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之再次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爱吃包面
胡一天闻言吃了一惊道:“这么困难?”史禄面有忧色的点了点头。
羌隗出言道:“帝上,既然其余四路军粮草补给困难,那么不如将他们全部调往南方驰道附近,合力西进。”胡一天尚未回话。史禄便道:“此言不妥。南方驰道目前供给十八万大军便已经有些捉襟见肘,现在又加上帝上十五万,虽然相对增加了后勤运输力量,但南方驰道的补给能力便已趋顶点。再把其余四路撤到附近,恐怕会累得整支大军连基本地温饱都无法满足,还谈什么南下作战。”
胡一天一时皱起眉头,用手轻轻地磕了磕身前地条案,沉声道:“史将军,目前以南方驰道的运输能力,可以供多少万大军南进五岭?又可以在五岭之南维持多长时间?”
史禄低头想了想道:“五岭一线山峦重叠,过了五岭补给必然更加困难。臣估计,虽然我军已经在五岭中修筑了五条信道,但是以这信道的补给能力和南方驰道的实际情况,只怕只能维持二十万大军进行不超过三个月的作战,时间一长,粮草便会枯竭。若短期内不能胜,必然退兵无疑。”
“三个月。”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区区一个崇辉国都打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白隋帝国足足有大军近二十万,再加上复杂的地理情况,三个月获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任嚣想了想,问道:“史将军,如果另外再开一两条驰道,你看补给情况会不会得以解决?”史禄摇了摇头道:“新开一条驰道不仅至少又要耗费二十万大军一年半的时间,而且目前为我征南大军运粮所征的民夫已经超过百万,绝不可能再增加,所以无论你开多少条驰道,受困于路途太远和五岭奇险这个固疾,我军地运输能力也只能略有改善,却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众人一时为难了。
胡一天也皱起了眉头,开始思索起来:“看来,目前不解决粮草补给的问题,征服白隋帝国国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这粮草难道从天上掉下来?还是要一粒一粒从北方运来啊。”忽地,胡一天猛地想了起来:“灵渠。对了,灵渠。我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
急忙喝道:“史将军,可有附近地理的行军沙盘?”史禄愣了一愣道:“有。”
“快快取来。”胡一天有些迫不及待。
不一会儿,四名身强力壮地飞凤军大汉抬着一只庞大的沙盘走了进来,轻轻地放下。
胡一天兴冲冲地地步入帅位,来到沙盘之前,不禁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终于将脑袋中关于灵渠地一点模糊记忆和实际地理对接上了。
“太好了,有了。”胡一天面现喜色。
帝君之再次崛起 第233章 直指
史禄也是年轻气盛之人,想起这番荣景,也不由得一时有痴了。
216年初冬,灵渠终于在二十五万飞凤军男儿日夜赶工之下顺利完工。自此,不仅飞凤国巴蜀粮仓的粮食可以直接从水路直抵战场最前沿,而且便连飞凤国关中本部的粮食也可以由黄河直下长江、经湘水、灵渠送抵前线。经由水路运输后,不仅将途中粮草的损耗降低了一半以上,而旦运粮的时间也缩短了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船舶的承载量要大于车辆数十、上百倍,于是,岭南征战自此粮草丰足,再无短缺。
经过了两三个月的休整以后,飞凤军兵精粮足,士气高昂,屯重兵于兴安堡,随时待命直指岭南。
兴安堡,飞凤军帅府。
众将正济济一堂。商议南征事宜。
胡一天手指沙盘,自信满满地道:“各位将军,如今灵渠凿通,粮草充足,我军南征再也不愁粮草有缺,该是到了彻底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任嚣点了点头道:“是啊,我军已经解决了后顾之忧,该是寻找白隋帝**队决战的时机了。”
胡一天笑道:“不错,所以本君特集众将,商议一下。诸位有什么好的意见,不妨畅所欲言。”
屠睢忙道:“帝上,未将认为:其余四岭的军队现在经由灵渠向其输送粮草后,粮草短缺的问题已不复存在,所以臣建议,五路大军齐下岭南,合击白隋帝**。”
李信不以为然道:“我倒认为不必。其余四岭军队不过十二万人,便投入战场也未必会有多大的作用,有我这越城岭一路三十万兵力足矣。还是将这四岭的军队作为预备队好了。另外这四岭军队也可以做为屯兵一边种田垦荒、补充军用;一边封锁四岭,防止白隋帝国人偷出四岭,袭我军主力之后。”
胡一天“唔“了一声。看了看诸将道:“还有人说话吗?”
任嚣道:“未将也赞同李将军的意见,兵不贵多,贵在精,我越城岭一路三十万大军应足够解决岭南问题了。而且岭南地形复杂,丛深林密,需要步步为营,从容应对,所以不能不留有后路,而且也要防止白隋帝国人借助地利偷出五岭、袭我之后,所以其余四岭还是留军驻守为好。”
胡一天想了想道:“也对。如果我军越过越城岭之后。战事不利,其余四岭也可以做为奇兵袭扰白隋帝国腹地,那就此决定吧。诸将听令。”“呼啦”众将一齐起身肃立侯命。
“留屠睢将军率三万兵马驻守兴安堡,保卫灵渠,镇守后路,其余四岭兵马也一同留守待命。史禄、任嚣、李信三位将军率三十万大军随本君一同南征,抚平南海。”“喏。”众将轰然领命。
三日后,飞凤军三十万浩浩荡荡,沿漓江向西南方向扑去,四百多里便外是东升人的国都一柱林所在地。
桂林。白隋帝国大营。
一处小丘和密林之下,数以千计的草庐密密地散布于谭水河边,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样点缀着苍翠的大地。
夕阳地霞光下。数以万计的白隋帝国武士正在草庐间穿梭忙碌着,因为晚炊的时间到了。
这些白隋帝国武士身材并不高大。但是却十分精悍、粗壮,人人都穿着兽皮做的短装、短裙,手持长矛或青铜剑,披头散发。臂有纹身,脸涂黑油,看起来凶神恶煞般的颇有几分凶厉之气。
而在诸多的草庐中,有一间尤为巨大。周长最起码在六十米以上,巍然屹立于众庐之中。这巨庐之内,此时正聚集着一大批白隋帝国贵族,个个身披珍贵的虎、豹、熊皮,系着名贵的玳瑁、珍珠和金饰,正盘座在草席之上议事。
这其中,最为显赫的当数端坐在北首正中的一名大汉。此人四旬左右年纪,赤面长须,双目炯炯,身披虎皮夹袄,头戴金箍,浑身上下肌肉虬张,充满了力感,整个人看起来只有用一个词来形容:威猛。这便是白隋帝国王义工。他地双臂都纹着白隋帝国族的图腾:虎,这张牙舞爪的猛兽为义工更添了几分威猛之气。
由于白隋帝国族是白隋帝国国的主体民族,白隋帝国王义工也便成为了白隋帝国国的君王,统治着岭南的广大土地。
在义工的左首端坐一人,此人麻布包头,长发斜披在后,身穿豹皮夹袄,面容黝黑、清瘦,腰间系着一串闪亮的金铃,他便是白隋帝国国西瓯族的王瓯隆。他的双臂则纹着东升族地图腾:象,由于东升与云贵接壤,靠近西双版纳一带的热带雨林,所以以象为本族的图腾。
在义工地右首也坐着一人,此人同样身穿虎皮夹袄,但是却长得有些不太让人待见:瘦小矮短,小眼鼠须,身上也犹同暴发户似的挂满了各种各样地金饰、玳瑁和珍珠。这便是白隋帝国国骆越族的王骆英。他的双臂上纹的图像就有些让人毛骨悚然了:竟然是两条吐着毒信地黑蛇,越南人祖先的崇拜对象果然有些奇特。
而再往下,便是白隋帝国国三族最勇猛的战将,这些人虽然个头都并不高大,都却是十分的精悍、强壮,而且由于常年在丛林中生活,这些人也无不炼就了一双铁打地脚板,个个都是赤着脚。当然,义工等三个大王还是要讲究点风度,穿上些精致的草鞋什么的。
此时,庐内的气氛好像有些抑郁,白隋帝国王义工不停地敲打着身前的条桌,皱着面容,显然在思考着什么。忽地,义工沉声道:“怎么都不说话了?前几个月不个个都自信满满的,说飞凤人不会侵入岭南的,现在飞凤人入侵在即,怎么又变成哑巴了?”
众人见义工正在火头上,一时没敢言语。义工沉下脸来,一指座下一人。喝道:“昂山,你当时不是大言不惭地向本王保证飞凤军不可能大举侵入岭南的吗。?现在你有何话说?”
大约三旬左右,精干勇猛的白隋帝国族大将昂山不由得有些红了脸,忙道:“大王,末将原以为飞凤人不可能解决粮草补给的问题,这样他们就算拥有百万雄兵也拿我们无可奈何;就算他们逞强杀来,我军只要坚壁清野一断时间,四面骚扰于它,那么不久也自会退兵。没想到飞凤人竟然匪夷所思的开凿了一条灵渠,从水路将大批的粮草运来。再无缺粮之忧。这是末将考虑不周之处,请大王责罚。”
帝君之再次崛起 第232章 珠江
史禄一愣。急道:“帝上,计将安出?”
胡一天笑道:“目前,我巴蜀的粮食只能先出汉中再由南方驰道和刚刚修建的其余四条道路来运输,以我飞凤国目前征用的运输力量,粮草只能略略维持部分大军越过五岭一段时间,这是再开多少条驰道也是无法彻底解决地固疾。所以,只有另辟奇径。
诸卿请看:白隋帝国国境内有一条大河叫珠江,它的一条支流漓水就在兴安堡南面不远,而我们北面不远却是长江地支流湘水,如果我们在湘水和漓水之间开一条运河。那么巴蜀的粮食便能够由水路进入长江、再进入其支流湘江,然后通过这条运河进入漓水、珠江,抵达白隋帝国国任何一个角落。这样,借助水上运输地承载量大和更加便捷等优势,我军的粮草补给必然可以得到一举解决。”
诸将闻言一时有些fā lèng,显然还没有从胡一天这大胆的设想中回过神来。史禄忽地大笑道:“妙哉,妙哉。帝上这一构思真是可以一举解决我军粮草补给的难题。湘水和漓水之间最多相距不过十里,若真能用一条运河将其接通,不仅我军粮草从此不用发愁,而且对于我飞凤国经营五岭之南简直好处太大了。”
任嚣点头道:“是啊。这样五岭之南和中原便有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我中原的文化和礼仪传入白隋帝国就更方便了。”
忽地,任嚣想了起来。摇了摇头道:“不对。不对。”胡一天吃了一惊道:“如何不对?”
任嚣面色凝重道:“臣看这地势,在湘水和漓水这短短十里之内。地势由北到南急剧降低,恐怕落差最少也在百丈以上。这样即便开通一条运河,那水势也是湍息如潮,根本无法行船。”
胡一天闻言笑道:“这很简单。不难解决。史大人,可否想得到?”灵渠这条运河历史上本就是史禄率先提出构想,并一手主持修建的,只要稍稍提点一下。史禄一定会想出办法的。
果然,史禄初时尚有些迷惑,盯着沙盘半晌后,忽地面露喜色道:“有了。臣可以想办法拉长这条运河地长度。比如说,这运河直直修筑大约长有十里,这样的确是控制不住如此湍息的水流,无法行船的。但是,我们可以将运河建得盘旋反复,这样大大增加的弯道和长度必然会将湍息的水流逐渐减缓,以致适应航行的需要。当然,其中还涉及到不少其它工程学方面的考虑,不过,我想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妙哉。史将军所想,正和本君一模一样,那么修筑这条运河的事情就交由史将军了。真是修成功了,史将军将继直道之后,又会在历史上大大的留上一笔啊。”胡一天只是剽窃先人创意,可不敢深入细谈,否则就得露馅了。
史禄想想也是兴奋异常,连忙道:“属下遵命,定然不负所托,修成此河。”
胡一天笑道:“另外,为了好记,就叫此运河定为‘灵渠’如何?不过,史将军,要是你愿意,定为‘史禄渠’也无不可,反而我飞凤国关中也有一条郑国渠了。”
史禄忙道:“不可,不可,就叫灵渠好了,叫史禄渠岂不折杀我了。”众将闻言大笑。
不久,奉胡一天将令,李信率五万飞凤军铁骑南进,在漓水旁安下营寨,隔着越城岭警戒桂林方向地白隋帝**,防止崇辉国敌军闻听飞凤军修建灵渠的消息后前来袭扰。而史禄则率主力二十五万人开始热火朝天的大建灵渠。
热火朝天地河床边,胡一天和史禄正站在高处向下眺望。
工地上,十多万早班的飞凤军正挥汗如雨在工地上忙碌着。由于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所以不少人都赤膊上阵,有地甚至只穿着一条小小的犊鼻裤,就在泥泞中奋力劳作。
胡一天心中感叹:“这真是一支威震天下的铁血劲旅,精锐、勇悍、无畏、耐苦、讲纪律,这支军队几乎没有缺点,实在难得啊。希望历史可以帮助我让这支真正的铁军绽放出让世界都为之震撼地光彩。”
胡一天转向史禄:“史将军,灵渠现在进度如何了?”
史禄兴致勃勃地道:“进度非常快,仅仅三个月时间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程量,不愧是一支横扫天下的无敌之师,了不起啊。我初时还以为可能要一年时间才可以完工呢,现在来看,半年就行了。”
胡一天也满意地笑了笑道:“对了,本君虽然提出了灵渠的构想,却对实际工程并不精通,有不少地方地工程本君看不明白呢。”
史禄笑道:“现在工程刚具雏形,帝上看不明白也是正常。我为帝上讲解一番吧。”史禄便指着远处道:“原来湘水和漓水之间的距离不到十里,臣将其设计成盘旋状后,河道延长至六十六里,原本澎湃汹涌的湘江水势经过这么长的河道和上百个弯道之后水势必然大大减缓,臣计算过,应完全可以行船。不过,为了进一步平衡水位和控制讯期洪水,还需要不少辅助工程,如:大、小天平、铧嘴、南北渠、泄水天平,陡门等,用来保持水位平衡、防止洪灾、保护灵渠等用。一旦这灵渠完全建成,臣可以担保,巴蜀粮船由长江出发,便可以顺流而下直抵白隋帝国腹地,我军军粮再也无忧。”
胡一天大喜道:“没有什么困难么?”史禄摇了摇头,傲然而自信地道:“没有。臣不仅可以保证灵渠半年内完工,而且可以保证灵渠之固足可以供我大飞凤使用千年而不毁。”
胡一天愣了愣,抚掌大笑道:“本君有史卿相助,实在是如天赐一臂,苍天待我不薄啊。”史禄闻言有些赫然道:“史某若非帝上提携,目前也只是将作少府一小吏,如何敢当帝上如此夸赞。”
胡一天笑道:“史卿何必过谦。只要我等三军一心,这万里河山必将尽入我手,我飞凤军也必创造万古流传的一个显赫神话。史卿,也许千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将会对我们今日的功绩津津乐道,那样我们现在的这番劳苦也算值了。”
帝君之再次崛起 第234章 消了气
义工从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大骂道:“废物,全是废物。本王养你们何用。”
瓯隆见状,陪笑道:“大王暂且息怒。现在不是责罚众将地时候,还是想办法退敌为妙。”
义工闻言略略消了气,看了看众将,问道:“瓯隆贤弟所言甚是。你们可有退敌之策?”
白隋帝国族大将权差道:“大王,末将以为不可与之硬战。据说飞凤军此次侵入岭南的兵力达到三十万众,而且岭北还留有十余万兵力随时可以增援。但我军全部兵力却不过二十万,现聚于桂林的也只有十万余人,恐怕非是其对手。”
瓯隆闻言。不悦道:“权差,你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飞凤军虽勇,但是来到岭南,不仅水土不服,而且也不占地利。人数虽多又有何惧之有。”
昂山道:“东升王,末将觉得权差将军说得有理。飞凤军勇悍,屠灭关东六国在前,扫灭东升、崇辉国在后。万不可小看,否则必会自取之祸。臣意以为还是坚壁清野、诱敌步步深入,然后再想办法破敌为妙。”
瓯隆闻言,黑脸顿时有些红得发紫,大怒道:“胡说八道。桂林一带是我东升族世代居住之所,怎能拱手让于他人。这种望风而逃的事情本王不干,也没脸对族中父老说出口。”
东升族将领瓯蒲也忙道:“不错。我东升族在此定居已过百年,故土难离,决不可轻言放弃,否则何颜再见乡中父老。末将同意我王的主意,还是和飞凤军较量一番,我军占尽地利、人和,未必会输。”
一时间,众人吵作一团:白隋帝国族将领大多愿意缓步后撤,暂避飞凤军锋芒,寻机反扑,毕竟这桂林等地又不是白隋帝国族人的地盘,失了也不心疼;但东升族人却不乐意,自己世代居住的领土怎可拱手送于他人,所以坚决要战、誓死扞卫家园;而骆越族众人却不吭声,因为骆越的地盘远在南方,在桂林是战是撤都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所以闷声大发财,两不得罪。
一时间,义工也不禁有些作难:他虽然是白隋帝国族的王,但也是白隋帝国国地王,不可能只考虑到本族将领的意见而忽视东升族的意见,否则万一尚未和飞凤军交战,自己内部就起了争斗岂不是自寻死路。义工想了想,挥了挥手,众人慢慢平静下来。
“本王之意呢,和飞凤军交锋一下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摸清飞凤军一些虚实,知晓他们的真实战力。如果战事不利,我白隋帝国族熟悉地利,再撤也不迟吗。”义工是在和稀泥,照顾一下本族和瓯族族双方的情绪。
昂山见义工发话了,也只好道:“既然大王做了决断,末将不敢反对。只是兵凶战危,还请东升王先安排柱林附近的东升人南撤,以免到时万一措不及防,徒被飞凤军杀戮。”
瓯隆这才满意地道:“这样本王还可以接受。但我东升人绝不远撤,南撤一百里就行了,多了用不着,反正不久就要回来。本王就不相信打不过飞凤人。”
义工见状,松了口气,问道:“好,既然决定要战,谁有应战之策?”
骆英这回吭声了:“大王,小王有个主意,或许可以让飞凤军知道我白隋帝国人的厉害?”
“噢。?骆英贤弟有何妙计,快快说来。”义工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原本就有些赤色的脸变得更红了。
骆英细小的鼠眼闪过一抹寒光,冷冷地道:“蛇。将飞凤军引入丛林,招唤大量的毒蛇将他们困死。”众人猛然想了起来:白隋帝国三部中,骆越一支,最善驱动蛇虫作战。
义工闻言却愣了一愣,有些奇道:“贤弟说地虽是好计。只是现在正是冬季,群蛇正在冬眠,如何招唤?”
骆英阴冷地笑了笑:“这点大王不必担心,我骆越族自有祖传妙法,可以迅速激活冬眠中的蛇虫;而且由于饥饿,这些蛇虫远比平时更加凶残,定可让飞凤军大败而归,尝到我骆英的厉害。”
义工闻言大喜道:“太好了,有贤弟仗此奇技相助,本王这回再不害怕飞凤军了。”
义工正大喜间,瓯隆有些不屑地道:“大王,区区蛇虫乃是小计,何足挂齿。我东升族拥有从漏卧、甸町两个西方蛮国买入地百头战象,这些大家伙个个身高过丈、猛过狮虎,兵士在其背上指挥作战,真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只要由本王领百头战象和一万东升兵出战,便可将飞凤军一举击溃,说不定根本用不着什么蛇虫伏击。”
骆英闻言哼了一声,皮笑肉不笑地道:“东升王如此勇猛,骆英佩服。只是飞凤军也不是弱旅,希望届时可以看到东升王完整归来。”
瓯隆一向看骆英阴阳怪气的不顺眼,也哼了声道:“你看着好了,我东升人地勇猛绝不是有些人可以比不得上的。”
义工一看二人似乎要对上,连忙拉架道:“行了,行了。那就先让瓯隆贤弟统兵先出,如果胜了,当然是好事;如果不胜,再请骆英贤弟出马。好了,就此决定吧,来日我统大军亲为瓯隆贤弟掠阵。”“是,大王。”诸人一齐起身。
瓯隆和骆英互相看了一眼,各有点悻悻然。这二人虽是一国之人,却一向不和,争争吵吵也是老冤家了,义工不知为二人调解过多少次,也是烦不胜烦啊。
次日,白隋帝国大军拔营东进,向漓水一线缓缓推进,迎击入侵的飞凤军。
岭南处于yà rè带,冬季根本没有多少寒意,所以虽已入冬,而飞凤军们却很多只穿单衣轻铠。对于经常在北方严寒地带作战的飞凤军们来说,这点冷简直感受不出来。
帝君之再次崛起 第235章 到来
此时,在忙碌而不慌乱的营地上,胡一天正和任嚣、李信等将领查看地形。
看着众飞凤兵们忙得热火朝天,胡一天笑道:“听说岭南多瘴气,常食人,可是这些天没怎么遇到吗?任将军,你说呢?”任嚣闻言肃然道:“回帝上,现在刚进岭南,附近水流密集,而少丛林,所以瘴气少,再往西可就说不定了。岭南乃蛮荒之地,瘴气十分危险,有大型毒瘴者可轻吞噬数百上千人,万不可大意。”
胡一天一些也有些悚然,想了想,问道:“任将军,瘴气一般多发生于什么时节,什么地点,如何预防?”
任嚣想了想道:“古籍中曾言:岭南有青、黄两种毒瘴,类似于岭北的伤寒病。南地温暖,即使是冬季,草木也不枯黄,毒虫也不闭藏,杂毒也会因暖而生。所以,在岭南之地,从仲春到仲夏行青草瘴,季夏到孟冬行黄茫瘴。这些瘴气一般多发于林深草密处,有时一些河流上也会出现较隐蔽的瘴气。青、黄这两种毒瘴,一但吸入,重者三二个时辰内立毙。轻者,一两日间也会侵入肌肤,让人头痛恶寒,腰背强重;三日以上,则会让人心闷胸塞,四肢无力;五日以上,瘴气便会侵入内脏,让人腹胀身重。奄奄一息。所以,按病者中青、黄毒瘴的不同、中毒深浅和中毒时间的不同,治愈方法也各不一样。不过,还好,末将祖辈生活地域靠近五岭,藏有祖传药方,可依此药方根据中诗的情况不同,加以解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