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工业帝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少司寇
这乌海下盘一空,直接落了下来,紧接着便是剧痛,然后重心不稳,向后一栽,就栽倒在地,眼睁睁看着自己断了一截的腿,满脸痛苦。
乌海郁闷至极,也气愤至极,他作战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么刁钻的作战,长矛、火器、刀盾轮番进攻,饶恕自己神勇也难以招架。
冲进来的建奴铁骑在威武军的组合兵种面前都没占到便宜。
当然,也有许多建奴冲进了威武军第一局的阵营。
此时,一名伊兰泰的巴牙喇便冲进了威武军第一局的阵营,力大无穷的他硬是一根狼牙棒砸下去,将威武军一名刀盾手的盾牌当场击碎,连带着这名刀盾手也被当场抡死,然后直接猛然撞断长矛手刺来的长矛,接着就从战马上跳下来,直接往里冲,给威武军造成极大混乱。
但这伊兰泰正要冲乱正面的威武军阵营时,在左翼的火器手直接朝他开了一枪,命中其额头。
与此同时,正在这一连已升任伍长的熊知远直接接替被他杀死的一名长矛手,举着长矛就从其后背捅入。
这伊兰泰倒在了地上,他发现他自己冲入的不是羊群,而是狼窝,被野战训练得只知道不要命攻击的威武军野战兵只知道有人冲进了阵营就应当不顾一切地去攻击。
当然。
冲进来的建奴铁骑本就不多,这也是威武军第一局步兵还能依旧坚持的原因。
之所以冲进来的不多,是因为威武军在两百五十步外有火炮攻击,在两百步外有排队射击,在一百步内有火器精确打击,而在二三十步内,还有虎蹲炮的轰击。
虎蹲炮的短板是射程短,不过二三十步,但优势在于威力大且可以不断通过更换子铳实现连续轰击,而且因为其曲射,所以可以在阵内射击。
使得冲到二三十步的大量建奴铁骑直接被虎蹲炮轰成碎片残肢。
满达海将缰绳拽得紧紧的,若不是他亲眼所见,他根本不敢相信眼前这区区几百步的距离,骑兵冲锋不过一瞬息的距离,居然如此难以越过去冲破对面明军阵营,看着躺在地上哀嚎不已的己方铁骑,他怒不可遏!
两个牛录的建奴铁骑直接伤亡超过一百五十余骑,这对于本来人口就少的建奴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这些建奴铁骑本身就是满达海的奴才,满达海有些心疼,但为了给自己儿子报仇,他绝对咬牙让自己的这些奴才再坚持坚持。
然而。
这时候,剩余的建奴铁骑明显有了怯战之意,对于他们而言,前面先冲过去的建奴铁骑一旦没有冲击得对方溃败,自己再冲过去或许也就只是徒增伤亡。
所以一些建奴铁骑本能地停下了战马。
而威武军第二局趁此则开始变阵前进,对这些建奴铁骑形成包围态势。
满达海见此忙将自己第三个牛录的满洲建奴铁骑派了上去。
但这时候,陆远也开始变令,着令第一局后撤休息,第二局正面对战剩下令的满洲建奴铁骑。
面对威武军的燧发枪加长矛阵再加鸳鸯阵组合兵种,古典式军队的建奴铁骑似乎有些黔驴技穷,在没有其他兵种的配合下,依旧只知猛冲。
但效果依旧是一样,威武军用严密的阵列让建奴的铁骑占不到半点便宜。
满达海打急了眼,干脆把自己的满洲铁骑撤了回来,令汉蒙八旗铁骑冲锋,以期利用车轮战击溃威武军。
当年,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也是用这种战术打败了杜松的火器部队。
但陆远没有上当,立即下令放下吊桥,第一局有序撤离进瓮城,接着骑兵和第二局撤离。
第一局在撤离进瓮城后就立即上城墙,利用城墙为掩体,用火器手攻击骑兵以掩护第二局撤离。
然后。
威武军全部撤回瓮城,不与满达海再战。
满达海只能望着护城河百般无奈地看着。
满达海十分气恼,欲再抓百姓来逼陆远出城决战,但等满达海刚要派兵出去抓百姓,陆远则又令威武军出城迎战。
这一次,满达海干脆令汉蒙八旗铁骑进攻,但威武军以京师城墙为依托,依靠先进的火器,又在充足的休息后,还有一支预备队近卫连,又再次击退了这些建奴铁骑。
建奴铁骑入关是没有后勤的,基本上他们补充后勤的方式是就地打粮,即劫掠老百姓的。
如今双方对战几次后,满达海的部队反而因为后勤供应不足不得不主动休战,开始去周围打粮。
而威武军则趁此再次出城袭扰,使得满达海不敢派出太多的出城打粮。
这让满达海异常的愤怒。
而到了正午,早已抵达京师近郊的卢象升所率领的宣大兵也如约而至,并在永定门外西侧扎下营来。
崇祯帝朱由检上午全程目睹了陆远所率领的威武军与建奴决战的场景,见威武军无甚大的损伤,而对面建奴却在火器攻击下伤亡数百,一时也有了更大的自信,见卢象升的宣大兵至,更是激扬起内心的豪情,亲自走到战鼓旁:“王承恩,告诉卢象升与陆远,朕欲亲自为他们击鼓!朕要亲眼看着他们战胜这支建奴铁骑!”
咚咚!
说着,朱由检就真的击起鼓来。
刘宇亮见此也灵机一动,吩咐道:“京营各部全部集中到永定门来,把所有战旗都举起,挥舞起来,务必要给建奴造成我京师大军云集之象!”
一时间。
鼓声阵阵。
京师城墙上战旗飘飘。
而此时。
陆远所部和卢象升所部则分别呈两头并进之势朝满达海所部进法。
卢象升先出动的是三千铁骑,乃天雄军的精锐部队。
所谓天雄军是卢象升以宗族为纽带组成的军队,所以这天雄军打战悍不畏死,只因战友皆是亲友,一人战死,这全军皆有复仇之心!
陆远则是全军出动,毕竟他的兵马加起来也就近千人。
不过,陆远的威武军因为是步兵为主,所以机动性比较差,因而在他刚过护城河时,卢象升所部骑兵便已经和满达海混战了一起,且是卢象升亲自领兵出战。
陆远见此干脆将自己的威武军化整为零,冲向外围扫荡建奴的零星散骑。
大明工业帝国 第121章 升为都司
威武军的组合兵种优势在于既可整合成集团作战,也可拆分成零散分队,能拆能分。
在外围的建奴一遇到威武军步兵就被火器手用燧发枪进行精准射击,而一些建奴骑兵自然不甘愿被射击,直接就冲了过来,但一冲来就遭到火器、钢刀、长矛的组合进攻,然后这些建奴骑兵要么被火器兵打死或被长矛刺中或钢刀砍中要么只能无可奈何地退去。
不过。
这满达海此时倒也无意恋战,一见卢象升带着三千骑兵冲来,就立即喝令汉八旗两千铁骑前去拦住,而他自己则带着三百余人的满洲铁骑和部分蒙古八旗铁骑迅速撤离。
但因卢象升的天雄军追得紧,这满达海所部渐渐地变成溃退,毫无章法起来。
至于还留在京师城外的一些建奴游骑和负责阻拦的汉八旗铁骑则被威武军击溃。
与此同时,威武军的骑兵连也冲了过去追击建奴。
整个战场局势瞬间逆转。
满达海只带着千余建奴铁骑撤了回去。
而待卢象升带着天雄军和威武军骑兵连回来后,已经是当日下午未时。
站在城墙上的朱由检也停止了击鼓,见自己的官兵击退建奴,大胜而回,也畅快地笑了起来。
陆远这里也开始集合部队,而医护兵则开始把伤亡的威武军野战兵抬回营地,宣传队的野战兵也开始去各处慰问。
随营新兵则负责去割建奴人头,锻炼胆子。
但威武军只割了城墙周围的建奴首级,而外面的则让给了卢象升的天雄军,毕竟追击满达海的作战行动是天雄军完成的。
即便如此。
威武军割的首级数量还是有四百余颗,远远超过天雄军收获的一百多颗建奴首级。
陆远带着威武军继续负责防守瓮城。
而此时。
卢象升则带着宣化兵开始在永定门安营。
卢象升瓮城的威武军一眼,在他刚来到这里时,就看见了与建奴激战的威武军。
这已让他十分惊讶,他没想到勤王之兵中除了自己的宣化兵,还有敢与建奴于城外野战的强军。
更让他惊讶的是,卢象升没想到这支勤王之兵似乎数量不多,约在千人左右,却已打得建奴无招架之力,甚至已经遗尸无数。
卢象升不得不承认对面这支勤王之兵在自己到来之前和建奴激战出的良好局面给了他更多敢于一来就冲击建奴五千铁骑的底气。
如今,建奴退走后,卢象升自然对威武军很是感兴趣。
因而,卢象升在安营后,不由得问着自己标下总兵官杨国柱:“对面的勤王之兵,你可熟悉?”
“末将不知,或许是关宁兵”。
杨国柱回了一句。
卢象升也没有再说什么。
陆远这时候也在打量着卢象升的宣化兵,他对卢象升还是知道的,知道这人虽然在明末是一名文官但却是一名猛将,而且是一名主战派文官,反对与建奴议和。
陆远记得卢象升就是在这一次的满清入关之战中于巨鹿贾庄战死的。
只是陆远不知道这一次自己这个穿越者的介入,卢象升会不会还是这样的结局。
没多久。
崇祯帝就派来了内宦唤卢象升和陆远入宫觐见。
朱由检先见的卢象升,而陆远则先在朝房等候。
然后。
朱由检才见了陆远,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而没有直接问陆远对当今天下局势有何看法,毕竟陆远现在还只是一名营兵千总。
在朱由检眼里陆远自然还算不上可以统领天下兵马的帅才,何况,大明文贵武贱,他也不可能让陆远参与军机。
但朱由检还是额外用內帑赐了陆远五百两黄金和一百匹织锦,以表彰陆远击退建奴五千铁骑之功。
不过,陆远也没想要在朱由检痛斥天下之弊,告诉他大明还只有六年国运,他相信他现在要是这么说,朱由检不但不相信他还会杀了他。
所以,对于陆远而言,能得到朝廷的金银织锦等赏赐就已经够了。
这次朱由检的赏赐加上献首级所获得的赏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够弥补陆远在这次北上勤王中的作战损失。
除此之外。
陆远也很快被兵部议叙功绩,官衔由从五品的副千户升为正四品的卫指挥佥事,而营兵官职则升为都司。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营兵官职升为了都司。
按照营兵制的官职排序,最低的是伍长,然后分别是什长、把总、哨官、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官。
而陆远现在升为了都司则意味着他因为连续两次立功连升了两级,成为都司,可以直接管理三千以上的营兵。
……
“败了?”
涿州,清军大营。
多尔衮惊讶地看着满达海,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这一次满达海带去的可是五千铁骑,是上次在武清城附近负责打粮的常阿岱的部队的两千多铁骑的两倍多,而且并不像第一次对这支明军不了解而轻敌,甚至带去的还是三个满洲牛录,但让多尔衮没想到的是自己清军还是败给了这支明军。
满达海自己也很懊恼地说道:“回禀王爷,奴才也没想到这支明军如此善战,他们不仅仅是火器犀利,也甚是悍不畏死,更重要的是打得很有章法,和当年在浑河与我们血战的戚家军有些类似,但他们似乎还要强些,奴才看得出来,他们的眼里有仇恨,似乎看见我们建奴就如看见死敌一样。”
“没用!凭他什么明军,也不过千余人,你只血拼便是,何愁不能赢。”
杜度先训斥其自己儿子满达海来。
满达海自得再次解释道:“奴才也不敢把带去的满洲牛录全赔进去,也就没敢再战,而且到后来卢象升的宣大兵也赶了来,其京师城中似乎也有不少兵马,战旗蔽天,所以奴才才不得不撤退,但未曾想变成了溃败而逃。”。
杜度还欲再说,岳托这时候忙看了杜度一眼,制止住了他,并对多尔衮说道:“十四叔,如今看来,这支明军似乎不简单,我们不能对其忽视,当立即让我们在明国的细作打听一下,这支明军是谁,如果有必要,当尽快除之。”
多尔衮也点了点头:“你说的是,但眼下我们更为关键的还是立即攻克涿州!趁卢象升部和那支明军都还在京城,立即南下保定打粮!”
大明工业帝国 第122章 岳父
“什么!等等,你是说陆远他真的勤王到了京城?”
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唐锦惊骇地站起身来,连茶杯被自己衣袖拂倒在了地上也不知道。
唐文运点了点头:“孩儿也是刚刚得知,他已经真的到了京城。”
“这不是要让我女儿成寡妇嘛!”
唐锦说着怒拍了桌子,指着唐文运,怒骂起来:“你怎么不劝劝他,既是勤王,何必进京!”
“孩儿也只以为他只是勤王至天津一带便可,但也没想到他真的到了京城,眼下正与建奴交锋”。
唐文运有些讪讪地回道。
“鲁莽!就凭他那点兵马,怎么和建奴斗,救得了京师吗,诺大个京师也不需要他来救!”
唐锦在兵部做官,自然知道卢象升的宣大兵即将来援京师,京师根本不用担心陷落,但他着实没想到陆远会真的来京师跟建奴作战。
唐锦气得不行,但一时也无可奈何,只得吩咐道:“你多派人去外城打听打听,他陆远现在有没有事,我去求求侍郎王大人,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他调进京城里守城。”
唐锦说着就要换官服出去见自己的同僚。
而这时候,陆远也通过打听在费叔的陪同下带着礼物来到了唐府。
“老爷,姑爷来了!”
唐府的管家走来禀道。
唐锦听后愣了一下,他虽然为了自己家族的名誉和自己的信誉坚持让陆远和自己女儿唐嫣成亲,也愿意把陆远当成自己的女婿,甚至帮助陆远获得武职,但他也不是说真的对陆远有好感,认为陆远是很优秀的女婿。
如今,因为陆远成了唐家的女婿,女婿如半子,他反而就干脆把内心里对陆远的不满直接表现了出来,再加上又知道陆远居然真的进京勤王,就哼了一声:“他也好意思来见老夫!”
“父亲,您消消气,孩儿在临清和陆远接触比较多,孩儿不认为他陆远是一个做事不思量的人,或许这里面别有隐情,要不还是让他见见您,听他解释解释,为何这次带兵进京与建奴对峙。”
唐文运说道。
“我不见他!让他立即出城去,没有兵部钧令,他现在进城就是擅离职守,我唐家担不起这个罪名!”
唐锦怒喝起来,直接对管家吩咐道:“回部里!”
这里的部里是指的兵部,唐锦现在在兵部供职。
这时候,陆远也走了过来,他印象中对唐锦没多少记忆,毕竟在他记忆里,他幼年时,这位叫唐锦的世伯就已进京赶考还留在了京城做官。
至此,就从没回过乡。
所以,陆远见唐锦出来也就没打招呼,更不知道眼前气呼呼走出来朝他横眉瞪眼的官员身上。
但陆远还是作了一揖,毕竟他这是来岳父大人府上,自然要表现得有礼貌一些。
这时候,唐文运走了出来。
陆远见此才松了一口气,笑道:“见过内兄,不知岳父大人可在家?”
“刚刚回部里了,陆远啊,你这次实在是太冒失了!京畿附近大批建奴出现,连关宁兵对此都畏惧如虎,你何故来此险地!”
唐文运也责备起陆远来,将唐锦要回部里替他向王侍郎求情让陆远进京守城的事告诉给了陆远。
“这么说,刚才出去的那位就是岳父大人了,难怪那位大人对弟一脸厉色。”
陆远说了一句,正要解释的时候,唐府管家跑了进来,对唐文运禀道:“少爷,首辅大人家的刘武持贴来拜,言首辅请老爷去文渊阁值房议事。”
唐文运听了这话,如闻雷击,心想自己父亲现在还不过是京城一小小员外郎,内阁首辅怎么会派最得力的府里管家刘武来请自己父亲去文渊阁议事?
要知道刘武与首辅的关系,如同当年游七同张居正的关系一样,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二三品的部堂高官在刘武面前也是要让其几分面子,更何况,能被内阁首辅请去文渊阁值房议事的基本都是尚书,最低也是部堂高官或科道言官,自己父亲一介小小员外郎怎么也会被请去议事?
但无论如何,唐文运也不敢轻慢了刘武,也自然来不及说教陆远,忙着人把陆远带下去歇息,而他自己则亲自吩咐道:“立即准备一百两纹银,送给刘武,同时,立即持刘府的贴去部里见老爷!让老爷速去文渊阁。”
陆远见此倒是没有唐文运这么惊愕,毕竟他已经猜到刘宇亮见唐锦可能和自己有关系。
只是陆远没想到刘宇亮会先自己的岳父,而不是直接见自己,心想这刘宇亮或许是为了避嫌,避免被政敌弹劾他私交武将。
而找自己岳父则没有这些问题,毕竟刘宇亮作为内阁首辅,见见底下的文官是很正常的事。
唐锦此时着急忙慌地来到了兵部,向负责值守兵部右侍郎王业浩的吏员行贿了重金才得知王业浩还在部里,便急着忙来求见。
而王业浩一知道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唐锦来见,倒也一反素日的严肃样,很是和蔼地对唐锦笑道:“子继啊,你这女婿陆远甚是忠勇啊,敢率仅千余人的营兵进京勤王,连陛下都很是龙颜大悦呢!想来你也是持家有方,我已在陛下面前替你说了好话,以后可望更进一步。”
唐锦尴尬地笑了笑,他知道王业浩是巴不得勤王兵来得越多越好,但唐锦自己知道陆远一进京肯定会与建奴遭遇,到时候一旦死于建奴之手,虽然陆远这也算是为国尽忠,但他女儿却要因此成为寡妇。
“那个,王公,下官也知犬婿忠勇,然也年轻气盛,不知兵事……”
唐锦正说着就见自家管家在外面张望,便只得告辞,先出来问道:“何事?”
“首辅大人请老爷去文渊阁议事?”
唐府管家回道。
唐锦听后诧异得不行,心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陆远他已经战死,首辅大人已经先从陛下那里得知?”
唐锦心里颇为闷闷不乐,但也只得先赶去了文渊阁。。
文渊阁是内阁大学士办公的地方,每一位内阁大学士都在这里有自己的值房,而内阁大学士们可以在自己的值房宣见底下的官员。
唐锦作为一个小小的员外郎,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文渊阁,这让他不禁有些战战兢兢,更加担心待会听到自己女婿战死的话,自己该如何应对。
大明工业帝国 第123章 好女婿
内阁首辅刘宇亮一见到唐锦,便直接问道:“老夫听说陆远是你的女婿?”
“回恩师,陆远正是下官犬婿”。
唐锦忙回了一句。
因唐锦当年会试的主考官是刘宇亮,而现在在官场上与唐锦交好的官员又都是刘宇亮的门生,所以唐锦在刘宇亮面前以学生自居。
当然。
唐锦虽然在刘宇亮门下以学生自居,但属于官位比较低的,因而也没有常见到刘宇亮的机会。
此刻,唐锦听刘宇亮提及自己女婿陆远,心里自然是颇不平静,暗想果然是跟陆远有关,一时心情也颇为沮丧起来。
“你找了个好女婿。”
刘宇亮笑着说了一句。
作为内阁首辅,刘宇亮自然不是为了讨好唐锦才这么说,何况他也用不着讨好唐锦,他现在这么说自然是发自内心的肯定唐锦和陆远。
毕竟,因为陆远这次与卢象升的宣大兵一起击退建奴着实给大明出了一口气,也让他这个提督京营的内阁首辅也得了个守城有力之功,还因此被朱由检加授为少傅。
所以,这让刘宇亮的心情是很高兴的,毕竟陆远击退了建奴还让他也跟着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这无疑可以让他的首辅之位更加稳固。
但也因此,刘宇亮对陆远是越来越好奇,越来越想好好了解一下这位在自己当首辅以前就给自己送上重礼的武官。
可刘宇亮现在不能直接见陆远这个武官,毕竟他可没有张居正那样的权势,可以不顾及皇帝的看法直接和简在帝心的陆远接触。
更何况,满朝文武都知道当今皇帝是一个很多疑的人。
所以,刘宇亮才选择了见陆远的岳父唐锦。
而唐锦此时听刘宇亮这么说,心里却更加的忐忑不安了起来,心想按照首辅的意思,自己找了个好女婿,是否意思就是陆远已经战死于建奴之手,全了忠勇之节?
一想到此,唐锦不禁为自己新嫁的女儿感到内心悲痛了起来。
但唐锦为了自己家族和自己的形象,还是不得不忍住悲伤,颤抖着的手拱了起来,朝刘宇亮一拜:“首辅谬赞,但犬婿的确素来好读书,知忠孝,故臣也因其德而选其为婿,如今为国尽忠,亦是家门之幸!”
刘宇亮见唐锦满脸悲痛,自然也猜到了唐锦在想什么,忙笑了起来:“你别误会,令婿连胜建奴两次,已令陛下龙颜大悦,眼下刚升了卫指挥佥事,任营兵都司,而你也因持家有方,眼下大理寺丞出缺,我已建议吏部将你补上去,司礼监也批了红,部令估计最近就会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