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工业帝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少司寇
商总旗说了一句。
“胡说!上面要收的租子加起来不过三成,你却要收七成,比你爹当官爷的时候还多收一成,而且你还收到了崇祯三十八年!”
谷小四吼了一句。
“本官有什么办法,谁让本官纳的妾比我爹多!还不是为了生儿子!”
这商总旗说了一句。
百姓们本就知道商永信在水阳寨的恶行,对其早已是恨之入骨,如今商总旗依旧还嘴硬不在乎,自然更加愤怒。
特别是在听了谷小四和王铁蛋等的诉苦后,这些百姓更是义愤填膺,纷纷要陆远严办了商永信。
陆远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立即下令对商永信进行处决。
商永信初始还是有些冥顽不灵,本能地认为眼前这些军户不能拿他如何,但当他看见威武军的军法官持着火枪过来时,他才意识到处死自己的不是这些百姓,而是陆远,是陆远在借着激怒百姓处死自己,一时不由得喊了起来:“陆大人,你到底要怎样才肯放过下官。”
砰!
威武军的军法官一枪枪毙了商永信。
在场的百姓顿时欢呼了起来。
而陆远在清水镇堡的百姓中的威望也因此上升了一层。
“谷小四,分田十二亩,分地二十一亩,除去先耕田五亩六分和地七亩三分直接分于外,再补六亩四分田和十三亩七分地。”
接下来,更令清水镇堡百姓高兴的是,民政厅已经开始给他们分起了田地,正式搞起了土地改革。
商永信被批斗处死后,清水镇堡的水阳寨土地改革已没有任何阻力,商永信兼并的所有的军户田地也因此被分了出去,多余的甚至还分给了原样从事农业的流民。
“谷小四,这是抄了恶官商家后,补给你们家多征的地租,合计折银二十六两七钱三分。”
民政厅还把商永信以前加征和暴敛的地租偿还给了百姓。
谷小四这样的百姓因此高兴得痛哭了起来:“多谢二妮姑娘,多谢陆官爷!”
谷小四还因此第一次去清泉广场买了两斤肉汤回去。
谷小四的媳妇伍氏刚刚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见谷小四回来,就问道:“当家的,官爷真给我们分了田地?”
“自然是真的,不但分了田地,还把我们之前被加征的租子都还给了我们,我还因此特地买了两斤肉回来。”
谷小四笑说道。
伍氏看着谷小四手里的肉,也高兴地笑了起来,一边逗弄着自己的孩子,说道:“儿啊,你可真是命好,一生下来碰到了这么好的一位官爷,如今为娘有了肉汤喝,也不用担心奶水不够了!”
谷小四听伍氏这么说也笑了笑,道:“媳妇,等你出了月子,能种家里的田地后,我想去威武军当兵。”
伍氏听后一愣:“为何?”
“自从陆官爷升官也管着水阳镇后,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但大家都知道要想一直有这样的好日子,都是因为陆官爷的恩德,就像我姐夫周狗儿说的,要想着好日子一直有,就得保卫陆家,保卫我们自己的家园,要保卫陆家就得成为陆家的兵,要敢为陆家去拼命,我这条命本来就是陆官爷救的,如果不是他,早被姓商的给打死了。”
谷小四说道。
伍氏听后没有说话。
……
“姓名?”
“谷小四!”
“姓名?”
“王铁蛋!”
……
顾和生问了新招的一队士兵后就点了点头,然后喝道:“教官熊知远,现在他们暂编为新兵第一连第二队交给你训练!有没有信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他们的新兵训练计划?!”
“报告!有!”
熊知远回了一句。
陆远这时候恰巧从这里经过,看见谷小四等在新兵阵营里,不由得微微一笑,对周狗儿说道:“你的百姓工作做的不错,分田地处决商总旗后,果然有不少水阳寨的壮劳力加入了威武军!”
“这还不都是官爷您教的。”
周狗儿回道。
陆远点了点头:“眼下你已经是威武军的宣传专员,有些事得让你知道,建奴快要入关了,这次可能会来掠山东,这段时间把宣传重点放在建奴身上,让士兵和百姓们知道建奴的凶残与可恶之处。”
“小的明白!”
周狗儿回了一句。
陆远也没再说什么,只去了火炮铸造基地,
大明工业帝国 第96章 分田地,杀恶官
清泉寨的火炮铸造基地已经建造完毕。
准技术师祝远山此时已经开始准备铸造火炮。
就等着陆远告诉他需要铸造什么火炮。
陆远一来到火炮铸造基地,祝远山就迎了出来:“见过官爷。”
“祝师傅不必客气,不知祝师傅可会铸造虎蹲炮?”
陆远知道大明现在的火炮中,虎蹲炮是适合野战的轻型曲射炮,他现在还没攻坚城池的打算,而且眼下建奴入关在即,他现在更需要的自然是一些便于运输的野战轻型火炮。
“回官爷,这个小的自然会,不知官爷要打制多重的,虎蹲炮有三十六斤的,四十九斤六两的。”
祝远山问道。
陆远知道眼下大明的火炮很多都型号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便道:“你先做几种出来,试验一下,那种最适合作战,然后定位规矩。”
祝远山答应了下来。
接着,陆远便看着祝远山和他的学徒们铸炮。
但见祝远山开始亲自教授自己的学徒们制造铸炮泥模,就不由得对祝远山问道:“这种泥模铸造炮可有什么缺点?做一门火炮进度如何?”
“回官爷的话,通常铸造一门火炮如果不算镟铣炮膛内壁的话,得一个月方能铸造成功。”
祝远山回道。
“成品率呢?铸造多少门才会有一门火炮能用?”
陆远皱起眉来,这和造鸟铳一样,实在太慢了些,不过火炮倒也不是枪械一开始数量不多也无妨,便又问了一句。
“大概十门左右,基本上十门左右就会有一门成功”。
祝远山回道。
“太慢了些”,陆远摇头。
“主要是这泥范冷却时会藏水,出现空隙,导致火炮内壁不平滑,一般得等其彻底干燥后才能使用。”
祝远山有些无奈地说道。
“可以用铁模铸炮,铁模不藏水且不易变形,且可以让炮膛内壁更为光滑。”
陆远这么一说,作为铸炮多年的工匠祝远山则有些不服气起来,心想这位官爷还真是想到什么是什么,铁模铸炮虽说有这些优点,但也有缺点,譬如与炮管分离的问题怎么解决,铁模可不是泥模,泥范可以直接敲碎敲掉,而铁模坚硬无比,一旦和炮管粘合在一起根本无法分离。
“用铁模铸造火炮时,可以用泥沙做涂料,在铁范上涂抹多层涂料,但最外层要涂煤粉,然后将铁水浇铸上去,一旦铁水凝固就会形成炮管,在铁水未完全凝固前可以迅速镟铣内壁,这样做应该就可以用铁模铸炮。”
陆远看得出来这祝远山对自己的提法有些质疑,就干脆说出了自己在后世知道的铁模铸炮方法,而这个方法本来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才由清朝的一位官员发明出来的,如今自己直接拿来明朝使用,应该也可以实现,只要实现就能提高火炮铸造进度。
“官爷真是小的见过的最聪明的铸炮天才!下官这就试试。”
祝远山顿时来了兴趣,他不得不承认这位陆官爷的提法很创新,用煤粉这种易燃物隔离炮管与铁范,趁其高温时煤粉燃烧完炮管就能自然脱离,不可谓不高明。
但祝远山还注意到了陆远刚才说到的一个细节,问道:“官爷刚才说浇铸炮管时说的是浇铸铁水?”
“怎么,你们现在用的是铜炮?”陆远问道。
祝远山点了点头:“铜炮不易生锈,更轻便。”
“但铁炮因其坚硬的缘故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铜太昂贵,你们为何没有用铁芯铜胎铸炮?”陆远问道。
“还请官爷指教。”
祝远山这次是彻底对陆远感到了服气,主动请教起来。
陆远笑了笑,便也就真的指教起来。
其实,这种铁芯铜胎铸炮工艺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据后世考古发现,崇祯年间有一种熕炮便是铜体铁芯,但因为正值乱世,这项技术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后来,因为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这三顺王的叛变,更是把这种火炮技术传到了满清。
导致如今的建奴在火炮铸造上的技术已经不落后于大明。
所谓的铁芯铜胎无非是用铁做炮芯,然后用模具包裹炮芯再浇铸铜胎。
不过,陆远现在有更为先进的钢铁冶炼厂,用石墨坩埚炼钢法炼出来的高碳钢可以作为更加坚固的钢铁炮芯使用,射程无疑会较同样口径的炮管更远。
但陆远想到以后作战不仅仅只需要虎蹲炮这种曲射炮,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可以在平原地带与骑兵进行野战的轻型直射长炮,便让祝远山先不铸造虎蹲炮,而是先确定一种轻型长炮作为陆远即将对战建奴的主力火炮。
最终,陆远与祝远山确定一种口径为2.53寸,炮弹为5.4两,重为900斤的轻型长炮作为主力野战轻型直射火炮。
陆远将其命名为春风253轻型长炮!
陆远先让祝远山制造了十门春风253轻型长炮和十门虎蹲炮,并准备以此组成一支炮兵队。
而且,陆远还任命了任命祝远山兼任炮兵指导员,且将夜课中算术学的不错的士兵征调出来,组成了炮兵队。
同时,陆远还让祝远山增加了西方瞄准装置。
在原本历史上,西方传教士在传授火炮技术前期藏匿了这个技术,直到后来康熙时期南怀仁才将这个技术拿了出来。
如今,陆远既然知道这祝远山是传教士,自然不会允许他藏私,用了些特殊的手段还是逼他拿了出来。
不过,祝远山也被陆远的数学能力所惊叹,也不敢再在陆远面前耍什么小聪明。
有了炮兵队,威武军就只有骑兵还未组建。
“费叔,我记得您以前在辽地毛都督麾下就是做骑兵的,你想过有一天回到辽地吗?”
陆远这一天找到费叔问了一句。
费叔沉默良久,凄然一笑:“怎能不想,但只可惜永远也回不去了,自建奴杀无谷汉民起,我在辽地就没什么故人了。”
“那费叔想过有一天重新策马回到辽地故土吗?”
陆远问了一句。
费叔没有回答。
陆远继续说道:“我让萧春来从出关的商人买了五十匹战马,用的就是剿匪得到的那笔银子。”
“哥儿,你把这五十匹战马交给我,再允许我在所有野战兵中选五十个会骑马的,我一定能给你练出一支铁骑来!”
费叔突然单膝跪在了陆远面前,重重地一拱手。
陆远笑了笑:“那好,费叔,从现在起,你就是威武军的骑兵连连长!”
……
“轰!”
“轰!”
“轰!”
四个月过去后。
十门春风253轻型长炮被制造了出来。
炮兵队也开始了炮击训练,此时就正将十颗铁弹发射了出去,把前方的靶子砸得稀烂。
……
“轰!”
“轰!”
“轰!”
与此同时。
在长城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
建奴的红衣大炮轰塌了青山口的墙体,使其变成了斜坡。
汉军八旗的孔有德忙跑到了多尔衮这里:“大将军,奴才的大炮轰塌了青山口,大军可以冲进关内了!”
多尔衮懒得理会孔有德,只下令大军立即入关。
毕竟在他眼里,就算孔有德靠献火炮技术成为王爷,但也是自己大清的包衣奴才。
此时的清泉寨虽平静如初。
但这一天,长城青山口已开始响起了建奴铁骑的铁蹄声。
一时间。
处处狼烟!
警报迭传!
大明工业帝国 第97章 清军入关
崇祯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皇太极封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岳托为扬武大将军领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大军,分兵两路,绕道蒙古,分别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与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破城入关。
紧接着。
大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战死!
蓟辽总兵鲁宗文战死!
镇守太监郑希诏逃跑。
两天后。
消息传到京师。
京师戒严!
天下震动!
此时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急的团团转,看着内阁和六部诸大臣,问道:“众爱卿可有何应对之法?”
兵部尚书卢象升这时候站了出来:“禀陛下,为今之计只有下诏天下兵马勤王,另外,臣愿替陛下领兵迎战建奴!解救京畿之危!”
“准奏!着赐卢爱卿尚方宝剑,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朱由检说了一句。
接着,朱由检又询问了一些御敌之策,才让群臣散去。
内阁首辅刘宇亮也回到家了家里,国事危难,帝王忧虑,他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见自己管家陈七走过来,便说道:“挂免进牌,今天谢绝诸客。”
“只是山东临清卫的陆千总又派人来送了些炭敬”。
管家陈七从唐文运手里这次收了五百两重金,自然也不得不全力帮着唐文运见到自家老爷。
刘宇亮哼了一声:“让他回去!他这是毁老夫清白!”
“老爷息怒,这位唐秀才说陆千总只是感慨老爷您操劳国事又太过清贫,刚巧他自己家又是做生意的,富有资产,故为表敬意才进献一些炭敬之礼,只求听老爷您教诲几句,他便终生受益。”
管家陈七回道。
刘宇亮见此便问道:“你收了他唐秀才多少银子?”
“老爷恕罪,小的不敢欺瞒,五百两。”
陈七忙跪了下来。
刘宇亮冷冷一笑,说道:“把礼单拿来!”
陈七忙把陆远托唐文运送的炭敬礼单拿了出来。
刘宇亮一看,也很是惊讶,只见上面列满了金银首饰,足足超过了万两白银的价值。
“难得他这么有诚意,让他进来吧。”
刘宇亮说着就坐在了太师椅上,他其实也不明白远在山东的一位小小千总怎么就从一年前开始每逢佳节就给自己送银子。
第一次就直接送了三千两,似乎对他的仕途很看好。
要知道,他当时才刚刚进入内阁没多久,没什么根基,权势也没有到现在门庭若市的地步,甚至,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在几个月前就升为首辅。
所以,刘宇亮在最开始的时候对于陆远给他送重礼还是惊喜的,毕竟当时许多人送礼也只是给当时的内阁首辅孔贞运与阁部大臣杨嗣昌送礼。
当然,他不知道陆远是来自后世的穿越者,早已知道他会崇祯十一年六月代替孔贞运成为首辅。
但刘宇亮后来也投桃报李,让陆远的岳父唐锦升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还让陆远也靠着剿匪之功成为营兵千总。
如今,刘宇亮成为了首辅自然对于送礼已经不在意,但看见陆远的重礼后他还是心动了,且还是对这位在自己发迹之前礼敬自己的武将产生了兴趣。
唐文运跟着陈七进了刘府,来到了刘宇亮面前:“学生见过元辅!”
受陆远嘱托,唐文运从陆远那里拿了十万两白银进京,目的就是为了进京结交权贵,既是为了他自己的科举仕途,也是为了自己父亲唐锦和妹婿的仕途。
“建奴入关了,陛下已诏令天下兵马勤王。”
刘宇亮只说了这一句就让陈七带着唐文运下去了。
在刘宇亮看来,自己说这么一句也值得上山东的那位千总陆远送的一万两厚礼了。
“你立即着人骑快马回临清,告诉你家公子,建奴入关了!”
唐文运离开刘府后就找到了同样在京打探消息的萧春来。
萧春来如今已经是天下富商,在京城也有了自己的产业,当然真实的目的还是借着经商天下之名给陆远收集情报。
听唐文运这么说,萧春来点了点头:“我这就着人骑快马回临清!”
唐文运点了点头:“我立即去兵部找我父亲,到时候随时告诉你,建奴到了哪里,多少人马,领兵的将领有哪些。”
萧春来点了点头,问道:“唐相公,您说公子会进京来勤王吗?”
“应该会,他说过建奴这次入关也是抢够就走,进京勤王可以寻找机会混一份军功!但是,我们得把建奴入关后进兵的方向和具体位置告诉他,以免他进京太早被建奴包围,也避免他走得太晚错过了勤王之功!”
唐文运说了一句。
……
九月二十五日,萧春来着人骑快马出了京城。
九月二十七日,陆远见到了萧春来派来的人,得知了建奴已于九月二十二日入关的消息,以及崇祯帝已下勤王令的消息。
“立即召集队正以上的军官到军政厅议事!”
陆远对小五立即吩咐了一句。
陆远知道崇祯十一年的下半年,清军会入关,但他真的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还是紧张了起来。
“据悉,建奴已于九月二十二日入关,兵部说是有十万兵,如今暂驻于山海关瓮城外,通州河西发现大股建奴,兵锋直指京师!另外,良乡、涿州、易州、新城、雄县、定兴诸城外皆发现建奴哨骑!”
陆远说了一句,又道:“朝廷已下勤王诏令,所以本官决定三日之后即十月初一日,领军北上勤王!”
“全军进入战时状态!”
“军法官进入战时纪律模式!”
“清水镇堡进入戒严状态,坚壁清野,严查进出人等!”
“情报司加大对建奴活动的消息打探!”
“参谋部立即规划大军北上路线与行军准备!”
陆远下达了一系列指令。
整个军政厅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以往还说说笑笑的一些军官都不敢再言语。
战时纪律模式意味着以往的打军棍的纪律就要变成直接斩首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想到要去打传说中的建奴,没谁不紧张。
毕竟自从萨尔浒以后,大明人人皆是谈建奴而色变。
“陆郎!”
同样出席会议的唐婴喊了一声,她现在比陆远还要紧张恐惧,尤其是在听到陆远决定要北上勤王后,她更是本能地想阻止。
陆远拍了拍她的肩膀:“报效君王,臣子之忠义,匡扶社稷,男儿之责任,不必再说了,你我殚精竭虑到现在,为的就是赶走豺狼保卫家园,如今豺狼真的来了,不北上勤王,难道真的要等他们打到山东,屠了我们家园么?”
陆远说完就看向在座的威武军军官们:“诸位说是也不是!”
“是!”
威武军军官大声回了一句,费叔与岳长贵等辽民出身的军官回答的更是洪亮,他们虽紧张甚至有些害怕,但的确也如陆远所说,不愿自己在山东的新家重演辽东的惨剧。
……
这时候,小五跑了进来:“报告!”
“讲!”
“抚台大人传来将令,着各营兵千总以上的武官速到济南议事,建奴入关,京师告急!陛下下诏天下兵马勤王!”
小五回道。
陆远点了点头:“回驿传铺兵,下官即刻就来!”
陆远马不停蹄地行了半日,在这天傍晚到了巡抚衙门。
军情紧急,一旦勤王兵马迟迟未派出,就会被贬官夺职治罪,所以事关自己的乌纱帽,巡抚颜继祖也不拖沓,在众将到达的当晚就召集整个山东营兵诸将议事。
“黄副总兵,你刚刚剿匪成功,士气正盛,可愿领兵勤王?”
颜巡抚先问向了官位最高的黄佳胤。
刚升为都督佥事的黄副总兵站出来回道:“禀抚台,上次剿匪,末将损失惨重,如今实在已无力勤王。”
颜巡抚有些不悦,问向了德州参将邢达:“邢参将,你呢?”
“末将近来腹痛难忍,正请医调治,恐难勤王。”
“那到底有谁愿意替本官进京勤王,拯救我大明江山!尔等食君禄,奉君恩,就无一人有虎胆彪风不成!”
巡抚颜继祖喝问起来。
众将皆不答,因为谁都知道建奴的厉害,连关宁军都不敢跟建奴野战,一失沈阳二失辽阳再失广宁,辽东之地尽陷敌手,所谓的关宁铁骑也只能龟缩于城内,何况自己这些内地营兵,此时去勤王不是找死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吾等乃为明臣,下官愿往!”
大明工业帝国 第98章 备战
这时候。
站在议事大厅最外面的陆远站了出来,拱手说了一句。
整个议事大堂内的文武官员都看向了他。
一脸的惊讶。
这是哪个不识趣的,说话好大的口气!
居然还是个小小千总!
谁不知道建奴强悍,俗话说满万不可敌,如今来的还是十万!
此时去勤王明显就是螳臂当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