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封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颜欢
“这、这我们林家,自然是,不、不会参与其中的。”林敛被钱不富这一番突如其来的说词给击懵了,连说话都有结结巴巴,“李谷,你可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身份离场,方才钱家主所言,是否确有其事?”
李谷的目光越过近在咫尺的林敛,望向了对面正一副和颜悦色、慈眉善目的钱不富,顿时心头一阵暖流淌过,于是点头应答“没错。”
“什么嘛,原来是钱李两家私下已有承诺,我还以为是有什么‘通敌叛国’的嫌疑呢。”百里朽扣了扣酒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继续调侃,“我说李谷啊,你可要跟钱家主好好合作,点将台可是我卫国瑰宝,怎么着也得有一个大放异彩的机会不是?还有钱家主啊,你就只跟李家私缔契约,将大家伙儿全蒙在鼓里,是不是太不厚道了点啊!”
“哈哈哈!这不是还没见着收益嘛,岂敢贸然惊动百里督使圣驾?”钱不富不愧是常年游走于买卖人情方面的行家,三两句话就将整个会室的气氛带的轻松活泼,就连百里朽那句“通敌叛国”的调子都给掩盖了去——李谷自不必说,他的内衫早已被吓得浇透。
别看会室一片和气浓浓,稍有不慎,一个行差踏错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比如现场冷汗直冒的就不只李谷一个,还有林敛也是这样。
事态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林敛知道,自己已经无力阻止这场对齐战争的发生,而且百里朽已经以一种指桑骂槐的方式暗示于他,若是再固执己见,别说个人安危,就算是整个家族都难逃被抹除的厄运。
“我明白了……”林敛无可奈何,只得接受现实,“我林家……!”
“那个,请恕郑某无礼……”就在林敛准备以林家代表的身份宣布同意出兵齐国之时,先前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郑五万忽然打断了林敛的宣告,竟无比羞惭地说道,“郑某临走之前,家主曾特意嘱咐我询问虞主一个问题——只是鄙人修为粗浅,差点就将家主的嘱托抛诸脑后……那个,现在才问,不算迟吧?”
花满人间室内鸦雀无声,唯有林敛一副期待的神情,其他人的脑海中都只有一个想法——这货是郑六万特地派来砸场子的吗?
只是今日的会谈到底是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于是众修又将目光投在了末座的秦风身上——然而流光剑却在这时蓦地亮起一阵白光,瞬间就将所有投去目光之人的眼睛照得生疼!
是的,即使秦风没有任何动作或授意,流光剑也能自发形成剑气护主,哪怕多看一眼,招子都是不想要了——不得不说,这份统御力实在是让人心惊胆寒!他的战力跟道心,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话,但说无妨。”出乎意料的,秦风没有直接砍下郑六万的头颅,而是一边啜饮,一边安抚警戒性十足的流光剑,“怎地不说话?”
“啊、没怎么,我很好,我没事,多谢虞主宽慰。”郑五万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还好,还在……
郑五万不得不连咽两口唾沫以缓解口干舌燥的窘境,尽管酒爵就在眼前,但是他已经连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又哪儿来的力气端起酒爵呢?然而恍然之间,他却似乎明白了为何郑六万一定要他来参加这次会谈——他一定早就知道秦风是如此一位恐怖的人物,与娇妻月妍的蜜月都不过是用来回避此次会谈的挡箭牌而已!
郑五万心中有苦难言,但事已至此,如果又说“其实没啥大不了的问题干脆咱就不说了”,那才真的是不想活了。
“豁出去了!”郑五万狠狠一咬牙,将郑六万交代的问题问了出来,“敢问虞主!您想在这次的对齐宣战中得到什么呢?”
咋听之下,其实这个问题和林敛询问的出兵理由有不谋而合之处,但是隐隐约约的,总有种郑六万借郑五万之口,询问秦风道心的意思在里面……一般这种情况,修行者称之为“论道”。
出乎意外的论道当事人是可以拒绝回答的,因为论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对弈布局,是存在被人以此算计的可能性的。
然而秦风彼时却显得尤为淡漠,就像是在陈述一件完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齐修不义,仅此而已。”
傀儡封仙
傀儡封仙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战史
仙历七千六百六十四年,卫国对齐国的战争终究是打响了……
一开始的时候,卫修按照战前会议安排,分三路出兵,打得卫修节节败退——虞山妖修作为开路先锋,在秦风的指挥下采取纵深穿插战术,将齐修分割包围的同时,再由百里家的中军进行围歼,屡屡在正面战场上消灭齐修的有生力量;左右两翼则是活用点将台小范围内改变规则的特点,将齐修绕的晕头转向,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仙历七千六百九十四年,卫修军占领齐国近五成的领土,兵临齐国都城;仙历七千六百九十九年某夜,齐修于都城内设置传送阵,将海兽山槌传送至正面战场,妄图一举歼灭卫修中军主力,此战虞主秦风再度爆发惊天修为,竟颠倒日夜,于卫齐两军阵前斩杀海兽山槌!
齐修大骇!城中士气低落,已无余力抵挡卫军攻势,遂弃都败走。
仙历七千七百年,齐都城陷落!卫修三军欢庆,迅速占领齐都,可齐都已经是一座死城——齐修为了能从银海将海兽山槌传送至此,居然采用了活祭法阵!都城内处处弥漫着血肉淋漓的味道,令人作呕。
齐修不仁之印象,深入人心!而据探子汇报,败走的齐修尽皆聚集海晏河清宗,欲依靠护宗大阵殊死一搏!并拒绝了卫国的招降提案。
至于齐都周围几处战略要塞,齐修亦是拱手相送,可却将物资囤积点的所有物资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方才缓缓熄灭。
仙历七千七百零一年,整补之后的卫军挥师东进,一路势如破竹,三路主力仅用一年便会师于海晏河清宗山门。期间曾遭遇小股齐修部队抵抗,除了指挥官东川山虹被俘获外,其余齐修均被万箭穿心。
虞主秦风,三军参谋百里朽亲自“审问”了东川山虹——据东川山虹透露,海晏河清宗正面临激烈的内斗,火柱柱座东川炎与林柱柱座禾采荷表面上就是战是和的观点争执不下,实际上二人的矛盾早自数年前就闹的举宗皆知,且难以调解!即便是卫修大军压境,亦不能使这二人团结起来,是故现在指挥残军的乃山柱柱座东川山玉。
秦风认为,东川山虹提供的情报过于正中下怀,有可能是虚假情报,应该稳扎稳打,逐步攻破海晏河清宗山门;而百里朽则认为东川炎与禾采荷的不和早有迹象,宗门内斗乃理所当然之事。况且三军对齐作战许久,军中思乡之情日盛,战线又拉的过长,后方补给不便,所以此战不宜拖泥带水,应该速战速决,一鼓作气拿下海晏河清宗。
秦风坚持己见,于是百里朽于军中秘密召开作战会议,六家高级将领尽皆出席,并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百里朽的作战主张。
秦风无奈,只好妥协,但最后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百里朽必须参与此次的突袭任务,以振奋全军——百里朽同意,并欣然往之。
仙历七千七百零三年,由百里军和虞修军精英组成的混编大队组建完成,秦风任队长,百里朽任临时副官——正面部队发动佯攻,混编大队则从吴国绕道,从银海方向直插海晏河清宗背心!
混编大队不过四十八名修士,分四路中队,秦风与百里朽各率领两队,犹如两把最锋利的尖刀,在海晏河清宗阵中如入无人之地!
可海晏河清宗的守军实在是太多了!在护宗大阵的加持下,几乎人人都达到了元丹圆满的修为,拥有巅峰之意的修士更是不下三千!秦风跟百里朽纵然能够负伤作战,但麾下的部属却是死伤惨重。
而就在这时,海晏河清宗的山门终于被卫军攻破,悟道崖的一线天显露出来,蜂拥而入的卫修加入战圈,顿时令齐修守军方寸大乱!
仙历七千七百零四年,海晏河清宗覆灭!火柱柱座东川炎,林柱柱座禾采荷不知所踪,山柱柱座东川山玉战死!海晏河清宗修士作鸟兽散,面对卫修军的追剿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只能逃亡海上。
山门破碎那几日,悟道崖的崖壁是赤红的,悟道崖的沙滩是赤红的,银海的海水也是赤红的,只是这赤红的颜色是因为血流成河还是夕阳如血,别说普通的卫修,就连秦风跟百里朽恍惚间都有些分不清。
海晏河清宗的宗名此刻变成了无与伦比的讽刺!一路杀来,江河水源早就与鲜血同色,数万浮尸漂浮海上,食腐的乌鸦更是整日啼鸣。
这一战,彰显了卫国莫可匹敌的强大国力,以及丧心病狂的作战策略,虞主秦风的威名,在各国之间流传的比瘟疫还快,那把出鞘的流光剑,伴随秦风扬名天下,似乎连定海通天柱都能砍成两段!
也正是在这时,分歧又产生了——秦风主张继续追击,定要将所有的齐修斩草除根,特别是那根定海通天柱,乃是齐修的最后精神支柱,用尽一切办法都要将其摧毁。虽然卫修军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战果,但百里离跟封泽明始终没有现身,所以秦风推测,这两人大概率还在定海通天柱的柱内世界,因此战争还需要继续推进。
可是百里朽却认为经历四十年的战争,三军已疲惫不堪,国内经济形势亦不容乐观,对定海通天柱极其残余齐修的追剿可以放在下一个作战阶段——反正齐国都亡了,定海通天柱又不会自己长脚跑路,所以还是应该优先考虑三军将士的需求,不宜继续作战。
这一次的分歧百里朽没有召开统战会议,而是直接通令全军准备集结,留下三日的时间打扫战场,至于庆功的国宴就留到凯旋归家之后再行举办——此令一出,全军上下无不欢呼雀跃。
也许是上天眷顾、好事成双,卫修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无意间打开了一处洞府……进去之后,里面的珍宝法器琳琅满目,功法古籍数不胜数,金银珠玉堆积如山,灵丹仙草更是世所罕见!宛若齐国国库。
卫修不敢擅动这一笔如此巨大的财富,立马差人报告了三军参谋百里朽——百里朽跟秦风闻讯而至,亦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如此财力作为后盾,齐国怎么会败亡的如此彻底?
原本此事是透露着一丝古怪的,可在查阅海晏河清宗财务账目的时候才发现,此处乃东川山玉的洞府,而典籍上只用了一句话便概括了东川山玉的财富情况,甚至还表达了悲愤的思想感情——“山柱仙迎二十年,好珍宝,几多无人知,然富可敌国,无疑意矣。”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百里朽都得怀疑这是不是齐修在使什么阴谋诡计,可若是那个数十年前抢了秦风流光剑的东川山玉,这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连秦风都没有察觉出什么怪异之处。
于是为了搬空这座洞府,卫修动用了钱家的搬山术士,耗时七日,在这座洞府周围布置了大型的传送法阵,意图将整座山丘传送至卫国境内。在这期间,需要部队派兵护卫,归期自然也就往后延迟了七天。
然而就在山丘影影绰绰,即将消失之际,东川山玉的洞府就像装满水的水袋那样,于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不可逆的膨胀,在秦风跟百里朽赶到之前,整座山丘便轰然bào zhà!方圆一里的事物全被炸上了天!
同一时间,吴国向卫国宣战,境内修士自发组成军队,向卫修右翼发动进攻。因为事出突然,钱李联军主力尚在齐境,是故留在吴国的卫军无法抵挡吴军的攻势,仅少部分退回卫境,其余均被歼灭。
百里朽大怒!短时间内组建了新的混编大队,由秦风率领,于返卫途中“顺便”对吴修进行了血腥复仇——吴国势弱,败退求助。
仙历七千七百零五年,宁国宣布与吴国结成同盟,同时对卫宣战,宁军绕道茫山,从虞山边境伏击卫军左翼——林郑联军不敌,渐有被分割包围之势,若不及时救援,恐难逃全军覆没之厄运。
此时吴国初定,百里朽本欲亲自率军支援左翼,然而祸不单行,卫国内部爆发内乱,疑似长生宗的修士掀起反战浪潮。
坐镇后方的卫家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扑灭了这股反抗之火,并派兵前往长生宗宗门所在,意图控制长生宗全员。可待卫家府兵去到长生宗时,才发现长生宗已经人去楼空,空留一个祭坛而已。
鉴于长生宗四子实力皆是不俗,其宗主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百里朽决定还是先率大军归卫,谨防其他不测。至于左翼军,百里朽传过去的命令只有四个字——死战到底。
林郑联军统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放弃了,毕竟两家在战前会议上对百里朽的态度就很不恭敬,但是宁修的刀都快架在脖子上了,他们也只能以死相拼。
就这样过去了三个月,某一日,包围林郑联军的宁修军忽然撤军了,此时百里朽的另一封战令传来,要求林郑联军立刻收拢主力,从虞山方向与百里朽所率中军汇合。
林郑联军自然求之不得,立马撤出阵地,在虞修先锋军的保护下进入虞山,绕了一大圈方才回到卫国。
这一路上林郑联军的统领打听才知道,原来钱家又在吴国布置了传送阵,将秦风所率混编大队传送到宁国都城附近的一处秘密据点。
之后秦风所做之事更是震惊世界——混编大队在秦风的带领下,趁着夜色突袭了宁国都城,在宁都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这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这一场突袭竟然连续来了两个晚上!
宁修以为秦风在得手之后便会率队离去,没想到秦风直接杀了个回马qiāng,是故丧失警戒心的宁修在第二个晚上陨落的修士数量甚至比第一个晚上还多!而当宁国高层调回前线部队准备包抄秦风时,秦风已率队借由传送阵回到虞山地界。
毫无疑问,这对宁国来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国耻。
这一战,彻底让秦风被世人所熟知,也让卫齐之战发生了历史性的的转折——仙历七千七百零七年,周国、晋国同时对卫宣战!
傀儡封仙
傀儡封仙 第三百六十章 陌路
由于周国、晋国同时对卫宣战,是故卫国在经历了一年的休养生息后立马又投入了新的战争,然而与先前攻打齐国不同,这次卫国从侵略的一方变成了被入侵的一方——卫修的卫国战争正式打响。
此战,周国以“恢复地域和平,重现齐国荣耀”为出兵理由,一边陈兵卫国边境,一边派出主力部队清剿齐境内留存的卫修。
彼时卫国早将主力撤回国境,齐国内其实并没有多少卫修滞留,所以面对周国的地毯式清洗,卫修根本没有丝毫反抗之力,齐国很快就被周国天明宗的修士解放——仙历七千七百年一十年,齐国光复。
然而这次光复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齐国的内部势力发生了统御上的分歧——以清源江为分界线,齐国分裂为东齐和西齐。
东齐以原悟道崖为宗址,宗门依旧为海晏河清宗,由禾采荷统御,占据了六成的齐国领土;西齐由东川炎统御,新建“逐鹿宗”,虽只占据了四成齐境,但争霸之心昭然若揭,与东齐隔江对峙。
周国向来不会插手别国内政,对于东齐西齐的划分也没有进行任何干涉——毕竟就算是全盛时期的齐国,对周国尚不能构成多少威胁,更遑论处于分裂状态的二齐,周国又如何会放在眼里?
仙历七千七百年一十二年,周国挥师西进,与晋国主力会师卫境,而在此前,晋国道锋宗的修士已与卫修交战五年,彼此互有胜负。
若论国力,卫国经过秦风、百里朽这一代人的经营,已有压过周晋两国之势,可是因为之前征伐齐国,导致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耗,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恢复,所以与晋国的交战只能算势均力敌。
而晋国的出兵理由就不像周国那般“冠冕堂皇”了,晋国修士只有一个想法——战胜强大的卫国,就能证明他们比卫国更强!
这也符合晋国道锋宗的开山立派宗旨,正所谓“大道争锋,强者为尊”,晋国修士最喜欢的,就是去啃那些难啃的骨头,这便是国风。
不过卫国的修士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任凭晋修如何强打猛攻,卫修总能使出各种奇谋妙计扳回一城,两国之间打的有来有回。
只是随着周国军队参与对卫作战,这样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三年就被周晋两国突破了边境线,战火也终于烧到了卫国境内。尽管卫修依托有利地形和满腔热血奋勇作战,可无奈两线作战的压力实在太大,卫国渐渐显露出国力不支的疲态,国土也在一日日沦丧。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面对如此困境,卫修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韧劲和智慧,战线始终保持在四成领土的位置,之后便再无法推进。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许久,在这期间,周国跟晋国的边境甚至还会有一些流窜的散修时不时闹事——周晋两国一开始还不以为意,毕竟主力部队现在都在卫国,宵小之辈趁机犯边乃是无可避免之事。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境的散修开始成群结队地活动,且犯边频率根本毫无规律!有时隔三差五就会来上一回,有时居然也能沉寂个一至两年再作案。如此一来,不止是边境守军,就连两国高层都对各自边境的这伙散修烦不胜烦,随即纷纷斥责前线将领懈怠战事。
然而斥责归斥责,周晋高层到底没有做出“临阵易将”这种蠢事,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国内形势日益不堪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在仙历七千七百三十二年,仙历七千七百三十三年,周晋两国相继撤军。
周晋两国的撤军对卫国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因为敌人主力尚在,谁也不知道会在哪儿留下什么特殊的惊喜,所以卫国也没有贸然回推战线,每一次都是派遣斥候先行探路,就这样一步步收复失地。
仙历七千七百三十四年,经过一整年的时间,周晋两国的部队已经完全撤出卫境,卫国也完成了对所有失地的收复,而就在世人都以为战争终于结束之时,卫国的噩梦,就这样轰然降临在所有人头上!
仙历七千七百三十四年年末,就在卫国子民辞旧迎新之际,卫国的大地上,突然亮起了四座传送法阵!而传送过来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齐国银海独有的海兽!四座传送阵,便有四头海兽降临卫境。
这对卫国来说无疑是四道晴天霹雳,因为卫修是有对收复的国境进行仔细勘察的,就是为了防止周晋两国给自己留下这种“饯别礼”。
明明收到的报告都是“无异常”,百里朽还专门下令,要求各地驻军严加防范,卫六家更是专门派遣了精通陷阱、传送阵布置修士进行查探,可还是没有发现这四处隐藏极深的传送法阵。
虽然与先前秦风斩杀的海兽山槌相比,这四头海兽不论是从体型还是实力都弱了不少,但普通的卫修亦是无从下手,除了四散奔逃外,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海兽对城郭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
周晋两国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时机,一招“引蛇出洞”,顺利将聚在一起的卫修分散开来后,立马调转军锋,将散乱的卫修分割吃掉。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哪怕是个傻子都能明白,卫修之中必定“内鬼”!并且级别还不低,极有可能是作战指挥部的高层,要不然怎么会连一座传送法阵都没有排查出来,从而给了周晋这种可趁之机。
不过好在海兽的实力并不算强劲,所以卫修在经过初期的慌乱后,便开始一边纠察军中内鬼,一边着手抵御周晋两国军队。
至于在卫境中肆虐的四头海兽,便由秦风的混编大队进行讨伐,当地武装妥当配合即可——可最令卫修没有想到的是,周晋此番不仅使了一招引蛇出洞,还使了一招“暗度陈仓”。
就在秦风将最后一头海兽斩杀,准备凯旋之际,海兽的腹部突然炸裂,从其中窜出来近百名用修士之躯炼制的人傀!这些人傀毫无神智,抓住活人就是一顿自爆!bào zhà产生的不只是冲击,还有无数炼入身体内部的毒物,秦风的混编大队来不及作出反应,当场便死伤过半。
而那些从连环bào zhà中侥幸存活下来的修士,也没有撑到本部救援组的到来,只一天时间,便全部毒发身亡,没有一人留得性命。
虽然说兵不厌诈,只要达到消灭敌军的目的,什么过错都会被抹平,但是在国战中公然使用大范围的杀伤性毒物攻击,周晋联军还是在对卫作战上开了先河,就算是在国内,也有不少谴责的声音存在。
这件事发酵到后来,周晋两国为了自己的国际形象,甚至互相泼起黑水,指摘对方无所不用其极,谁也不肯承认是自己的计策。
而在这一战之后,只剩孤家寡人的秦风亦是遭到了国内许许多多的质疑之声,纷纷要求将秦风送进军法处——的确,作为一名指挥官,秦风无疑是失职的,部下全员阵亡的责任怎么都逃避不了。可是作为一名为卫国奋战至今的虞山妖修,秦风的战功那是谁也抹除不掉的。
然而现实就是那么残酷,秦风的功绩被卫国子民彻底无视,“功不抵过”的声音越来越大,再没有哪一个卫修愿意在秦风手下做事。
据不确切消息,卫军参谋百里朽曾就此事秘密找过秦风……尽管无从考据此事是真是假,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仙历七千七百三十六年,秦风被解除在卫军中的一切职务,连带着虞山妖修也从各部队抽调出来,组成了两个独立的妖修军团。
虽然名义上这两个妖修军团直属百里朽,但在后期的反击作战中,两个妖修军团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于是声誉一落千丈,卫修对虞修的排挤和歧视日渐加剧,种族矛盾甚至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虞山妖修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可不得给卫修一点颜色瞧瞧!
可是他们的虞主兵权早已被解,整日赋闲在家,不是饮酒舞剑,就是在一处花园里发呆,已毫无半点进取之意——心灰意冷的虞修就这样慢慢从一线部队中退出,不是归隐山林,就是离开卫国另觅高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