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但他没想到,赵云回击的速度却是更快。
银枪骤然而动,银光闪烁,直刺吕布的咽喉。
吕布微微一愣,脱口而出:“好枪!”
赞叹归赞叹,但他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回戟挡住赵云的枪头。
二人你来我往,在场间展开了一场近战厮杀。
吕布的臂力极大,力道还在赵云之上,不过赵云的枪法却是神鬼莫测,论及花样却是比吕布的招式要多。
二十回合,两人之间可谓险象环生。
吕布见赵云的枪法诡异,颇为难缠,随即改变策略,装作不敌。
他用力荡开赵云的银枪,一拉战马,直奔着后方逃离而去。
赵云毫不迟疑,立刻纵马直追吕布。
当今天下,没有人比吕布更晓得赤兔马的速度——他知道赵云肯定会追上自己的。
驭马跑出没多远,吕布突然一俯身,用方天画戟在地上扎起了一段碎木,用力的向身后荡去,用那块碎木凌空投掷赵云。
赤兔的速度极快,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奔跑的轨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凭借赵云的驭马之术也不行。
吕布正是了解这一点,所以才出此奇招。
眼看着碎木凌空飞击而来,赵云并不停歇,而是举起银枪,从上至下,用力的向下一劈。
“咔嚓!”那段碎木在赵云用银枪的劈砍下,居然是一分两段。
并州军和金领军的良方士卒不由的都瞅傻了。
这两个人还是人吗?
一个在快马奔驰那么快的速度中,能用方天画戟从地上扎起一段碎木往后抛出?!
一个居然用长枪将碎木劈成了两段?
枪是用来扎或是刺的好不好!
吕布见到了赵云的应变手段和能耐,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大笑一声,回马再次向赵云冲来。
方天画戟向着赵云的胸口狠狠冲击而来,这一击配上吕布的臂力加上其战马的冲刺速度,足有三百斤往上的势能。
赵云驭马轻巧的躲闪开去,同时银枪扎向吕布的腿筋。
吕布反应很快,他迅速的从马镫套中将脚抽走,拉住马缰,身体整个侧到了战马的另外一侧,方天画戟便刺为扫,直扫赵云的头颅。
赵云向后仰身,避开画戟的锋芒,同时将银枪向前一送。
不过他的动作稍稍慢了一点,画戟在他的额头上划出了一个小口子,但赵云手中的银枪在向前送的同时,也将吕布腰间的狮蛮带划开。
这一招过后,两人一触即分,各自驭马退后几步,赵云的眉毛上在滴血,而吕布腰间的狮蛮带也是缓缓脱落。
适才一击之下,换成其他反应慢点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丢了脑袋,一个肾被扎穿。
吕布从打出战以来,曾碰过诸多豪杰!
关羽、张飞、许褚等人皆与吕布对阵过,也几乎都是势均力敌的互殴状态,虽然有所不及,但却都是在百回合之后。
但像是和赵云这样,跟吕布交手二十多个回合之间,便让双方都险象环生、屡次欲用一招分出胜负的凶险之战,吕布平生还是第一次碰见。
但是这二十个回合的战斗,对吕布而言,却比跟旁人打上上百个回合还要累,还要惊心动魄。
吕布平生第一次碰到战平的局面。
吕布深深的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泛起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一段时间不见,金陵军的势力愈发庞大,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猛将,是陶商从哪里淘弄出来的?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凝视着赵云道:“以你的这身武艺,当世何处去不得?你既然是北地之人,为何不在袁绍或是公孙瓒的帐下效力,却偏偏要投陶商。”
赵云一收银枪,坚定道:“陶商是我三弟。”
“三弟?”吕布愣愣神,恍然道:“如此说来,本将前一段时间,倒是听过了姓陶的在被册封为太傅之后,与两个人在菊园结义……这菊花三兄弟中,你排行老二?”
“然也。”
吕布心中陡然想起了在虎牢关前鏖战关羽和张飞之事,心下泛起了凉意。
一个桃园三兄弟不够,又来个菊园的!
现在的结拜仪式,为什么都在花花草草之中?
“你大哥的武艺如何?”吕布好奇问道。
赵云沉吟了一下,方才道:“吾兄长太史慈,本领在我之上。”
“在你之上……”
吕布的心中有些发冷。
一个赵云的本领已经不再自己之下,那个太史慈的本领纵然不排除赵云吹牛逼说的那样比他高……但保守估计也相差不多。
若非是个狠厉的角色,以陶商今时今日的地位,又怎么会跟他随便结拜?
现在这世道是怎么了?随便来一个结义团伙,里面就各个都是能人……难道说在花园里结为兄弟,能有提升武力的效果?
回头本将拉上宋宪和魏续去杏花院里结拜试验一下看看!
吕布扬天嘎嘎怪笑数声,对赵云道:“姓赵的,论本领,你确实算是吾之对手,我若不在!汝便是天下无敌!但是今日这一局,你们金陵军的奸计却不曾得逞!”
赵云眉头一挑,道:“什么意思?”
吕布呵呵怪笑道:“陶商让你绕到吾军之后,此计已经被本将识破,如今比被阻在此,本将倒是还想看看,姓陶的还有什么花招!”
赵云并没有说话,他也笑了。
“温侯,你终归还是不了解我三弟,你以为你在此拦住了我?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你认为是你拦住了我,可赵某何尝又不是牵制住了你?”
吕布闻言一愣。
赵云却是不管吕布的疑惑,自顾自的道:“三弟的手段,绝非你能尽知,你等着吧!”
……
吕布和赵云在后军进行鏖战,而前方的并州军诸将依旧是继续对陈登,许褚,徐荣等人所率领的金陵军进行突袭。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战场旁边的一处浅窄河道上,出现了几艘金陵军的战场。
在第一艘战船上,矗立的是摇着蒲葵扇,并手拿一个铁制大喇叭的司马懿。
待船队徐徐靠近之后,却见司马懿举起铁制的扬声大喇叭,对着河岸上的战场高声呼喊道:“岸上的并州军听着,你们的盟友孙策已经被我军歼灭!现有三万金陵水军正在由太傅亲自率领赶往此地,尔等乘早投降!某再重复一遍,尔等乘早投降!”
司马懿的声音虽然很大,但并未在并州军中泛起什么波澜,犹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司马懿皱了皱眉,对着身后的船上的士卒们使了一个脸色。
便见船队上的数百名军卒,各个拿出了一个铁制的简易大喇叭,齐齐的冲着案上高声呼喊:
“孙策军亡!并州军降!孙策军亡!并州军降!”
。m.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乱真
数百名拿着铁制大喇叭的金陵城的水军齐齐叫喊,方才将岸上以陈宫为首的吕布军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那“孙策军被消灭”的喊声响在吕布军将士们的耳朵中,犹如魔音一样,重重的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这仗要完啊!
别的姑且不论,孙策军若是真的被陶商军消灭了,那另外的一半的金陵军便是正在赶往这个方向的路上,届时两面夹击,吕布军一定不是被金陵军的对手。
吕布军的兵卒们隐隐的已经开始有了骚乱的迹象,军心不稳!
陈宫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他虽然不知道河道上拿着个大喇叭的年轻小子是什么人,但他现在这种蛊惑己方军心的手段,着实是卑鄙之极。
造谣造的这么没水准,金陵军也真是没谁了!
陈宫高声对高顺下命令道:“金陵军谎报军情,乱我军心,高将军速速前往前阵,稳定三军,但凡有敢临阵怯退者,可速斩之!”
“诺!”高顺领命而去。
在并州诸将中,郝萌的胆子最小,他小心翼翼的对陈宫道:“公台兄,金陵军之悍勇响彻东南,再加上陶商狡贱如狐,孙策和周瑜……该不是真的让他给灭了吧?”
陈宫冷笑一声,道:“荒谬!孙家军乃是孙坚旧部,战力非常,且其人马至少在两万之数,金陵军再是悍勇,岂能这么快的便将孙氏兵马尽灭?陈某断断是不信的!”
郝萌闻言恍然大悟。
士族中的人就是聪明,人家这脑袋是怎么长的。
并州军的将领暂缓对岸上金陵军诸将的攻势,开始安抚军心,高顺宣称金陵军不过是蛊惑军心,让三军诸部切不可为其所骗。
司马懿在船上,依稀的看到了并州军的异动,虽有撒乱,却不曾慌张。
他嘿然一笑,又拿起大喇叭,对着案上的并州军喝道:“嘿!你们居然还不信?告诉你们,孙氏兵马确为我家太傅杀尽矣!”
说罢,便见司马懿冲着身后的那些士兵们使了一个眼色。
甲板上的金陵军士兵们搬起甲板上的编织箩筐,吃力的将那些箩筐抬到船沿处,接着纷纷向着河水中一倒。
数不清的沾满血腥的人头从箩筐中滚滚而出,落入了河水之中。
而司马懿身后的那些船上,一长串的几条船的士兵亦是开始一筐一筐的向着水中倾倒人头。
瞬息之间,便见整条河道上,都密密麻麻的飘满了人头。
这一下子,别说是并州军的普通士卒,就是以陈宫,张辽,高顺等精明沉稳的人,在一瞬间心脏都猛然抽动。
盟友居然真的被击溃,且还如此血腥!
并州军这下子是真慌张了!
特别是普通的士兵们,战意几乎是跌落到了谷底,依稀的看着河道上的那些血淋淋的人头,恨不能立刻拔腿就撤。
“威武!”
“威武!”
“威武!”
反观金陵军的士气,在一瞬间顿时大盛。
三军将士尽皆高声呼喊,一时间“威武”之声响天扯地。
司马懿在战场上的士卒们亦是齐齐的拿着大喇叭,一同呼喊道:
“贼军诸将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陈宫被气的浑身发抖,他狠狠的盯住那在战船上的司马懿,牙齿都将嘴唇咬出了血。
“杀——!”
随着战鼓声的响起,金陵军转手为攻,在许褚,徐晃,徐荣,陶基,胡才,徐盛等战将的带领下,一边放声呼喝,一边向着吕布军奔杀而去。
战船上,司马懿还对着吕布军高声呼喝:“尔等记住了,某乃是司马懿是也!这个名字,尔等牢记心中才是!”
并州军被司马懿一众的喊话,和那些河道中孙策军的人头唬住,一时间方寸大乱,就连并州狼骑一众也是人心惶惶。
金陵城乘着这个时机,转守为攻,对并州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一时间刀光血影,箭雨乱飞。
不少士兵的斗志已经彻底的崩溃,根本没有能力应对这突然发生的巨变。
郝萌看着眼前的形势越来越糟糕,焦急的对陈宫道:“公台兄,似此如之奈何!”
陈宫这个时候也有些慌乱了,他对郝萌道:“孙策军若是真的溃败,那我军则独木难支,你或许去后阵,告知温侯,让他速速退了敌将赶回压阵,我这边安排其余诸将……权且撤退!”
郝萌冲着陈宫一拱手,或许率领本部兵马往后跑。
“传令张辽,高顺断后,其余兵马!火速随诸将撤离。”陈宫大声的吩咐安排。
眼下局势混乱,盟友的生死战况不明,已经不能给陈宫很多的时间做出有效的考虑,保住并州军的有生主力。
张辽和高顺,分别率领并州狼骑的精锐和陷阵营前往阻拦金陵军的猛攻,为其他的兵将撤离争取时间。
问题是,金陵军好不容易抓住了这个机会,岂会不痛打一番落水狗?
陈登命徐晃统领弓弩营,不要吝惜箭支,对并州军进行乱雨击杀。
并州军的骑兵因为撤退散乱,再加上道路不利于马军布阵,既拥挤又速度慢,遭到了敌方箭雨的大片射杀,虽然并州军的弓弩营也对金陵军进行反击,但效果却并不显著。
一个个骑兵轰然倒地,鲜血浸红了地面。
张辽负责主要的断后,他眼睛都红了,拼了命的与金陵军厮杀,同时还得稳住己方的局势。
并州军中,目下只有高顺的八百陷阵营丝毫不乱,战力以及斗志都未曾减弱,令金陵军无从下口。
但陷阵营代表的只是一处,并不能左右整个战局。
泰山军在徐荣的带领下,手持长枪,对敌军的骑兵进行猛烈的突击,一杆杆长枪被金陵军向前狠狠的递送而去。
长枪刺穿了马腹,刺伤了马腿,白色的脑浆和红色的鲜血,一时间到处都是。
并州军的损失极大。
月夜当空,血溅山河。
……
而战场的另外一面,孙策军和陶商的兵马也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这一面的孙家军由于一开始的失误,处于被动阶段,但随着后方的周瑜军加入,战局的形势开始逐渐转为平衡,双方你来我往,也是打的非常的激烈。
孙策亲临前阵,在甘宁和潘璋的联手对峙下,竟也是斗的旗鼓相当,孙家军在他的带领下,士气越发高昂。
就在这个时候,水战场的芦苇荡中,承载着陶商的一支偏师亦是向着战场中行进。
战船之上,所有的士卒亦是高声叫喊:
“并州军已亡!孙策速降!”
“并州军已亡!孙策速降!”
周瑜看到了陶商的船队,英俊的脸上首次露出了凝重之色。
他身边的程普疑惑的看向周瑜,道:“并州军实力强横,更有吕布亲自坐镇,如何会这般迅速的为陶商所败?此事定有蹊跷!”
周瑜没有说话,只是对程普道:“德谋公,随时准备鸣金撤兵,以免为陶商军所乘……”
程普诧然的看向周瑜,不解的道:“公瑾也信此事乎?”
周瑜摇了摇头,道:“信不信倒是再其次,只是我军与陶商对阵,目下虽是五五局,但乃是因为陶商分出了一半的兵力去对付吕布,吕布那边若是果然有什么差池,金陵军尽数来此,我军必然不是其对手……需知,许褚、徐荣等金陵重将,目下皆未曾在咱们这一面出现。”
话音落时,便见陶商那边的船队亦是如同另一线的战场一样,开始往水中倾倒血淋淋的脑袋。
孙氏兵马一见这等情况,亦是如同另一线的并州军一样,士气大跌,而反之,金陵军的士气则是迅速增长。
战场上的局势发展,和吕布一线几乎是如出一撤。
“陶商……”
周瑜眯着眼睛,看着那些漂流在河上的人头,轻轻的哼了一声,然后随即吩咐程普道:“德谋公,准备鸣金撤兵,还请您亲自断后,并接应主公。”
“诺!”
……
都昌县一战,金陵军兵分两路,击退了吕布和孙策的进攻,士气大振。
期间赵云亦是鏖战吕布,声名鹊起,在东南之地,亦是闯出了名号。
吕布军和孙策军撤退无功而返,重新会师之后,才发现中了陶商的奸计。
“啪!”
孙策一脚踹翻了帅帐内的桌案,咬牙切齿的怒声道:“姓陶的奸贼如此狡猾!居然在鏖战期间向水中投掷人头,乱我等军心,若是硬碰硬的交战!咱们确未必输他,奸贼着实是可恨至极。”
吕布的脸色亦是黑的吓人。
金陵军胜利了,孙策军在周瑜的指挥和调度下,损失不大,这一仗亏的最惨的便是他。
金陵军抛出了人头之后,并州军的士气大跌,甚至一度的出现了慌乱,打到最后,就连张辽,高顺等宿将也是失了战意,为许褚,徐晃等人所乘,乘势掩杀击退。
张辽的背部中了许褚一刀,受了重伤。
孙策的一方的损失虽然较少,但终归也是败退了。
见吕布和孙策恼怒,周瑜却是不紧不慢地微笑道:“伯符兄勿要如此焦虑,陶商此次用此等狡计战退我等,表面上是赢了,但实则他本人却是大大的输家。”
孙策疑惑的看向周瑜,奇道:“公瑾此言何意?”
周瑜得意的一笑,道:“攻城夺地,首在民心,陶商初来豫章郡,不修德行,不揽民心,反倒是大肆杀戮,此等恶行,试问豫章郡的百姓对其怎能拥戴?没有了民心,试问姓陶的在此处怎能久待?早晚必回金陵矣。”
孙策闻言顿时恍然:“不错!陶商哪里来的那许多人头?定是残害了多少无辜百姓的性命!这个小子,天天以君子自诩,却做下如此恶事,简直比董卓那老贼和他的那些爪牙还要可恨!”
吕布听到这里,脸色略显的有些尴尬。
小犊子,你他娘的这是说谁呢?
孙策见吕布的脸色不甚好,一下子醒悟过来,慌忙解释道:“温侯休疑,我不是有意要骂你爹的。”
吕布:“……”
:。: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动
“想不到木头做的人头,居然有这等奇效!”
都昌县内,金陵军的将领们正在展开庆功宴,大家频频举杯换盏,一边庆祝一边探讨前夜的战事。
徐晃冲着陶商举起酒爵,乐呵呵的笑道:“太傅之计,着实是神鬼莫测,到了都昌县后,先派兵剿杀了附近的山贼,得了民心,然后又用那些山贼的人头配上撒了红漆的木头,真假参半,愣是乱了吕布和孙策的军心!”
徐荣亦是感慨道:“当今天下,能凭借一己之力和一堆木头脑袋而击退这两支强兵的,怕是也只有咱们金陵军了吧?”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对陶商这天马行空的计策,深感佩服之至。
当时天色较暗,且是在乱战的情况下,谁又会有闲心去仔细的分辨那些在浪花里的漂浮的东西,到底是人头还是木头。
效果确实是明显的。
陶商笑着摆了摆手,道:“要敬的话不要敬我,大家敬亮亮吧,这是他想出来的办法。”
众人闻言都纷纷的看向诸葛亮,心中泛起了涟漪。
这个看着文文绉绉的弱冠少年郎,居然还有会这样的手段和本领?着实是了得啊!
难怪当年太傅宁可厚着脸皮罚诸葛瑾的单身税,也要将诸葛亮留下!
现在看来,陶太傅果然是有先见之明。
于是乎,众人纷纷向诸葛亮敬酒。
诸葛亮很是知礼,他急忙起身,挨个的向在场的诸人还礼,毫无嘚瑟之意,其态度不卑不亢,让人感觉很是心折。
司马懿羡慕的看了一下诸葛亮,对陶商道:“老师,我也立功了。”
陶商冲着他竖起大拇指:“对,你的大喇叭用的很到位!仅次于为师。”
酒宴当中,陶商对诸将下达了下一步的指使。
“此一战之后,吕布和孙策短时间内必然不会复来,而袁术知道了他们失败的消息后,必然就会开始做打持久战的准备……依袁术的性格,为了囤积粮草,在南昌横征暴敛是肯定的,咱们则必须想法,要乘着这个机会,以昌都县为圆心,拿下周边的县城,用以安抚民心。”
众将闻言,尽皆起身应和。
司马懿则是笑道:“说不准,那孙策和吕布现在还怀疑老师在豫章郡屠戮平民,失去了民心,殊不知,失去民心的人乃是他们!”
众人闻言,尽皆哈哈大笑。
正说话间,突见裴钱走进正厅,对陶商拱手道:“太傅,严白虎那面,派严與回来了。”
陶商一挑眉,急忙命裴钱将严與带了进来。
严與乃是严白虎的亲弟弟,此番随同他和陶应、吕岱等人,一起暗中南下,准备在岭南诸地说服百越部族响应陶商。
见了陶商之后,严與随即向陶商禀报了眼下与百越的沟通情况。
“如何?事情进展的可还顺利?”陶商对此事很看重,毕竟能够说服百越部族倾斜向自己,对他日后是否能够安稳的坐领江东,至关重要。
严與郑重的向陶商禀报道:“回太傅,与百越诸族的沟通还在进行之中,不过眼下却已经有了一个眉目,那便是扬越大族分支的邗越族首领,愿意臣服于太傅,并协助太傅说服句吴族。”
邗越乃是扬州诸部中的一个大部族,人口数以十万计,能够这么迅速的得到他们的支持,倒是很令陶商感到诧异。
“此事莫不是你兄长的功劳?”
严與尴尬的一咧嘴,道:“兄长虽然是为太傅尽心尽力,但奈何手段平常,不曾达到理想的效果。”
陶商闻言长叹口气。
本以为严白虎当了多年的山大王,与百越沟通便利,没想到关键时刻却是废物点心一个,起不到什么作用。
“那说服邗越之功劳?是吕岱立下的?”
严與还是摇了摇头。
“吕校尉在与邗越交流中,虽然颇有些手段,但促成此事的大功臣,却不是他。”
陶商闻言,双眸顿时睁大了。
“该不会是?”
严與郑重的道:“正是二公子!”
陶应!
满厅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想不到那个傻不拉几的孩子,居然还有这种外交本领呢?
陶商疑惑的挠了挠头,道:“他怎么说服的邗越首领?”
严與轻声道:“回太傅,严格来说,应该是睡服的。”
1...167168169170171...387
猜你喜欢