆远提到建奴和流贼时,一些来自关外的辽地难民与一些来自陕西的秦地难民更是感同身受,特别是陆远点到他们的时候,有的已经满脸悲愤或者眼眶湿润起来。
而一些本地的野战兵也想起了夜课的内容,尤其是陆远提到的时候,也都表情凝重起来,知道建奴和流贼都不是好东西,最好永远别来。
所以,陆远提起要保卫陆家,保卫家园时,大家很有认同感,皆满眼灼热地看着陆远。
这时候。
陆远给宣传专员周狗儿使了个眼色。
周狗儿自从在陆远面前挑水而得二两银后早对陆远言听计从,便立即振臂高呼起来:“保卫陆家,保卫家园!”
“保卫陆家,保卫家园!”
“保卫陆家,保卫家园!”
“保卫陆家,保卫家园!”
……
野战兵们本就被陆远的话代入了进去,如今周狗儿再这么振臂一呼,就如一把火点燃了蓄积依旧的热血,皆跟着振臂高呼起来。
冬日的雪地上,雪花被这一声声吼声震得飞舞起来。
整个清泉寨的军民似乎皆感到了暖意。
陆远双手一压。
周狗儿立即停止了呼喊。
野战兵们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陆远待一切又安静下来后,才将唐婴牵到了野战兵们面前:“现在,本官给诸位兄弟介绍一下,这位是本官的妻子唐婴,陆家的少奶奶,威武军的总管家,负责整个陆家的民事管理。”
唐婴初时只两眼直直地看着意气风发的陆远。
如今,见陆远把自己推到了自己前面,不禁脸红了起来,看了陆远一眼,见陆远给自己点头鼓励,就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展颜一笑:“诸位兄弟辛苦!”
“少奶奶好!”
周狗儿振臂一呼。
接下来。
野战兵也跟着喊了起来。
唐婴名门贵女的气质倒也让在场的野战兵看着一时间敬若女神起来,比在陆远面前还要笑得舔一些。
陆远也没让唐婴在这里多待,毕竟眼下这天还是寒冷得很。
简单的训完话后,陆远就和唐婴回了官衙。
而野战兵们却因为陆远和唐婴刚刚的出现倒也多了斗志,训练地比平时更加卖力起来。
只此时还在打扫宿舍的熊知远骂了起来:“这个范四远,不就是跟着陆官爷跟得早,成了队正,却这样捉弄人,这可倒好,你听听这陆官爷和少奶奶说的多好啊,我熊知远竟没机会见见!”
“你见了又如何,熊老哥,人家陆官爷是武曲星下凡,少奶奶更是仙姑降世,你我就算见了就跟见菩萨一样除了磕头其实也不能做什么。”
周老九笑着说了一句,就看向岳长贵:“看看岳士官,一直默默地打扫着,就跟寺庙里的老和尚一样,像是悟道了似的。”
“他跟我们不一样,他是陆官爷刚才说的从辽地来的难民,跟建奴的仇深着呢,你没看见他在上夜课时讲述旧事时哭的样子吗,从那以后,我也不跟他吵了!”
熊知远说了一句。
周老九也沉默了下来,看了岳长贵一眼,然后老老实实地抹起窗台来。
陆远命人将机械师鲁亮叫了来,开始让他准备研制珍妮纺纱机。
陆远前世作为技术控,自然也复原过这种在工业史上鼎鼎有名的珍妮纺纱机,因而如今让人做出来也不难。
何况,珍妮纺纱机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材料,主体是木制的半机械纺纱机,只是把纱锭从横排变成了竖排,然后拉起压板将粗纱进一小段料不停纺成细纱就行。
机械师鲁亮没多久就把这珍妮纺纱机做了出来。
当唐婴看着这种形如木榻,还有一大转轮的珍妮纺纱机时,还有些不太相信:“陆郎,这真的是纺纱机?能比寻常的纺纱机好用?”
连对纺纱机也感兴趣的陆母也难得地抽空来到这珍妮纺纱机的制作车间来,也对陆远笑道:“陆远,为娘纺了一辈子纱,可从未见过这种把纱锭竖放的纺纱机,你这能放出纱来吗?”
“母亲,娘子,你们还别不相信,这纺纱机比你们说的那种手摇纺纱机强数倍不止。”
陆远说着就让一名由自己培训了半日的寨中妇女走到纺纱机前准备纺纱。
当纺纱机转轮转动起来后,陆母和唐婴就亲眼看见整个纺纱机上的八个纱锭都转动了起来,然后粗纱不停地进入压板被纺成细纱。
陆母当场惊呆住了:“这,这,我这半辈子算白活了不成,这比我自己纺纱快多了,这纺纱机居然真能让八个纱锭一起纺!”
大明工业帝国 第69章 魏氏有了工作
唐婴也很惊讶,她已经见识过了陆家的飞梭织布机,已经让她大为震撼,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这世界上还有能自动穿线的梭子,而且原理简单到只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作用以及滚轮的滑动而已。
而如今,这靠转轮转动然后再用皮带传动起杆就能同时带动八个纱锭一起纺纱的珍妮纺纱机自然就让她更加震撼了。
以前一个人用手摇式纺纱机只能同时纺一个纱锭。
而现在,一个人却能让八个纱锭同时纺纱!
“陆郎,这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代替八个人纺纱,纺纱效率可以直接提高八倍?”
唐婴兴奋地扯了扯陆远的衣襟,难以置信地问道。
“的确是这样,不过可以不止提高八倍,以后提高十倍,二十倍都可以,你看,只要在这纺纱机上多加个纱锭就行。”
陆远比划了一下,唐婴恍然大悟,笑道:“这样一来,棉纱就会大幅度跌价,我们织坊可以因为棉纱跌价而赚更多的利润了!”
陆远笑着点了点头。
唐婴说的没错,纺纱速度提高八倍,意味着织坊的棉纱采购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整个织坊即便不降低春风布的销售价格,利润空间也会大幅度增加。
而且织坊也不用再担心被人盗走织布技术,因为即便他人盗走织布技术,现在自己陆家织坊也可以通过打价格战取得优势。
毕竟陆家织坊现在有了更高效的纺纱机,成本大幅度下降,完全可以有恃无恐的降价。
但陆远现在还没打算让春风布降价,一是为了在短时间赚取更多的钱,而是避免提前降价冲击大量靠纺纱增加收入的平民家庭,从而引起社会动荡。
要知道原本历史上,珍妮纺纱机出来后就是因为导致棉纱跌价,使得其他传统纺纱机的工人把珍妮纺纱机砸了的。
等有其他商家开始制造出飞梭织布机时,陆家织坊再考虑降价也不迟。
珍妮纺纱机一制造出来不久,陆远就和唐婴建立了纺纱作坊。
为此,陆远还特地让唐婴招募了三百多名妇女成为纺织工人。
本来因为清泉寨的农业不行,而钢铁厂现在因为大量流民中的壮年男丁引入,许多妇女已经处于失业没有收入的状态。
一些老妇更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收入而靠着陆远设立的养济院进行微薄的接济或者拖累着儿孙。
如今纺纱作坊一建立,而珍妮纺纱机对工人的体力要求也不高,因而成功使得这些妇女又一次拥有了工作,为家庭增加了收益。
“母亲,这碗粥,你吃吧。”
周狗儿吞了吞口水,就将一碗稀粥端到了自己母亲魏氏面前。
魏氏也没起身,依旧编着草鞋:“给你媳妇吃吧,她还怀着孩子。”
“媳妇她已经吃了,这一碗是给你的”,周狗儿说道。
魏氏正要接过去,却听到了周狗儿肚子的咕咕叫声:“儿啊,你吃了没。”
“母亲,我不饿”,周狗儿笑道。
魏氏脸黑了下来:“你怎么不饿,我都听见你肚子咕咕叫了,你吃,我还能忍,为了孙子,十多年都饿过来了,再饿几天又如何。”
周狗儿的媳妇怀了孕,但偏偏其媳妇身子骨不好,据大夫说要每天吃安胎药稳着,可安大夫抓的这安胎药里有几味药材忒贵,每个月要花好几两银子。
所以周狗儿虽然跟在陆远身边做宣传专员,但如今要怀孕的媳妇与老娘,等于是养三个人,再加上自己,因而月银还是不够花的。
周狗儿哭了起来:“母亲,你都饿了几天,你就吃了吧!你难道想饿死,让寨里的人都骂我不孝吗?!”
魏氏叹了一口气,不禁也落下泪来,忍不住锤打着自己的膝盖:“你说娘要是年轻几岁多好,也去陆官爷的钢铁厂与机械公司做工,就能为家里挣几个钱了。”
“娘,在钢铁厂与机械公司干的都是辛苦活,除非年轻聪明能当学徒,就算是您能去,我也不准您去的!您先喝粥吧,这是家里最后的一碗粥了,我明天再去百货商店找彩衣姑娘求情再赊欠点粮食。”
周狗儿忙说了一句。
“娘不喝,你喝,娘再饿一顿,那百货商店是陆官爷家开的,人家可怜我们这些草民,没有把卖粮的价定高,基本上没赚钱,我们不能老去赊,吃垮了陆官爷!”
魏氏摇了摇头,就是不肯喝这粥。
这时候,六娃子走了过来:“周狗儿,少爷有令,让你立刻向全寨宣布纺纱作坊开张需要三百名以上的工人,让有意者去总旗官衙报道,会纺纱的妇女优先,不限年迈者,只要能干活就都录用,每月试用期一两月银,转正后一两五钱,之后会根据表现再加月银!”
“妇女优先,不限年迈者,六哥儿,我行不行啊!我会纺纱!”
魏氏忙兴致勃勃地问了六娃子一句。
六娃子点了点头:“您自然可以。”
咕咕!
魏氏立即将周狗儿手里的一碗粥捧了过去一下子喝了个精光,顿觉肚子稍微扎实了些,不禁笑道:“儿啊,娘也有活干了,娘也要去干活!”
魏氏说着就走了。
周狗儿怔在了原地,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月后,魏氏拿走一袋米和些许剩银回来,十分高兴,忙把周狗儿叫了过来:“这是娘挣的月钱,回来的时候顺路买了一点米,也顺带把你欠的米钱还了,还剩了点,你去给你媳妇买只鸡来吃,补补我的孙子。”
“娘!儿子对不起您,儿子没想到这么大了还要您老辛苦!”
周狗儿哭着就给魏氏跪了下来。
“哭什么,娘可没觉得这样不好,娘现在高兴呢,如今我们周家又多了份收入,总算可以养孙子了,没准以后还能让你媳妇多生一个,你要真想跪就去陆官爷的衙门前跪,这都是陆官爷给我们带来的福气,要是没陆官爷来,你也娶不上媳妇,娘也不能指望能抱上孙子。”
魏氏说道。
周狗儿点了点头:“哎,我这就去陆官爷衙门前磕个头。”
大明工业帝国 第70章 水泥混凝土
陆远最后不得不听从唐婴的建议,请泥瓦匠在官衙对面的空地上建了一座生祠。
祠堂里专门供的就是他的神像,以此让这些清泉寨的百姓以后不用围在自己的衙门前跪拜以表达对自己的感激之情。
陆远也没想到他至始至终也不过只是在想着强大自己而已,也并没有想救国救民。
而这些清泉寨的百姓却已经对他搞起了个人崇拜,还是自发的,原因无非就是自己让他们吃饱了饭。
陆远不得不承认这些百姓们是真的懂得感恩,而不是如西方殖民者一样把印第安人杀完了才搞一个感恩节那样搞虚假姿态。
“陆郎,现在纺纱作坊开始运营后,整个织坊的春风布成本大幅度下降,可以节约出一大笔采购棉纱的成本,这笔节省出来的钱,我打算把这笔钱用来修路,眼下清泉寨内的道路尤其难走,以后每个月要有上万斤铁矿、上万石粮食运进来,还有棉纱这些运出去,没有一条好路是不行的。”
唐婴来清泉寨后,陆远把整个民事的事基本上就都开始移交给了她,如此,他才好专注于军队建设。
当然,唐婴很多时候还是会向陆远说一下自己的打算。
陆远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修路倒是有必要,可我这扩军工作也不能拖,你修路需要多少人力和财力。”
“节约下来的织布成本刚好够用,人力的话得要整个清泉寨所有的男丁,包括威武营”。
唐婴回了一句。
“要这么多人?”陆远有些惊愕。
“主要是打夯费力,打一个夯要至少要五六个男丁同时使力,这都是费叔亲口告诉我的。”
唐婴回道。
“那要打夯打多久?”
陆远又问了一句。
“至少两个月,从清泉寨到卫河码头的路都修好的话,而且这条路不能不夯实,不然一旦下雨或雪天,陆面太过泥泞,会很难把一车的货物运进来,到时候就只能需要一人一人的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